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铁骨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在庆功宴结束后,在苏芸主动提出送他回宾馆时,朱明忠倒没有拒绝,不过上车后,就有些后悔了,因为跟她谈不上熟悉,所以只能聊工作上的事情,只是没话找话道。
“苏夫人,其实你今天是不需要喝酒的,毕竟你是一个女人”
“女人”
勉强笑笑,苏芸说道。
“在生意场上,谁又会在乎你是女人呢在乎的无非都是些无聊的人”
想着这些年在生意场上见过的形形色色的人,苏芸的神情有些落寞。
见她的神情有些失落,朱明忠就岔开话题说道。
“你主持公司几年了”
“九年零三个月,”
随口答了一句,苏芸就闭上眼说。
“我有些累了,眯一会儿,小丁,到了宾馆再喊我。”
见她并不愿意聊天,朱明忠就知趣地说
“那你休息,到地方了我自己下车就行了。”
一路上,朱明忠想的大都是生意上的事情,毕竟,现在随着保护伞公司的发展,尽管他把公司的业务丢给了其它人,可是他总还是要把握一些具体的方向。
“微电子、发电,石油、采矿”
因为喝了不少酒,感觉头脑有些晕眩的朱明忠,闭着眼睛回忆着公司最近以来的业务,然后慢慢的梳理着这些业务之间的联系,似乎都是无心栽柳,现在又涉足到了机械装备制造业。
机械
自然而然的朱明忠想到了机床,想到了目前正在研制的新型电子计算机。
“也许,可以考虑一下把两者结束起来,搞一搞数控机床。”
毕竟,数控机床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而且,对于裕宁而言,这同样也是一个技术上的优势。甚至于也将有助于他瓦解勋贵们在机电行业的垄断。
“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很快,汽车就到了朱明忠所住的宾馆,原本朱明忠并不想叫醒苏芸的,可谁知她自己早就醒了,在朱明忠开门时,她对他说道。
“朱先生,谢谢你”
“嗯”
愣了愣,朱明忠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片刻后,反应过来的他笑道。
“这只是生意,往后公司的经营还是要靠你,说实话,我更应该谢谢你才是。”
第643章 高速公路
第二天清晨,离开南京的时候,朱明忠并没有乘飞机,而是乘车返回中都。在汽车朝着南京长江大桥驶去的时候,他特意看了一眼那座大桥。那座大桥是长江第一桥。
早在兴乾二十年,就有人提议在南京上修建一座跨海大桥,方便两岸来往,提高经济发展。但是想在宽阔的长江上修建大桥是何等的困难至少许多技术上的难题需要解决。
但是也正是从那时起,在随后的二十年间,大明在桥梁工程学上取得的突破甚至远远超过另一个世界工业革命爆发百年的积累,当然,这也和朱明忠有着直接的连系,毕竟,大修铁路需要开山造桥,大明的学者们在吸收借鉴另一个世界的桥梁学知识基础上,发展出了这个世界的现代桥梁工程学。
兴乾四十年,有人在金陵晨报上发布了一篇文章,提出其建造南京长江桥设想在约50寻的水上建造主跨为5000寻的悬索桥,并指出“没有桥跨越长江两岸海峡,整个大明就是不完整的”,由此开始了修建大桥的讨论。
那场讨论让修建大桥获得整个大明工程学界的支持,而期间闽王成立筑桥基金会开始筹集修建南京“铁路公路两用桥”所需的资金,并提前进行技术研究,五年后,南京长江大医开始修建
只不过,直到朱明忠离开那个世界,这个采用了沉箱作业等堪称“黑科技”的筑桥工程技术的大桥仍然还没有修成。
“十八年”
一代人的时间
在汽车驶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候,朱明忠的轻叹引起了坐在副驾驶上的李扬的共鸣。
“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小时候读书时,课文里就提到过修建这座大桥的困难,甚至有沉箱被洪水冲走,上百个工人死难,后来,他们的名字都被刻在了纪念铜碑上,就在桥墩上面”
朱明忠默默的点点头,在工程学发展的过程中,进步的代价往往就是生命,在后人享受着工程学上的创新时,又有谁能想到其背后的代价呢
“这或许就是人类进步必须付出的代价吧”
朱明忠默默的说道,然后对李扬吩咐道。
“走两京高速吧。”
“两京高速修通了”
因为两京高速最近屡屡出现在报纸头条,李扬难免也有所了解。
“还没有,我们过看看,一会儿我们报名参加那个比赛。”
