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放下望远镜,秋山清云点点头说道。
“我看山上的支那部队恐怕已经全都变成一堆烧熟的肉馅了。好,停止炮击!命令部队全面出击!”
随着秋山的命令,参谋们纷纷向各单位下达着“停止炮击!”和“立即出击!”的命令。不等他们的命令下达完,秋山便从桌子上拿起自己的指挥刀,抓起一边的人员递来的钢盔,戴在头上,冲出了指挥掩体。
此时在821高地战壕处的土木工事内,留守的观察兵,透过硝烟弥漫的战场,观察着山下日军的动静,此时日军似乎没多少动静,突然,在弹幕中,他们看到山下一片雪茫之处,黄色的波浪涌动起来。
“快、快、快……”
接到观察哨的电话,守卫812高地的王子才连长立即呼喊着,上百名官兵纷纷从三个坑道内涌出,他们提着步枪、扛着轻机枪、背负着手榴弹,依照战前的多次演练奔赴各自的防御阵地。
812阵地是一片高地,在高地前有一片不过200来公尺的山田地,几场暴风雪之后,田地间的积雪厚达一尺有余,而日军的突击方向就选在了这里。可在日军开始冲锋的时候,这片平坦的土地上厚厚的积雪却成为拖累其突击速度的障碍,半截小腿都没在积雪中,在他们拖着笨拙的步子冲锋的时候,同样掩护进攻的轻、重机枪一时亦难以施展,火力大为削弱,加之其速度较慢,从而形成了对守军极有利的形势。
在日军接近山坡的时候,突然沉寂多时的战场上响起一阵轻重机枪的欢腾声,尽管距离仍然有数百米,可是山脚的这片平地,顿时成了日军的坟场,日军突击部队一波波往前冲,一波波被撂倒在白色的积雪里,积雪间拖着沉重步履的日军很难灵活的躲避轻重机枪火力,而其那一身茶黄色的大衣,在这白色的雪地间成了显眼的活靶子。
阵地上,一位胡子拉碴的老兵班长对身边一个胖乎乎、长着一张娃娃脸的十六七岁的小兵说道:
“小狗子,打从当兵到现在还没开戒吧!给你个机会,前面那个活家伙交给你了。”
说罢,老班长燃上一支烟,乐悠悠地在一旁看着,看着那小兵认真地操起了抢,也就是三四百米的距离。一声清脆的枪声,日本兵身旁冒起一朵雪花。那日本兵大概也知道自己的险境,连蹬带踹地向前扑腾着趴在雪地中。
“打枪的时候,要稳、要拿好气儿……”
在老班长的指挥下,叫小狗子的士兵再一次端枪瞄准,又是一声枪响,那日本兵像被钉住了似的,趴在积雪中不再动弹了,显然他被击中,而老班长像是完成一件杰作,看了看身旁喜不自禁的小兵,得意地说道:
“跟着大叔错不了,保证今后能当上官。”
这时,一旁的弟兄们哄道:
“对啦!小狗子,跟着你大叔,用不了30岁准能当上班长……”
“隐蔽……”
就在这时,突然嘶吼声从观察哨传了过来,原本还在纷攘的官兵们,立即跳进身边的防炮洞,几乎是在小狗子连滚带爬的进入马蹄型防炮洞的瞬间,伴着炮弹的啸声,一阵密集的弹雨落了下来,一时间阵地完全被硝烟所笼罩,横飞的弹片和着石块在阵地上横飞着,。
头顶上不时抖落的碎石,让缩在其中的小狗子脸色上原本的得意完全消失了,这在防炮洞中躲避炮击与在坑道内躲避炮击完全不同,坑道深入山体,被山野炮轰击时,几乎感觉不到炮击的晃动,而在防炮洞时,那炮弹几乎就是当着头顶爆炸,一发发、一枚枚,偶尔的一发炮弹落在战壕内,甚至会有弹片和着硝烟、石粉飞入防炮洞内。
“咳、咳……”
硝烟、石粉的弥漫,使得躲在小小防炮洞内的官兵,不时的咳嗽着,他们抱着武器,死死的用后背抵着山体,等待着,等待着炮击的结束。
“突斯给给……”
在山腰上的阵地完全被弹雨所笼罩的时候,随着一声令下,至少有一个大队的日本兵在军官们呼喊下,伴着炮击,呼喊着“班哉”朝着大山上的守军发起了进攻。此时那炮弹爆炸时的灼热,消融了山上厚厚的积雪,没有了积雪的拖累,他们的速度快了很多。
“好了,大局已定了!”
