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中华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诩人
抢劫被驻守库伦的105步兵师镇压下来,余者畏罪逃往呼伦贝尔一带。此事震动朝野,林宏传谕蒙古军区派兵查拿,将为者解京治罪,罪情较重者就地正法,胁从流放到东非一带。如有私自留藏者责令擒献,隐匿不报者从重治罪。
七月二十日这天,四个集团军的主力汇合在鄂木斯克三百公里外的一个小镇。
所谓小镇不过只有十几间房屋,其中一间树皮房屋前钉着一块写着俄文的木板。刘翰的休息室就在这间小屋内,他坐在那把老旧的躺椅上望着窗外高大的橡树有规律的摇动着椅子。
这场战争陷入的如此之深,让刘翰有些担心。俄罗斯在欧洲战场已经停战的消息他在一周前已经知道了,这样俄军至少可以抽调十数万人到东方战场。并且俄罗斯人口众多,地域宽广。这样一直打下去,补给线越来越长,恐怕会陷入孤军深入的境内。
门口那扇简陋的木板门敲响了,林伟的回过神来,向门外说道:“进来。”
来人是石达开,他推开了木门快步走了进来说道:“公爵,俄国人的援军到了鄂木斯克。”
“来了多少人?”
“消息是飞艇传回来的,具体数目不知道,估计在7、8万人以上吧。”
林伟从椅子上一跃而起说道:“走,马上召开军事会议。”
不多时,左宗棠和僧格林沁也到了室内,卫兵给诸位将军都上了茶。林伟将情况简短介绍了一翻,得知俄援军到了。左宗棠沉默无语,僧格林沁挥手说道:“如今我二十万大军在此。可与俄军决一雌雄。”
僧格林沁的话并没有赢得另外几人的应和,几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左宗棠先开口道:“孙子说: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属下以为。既然我军有飞艇之便利,提前得到消息。正好掌握战争的主动。我军现在补给已经极其漫长,稍有不慎便可以陷入无粮可食的境地。且时近七月,除去回程的时间,已经离冬天不远。加之现在俄国地援军经了,不如我们主动后撤。若敌军来追我,正好加长了俄军的补给,逐渐陷俄军于不利;若俄军不来追我。十万大军陷在冬季地西伯利亚,补给极为困难。”
秦翰拍掌说道:“左将军所言不错,我赞同。”
1856年是一个多事之秋。就在中国远征军与俄军浴血奋战之时,英法联合向中国来一封通告。
在炎炎的6月,这份通告此刻正摆放在林宏的案头,他神色凝重的详细通读着内容。
外交大臣曾国藩躬身说道:“陛下。西方人信奉国家之间没有永远地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那俄罗斯人去年还和英法交战,今年他们似乎又成最好的朋友一起来要挟我们。”
“那你认为怎么办?”
“与君子打交道。自然用君子法则。与小人交道,自然也不能拘泥不变。现在北方战事正紧,南方的局势一定要稳定。”
林宏还在和曾国藩谈话,门外的侍从武官趋步从外面走了进来凑在林宏身边小声禀报道:“陛下,首相在外说是有急事。”
林宏有些不耐烦的问道:“到底什么事情?”
