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中华之帝国崛起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诩人
现任美国国务卿汉密尔顿·菲什听了威廉·格莱斯顿话后,脸色明显有点扭曲,早在1850年,美国耗资750万美元在巴拿马地峡修建连接两大洋的铁路,历时五年完工,1849年,一家美国公司准备开凿以格雷敦为终点的横贯尼加拉瓜的运河时,英国人援引《克莱顿-布尔沃条约》,指责美国侵犯了受英国保护的印第安人莫斯基托王国的合法权益,致使工程下马,这个挫折让美国人认识到也许在巴拿马地峡开凿运河是一个更为合算的选择。
尤其在1856年发生的一起看似偶然的流血事件中,美国人借此提出巴拿马城与科隆城应成为自治的自由港,两国共管以巴拿马铁路为中心的宽约40公里的地峡,巴拿马湾的某些也割让给了美国,但随着美国内战的爆发,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计划也终止了,结果被中国人乘虚而入获得了开凿权和永久运营权。现在英国人显然是不像当出头鸟,也对毕竟英国不是一个美洲国家,巴拿马对它们的吸引力远不如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
“我认为就像门罗先生说的,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我国认为中国必须将巴拿马地峡运河区交换给哥伦比亚共和国。”
中华帝国北美皇帝领总督唐廷枢(巴拿马运河区属北美皇帝领管辖),默默的端起面前的茶,浅尝了一口,润了润喉说道:“先生们,请注意这条运河是由我们中华帝国全资修建,我们是不会将自己的财富拱手相让的,除非等价的交换或者战争!”
“这.....”各国谈判使节都是一愣,还没开谈就拿战争威胁,确实出乎各国意外。
“总督阁下,我国并没有动武的任何意思,我们只是希望通过这样平和的沟通来解决运河的利益纠纷。”威廉·格莱斯顿马上出声解释道。
“先生们不如我们先休息一下,我安排了酒会,尝一尝我国的美酒如何?”中华帝国巴拿马事务全权特使林豪笑着说道。
-----------------------------------------------------------“先生,内阁不希望帝国在巴拿马的利益收到损失,但如果引发战争或冲突会引起国际对帝国的反感的。您知道的自从帝国鲸吞了西伯利亚后,俄国一直在欧洲宣传黄祸论,让帝国在国际舆论很难受。”林豪和唐廷枢碰杯道。
“不用担心,我只是吓唬他们,这些家伙想白白从帝国这捞取好处可没那么容易,哼!现在普法开战全欧洲都盯着呢!他们不会浪费太多的精力在这件事上的,我们只要摆平美国就行了,至于美国他全国陆海军加起来还不足帝国在北美的一半实力,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唐廷枢做了几年总督才不把这些虚伪的政客放在心上。
“说到底只要摆平英国佬就行了。”林豪大悟道。
这时,西班牙代表胡安·普里姆将军靠了过来说道:“两位先生,午安!”
“你好,将军!”林豪说道,“不知道将军有事嘛?”
“是的,先生们,我想向贵国询问一下,我国向贵国订购的军舰何时能交付我国。”
“哦?将军,这份军购合同是瓦伦西亚公爵代表贵国女皇,哦不!前女皇和前政府签订的至于现在是否对现任政府有效,我想还有待讨论。”
“不先生,不能这样,现政府是西班牙唯一合法政府,我国认为这份军购协议有必要继续履行,希望贵国可以履行协议。”
“那当然没问题,那么首先希望贵国可以一次*付所有军舰的余款,总共两千万华元。”
“这.....是否可以想协约上的那样分期支付。毕竟你知道的我国国内的情况。”
“将军,按照协议到今年贵国理应支付完所有余款。另外我知道贵国在古巴的叛乱已经无法弹压了,一支强大的舰队对贵国至关重要。”
“这....可政府实在是财力紧张,无力支付。”
“将军,要不这样,贵国用殖民地抵押如何?”
“这....”
