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倾情一诺
“姑娘,我也不瞒你,给我写信这好友现在是皇家绣坊的一位教绣嬷嬷,这信我刚才看过了,她说张苗儿刺绣的针法是所有参加比试的绣女中最好的,天分也属最高,但就是因为这样,她一个贫民出身没有任何依靠的绣女成为了很多人的眼中钉,复试表现不错的她,在最后一场比试中手受伤了,虽无大碍但遗憾落选,她是被破格升为了皇家绣坊的刺绣学徒。”
皇家绣坊里的那些事情,杨婆婆早些年亲身经历也听自己的好友讲过很多,绣女的勾心斗角不比宫里宫女、妃嫔之间相差多少,好在张苗儿这辈子有了福气认识秦澜心,就是凭着秦澜心这层关系她也让好友在皇家绣坊多多照应张苗儿。
而她那好友又是个爱惜人才的,张苗儿本身刺绣很有天分,像这样的好苗子她那好友也是不会放过,所以张苗儿虽是以学徒身份进去的,但只要她表现出色,依旧会受重用。
“杨婆婆,苗儿姐姐在皇家绣坊就劳烦您和您那位好友多费心了。不管怎么说,苗儿姐姐在刺绣上的确很有天分和毅力,只是她心思单纯,在皇家绣坊怕是要吃亏。”还没进皇家绣坊就被人算计了,这要是进去之后,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
这一年多来,自家和邓氏一家的关系越发亲密,而且无论是作为邻居,还是作为好友,秦澜心都不希望张苗儿在京都出什么事情。
“姑娘不用担心,多吃吃亏才会长大,放心吧,有我那好友在,总能护她一些。”杨婆婆脸上有了笑容,“姑娘,杨婆婆有件事情想问你,这苗儿的刺绣究竟是谁教的?”
“婆婆为什么会突然这样问?苗儿姐姐不是说过,她的刺绣是过路的绣婆子教的吗?”秦澜心莞尔一笑反问说道。
杨婆婆见秦澜心脸上笑容轻松,并没有紧张慌乱,心下就有些明了,于是就将那日秦澜心、秦澜悦和张水儿三人在屋中说话,她不小心听到的事情告诉了秦澜心。
“所以,婆婆是怀疑苗儿姐姐的刺绣是我教的?”原来是那日张水儿说漏了嘴,秦澜心心中一叹,看来很多秘密不是想守就能守得住的。
杨婆婆点点头,然后问道:“姑娘,是吗?”
“是!”秦澜心承认了,“只不过婆婆要是问我跟谁学的,我还真没办法跟您讲清楚。”
“姑娘不必讲清楚,您有一位世外高人一样的师父,那么再有一位绣技出色的师父,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杨婆婆并没有打算追根究底,秦澜心跟谁学的刺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刺绣技艺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姑娘,上次那位绣线坊的秦掌柜不是留下很多绣线吗?你能不能绣一个绣帕出来让婆婆看看?”杨婆婆问道。
“好!”
