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朝开工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这他么的……八百加急还不把人累死……”

    嘴里这么说着,施奕文又对努尔哈赤吩咐道。

    “努尔哈赤一会去燕子胡同的唐家别院,咱们先在那休息一天,他张江陵想见我,也得等我睡饱了休息好了再说。”

    过去来燕子胡同的时候,施奕文觉得这是外人的地方,现在倒是不觉得的见外,在他到了燕子胡同的时候,那边努尔哈赤不过刚和门房说一声,那边门后就有人连忙迎了出来。

    “小的唐九见过姑爷!”

    “是你!”

    施奕文诧异看着眼前这个相貌不起眼的年青人,在南京的时候,曾和他有过数面之缘,他不是在南京吗?

    “你怎么到了京城。”

    “回姑爷,这几天,小的弟兄几个一直在京城侯着姑爷,我们先走了一步。”

    然后唐九又压低声音说道。

    “姑爷,小姐说了,从今往后,我和老十、十二弟,还有小十七,我们弟兄四个就是施家的家奴,往后少爷有什么事,只管吩咐我们。”

    看着唐九和他身后的三个人,施奕文感觉有些诧异,难道这就是唐子琪的安排?送几个家奴给自己?就在疑惑的功夫,已经见过礼的唐九,靠近了用更低的声音说道。

    “小的打听到乌纱胡同那边之所以召少爷回来,是因为江南的事情,现在江南那边暗潮涌动,听说这几天已经牵涉到的人已经不下百人,少爷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在解释之余,唐九又说道。

    “小的弟兄四个,在唐家一直负责打探各种消息,小姐说,少爷往后能用着我们。”

    他们岂不就是探子?

    施奕文忍不住朝着一旁的刘锦江看去,见公子把目光投向自己,早就累的只剩半条命的刘锦江,便凑到他身边说道。

    “公子,南京都知道,唐家最擅长打探消息,唐小姐派来的人,肯定对你有大用。”

    简单的几句话,却包含很大的信息量,因为太过疲惫的关系,施奕文倒也没有在细问,只是对唐九吩咐道。

    “嗯,我知道了,好了,我先睡一下,派个人去施家庄通知一声,就说我已经回来过了,等明天再回庄子里。”

    “是,小的明白,”

    唐九扭头对身后兄弟吩咐道。

    “十七,你去施家庄知会一声。”

    在进院的时候,施奕文并没有像过去那样欣赏这座园子,倒不是因为这座园子很快就会姓施,而是因为在他的心底还有更要紧的事情需要考虑。

    “张居正、江南……”

    尽管不知道唐九从那里打探到的消息,但施奕文却忍不住犯起了嘀咕,他张居正为什么这么急切的把自己喊过来,他是什么目的?

    ()

    (iishu)是,,,,!




第335章 首辅的心思
    【】(iishu),

    再一次见到张居正的时候,施奕文的心情不可不谓之复杂,毕竟,自己……至少在事实上,他算是自己的岳父大人吧。

    心里这么嘀咕着,施奕文毕恭毕敬的行了礼。

    “下官见过首辅。”

    “坐!”

    放下手中的书,张居正并没有立即提及正事,而是笑着说道。

    “往后不用这样见外了,子琪是内子的侄女,既然你们已经定了亲,那也就是自家人了。”

    尽管嘴上说着自家人,可是张居正却没有说应该称他为“姨父”,显然……压根就没有把他当成“自家人”。

    “是,是。”

    嘴上笑着,施奕文便直奔主题道。

    “不知姨父招小侄回京,可是有什么吩咐?”

    那怕是张居正没有把他当成“自家人”,也不妨碍施奕文把他当成“自家人”,毕竟,谁让自己和他女儿在一起了呢?人家女儿没名没份的,这事……自己理亏不是。

    “也谈不上什么吩咐。”

    打量着眼前这个年青人,张居正的心底可谓是五味杂阵,自然的又一次想到自己的女儿,若不是因为他,女儿又何至于隐名埋姓,自己又岂会……罢了,自己那苦命的女儿,即便是没有他,这命已经凄苦如此,说到底不还都是自己害的吗?

    女怕嫁错度郎啊!

