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山河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锴础
马术优秀的罗豪,自然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斥候队的大队长。
而内卫队的头目,则由王远再三举荐的段木三担任。
段木三是从弋阳流亡过来的。
在寻阳县衙时,受陈子云接纳之恩的他,在之后的几场战斗中,表现的极为出色,因而备受陈子云关注。
可如今段木三断掉了一条手臂,伤势到现在还没好利索,要是再上战场,战力无疑会大打折扣。
对于那些有功劳、又忠于义军的人,陈子云不想寒了他们的心。
他最终采纳了王远的举荐,并打算将一批,因战导致伤残的义军士兵编入其中。
被召集来的众义军头目,对于这两支队伍的组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显然大部分人都不太清楚,它们的权力与重要性。
不过,从陈子云新立下的军规中,他们了解了另外一件事。
那就是义军与鸿帮的结盟,显然不是真心实意的。
这个所谓的盟友看起来,更像是潜在的敌人。
明白了这一点,众头目下去后自然会知道该如何行事。
……
在鄱阳城内有着鼎鼎大名的鸿发商队,竟然也谋反了!
就在艾温来与义军会晤的同时。
远远看到古阳城头变换的大旗、以及带有鸿发商队标志的大量车马出出入入,令奉命前来打探、替换情报的侦骑震惊不已。
深知此事利害关系的侦骑,甚至没敢靠近查探,当即调转马头,想要将这个令人震撼的消息带回鄱阳城。
但这名侦骑如何能逃得出、秘密谋划了近二十年的鸿帮之手
鸿帮早在攻占古阳之前,就在往返鄱阳的主要道路上,安插了三批拦截人马。
不仅如此,因鸿帮本身就有一支马队,燕复干脆命他们伪装成一伙四处流窜的马匪,从而使得古阳的消息被强行封锁了起来。
尽管鄱阳官府最多在第
第一百零三章:“三十万大军”
……
随着陈子云的命令下达,义军裹挟着六万多流民,开始马不停蹄的调转方向,朝着鄱阳郡城前进。
……
很快,古阳县通往鄱阳城的官道上。
一股规模无比庞大的流民大军,正在缓缓的朝些鄱阳方向移动。
因为与鸿帮达成了口头约定,双方已是盟友。
义军沿途获得了鸿帮势力的接引、带路,所以行军速度比原先来古阳时要快上很多。
相比于义军的效率,鸿帮的流民大军速度要慢上不少。
鸿帮筹划了如此之久,整体水准无疑也是很高的。
但仓促间想要把古阳县内的四五万人发动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是以,比义军足足晚了一天后,古阳县的人才在鸿帮的驱赶下,开始沿着义军前进的路急切追赶。
值得一提的是,紧挨着鄱阳郡城的山阳县,在鸿帮进军的当天,就被燕复的几名心腹堂主当即拿了下来。
因为除了县令外,山阳官吏几乎一多半,都有把柄攥在燕复的手里,或者干脆就是鸿帮的人。
而且,鸿帮不仅在山阳县城内有着大量的普通帮众,就连放在明面上的鸿发商队分号,也在山阳城内。
不出意外的,山阳县城的近三万人,也被鸿帮不费吹灰之力的圈起。
四个县城的流民。
再加上沿途扫荡的一些村镇。
让鸿帮和义军双方的总人数,达到了将近十六万!
因为陈子云一方早就打出了“十万大军”的旗号。
而对于这种事,鸿帮又怎会落于人后
所以,实际掌控人数,只有不到九万人的鸿帮,也不甘示弱地号称大军“二十万”。
两方人马一前一后隔着十几里地,宣称“三十万大军”,犹如山呼海啸般席卷向鄱阳城。
声势一时无两!
…
先前陈子云起事的时候,身边连千人都不到。
就这,还有一半是老弱妇孺。
而后出衙扫荡寻阳城时,一些地痞、大户,都敢捋一捋陈子云的虎须。
可如今这遮天蔽日、说五十万都有人信的流民大军,在鸿帮与白袍军的裹挟下,简直能让目睹这一幕的任何人心情绝望。
沿途的村庄、镇子、地方豪强、大户富商、大家小族、但凡看到义军路过,全都放弃了武装对抗的念头,纷纷吓得不敢动弹。
陈子云留给这些人的选择也不多,只有两个。
一个是、立即加入义军,上交钱粮、由义军统一分配,尚可活命;
至于第二个,不言自明!
对于这股仿佛能吞山噬河的洪流。
所有人都明白,挡是必定挡不住的。
面临这两个选择,这些人哪怕再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被迫加入义军。
否则,那一幕幕血腥的场景…
在大军开进距离鄱阳城三十多里的地方,陈子云甚至还收编了一股地方的豪强势力——范家七兄弟。
虽然表面范家是鄱阳城周边的地主,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匪帮!
起初范家是从北方的坞壁乡部沿袭而来,因遭受战火波及,这才迁移到了南地。
由于强龙不压地头蛇的原因,他们不敢明目张胆的进行扩张势力、修建坞壁堡,结果这伙人干脆客串起了拦路抢劫、杀人越货的勾当。
平日里他们干的都是刀头舐血的活计,手里少说也得有个十几条人命。
这样无法无天的主,按理说是绝不会这么痛快地投奔义军的。
但问题是,他们以范家为掩护买下的那些庄园、田产,刚好就在流民大军的前进路线上。
那可是几十万“蝗虫”过境啊!