秦澜心答应下来,当晚就绣了一个绣帕给杨婆婆,她绣的是一株缠绕在绣帕相邻两边绽放的红梅花,娇俏妩媚,又暗含凌寒傲骨,与白色的绣布相得益彰,实在是令人眼前一亮。
杨婆婆见到红梅绣帕时大吃一惊,她有暗中猜测过秦澜心的绣技,但也只是比张苗儿的要好上一些,却没想到张苗儿那点儿绣技和秦澜心相比犹如云泥之别。
而秦澜心这次也是稍稍用了一点儿心思,她的绣技乃是由她前世的外婆和母亲亲手所教,虽家传绣技不能传与外人,但至少她不想辱没了外婆和母亲十多年手把手地教导。
她的外婆是江南人,祖籍江苏苏州,是家传的苏绣技艺,而且只传女不传男,其后她外婆将一身刺绣技艺全部传给了秦澜心的母亲,而后在秦澜心的幼年便亲自教习她苏绣。
后来,秦澜心的外婆去世,她的母亲便将家传的苏绣针法全部教给了她。
秦澜心上辈子不缺钱,她虽然有一身出神入化的刺绣技艺,但却从来没有凭此挣过钱,学习是为了传承,是为了不让祖辈家传的技艺在她这一代后继无人。
更何况,刺绣可以让人变得安静而有耐心,每当她心浮气躁、思绪难平的时候,她就会在刺绣的过程中寻找到安宁,也因为这样,她的绣技不但没有退步,反而越来越精湛。
她之前教给张苗儿的针法和勾花技艺都不属于家传苏绣,而是其他绣的基本针法,是她磨练自己绣技的时候自学而成的。
这次为杨婆婆绣的红梅绣帕她采用的则是苏绣的基本针法,更加细腻紧实,所以绣出来的效果也是栩栩如生,再加上秦大川家的绣线颜色很正,所以这绣出来的红梅就更加夺目耀眼,也怪不得杨婆婆会吃惊。
“大姐,这是你刚才绣的?真漂亮呀!”秦澜心在西屋刺绣的时候,韩氏和秦澜悦都看到了,她们也都有一年多没有看到秦澜心拿起绣线和绣针了,怎么今日有了好兴致?
在西屋的杨婆婆也是想问这一问题,她曾经也是皇家绣坊出来的,这绣技不说是最好的,可也不差,与此时的秦澜心相比也要稍稍逊一些。
“这的确是我绣的,杨婆婆,这绣帕您老要是不嫌弃,就收下吧,当时澜心送给您的礼物!”这红梅绣帕秦澜心也是绣了好几个时辰,费了不少心思呢。
“姑娘,这……那婆婆就谢谢你了!”虽说红梅绣帕不太趁她这老婆子,但这绣技针法却是她以前从未见过的,太值得收藏了。
“婆婆您真是好福气,姐姐她现在统共就绣了两个绣帕,一个给了娘亲,一个给了您。”秦澜悦嘟着小嘴有些吃味地说道,但脸上带着调皮的笑意,“不对,应该是三个。姐,你不是说要给爹绣一个荷包吗?我还记得是竹子的,怎么从来没见爹用过呢?”
秦澜悦这话一出口,秦澜心有些尴尬地看了她一眼,那荷包她的确是绣了,不过当时碰到了钟逸,她就把那个绣有风中松竹的深蓝色如意形的荷包给了他。
后来,因为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她也就没有时间给秦向争绣荷包了,这时候被秦澜悦一提起,她又是愧疚又是羞臊。
“姐,你脸怎么红了?是不是那荷包绣坏了?没关系,你再给爹绣一个,嘿嘿,顺便也给我绣一个呗!”秦澜悦语气亲和绵软地靠近秦澜心求道。
“好,我明天就给你们绣!”秦澜心慌忙答应下来。
而一旁的杨婆婆没有忽略到她脸上的红晕,看来这消失的荷包背后定有个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杨婆婆拿着秦澜心送给她的红梅绣帕从西屋出来之后就去找了钟敬轩,然后将这绣帕也给钟敬轩看了看。
钟敬轩对于绣品好坏知道的并不多,但听杨婆婆说不但张苗儿的刺绣是秦澜心所教,就是秦澜心这一手刺绣的技艺在大魏朝也找不到几个能比得上她的,这才是真正在刺绣上有天分的人。
每当自己对秦澜心了解的更深一步,钟敬轩就觉得他对她的认知就要发生一次彻底的改变,无论是那天她要把画作当绣样,还是今天露的这一手刺绣针法,都让他越来越确定这秦澜心就是一座随时能给人带来惊喜的宝藏。
“杨婆婆,看来你要亲自回一趟京都了!”钟敬轩沉思良久看着杨婆婆说道。
“老爷,您是要让老奴回一趟恭亲王府。”杨婆婆像是猜中钟敬轩心思地说道。
钟敬轩点点头,看着她语气坚定地说道:“不错!”
“那您让老奴去见谁?”回恭亲王府见不同的人,可代表钟敬轩不同的决定,而这一次杨婆婆猜不出钟敬轩心里在想什么。
“去见曦晴院的主子!”