“好像是各地爆旱灾。”武官回答到
林宏脑海中一转,想起了去年财政部奏报黄河改道,虽然早有防备淹死了民众还是不少,数万人流离失所也得到了较好的安置。没想到今年又是大旱。
“首相,此次大旱要倾尽全力解救百姓,粮食不够就从北美、东非调粮。”
“是,陛下。”陈柯杰回答道。
“不用理会英法,帝*队会以最快速度解决北面的战事。”林宏转头向曾国藩说道。
-----------------------------------------------------------------在得到皇帝速战速决的最新命令后,大军放弃了一开始的计划,集合了大部分的兵力与图库佐夫在鄂木斯克展开决战。
本来图库佐夫并不想与中*队展开正面的交战,他更希望利用西伯利亚的气候拖垮中国人,但事与愿违中*队每个士兵不仅有厚厚的棉袄连靴子都是保暖的,中国人的后勤远比自己的先进,图库佐夫只能边打边退,但国内的压力却远强于中国人的攻击强度,在沙皇和国内舆论的压力下图库佐夫不得不在秋明地区摆开阵势迎接中*队。
这完全是一场血肉的硬仗,没有计谋只有子弹,胜利是明显的帝*队拥有人数上的优势装备上的优势火炮上的优势。俄国虽然面临巨大的劣势但依旧血性凶残。这里就不得不说堑壕战对俄国的战术压制。俄国人虽然不再排枪毙命但面对堑壕是采取的是集团冲锋,虽然中*队没有机枪但每分钟12发的步枪和没人配备的手雷让这场战争成为屠杀,除了少数的俄军冲进战壕和帝*队展开白刃战外其余的俄军基本被歼灭在堑壕外那短短的几步距离。
堑壕的好处就是哥萨克也没有办法,哥萨克的战马可以轻易的越过战壕但哥萨克的骑兵挥刀更不砍不到缩在战壕里的帝国士兵,即使有少数骑术娴熟的哥萨克可以附马侧身探到战壕里的士兵也无法劈开那坚硬的钢盔下的脑袋,而一旦战马失足陷入战壕哥萨克面临的结局是立马被打成马蜂窝。
战争的最后结果是十万俄军泪洒疆场,图库佐夫带着军队走进了中国的战俘营,但帝*队也付出了近五万的巨大伤亡。
至此,帝国北面战事基本落定,西伯利亚境内再无大规模的军队可以对帝国造成威胁。
八月初,大军占领秋明、车里雅宾斯克等地。俄国正式向中华帝国提出和谈请求。不过林宏虽然做出了姿态但军事行动并未停止。
十月中旬,林伟带着军队兵临乌拉尔山脉下的叶卡捷琳娜堡。这下不仅是俄国急了英法也急了。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二十三章 北京和约
就在林伟的大军兵临叶卡捷琳娜堡的第三天,英法两国的大使再次找到首相陈柯杰希望在两国的调解下解决中俄在西伯利亚的争纷。
1856年十一月,中俄两国在北京展开外交和谈。英法两国有意偏袒俄国要求帝*队撤往鄂毕河东岸,其实俄国也没办法整个西伯利亚基本陷落,亚历山大二世已经做好了放弃鄂毕河以东的土地的准备所以才要求帝*队退往鄂毕河以东。
可惜外交大臣曾国藩又不是傻子,怎么白白让出已占的土地呢?曾国藩面对俄国外交使团的代表维特只是冷冷的说了一句“乌拉尔只是一座小山丘而已!”这句列为世界十大名句的豪言彻底打消了维特最后的一丝幻想。是的中国人的军队根本不会把乌拉尔当成阻碍,他们有先进的武器和世界上最多的人口还有什么可以打败他们呢?
1857年十二月十二日,中俄双方在北京签署《中俄北京和约》。条约里首先明确规定了,叶卡捷琳娜堡以东十公里为界该地所在经线以东的西伯利亚及中亚全部土地为中华帝国之神圣不可侵犯之领土,俄国无权提出任何名义的主权要求。在该地区内的俄国人将被在今后三年内遣返回俄国。
也就是说中华帝国经此一战基本吞下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和中亚地区,帝国的领土面积也有原来的1381万平方公里增加到约2031万平方公里。中华帝国成为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再加上殖民地的面积即使日不落的英国也望尘莫及。
除了土地,条约里其他的条目基本是平等的,毕竟不能过度刺激英法。除了赎还战俘外帝国还决定以国家的名义向俄国提供一亿的贷款,林宏的目的就是维持欧洲的均势毕竟俄国衰落了东欧恐怕就要乱了。瑞典、普鲁士、奥地利之流的国家又不傻,俄国可是快肥肉,当然一亿不是白给的贷款中俄两国另外签署了铁路、机械、农业等的一系列的商业贸易条约,使帝国打开了俄国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国的工业品的输入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限制俄国的国内工业潜力这笔买卖完全不亏。
不过随着北方战事的结束,国家的工作重心将重新移到国内新占土地的建设和救灾上,这次黄河移道虽然在林宏的提前防备下对老百姓的伤害可以说比历史上小得多,但毕竟黄河移道的影响太大了整个下游都将进行整顿规划。这次黄河改道有以前在连云港出海再次摆回到北面,行经今河道,北流入渤海。