反正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渣都不剩。
范家七兄弟一咬牙一跺脚。
便决定赌上所有的家当,
第一百零四章:鄱阳大乱
…
在这短短的一两天时间里,陈子云就先后收编了七八股匪类、地方豪强,总人数多达七八百。
这些人虽然都比较桀骜不驯,但他们大多数人都自备武器、马匹,战力相比于新兵营士兵,也不遑多让了。
…
而鸿帮那边,由于燕复的亲自出马,再加上鸿帮根基本就很深,与各种层次的人来往也不少。
所以,加入鸿帮流民大军的人数比义军还要多。
对于那些得到消息晚了,来迟一步的人,鸿帮是来者不拒。
义军收人还挑三拣四的。
鸿帮干脆是有多少要多少,只要是走得动路的,不管老弱妇孺、或者仅仅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的,都统统收编,大有一副揽尽天下英才的样子。
其实鸿帮招的人真真是什么三姑六婆、五行八作,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其中不乏那些,在别郡遭到官府通缉的蟊贼要犯。
不过,无论如何,有这么多的人加入,倒是让义军和鸿帮有了几分“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之”的景象。
声势愈发壮大的两支流民大军,终于开进了鄱阳郡城地界。
就结果而言,鸿帮的封锁取得了比预想中还要好的效果。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因为山阳县全面封闭,加上官吏们用县令大印,伪造了与鄱阳往来笺檄,所以山阳县被鸿帮占领的消息,暂时地被封锁住了。
不过,由于古阳那批定期交换情报的侦骑,迟迟没有返回,这一度让鄱阳官方有些疑惑。
可是,他们打心里不相信,反贼能在一天内攻破如此严防死守的古阳县。
而恰好这时候,马匪流窜的消息传来,让鄱阳官方以为侦骑只是出了意外而已。
靠这样的封锁,鸿帮足足将鄱阳蒙蔽了两天半的时间。
然而,此时流民大军的先锋,距离鄱阳城已经很近了。
随着一个紧急的情报传回,整个鄱阳城几乎如同天塌地陷一般,所有人都陷入了空前的震惊与绝望当中。
鄱阳所有官员都完全无法想象,派了那么多援兵支援,以及携带了大量的守城物资,其中更是有床弩这种大杀器存在,反贼究竟是如何这么快就破城的
甚至有人认为反贼压根就没攻打古阳,而是声东击西,绕过古阳准备直接攻打郡城。
随着陆陆续续地情报传回,鄱阳官府汇总了所有打探到的情况,这才大概拼出了事情的真相。
鸿发商队也反了!
这个恶劣的消息,如同祸不单行一般,给了鄱阳官府一记当头痛击!
仅仅一个不知根底的白袍义军,就够他们焦头烂额的了。
现在居然又跳出来一个鸿发商队!
对于这支规模庞大的商队。
鄱阳的大部分官员都有足够的认识,大概也能猜出几分鸿发商队的能量。
因为他们当中就有不少人曾经“罩过”这个商队。
在崔太守急忙地派人,对城内鸿发商队总号进行查抄抓捕,却直接扑了个空后。
基于此,鄱阳官府无论大小官员,都意识到,事情麻烦了。
那白袍军虽然声势浩大,但却没有根基,只要败上一阵,绝对会迅速垮掉。
而那支老字号的大型商队则不同。
若是两方合流……
想到了这层,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有这么个念头,鄱阳危矣!
更多的情报还在源源不断传回,多达“三十万”的流民大军正在遮天蔽日的、朝鄱阳郡城浩浩荡荡的逼近。
要知道,鄱阳郡城内所有的人,加起来也不过才二十万啊!
面对比自己这边总人数还多的反贼大军。
崔景佳这个随时可能丢官罢职的太守大人,就好像一夜之间白了头、仿佛老了十岁一般的精神状态。
他现在反而希望朝廷的追责和问罪来的快一些。
那时他就可以不用担这副、压得人喘不过气的担子了。
但是,深谙官场的他很清楚。
当所有人都知道鄱阳太守的位置下面,燃烧着
第一百零五章:守城三步
…
越是这样,摸不清真相的鄱阳百姓,就越容易产生恐慌。
不但如此,大批的鄱阳地主、富商大户,已经开始集体抛售田产、商铺等搬不走的家产。
可尽管价格再便宜,却始终无人愿意买下,那些在往日无比珍贵的物什,在这一刻都成了无人问津的东西。
到了最后,无奈之下,一些有魄力的富人,趁官府封城之前,直接放弃掉这些家当,匆匆逃离鄱阳。
这些人很明白,鄱阳官府不可能放任这种风潮弥漫下去,很快就会进行压制。
所以,现在不走,等明天想走也晚了!
……
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寻阳、葛阳、古阳、山阳四县全部被反贼攻陷。
“三十万”流民与反贼,正在昼夜不停地朝鄱阳城赶来,可城内本就不多的官兵,却在之前平叛时折损了近半。
仿佛是在转瞬间一样,鄱阳郡的形势就恶劣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然而,随时可能丢官罢职的太守大人,还是有几分能耐的。
在强行消化掉这个严峻的事实后,回过神来的崔太守,火速地展开了一系列行动。
第一步,招募城内青壮,组建团练,并任命一位可靠的团练使。
而且,这些青壮的底子必须干净,还得有人证明,又或者是那些地主、富商的护院打手。
这一点被崔景佳特别强调,他宁可人手不够,也绝对不要来历不明的人。
防止被里应外合,导致古阳、山阳之事重演。
第二步,迅速收拢鄱阳周围村镇百姓入城。
作为一郡之地规模最庞大的城池。
鄱阳城方圆十几里内的村镇,远比其他的县城要多得多。
若官府对这些村镇的百姓不管不顾,最后必然会全部落入贼人手中,所以眼下必须要进行坚壁清野。
将这些百姓全部迁入城中,不仅可以减少贼军数量,还能有效地防止他们获得更多的粮草补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