朱明忠之所以会突发其想走高速,就是因为这阵子“两京高速”不时的出现在报纸头条,其实,也不是“不时出现”,而是因为前阵子在高速的单边建成后,他们举办了一个汽车比赛,与过去的汽车比赛不同,这个汽车比赛是面向所有人的,包括非职业选手,每天一场比赛用时最短的前十名车手可以获得一辆甲壳虫汽车作为奖品,这是高速公路公司和大众汽车公司一起举行的活动,活动已经举动了十五天,吸引十几万人报名参加。
当然,这种大型活动最大的好处就是参与的人越多,人们越能直观的了解到高速公路的好处,只如这样他们才能够尽快的接受高速公路。
“享受自由驰骋的感觉”
汽车驶近高速公路的时候,朱明忠就看到一个大幅的广告,很快汽车就驶进了高速公路入口,因为参加的人很多,差不多用了二十分钟,才轮到朱明忠的座车。
“请拿好你的参赛证明,一会在入口会有人给你的盖章,并标注时间,不过因为这是单边比赛,所以,你如果回程的话,只能走官道。”
工作人员的提醒让朱明忠的脑海中闪过两个字“套路”。
套路
世间万物都有套路,这个单边比赛的同样也是如此,这个“套路”非常简单,对于刚刚享受了高速公路通畅与高速的人们来说,立即回到年久失修的官道上,那种对比是极其明显的,这种对比会让人们在第一时间内体会到两者的区别,并最终作出他们的选择。
“这感觉确实不错”
当汽车在高速公路上以两百里的时速行驶时,朱明忠不禁有种回到另一个世界的感觉,在他享受着高速驰骋的感觉时,就对李扬说道。
“打开收音机,放首歌来听听”
这个世界还没有磁带让朱明忠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歌,所以一路上只能听着收音机,在路上被动的听着收音机里的音乐,尽管韩冰凌的甜蜜蜜也在其中,但朱明忠的心里还是作出了应该加快磁带机研制的决定,至少可以先考虑安装在汽车上,让人们在汽车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歌。
路上,朱明忠特意去了一趟服务区,在建的服务区与另一个世界的服务区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与官道旁渐渐没落的服务区,也没有太多的区别,只是少了一圈防护的围墙,因为巡警以及宪兵在城乡各地维持治安的关系,所以土匪强盗早在百年前,就已经从大明绝迹,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像过去一样,把服务区弄的像是一个小城堡。
或许,这也是时代进步的一个证明吧。
因为志不在比赛,一路上车速都保持在200里左右,总是会不断的被人超越,对此车里的人倒也不在意,而看着不断超越自己的汽车,朱明忠的心里似乎也明白了,为什么在汽车发展初步,最热衷于资助汽车比赛的就是汽车制造商,即便是对手赢得了比赛,他们也不在乎,不是因为其它,而是因为通过汽车比赛,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汽车带来的便捷,这或许,就是早期的汽车厂商最热衷于资助那种动辄几千,甚至上万里的比赛的原因。
“也许,我们也可以举行一场比赛,比如中都到巴黎”
朱明忠在心里暗自寻思着,突然,他的心里又冒出了另一个念头。
“中都到巴黎,有现有的公路网,不成,这样的比赛,肯定不能显示出大众汽车的与众不同,也许可以换一条原始状态的道路”
在脑海中回忆着从大明到欧洲的道路,但让他失望的是,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道路。
“好像没有什么合适的路线啊,都是普通的官道。这样的比赛可不怎么新鲜,应该刺激一些,野蛮一些。”
“老板,如果想要离开官道的话,可以尝试一下从京城到莫斯科。”
听到老板的自言自语,坐在副驾驶上的李扬适时的提醒道,因为军人出身的关系,他对于一些偏远的道路有一定的了解。
“京城到莫斯科”
朱明忠顿了下,然后像是恍然大悟似的说道。
“从北京到巴黎”
在另一个世界,似乎就有这样的比赛,那些从欧洲远度重洋过来的汽车不就是从北京出发,“翻过”张家口的崇山峻岭驶过蒙古高原和广阔的西伯利亚,最终驶进欧洲吗
“你是说鲜卑利亚是吗”
李扬的提议让朱明忠的眼前一亮,在世界上还有比那里更原始的地方吗
与另一个世界不同的是,现在的鲜卑利亚几乎是一片蛮荒之地,只有少数的移民定居点,那里既没有优良的官道,更没有铁路,通往北方的铁路仅仅只修到了贝加尔湖一带,仅此而已。往西、往东,全都是自然路,那样的道路对于汽车而言,绝对是一个挑战。