    如果他能早回大明几年,或许……

    哎,心叹一声,在寻思着子琪找到良配的时候,突然,张居正的心头猛然一跳,他立即想到女儿就藏身于唐家,万一……莫非,他们已经见了面,要是这样的话,他们之间会不会……

    脸色骤然一变,尽管心底意识到那种可能,但是张居正看着他不动声色的说道。

    “你在南京对傅作舟提的那个建议,老夫已经知道了。”

    说罢,他就盯着施奕文,反问道。

    “看来,你总归还是想要回旧港啊!”

    尽管不知道张居正的想法,但施奕文可以肯定的是,他这么问,肯定是在试探自己。

    “人难免念旧,况且,旧港亦是大明故土,施家受成祖之命为大明旧港宣慰使,世代为大明守土,如今却失土百年,每每念及失土之痛,小侄总会觉得愧对大明,愧对陛下……”

    施奕文的这一番话,说的倒也民冠冕堂皇,那怕就是任何人听到这番话,也不能说他心存异志。

    “嗯,你能这么想,也不枉陛下如此信任你!”

    略微点了下头,张居正又说道。

    “那你也要知道,以现在的形势来说,大明所忧着无非就是蒙古边患,至于西洋……”

    摇着头张居正用无可奈何的语气说道。

    “在这个时候,大明是不可能腾出任何精力用于西洋的,所以,朝廷是不可能出兵助你收回旧港的。”

    这就是张居正请施奕文过来的原因,不为其它,就是因为他知道朝廷百官绝对不会同意朝廷用兵西洋,至于赞同收复旧港,更是天文夜谈。而想要解决流放的问题,首先必须要在那里有一个合适的地方可以流放那些人,要不然所有的一切都不过只是空中楼阁罢了。

    尽管在傅作舟的信中,已经提到了海外与大明的不同,但是对于张居正而言,他所需要的并不仅仅只是空谈,也正因如此,他才会旧事重提,才会特意把施奕文从南京招过来。

    “不需要朝廷一兵一卒!”

    迎着张居正的目光,心知对方为什么这么问的施奕文解释道。

    “姨父有所不知,南……西洋,其实相比于大明来说,那里应该叫南洋才对,那里不同于大明,那里虽然小国林立,可是小国国土不过区区百余里,其它地区大都是一片荒蛮,西洋……就是欧罗巴佛郎机、荷兰、西班牙等西洋诸国,他们于南洋各地建立城市,港口,无不是寻找一处合适的地方,然后直接筑城筑港,当地土人对此也是不闻不问,即使是有土酋询问,无非也就是软硬兼施,大都是给几百两银子长租,然后再适当展示一下力量,如此,也就可以在当地立足了。”

    因为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没有形成“南洋”的概念,所以施奕文总还是要解释一下,然后才能引出欧洲诸国。想着那些外来的和尚那么轻易的就把南洋给占了,他的心里不禁有些可惜,华夏在南洋经营的更早,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最终不还是便宜了西洋人,甚至于英国、荷兰、西班牙人之所以能够在那里站稳脚,还是得益于明人的帮助——大量大明移民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而到最后,那些大明的移民又落个什么下场?

    想到这,施奕文的心里不禁有些感叹,同样也暗自想着,同样的事情绝对不能在这个世界再次上演!

    在他话声落下时,张居正疑惑道。

    “这,天底还有这种事情?”

    “怎么能没有呢?就像澳门一样,佛郎机人一样可以于租我大明的澳门,更何况是那些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家国天下的土人?”

    这个时代的南洋土人确实没有家国天下的观点,甚至直到百年之后,许多人仍然没有国家观念,这种观念恰恰是西洋人给他们带来的,通过西洋文化的传播才在那些地区形成这种观点,而这种原始的意识形态,正是西洋人能够在那里开拓殖民地而没有遭遇多少抵抗的根本原因。

    “这……”施奕文这样的解释,倒是让张居正相信了几分,毕竟,澳门确实被大明租给了佛郎机,那怕那是地方官自做主张。可总归现在也是事实。但是澳门总归是澳门,自己所需要的并不是澳门,而是一个远在海外的,不用费大明一兵一卒就能得到的地方,只有如此才能安置那些人,把那些碍眼的家伙扔得远远的!

    “若是这么简单的话,那事情倒也好办,不过……”

    沉吟片刻,张居正看着施奕文问道。

    “可是,这件事总归是空口无凭,若是当地没有筑城,只恐怕朝中诸臣是绝对不会冒然同意,把几万人流放到那里的……”

    (iishu)是,,,,!



第336章 孤注一掷
    【】(iishu),

    其实又何止几万人啊!

