盛唐高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炮兵
懂事!
郑鹏刚想逗林薰儿几句,这时绿姝在婢女的搀扶下走出来,也顾不得那么多,连忙上去去扶:“绿姝,小心点。”
绿姝有些意外地看了郑鹏一眼,又看看笑得一脸灿烂的林薰儿,有些害羞地说:“夫君,你...都知道了”
“知道了”郑鹏柔声地说:“来,小心点。”
“不用,郎中说可以正常活动,不做干粗重活就行,我...自己能行。”
郑鹏一脸认真地说:“那不行,现在绿姝就是郑家的大功臣,一定要重点看护,薰儿,这个任务就交给你。”
“为什么是我夫君,不是你吗”林薰儿不干了,当场反问。
953 傲骨铮铮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长安作为大唐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大唐的国都,流动人口很多,迎来送往已是习惯,每天都有很多人怀着憧憬进入长安,每天也有很多人怀着疲惫的心离开,张九龄就是后者。
出了金光门,张九龄突然停下马,回头看看雄伟壮丽的金光门,有些感叹地轻叹一声。
一旁的张拯小声地说:“耶,就这样走了几位叔父不是说要给耶饯行的吗,要是他们发现阿耶就这般不辞而别,只怕不太好。”
本计划明天才出发,多位跟张九龄交好的同僚约好今晚在醉月楼一聚,算是为张九龄饯行,没想到张九龄带了两个老仆说走就走,张拯拗不过老父,只好匆匆前来送行。
“现在是贬黜流放,又不是升官晋爵,愁人喝愁酒,愁上加愁,不喝也罢。”张九龄有些消沉地说。
仕途几经浮沉,张九龄也有些累了。
张拯有些愤愤不平地说:“耶,皇上也太无情了,周子谅不过是酒后乱说了几句,此事可大可小,这事竟然惊动皇上亲自质问,阿耶不过是举荐人,也因举存不当降职流放,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一件可大可小的事,结果当事者被斩首,就是举荐的张九龄也受到牵连,相位不保,改任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说是降职都不合适,都可以用流放来形容。
“大胆,皇上岂是你能在背后非议的,小心祸从口出。”张九龄连忙训斥道。
张拯吓了一跳,左右张望一下,有些后怕地说:“是,阿耶教训得对,孩儿一定小心。”
看到儿子一脸紧张的样子,感到自己有些严肃,张九龄心里一软,开口解释道:“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老夫多次逆皇上的意,皇上心中早有不满,这次不过是借题发挥,能全身而退出长安,已是皇上念了旧情,唉,忠言本来就逆耳,再说还有枕边风相助。”
朝野都知道,武惠妃独得帝宠,在爱屋及下,李隆基对武惠妃所生的孩子也格外看重,想撤了李瑛太子之位改让李瑁早就不是秘密,因为朝中大臣的反对一直搁置,张九龄也多次阻止,这一点不讨李隆基的喜,而武惠妃更是视张九龄为眼中钉,这次周子谅酒后乱言之事,就是武惠妃在背后推波助澜,小事化大,最后以周子谅被斩、张九龄被贬宣布武惠妃的全面胜利。
张九龄早猜到有这么一天,可当这一天到来时,还是有点猝不及防般的心寒。
说
说话间,一阵凉风袭来,张拯看到老父心情沉重,故意岔开话题:“奇怪,现在才是七月初,这风就没了闷热之息,这么快要入秋了吗”
“长安,怕是要进入多事之秋了。”张九龄突然有些有愁怅地说。
自己不在,武惠妃更能放开手脚,太子李瑛怕是有难了。
张拯刚想说什么的时候,旁边突然有人说道:“哟,这不是张相吗,不对,应叫张长史才对,看你行色匆匆,这就准备离京赴任了吗”
声音有些熟悉,张九龄扭头一看,脸色当场冷了下来,寒声说道:“看天色,不是刮西风啊,这不是李侍郎吗,巧了,也要离京么”
张九龄是一个正直的人,一看到李林甫这种朝三暮四、口蜜腹脸的小人就不高兴,两人一直看对方不顺眼,说话自然不会客气。
李林甫知道张九龄笑自己是墙头草,闻言毫不相让地说:“不管是刮西风还是刮东风,某还是不动如山,不像张长史,放着安生的日子不过,现在要化作风中落叶、水中浮萍,一把年纪还要到处流浪,可悲啊。”
墙头草又如何,无论哪边的风也能稳骑墙头,总比无根漂浮强百倍。
“的确,有些饭不是每个人都能吃,李侍郎听过一句古话没有,人在做,天在看,有时候笑不代表胜利,谁笑到最后才是笑。”
“这话有理”李林甫笑得那一个叫真诚,一脸推心置腹地说:“不过谁笑到最后,只怕张长史是看不到了,真是可惜。”
长安关于太子之位的争夺还有继续,并且很快就会有大动作,对张九龄来说,算是早早出局。
“世事无棋,老夫几番沉浮,一度致仕在家赋闲,从第一次被贬时起,每一次都有人说老夫这辈子完了,可每一次都能重回长安,李侍郎知道什么原因吗”
