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血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差不多是时候了!大家都等急了!”
就在这时,蒋梦麟却推门走了进来,正是在他的强烈邀请下,这场“首映式”才选择于北大的校园内举行。
山河血 218.第218章 谁能铭记
怎么还没来!
在挤进了近两千人的北大政法院大礼堂内,此时那些来自北平甚至天津各个学校的青年学生们,焦急的等待着,今天,他们不仅仅是来参加《红石岚大捷》记录片的首映典礼,更为重要的是,在很多人看来,他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听那位“大英雄”的演讲,按照首映典礼的安排,他会在纪录电影播放前,作一个简短的演讲。
从3月6日起,伴随着义勇军五十八路军所取得的“红石岚大捷”,管明棠这个名字再一次名动全国,不过那是得益于政府的“宣传”,至于他本人,一直都拒绝记者的采访,因为他一直强调“我从来不是英雄!”,当一个人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时越是表现个人的谦逊,却能吸引人们的眼光,就像此时一样。
这些年青人渴望听到这位年岁与他们相当,至少相差不大的青年的话语,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些启示,得到感召,当然,还有一种不服的心态,在一些青年的胸腔之中聚集着。
架子太大了!
从首映典礼开始,直到现在,足足十几分钟了,他依然还没有出现,这那里是谦逊,分明就是……
就在挤满了人的大礼堂内气氛开始有些燥动时,伴随着主持人的介绍,一个人缓缓的走到演讲台,是管明棠。
这演讲台,并不是演讲台,而是——烤架!
置身于烤架之中,看着坐在前排的那些大师们,望着台下一张张年青的脸庞,尽管有一种置身烤架的感觉,但管明棠还是尽量让自己冷静下,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演讲,事实上,当年在大学中,他也曾是一个“演讲高手”,甚至曾师从“名师”,向“名师”学习演讲技巧。
在管明棠站在演讲台上的时候,原本嘈杂的大礼堂静了下来,青年们看着站在台上的年青人,他们更多的是用同龄人的眼光打量着他,嗯,模样很周正,还算英俊,还……他会说什么?
和所有人一样,孙玉莹不由有些期待起来,她甚至忆起了在广场上,他那结结巴巴的样子,最后不得不用一首歌表达自己的情感,那么今天呢?
“观世音菩萨保佑,一定要让他出丑啊!”
望着台上沉默的男人,孙玉婷不无坏意的祈祷着,对这个男人,她可从没有任何好感,一丁点也没有!
沉默!
从站在演讲台上,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或期待、或平淡的脸庞,管明棠出人意料的选择了沉默,一分钟、两分钟……在长时间的沉默中,大礼堂的气氛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沉默中,大礼堂内先是由闹到静,然后在长时间的安静之后,焦切的青年们开始变得有些焦切,他们纷纷交头结耳着,变得不耐烦起来,就在他们不耐烦时,管明棠的嘴唇轻动。
“尊敬的各位教授、同学们……”
简单的问候,平淡的声音,极为平缓的语气,似乎没有任何突出的地方,就像是一次简单而乏味的讲演的开头。
“……荣幸,每一个人在看到,那大大的标语,看到那意味着无尚荣耀的“英雄”两字同自己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时,他所感受到的都是无尚的荣幸,英雄,是多么美妙的名词,足以让男人为之疯狂,女人为之痴狂……”
在这平缓的讲话中,台下的一些人似乎笑了出来,的确,正像管明棠说的那样,英雄这个称谓的确非常诱人,的确能够让所有人为之疯狂,为之……
“……而在荣幸之余,我想,每一个人都应该感觉到惶恐,他们会反思,我是英雄吗?至少我一直如此反思着,我是英雄吗?这是一个问题!一个对于我个人来说,必须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又一次,管明棠面对这些青年,道出了自己的内心所想,相比于先前对胡适之的倾诉,这一次他选择当众展露自己的内心情感。
“……不是说世间没有英雄,而是,那些真正的英雄身在何处,那些真正的英雄,是否被人们铭记,英雄是无畏的,因为他们做到了许多人,终其一生,不敢亦不能做到事情,而英雄同样也是悲哀的,因为,英雄总会被人们遗忘,被我、被你们,被我们大家!被我们每一个人……”
此时那平缓的语调已经变得激昂起来,而在演讲时管明棠则用手势配合着自己的演讲。在突然发出这一指责时,整个大礼堂内,几乎所有人都燥动了起来,因为台上的人,那个所谓的英雄似乎是在羞辱他们。
“你们愤怒、你们羞恼,可我说的不是事实吗?”