------题外话------
消失的荷包o(n_n)o~





穿越之种田养家太不易 第七十九章名酒面世
半月后,京都飘起了零零星星的小雪花,这天,凤城街碧瓦朱甍的恭亲王府内如往常一样,安安静静的,如不是丫鬟、婆子们井然有序地走来走去,还真以为这是所空寂的大宅院。
曦晴院内,贺芳晴照往常一样躺在东厢房铺着狐裘的软榻上,贴身丫鬟红俏在一旁轻轻给她捏着腿。
突然,厚重的遮风门帘被人从外边用手撩起,然后贺芳晴的贴身嬷嬷孙嬷嬷走了进来。
“嬷嬷回来了,可见过你那老姐姐?”贺芳晴见她进来,挥手让红俏停止动作,然后缓缓起身坐在了软榻上。
厢房里温煮着外邦进贡的贡茶,红俏起身倒了一杯热茶给贺芳晴,又在贺芳晴的示意下给孙嬷嬷也倒了一杯。
孙嬷嬷脸上带笑,谢过贺芳晴,接过红俏倒的茶,并没有喝,而是端着说道:“回王妃的话,奴婢见过了。只是奴婢那老姐姐说,得蒙王妃一直关照奴婢,一定要来给王妃请个安,奴婢就擅自做主请她来了曦晴院,还务必请王妃见上一面。”
“哦?既是如此,你就让她进来吧!”孙嬷嬷脸上的笑意有些意味深长,贺芳晴疑惑的同时也猜出来人怕不是孙嬷嬷家人那么简单。
果然,当孙嬷嬷亲自去房外请了人进来,贺芳晴让此人抬起头,一看之下大惊,忙站起来说道:“杨婆婆,怎么是你?”
今日的杨婆婆一身普通农妇的装扮,她又特意表现低调,所以跟着孙嬷嬷进入恭亲王府之后,并没有引起他人过多的怀疑。
“老奴给王妃请安,这些年王妃可安好?”杨婆婆规规矩矩地跪下给贺芳晴拜了一礼。
“本妃还好,杨婆婆快请起,你这些年去了哪里?一切可好?”杨婆婆是钟家老人,也是最得钟家几位老主子看重的人,这些年府里的一些人为了找她,可是煞费苦心。
不为别的,只因这位杨婆婆太会调教下人,谁的身边要是有她相助,那么必定如虎添翼,轻省了不少。
好多年没有音信的人,怎么今日突然回了恭亲王府?莫不是她出了什么事情了吗?此人要是能为自己所用,那可真是太好了。
“回王妃的话,老奴还好,多谢王妃挂念。”杨婆婆语气平和地说道。
“杨婆婆,你今日回来是为了什么?”贺芳晴觉得此次杨婆婆回到恭亲王府,不像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果然,杨婆婆在红俏搬过来的圆杌子上坐下来,告诉贺芳晴她此次回来是奉了钟敬轩的命令,来问贺芳晴取一样东西。
“杨婆婆,三叔他老人家让您来取什么?”贺芳晴心中隐隐有不安,希望不是她猜想的那样。
“回王妃话,老爷说,他已经帮小王爷相看了一家姑娘,让老奴来取您手里那半块金玉凤佩。”杨婆婆静静地说道。
“不行!”贺芳晴脸色冷了下来,强硬地拒绝道。
先太祖帝当年赏赐给恭亲王府老王爷钟敬祺一块金玉龙凤佩,并且此佩是由半块金玉龙佩和半块金玉凤佩组合而成,分别有男女佩戴在身。
先太祖帝曾说过,这世上金玉龙凤佩一共有两块,一块属于皇家的帝王帝后,这另一块赏赐给恭亲王府,属于恭亲王府的王爷与王妃。
钟逸被封为小王爷的时候,钟怀邵就已经将自己身上的金玉龙佩给了他,而另半块金玉凤佩一直由贺芳晴保管着,未来是要传给钟逸的正妻。
这件事情整个大魏朝都知道,皇家拥有金玉凤佩的乃是皇后,能与皇后一样殊荣拥有金玉凤佩的女人便是恭亲王府的王妃或者世子妃。
一旦先太祖帝赏赐的金玉凤佩在手,那么便如同先太祖帝为其赐婚,意义非凡。
贺芳晴对于金玉凤佩的归处早有打算,只要不是钟逸心仪的姑娘,这金玉凤佩她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这一次就算被人扣上不孝之名,她也不会妥协。
