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狙击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架柴生火
“程队长,看在我的面子上,你就帮帮忙吧,都是自家兄弟。”瑛子可是很少求人的,可是为了月松,瑛子也拉下了脸子。
程队长在屋里走了几圈儿,说:“可是,我的行动队出任务,不能不向站长报告啊?”
“你不要汇报得那么具体嘛,就说,侦察队有行动,需要行动队配合。”瑛子帮着出主意。
“那万一站长要是细问呢?”
瑛子居然也跟月松一样,着急了摸起了自己的后脑勺,还真灵,马上就有主意了,瑛子一摆手,说:“你就说,侦察队行动保密,说我的军衔比你高,你不便多问,再说了,现在侦察队只属于刚刚组建的第20集团军,人数虽然不多,可级别不低啊,你说是不是,程队长?”
“那倒也是,不过,你就真的不担心罗队长那儿出什么岔子?”程队长又问。
“你是不了解这个罗月松,他打起仗了,哪里管自己的死活啊,就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像那个,对,像那个项羽似的,破釜沉舟。”瑛子说着。
“呵呵,项羽,破釜沉舟,我看是张飞吧,还丈八长矛呢,哈哈。”程队长话里多多少少带着一些对月松的佩服。
“也不全是的啦,罗队长还是很有智慧的,比项羽、张飞都聪明多了呢。”瑛子很正经地说。
“好好,聪明,聪明行了吧,我老程今儿拍着胸脯子答应杨中校,我的行动队全力以赴,鼎力支持。”
“谢谢程队长。”瑛子居然也学着月松左拳右掌,抱拳致谢了。
“行,我这就派人去盯着鬼子们,一有动静,马上报告杨中校。”
“谢了,完事了我请你吃狗肉,喝花酒。”
“哈哈哈,还喝花酒,杨中校真有意思。”程队长笑哈哈地走了。
看着程队长出去了,飞腾马上凑到瑛子身边说:“瑛子姐,你可不能陪程队长喝花酒,彪子哥会不高兴的。”
“哎哎,谁跟谁呢?你还当真我跟他喝花酒啊,就是喝了,又关彪子什么事儿啊?”瑛子说完,甩手走进了里屋。
“哥,你别瞎说话。”飞跃说。
“我可没瞎说,你没看彪子哥看瑛子姐那眼神。”飞腾说。
“还是不要说的好,咱们跟他们不是一条道儿上的。”飞跃提醒飞腾。
飞腾抓了抓脑瓜子,说:“也是啊,这可是个难事儿。”
超哥和豆子来到柳条亭侦察了一番,没有发现鬼子提前有埋伏,于是超哥帮豆子找了个埋伏点,又给豆子找了些树枝草叶,帮豆子伪装了起来。
“趴好了,吃喝拉撒睡,全在这儿,别以为当狙击手是个干净活儿。”超哥对豆子说。
“超哥,放心吧,农村出来的娃儿,不怕吃苦。”豆子只露出了两个眼睛,眼皮眨巴着。
“那就好,我走了,记着,我就在你身后五十米之外。”
“嗯,记住了。”
超哥离开豆子之后,自己找了个相对的制高点,一番伪装之后,开始了狙击手漫长而又寂寞的等待。
第二天一大清早的时候,豆子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超哥通过狙击镜看见豆子一直没动弹,也不知道那小子会不会睡着了,不过想着有自己在身后盯着,也不会有人能把他怎么样,于是就没太在意。
忽然,一个全身上下都伪装的人出现在了超哥的狙击镜里,只从身上的打扮看不出是敌是友,不过从他手上拿着的九七式狙击步枪来看,应该不是友方战士,因为如果是瑛子那边的兄弟,手中的狙击步枪应该是春田步枪才对啊。
超哥密切关注着来人,果然,那人在搜寻了一圈儿之后,在柳条亭对面一百五十米左右的一个制高点趴下了,埋伏了起来。
抗日狙击手 179.心怀鬼胎
月松早上起来,匆匆吃了点丹枫煮的稀饭,就穿戴整齐,准备出发,前往柳条亭应战。
“月松,当心点儿,鬼子可狡猾了。”丹枫整理着月松的军装。
月松正了正衣领,对丹枫说:“放心吧,什么样狡猾的鬼子我没见过,都成了灭鬼子专业户了,还怕他一个泷泽?”
