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狙击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架柴生火
“队长,儿女情长的事儿,稍后慢慢来,咱们该出发了。”雷航在一边提醒。
“滚,老子做事还要你管。”月松一把推开雷航,转身对兄弟们说,“兄弟们,都跟紧了,随着大部队撤退,大家互相照应着点,特别是少秋和吉多,都帮衬着点,出发。”
“是。”众兄弟答应了一声,一起随大部队向平墙河边开进。
抗日狙击手 249.男人气概
由于新22师和200师相互配合得当,特别是廖师长对三个主力团的位置分配恰到好处,大部队没有给日军可趁之机,顺利渡过了皮尤河,在皮尤河东岸的丛林里重新集结完毕之后,两位师长商议着部队的下一步行动方向。
“戴师长,根据杜军长的命令,由于腊戍已经失守,我们两个师近两万人,根本没有机会从滇缅公路回国,我计划率部沿着丛林北进,然后在距离腊戍100公里左右的位置,转而向东,寻找合适的位置,渡过澜沧江回国,你看如何?”廖师长说。
戴师长沉吟了一会儿,说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戴师长慎重地说:“廖师长,感谢危难之中仁兄出手相助,只是,200师是第五军的主力部队,杜军长带领军部北进撤往野人山,那必定是艰险之路,我200师没有理由在危难时刻,只顾自己撤回祖国,我打算继续北进,虽然已无力拿下腊戍,为远征军开辟回国的通道,但是我想如果能与杜军长会合,总能给杜军长一些护卫;即使找不到军部,也可以现在缅甸北部开展游击战,此次十万大军出国远征,就此草草了事,于心不甘啊。”
“戴师长,200师坚守同古12日,在四面受敌,多次开展巷战的情况下,能做到已属不易,如今整体战局不是我们一两个师所能左右的,再说,突围之后,200师至少已经伤亡4000多人,剩下7000多人,在缅甸这个国家,要想打游击战恐怕难以得到当地人的支持,后勤补给都是大问题啊。”廖师长说的也是实在话。
“大丈夫受当过多年栽培,手握国军精锐之师,总该为党国尽心尽力,我看咱们就此作别,廖师长多保重。”
戴师长此言一出,廖师长明白戴师长已决意要追随杜军长,人各有志,再说自己率部回撤,路线是可以根据战场态势来决定的,也没有什么过错可言,只好彼此互敬军礼,惜惜而别。
罗月松在一边听着两位师长的对话,对戴师长的敬重又大大增加了三分。
部队开始行军的时候,罗月松专门带队跟着师部,找机会跟戴师长汇报自己的想法。
看着戴师长一脸的疲惫,罗月松递给戴师长水壶:“师长,请喝水。”
戴师长接过水壶,喝了一小口,笑着说:“杜军长真的慧眼识珠啊,大老远把你和你的兄弟从第五战区请过来,这次远征虽然战局不利,可你罗队长功不可没,不仅及时传回大量日军详细的动态情报,听说还顺带着歼灭了不少鬼子啊,这往后200师如果要打游击,我还得向你多学习哦。”
“师长过谦了,我这只是小打小闹,要论家国情怀,戴师长是国军将领的模范,更是我的楷模;要论带兵打仗,您才是党国难得的真正将帅之才,师长文韬武略,我再学习八辈子都望尘莫及啊。”罗月松一向是很自负的,但是在戴师长面前,还真的是自愧不如。
“忧心啊,现在跟师部失去了联系,电台也联系不上,不知道杜军长现在怎么样了,野人山连当地人都不能在山里生存,杜军长率领着两万人的部队进入深山,后勤补给会是最大的问题,只可惜,我也无能为力啊。”戴师长跟着大部队边走边说。
“师长,卑职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吧,罗队长现在都只称呼师长,去掉了戴字,还有什么不可以讲的,是吧,哈哈。”
