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明铁骨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方新如口中的乐浪省,就是朝鲜北部,在朝鲜并入大明后,朝鲜半岛被一分为二,北方成了乐浪省,以此表明那里是中华故地,至于南方则称为“慕华省”,尽管在民间大家还是习惯用朝鲜称呼两地,但是在官方乐浪就是乐浪,慕华就是慕华,两个地方的性质截然不同,前者是中华故地,后者是归义新土。

    “这……他们说朝鲜生产的是无烟煤,不适合发电,这两年辽东的露天煤矿产量越来越少,所以……供应上有了问题。”

    曾国藩看着首辅想了想,然后说道。

    “其实,我觉得这些都不过只是借口罢了!”

    “我知道,都是借口!”

    方新如哼了一声,看着曾国藩,他对其一直非常欣赏,要不然也不会表露出这样情绪。

    “那些人这些年这种事情干的少吗?他们这么干无非就是两个原因,一个是想要涨价,还有一个就是想从朝廷这里得到一些东西,他们去年刚涨过价,也就是说他们想从朝廷这里得到一些东西,你能猜出来他们想要得到什么吗?”




第620章 为国为民的勋贵
    他们想要得到什么吗?

    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会有任何人无缘无故的去做一些事情,尤其是对于那些人来说。他们每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他们的用意。

    现在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那肯定有他们的用意和企图。不过他们到底是什么企图呢?

    只有知道了他们的企图才能够从容应对。对于突然发生的变故,整个大明上下都显得有些摸不着头脑。边是作为帝国的首辅,最后方新如也只能拿起一部电话,犹豫了好一会儿才拨动电话。

    当方新如的眉头皱成一团拨通电话的时候,在中都的武威公府的书房中,站在书柜旁边的张远正翻看着书,似乎看得非常入神,身为武威公的他,最喜欢的就是看书,其实,大抵上这也是勋臣共同的特点——但凡勋臣家中都会有一个规模可观的书房,当然这并不是摆设,就像现任的武威公张远,本身就是一个颇有些名气的学者,其实大抵上有上百年的传承,而且代代都接受最好的教育,这倒是再平常不过。

    “今天首辅公室已经打了一个电话过来,说首辅对煤炭减产和问题很关心,他认为现在的产能减少已经影响到了大明的经济,必须要尽快解决。”

    广宁伯王继业看着武威公,语气显得很是谨慎,作为辽东露天煤矿的拥有者,减产对他的影响最大,当然,这也是因为那座露天煤矿确实已经无煤可采了,毕竟,那里从兴乾十三年就已经开采了,足足开采了一两百年。

    “哎,解决,怎么解决呢?当年世祖皇帝授意开采辽东矿的时候,不是说了嘛,那座矿也就是够用一两百年,在世祖皇帝那会一年三百多万吨,到后来一年五六百万吨的开采,开采了这么多年,这煤早就采空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海康伯李承坤在一旁抱怨了起来,他同样也是辽东矿的股东,其实辽东煤矿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都是大明利润最高的煤矿,毕竟那是少见的露天煤矿,即便是在西域也有不少露天煤矿,但是那里的煤很难运到内地,可是辽东矿却不同,可以直接经火车转海路运往长江流域。只不过,它的历史太悠久,以至于现在资源接近枯竭。

    “首辅的意思是,可以加大鸿基煤和乐浪煤的开采……”

    “鸿基那边在下大雨,乐浪那边,哎,产能提升有限,短期内肯定是没有办法提高的。”

    一直看着书的张远并没有说话,只是听着他们两个人的表演,当然,如果不知情的话,或许会以为他不知情,可实际上,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策划的。

    就这样翻看着书,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张远才合上手中的书本,看着眼前的这两位说道。

    “告诉首辅,就说,这煤炭公司会想办法解决,但是总是这么闹煤荒,总不是办法,毕竟,这些年一而再再而三的接闸限电,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大明的经济,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要考虑水电站,江淮流域水力丰富,要是能够进行开发的话,等于一年多出千百万吨煤,而且是取之不尽的……”

    这正是张远的目标,其实,从五十八年前,第一座水电站建成之后,大明境内先后修建了上百座水电站,但是那些水电站的规模却非常有限,都是地方上修建的小型水电站。当然,这也是技术积累所必须的。

    不过,在二十年前,在俄罗斯的第聂伯河上,他们前后历时十二年修建了第聂伯河水电站,那是一座极其庞大的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30亿度。面对如此庞大的水电站,包括张远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大明的勋贵们,都表现出了浓浓的兴致,他们甚至主动的联络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在大明修建类似的大型水电站。他们之所以会如此的积极,是因为水电站的利润之高远远超过火电站。

    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面对他们的请求,朝廷一直都不予批准,而不批准的理由非常简单——不扰民,因为水电站涉及到移民搬迁的问题,所以,朝廷不愿打扰民众的生活。