在1855年前,黄河主要是在南面摆动,虽然时有北冲,但均被人力强行*堵南流,南流夺淮入海期间,郑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黄河主流也是迁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涡水入淮,或由颍水入淮,或同时分几支入淮。直到明代后期潘季驯治河以后,黄河才基本被固定在开封,兰考,商丘、砀山、徐州、宿迁、淮阴一线,即今之明清故道,行水达300年。
--------------------------------------------------------除了治理黄河,还要做的就是彻底掌控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要控制西伯利亚现在除了进行移民最重要的就是修筑铁路,历史上俄国修建的西伯利亚铁路,又称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上最长的铁路,连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通常为雅罗斯拉夫尔站)和日本海岸(现在的北海)的海参崴,全长9288公里(若把莫斯科至沙俄首都圣彼得堡的路程计算在内,总长为公里),共穿越8个时区,全程需时7天。这条铁路使的俄国大大加强了对远东的控制。
从16世纪开始,沙俄疯狂地在亚洲扩张领土,攫取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占亚洲陆地面积近1/3。这里有一望无际的森林和草原,肥沃的土壤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很多人将其称为“金窖”。不过由于距离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太过遥远,西伯利亚在几百年里都无法得到开发。因其自然条件恶劣,自16世纪末以来,历代沙皇便将这里作为苦役的流放地。历史上19世纪末期,俄国开始进入工业化时期。为了发展国内经济,沙皇开始关注起西伯利亚地区。更重要的是,当时英美日等列强正在远东国际舞台上激烈角逐,使西伯利亚的战略地位凸显出来。为了牢固地占有这片远离欧洲的土地,也为了实施沙俄蚕食亚洲的“远东政策”,沙皇决定修建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
现在林宏也想修建这样一条铁路,并且还计划向内陆地区延伸织成一张大网,不过现在资金都用在救灾上铁路建造的技术还不过关这个计划只能过几年在施行了。
在中亚林宏决的还是学后世天朝的政策实行新的牧农政策,鼓励这些游牧的老百姓定居由国家划归土地并进行适当的补偿。
除了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变化,林宏还对军区重新进行划分,将中亚地区划归西北军区,并在建立一个北亚军区,虽然北亚军区的驻防区域最大但目前在参谋部的规划中这是全国各军区中下辖部队最少的军区,毕竟这是现在的军事技术和北亚的自然环境造成的。
--------------------------------------------------------------作为支援奥斯曼帝国对俄国战争的有力支持的补偿,中华帝国正式向奥斯曼帝国提出要求将奥斯曼帝国附属的骆驼赛国纳入中华帝国的保护国范围内,骆驼赛国就是今伊拉克和科威特地区,当然将这么大一块土地划归别人奥斯曼帝国当然不会允许,不过中国随后提出将科威特酋长国以保护国的名义划归给中国,奥斯曼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面对中国的友好“帮助”(中国以民间贷款的模式向奥斯曼贷款一亿中华币,派出经济军事方面的人员帮助奥斯曼完成其一直在进行的坦志麦特改革并出售新式军舰给奥斯曼)果断同意了中国的科威特保护国请求。
1856年12月30日,中华帝国与奥斯曼帝国正式在伊斯坦布尔签署《中奥两国友好互助条约》及附约《科威特保护协定》。要知道后来科威特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940亿桶,约为世界总储量的10%。这可是块宝地。
对于这个条约,英国人不能忍了要知道1822年英国总督从巴士拉迁至科威特。英国人一直将科威特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现在中国强势插足,引起了英国的不满。
