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倾情一诺
齐尧没有最终登上高位,孙太妃自然心有不甘,那些支持齐尧的官员也是蠢蠢欲动,就连镇国公府都看起来十分地“失意”。
所以,夹在中间无心帝位的齐尧很为难,就是钟家也有些两头为难,因为钟家的女儿一个嫁进宫里为皇后,另一个嫁进镇国公府做了世子夫人,手心手背可都是肉。
钟敬轩这几年虽在淮安老家闲居,但京都里的事情他也都知道,很多时候比那些当事人更能看清局势。
新帝刚继位那两年,齐尧尽心尽力地做好他的睿王爷,可是人有太多的无可奈何,孙太妃的不甘心,张太后的猜忌,群臣给顺和帝的压力,开始让齐尧发生了变化。
他开始日夜流连美人榻,身边时时有绝色女子相伴,也不再理朝中诸事,只是携美踏游江湖,他说,他要做天下第一懒散王爷,享受美人在怀的欢愉,喝遍天下美酒。
就算齐尧变得多么风流堕落都好,看着齐尧自小长大的钟敬轩清楚有些人无论怎么变,骨子里的东西是不会变的,就像齐尧,依然是他心里那个热情风趣、友爱兄弟、心怀天下、仁义英勇的正直男儿。
只是,比起先帝在时那个快乐的皇子,现在的睿王就算脸上一直挂着笑,他也不是发自内心地愉悦,这样的齐尧让钟敬轩很心疼,也很无奈。
“臭小子,你身上的伤已经好了!也不知道你那武功是不是都喂狗了,老夫都能打得过的人,你竟然还能受伤。以后要是这样就别来找我,我没那闲工夫。”钟敬轩给齐尧包扎好之后,走到另一张椅子上坐下来严肃地说道。
“三爷爷,这次真的是意外!”齐尧挠头一笑。
这几天在百味庄园呆着,他真得觉得很开心,虽然和钟敬轩在一起的时间并不长,但他对自己从来就没有疏离和猜忌,该骂就骂,该打就打,比他的亲祖父更像祖父。
“好了,伤好了,你今天就走吧!这几天,你们呆在这里,百味庄园都变吵了!我喜欢清静!”钟敬轩刚刚已经知道秦澜心从詹宁码头回来了,而下意识地他并不想秦澜心和齐尧见面,实在是这齐尧有让女人为他疯狂痴迷的本事,他可不希望这自家还未煮熟的鸭子就飞到别人家锅里去。
齐尧却摇摇头笑着说:“三爷爷,我还想再呆两天,听说写出《幼学琼林》等启蒙书册的无名老人的唯一徒弟就是这百味庄园的大小姐秦澜心,而她今天好像已经从外边办事回来了,我可要见一见!”
“你怎么知道这些的?这段日子你不是一直在西南剿灭山匪吗?”这启蒙书册的影响力如今已经这样大了?竟然连齐尧都知道的这么清楚,钟敬轩奇怪地看向他。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是听到这首特别的诗才对写诗之人产生浓厚兴趣的,结果一查之下,这首诗最初的出处竟然是福江口白石码头一个普通的农家女之手,还听说这诗是她师父云游四海之前所做,就有了要结交的意思。我人都已经到这里了,三爷爷却不让我见,岂不是太说不过去了。”
齐尧倒真的没有别的想法,他只是想见一见写出这等潇洒诗句的人,暗中也派人寻了好久,却依旧找不到无名老人的下落,难道他又躲到哪个深山老林里去了不成。
“无名老人去了哪里没人知道,他一生心血皆被大火所毁,你有时间在这里,不如多派人出去寻寻,找到之后可要告诉三爷爷一声,我也想见见。至于心丫头,她还是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家,你见她不合适。”钟敬轩期望能打消齐尧要见秦澜心的念头。
“呵呵,三爷爷,我见不合适,钟逸见就合适了?您老未免也太偏心了,就算钟逸是您的孙儿,我也算是您的孙儿,您越是不让我见,我还偏是要见上一见!”齐尧轻笑出声说道。
“你这臭小子,非要惹我生气才甘心!”钟敬轩瞪了他一眼,齐尧也不怕地回瞪了他一下,接着带了些顽皮笑意站了起来。
“臭小子,你干什么去?”钟敬轩以为齐尧起身真的就去前院见秦澜心,他就不知道他那张比女人还美的脸会到处招祸吗?钟敬轩也站了起来。
“三爷爷,您放心,呵呵,我不是去见您的心丫头。我,要回京都了,母妃来信说她生病了。”最后这句话,齐尧说的有些无奈,脸上笑容还在,只是苦涩却已经染上眉角。
没想到,钟敬轩听后却是冷哼一声说道:“生病?哪次她不是用这种招数逼你回去,然后让你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亏她还是你的生母,竟然不知道什么才是对你最好的,更不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三爷爷,她始终是我的娘亲!”齐尧转头一脸欣慰地看着钟敬轩,“不过,就算连她也不理解我,不是还有您吗!有您在,我就还好!”