看到胡安·普里姆还在犹豫,唐廷枢插嘴道:“菲律宾对于贵国太远了也远没有古巴重要,再说了现在的菲律宾基本有华人在治理,西班牙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将军阁下何不顺水人情,另外我国可以给予贵国一笔低息贷款帮贵国度过目前的难关。”
“好的,我马上向国内发报,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作为推翻伊莎贝拉二世的主要军事领袖胡安·普里姆还是有点决定权力的。
“另外,如果贵国觉得有必要,驻扎在巴拿马的我*队完全可以进入古巴帮助贵国平定叛乱。”林豪突然热切的说道。
“感谢贵国的好意,我国完全有能力稳定古巴”胡安·普里姆才不相信中国会有这好意。
“但愿吧!”林豪遗憾的说道。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五十章 旧金山协议
就在胡安·普里姆转身离开没一会,英国首相威廉·格莱斯顿靠了过来。
“总督阁下,特使先生,感谢你们的款待,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不仅称霸东亚还在黑非洲拥有大量的殖民地,连我国的女皇都感到羡慕啊!”林豪和唐廷枢对视了一眼,就明白了威廉·格莱斯顿这是在暗示中国已经够大了,巴拿马可以适当的放手,免得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首相先生,现在普法战争已经进入关键时候了,你不去关心欧陆怎么有闲心来这呢?”林豪的话很简单就是提醒英国,英国的重心一直是欧陆,现在普法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了(很快法皇拿破仑三世就要兵败被俘了)英国应该把重心放回欧陆去,而不是在这趟浑水。
“先生们,我就直说吧!我国希望贵国可以将巴拿马运河的运营权还给哥伦比亚或者将巴拿马运河像苏伊士运河那样有各国列强一起掌控。”威廉·格莱斯顿也许真的是介于普法的情势才不在愿意与林豪虚以委蛇。
“首相先生,交还权益,我国绝对做不到,至于后者....”林豪举着酒杯一饮而尽“我国认为目前在列强中只有大英帝国有资格与我们分享巴拿马运河的权力。”
“感谢贵国的认同,我国也认为中华帝国是毋庸置疑的强大帝国。”花花轿子谁都会抬,威廉·格莱斯顿也就顺势夸耀了一下“不知道贵国有什么条件?”作为首相当然知道中国让出运河的利益一定是有条件的,而且条件可能还不会小。
“帝国的要求不多,首先我国为了保障巴拿马运河的安全所以我国希望获得贵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皮特凯恩群岛(皮特凯恩群岛位于南纬25°04′西经130°06′,新西兰和巴拿马之间的东南太洋上,属波利尼西亚群岛。),其次我国希望大英帝国可以续签已经到期的《中英贸易协定》(这份条约对中国有利,它允许中国商人和资本自由进入英国和其殖民地),为此我国愿意付出巴拿马运河三成的股份。”林豪说道。
“关于商贸协议,我认为毫无问题,但关于皮特凯恩群岛可能会引发国内的反对。”作为自由贸易主义者的威廉·格莱斯顿对于贸易协议是十分赞同的,但对于殖民地和国内反应还是有顾虑虽然他更倾向与拿出那几个荒岛来换取巴拿马的运河利益。
看到威廉·格莱斯顿一直在犹豫,唐廷枢趁热打铁的说道:“考虑到贵国国内的不必要的反对声,我们可以用殖民地交换的形式来完成交换,我国在祖鲁的殖民地可以进行交换贵国的皮特凯恩群岛。并且帝国保证不再向祖鲁提供任何形式的援助。”
这下威廉·格莱斯顿真的动心了,虽然中国在祖鲁的殖民地只是几个据点就差不多就澳门那么大,但只要中国人离开了祖鲁,英国就可以毫无顾忌的吞并祖鲁了,吞并了祖鲁英国在南非的殖民地就能连成一块,就能专心的对付南非北面的布尔人了(注:中国一直在武器上暗地里援助祖鲁的土著以对抗英国的南非殖民地政府)。
“先生们,你们的条件非常真诚,我完全答应上述条件,另外我希望贵国在巴拿马运河区的驻军可以缩减一点,毕竟哥伦比亚的全*队现在只比贵国的驻军多一点点(中国三个师将近五万,哥伦比亚全*队八万多一点),哥伦比亚政府不希望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驻扎在他的国内。”
“没问题,首相先生,我可以承诺,将巴拿马驻军削减至一个师左右,并且向贵国保证我国的驻军不会无故离开运河区进入哥伦比亚境内。不过首相先生我认为巴拿马运河的利益只需要我们两国参与就够了,再多的话巴拿马实在是太小了。比如美国这个大西洋国家完全没必要了,先生你觉得哪?”
