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棺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傅雷
崔元拿到古书,前前后后的看了几遍,古书是真的,从字迹上看却也是有些年头。
现在,整个古玩市场上古书还算抢手,不过值不值钱却是要看里面记得是什么内容。
崔元拿着古书残卷到了书房里,研究了三天,可越是研究就越是心惊,到了最后更是高兴的跑了出來,刚奖金就给了蜂子十万。
崔元是西安古文物保护会的会长,在国内古文物的鉴定、识别方面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根据崔元的推测,古书残卷中记载的唐代袁氏家族的一个秘密,一提到唐代袁氏家族就不得不提一下,中国自古以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袁天罡。
袁天罡,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隋时为盐官令,入唐为火山令,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推背图》、《袁天罡称骨歌》等。
唐太宗李世民手下有两个军师,一个叫袁天罡,一个叫李淳风,两人能掐会算,天下文明,袁天罡与李淳风,相传李淳风还是袁天罡的徒弟。
《推背图》与《易经》齐名,是中国占卜学上的两大奇书。
袁天罡与李淳风亦师亦友,相传,一日俩人一时心血來潮,又有一说是唐太宗叫他俩预测国运,共推算未來之变化,两个背对背就你一言我一句的互相应证,画图和文字记录,越将越高兴、起劲,讲到第60个卦象之时,忽然有个老头子出现,对俩微笑着说:”你俩别讲了,算那么多东西,沒用,不如算算我好了,”老头把两腿打开,你來算算我现在要前进呢还是要后退,有慧根的俩人突然醒觉,发现老头是警告他们不可算下去,天机不可泄露太多,袁天罡推李淳风的背,够了我俩不要算了,因此典故而得名后有谶词,谶曰: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
《推背图》中预测的所有事件,在整个唐朝几乎,一一验证,可见《推背图》中的玄机极为高深。
古书虽然不是《推背图》也并非袁天罡所著,却是记载了一件袁天罡毕生研究的一个秘密,一个富可敌国的宝藏,
鬼棺 第六十七章 武则天之谜
袁天罡在唐代以相术风水称一代术数大师。生前各种神奇的预测无不准确。在正史新旧唐书中都予以列传记载。各种野史笔记小说中记载他的传奇故事更多。民间更把他视作半人半仙。他既预知自己阳数生死。对身后之事当然也是预作安排。
《唐书》记载。袁天罡最著名的相术传奇事迹。是为女皇武则天看相。当武则天还在幼年襁褓中时。袁天罡一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便吃惊地说:“夫人法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的主儿。还不算大贵。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可惜是女。若是郎君。当为天下主。”历史进程已被他提前言中。
另有野史记载初。太宗之世有《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尝密召天罡、淳风以访其事。天罡曰:”臣据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三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歼尽。”帝曰:”疑似者尽杀之。如何。”天罡曰:”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且据上象。今已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少壮严毒。杀之立仇。若如此。即杀戮陛下子孙。必无遗类。”太宗善其言而止。
话中的意思。袁天罡早已经看出了武则天有称帝的趋向。唐太宗李世民找到袁天罡、李淳风两人前來商议。那时的武则天早已失宠。被留在宫中作为才人。武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这“才人”是个什么称号呢。古代普通男子有妻有妾。皇宫里呢。当然也有高下贵贱之分。皇帝的嫡妻。也就是大老婆。叫皇后。在皇后之下。皇帝的小老婆们也就是妃嫔。也是分等级的。并且每个等级都有固定的员额。第一等叫妃。有四人。为一品;妃之下是二品的嫔。共九人;嫔之下。第三等是婕妤。九人;婕妤之下是四品的美人。也是九人;再往下就是第五品的才人。还是九个人。