“唉,你也是个可怜的,也不知道这天下做父母的都是怎么了,一个个都是要造孽呀!去吧,在京都有什么想不开的就去找皇上聊聊,你们现在是君臣,也是兄弟,别看他当了皇帝,处境和你差不了多少,谁让你们都有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娘!”天底下,估计也只有钟敬轩一个人敢这样说当朝的太后和太妃。
“嗯,我会的!”说完,齐尧转身离开了。
齐尧带着倾国倾城两位宠姬离开百味庄园之时并没有见到秦澜心,而秦澜心只是对他的背影有了惊鸿一瞥,之后就起身去了后院见钟敬轩。
远在京都的钟逸一直都有暗中派人回报秦澜心的消息,事无巨细他都想要知道,所以他也知道睿王齐尧去了百味庄园。
作为一个男人,如果他说不担心自己喜欢的姑娘会被比他容貌更为出色的男子吸引,那么他肯定是在撒谎,好在秦澜心离开白石码头之后的第二天齐尧等人才到,两个人并没有见到面。
从来没有这样患得患失和担忧过,哪怕这担忧显得有些荒诞,他还是在意了,他还是有那么一刻不自信了。
天下的好男儿多得是,秦澜心迄今为止见过的优秀男子并不多,以后她要是见到比他更好的,更懂她的男人,那她还会对自己产生好感吗?
他不是不相信秦澜心,只是在意了就会对所有靠近她的男人产生嫉妒心,就会不自然地去比较,有了比较就会因为自己的不完美而担忧,担忧自己会不是她心目中最重要最特别最在意的那一个。
为了不让自己胡思乱想,钟逸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很满,在青龙营里操练士兵也更加地卖力。
可是自从这次钟逸回京都重掌青龙营,青龙营里的兵士每日里都是叫苦连天,天不亮就练武、跑步,一直到晚上才结束,而且两个月之内不准喝酒,不准随意出青龙营,他们不怕累,就是快要憋死了。
这天练武累的都要瘫在地上的包大他们,看着不远处还在练剑的钟逸,各个都喘得快说不上话了。
“包哥,将军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咱们这次把他气得太厉害,他连性子都变了?”青龙营里一个叫赵大海的人,一边看着毒辣辣的日头,一边对一旁的络腮胡子大汉包大疑惑地问道。
“嗯,我看像!这些天,他可是一个好脸色也没给咱们,还带着咱们去给白虎营、朱雀营、玄武营的人道歉。娘的,你们想想,钟小弟怎么说也是恭亲王府的小王爷,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是咱大魏朝贺老将军的亲外孙,给那些人赔礼道歉,他心里能不窝火吗!”包大一副很了解地样子分析道。
“包大哥说的对,哼,这都要怪二公子,没事带孙伟亮他们去什么妓院,还打了信远侯府的世子爷,连累的兄弟们被将军责骂重罚不说,还让咱们青龙营的人在京都抬不起头来,想起这来,老子心里就一股火!”瘦竹竿的小兵崔二剩一拳头砸在地上狠声说道。
……
正在发泄心中烦闷的钟逸可不知道自己的反常让下属们猜来猜去。
他只是很想知道秦澜心收到他写给她的信时,脸上会是什么表情,是错愕淡然还是欢欣不已?
他只是想知道去詹宁码头的一路上,她一切可都顺利?
他只是想知道,在彼此分开的这段时间,她是不是有一点点的想他?