    可是实际上,谁都知道,他们之所不同意,并不是因为移民,而是不愿意看到他们继续垄断能源供应。

    “对,这水电站一定要建的,第聂伯河水电站十年不到就已经收回投资了,这么高的利润,啧啧……”

    感叹着水电站的利润,李承坤又说道。

    “煤矿总有挖完的时候,可是水电,却没有用尽的时候,这水电站无论如何都要让朝廷通过,毕竟,这也是急百姓之所急嘛。”

    这样的话说出来的时候,甚至就连他自己都不信,可即便是如此,他总是习惯说这样的话,毕竟,即便是勋贵也是心怀百姓的,至少,话总是要说的漂亮一点。

    有时候,话说多了,自己也会相信,在李承坤话声落下来的时候,张远点头说道。

    “确实如此啊,现在沿江那么多地方断电,对百姓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要是徽港(新安江)、汉江的水电站修成了,至少可以保证一点,每年多出上百亿度出来,有了这些电,至少长江流域的煤荒肯定会从止结束,对经济上的好处自然也不言而喻的。”

    接着张远又就水电站的事情,与他们吩咐了几句,在最后,像是想起什么似的,他又随口问道。

    “东方石油那边现在有什么消息吗?”

    东方石油!

    对于这家石油公司,张远可谓是一直记在心里,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黑龙江的石油采矿权,更重要的是他在罗马拥有一座大型油田,这不能不让他眼前,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在张家不断的淡出煤矿以及冶金等行业的同时,却不断加大在石油领域的投资,但可惜的是,尽管张家的四维石油是大明最大的石油公司之一,但自身的石油产量只有不到1200万吨,四维石油应该是大明最大的石油进口商,也正因如此,在知道东方石油公司发现大油田后,他惊愕的整整半晌都没合拢嘴,两天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拿下东方石油!

    “还是和之前一样,在胶州湾那边修建着他们的油库和炼油厂,不过……”

    李承坤想了想,然后说道。

    “听说朱铭和去了黑龙江了。”

    “哦?”

    眉头微挑,张远反问道。

    “黑龙江……那里会有石油吗?”

    因为东方石油最早得到的就是黑龙江的堪探开采权的关系,加上他在文明半岛发现的大油田,让张远下意识的觉得那里或许可能真的有石油。

    “按照地质学家提出的陆相生油学说,确实可能存在,但是我们也曾在那里尝试过,可是却没有什么结果……”

    李承坤的回答,让张远皱了皱眉头,然后有些不满的说道。

    “总是没有什么结果,为什么他能在我们勘探过的地方,开采出来石油呢?归根结底,还是我们没有耐住性子,一千米没油,就打一千五,打两千,可是你们倒好,十年前是一千米,现在还一千米……”

    张远之所以会如此生气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东方石油堪探的地区,四维石油也曾勘探过附近的区域,只不过,他们一直都把井深控制在一千米,如果还没有见到有油的痕迹就是放弃,可现在东方石油却在更深的地方发现了石油,也正因如此,现在四维石油甚至成了业界的笑话,尽管笑话并不仅仅只有他一家,可这一切无疑是张远所不能接受的。

    “这,这个……”

    吱呒着李承坤无奈的说道。

    “因为这么多年,全世界所有的油田,都在是千米以内,从来没有超过一千米的,所以我们认为……”

    “你们认为,你们这么认为,让我们丢掉了一个大油田,让别人拾着便宜!”

    张远有些恼火的说道。

    大油田,正是他梦寐以求的,可是偏偏却与大油田擦肩而过的现实,又怎么可能不让他恼火。

    “黑龙江……”

    想了一会,张远说道。

    “我们似乎从来没有在那里勘探过石油,你们说,他为什么选择那里?仅仅只是因为几篇地质学报告?”

    因为“陆相生油说”并不是主流的学术,自然也不被很多石油公司重视,当然张远也不例外,甚至两年前,在看到这样的文章时,他还用“无稽之谈”来形容,可是现在,那个人的成功,却让他不敢小瞧了这门学说,当然更不敢小瞧他选择的黑龙江,万一那里真的有大油田呢?

    机会,也许,现在还有机会!

    也许可以趁着他发现那里的油田之前和他达成一些协议,张远的心里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收购他的开采权?

    他会同意吗?

    如果施压一定的压力的话,他应该不会拒绝吧!