“你就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儿了。”丹枫嘟囔着。
“我不是把自己当回事儿,我代表的是谁?那可是中国军人,甚至是中国,他小日本子是中国的孙子辈儿的,凭啥在爷爷面前耍横啊,爷爷也就是这几年儿露出了一点儿疲态,小日本子就趁机闹腾,不过孙子永远是孙子,我得用我的行动告诉孙子,老老实实当好孙子是他小日本子的阳光大道。”月松这是民族自信,可不是胡吹。
“行行,说不过你,总之你当心就是了。”丹枫捶打着月松的后背。
“当心,一定当心,媳妇儿的吩咐,就是最高指示。”月松假正经地回答着。
“队长,都准备好了。”雷航来报告。
“行,准备出发。”
“是。”
月松走到队伍面前,沿着整齐的队伍走了一圈儿,然后站在队伍前面,开口讲话:“今儿我就灭了泷泽,你们信不信?”
“信。”兄弟们个个都很开心。
“喜子、鸣鹤跟着我,其他兄弟按照事先安排好的,仁先带一队,彪子带一队,两队人马跟在我们身后,到达柳条亭附近后,马上进入指定的攻击位置,做好随时出击的准备,今儿我不只是要灭了他泷泽,我还要灭了他的小队,信不信?”
“信。”兄弟们个个精神抖擞。
“出发!”月松一声令下。
“一队,跟我走。”彪子带着队伍出发了。
“二队,跟我走。”仁先也带着队伍出发了。
泷泽一早起来,也在按事先计划好的,按部就班地做好了整个行动的部署。
泷泽坐在一辆卡车上,卡车车斗里不仅站着他的特种作战小队,而且带了一个烧木炭的炉子,外加两木桶的纯净山泉水。
泷泽的车队刚一出城,瑛子就得到了报告。
来人向瑛子报告说:“报告杨中校,泷泽亲自带队出发了,两辆摩托车,中间是一辆卡车,总共有17个鬼子,包括十个鬼子特种作战小队,两挺歪把子机枪,十支百式冲峰枪,还带了一个烧木炭的炉子,外加两木桶的纯净山泉水。”
“炉子?山泉水?这是要泡茶吗?”瑛子问。
“报告,不清楚。”
“知道了,去吧。”
“是。”
来人走后,瑛子对飞腾飞跃说:“做好准备,我们随时出发。”
又过了半个小时,又一个特工过来报告。
“报告杨中校,鬼子又一队人马出城了,一辆摩托车,两辆卡车,总共有四十五个鬼子,四挺歪把子,两门迫击炮,其他都是三八步枪。”
“谁带队?”瑛子问。
“一个少尉,具体名字不清楚。”
“少尉,难道是那个南都少尉?”瑛子边踱步边自问。
“杨中校,还有什么吩咐吗?”
“告诉程队长,请他尽快在城内搞点爆炸之类的破坏行动,扰动鬼子的视线。”瑛子说。
“是。”来人走了。
“飞腾飞跃,我们出发。”瑛子说。
“是。”两兄弟跟着瑛子一起出发了。
抗日狙击手 180.陷阱密布
上午九点半的样子,月松众兄弟就已经到达了柳条译的外围,经过一番侦察,发现泷泽的人已经到达,明面儿上就有十七个人,暗地里还不清楚有多少人。
月松和彪子、仁先聚在一起,根据鬼子的位置,调整攻击点的准确位置。
“彪子带着你的一队,到那棵木棉树附近埋伏,一旦打起来,你就把那边的几个鬼子灭了,然后机动到这个位置,防止更多的鬼子来支援。”月松指着远处的木棉树和近处地上用树枝在地上画的简易图示。
“我说鬼子不会老实吧,还单挑,我看这就是预谋好了的陷阱诱杀。”彪子说。
“你可是副队长啊,能不能不那么天真,难道我不知道泷泽不会老实,你老实了吗?我老实了吗?我们的陷阱比泷泽的布置得更深好吧,玩陷阱这套,老子炎黄子孙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就玩得炉火纯青了,那可不是小鬼子的爷爷辈儿的,少说也是太爷爷一辈儿的。”月松教训着彪子,更是在教训泷泽。
“行行行,你都对。”彪子微微一笑,指着地上的图示。
月松对着彪子翻了一下白眼,继续说:“仁先得绕点道儿,从这边过去,绕绕绕,绕到这个位置,就可以卡着这个点,同样,打起来马上灭了这些个鬼子,然后机动到这里,卡着来增援的鬼子,这样就可以你和胡队长就可以形成东西夹击之势,确保来增援的鬼子杀不过来。”
“小意思,就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撤?”仁先简洁有力地问。
“灭了泷泽,这边柳条亭里不再响枪,咱们就一起撤。”月松干脆地答道。
彪子又有问题了,抱着卡缤枪问:“如果支援的鬼子人数太多,顶不住怎么办?”