心中越问,他想要探知的就越多,恨不得这一刻就跨上越影去福江口,当面问她这所有缠绕在他心头的问题的答案。
“将军,您的信!”就在这时,一匹快马在青龙营门外停下来,然后一人跃下马背急步走进青龙营练武场,找到了钟逸。
“什么信?”钟逸手腕一个翻转,利剑收回,他轻轻用手背擦了一下脸上的汗,并不是因为累的,而是天太热了。
“福江口来的信!”来人轻声说完,把怀里一个较大的信封双手恭敬地递给钟逸。
信封上“逸儿亲启”四个字是钟敬轩的笔迹,钟逸将手中的剑递给送信之人,然后转身走了两步,在稍凉快一些的树荫下打开了信封。
大信封里还有两个小信封,一封是钟敬轩写给钟逸的,而另一封信封上是空白的,就如同他送去福江口的那封信一样。
按压下心中的激动,钟逸先看了钟敬轩写的那封信,然后起身走回了自己在青龙营暂住的房间。
他先是让人给他打水洗了一个澡,然后换身干爽的衣服,喝了一碗凉茶,这才走到屋内的书案前坐下来。
然后,钟逸轻轻地将那封空白信封打开,抽出了里面那张似乎还泛着淡淡女子清香的信纸。
------题外话------
齐尧,到姐姐碗里来,o(n_n)o哈哈~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第七十六章大赚一笔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便是你的答案吗?‘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澜心,澜心,澜心……”一声声低喃着秦澜心的名字,钟逸的脸上终于绽放了笑容,不安的心也终于找到归处,一切阴霾都随着这封信的到来烟消云散。
包大几人不知道钟逸回屋做了些什么,但当他重新回到练武场的时候,所有人都能感觉到他愉悦的心情,就连对他们说话脸上也恢复了往日亲和的笑容。
乖乖娘的呀,这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变脸也太快了吧!
回到百味庄园的秦澜心哪里知道因为自己一封“大胆”的回信,青龙营乌云密布的天放晴了,不知道“拯救”了多少人。
农历七月初三这天是大魏朝立秋之日,暑去凉来,梧桐叶落,再过一两个月就是繁忙的秋收之际,而且祭月佳节也快到了。
就在这天,百味庄园迎来了两拨客人,第一拨天没亮就到的是以明良为首的京都各位贵主身边最得力的下人,第二拨中午到的则是秦家人谁都没想到的那个曾经在百味食肆吃白食的客人秦大川。
明良这些人的来意,秦澜心不用问都知道,肯定是为了调料和酱菜来的。
而秦大川这次来福江口可是报恩的,他家里是在大魏朝江南做绣线生意的,家里还有专门的大染坊,去年怀揣秦家给的十两银子到了京都之后,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妹妹。
“秦大哥,你能找到妹妹真是太好了!怎么?她不跟你一起回老家吗?”这次秦大川是从京都回来的,刚才秦向争听他说,他现在在京都已经开了一家绣线坊,专门给京都的绣坊提供各种各样的绣线。
秦大川摇了摇头,脸上闪过失落,说道:“我妹妹已经在京都成家,她,她不便回娘家。”
看出秦大川有难言之隐,爽直的秦向争也没有想太多,直接就问道:“秦大哥,是不是你妹子在夫家的日子不好过,按说你们兄妹多年未见,家中还有老母在,作为女儿她总应该回去看看的。”
秦大川苦笑一声看着秦向争说道:“秦老弟,我也不瞒你,我妹妹在京都嫁得是高门大户,只不过是个没什么地位的姨娘,要不是生了一儿一女,再加上我那妹夫疼惜一些,她和孩子怕是也活不到今天。正室夫人是个狠得,这些年她和我那外甥、外甥女的日子都不好过。唉——”
作为哥哥,眼见自己疼惜的妹妹日子艰难却又无能为力,秦大川内疚痛苦的同时也发誓要照应他们,以前妹妹是没有娘家做后盾,现在既然他找到了她,就一定要帮她,至少在银线上不能亏了她。
所以,他就留在了京都开绣线坊,还给老家写了信,让他二弟运了家里的大批绣线到京都,并带来足够多的银两和两个老师傅,在京都买了小庄子专门染线。