李林甫下意识地说:“有贵人扶持”
“错!”张九龄一脸傲然地说:“因为老夫是张九龄。”
张九龄的话声量不大,可语气异常坚定,可以说掷地有声,一时间,李林甫不知怎么反驳。
不得不说,张九龄要才干有才干,要才华有才华,要声望有声望,在朝野都
953 傲骨铮铮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长安作为大唐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大唐的国都,流动人口很多,迎来送往已是习惯,每天都有很多人怀着憧憬进入长安,每天也有很多人怀着疲惫的心离开,张九龄就是后者。
出了金光门,张九龄突然停下马,回头看看雄伟壮丽的金光门,有些感叹地轻叹一声。
一旁的张拯小声地说:“耶,就这样走了几位叔父不是说要给耶饯行的吗,要是他们发现阿耶就这般不辞而别,只怕不太好。”
本计划明天才出发,多位跟张九龄交好的同僚约好今晚在醉月楼一聚,算是为张九龄饯行,没想到张九龄带了两个老仆说走就走,张拯拗不过老父,只好匆匆前来送行。
“现在是贬黜流放,又不是升官晋爵,愁人喝愁酒,愁上加愁,不喝也罢。”张九龄有些消沉地说。
仕途几经浮沉,张九龄也有些累了。
张拯有些愤愤不平地说:“耶,皇上也太无情了,周子谅不过是酒后乱说了几句,此事可大可小,这事竟然惊动皇上亲自质问,阿耶不过是举荐人,也因举存不当降职流放,这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一件可大可小的事,结果当事者被斩首,就是举荐的张九龄也受到牵连,相位不保,改任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说是降职都不合适,都可以用流放来形容。
“大胆,皇上岂是你能在背后非议的,小心祸从口出。”张九龄连忙训斥道。
张拯吓了一跳,左右张望一下,有些后怕地说:“是,阿耶教训得对,孩儿一定小心。”
看到儿子一脸紧张的样子,感到自己有些严肃,张九龄心里一软,开口解释道:“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老夫多次逆皇上的意,皇上心中早有不满,这次不过是借题发挥,能全身而退出长安,已是皇上念了旧情,唉,忠言本来就逆耳,再说还有枕边风相助。”
朝野都知道,武惠妃独得帝宠,在爱屋及下,李隆基对武惠妃所生的孩子也格外看重,想撤了李瑛太子之位改让李瑁早就不是秘密,因为朝中大臣的反对一直搁置,张九龄也多次阻止,这一点不讨李隆基的喜,而武惠妃更是视张九龄为眼中钉,这次周子谅酒后乱言之事,就是武惠妃在背后推波助澜,小事化大,最后以周子谅被斩、张九龄被贬宣布武惠妃的全面胜利。
张九龄早猜到有这么一天,可当这一天到来时,还是有点猝不及防般的心寒。
说
说话间,一阵凉风袭来,张拯看到老父心情沉重,故意岔开话题:“奇怪,现在才是七月初,这风就没了闷热之息,这么快要入秋了吗”
“长安,怕是要进入多事之秋了。”张九龄突然有些有愁怅地说。
自己不在,武惠妃更能放开手脚,太子李瑛怕是有难了。
张拯刚想说什么的时候,旁边突然有人说道:“哟,这不是张相吗,不对,应叫张长史才对,看你行色匆匆,这就准备离京赴任了吗”
声音有些熟悉,张九龄扭头一看,脸色当场冷了下来,寒声说道:“看天色,不是刮西风啊,这不是李侍郎吗,巧了,也要离京么”
张九龄是一个正直的人,一看到李林甫这种朝三暮四、口蜜腹脸的小人就不高兴,两人一直看对方不顺眼,说话自然不会客气。
李林甫知道张九龄笑自己是墙头草,闻言毫不相让地说:“不管是刮西风还是刮东风,某还是不动如山,不像张长史,放着安生的日子不过,现在要化作风中落叶、水中浮萍,一把年纪还要到处流浪,可悲啊。”
墙头草又如何,无论哪边的风也能稳骑墙头,总比无根漂浮强百倍。
“的确,有些饭不是每个人都能吃,李侍郎听过一句古话没有,人在做,天在看,有时候笑不代表胜利,谁笑到最后才是笑。”
“这话有理”李林甫笑得那一个叫真诚,一脸推心置腹地说:“不过谁笑到最后,只怕张长史是看不到了,真是可惜。”
长安关于太子之位的争夺还有继续,并且很快就会有大动作,对张九龄来说,算是早早出局。
“世事无棋,老夫几番沉浮,一度致仕在家赋闲,从第一次被贬时起,每一次都有人说老夫这辈子完了,可每一次都能重回长安,李侍郎知道什么原因吗”
李林甫下意识地说:“有贵人扶持”
“错!”张九龄一脸傲然地说:“因为老夫是张九龄。”
张九龄的话声量不大,可语气异常坚定,可以说掷地有声,一时间,李林甫不知怎么反驳。
不得不说,张九龄要才干有才干,要才华有才华,要声望有声望,在朝野都
954 太子府聚饮
“耶,为什么不提醒太子殿下”张拯有些不解地说。