“非常正确,总督阁下!那么预祝两国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会议室里林豪清了清喉咙首先说道:“各位,争论了这几天,我们的意见无法统一,为此帝国决定将巴拿马运河像苏伊士运河那样处理。”
听到中国代表终于松了口,密尔顿·菲什心中一喜,说道:“那么先生不知道贵国该怎么分配运河股份呢?”
“我国决定给予哥伦比亚10%的运河股份。”对于哥伦比亚获得的股份密尔顿·菲什也没多在意,毕竟运河在哥伦比亚的境内,获得股份也是应该的。
“此外,将运河30%的股份给予英国,当然需要认购。相信英国方面也是没意见的。”威廉·格莱斯顿坐在位子上点了点头。
看到林豪讲完就坐了回去,密尔顿·菲什有种不详的预感,他马上站起来说道:“先生关于我国的股份呢?”
“国务卿先生,我的提议很清楚了,这是我国的最后决定不会再更改了。”
“不!不!特使先生,您的决定非常、非常无理,为什么美利坚没有股份,要知道美利坚作为北美的大国理应拥有巴拿马的股份,再说此前我国和哥伦比亚拥有多项协议。”
“那是你们美利坚的事,这个结果是我们共同商议的成果,相信贵国不会质疑这次会议的公正性吧?”
“这.....”很明显,密尔顿·菲什明白自己被阴了,被英国人坑了,早知道是这样就不把英国人拉进来了,现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1870年四月十日,中、英、美、哥等南美国家签署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旧金山协议。协议的第一条明确规定巴拿马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区的永久运营权和主权归中华帝国所有;第四条规定了巴拿马运河公司的股份规划,作为安慰第十一条保障了美国的巴拿马运河铁路的运营权和一些无关紧要的特权,第十三条降低了美国商船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费用。
总体来说这次对巴拿马运河的利益重新分配,中国依旧占了大头,付出了一些利益,美国只能算沾了点油水,哥伦比亚基本是被宰。
但是毕竟美国是北美洲的重要国家,即使是失去了西海岸的土地他的实力依旧不可小觑,为了弥补中美因为巴拿马运河的冲突,帝国内阁还特意扔出了太平洋铁路计划,以缓和中美关系,美国人这头刚感觉受辱了,那头却看见送上块大蛋糕,密尔顿·菲什也感觉有脸回国交代了,当然是大家笑眯眯的坐在一起吃蛋糕了。
1870年五月二十日,中美签署《中华帝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就修筑太平洋铁路意见书》,作为旧金山协议的附约。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五十一章 帝国海军
1837年,年仅十八岁的肯特郡主维多利亚登基为英国女王,直到她在1901年逝世。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六十多年当中,经过多位首相的努力,英国控制全球海权,主宰世界贸易,其广阔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日不落帝国”俨然“可以与世界抗衡”。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涌现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莎士比亚以来最杰出的文学家狄更斯,自由主义政策的先锋格莱斯顿和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帕默斯顿,可谓人才济济。
话说大英帝国的统治地位在一八六五年帕默斯顿逝世之际达到了顶峰:“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