“撤啊,你和仁先分开撤,撤到这个位置,你停下来阻击,仁先再撤,仁先到这里,再停下来阻击,那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帮你们了。”月松说。
彪子说:“就是交替掩护,打打撤撤,边撤边打。”
“原来你不笨啊?”月松说,“没有问题的话,马上出发。”
“是。”彪子和仁先分别带着队伍前往预定地点去了。
月松端着狙击步枪从狙击镜里又观察了一遍柳条亭附近的情况,泷泽坐在柳条亭里,石桌子边烧着一个火炉,火炉上水已经烧开了,石桌子上摆着茶具,第一泡茶已经泡好了,泷泽正在慢悠悠地品茶,身边站着两个端着百式冲峰枪的鬼子特战队员。
“南都呢?”月松忽然想起了天天跟着泷泽的那个鬼子少尉。
“哪个南都?”鸣鹤问。
月松说:“就泷泽那跟班,脸比较白嫩的少尉。”
“指不定在哪儿猫着呢。”喜子说。
“不对,泷泽的狙击步枪也不在身边。”月松发现了这个细节,然后端着步枪通过狙击镜到处找鬼子狙击手可能埋伏的位置,根据月松的经验,至少有三个地方可能埋伏鬼子的狙击手,但是都没有发现鬼子狙击手的影子。
“喜子,待会儿过去的时候,我的狙击步枪你背着。”月松说。
喜子有些不解,问:“我背着,你拿啥啊?”
“我就腰里有一把镜面匣子,还有一把短剑呢。”月松拍怕腰带说。
“队长,不对狙了,就是拼刀啊。”鸣鹤若有所思。
“八成是拼刀。”
“那就你这把短剑,是不是太吃亏了?”鸣鹤其实是想自己出战。
月松扭头看着鸣鹤说:“越好了我单挑泷泽,你就别想多了,短剑吃亏,你把你的大刀给我使使不就得了,你以为我不会耍大刀啊,别忘了,明清时期从士兵到将军,人人都会使大刀。”
“嘿嘿,行,你上你上。”被拆穿了的鸣鹤憨笑着。
抗日狙击手 181.爷孙相对
这时,远处城里传来了爆炸声,声音不是很大,但是在城外隐隐约约还是能听得见。
瑛子和飞腾飞跃走在街上,看见日本宪兵队的摩托车一辆一辆地朝爆炸声传来的地方赶去,接着又有一掉队端着步枪的鬼子兵跑了过去。
“快点走,咱们得在鬼子关城门前出去。”瑛子说。
飞腾飞跃也没有回答,一左一右地保护着瑛子,一起加快脚步往城门走去。
程队长带着行动队的兄弟们,长枪短炮都带着呢,正乘坐着一辆刚刚从鬼子那里搞来的卡车,尾随着鬼子的增援部队,随后做好了从鬼子后面狠狠捅一刀的准备。
耿野中队长坐在办公室里,听到城里传来了爆炸声,端着一杯茶,边喝边在办公室慢慢溜达着。
“报告中队长,物资仓库附近发现中国人在搞破坏。”一个士兵进来报告。
“宪兵队去了吗?”耿野问。
“赶去了。”
“知道了,你去吧。”
“嗨。”
耿野拨通了仓库守军的电话:“莫西莫西。”
“嗨,嗨,嗨。”电话那边传来一阵响亮的应答声。
正如耿野所料,仓库并没有受到破坏,只不过是少数纤细在制作骚乱而已,耿野心里忽然觉得有些愉悦了,侧面说明,罗月松应该是会来应战了,希望泷泽这次不辱使命,一举干掉罗月松这个刺头,最好再重创他的侦察队,虽然不可能一劳永逸,至少可以安睡一段时间了。
端坐在柳条亭里的泷泽刚端起茶杯,一个士兵跑过来,在泷泽耳边说了几句,泷泽“嗯”了一声,嗅吸了一下茶水的清香,心里美滋滋的,摇头晃脑地哼了几句小鬼子的民歌小调,呷了一口清茶,貌似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运筹帷幄,踌躇满志之态,全都写在泷泽长满麻子点的脸上。
超哥一点儿也不敢大意,始终密切关注着那个鬼子的狙击手。
豆子也早已醒了,漏了点脑袋观察了一下,果然鬼子来的可不是泷泽一个人,身后明面上就有十几个鬼子呢,而且大部分是衣服和装备都不一样的鬼子,百式冲峰枪豆子还没见过,但是听老队员他们说过,鬼子一般是特种部队才使用这种冲峰枪,观察完了,豆子就赶紧低头,继续埋伏在草丛里。
可是,豆子这不到一分钟的露头,却被鬼子狙击手给发现了,这个狙击手就像月松猜测的一样,他不是别人,正是南都少尉。
南都从狙击镜里看见了身上和钢盔上都做了伪装的中国士兵,心想,这个应该就是中国的狙击手,虽然没有看见他的步枪,但是中国侦察队也早做了埋伏,这一点,是在泷泽少佐和自己的意料之中的,只是没想到,中国狙击手埋伏的位置不是制高点,确实一片不起眼的草丛,而且距离柳条亭才几十米的位置,看来中国狙击手真的狡猾狡猾的啊。