这也就是“武才人”的由來。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召集所有后宫佳丽。让他到宫里指认一下这传言中的武王。袁天罡说。陛下后宫的女人太多了。臣怕老眼昏花看不准。唐太宗说。这还不容易吗。马上就把宫人一百人编成一队。先让袁天罡看这个人在哪一队中。袁天罡就指了一队。太宗说。这目标也太多啦。再细化一下。于是。又把这一百人分成两组。各五十人。袁天罡又指出了一组。武则天就在这一组里。唐太宗觉得五十人也还是太多了。让袁天罡再明确一些。袁天罡却说天机不可泄露。让唐太宗自己猜。唐太宗说这怎么猜呀。再说。也用不着那么费事。干脆。把这五十人都杀掉算了。可是袁天罡说这可不大好。有一句话叫王者不死。上天既然派这么一个人下來。就会保护她。您恐怕轻易杀她不得。而且会殃及众多无辜。上天会怪罪的。退一步说。就算您把她杀了。上天的意思如果沒有改变的话。他还会再派一个人來。这个人我刚刚说是陛下的眷属。已经在陛下的宫里了。现在是个成年人了。三十年之后就是老年人了。老年人心地比较仁慈。可能对陛下的子孙会留有余地。如果您现在把她杀了。上天又生出一个新的人來。那这个人三十年之后可是年轻人啊。年轻人心狠。杀起陛下的子孙恐怕就毫不留情了。所以您还是别杀了吧。正是这一说法。最后唐太宗沒有动手。但是他由此存了一份防范之心。
不过唐太宗虽然沒有大兴牢狱。大肆屠杀。却是对武姓之人十分的警惕。他这一警惕不要紧。有个人就当了替死鬼。谁呢。此人姓李名君羡。是玄武门的一员守将。玄武门是唐代长安城的正北门。扼守皇帝居住的大内。位置相当重要。唐太宗当年就是在玄武门设下伏兵。杀死了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再用武力逼迫父皇李渊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这个事情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所以玄武门历來为人所重。它的守将都非常骁勇。
李君羡的岗位在玄武门。他的职位则是左武卫将军。这是唐代府兵制十六卫中左武卫的一员大将。有官有职。李君羡还有爵位。他的爵位是武连郡公。而他本人又是武安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武安市人。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已经四个“武”字了。这还不算。真正要他命的是他自己说的一句话。有一天。唐太宗很高兴。在宫内宴请武将开派对。酒酣耳热之际。太宗想活跃一下气氛。说。我们别这么闷头坐着。说说笑话。各自报上自己的小名。博大家一笑嘛。武将纷纷响应。报上小名。说得是千奇百怪。比如有的武将站起來说。臣小名和尚。再有的武将呢。说臣小名秃子。大家哈哈大笑。到了李君羡这儿。他说:“臣小名五娘子。”这下爆发出哄堂大笑。一个牛高马大、胡子拉碴的将军。小名竟叫五娘子。这可是个小女人的名字啊。太不协调了。大家都笑。可是有一个人却怎么也笑不起來。这人是谁呢。唐太宗啊。他心里打了一个激灵。突然想起了“女主武王”的预言。玄武门守将、左武卫将军、武连郡公、武安人五娘子。而且还是武将。他觉得这个人可能要谋反。所以沒过多久。他就找了一个借口。把李君羡给杀了。
然而正如袁天罡所说的“天命不可违”。李世民死后。预言就验证了。
作者有话说
连续更了两章明天还要上班,先睡了,有什么票啊花的投过来,鼓励一下吧
鬼棺 第六十八章 西施
这“女主”,“女武”显然不是李世民所杀掉的“五娘子”李君羡,而是一个真正的女人,,一代女皇武则天,武则天的父亲 武士彠在李世民早期便追随左右,玄武门事变也有他的功劳,武则天从小就志趣广博展现出非常好的才智,14岁入宫给李世民做了才人,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母仪天下,可是李世民并不喜欢她,竟然一做做了12年的才人,最后随着李世民的逝去而被迫去感业寺出家。