    然后张远又想了想,又说道。

    “安排一架飞机,我去一趟黑龙江。”



第621章 发现大庆
    在支着蚊帐的帆布吊床上,罗成躺在那不时的摇晃着吊床,尽管外面暮色还没有散去,可他仍然能够看到远处茫茫的草地沼泽。这是一片绵延数百里的大草地,也是黑龙江最大的湿地之一。

    也正因为如上,罗成他才会一边抽着香烟,一边嘴里诅咒着他周围的沼泽。他像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那样,又一次自问干嘛非要到这里来遭罪。如果他认真分析,就得承认他在别的地方也住不下去。

    不用说,他不能住在中都,甚至在大明也没有一个地方能住得下去。他不能过城市生活,那样的朝九晚五的生活,实在是无趣的很,当然更无味的是需要奉诚那些老板们。

    像所有的自由人那样,他对现在的生活有时爱,有时恨。不过他承认,从军队退役之后,作为飞行员的他已经喜欢上了现在的这种生活——拥有一架自己的飞机,然后接受包机,前往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

    在这么多年里,他当然离不开数不清的昆虫的叮咬,只不过仍然很难适应性这一切。没有谁能适应这一切。

    这会儿,他正在主营地里躺着等待天明。等到喝完咖啡,吃罢早饭,然后他就会再一次驾驶飞机,陪着老板在这片沼泽地的上空飞行,然后,鬼知道,那个老板在空中寻找着什么。

    尽管并不知道老板在找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肯定是有目的飞行,要不然也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里,不过这一切对于罗成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获得一笔丰厚的回报——毕竟,每天的飞行他都可以得到足够的钱,只需要再过几天,他甚至就可以买一架的新的飞行员。

    当然,除了他也会有其它人愿意接这个活,毕竟在齐齐哈尔那儿有一个大机场,但是他们却没有水上飞机。不能像他一样,在草地腹地的湖泊边飞行。这正是当年选择购买这架水上飞机的原因,因为它可以飞到任何地方,只要有湖有河的地方,就可以降落。

    罗成费力地从吊床上坐了起来,把蚊帐挂到一边去,对他的厨子喊道。

    “喂,饭做好了吗?一会就要出发了?”

    那个正在在火堆旁忙活着的乐浪厨子咧开嘴笑着,快活地挥挥手。

    “快了,快了,罗先生……”

    即便是乐浪已经并入大明一百多年,但是不少乐浪人说国语时仍然有带着浓浓的口音,尤其是那些从偏远的小山村来的人。不过众所周知,他们是大明最廉价的劳动力,所以,在过去的经历中,罗成在类似的营地中,看过太多的“朝鲜苦力”,因为他们的廉价,当然,这也是一群狐假虎威的人,如果是在国外,他们就会对土人颐指气使。

    “该不会又是辣白菜的斯密达吧……”

    罗成随口说了句然后大步走过空地,向帆布水桶走去。蚊子在他的身上嗡嗡的飞行着,看着这些蚊子,他动手挥打起来。

    “这鬼地方,蚊子比非洲还多。”

    他就把脸浸进水里时喃喃地说。在他再次抬头时,他看到老板走出了帐篷。

    “罗成,我们什么时候出发?”

    一出帐篷,朱明忠就颇为急切的问道。

    他确实很急,并不仅仅是因为真到现在油田都没有影子,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没有时间再这么耗下去,已经半个月了,在过去的半个月中,他一直呆在这个营地中,在这里“寻找”着油田。

    大庆油田在那?

    肯定就在这片沼泽之中的某个地方,尽管地理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可是与另一个世界不同,这个世界的大庆附近根本就是无人区,相比寒冷的黑龙江,还有很多适合移民的地方,毕竟,诸夏的存在让大明的百姓多了其它的选择,黑龙江从来都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在这种情况下,直到现在黑龙江的人口都没有突破300万,而且85%的人口都集中在城市。

    相对较少的人口,让黑龙江的很多地区都是一片蛮荒,其实,这也是东北六省的共同特点,不过在过去的百年间,有数百万乐浪省和慕华省的居民涌入这里,可即便是如此,也没有改变这里地广人稀的现实。

    当然,即便是这一带有了人烟,恐怕地名也会发生变化。

    “东北松辽盆地,黑龙江省安达县任民镇以东约14公里处……”

    回忆着另一个世界有关大庆油田的资料,朱明忠又一次把眉头皱成了一团,这是另一个世界的地名,现在……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再找几天吧……”

    几十分钟后,一架单引擎的水上飞机在营地附近的湖里起飞了,飞机继续沿着昨天飞过的区域飞行,而坐在飞机上的朱明忠一眨不眨的盯着地面。

    石油会在什么地方?

    尽管现在东方石油公司并不需要大庆油田,但是并不妨碍朱明忠去寻找这个东北最大的油田。其实,正当他在这里寻找着油田的时候,同样也有一支勘探队在西鲜卑利亚勘探石油,毕竟,那里也有一座规模极其庞大的油气田

    “大庆、秋明,嗯,还有西域的天然气,有了这些差不多就够用了……”

    尽管朱明忠对于另一个躺在石油上不思进取,任由寡头横行的北方邻居轻蔑至极,但是他却非常清楚,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他想到实现自己的理想,能源是必须要抓住的支柱,因为能源可以提供的资金是其它任何行业都无法相比的,毕竟,太空计划需要天文数字般的资金支持,尽管在皇帝和皇太子的干预下,朝廷和军方会给予大量的资助,但是自己的资金保证也非常重要。
1...863864865866867...88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