充满情绪的言语伴着那生硬的语调,真让人无法接受这一切。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你们谁能够说出他们的名字?谁能够记住林觉民《与妻书》中的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发出的悲呛!
不!
我忘记了,你们同样也没有记住,当我们口口声声宣传着抗日的时候,当我们为义勇军的胜利欢呼的时候,我、你们,你们记住了红石岚、记住那面缴获来的军旗,记住了我管明棠、记住了高胜仑,记住了……可,你们是否能够记住,那些为我们这个国家,为我们这个历经磨难的民族而献出生命的义勇军军人呢?”
这不是反问,而是质问,而是斥责,此时管明棠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他不断的大幅度地摆手势,而且非常频密,甚至于,他的演讲过程中,完全没有有停顿,尽管他的手中没有稿件,可那犀利的言语还是如机关枪一样,让台下的众人,根本就没有任何回应的余地,随着思路的进一步拓展,他说话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句子一句接着一句,双手摆动的幅度也越来越大。
“我们遗忘了,可耻的遗忘了,这个国家的保卫者们!这就是我们口口声声的说道着,面临日寇入侵的时候,我们愿意和敌人死战到底,我们是正义的,正义是不可战胜的,可是!”
只手一指,指向面前的那些青年学生,第一次,管明棠的言语猛然停顿了一下,这一声停顿,只让礼堂内的人们像是猛的一个从窒息中呼吸了一口空气似的,就要他们试图吸气时,又是一声有力而生硬的责问,再一次冲击着他们的灵魂。
“为正义献身的战士们,谁铭记了他们!谁铭记他们的鲜血?谁铭记了他们的牺牲,你们欢呼胜利,不过只是一时的激情,你们呼吁抗战,不过只是一味的愤怒!可他们呢?他们付出的却是生命!当你们在这里为某一个英雄欢呼的时候,在前线,数十万有名的和无名的英雄们,正在用自己的生命,去悍卫,去悍卫这个国家的国土,去悍卫这个国家的尊严,去悍卫……”
毫不留情的、没有任何情面的抨击,让那些青年人们脸色变得难堪,可此时却没有任何人站起身来反驳,在事实面前,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任何解释的都是徒劳的,在这一瞬间,管明棠用几分钟犀利的而没有任何情面的演讲,彻底粉碎了这些人中,许多人自许的爱国之情。
“去悍卫你们在这里欢呼的权力!”
短短几分钟的演讲,极为激动的管明棠的后背湿透了,他的额头上冒出了汗水,看着台下的这些青年,管明棠并不后悔自己所说的一切,因为,无论是他们,还是自己,很少铭记这一切,很少有人去铭记、去追忆那些值得铭记、值得追忆的人物,他们铭记住了“举起手来”、铭记住了“强奸与屠杀”,铭记的虚构的“侠客英雄”,却无法铭记那些最值得铭记的英雄们!
“现在,你们还会问我那个问题吗?做为英雄的感想?作为英雄的想法?作为英雄的……我想,今天,也许今天,最值得我们记住的,就是在即将播放的记录电影中,那一个个无名的身影,因为正是那一个个无名的影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称赞的,在最后,我想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评断一个国家的品格,不仅要看它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还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
演讲结束了,站在台上的管明棠满面汗水,而台下的人们看着他,看着这个先前发出震耳斥责声的青年,在这一瞬间,整个礼堂一片死寂。
“他是在用演讲杀人!”
下意识的,盯着台上的青年,胡适的脑海中浮现出这么一句评价,可他却深知在这简短而直白的演讲之后,他的内心被触动了。
“他的演讲能杀死所有人!”