话又说來,武则天要才有才,要貌有貌,李世民为什么偏偏就不喜欢她呢,原來这与武则天桀骜不驯的性格有关,据说有一次李世民有一匹叫做狮子骢的烈马,由于鬈毛像狮子似的,所以叫做狮子骢,这匹马长得高大威猛,神骏异常,但是性子暴烈,沒有人能驯得了它,唐太宗是个爱马之人,为此很是着急,有一天,风和日丽的,唐太宗在一群妃嫔的拥簇之下來看马來了,这之中就有武则天,她进宫许久,还沒引起皇帝的格外关注呢,太宗围着狮子骢转了一圈,不由得叹息:这真是一匹好马呀,可惜就是沒人能驯得了,其他的妃嫔都默不作声,一片寂静,突然,武才人挺身而出,说:陛下,我能治服它,唐太宗吃了一惊,武则天款款地说道:不过,我需要三样东西,第一,铁鞭;第二,铁锤;第三,匕首,唐太宗说:这可不是驯马的东西啊,你要这些东西干什么啊,武则天笑道:陛下,这马如此暴烈,必须用特殊手段,我先用铁鞭抽它,如果它不服,我就用铁锤锤它脑袋,如果它还不服,我就一匕首捅了它,哎呀,唐太宗听了心里是哇凉哇凉的:面前这个娇弱如花的小姑娘,怎么说起话來这么狠呢,一时半会儿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过了好一会儿,太宗终于讷讷地说了一句:你真了不起,说完之后呢,这事儿就沒了下文,既沒有封官,也沒有赏赐,可见,武则天在太宗面前的第一次表现以失败而告终。
不过武则天却是做好的二手准备,慢慢的勾搭上了太子李治,也是通过李治登上的女皇的宝座,验证了袁天罡的预言。
只是袁天罡如此牛人,又有什么解不开的谜团呢,这却是不得不说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奇人,范蠡,,范大夫。
话说春秋战国,一直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当中又数吴越之争最为精彩,勾践元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兴师伐越,越王勾践战败,阖闾伤足而死,夫差继位,得胜而归的勾践,好大喜功,于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春天再次伐吴,妄图一举吞并吴国,勾践贸然轻近,夫差败越于夫椒,越王勾践困守于会稽山。
勾践手下有两大谋士,大夫文种和大夫范蠡,勾践听从范蠡的建议向吴太宰求和,吴王夫差手下也有位历史上极其有名的谋士伍子胥,只是晚年的伍子胥自恃军功,为人极其的傲慢,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建议,同意了求和之事,一举成为了春秋时期江南的一大霸主。
勾践在范蠡的参谋下,于公元前492年到吴国给夫差当奴仆,被关在石城,俯首称臣,三年后,夫差动了恻隐之心,准备放勾践回越国,大臣伍子胥坚决反对,说放勾践回去,就等于放虎归山,吴王不听,将夫差放回。
回国后勾践又委托范蠡建城作都,每晚睡在柴垛上,在房门口挂一个苦胆,每天都要舔一舔,卧薪尝胆,不听音乐,不近女色,念念不忘复仇,对外继续讨好吴王,不断送礼,给吴王送去西施等美女和大量的木材,以削弱吴国的国力,以致这些木材都堆积在灵岩山下的河道里,因此这个地方现在还叫木渎,对内休养生息,富国强兵,鼓励增加人口,以增强国力,并和群臣一起谋划攻吴之计。
公元前484年,吴王向北进攻齐国,越王勾践听说了知道自己的机会來了,就拿贵重的珍宝贿赂太宰[喜否],鼓励吴攻齐,伍子胥知道感叹说,这是越国要毁掉吴国啊,就再次进谏吴王放弃攻齐,而攻打越国,吴王夫差不听劝阻,妄图兵进中原,再次统一天下。
公元前473年,勾践听从范蠡的建议,称吴国国内空虚之际,再次攻打吴国,吴王听后挥师救援,兵败被围,勾践再次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一代霸主,吴王死前,写信用箭射给文种、范蠡:“吾闻:狡兔以死,良犬就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今吴病矣,大夫何虑乎,”,即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勾践灭吴后,范蠡看出勾践可以共患难,不能同享乐,就劝文种离开,范蠡乘一条小船离去,后游齐国,改称陶朱公,经商致富,范蠡离去之后,文种自恃勾践手下第一能人,不肯离去,最终还是被勾践杀害。
这是史书所记载,不过能让勾践有机可乘,却是不得不提另一个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本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中国绍兴诸暨苎萝村,范蠡为了辅佐勾践取得夫差的信任,想到了美人计,在越国全境搜索美女却是正好碰到了正在浣纱的西施,西施天生丽质,连水中的鱼儿看了都会着迷而忘记了摇尾巴,沉到河底。
西施入吴后,夫差被她迷得神魂颠倒,春秋宿姑苏台,冬夏宿馆娃宫,整天与西施玩花赏月,鸣琴赋诗,久而久之便忘记了与越国之间的仇恨,整日沉迷酒色之中。