自信!
浓浓的自信充斥着秋山的胸膛,他相信,只需要一个冲锋,就能把山上的支那守军彻底击败,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除去对秋山联队的军官以及士兵的高度信任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山上的支那守军是临时收编的杂牌组成的部队。
第三团,根据之前掌握的情报来看,在几天前,第五十八路军一共不过只有两个团,所谓的第三团,显然是其收编各路溃军的基础上整编而成,也正因如此,师团长阁下才会选择第三团的防御阵地,作为整场战役的突破点。
至于先前的受挫,在秋山看来,那不过只是因为地上的积雪倒置的必然,那只是一次试探性的进攻,只是为了测试支那守军的火力,现在看来,山上的支那守军至多不超过一个营,而这又与战前掌握的情报是一致的——第五十八路军的兵力不足。
“只需要一个冲锋!”
在秋山于心底颇为自信的道出这么一句话时,在战场上,呈波浪式排着散兵线的日本兵已经开始冲锋了,刺刀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他们进攻的时候,山顶上的支那军阵地已经完全陷入炮火之中,在他们行进时,似乎没有遭受任何抵抗。
完全被炮火笼罩的阵地上,此时官兵们躲在防炮洞内,忍受着当头落下的炮弹,忍受那扑面而来的石粉、硝烟,不过只是战斗刚一打响,这原本整齐的战壕立即被炸的粉碎,原本覆盖于战壕两侧,用于减缓杀伤力土墙,在炮击中被炸塌了、甚至就连忙那石头亦被炸碎了。
“丢他娘,这小鬼子咋个还在打炮!”
站在坑道拐角处,王子才擦了一把头上的汗水,这汗水几乎是在战役打响的第一时间,就流了下来。
“连长,鬼子越过第一警戒点!”
“咯噔!”
观察哨的报告让王子才心脏猛的一跳,第一警戒点,那意味着,距离已经压缩到200米,可日军的炮击还是没有结束,这意味着,阵地上除去几个观察哨,兄弟们都藏在防炮洞内,这……
“第二警戒点!”
一咬牙,就是王才子看了一眼坑道内的兄弟们时,准备命令大家伙冲出去的时候,炮击突然停止了,
“快,快,鬼子要上来了!”
在满是硝烟的战壕内,灰头灰脸浑身石尘的官兵们跳出了防炮洞,就在轻重机枪手刚刚复位的第一时间,刚刚钻出战壕的官兵们发现此时日军距离他们几乎是鼻子顶着鼻子的距离,近到他们甚至能够看清对方的神情,轻重机枪立即在第一时间欢腾起来,在轻重机枪的欢呼声中,那黄浪的波浪线顿时为之一滞,波浪线依然顽强的朝山上冲击着。
“手榴弹!”
一阵如雨点般的手榴弹甩了下去,此时双方的距离不过只有数十米,手榴弹,不需要任何人提醒,战壕内的步兵们不断的甩出手榴弹,在两轮手榴弹甩出,在爆炸的烟云吞没黄色的波浪线时,立于战壕内的官兵们这会已经露出了大半个腰身,挺着刺刀准备作最后的反冲锋枪……
山河血 214.第214章 血与火
炮火、刺刀、鲜血和尸体,喊杀声、惨叫声、枪声、爆炸声……
这个声音在过去的两天中,似乎成为812高地唯一的声响,812高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高地,在长山塔战役打响后,却成为一个焦点,如果日军以长山塔为进攻正面,那么812高地便是一个毫不起眼之处,可如果以左翼为进攻正面,这个不起眼的所在,便成为战场的中心,一但日军突破这个山头,几乎等于突破了长山塔的侧翼正面。
炮声隆隆地一直响个不停,可是这炮声越是想得久,坑道里面的的第九营的官兵们脸上的笑容便乐得更欢。在打了两天之后,任谁都明白日本人的想法,日军的炮火打得越久,就越能说明他们这一回损失不小。
报复性炮火嘛!