英国向中华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发出照会称拒绝承认附约的保护协定称科威特酋长国是独立国家不存在奥斯曼所说的保护需要。并称科威特酋长国是英国的盟友国家不是中国的保护国,英国要求两国撤销附约给予科威特酋长国独立主权(其实科威特名义上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实际上是独立存在的)。
对于英国的要求,奥斯曼虽然不爽(直接分裂人家国土能爽吗)只得求助于中国。对此林宏早就准备好了。
科威特埃米尔穆巴拉克·本·萨巴赫是科威特的埃米尔(相当于国家元首),年轻的时候游历欧美和东方各国,也是一个颇有见识的人,对于中英两国争夺自己国家保护国权力让他十分愤怒和无奈。在和中国派来的密使郭嵩焘谈完后他就有了自己的决定,就像郭嵩焘说的那样在英国人哪里绝对不会得到任何有利于他的东西英国人要的是科威特的臣服,而投靠中国自己将会是中国人的朋友,中国要的只是那些黑色液体的独家开采权和一些商业上的权利罢了,中国反而会帮助自己编练军队保护科威特好处显而易见。
相比与英国人的傲慢自大,穆巴拉克觉得中国人更可靠,至少看上去是这样的。
1857年三月初,科威特酋长国正式宣布服从宗主国奥斯曼帝国和中华帝国的保护协定,科威特正式成为中华帝国的保护国。同时宣布继续维持和英国的友好关系。
1857年三月十八日,中华帝国和科威特酋长国签署《中科友好保护条约》,正式将科威特置于中华帝国的保护下。
1857年十月十日,中华帝国印度洋海军部下令组建波斯湾舰队,十一月,由十二艘木壳巡洋舰组成的波斯湾舰队正式进驻科威特港。
英国人没办法,但在年末宣布改组印度大舰队调派六艘铁甲舰和十五艘巡洋舰至印度洋以全面替换印度大舰队的风帆军舰。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二十四章 吞并越南
国内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展开,建设兵团第一批已经开始进驻西伯利亚上的主要城市,后续的建设兵团和移民工作也在积极的展开中。
-----------------------------------------------------------就在首相陈柯杰觉得终于可以睡个好觉的时候南边又出事了。
越南,这个让林宏感到头大的国家,现在的越南虽然是中华帝国的附属国是小弟,但阮福映这个越南阮朝的创建者本身建立的阮朝,靠的就是法国在印度本地治理商人的军事援助后才得以建立的。
历史上早在1847年,法国炮舰“维克多利”号以保护传教士为名,轰击越南军舰。1858年8月,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侵占土伦(现在的岘港),1859年2月,侵占西贡。这种野蛮的炮舰侵略行径,遭到越南军队的坚决抵抗。1860年3月,侵略联军从土伦和西贡撤走。1861年,法军侵占嘉定、边和、定祥三省。为了镇压人民的反抗,侵略军毁灭了几十个村庄,杀害了村中的老人、妇女和儿童。1862年,阮朝同法国和西班牙签订了第一次西贡条约。根据条约,越南把边和、嘉定、定祥及昆仑岛割让给法国,而且规定以后割地给他国须经法国同意;10年内越南向法国和西班牙赔款400万皮阿斯特(西班牙货币名);开放土伦、巴叻、广安三港及湄公河及其支流;保证法国人贸易自由。
现在中华帝国的强势崛起彻底改变了东方的局势,法国和西班牙并没有侵占土伦和西贡或发动武装入侵,但法国对越南的渗透并没有停止,法国一直在加强对越南的殖民化过程,不过帝国也不能坐视不理,向越南这种没有自己文字一直用汉字的国家,中华帝国在1840年的时候就颁布了《关于文化发展和改造的建议》,表面上这份文件是关于国内汉字进行拼音改革和汉字意思注解的方针,实际上这份文件最大的好处就是,对附属国的文化侵略,向越南、朝鲜、日本这些附属国在对宗主国和对外国的交往文件中必须使用汉字,尤其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没有自己的文字,现在他们国内流行的使用的都是汉语和汉学。
1858年元旦,越南阮朝的阮翼宗英帝阮福莳和法国在西贡签署了一份《西贡条约》,条约的大致内容和历史上差不多,除了没有割让边和、嘉定、定祥及昆仑岛(这三岛在帝国确立南海领海时被划归帝国所有)。
越南自然资源丰富,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由于其属热带季风气候,所以农作物产量大,森林面积达到一千万公顷。越南又是传统农业国,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5%,耕地及林地占总面积的60%,粮食作物包括稻米、玉米、马铃薯、番薯和木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橡胶、腰果、茶叶、花生、蚕丝等。其矿产资源也很丰富,主要有油气、煤、铁、钛、锰、铬、铝、锡、磷等,其中煤、铁、铝储量较大。因为临海,海洋资源很丰腴,其中鱼类2000余种、蟹类300余种、贝类300余种,虾类70余种。农业资源林宏也许看不重但那贮量巨大的铁、钛、锰、铬、铝、锡等矿业资源林宏是怎么都想得到的。