“王妃,老爷为小王爷相中的那位姑娘极为出色,绝不是京都寻常大家闺秀可比的。虽然那姑娘还有两年才及笄,但老爷说早点为小王爷定下来,总好过以后出什么变故被他人抢了先。”
杨婆婆此次回京都,倒不是真的一定要带走玉佩,而是钟敬轩让她借此机会让贺芳晴知道秦澜心的存在,也好到以后秦澜心来京都,这恭亲王府能让她多少欢喜一些。
“杨婆婆,我不管那姑娘如何好,只要逸儿不喜欢,这金玉凤佩我是不会拿出来的。你回去告诉三叔他老人家,逸儿的婚事我自有主张,就不劳他老人家费心了!”贺芳晴态度冷淡下来,原想拉拢杨婆婆的心思也没有了,不说逸儿已经有了心爱的姑娘,就是没有,她也不会这么轻易地交出玉佩,更不会让别人随意插手钟逸的婚事。
杨婆婆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贺芳晴依旧和以前一样,对于儿女之事总是会特别执拗。
她想到自己到了京都的消息钟逸应该已经知道了,那么现在他也应该快回了恭亲王府,毕竟秦澜心的事情,杨婆婆觉得还是由钟逸亲口对贺芳晴说出来,她会更相信一些。
正如杨婆婆心中猜测的那样,当孙嬷嬷看着贺芳晴脸色不好,就示意杨婆婆莫要再说,打算先带着杨婆婆出去安歇,就在这时,钟逸进来了。
“逸儿,你怎么这时候回来了?”贺芳晴看到突然归来的钟逸,脸色总算和缓一些。
钟逸并不知道刚才贺芳晴和杨婆婆说了什么,但见贺芳晴似乎脸色不好,杨婆婆倒是平静的很。
“娘,我得到消息杨婆婆回来了,所以特意回来看看。杨婆婆,你怎么突然来京都了?是不是福江口出了什么事情?”杨婆婆回京都的消息是在到了之后才让他知晓的,而他得到的消息,秦澜心在福江口并没有发生什么事情,所以他才着急赶回来,想知道是不是自己得到的消息有误还是有别的原因。
杨婆婆微微一笑,说道:“公子莫要着急担忧,老爷和姑娘一切都好。这次,老爷是命老奴回来替您取一样东西的。”
“替我?取什么?”钟逸不解地问道。
“恭亲王府的半块金玉凤佩,老爷说,姑娘过了年就十四了,早点把事情定下来,就算日后姑娘遇到什么风波麻烦,有钟家在背后,也没人敢轻易动她。老爷还说,王妃要是觉得老奴拿着玉佩不妥,公子您亲自送去也行。”杨婆婆笑眯眯地继续说道。
这时候,在屋里的恭亲王妃贺芳晴、孙嬷嬷和大丫鬟红俏都迷迷糊糊愣住了,就是钟逸脸上也是惊愕过后瞬间狂喜,继而脸上也有了一丝不自然的红晕。
“杨婆婆,可是她和三爷爷说了什么?”从秦澜心的来信之中,钟逸可是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虽想过有朝一日定会与她定下婚盟,可他却没想到这幸福来得有些突然。
“公子,姑娘还不知道老爷的决定,再说她是女儿家,这件事情怎好由她主动提出,就是她家人也还没看出来。老爷说,您和王妃这里要是没问题,等到老奴回去,就把事情和姑娘的父母挑明。”对于秦澜心和钟逸成婚,杨婆婆也是乐见其成,她家姑娘除了出身差点,其他皆可与钟逸配得上。
“杨婆婆,你回去告诉三爷爷,这件事情由我亲自来说,在我未到之前,不要让她发现什么不妥来!”这金玉凤佩就算要送到秦澜心的手上,也是应该由他自己亲自来送,怎么能假借他人之手呢。
“逸儿,杨婆婆,你们都要把我说糊涂了。逸儿,你告诉娘,杨婆婆所说的那姑娘和你口中喜欢的姑娘,可是同一人?这件事情你三爷爷也知道?”贺芳晴着急地问道。
杨婆婆的到来就说明了钟敬轩对于秦澜心的态度,那么自己也没必要再继续瞒着贺芳晴,于是钟逸点点头说道:“是的,娘!本来孩儿想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把澜心的事情告诉您,但既然三爷爷已经让杨婆婆来了,我想有些事情可以加快了!”