就是那些日本鬼子发泄自己火气的另一种方式,实际上也是从另一个角度告诉大家伙,在先前的进攻中,日军可以说是死伤惨重。
在于防御作战中,很难掌握一个真正的实际杀伤敌军数字,在过去两天中,812高地击退了日军先后九次进攻,初步估计杀伤敌军约千人左右,这不过也就是个约,这个约的准确度,除了日本人自己,根本没几个人知道。
但是战斗进行两天之后,他们却已经掌握了根据日军的炮火,来计算日军损失的办法,就像现在足足过了半个多小时,炮声才渐渐的平息下来,这么长时间的炮火轰炸,这战斗打响期间那都是罕见,都赶得上双方交战时日军的一两次火力准备了。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上一次进攻日军的损失绝不是“一般”的惨重。
“大爷的,这日本鬼子,他娘的总算消停了,别说打半个钟头,就是照三天打下去,也不见得顶用!”
炮声一停孙鹏起便抱着怀中的轻机枪,打趣的说着。
过去,他很难意识到反斜面的坑道工事有什么用,可是现在,深夜补充到812高地上之后,在经历了一天的战斗,他发现,日军的炮弹几乎很难伤着大家伙。
战争看起来复杂,在战场上战机看起来瞬息万变,可实际上,可若是细划到一场战斗,却都有自己的规律可循,就像在这个战场上,进攻的一方在战斗前总会实施炮火掩护,之后便是步兵的冲锋,这就给阵地上的官兵留下了进出坑道躲避炮击的机会,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炮击的效果。
“恼羞成怒呗!”
王大炮跟着笑了起来。
“这半个多小时少说也有几千发炮弹了吧!我估计一连这一回啊,再怎么着,也得干掉一百多号鬼子,要不小鬼子还真不一定,能舍得打上这么一两千发炮弹呢!”
可不是嘛!
日本鬼子小气,那可是真小气,有时候一次炮火掩护,不过才打几百发炮弹,上千发的都少见。
“等轮到咱们二连,到时候,娘得,非得往死了揍这群王八蛋!”
“就是,往死了收拾他们!”
坑道内的战士们握着拳头大声回应着,那兴奋劲就好像是要上战场一样,看着连排长们都觉得有些好笑,要知道,战斗刚一打响的时候,他们可是担心这士气一鼓而旺,三鼓而泄,那像现在这样……越打,大家越是兴奋。
“报告!”
随着坑道外的一声叫唤,就有两个通讯兵跑了进来,朝鲍尔良挺身说道:
“报告营长,812高地共杀伤敌军约百人上下,自身阵亡三人、十一人受伤……”
听到这个报告,鲍尔良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战斗打了两天,自身伤亡还到百人,为了避免无谓的伤亡,防御部队甚至能不“拼刺”就不拼刺,直接使用炸药杀敌。
“告诉王子才,让他们得意的太早,今天晚上尽量把战壕修复一下,打了两天还没什么进展,今天晚上,最迟明天早晨,日本鬼子肯定要和他们拼命……”
在下达这个命令之后,鲍尔良便提着步枪吆喝着身边的参谋和他一起钻进了通道。
长山塔一带的坑道按结构形式有直墙拱顶型、马蹄形、方形和圆形,按用途又可以分为指挥所坑道、战斗坑道、屯兵坑道等等。战士们在构筑坑道时,就会根据坑道的不同用途和山体的土质而相应的选择坑道的形状。比如说屯兵坑道,就会选择相对较大而且较为坚固的直墙拱顶型。
所谓的直墙拱顶,指的就是墙是直的,而顶部是拱型的。不用说,把坑道做成这种形状,其用意就是那拱形的顶部,能像拱桥一样能承受更大的压力。这种坑道的优点就是不需要大量的原木支撑,但如果山体的土质松软容易坍塌,就只能选择需要大量原木支撑的方形了。而一般的高地,就算是在同一座山上土质地质也会有所区别,所以在同一座山里的坑道形状和结构也不是完全一致。
比如鲍尔良钻进的的这个用于通讯和坑道间联系的通道,就是圆形的。这坑道与其说是一个坑道,还不如说是一个山洞。因为它只能勉强容得下一个人屈着腿猫着腰从这里穿过,更准确的来说是“爬过”,而这条山洞,不过是战前刚刚修建而成。
这是一条通往正面战壕的坑道,即可以用在战时向高地正面补充部队,又可以用作官兵基本联络,唯一的不足就是太过窄小,人只要稍微胖了一点,没准也就给卡在里头了,还不知道要受多少罪了。不过这样也好,万一今后把正面工事给丢了,日本钻到这里头即便不卡死在里面,想通过这么狭窄的地方,也不见得容易……
在通道里钻了一会儿,就来到了相对宽敞的指挥部。这个指挥部是鲍尔良的营指挥部,或者同样也是他的住处。摆设十分简单,除了一张床、一盏煤油灯之外。就是一部放在炮弹箱上的电话,甚至还有一部无线电台。
本来149团和大多数中央军部队一样,几乎不可能在营连一级配备电话的,但是在149团以第三团的名义增援到长山塔,并进入各高地之后,为了便于和总部联系,所以才额外给驻守各山头高地的连队配了电话,甚至还配备了一部小型无线电台。
和其它任何一支部队一样,他们对这部电话和电台保护得很好,尤其是电台因为电台往往只在最关键的时候使用,所以电台上还盖了一层防水的帆布,实际上,在这坑道内根本就不可能有雨水滴下来,放那厚帆布更多的是防止落石损坏那部宝贵的无线电台。
“方参谋,你看咱们要不是今天晚上,再派一个排增援一下812,我估计今天晚上,小日本肯定会有什么大动作!”