“是的,老板,鲜卑利亚人最少,而且气候最恶劣,在那样的地方开车,对于车手来说,绝对是一个考验,就我所知,全大明,开过从京城到莫斯科或者圣彼得堡的车手,不超过100个人,毕竟出了北海县,往西几千里路基本上就是无人区,别说是城市了,就是定居点相隔至少也有几百里,顶多只有几条压出来的自然路,万一要是陷进沼泽泥潭里头,指不往人也就死在路上了,在那种路上别说是比赛,就是开一个全程,都是个考验。”
李扬这么一说,朱明忠立即兴趣十足的说道。
“你这么一说,我反倒是有兴趣了,你这么了解,你开过那条路。”
“开过。”
李扬笑了笑,然后又无奈的说道。
“不过,只开了一半,车就毁在了路上,如果不是因为碰到定居点的人,估计性命就交待在那了,那里的路,连个路标都没有,拿着地图都能走错了”
压根就不需要路标啊
那地方地广人稀
对于大明而言,鲜卑利亚只是一个出产皮毛和人参的地方,至于其它没有人知道他的价值,当然,这一会随着当地的石油开采而改变。
“你这么说,我倒是想要试试。”
朱明忠笑着说道。
“越是这样的烂路,越能够体现出来汽车的质量,嗯,我们可以在那里试一试”
想了想,朱明忠直接对李扬吩咐道。
“下高速后,直接去大众公司吧,有阵子没到那边了,正好顺带着研究一下这条路线,谋划一下在那里进行一场比赛。”
第644章 薄弱环节
再一次来到大众公司时,一路上可以看到一辆辆的集运车拖运着“甲壳虫汽车”朝着火车站驶去,相比于几个月前,现在“甲壳虫汽车”已经投入了市场,而且日益受到市场的追捧,甚至就订定单都已经排到了五十万辆开外。面对市场的需求,大众汽车公司自然要扩充规模,也正因如此,现的公司附近完全就是一座工地,一座座大型厂房拔地而起,未来一但新厂投入生产,大众汽车的产量将会突破六十万辆,尽管并不是大明最大的车厂,但这样的产能扩张已经是极为惊人的了。
当然,现在对于“甲壳虫汽车”的未来,朱明忠并不担心,毕竟,以另一个世界的发展来看,它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于世界各地畅销,至少在十五年内,它都不需要考虑销路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改进。但是这些问题自然会有技术人员加以改良。
伴随着一声铅笔画过地图的兹声,转过身时朱明忠随口说道。
“知名度”
看着众人,朱明忠大声说道
“现在,对于大众汽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知名度,这种知名度并不是说我们的“甲壳虫”有多么多么的畅销,这仅仅只是一时间的,如果我们只是凭借着“甲壳虫”的名气树立起了大众的知名度,那么大众永远等同于“甲壳虫”,这绝对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
大众是否等于“甲壳虫”,朱明忠的心里并没有答案,但是在另一个世界,奇瑞就等于“qq”等于廉价,这甚至限制了他自身的发展,这种限制对于任何一个厂商而言,都无疑于灾难。
“所以,我准备创办“从北京到巴黎的拉力赛”,其中一半的路线都是半无人区的鲜卑利亚,第一名的奖金嗯,二十万元,第二名十五万,第三名十万”
还不等朱明忠说完,下面就是一阵惊叹,显然所有人都被这笔巨款给惊呆了,即便是第三名的十万元,对于许多人而言都是一笔天文数字,甚至相当于一名工程师一辈子的收入,这未免也太丰厚了吧
“这会不会太多了点”
“多不,”
摇了摇头,朱明忠颇为自信的说道。
“相信我,这笔钱会物有所值,全世界第一流的车手都会被它给吸引,当然,全世界也都会知道我们,知道大众资助了这场比赛,未来,我们每年都会举行一次”
朱明忠的话音落下的瞬间,就有人说道。
“前提是我们要能赢”
“是啊,只有我们赢了,才会物有所值。”
“那就让我们赢得这场比赛。”
“这根本就不可能,不要说“甲壳虫”不行,就是其它的任何一种汽车都不行”
“是啊,那条路所有人都知道,根本就不是路,那样的路,只能跑马车。”
“为什么只能跑马车”
“因为路况恶劣,汽车很难在那样的道路上长期行驶。”
“那我们就设计一种专门可以跑烂路的汽车,比如四驱汽车”
随手在一旁的黑板上绘出一个简单的汽车模形,朱明忠一边解释着他的构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