当然随着中华帝国的崛起,全世界就像是冷战时期那样两极争霸,不过因为中英地理位置和现在的航海条件决定了两国不可能直接进行正面冲突,所以两国的争端都集中在贸易和殖民事务上。中国和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所以海军是决定两国胜负的关键所在。而印度则是两国争端的底线所在,印度作为英国最重要的殖民地为大英帝国输送丰富的资源和财富,中国虽然屯兵恒河以北但不到两国宣战是绝对不会轻易越过恒河的,现在欧洲是中国最大的商品输出市场(输入的是欧陆的工业品),一旦英国切断地中海和大西洋的贸易航线展开破交战,帝国的经济将受到严重的考验,二十几年的工业化还不足以让中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正式转变。
但要中国集中力量做一样事还是可以的,不论是后世的两弹一星还是现在的帝国海军。
1865年左右帝国海军基本完成近现代化,所有风帆战舰不是进博物馆就是改装当了商船。帝国现在拥有北洋、南洋、太平洋、印度洋四大海军,加上埃及舰队和大西洋舰队总共九大舰队,总计现役主力铁甲舰32艘巡洋舰47艘炮舰70余艘,在建主力铁甲舰13条、巡洋舰8条其余炮舰不计。总吨位超过45万吨,经次于英国。英国人从1844年通过了海军预算法案后开始疯狂的扩充自己的海军以期能压住帝国海军,到1865年时,大英帝国海军全球总吨位达到的51.7万吨,拥有铁甲舰41艘各类巡洋舰更是高达70余艘,紧随中国后面的是法国,到1865年法国业已拥有铁甲舰20艘,总吨位达到40万吨。世界海军三巨头傲视群雄,排在后面的俄罗斯、奥地利、奥斯曼等被拉开的不要不要的。
海军作为一项历来高科技的军种除了战斗部的各大舰队外,还有最重要的后勤部而这中最重要的就要属海军学院系统,“人”一直是所以武器装备的关键,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自帝国海军建立以来学院的建设一直是海军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林宏还特意派人从英法等国聘请退役的海军军官前来担任讲师,一开始聘用外国海军讲师授课一度引发军部的抗议,但林宏还是坚持了,也许现在的帝国海军的实力已经足够使帝国衬得上是一个海军强国,但和英法甚至西班牙相比中国海军还缺一样东西,那就是海军大国的底蕴,这是学不来的,这需要时间,林宏就是希望海军学院们从这些外国讲师们身上学习他们的气质,态度,一个海军强国该有的自信,不是说他们现在不过自信,但林宏要的是那种狂傲那种海军该有是嚣张和目无一切。
自1843年以来帝国相继在马尾、广州、天津、上海、基隆、坤甸开设了海军大学,1850年又开设大连海军大学和海参崴海军大学,本来在控制日本后林宏有想过在长崎等地也开一座海军学院但最后想想还是算了,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几所海军大学在海军部里已经渐渐的有了地域和学所的抱团行为林宏怕以后不必要的麻烦,现在这些大学共有六届学员毕业将近4万余,这些学院员九成进入帝国海军,剩余的一成则多被各大财团招至各自的远洋船队,本来对此海军也是多有微词,毕竟自己培养的学生结果去跑商了,多少让人感到气愤,不过林宏倒是毫不在意,中国缺乏海洋方面的人才由来已久,海军也没有这么多军舰让这些刚毕业的小伙去摆弄,这一部分学员流向贸易船队不近有助于加强中国的海洋贸易的发展,还能是这些学员获得远洋航行的经验教训又有什么不好的呢?
除了正规的海军学院,有各大财团投资建设的商船学院也是如火如荼,皇室财团就在天津山东等地开设了超过五所航运学校,而靠海运起家的浙江财团更是积极,到1870年浙江财团在上海、杭州、福建、马尾、泉州、基隆等地建成了超过十三说海洋学校。
当然有了人就还得有船,林宏的造船厂一开始是系统帮助下建造的,典型的多快好省。但真正要靠自己建设那也是有难度的,到1870年,帝国已有大型造船厂十一个(天津、上海等重要城市或马尾、新加坡、海参崴等战略城市。)拥有多个万吨级的干船坞,中型造船厂共二十四个,一般建造排水量在五千吨上下的战舰或商船,小型的造船厂因为成本低见效快且适合国内当时的贸易需求在沿海地区目前已有将近六十余座,这些小型船厂一般生产一些用去跑南洋的商船和承接海军的内河炮舰的订单,当然有实力的船厂则开始承接一些外国订单,比如舟山的一家李氏造船厂,名声不显但却抢到了阿根廷的内河炮舰的订单,海军技术部门也对这个船厂的设计进行了分析,除了成本优势外他们的设计比外国和国内的同类公司跟适合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的水文环境。
军舰可以说是这个时代的科技精华所在,设计和建造一艘战舰所涉及的领域不可谓不广,结构力学、物理学、数学、航海学、动力学、燃料学、化学、建筑学等等等等,而军舰又因为建造周期之长所需人力之大造成其成本之高。