十点到了,月松把怀表揣进军装里面的口袋里,掏出镜面匣子,咔嚓咔嚓检查了一下子弹和枪机,对鸣鹤和喜子说:“走,过去。”
“是。”鸣鹤抱着机枪,喜子端着汤普森,背着队长的步枪,两人左右护卫着队长,眼睛警觉地观察着鬼子的反应。
还没走到柳条亭,泷泽就看见了走过来的罗月松和两个士兵。
“啊,罗萨,好久不见,好久不见啦。”泷泽一改沉稳,表现得非常地热情,站起身子,张开双臂,一副热情相拥的姿态。
月松走进柳条亭,鸣鹤和喜子站在亭子的立柱边,四个立柱,正好,南边两根柱子边站着喜子和鸣鹤,北边两根柱子边站着端着百式冲峰枪的两个鬼子,四人互相打量着对方,都做好了随时向对方开枪的准备。
“泷泽君,伤可好透了,天儿凉了,要是受凉了就隐隐作痛的话,中国的麝香虎骨膏顶事儿。”月松对泷泽说。
“不碍事,不碍事,”泷泽居然说起了中国话,这是月松第一次听到泷泽说中国话,关键是泷泽的中国话说得还挺标准,虽然多多少少带着那么一些哈尔滨的味儿。
抗日狙击手 182.唇枪舌剑
“中国是个好地方啊,地大物博,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泷泽君的中国话带着哈尔滨的味儿,从哈尔滨到滇西,足足有三千多公里,就是开着车旅行,都得个把月吧。”月松说着,自己坐在石凳子上。
泷泽伸手,说:“罗萨请喝茶,这是上等的西湖龙井。”
月松端起茶杯,一饮而尽。
泷泽又给月松倒了一杯,说:“罗萨是中国书香门第出身,喝茶倒是很豪爽。”
“泷泽君,别忘了,西湖是中国的,龙井也是中国的,喝茶是中国的,就连佛教佛塔,也是从中国漂洋过海传到日本的,雅趣闲心,小呷细品,也是中国的,大碗牛饮,豪气冲天,还是中国的,日本有啥?三个月占领全中国,这都两个三年了,怎么还没有占领全中国呢?哈哈哈,个头小没人歧视你就算了,偏要在山东大汉面前踮着脚尖比高,那叫自取其辱。”月松又一口干掉了一杯茶,斜着眼睛看着泷泽。
泷泽冲了开水,续了一杯,递到月松面前,既不生气,也不发火,端起一杯茶,小品一番,愠愠地说:“东北土地肥沃,矿产丰富,满洲国为大东亚共荣树立了典范,在那里,有关东军的庇护,政府办事效率高,十万大和开垦团把满洲的农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亩产量大汉没有做到,大唐没有做到,大宋大明大清都没有做到;铁路纵横,矿山林立,工厂丛生,工业发展更是前无古人,请注意,这里的‘古人’指的就是唐宗宋祖以来的整个中国的古人。”
“是的,大中华是历史厚重的农业大国,工业在中国大地上,还是零零星星,汉阳制造总局,也只能生产汉阳造,比不了三八步枪,比不了加兰德,更不用说歪把子、捷克式、马克沁了,就连我腰带上的镜面匣子,也是从德国来的,可是大海上的一片枯叶,能翻起多大的浪来呢?”月松歪着脑袋盯着泷泽的小眼睛。
“罗中校你错了,天黄英明,明治维新以来,大和民族傲视天下,亚洲独大,看看,睁开眼睛看看,浩瀚无边的太平洋上大日本帝国的军舰乘风破浪,广袤无垠的亚洲大陆上大日本帝国的坦克横冲直撞,试问罗中校,谁能挡得住大和民族工业化的脚步?在大和的帮助下,大东亚共荣难道不是全亚洲人的福分吗?”泷泽微微一笑。
月松又一口干掉了一杯茶,坐直了腰杆子说:“泷泽少佐你醒醒吧,老虎打了个盹儿,一只又瘦小又丑陋的猴儿就开始自称大王了,匈奴人的骑兵曾经纵横北方,可汉武帝挥师北上,打剩下的匈奴顺便路过就把罗马帝国灭了。鲜卑大军南下占领了中原腹地,结果是学汉字,说汉话,穿汉服,几百年之后,你分得清鲜卑人和汉人吗?蒙古铁木真的铁蹄踏遍了黄河南北,欧洲大地凡是蒙古骑兵到过的地方,秋风扫落叶一般,可是两百年之后再次回到蒙古草原的,还有几队骑兵?满清入主中原,住进了大明皇帝修建的宫廷里,你看宫廷里的那些匾额,大字儿的都是汉字,满文只配用小字旁注而已;就说你们所谓的大日本帝国吧,外务省那三个字怎么写的,好像中国私塾的连日本在哪儿都不知道的孩童都认识吧?大中华辉煌的时候不攻别国的城,不占别国的地,郑和七下西洋,送去的是瓷器和丝绸,却没有抢掠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的一丝一缕;落魄的时候谁在中华大地上横行霸道最终的结局你都听到了。区区四岛,能耐我何?”