“师长,我不赞成200师留在缅北打游击,缅甸人多年受英国殖民,对英缅军很是反感,我军与英缅军是同盟军,听说东线日军穿越丛林进攻腊戍,就是缅甸人带路的,我也亲眼看见日军轻装步兵就是缅甸人当的向导,几千人的大部队打游击,没有当地人的支援,后勤补给肯定难以解决,所以我建议您还是率领200师大部队先撤回祖国,打游击,熟地形,搜集情报,来日再战,这样的事情,请师长交给我来完成吧。”
“你说得很对,分析也都是基于掌握的事实,只是,即使不留下打游击,我们也要一路朝北,杜军长的知遇之恩,安澜不可不报啊。”
“敬佩,敬佩。”月松已知道无法改变师长的想法,“卑职只有一个请求,请允许卑职带领师部侦察队继续留在缅甸,为第二次远征做好情报准备,请师长恩准。”
戴师长停下脚步,神情严肃地看着罗月松,郑重地说:“罗队长,200师师长戴安澜同意你的请求。”
“谢谢师长。”月松立正敬礼。
“珍重。”戴师长伸出双手,与罗月松长久紧握双手。
抗日狙击手 250.红旗飘飘
与戴师长的大部队作别之后,侦察队何去何从,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了,失去了大部队这个后盾,留下来的艰难开始逐渐显现出来。
“雷航,通知党员同志,我们召开一个党小组会议。”罗月松坐在一棵大榕树下。
“是。”雷航很快就把党员同志召集过来了。
“同志们,出国前,经过第五师党委特批,我已经正式入党了,不过我的党龄很短,而且我军实行的是军事长官和党组织负责人分开设置的原则,作为200师侦察队的这段时间,我们是作为国军系列在作战,现在200师大部队朝祖国方向暂时性撤离,估计很长时间我们跟大部队联系不上,艰苦卓绝的敌后斗争,是需要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根据李师长和任政委的指示,特战队从现在起,临时性恢复特战队建制,队长还是由我担任,党小组负责人由胡彪同志担任,现在我提议,关于特战队的作战方针,由党小组召开会议,集体研究决定,现在请党小组负责人胡彪同志主持会议。”罗月松还从来没有这么正经过,一时间大家很不习惯,不过,这正式罗月松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
“同志们,在国门之外,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异国他乡,我们究竟要开展多长时间的敌后斗阵,还是个未知数,其中的困难,也是……”
胡彪刚开始开场白,雷航就发现杨中校走过来了。
“胡队长,杨中校过来了。”雷航向胡彪使眼色。
“罗队长,我知道你不想我留下来,不过戴师长特批的,你也不至于召开军事会议不让我参加吧。”都知道杨中校是军统的人,杨中校还真不愧是军统的英才,马上就闻到味道了。
“哪里哪里,戴师长走了,这里从军衔上来说,杨中校就是最高级别的长官,不过请不要忘了,侦察队军事指挥的负责人,还是我罗月松。”
“罗队长是负责人没问题,胡副队长在,少尉邓鸣鹤也在,通讯兵雷航也,在还有这几位,不过都是一等兵嘛,为什么常超副队长和我就不能在呢?”杨瑛或许已经猜出了个八八九九,话锋也咄咄逼人。
胡彪反应快,马上接话了:“杨中校,我们就没有召开什么军事会议,在场的这几位,除了罗队长,其他人都是原来侦察连的,这不是大伙儿坐在一起闲聊,说说大别山敌后游击战的往事儿吗。”
“是啊,杨中校,特战队成立以前,我们都是第五师侦察连的,胡队长就是我们以前的连长,闲聊啊,闲聊呢。”鸣鹤也懂得打圆场了。
“我说,刚才说到啥了?哦,对了,说到烤野猪的事儿了,鸣鹤,你继续。”罗月松连忙跟着瞎扯起来。
杨瑛把在场的每个人的脸都细致地看了一遍,说:“闲聊啊,不介意我也坐下来听听吧?”