像是不放心,鲍尔良问着自己身边的参谋,与他这个长官卫兵出身不同,人家可是正经的中央军校毕业,这两天,他可是在那一个劲的总结着“坑道于战场防御”的文字材料,这两天坑道所发挥的作用,远全超乎他的想象。
“一个排……这样的话,812上面差不多就是两个加强连了,三百多人人,咱们这边会不会太空了点?我看咱们给团长打个电话,让团长看看要点援兵,趁着现在还有机会,看看多补充一点,谁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补充人员物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说战斗不过只进行两天,但方国柱还是发现了坑道防御的一些弱点,比如各个山头,容易遭到分割,从而导致山头孤立,现在日本人还没发现这一点,若是等他们发现了,各个高地上的日子,可就真不好过了。
“行,我也这么觉得,咱们看看能不能抓紧时间补充一两个连过来!”
在他们说话的功夫,那炮声停了下来,不用猜,众人都知道,在这么一场报复性炮击之后,日军十有八九会再次投入部队发起冲锋。
“别急,别急,没有命令就别出去!”
吸着旱烟的老班长冲身边的作势就要冲出去的小狗子吆喝一声,然后半闭着眼睛说。
“这两天,小日本的炮一回打的比一回精,咱们要是不小心,一准就……”
话音未落,又是一阵急速射,在防炮洞再次于爆炸中晃荡的功夫,老班长看似轻松的吐了口烟,然后半睁着眼睛说道。
“你瞧,没说错了!”
“班、班长,您可真神了……”
小狗子看着班长,脸上尽是佩服之色,班长果然就是班长。
“好了,狗子,睡觉吧,我敢说,今天直到天黑,小日本都不会再冲上来,这一阵排炮打的,他们炮弹也耗个差不多了,我估计,今天晚上,十有八九,他们会夜袭!”
夜袭,在老班长看来,这两天为了812小日本的一嘴牙差点没崩碎,肯定会千方百计的找回面子,怎么找回来,昨天晚上打了两次夜袭,不过规模有限,那今个呢?
“班长,那,那咋弄?”
狗子有些担心的说道,昨个夜里,那可是一个险字,今个晚上小鬼子又要打夜袭,万一……
“睡觉,睡觉,咋弄,兵来将挡呗!”
山河血 215.第215章 血染之地雪与血
雪是白的、血是红的、土地是血染的!
入了夜,这片血染之地,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对每一个战士来说,此时他们似乎应该休息一下,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场大战,不过刚刚拉开序幕。
天空繁星点点,在夜幕下,在这个寂静的夜晚,在日本挖就的战壕之中,只能听到“哗啦、哗啦”刺刀与饭盒、步枪与铁帽之类的撞击声。
在那半人深的战壕中,一顶顶“铁帽”映衬着星月的反光,数以千百计的日本兵正在作着最后的行程准备,这将是这场战役打响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进袭。
“诸君,望诸君以个人之勇武血洗搜索第八联队失旗之耻!”
在战壕内,军官、军曹们冲着这些士兵作着最后的鼓动,没有多余的言事,没有严厉的命令,有的只是看似极为平淡的命令,而命令中所贮藏着的耻辱,却足以让任何第八师团官兵,为之疯狂。
他们盯着那山头,那双眼中尽是狂热。
而在山头上,那喧嚣了两天一夜的阵地上,上百名官兵却抓紧时间悄无声息的修复着战壕,那战壕附近的石块被炸成了石子,石子被炸成的石粉。
军人总有一种预感,对死亡的预感!