    提到几万人的时候,张居正的心里长叹一声。

    千余人!

    九族流放!

    恐怕不下十几,甚至几十万人啊!

    这些人家无不是江南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甚至就是家奴都不下百万……把这些人都流放到海外之后。

    估且不说其它,恐怕自此之后,没有百年的时间,江南的文风是不可能再次兴盛了。甚至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他知道,自己这么做的后果,当然也明白做出这一切的代价。

    但是,这样也不错,至少对于国家来说是有好处的,没有了那些江南的世家大族的阻碍,改革可以得到迅速推行,甚至就是寒门出身的江南士人也能够从中得到好处——他们可以更轻易的入仕为官,到那时,他们就新政的支持者,就是他张居正的拥护者!

    想到这件事与国与民与已的诸多益处,顿了顿,张居正看着施奕文继续说道。

    “你这一路上只顾得赶路,想必还不知道,现在南直隶已经经乱了起来,按李祯、董宜臣两人的口供,吕调阳已经下令关押提审了近两百名官员和本地士绅,按密信所奏,根据目前的口供来看,涉及其中的恐怕不下千人,这些人无论是涉及多少,但意图行刺钦差,总归都是形成谋逆,所以,最后至少是流九族……”

    朝着施奕文看去,一副悲天悯人状的张居正不禁感叹道。

    “千人九族又岂止的数万人,这么多条人命,要是不加以妥善安置,不能先解决问题的话,只恐怕……”

    闭上眼睛,张居正颇为无奈的长叹口气。

    有时候,不是他不愿意下狠手,是因为即便是他也不敢一次杀上千人,大明除了高皇帝和成祖之外,又有那个皇帝有那样的胆气?这也是张居正在面对南直隶等反对改革的官员步步紧逼,而无能为力的原因,因为他一直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杀掉他们,可是……皇帝是不会同意的。况且杀了他们,还有他们的子女亲族,那些人会前扑后继的与自己,与新政为敌,才是投鼠忌器的根本原因。毕竟,不可能杀了他们所有人。

    但是现在,施奕文的提议却解决了所有人的问题。

    流放!

    虽然有一定的风险,可总归他还是有信心能够说服皇帝答应的,但是想要做成这件事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要有地方安置那些人。

    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盯着施奕文,张居正说道。

    “现在非但南京,就是京城也是暗潮涌动,要是没有个妥善的地方,只恐怕……”

    摇摇头,张居正长叹道。

    “无论如何,他们都竭尽力反对流放的……”

    看着满面无奈的张居正,施奕文可以体谅到他的这种无奈,在任何一个时代,对于改革者来说,最大的阻力是什么?就是内部的阻力。

    可如何清理内部的阻力呢?

    难啊……

    感叹之余,看着无奈长叹的张居正,施奕文的眼睛一眯,然后说道。

    “他们又怎么可能竭尽力反对!”

    说话时,施奕文语气特意加重了“力”两个字,这样的提醒,让张居正的眉头猛然一挑,疑惑道。

    “贤侄,你这是什么意思?”

    瞬间,那称呼就发生了变化,张居正盯着施奕文,目光中尽是疑惑。

    “哼哼,姨父以为流放,是给他们一条生命,可万一要是他们做垂死挣扎,孤注一掷呢?到那时,姨父又该如何?”

    垂死挣扎,孤注一掷!

    这几个字落入张居正的耳中时,只让他的心头猛然一颤,在此之前,他压根就没有往这边去想过,但是现在施奕文的提醒,却让他意识到有这种可能,毕竟,那些人是绝对不可能束手就擒的……

    “姨父真的以为,他们为束手就擒吗?”

    施奕文再次反问道。

    其实过去,在没有穿越到这个时代的时候,他还对土木堡之变以及正德的死因等所谓的“阴谋论”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但是在这个世界,或许是因为在空间里看了太多的书籍,也许是因为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所以,现在施奕文反倒不怀疑了,他深信那些个看似温文尔雅的文官们真面目是什么,他们无不是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主,甚至就是眼前的这一切……未尝不是如此啊!

    也正因如此,施奕文才深信那些文官面对这样的打击,必定会孤注一掷的!

    “你的意思是,他们会……”

    盯着施奕文,张居正摇头说道。

    “他们绝对不敢的,再说……”

    眉头微微一皱,张居正又摇头说道。
1...105106107108109...1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