“介意啊,很介意,现在咱们脱离了大部队,我知道你不喜欢兰护士,我也知道你为什么不喜欢兰护士,可是而今只有兰护士勉强算是军医,那可是宝贝疙瘩啊,你帮我保护好她,再说了,二三十个男人,就你们俩大姑娘,你就帮我陪陪她,让我们几个大老爷们放松一会儿,闲扯淡一会儿?”月松边说边拉着杨瑛离开,连推带拽的,搞得杨瑛也只好走开了。
抗日狙击手 251.军旗招展
支走杨瑛之后,党小组会议得到继续召开,经过会议讨论,大家一致认可罗月松的敌后游击战总的策略。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
1.远征大军溃退回国,日军肯定会追击,大概率会以澜沧江、怒江为界,长期形成对峙局面,因此,必须做好长期敌后作战准备。
2.特战队逆向而行,不随远征大军潮流而动,暂时行动方向为吉多的村寨,那里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可以在日军几个师团的兵力席卷缅甸的特殊时期,临时藏身。
3.为了保证行军隐蔽,同时在与日军遭遇时,可以相互支持,互相配合,特战队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超哥带队,第二组罗月松带队,此两队为主要作战力量,第三组胡彪大队,此队为后勤保障小队,三队互为犄角之势。
4.待日军强势追缴远征军的特殊时期过后,特战队的主要任务是勘察山川河流的地形,侦察日军各主要作战力量的兵力配置、火力配备等,为第二次远征提供更为细致准确的作战资料。
5.全体队员必须以一颗为国而战不惜赴死的中国心团结在一起,不抛弃,不放弃,不背叛,共同克服各种不可预见的困难,坚持不懈,艰苦奋斗,誓死完成敌后游击战斗的艰巨任务。
“雷航,都记下了没有?”月松问。
“记好了,队长你看。”雷航把笔记本递给月松。
月松大致看了一眼,又把本子交给胡彪:“彪子,你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胡彪细致地看了一遍说:“这个记录雷航没有写标题,没有写落款,这个很好,现在大家每个人都要签字,但是文字内容中不能出现任何党小组之类的说法,将来上级党组织根据签名的战士的名单,就可以确定是党小组会议的决定,也不会给杨中校留下什么把柄,你看呢,罗队长?”
“赞成。”罗月松爽快地拿过本子,在下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好,雷航,给每位同志签名吧。”彪子说。
“是。”
时间已经到了正中午了,林子外太阳毒辣,气温高达33摄氏度,此刻也不宜行军,月松命令三个小组各自集结,设立好明哨和暗哨,在丛林里休息两个小时之后,再开始行军。
冷酷仁经历了各种困难,终于找到了正准备进入野人山的军部。
“报告军长,军部侦察队完成侦察任务,向您报到。”冷酷仁立正敬礼。
杜军长回了军礼,热情地伸出双手,握着冷酷仁的双手说:“侦察队任务完成得非常完满,只可惜长官部的意见不统一,英缅军背信弃义,才导致如今的时局啊,哎,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今天做些必要的准备之后,大部队就准备开进野人山了,侦察队也准备一下,随我一起穿过野人山,暂时撤回祖国,再做打算。”
“军长,您的意思是还会有第二次远征?”冷酷仁貌似看到了一点点的希望。
“必须有,没有滇缅公路的畅通,得不到战略物资,抗战就难以为继,中国战场国军虽然仍然处于防守态势,但是牵制了日军几十万兵力,对整个对法西斯作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委员长亲自向我承诺过,休整重建之后,必将再次出国远征,必须打通滇缅公路。”杜军长十分肯定地说。
“卑职有个请求,还请军长批准。”
“讲。”
“这次敌后侦察,我们侦察队积累了在敌后作战的经验,只要给我适当补充人员和弹药,我可以带队坚持敌后侦察,为第二次远征早做准备。”
杜军长沉吟片刻,不无担忧地说:“冷少校,这么做的艰险你可都知道?”