张九龄是忠实的“挺长”派,努力维护作为长子李瑛的地位和利益,为此还被流放,知道武惠妃一系要动手,还是这般无动于衷
“有什么好防的,太子哪天能安稳、哪天没有提防”说到这里,张九龄压低声音说:“太子有一颗仁厚暗忍的心,要是没点手段,早就让惠妃娘娘得逞了,放心吧,殿下自有安排。”
宫中表面风静浪静,实则暗涌无时无刻都存在,稍不注意就会被吞噬得连骨都没剩下,外人看来,唯唯诺诺的李瑛一无是处,但张九龄知道,李瑛其实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一直在积攒自己的力量,就以长安最火爆的丽春院为例,它是太子手里一个集敛财、收集情报的场所,每年上贡的海量的情报和钱财,而这些都是太子用来经营自己势力的基础。
作为挺长派中坚人物,张九龄知道太子在宫中也有部署。
张拯突然有些愤愤不平地说:“耶多次维护太子,这次被贬,太子既不出言相帮,连送别也不来,人还没走,茶就凉了。”
“此事皇上的心意已决,无论谁劝都没有用,要是太子站出来,无故受牵连就得不偿失,再说做大事者不拘小节,有些事彼此间有默契即可,相不相送反而是其次,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父选择这个时候走,也是不想牵连那些同僚。”张九龄开口说。
“就是这样走,那相李哥奴还不是等在这里嘲笑吗”
“呵呵,为父是退了,可一日不出长安,有些人就一日不得开怀,身边肯定有很多眼睛盯着,想知为父的行踪又有何解。”
张拯有些紧张地说:“耶,那些人既然那么恨你,此去荆州,路途遥远,这一路怕是不太平,要不要多派几个人在身边护着,还是小心为上。”
“不必”张九龄摆摆手说:“为父跟他们只是政见不同,只有公恨,并无私怨,他们真要动手,带多少人都没用,再说动手在长安也能动手,只要皇上心中还有为父,他们就得投鼠忌器,安全方面不用担心。”
皇上心里还有位置,自己就安全,要是皇上心里没了自己的位置,那就是凶多吉少,这次受到牵连,李隆基并没有一撸到底,只是发配到荆州做一名大都督府的长史,荆州其实离长安并不远,说明李隆基还会起用,对此张九龄还是心存希望,要是皇上真的乏了,发配到琼州、雷州这些荒蛮之地。
就在张九龄跟儿子聊天的时候,李屿也有些好奇地问父亲:“耶,这次不是招募张子寿的吗怎么不开口”
这次守在这里,李林甫就是奉了惠妃娘娘的意思,招募失意的张九龄,武惠妃虽说是一个女人,但她也爱惜的张九龄的才华,派口才了得的李林甫充当说客,让李屿惊讶的是,由始至终一直没有说出招募的话。
李林甫叹了一口气:“张子寿一开口,某就知招募一事没有丝毫成功的可能,既然没没希望,也就没必要自讨无趣,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有一句话李林甫没跟儿子说,多尊香炉多只鬼,自己好不容易才抱上惠妃的大腿,要是张九龄也在,那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大幅下降,李林可不想自己给自己找一个强劲的对手
李屿没想那么多,高兴地说:“张九龄这个田舍奴终于走了,他一走,相当于折了太子一手一臂,看他还能坐多久。”
“没了张子寿这尊门神,嘿嘿,难了”李林甫冷笑地说:“屿儿,看着吧,长安很快就要大动荡了。”
“浑水才好摸鱼,对吧,耶。”
李林甫看着太子府的方向,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有人欢喜有人愁,张九龄的离去,对惠妃一系是一个胜利的消息,但对太子李瑛,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心情低落之下,李瑛邀了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一起在太子府饮酒解闷。
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都是失意的人,李瑶的生母是皇甫德仪,李据的生母是刘才人,在宫中不受宠爱,二人也不受李隆基重视,二人跟太子李瑛有很多共同的语言,也把希望寄托在李瑛身上,经常聚在一起商议大事、饮酒作乐。
李瑛生怕被人冠上结
955 李瑛造反
正当亲卫要出手时,李瑛突然瞳孔一缩,连声喝道“慢!”
李瑛认出,冲进来的人是自己心腹杜明贵,是自己安插在宫中的眼线,此刻杜明贵一脸惊恐的样子,衣服上还可以看到明显的血迹。
“杜明贵,你怎么跑到这里,发生什么事”李瑛连忙质问道。
自己再三严令,没有重要的事,不能暴
956 长辈的关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