在修复着的战壕的时候,50来岁的,号称给袁大总统牵过马,给段总理扛过枪、给吴大帅提过行李,最后又给国民政府扛起了青天白日满地红的老班长,眼睛盯着那星空,有一搭没一搭的吸着烟,那神情严肃中带着几分无奈,那无奈中透出的意思几乎让人觉得琢磨不透。
“班长,您这是怎么了?”
小狗子的话,让老班长看一眼这十六七岁的后生,这娃面嫩的很,可脑袋瓜子聪明,将来……还有将来吗?
“小狗子,若是俺有一天死了,你给不给俺烧纸?”
老班长的话让小狗子一愣,先是点头,又是摇头,然后又点头,又摇头的,最猛的抽了自己一个嘴巴。
“班长,你说的是啥话,都把俺给弄糊涂了!”
小狗子就聪明在这地方!
瞧着左右为难的小狗子,老班长却把烟袋在脚边的石块上使劲嗑了一直,他从那步枪射击孔中朝着山下看了一眼。
这一仗不定……
“小狗子,你记住了,在这战场上,别想着活,想着活的人都活不了,是个人丢到战场上,要先把自己给忘了,就当自己已经死了,这样才能活下去,你越想着活,死的就越快……”
老班长在那里说道着,似乎是在点拨着后辈,告诉他自己吃几十年军粮的经验。
“别远远的打枪,没戏,这老汉阳,膛线都磨掉一半了,过三百就打不准,再说,调表尺,那更是费不完的事,打仗的时候,就这样,直接瞄准打,放近了,顶着鼻子打,别听旁人瞎白糊,什么远远的打死他们,远远的打不死人家,自己不定就没了性命,离近点,顶着鼻子开枪,最好开一枪都能有血崩到脸上,那会,你就知道了……”
一言一语的,无不是老班长的战阵经验,军人的预感从来都很灵敏,尤其是这种打了几十年仗的老兵油子,或许他们油滑,或许他们的奸诈,或许……但是他们的预感却极为准确,甚至那鼻子都能闻着空气中的枪油味,然后预知到危险。
终于,到了下半夜,听着身边响起呼噜声的时候,一夜未睡的老班长捅了捅身边的狗子,在狗子愣神的功夫,轻声说道。
“走,多带点手榴弹,跟我一起出去……”
嘴上这说着,老班长提着几枚手榴弹出了坑道,进入战壕后,那寂静的战壕内,没有任何声响。
“班长,这是……”
眼皮还在打着架的狗子,似乎不太明白老班长的意思。
“这钟点,是人最困的时候,袭营什么的,都是选这个钟点,日本鬼子,那也是人,他们肯定选这个钟……”
说着话,老班长将手榴弹一个个拧开后盖,露出拉火绳,然后扒在观察孔观察了起来,不是他信不过其它人,他是信得过自己的预感。
终于在凌晨两点时,山脚下的日军战壕热闹起来,一个又一个日本兵提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步出了战壕,他们的动作不大,大都是猫着腰,悄悄的朝着山上的进攻着,一切似乎都很顺利,这个钟点,人最困,同样天色也很暗,乌云又遮住了月亮,似乎,这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夜晚了,最适合夜袭的夜晚。
在日军的出击阵地处,此时战壕内,更多的日军官兵跃跃欲试的随时准备出去,而在阵地后方的一个掩体内,用望远镜观察着一个大队规模的“****队”进攻的秋山,扭头冲身后的参谋命令道。
“命令炮兵准备射击!”
****式进攻!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式的进攻,就是挥霍士兵的性命,不顾伤亡的实施人海战术,事实上,他的确这么做过,可两天一夜的战斗使得他意识到,仅仅只靠士兵的武勇,根本不可能攻克812高地,山上的支那守军一定修建了大量的防炮掩体,否则不会在遭受那种毁灭性的炮火之后,还能保有极为可观的防御力。
步炮协同,看似完美,但实际上,对于进攻者来说,他们永远都有机会躲避炮击,不到二十年前的欧战曾证明了这一点,而现在,在812高地,支那守军同样用他们的工事证明了这一点,在遭受了一番挫折后,秋山决定改变自己的打法,用一种全新的进攻手段,去结束这场让人羞愤不已的战斗。
“平川大队,三分钟后,准备出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