“啪、啪、啪……”
一声掌声响了起来,是一个站在前排的记者,他的胳膊间夹着记录本,他望着台上的青年,用力的鼓着掌,这掌声惊醒了先前沉思的众人,人们像是如梦初醒一般的,纷纷站起身为用力的鼓着掌,山呼海啸般的掌声与狂热的欢呼声,在这一瞬间,似乎要把这大礼堂的房顶掀开似的,此时再也不会有人再去质疑什么,再去反驳什么,在这一瞬间,管明棠用一场不过七分钟的演讲征服了所有人……
山河血 219.第219章 谁是英雄?
电影屏幕上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日军汽车的残骸燃烧的滚滚浓烟中,疲惫不堪的战士们手提着缴获来的武器,他们的脸上洋溢胜利的喜悦,画片上不断的闪动着为胜利欢呼的战士,这是一场得之不易的胜利,是用鲜血与意志换回的胜利。
在长达一个小时的记录电影中,每一个人都在用心体会着每一帧电影画片,体会着那电影画面中所展露出来的牺牲与付出,体味着每一张质朴的脸庞背后的故事。
当画面在一具与敌人抱在一起同归与尽的脸庞上掠过的时候,人们的脑海中浮现出行路上那张质朴的被风雪遮挡的脸庞展出的笑颜,
“俺叫石二蛋,河北保定府的……!”
质朴的脸庞、纯朴的话语,没有任何激昂而愤慨的宣言,有的只是一个普通士兵对着镜头的留影,还有那争抢镜头时表现出来的孩子气,可在身受重伤时,却绝然的拉响手榴弹死死的抱住了一个日本兵。
在这一瞬间,泪水,再一次顺着每一个人的脸颊流淌了下来,男人们含着泪用尊崇的心态看着这部电影,女孩们几乎是在哭泣中看完这部纪录影片。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又一次,在众人以为电影将要结束的时候,那片头的歌声再一次响了起来,再一次,那雄伟的河山,富饶的土地、勤劳的人民、安逸的生活,出现在电影屏幕上,又一次,在歌声中,远景拍摄的进攻、肉搏画面映入人们的眼帘。
终于歌声毕了,这电影似乎放完了,优美的钢琴旋律伴着秀美的河山画片,映入人们的眼帘,在钢琴的旋律声中,那山河是如此的秀丽,如此的让人依恋,如此的让人心醉,就在人们醉心于此的时候,长城的画面出现在屏幕上,而在长城上方的涂黑的天空中,出现一副照片,是一张军人的合影,是上百名官兵的合影。
“假如我是一只鸟……”
伴着一声极富情感的朗读声,那照片边出现一排字“义勇军第五十八路军第一团一营二连,全连143人,于民国二十一年3月2日,全员阵亡于红石岚……”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在朗读声中,那屏幕上再一次映出一张照片,依然是一张军人的合影,然后如前一般,番号、人数,于民国二十一年3月2日,全员阵亡……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终于,在那满怀悲呛的朗读声中,在那一张张照片不断映入他们的眼帘时,即便是最为坚强的,即便是情感最为内敛的人,这会跟着其它人,嚎啕大哭起来。
哭声,似乎成为这大礼堂中唯一的声音,男人们再也没有了任何顾忌,他们放声哭泣着,而女孩们的嗓子,早已哭哑了,甚至有一些人因为悲伤过度,而昏倒在同伴的肩头。
没有任何人会去责怪他们的失态,终于,在这一瞬间,他们真正意义上理解了管明棠,理解了先前的那场演讲。
泪水,泪水同样顺着管明棠的脸颊滑落,事实上,在亲自操刀指挥剪截这部记录片时,他已经不止一次放声哭过,尤其是在片尾的那些照片,那照片上一张张质朴的年青的脸庞,一个个曾经鲜活的战士,此时已经为了国家和民族,化为冰冷的尸骨,有许多,甚至连残肢亦无法找到,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真正值得人们去铭记的、去追忆的!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这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终于,在深沉的朗读声中,画面从那如士兵检阅般整齐的棺木中切换到了一个面画上,在画面上,国旗迎着山风飘扬着,而旗手的身体呈45度倾斜着,他的一只手死死的抓着旗杆,他没有倒下,国旗同样也没有倒下,而在他的身边,提着枪的战士仍然在冲锋。
国旗没有倒下,正像这个国家未曾屈服一般。
震撼,当画面定格在这一幕的时候,每一个人的心灵都被深深的震撼了,那泪水朦胧的双眼盯视着画面,这个画面定格在所有人的心灵最深处。
挤过人群,一个青年站到那屏幕前,他的帽子一直紧紧的撰在手中,突然,他冲着那定格的画面跪了下去,泪,无声的泪,顺着他的脸颊再次滑落。
一个、接一个,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用跪拜的方式,冲着定格的画面跪拜下去,甚至连那些面带白须、满头银发的大学教授们,亦选择了跪拜,没有任何人的心灵会抵触用这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脸颊是湿润的,甚至在电影结束的时候,许多人是靠着朋友、同学的搀扶,方才能勉强走出大礼堂,他们走着,每走一步,都会回头去看屏幕上的定格的画面,去看那旗手用血肉支撑起的国旗,去看那即便死去亦不愿倒下的战士。
谁是英雄?