一番忙碌下来,绣线坊的生意越来越好,他这次回老家,是要把自己的老母亲接到京都,既然妹妹回不去娘家,他也不忍心老母思女太难过,总要让两人见上一见。
船行到福江口白石码头的时候,他特意停留去了百味食肆,却发现短短的时间内,百味食肆也发生了变化,秦家还住进了这样大的庄子里。
这次来,他不仅将自家染好的各样绣线都给秦家带来不少当做谢礼,还把当日秦家给他的十两银子以十倍还之。
秦家收下了绣线却没有要银子,总算是相识一场,秦家现在也不缺这十两银子,不如交上秦大川这样一个朋友。
“秦大哥,你也别太忧心,一家人能团聚就是喜事一件。”秦向争安慰道。
秦大川笑笑,点点头,是呀,妹妹还活着,不但嫁了人,还有了一对懂事贴心的儿女,这也算是老天对他秦家不薄吧。
秦向争和秦大川是在秦家前院的客厅说话,而明良几人则是在后院客厅坐着等秦澜心。
听韩氏和秦澜兵说,秦澜心昨天出去办事,今天午饭后才可能回来。好不容易等到下半晌儿,秦澜心终于出现。
“明良哥,这几位是?”秦澜心收拾好之后,走进后院客厅看到明良和一些陌生人坐在厅里。
她昨天带着重双、重喜和重鹰去了山里,晚上在山里过得夜,到现在才回来,而这次她进山也收获不少,不但打了不少的猎物,还发现了很多红透的红辣子和野果,更在山中腹地发现一种大魏朝特有的吃起来和甘薯味道差不多的野生串瓜。
这种串瓜和甘薯一样同属于缠绕草质藤本植物,果实也是生长在土里,叶根茎都可以吃,而且一年四季都有生长,易存活,耐寒耐旱,煮熟后的味道绵软甘甜,成熟后像葡萄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唯一的缺点就是果实太小了,只比婴儿的拳头大一点儿。
秦澜心就是为了挖更多的串瓜才决定在山里过夜的,这样好吃新鲜的食材,她可要好好地研究研究。
只不过一回来就得知家里来了两拨客人,她刚去前院见过了秦大川,然后就来后院见明良他们了。
“澜心姑娘,你回来了!”秦澜心一进来,明良就赶紧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这几位都是从京都来的,这位是邓府的安管家,这位是齐三爷身边的池侍卫,这位是张五爷府上的裴管事,这位是萧公子身边的刘五刘大哥……”
明良一介绍,那些人也都站了起来,秦澜心与他们一一见礼之后,这些人就道明来意,祭月佳节快到了,他们各家的主子都希望秦澜心这次能多准备一些秘制调料、鱼酱和酱菜、泡菜,尤其是酱骨头的调料,各家要的都多。
“秦姑娘,我家主子说了,这次无论如何都请您帮忙多做一些,各府上祭月佳节换福的时候也能帮忙撑撑场面,而且这次不能让您再吃亏,几家主子都商量好了,小坛的调料、鱼酱都按五十两一坛,中坛酱菜、泡菜按一百两一坛,大肚坛子酱菜按一百五十两一坛,我家主子说,您可以把价格往上升,但是不能下降,否则他们以后就吃您的东西不给银子了。”池侍卫一本正经地将来之前齐天乐等人说的话对秦澜心转述道。
这天底下为了吃食这样说的估计也只有京都这些贪吃又不差钱的贵主儿了,她倒是有运气,碰上了这样一群人,难道他们还需要她这点儿酱菜在祭月佳节撑场面?摆明了是给她送银子的,那她也不能让这些人失望,接下来就好好给他们准备吧。
“各位放心,现在离祭月佳节还有一段时间,你们先安心在白石码头住下来,等到东西准备好,我一定通知各位。”秦澜心统计了一下来人,这次算上明良一共是十二家,要是各种东西都准备充分,她接下来可是有的忙了。
从后院见过明良几人之后,秦澜心赶紧回了自己西屋的书房,然后铺开纸,提笔开始写自己所需要的各种香辛料。
写好之后,她让重双把重鹰和重飞叫进来。
两个人进来之后,秦澜心把写好的香辛料的单子交给重飞,对他说道:“重飞,你今天就雇一艘大船去嵋城,按照我单子上所写的去买齐这些香辛料,尽可能买全买多一些,这是银子。”
然后又对重鹰说道:“重鹰,我要你再去一趟丰和牙行找到蓝庄主和蓝夫人,从他们手里多买一些便宜的下人,记住忠心是首选,要快,我需要这些人回来帮我做鱼酱和酱菜,这是银子你拿着。”
重鹰、重飞离开之后,秦澜心带着重双和重喜又去了内渔巷一趟,与她平时看好的几家菜农商量好价钱让他们给百味庄园送更多新鲜的当季菜,之后又去了内渔巷信誉最好的一家瓷匠铺。