一开始的军舰图纸全都的是林宏向系统买的,设计完善结构明了。而现在帝国所以的主力舰基本是有海军船舶设计院设计,很多方面有一些小缺憾甚至是走进了误区但也是见证着中国海军的发展和崛起。
比如现在马尾造船厂正在建造的一艘狂风级的新型巡洋舰,这艘军舰很有特点,是的相对与帝国现在现役的巡洋舰,这艘狂风号背着四根烟囱,虽然外形看起来怪怪的(三胀往复式蒸汽机的技术尚不成熟,用的依旧是老式的蒸汽机),但丝毫不能阻止海军部对这艘军舰的热情。原因很简单这艘军舰的设计航速达到19.3节,远不是现阶段巡洋舰16、17节能比的,当然追求高航速必然要付出代价,代价是这艘巡洋舰的护甲薄到一门120毫米口径的老式火炮都能将其击穿,并且因其有四根烟囱导致其着弹面积更大更容易被集中,而他的武备则因为追求航速从一开始的双联装150毫米口径降到了120毫米,倍径也从40倍降到了35倍口径。这样一艘船在林宏看来除了跑到快可以做舰队的通报舰外基本毫无用处当然给商船队护航倒是很合适,基本来说是那军费开发了一型民用船,不过很多新科技在这条船上也得到了集中体现,比如高杆舷和飞剪式,取消了撞角让他看起来更像现代船舶。所以林宏也没有阻止,在他看来这是每个海军国家必须经过的弯路,像法国的绿水海军和俄国的圆盘战舰,真是这样的错误让这些海军强国不断的磨砺自己,取得成功。只要不是战略上的偏差林宏基本不过问海军的事情。




中华之帝国崛起 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意志帝国成立(多资料)
普法战争期间,恩格斯在他发表的一系列战争短评中就指出,有三个基本错误导致色当惨败:“第一,法军在迎击敌人的进攻时所处的阵地,使获胜的德军能够楔入法军分散的各军之间,结果把法军割裂为两支独立的部队,并使它们彼此不能会合,甚至不能配合作战;第二,巴赞军团在麦茨行动迟疑,结果被紧紧地围困在那里;第三,援救巴赞所用的兵力和所沿的路线-,简直是唆使敌人俘虏全部援军。”恩格斯在这里讲的法军所犯的三个基本错误,究其原因,除巴黎政府的错误战略指导外,也和前线的最高指挥官的错误有关。
首先,当法军在边境初战失败决定后撤,而巴黎政府不让主力莱茵河军团后撤时,作为法军右翼部队统帅的麦克马洪理应审时度势,从战争的全局出发,率部向莱茵军团靠拢,以便协同作战。这样,莱茵军团就有可能避免被普军合围。但他却机械地单独退向夏龙,从而给普军提供了一个趁势把整个法军分割成两部分,进而予以各个击破的条件。
其次,退到梅斯的十几万法军,如果不是巴赞和拿破仑三世的因循贻误,也是完全有可能克服巴黎政府的阻挠,在陷入重围之前安全地后撤到夏龙地区的。但他们犹豫不决,仍想在麦茨要塞作毫无希望的固守,结果被普军堵住了退路;被围后,巴赞又消极等待援军,不积极组织突围。对此,恩格斯在他的《战争的危机》的短评中就敏锐地指出:如果巴赞不想把整个法国奉献给入侵者,不想使自己困在一个饥饿很快会迫使他投降的地方作战,他就应立即从麦茨退却。然而他仍在原地未动。
再次,更为直接的是麦克马洪违背作战的基本原则,选择了绕道边境城市色当去解救麦茨的错误行动路线。从当时战场的实际情况看,对麦克马洪来说,去麦茨的路线,最短、最快、最可靠的是直接穿过普军第3军团。当然,这样做既需要有敏锐的战略眼光,又需要有战胜强敌的勇气和魄力,但他在这两个方面都缺乏应有的素质,因而也就不得不走上色当被歼的道路。色当这块弹丸之地,北面距离比利时边境只有8公里,西面和西南面又是一条大河——麦士河。会战过程中,10余万法军在普军四面夹击下,最后被挤压到纵深和正面仅三四公里的弧形地带内,既无法实施机动,又难以进行适当的疏开配置。这样,仅普军集中几百门火炮进行炮击所造成的损失,就足以使法军无法支持下去。
9月4日,资产阶级趁机于法国国内发动政变,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成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组成以路易·朱尔·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至此,德国民族统一的障碍已消除,但普鲁士当局决心将战争继续下去,派兵向巴黎进军。从此,普鲁士所进行的战争已转变为侵略战争。
1...5253545556...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