西施既然与夫差形影不离,对于吴国的政治斗争、军事机密,也就无所不知,且伺机向越国传递她所得到的情报,她挑拨吴国的君臣关系,特别是夫差与伍子胥的关系,只要稍微吹一吹枕头风,杀伤力比伯嚭说上一大堆谗言谮语不知大上多少倍,最后,夫差赐剑令伍子胥自杀,恐怕也少不了她一份功劳。
可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公元前473年,勾践攻破吴国,西施便不知去向,
鬼棺 第六十九章 范蠡宝藏
在吴越之争硝烟散尽之后,美女西施的结局,后世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6种:
1、愧疚自缢说
在一些话本和戏剧中演绎的情节是,西施助越国灭掉了吴国后,一方面感到欣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感到内疚,觉得对不起吴王夫差,在一种异常矛盾的心理中,不能解脱,最后自缢于馆娃宫内。
2、被范蠡带走说
这种说法较为风行,典籍中有记载,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文学戏剧作品大都这么描绘,说吴国灭亡的当天,范蠡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劝他的好朋友、一同共患难的文种,趁早离开勾践,再一件事就是,在姑苏台下花荫深处找到了萎顿不堪的旧日情人西施,仓皇逃到太湖,双双驾一叶扁舟,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苏东坡曾经写道:“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在山东肥城陶山,据说有范蠡和西施墓。
3、被范蠡沉湖说
西施在越灭吴后的命运还有一种说法,说吴国灭亡以后,越王因为西施的美貌想要将她留在身边,但是范蠡坚决反对,他要越王吸取吴王教训,不能被美**惑,他设下计策,派人用越王的车把西施骗到太湖,又把她骗上船,到湖心的时候,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将西施从船上推下,西施就这样溺死于太湖之中了。
4、被吴人沉江说
民间有一种传说,吴国灭亡后,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唐代罗隐写诗道:“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來又为谁,”从唐代人写的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西施“被吴人沉江说”,有一定市场。
5、被勾践沉江说
越王勾践曾说:“亡吴之功,西施当属也,”传说勾践认为吴国的灭亡源于夫差沉湎于西施的美色,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过來殃及越国,他恩将仇报,赐西施沉江而死,这种说法和“被吴人沉江说”、“被范蠡沉湖说”是异曲同工,都把西施看成了“红颜祸水”。
6、被越后沉江说
传说越国灭吴后,勾践欲将西施收进后宫,越后认为西施是“祸国之女”,担心西施祸害越国,就令手下将其裹进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
这种说法因较为符合君王好色、王后妒嫉的心理,比较流行,《东周列国志》上就是这种说法。
笔者赞成“沉江说”,不管是吴人、勾践或王后沉的。
因为“沉江说”,典籍记载较早,离吴国灭亡(公元前475年左右)不到百年,墨子在《墨子·亲士篇》中说:“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意思是这些人都是“死其所长”,,因各自的所长招致相同的祸害,西施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遇害的,他清楚地说“西施之沉,其美也”,明确地指出西施被沉江而死的,另一典籍《吴越春秋》也明确记载:“吴王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 这里的“鸱夷”,有人解释是指范蠡,根据是范蠡曾经“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史记·货殖列传》),笔者认为这里的“鸱夷”,解释为“牛皮”较为合理,意思是把西施用牛皮一裹,“浮于江”上了,范蠡改姓名为“鸱夷子皮”,是纪念朋友和对手伍子胥的怀念,伍子胥被夫差赐死后也是用鸱夷牛皮收敛的尸体,唐人司马贞的《史记索引》载:“鸱夷子皮,范蠡自谓也,盖以吴王杀子胥而盛鸱夷,今蠡自以有罪,故为号也,”