“知道。”冷酷仁态度坚决。
“党国多一些你这样的青年军官,何愁日寇不败啊,我支持你。”杜军长说完,解下腰间的佩剑,递给冷酷仁。
“军长,这个使不得啊。”冷酷仁知道委员长奖励的将军佩剑意味着荣誉和地位。
“拿着,这上面刻有我的名字,特殊时刻,需要其他部队帮着的时候,见剑如见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发挥大作用呢。”
冷酷仁双手接过佩剑,捧在手中,说:“感谢军长厚爱。”
“记住啰,任务完成之后,佩剑还要还给我,不然委员长会不高兴的。”杜军长微笑着说。
“再次相见之时,必定物归原主。”
“注意,电台暂时静默,必须爱护好电台,我们再次远征时见。”
“军部侦察队在缅甸等待您率领远征大军重整军威,痛击日寇。”
“去吧。”杜军长向冷酷仁敬礼。
“是。”冷酷仁赶紧立正敬礼。
抗日狙击手 1.远征溃兵
与杜军长别过之后,冷酷仁带着侦察队向缅甸西部前进,据判断,日军现阶段是大规模地向东追击中国远征军,进而跨过怒江,进入中国,彻底切断滇缅公路。
因此,要避开日军大部队,就得反向而行之,这一点冷酷仁和罗月松有着惊人的一致,还好,缅甸山地丛林很多,日军部队人数再多,也不可能覆盖整个山林,这么一来,冷酷仁在蛰伏和秘密前进中不断交替,一直没有正面与日军遭遇。
罗月松在丛林避开了大量日军之后,就开始向同古西面的卑谬前进,目的地就是吉多的村寨,这个时期,与鬼子正面交战是非常不明智的,在大部队全线撤退的情况下,侦察日军部署之类的情报,也是意义不大的,此刻最需要做的,就是蛰伏起来,等到风平浪静之后,再出来四处活动,那时候大量日军应该会在中缅边境,怒江澜沧江高黎贡山等地,特战队的活动受到的限制就会小多了。
这些罗月松在中国战场已经有了足够的经验,唯一的不同是,而今特战队身在国外,争取得到当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要关键。
这一天,特战队的三个小组依旧成犄角之势,在茫茫的丛林里缓慢行军。
“有人。”走在前面的三哥示意大家停下脚步。
吉多赶紧向队长报告,月松提着狙击步枪,蹑手蹑脚地走过来,举着狙击步枪观察一会儿。
“应该是国军部队,四五个人的样子。”月松小声说。
“要不要绕开他们?”三哥问。
月松皱了皱眉头,说:“都是自己兄弟,这肯定是跟大部队走散了,能帮就帮一下吧。”
“怎么帮?”
“带上一起走吧,你们别动,我过去。”月松说完,把狙击步枪背在身上,掏出镜面匣子,悄悄向几位国军兄弟摸过去。
“谁?”一个国军排长掏出驳壳枪。
“兄弟,跟大部队走散了吧?”月松躲在树干后面。
“你是哪个部分的?”排长问。
“200师侦察队少校队长罗月松。”
“200师的?200师副师长是谁?”排长故意不问师长。
“副师长郑其蔚。”月松轻松答道。
“兄弟,你可以现身了。”排长说。
月松点上一支烟,抽了两口,把镜面匣子插在腰带上,从树干后走出来。
排长看见走出来的兄弟很悠闲自在的样子,军衔也确实是少校,连忙立正敬礼:“报告长官,第66军侦察排少尉排长孙仁先。”
“来,别紧张,别拘束,抽一颗。”月松给递给孙排长一支烟,打燃了火机,给孙排长点烟。
“我来我来。”孙排长接过火机,自己点上,连吸了几口,“哎呀,好些天没有遇到兄弟部队了,烟也断供了,罗少校的威名我听过,那真是如雷贯耳啊,连抽的烟都是日军的樱花牌,难怪日军对罗队长是闻风丧胆呢。”
“我没有那么神乎,作为军部侦察队,孙排长也是高手吧,还剩下几位兄弟了?”
“兄弟们过来,见过罗队长。”
“罗队长。”三个兄弟过来向罗月松敬礼。还有一个年轻的士兵坐在地上向罗月松敬礼,看上去大腿受伤了,行动不便。
“罗队长,我给您介绍一下,一等兵,机枪手胡军;一等兵,弓箭手,贵州六盘水的人,猎户人家出身,祖辈是明朝屯兵的;一级士官,爆破手,王洪;坐在地上的是二等兵小福子,战斗技能一般般,野外做饭可是一等高手。”孙排长逐个向罗月松介绍了手下的兄弟。
“都是能人啊,其他兄弟呢?”月松问。
“哎,被日军一个小队追剿,其他兄弟都折了,葬身国外,命苦啊。”孙排长看上就是一位很爱兵如子的好军官。
“孙排长,愿意跟我的侦察队一起吗?”月松问。