第二天,在北京大学政法院大礼堂连续播放《红石岚大捷》之后,北平、天津以及华北的几乎每一家报纸,都在头版刊载了管明棠的演讲内容,似反思、似疑问的问题充斥于报纸之间,而在报纸的正中央,正是那即便死去亦不愿倒下的战士,正是那面用战士的血肉支撑起来的国旗,这未尝不是用血肉支撑的山河啊!
3月16日,北平,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天,长安街注定成为全中国的焦点,甚至连前线的战事,亦无法引起人们的关注,从昨天夜里,就有十数万名学生、市民,自发的清扫着街道,扫去街道上的落叶、积雪,尽可能的把街道清理干净。
今天,是义勇军第五十八路阵亡将士的奉灵日,公墓就设在北平郊外的八宝山,那是由北平的民众捐款购得。
从凌晨时分,在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对于北平城来说,这是前所未有的情景。人们或是臂上都缠着黑纱,或是脖间挂着孝布,或是胸前佩着白色的纸花,眼睛都望着第五十八路军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灵车,足足数百辆灵车,那些灵车是北平、天津各界筹集的灵车,在灵车上搭载的却是两千余名阵亡的五十八路军官兵的棺木。
在路边,六七十岁的长者依靠着大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穿着校服的少年,他们的手中手持着小小的国旗,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
在太阳升起的时候,随着几辆前导车过去以后,灵车队伍缓缓地开来了。灵车四周挂着黑色和黄色的挽幛,上面装饰着大白花,显得甚为庄严,而且肃穆,每一辆灵车上,都站有数名佩戴白手套的卫兵,他们站在车灵车上,手扶着棺材,那棺材并不是厚棺,仅仅只是方型的薄棺,可与普通的棺材不同,每一个棺材上,都铺有一面国旗,是了,正是他们生前所守卫的这个国家的象征。
国旗,或许是因为那张永不倒下的国旗,在短短的几天之中,国旗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了升华,此时路边的人们手中大都举持着国旗,每隔几十米,都会有一个团体设立路祭棚,在路祭棚处,往往会有一面飘扬的国旗。
此时,路边的人们的心情极为沉痛,他们的目光随着灵车移动,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摘下御寒的帽子,然后默默的在灵车驶近的时候,跪拜在路边,为这些真正的“英雄”送行,随后眼睁睁地望着那一辆接一辆驶过的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敬礼!”
当那一辆辆灵车驶过一排排士兵的时候,随着军官的口令,士兵们行着也许是他们人生中最为标准的持枪礼,细心的人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无论列队的是中央军,亦或东北军、晋绥军、西北军,在这一刻,他们的双眼中都饱含着泪水。
北平的、上海的、天津的、中国的、外国的新闻记者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幕,而电影摄影师则从头至尾的忠实的记录下每一个画面,甚至在路边,那些走出东交民巷各国外交官们、军官、士兵,亦会在灵车驶过时,或是鞠躬,或是行军礼,在过去的三天之中,那部电影感动了几乎每一个人,甚至就连同他们的敌人——日本总领事馆,亦送来了花圈,而在人群中,几名行着军礼的日本军官,又显得是如此的刺目,可这些日本陆海军官在目送着灵车驶离时,他们神情却又如此的肃穆……
世界上有一种情感是共通的,除去爱情之外,对于英雄的尊崇是共通的,英雄的壮举可以感动所有人,即便是他们的敌人!