泷泽沉默了一会儿,端起茶杯,嗅了嗅,砸吧了砸吧,说:“好茶,好茶,中国的好茶,日本人的喜欢,哈哈,哈哈哈。”
抗日狙击手 183.大刀劈鬼
月松看着泷泽悠闲喝茶,于是又喝了一杯,看样子,泷泽跟自己是有点聊不下去了。
果然,泷泽抽出了武士刀,拿出一块白布,慢慢擦拭着透着寒光的武士刀,开始示威了:“武士刀的确源于中国的唐刀,学习了唐刀单边开刃,不过武士刀刀身变窄,稍作弯曲,刀柄变长,更合适大和武士双手握刀,近身搏斗……”
泷泽话说得正文雅呢,没料到月松插嘴了:“没办法,日本人个头矮,力气小,刀身宽了拿不动,刀柄短了单手耍不起来,弯曲的修改,也是为了方便正面打不过好偷袭,哈哈哈,改得好,诠释‘猥琐’二字再适合不过了。”
“罗中校,这么说不礼貌吧?”泷泽有些不太喜欢月松说话的语气,“曾经再辉煌,都不如当今如日中天,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进步,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先进的文明帮助落后的文明,就是人类的进步,大东亚共荣就是为了帮助整个亚洲人一起进步。”
“对,说得好,席地而坐是学的中国的,不过中国人现在不席地而坐了,中国人站起来了,坐太师椅了,可是日本人还在席地而坐,我也能理解,三天两头地震,太师椅不适合日本,砸坏了得换,小岛上木头也不够用。大东亚共荣说得太好了,大轮船一船又一船地把别人家里的黄金啊煤炭啊橡胶啊都运回小岛去,自己先富起来,方便将来再帮助别人;再举起武士刀砍死一些愚笨的不听话的所谓‘东亚病夫’也好,‘南亚愚民’也罢,凶神恶煞一下,好让更多的笨人当良民嘛,还发了一批又一批的良民证,共荣共荣,先共全亚洲的劳力和资源,先荣日本的国库和枪炮,至于大东亚嘛,哈哈哈。”
月松的反唇相讥,让泷泽脸色变得毫无血色,转而又涨得通红。
泷泽站起身,手中提着武士刀,恶狠狠地说:“走在前面的就要带领走在后面的,打得赢的是有实力的,既然话不投机,咱们就用实力说话,罗中校请。”
“哎哟哟,吓死老子了,本中校手无缚鸡之力,空有满腔报国之志,鸣鹤,大刀拿来,是祖宗该教训一下不孝之孙的时候了。”月松猛然起身,伸手接过鸣鹤扔过来的大刀,“孙子,出刀吧。”
“冥顽不化。”泷泽说完这四个字,双手握刀,隔着石桌“刷”地一刀斜劈。
月松单手持刀,手臂发力,竖起大刀,挡住了武士刀来袭。
“用点力,孙子。”月松侧目而视。
“岂有此理。”泷泽抽回武士刀,从右路来了个拦腰斩。
月松手中的大刀也就换了个方向,又挡住了武士刀。
“孙子,罗圈腿不方便扎稳下盘吧,力道还不够啊。”月松继续讥讽。
“泰山压顶。”泷泽一个后撤步,腰一沉,胯一坐,上前一步,举到劈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