“再好不过了,求之不得啊。”孙排长脸露喜色,其他兄弟们也都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那好吧,我们就在这里歇歇,先把小福子的伤做一下处理,林子里潮湿炎热,很容易感染。”
“谢谢,谢谢。”孙排长连声道谢。
“仁先啊,都是自家兄弟,以后你的兄弟就都是我的兄弟,你们必须服从我的命令,道谢之类的话,以后就不要说了。”
“是。”
“好了,你们先待会儿,我把军医请过来。”
抗日狙击手 2.远征溃兵2
不一会儿,少秋把兰护士带过来了。兰护士在对小福子的上伤口做了初步处理之后,对月松说:“队长,丛林里炎热潮湿,小福子的伤口已轻微感染,必须尽快找有房子的地方,边治疗,边休养。”
“好的,今天赶赶路,应该就可以到吉多的村寨了,那里条件还可以,少秋,你们去做一副担架,得把小福子抬着。”月松说。
“罗队长,不用麻烦了,我们来做担架,我们来抬。”孙排长赶忙说。
“是啊,排长,我可以慢慢走的。”小福子也很要强。
“以后把队长前面那个罗字去掉,学会服从命令,执行吧。”月松坚定地说。
“是。”孙排长明白罗月松话语的含义,心里妥贴贴的服气,小福子眼眶里都有泪水打圈儿了。
“小福子,这下不用我背着你,你背着机枪了,咱们就像失散的游子找到家了。”胡军笑呵呵地说。
“嗯。”还不满20岁的小福子很感动。
“别介呀,又要哭鼻子了?都是国军,彼此照顾,本就是一家人嘛。”王洪安慰小福子。
董伢子倒是无所谓,撅撅嘴吧说:“俺们贵州人在林子深处,见了个人都很亲切的,总比天天见狼见豹见蛇亲切多了嘛。”
“董伢子说得好,人与人本来就要相亲相爱的吧。”兰护士微笑着说。
“这小护士长得真漂亮啊。”王洪小声对少秋说。
“别瞎琢磨,这是咱们嫂子,队长的未婚妻。”少秋忙解释。
“队长有福气啊,看样子也是能文能武的吧。”胡军也在猜测着。
“何止啊,队长出身耕读人家,自幼习武读书,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毕业,日本帝国陆军学院留学三年,日语说得老溜了。”帮助一起做担架的三哥开始神乎其神了。
“我们排长是黄埔军校教导队的,湖南人,也是读过书的大户人家公子,不过对咱们这些当兵的,一点架子都没有。”小福子说。
“所以我就说嘛,抬着你走是队长的命令,那可不是照顾你,更不是宠着你惯着你,那是为了行军速度,这叫什么来着?”三哥说着。
“战略决策,长官们的词儿。”胡军说。
“哎,对对,长官们的词儿,哈哈。”三哥就是个乐天派。
“伢子哥,你是贵州人啰,我也是贵州人撒。”少秋凑近董伢子套近乎。
“我家是安顺屯兵堡的,你家呢?”董伢子也才二十出头,一听到老乡,可亲切了。
“我爹说俺家是贵州六盘水的,不过我是在缅甸出生的,还没回去过呢,听我爹说,贵州山清水秀,没有缅甸这么炎热哦。”少秋问。
“是啊,我们屯兵堡的人非常团结,过年过节在一起载歌载舞,可欢喜了。”
“别聊了,董伢子和少秋把小福子抬着,你们先抬一段,后面再换人。”孙排长命令道。
“是。”两小老乡高兴地拿着刚做好的担架去抬小福子,小福子还扭扭捏捏的。
“仁先,你们几个就跟着胡彪副队长吧,特战队分成了三个小组,这位是胡彪副队长,负责后勤小组,这位是常超副队长,负责火力组,你们几个一路幸苦了,暂时编在后勤组,后勤组有两位女兵,还有伤员,你要多帮助胡队长。”月松给孙排长安排任务。
“什么两个女兵哦,我是杨中校好吧。”瑛子就这点不让月松喜欢,太要强。
“杨中校好,胡队长好,常队长好。”孙排长一一向各位敬礼。
“别客气了,孙仁先排长,一看就很精干,你跟着我,负责包围杨中校和兰护士,杨中校可是我们这里的最高长官,得保护好,兰护士就更不用说了,不仅咱们身体健康得靠她,而且咱们万一惹得队长不高兴了,也得靠她呢,是吧兰护士?”胡彪话痨毛病又犯了。
“我不用你们护卫,我有杨姐保护就够了。”兰丹枫倒是机灵,主动贴近杨瑛。
“就是,我这支勃朗宁可不是谁都惹得起的。”杨瑛慢慢也体会到不能高高在上,过分疏远兰护士,罗月松那小子明显也是不喜欢的。
“呵呵,这样好,这样就好,不多聊了,还是按之前的分工,继续行军,出发。”月松命令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