澜心?原来那姑娘叫澜心,这名字一听贺芳晴就觉得欢喜,别人家是婆媳关系难相处,到了她这里,反倒是光听这未来儿媳的一个名字,心里就乐开了花。
“现在说也不晚,你快给娘讲讲澜心的事情。”贺芳晴拉着钟逸说道。
“娘,还是让杨婆婆给您讲吧,她与澜心在一起的时间比孩儿还要多,孩儿青龙营还有事情要处理,就先回去了。杨婆婆,我娘想知道什么你就说吧,过几日我会亲自去福江口的。”钟逸正帮着皇帝处理京都商人恶意囤粮的事情,他这是忙里偷空回来见杨婆婆一面,现在既然已经知道杨婆婆的来意,那么他就要赶快回去了。
“逸儿,你先去忙吧,娘问杨婆婆就是!孙嬷嬷,快给杨婆婆奉茶!”贺芳晴对待杨婆婆的态度立即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看着性情中人的贺芳晴,杨婆婆脸上的笑意更浓,日后秦澜心有个这样的婆婆护着,在恭亲王府的日子会好过不少。
于是,钟逸离开了曦晴院,而杨婆婆则被贺芳晴拉着讲了很多有关秦澜心的事情,一直到第二天才离开恭亲王府。
曦晴院进了外人的消息自然也引起恭亲王府内部其他院子主人的关注,尤其是恭亲王府东西两个院落,虽最后没有探听到曦晴院的任何消息,但这些年平静那么久的曦晴院自从钟逸回来之后,似乎比以前变得热闹了一些。
“陈嬷嬷,曦晴院那边可有动静?”恭亲王府东边一座亭台楼阁很是精巧的院落厢房里,一位美艳至极的女子凤眼挑眉地看着进门的贴身嬷嬷问道。
“回夫人话,那边铁桶一般,只知道是孙嬷嬷一位远方的姐姐来探她,然后去给王妃请安,何时离开的不知道。”陈嬷嬷小声地禀告道。
“哼,她这些年倒真是会享清福,真以为女儿当了皇后,儿子被封小王爷,就没人敢动她了。”红唇蔻丹的女子华贵中散发着致命的妖娆,明明已经三十多岁,外人看她却如刚嫁人的少妇一般,“爹爹可说要送哪位姑娘来恭亲王府了?”