左手持扶军刀,右手行着军礼,在目送着灵车的时候,感受着身边如刺刀般锋利的视线,一个日本海军军官的脑海中却浮现出这么一个念头。
“我们永远都占领这个国家,因为这个国家已经改变了!”
山河血 220.第220章 震撼之时亦感慨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在充满悲呛的朗读声结束的时候,那最为震撼的一幕出现在电影画面上,此时电影放映室内,原本的德语翻译声停了下来,在小小的放映室内,静的出奇,放映室里的人们,静静的看着定格的画面。
在这一瞬间,一种莫名的情绪在所有人的胸膛中酝酿着。
而电影放映室内,那个身着军装的中年男人尽管仍然保持着军人式的坐姿,可是如果有人注意的话,可以看到他的双眼微微泛红,即便是作为军人,他同样也被这部记录片所震撼了,震撼他的并不是军人们的牺牲,而是军人们的武勇,和那燃烧着的,足以让世间的一切沸腾的爱国之情。
“哒……”
电影放映室内的灯亮了,在灯光中,那些穿着将军制服的国府将军们纷纷站起身,而在前排的那个光头中年将军最后站起身,在他的身边是十几位穿着德国军装的将校军官。
“委员长阁下!”
一名身着德军制服的德国将军面对着蒋介石,神情显得极为严肃,可那张德国容克军官式的严谨与呆板的神情中,却透出一种未见的激动。
“塞克特将军!”
转过身,蒋介石看着眼前的这位被誉为德国“国防军之父”的汉斯?冯?塞克特,这位被削去德国陆军总司令一职后沉寂数年的塞克特,在月前以私人名义应邀来到中国。为了迎接这位贵客,当时身在保定的蒋介石特意派交通部长朱家骅前往上海迎接并全程陪同,还专门从同济大学医学院调来一名教授作为他的保健医生,汉斯?冯?塞克特可以说是政府聘任的德国顾问中资历最老、威望最隆、见识最广的一位。
几乎是在接到《红石岚大捷》的电影拷贝后,他便邀请其与参谋本部的将军们一同观赏这部电影,正如同他一样,这位典型的容克军官,同样也被触动了,先前在电影播放的时候,他无意中发现,这位塞克特将军趁人不注意的时候,用手指拭了一下眼角。
“请您接受我的祝贺!”
塞克特将军用极为真诚的口吻对蒋介石说道。
“如果您的每一支军队,都能够拥有像这支军队一样的战斗精神,那么,贵国再也不需要我们了,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击败你们,即便是你们使用最为低劣的武器,他们所展现的勇气,足以让任何勇士自形相惭!”
赞扬!
前所未有的赞扬从塞克特的口中吐出,事实上,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纪录电影中,他整个人完全都被震撼了,与中国人不同,他所受到的震撼,更多的是源自于那些军人们所展现出来的勇气,那种勇气是任何一支欧洲军队很难岂及的,
直到现在,他总算是明白了那一句话——中国人或许可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士兵,他们不惧怕牺牲,更不匮乏勇气。
如果说,事实上,不仅仅只是塞克特一人受到了震撼,几乎这个房间内的每一个人,包括这些骄傲的德国职业军人,同样受到了震撼,他们第一次收敛起内心的高傲,用一种平等的眼神去打量这个落后国家的军人。
军人间的惺惺相惜,在这部电影播放后,不经意见在他们内心中产生了,这完全是一种意想不到的变化。
“塞克特将军,我们中国,拥有非常杰出的军人,而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理论以及军事科技,而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
面对前所未有的称赞,蒋介石并没有飘飘然然,作为这个国家的最高军事长官,他深知,中国军队的现状,第五十八路军,只是一个异数罢了,仅只靠一个五十八路军,很难赢得未来的战争,更不可能收复东北四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