虽然法国人在越南经营已久但中国毕竟占着宗主国的名头。1858年一月二日,中华帝国外交部正式向法国政府提出抗议,要求废除不平等的《西贡条约》,没有宗主国的批准和参与帝国是不会承认《西贡条约》的,帝国再次重申越南历来是我国的附属国这是毋庸置疑的历史,法国如果无视历史实事帝国将对法国展开一系列的经济制裁。
这里的制裁可不是什么的大话,要知道现在法国的服装生产、餐饮业和一些重要的平民所需的产业大部分都在中国商人的掌控下,此外首先插足欧陆的浙江财团还握有将近八千万的国债加上政府买单的一亿三千万法国国债,一旦中国抛售这些国债或者宣布经济制裁那么法国的经济首先将面临无尽的财政赤字而后是丧失远东的全部市场最后是法国将面临国民因为生活水平下降带来的不满,到时候法国经济将面临全面崩溃。(这个诩人不太懂金融就随便编了,大家知道这个意思就行了,勿怪啊!)其实在那场军备竞赛里帝国还贷款给奥地利、普鲁士、撒丁尼只要能散钱的的地方帝国商人、资本家就像傻瓜一样疯狂的把钱砸进去。这结果就是现在帝国是欧洲的巨大债主。
1858年二月初,中法两国外交大使在新加坡展开正式的谈判以解决越南的问题。谈判只用了三天,两国在新加坡城签署《新加坡条约》,法国愿意放弃在越南的全部利益,作为交换中国在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份中将抽出5%给法国。其实这是林宏和内阁的意思,作为两个世界的枢纽的苏伊士运河如果大部分的股份都掌握在中国手里很容易引来欧洲的不安,适当的增加法国的重量,加强苏伊士运河的国际化这样更容易保证帝国在这条运河上的利益。法国方面也非常满意毕竟他们付出的不多却得到了最重要的苏伊士运河的股份。
1858年三月十日,阮翼宗英帝阮福莳自感无力治国,有负天恩,上表天皇,纳土而治。
1858年三月十一日,中华帝国大皇帝陛下、天皇林宏三推而就正式接受阮福莳的请求,宣布将越南并入帝国版图,随后授封阮福莳为南越王允其常住北京。
1858年三月末,内阁在越南设北越和南越两省,由中央政府派遣官员治理。除了南北越两地,吞并越南的福利就是带着个柬埔寨,内阁在柬埔寨设立高棉省同样派遣官员直接管理。
吞下越南等于多了一个巨大的农场和矿山,绝对不亏本,更可以缓解国内的农业压力,虽然治理越南还需要一段时间。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二十五章 殖民殖民
从中华帝国参与殖民活动开始,帝国在殖民上取得成就可谓举世瞩目,不仅攫取了半个北美还开拓了东非大量的殖民地。北美还好说本来就适合中高纬度地区的工业国家进行殖民活动,但像非洲,欧洲国家的殖民活动一直受到疾病、恶劣环境的阻碍,所以欧洲殖民非洲都集中在沿海地区他们还没有能力深入内陆。
而帝国因为有了林宏的准备,凭借先进的中西药制造技术和完善的防疫病措施在东非的土地上疟疾什么的根本不是问题再加上帝国庞大的人口基础才有现在东非这一片庞大的殖民地。
其实欧洲各国都在学习中国的殖民方法,他们也通过学习中国的防蚊虫和进口大量中国的药品基本可以满足现在的殖民活动。林宏完全可以预见殖民非洲的大时代即将到来。
欧洲殖民非洲的历史由来已久。最早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于北非设立省,但并非殖民地。而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其非洲行省地被东罗马帝国、法兰克帝国、西哥特王国等国家瓜分。拜占庭帝国时期亦于于北非设立省。15世纪至17世纪的时期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对非洲沿海地区的局部占领,殖民的面积不大,内陆也没有受到殖民者的殖民。
近代的欧洲国家最早占领的首个非洲殖民地是由葡萄牙于1415年占领东北非洲的休达。该港原本属于摩洛哥,当时葡萄牙为了消灭当地的海盗、和控制经休达中转的西非黄金及象牙等货品的进口,葡萄牙经过周密部署,终于占领了休达港。随后为了直接与出产黄金的西非黑人帝国建立联系,又沿非洲西部海岸前进,又再占领了马德拉、佛得角等非洲群岛。
随着文艺复兴在欧洲迅速发展,欧洲各国出现了对商业财富的野心。葡萄牙率先在非洲的沿海地区占领了一些和滨海据点,作为前往印度的中途补给站,葡萄牙称之为贸易点。而这些补给站实际是殖民地的前身。
1...4344454647...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