之前两次百味食肆的大肚坛子都是在他家买的,秦向争与这瓷匠铺的掌柜王成福早已经熟悉了,秦澜心也见过他两次。
“秦姑娘,今天怎么得空到我这里来了,是不是又要买坛子?最近我家瓷窑里出的坛子可是越来越好了,你快过来看看!”王成福长得矮矮胖胖的,但一脸和气,见客人进门,就笑脸相迎,秦澜心看他长得和个弥勒佛似得。
秦澜心笑着走进,在王成福的带领下仔细地摸了摸他家的大肚坛子,质量的确是比之前要好上许多了。
“怎么样,秦姑娘,我可没骗你吧,这两个大肚坛子是我店里的镇店之宝,十两银子都给你,如何?”王成福笑笑说道。
在大魏朝,一般来说,官窑烧制出的瓷器陶罐之类的价格都比较昂贵,除了那些精美瓷器用来做观赏或花瓶、存放首饰器物之用外,就是有钱人家拿来盛放食物等用途。
而民窑烧制出的东西大多都是百姓生活所需,烧制过程也比官窑要简单很多,所以便宜得很,一个陶罐有时才几文钱,像王成福家里的瓷窑同样属于民窑,但所出瓷器在内渔巷也是很出名的,价格有低有高,但质量比其他瓷匠铺里都要好些。
之前几次秦家所用的都是质量不怎么好的瓷罐和大肚坛子,这一次她想用质量最好的瓷器,并且要在瓷器内外分别刻上独属于她秦家的标志。
于是,她与王成福签下一份合作文书,以后百味食肆所需的瓷器之类都由他家来提供,但是要在瓷器内部刻上“秦”字和外边底部刻上“百味”二字。
接下秦澜心这笔大订单,王成福高兴的同时也让秦澜心放心,他一定会让瓷器师傅尽快烧制出秦澜心所需要的东西。
从王成福的瓷器铺出来之后,秦澜心又乘坐马车去了五里浦村找范石匠,并在他那里订做了十个石磨,让他给用马车运到百味庄园。
跑了一天的秦澜心,再次回到百味庄园的时候,天已经大黑了,而她到家的时候,秦家人、钟敬轩和杨婆婆他们都在院里等着她。
“心丫头,事情要一件一件做,你难道一天就想把所有的事情做完!”钟敬轩以长辈的口吻略带责备和心疼地看着回来的秦澜心说道。
秦澜心走到几人身边坐下,笑嘻嘻地说道:“三爷爷,我没想一天把事情都做完,只是这一天我就又把我家的家底给‘败光’了,现在不努力开始挣钱,明天我给您做早饭的银子都没有了!”
“你就这么穷!拿去吧,别说三爷爷没给你钱买早饭!”钟敬轩说笑着让一旁的石砚掏出三张银票放到秦澜心面前,三张都是一千两可以在大魏朝任何一家钱庄换取银线的银票。
“三伯,您这是干什么!澜心她是和您开玩笑的,这银子我们不能收!”秦向争赶紧将银票又拿回给了钟敬轩。
钟敬轩脸当即就沉下来说道:“怎么,嫌弃我老头子的银子是不是?我给我孙女一点儿零花银子怎么了!澜心,你拿着,要是不拿,三爷爷可就生气了!”
“三伯,这真的不行!我们怎么能要您的银子,这银子您还是拿着!”韩氏也在一旁劝着说。
“怎么就不能要我的银子了!澜心,这是三爷爷给你的,你收不收?别管你爹娘,反正这银子也不是给他们的!”钟敬轩瞪了一眼秦向争和韩氏,两个人都尴尬无奈地看着他,又为难地看了一眼秦澜心。
“收,三爷爷给的澜心自然收下!不过,这三千两银子算是三爷爷您入股的钱,等到百味庄园出品的吃食赚了钱,也有您的份儿,您要是不收可不成!”秦澜心倒是爽快地把三张银票拿在了手里,她正愁找不到机会报答钟敬轩呢。
“你这丫头,什么时候学得猴精了!好好好,我收,等以后老头子我有了钱,还不是给我的重孙子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呵呵呵!”钟敬轩大笑起来说道,这丫头还真是不爱占人便宜。
“三伯,您有重孙子了?”秦向争在一旁问道。
“有啦,重孙子,重孙女和重外孙,重外孙女都有了。只不过,我最想以后看到我家逸儿的孩子,还有四年,老夫这身体等得起!”钟敬轩说完还有意无意地扫了秦澜心一眼,这小身板可要好好养养。
秦澜心被他看得心里一慌,随后就镇定下来,肯定是她想多了。
“大丫头,你今天出去都做了些什么,怎么到这时候才回来?”韩氏一下午都没看到秦澜心,连秦大川离开白石码头时她也没回来。
秦澜心就将自己一下午做的事情全都给家人汇报了一遍,当听说秦大川已经走了,明良几人在内渔巷客栈住下来的时候,她也没多说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