“回夫人话,老爷说打算送的是俪姑娘和云姑娘。”陈嬷嬷说道。
“怎么是两个?不过,俪儿和云儿虽都是嫡女,这次送给钟逸为妾,也不算委屈了她们。只是,这钟逸时常不在王府,让她们与他单独相处,怕是有些难。”钟怀邵的贵妾宁夫人皱着她好看的眉头说道。
“夫人不必着急,只要进了府中,还怕两位姑娘没机会和小王爷碰面,听说西边院子的玉夫人已经从娘家接来了一位姑娘,怕也是冲着小王爷来的。”陈嬷嬷提到钟怀邵另外一位贵妾玉夫人时,脸上有狰狞的目光闪过。
“她也是好算计,真以为凭她娘家那个姿色一般的侄女就能讨得钟逸欢心?哼,真是笑话,我宁府的姑娘可是才貌双全,就算将来做不成王妃,也要做个侧妃!”宁夫人说到“侧妃”两个字时,咬得特别重。
她十五岁就跟着钟怀邵,虽明知钟怀邵表面上极为疼宠她和玉夫人,但她心里很清楚,钟怀邵自始至终心中都只有一个女人,那就是根本没把钟怀邵放到心里一天的贺芳晴。
爱他的他不爱,不爱他的他却死死地缠着,这让宁夫人从得知这一事实之后就把贺芳晴恨到骨子里。
而她为钟怀邵也是生下一男一女,可他却连一个侧妃的名分都不愿意给她,嫁进恭亲王府十多年,她还只是“夫人”。
她知道自己的儿子钟磊可能永远比不上钟逸,但是这恭亲王府她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落入钟逸母子的手中,所以她要把娘家的侄女送到钟逸身边,只要她宁家的女儿在恭亲王府站稳了脚跟,那么之后很多年的荣华富贵自是少不了的。
那边玉夫人和宁夫人所想也是差不多,只是两个人怎么也没想到,她们的计划在不久之后很快被打乱,一盘好棋都因为一个叫秦澜心的乡下少女而彻底局不成局。
而此时,在福江口内渔巷和京都的东十里街上则毫无预警地各开了一家名叫“醴泉春酒”的外来酒坊,据说酒坊的少东家就叫清酒公子,他酿出来的酒玉洁清澈、清爽甘冽、酒香浓郁。
初听之人都摇摇头一笑了之,这天下名酒就算是董家贡酒也不敢说是玉洁清澈,但一日时光都不到,这醴泉春酒就在京都一鸣惊人,更有人喝完一口便仰天大笑,赞说:“醴泉一出,谁与争锋!”
真是好大的口气,好大的称誉!但醴泉春酒酒坊的酒坛一打开,整个东十里街上到处可闻到一股浓郁芳香,酒香入体,连冬日的严寒都快被人忘却了。
“小二,快来给我打一壶好酒喝!”前来买酒之人早就把酒坊给堵满了,各个翘首以盼,就为了尝一尝这大魏朝新出的名酒醴泉春酒。
“掌柜的,给我来两坛醴泉春酒,不,我要四坛!”更有客人拿着银票高喊道。
“也给我来两坛,像这样的好酒怕是宫里的贡酒都比不了。”很多客人赞叹道。
没过一会儿,酒坊里的几十坛醴泉春酒全都被买完了,而当家掌柜似乎早就知道会有这种状况,又让伙计去后堂搬来更多的酒。
一时间,原本冬日里不怎么热闹的东十里街也因为这家酒坊的开业,变得人潮涌动起来,前来买酒之人在酒坊门外排满了长队,害得侍卫府的人都要派人来维持秩序。
福江口内渔巷的醴泉春酒的酒坊生意第一天开业虽比不上京都的,但同样人满为患,更有不少商队直接买了几十坛的好酒搬上船,还有不少人打听清酒公子和这酒坊的背景,但掌柜的和伙计嘴巴都很严,不该说的一句话也不说。
“柯管事,不好了,内渔巷新开了一家酒坊,把咱们的生意都给抢了!”虽然只是第一天,但因为这家新开的酒坊,来董家买酒的人少了一大半,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内渔巷董家酒坊的小伙计得了掌柜的话,赶紧来酒庄告知柯继才这个事情,而掌柜的已经亲自去找董其昌说这件事情了。
“慌什么慌,不过是新开的小酒坊,能挺几天!”柯继才不以为意地怒喊道。
在内渔巷开酒坊的又不只是董家一家,不过那些小酒坊根本对董家酒坊造不成任何影响,柯继才现在虽然不是董记酒楼的大掌柜了,但是董其宏和吕氏离开福江口的时候,还是亲自接见了他,让他多多帮助董其昌。
所以柯继才心里很清楚,他在董其宏和吕氏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重的,总有一天他能重返内渔巷董记酒楼,说不定能做上比董家酒楼大掌柜更高的位置。
1...3637383940...1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