还有一个反证:浙江沿海一带一道名菜“西施舌”(一种蛤砺肉),据说就是纪念西施沉江的,所谓美女加美食。
笔者在《西施颂》采用的是“沉江说”,并设计了范蠡弃官亡走后,在江面上看到了牛皮裹着的西施尸体,派人送她回家乡安葬的情节。
也就是说,西施之魂已经回归故里,至于埋葬在什么地方,是葬的尸体,还是衣冠,则需要进一步考证。
不论是民间还是正史几乎不外乎这六种结局,可是唐代牛人袁天罡却是推算出了西施的另外一种结局,硝烟散尽之后西施未死,也并未被范蠡带出,而是给勾践囚禁在了越国深宫之中。
吴国被灭,范蠡从吴欲去,恐勾践未返,失人臣之义,乃从入越,行,谓文种曰:“子來去矣,越王必将诛子,”种不然言,蠡复为书遗种曰:“吾闻天有四时,春生冬伐;人有盛衰,泰
终必否,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惟贤人乎,蠡虽不才,明知进退,高鸟已散,良弓将藏;狡兔已尽,良犬就烹,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啄,鹰视狼步,可与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可与履危,不可与安,子若不去,将害于子,明矣,”文种不信其言,越王阴谋范蠡,议欲去徼幸。
这是史书当中的记载,却成了袁天罡推理的重要依据,吴国被灭,范蠡欲带西施身退,勾践沉醉与西施的美色,不忍放手,派人來说,西施乃亡国之色,已经命人沉于西湖之底,范蠡何许人也,自知是勾践打得算盘,两人关系就此破裂。
临行前,范蠡对文种说的话,原因无他,是想挖勾践的墙角,为己所用。
离去后的范蠡到了齐国,更名改姓,耕于海畔,沒有几年就积产数十万,齐国人仰慕他的贤能,请他做宰相,范蠡感叹道:“居家则至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于是就归还宰相印,将家财分给乡邻,再次隐去。
行至陶,范蠡看到此地为贸易的要道,可以据此致富,于是,他自称陶朱公,留在此地,根据时机进行物品贸易,时间不长,就累积万万。
与范蠡相反,得到天下的勾践变得愈加残暴,最终成为一代暴君。
范蠡何许人也,春秋时期可谓天下第一谋士,他为什么又要散尽家产,难道真的是害怕勾践,在袁天罡看來恰恰相反,这一举动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范蠡真正的目的是,广结良缘,一举推翻这个暴君,救出西施。
范蠡的家产也并不像是史书中记载的那样,完全散尽,而是将绝大部分的藏了起來,以图后用,人活的再长,终究是有极限的,勾践死后这份财宝却是再也沒有了消息,袁天罡穷进一生所研究的就是范蠡的这份宝藏,这份举世无二的宝藏。
而现在打开这所宝藏的钥匙却是落到了崔元的手里,
鬼棺 第七十章 青铜古镜的秘密
五人围在茶几旁。不明白崔元到底说的什么。难道这开启宝藏的钥匙就是这本已经烂的掉渣渣的古书。
崔元也不说话。默不作声的走进书房内室。再出來的时候。手上竟让多出了两个木盒。
木盒打开。五人伸长了脖子朝里看去。难道这盒子里真的是把钥匙。
不过出乎大家意料的是。木盒之中所乘之物。并不是钥匙。而是一面铜镜。
铜镜呈圆形。圆周分为八瓣。整体如葵花。正面平滑。略生锈。背面正中粘结圆形圈钮。素面。背面钮的四周书写行体“鸳鸯成对”座外围饰一周连珠纹。 镜缘间宽l厘米,外缘斜立。双重高圈。谢非抢过铜镜。就见铜镜鎏金错银 。边缘竟然还镶嵌这一圈绿松石。粒粒饱满。大小一致。
正是上次老吴自秦岭古墓之中带出的那一面铜镜。
谢非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记得自己、老吴连同小雅一起被困地底的时候。就曾看到铜台之上。龙侍虎卫。中间就拱卫着这么一个浑圆似镜的东西。
龙虎护卫图。龙侍虎卫。龙须虎爪似是而非、似有还无。龙纹脚踏祥云。大嘴吞吐两条长长的龙须拱卫这两兽之间一个圆盘一样的东西。虎纹长身直立、拉长。脚下随风。两只虎爪弯曲前伸同样小心翼翼的护卫这中心颗体大如斗。浑圆似镜的物件。
难不成这就是龙虎所护卫的宝物。
谢非一阵无语。为什么好东西都让老吴得了。不论是他得的鲛珠还是这铜镜都是价值千金的宝物。可是同为职业的自己却是显得让人惭愧。出生入死这么多次了。就连一块墓砖也沒带出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