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开工厂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无语的命运
第79章 卖女(第三更,求收藏,求推荐)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啧啧,这可真是神了!”
盯着在织布机间飞来飞去的“飞梭”,做了一辈子织布机的陈义,那双眼都已经看直了。
整整一天,陈义就这么站在织布机旁边,看着那台刚改成的织布机,看着织工欢喜的操作着那台织布机。也许是因为他看得太过专注,有织工小声嚷嚷道。
“这陈匠头是怎么了怎么总盯着这机子,该不是想偷师吧!”
“张主事,这人总盯着咱们家!”
“谁,谁想偷这个了,我,我就是看看……”
陈义急急的解释道。
“过去没见过这样的东西,才想多看一会。”
尽管他这么解释着,可张主事却小心了起来,冷冰冰的对他说道。
“陈匠头,不是我们不信你,你要知道,这东西可是东家花两千两银子买来的,这东西可不能轻易示人……”
“这不是家家都有吗”
当然,张主事并没有回答陈义的问题,只是不冷不热说道。
“家家都有,那也是花银子买的,没掏个几千两银子,谁家又有了”
“张主事,到底是谁家弄的这个“飞梭”啊”
尽管张主事没有往常亲近,但陈义最终还是打听到了他想知道的消息。
回到家之后,陈义就一直坐在院子里闭目不语,陈家娘子看到他,嘴里嘀咕着。
“莫非是活又少了”
“他爹,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从回来,到现在都没说一句话,是不是庄里又少了活……”
坐在院子里的陈义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似的,只是坐在那。良久才说道。
“在松江有多少像我一样的做织机、修织机的工匠”
“哎,没有二百,也得有一百九吧,他爹,你怎么想这个了可是出什么事了”
“没什么事,就是在寻思着一些事,再这么做下去,将来肯定是做不下去了!”
陈义自言自语道。
“得想法换个买卖了。”
“换个买卖他爹,你说啥呢”
“今天我在天锦坊里看到了一个新机子,其实也谈不上什么新机子,就是加了些东西,可却能多织几倍的布。”
“多织几倍的布我今个听旁人说过,说是从南京来的赛鲁班的能工巧匠造出来的,叫,叫什么飞梭吧。”
陈义点点头,然后说道。
“能,只要有飞梭,就能把旧机子的产量提高几倍。”
提到“飞梭”时,陈义又说道。
“我听张主事说,这“飞梭”都是那个人从南京带过来的,一套“飞梭”要几十两银子,不过既便是如此,一家也就只有一个,现在各庄不愁其它,就愁没有“飞梭”,千张布机的大庄,也就分两个“飞梭”,想要更多,就得自己造,只有大布庄才能从那人那里买图样,可咱们松江,家里只有几十张、几张织布机的人家,又岂止千家,可他们却买不着飞梭啊……”
陈义一边说,一边摇着手中的扇子,然后看着娘子说道。
“你说,要是咱家做这“飞梭”买卖,还愁买卖干不下去”
“他爹,你做什么美梦呢”
陈家娘子毫不犹豫的戳破他的美梦道。
“这“飞梭”买卖那么好干,又那能轮得着咱们家。你不是说了嘛,那图样可是得上千两银子!就是把咱们家全都砸了,也没那么多银子啊!”
这边她的话音未落,那边却传来女孩娇脆的唱曲声,看着坐在板凳上正洗衣裳的侄女,眼前顿时一亮,喃喃道。
“也许,有了!”
猛的站起身来,陈义对媳妇说道。
“娘子,快,去给小沅换身漂亮衣裳去。”
来到万金楼,陈义的眼睛左右瞧着,就在他想要拉过伙计的时候,就看到了冯记布庄的东家,正笑呵呵的坐在二楼与一个年青人聊着。
“莫非他们说的“塞鲁班”就是他”
心下寻思着,陈义往柜上走去,然后冲着掌柜笑道。
“方掌柜,您老忙着呢”
“冯东家客气。”
满面笑容的施奕文,这几天的心情特别好,因为两眼一张,就有人给自己送银子,这不,银子又送上门来了。
“哎呀,我说施公子啊,您可是真不好见哪,我昨个就来了,直到今天才见着您……”
冯学义满脸堆着笑容,这还是第一次,他这么火急火燎的捧着银子给别人送来,而且前后来了两次才送掉。
&nbs
第80章 人吃人 (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又一次浑身是汗的热醒时,听外面传来咕咕的浆声和船夫们的话声。
到哪儿啦
差不多过镇江了吧。
“少爷,您醒了,奴婢伺候您穿衣。”
舱里的话声,让施奕文顺着声音看去,是她,是陈浣,那张脸不像初见时那般红润,反倒惨白的让人生怜。布满血丝的眼里刚闪过一道痛苦的神色。尽管如此,她仍然有着比寇芸更为艳丽的容颜,
看她脸上满是憔悴,两眼肿的像桃子一般,施奕文知道她恐怕到现在还在适应吧。
“我这里不用人伺候的,你先下去吧。”
“奴婢知道自己没用。”
尽管她在压抑自己的情绪,可是施奕文能感觉到她身子在微微的颤抖,声音里也有种恐惧。
“往后奴婢会好好学,好好伺候少爷的。”
闻言,施奕文心下一阵叹息,几天前她还是好人家的女儿,可是现在却成了奴婢,而卖掉她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的家人。看着眼前这只有十三四岁的女孩,在后世像她这样的女孩应该在父母面前受尽宠爱,而在这里,却被家人卖为奴婢,想到陈义卖她时的嘴脸,心里又是一阵叹息,
“浣儿,你不用害怕,我习惯自己穿衣裳,一般是不用人伺候的,你先下去吧。”
看着她的背影,施奕文的心里叹口气。
一个年少的女孩可以承受这样的经历吗
“公子醒了吗”
仓外传来吴才的声音。
“是吴才吗进来吧!”
进舱的时候,吴才看了眼陈浣,见她两眼通红,便笑了笑。
“浣姑娘。”
“吴先生,奴婢这就出去了。”
在舱门关上的时候,施奕文立即对吴才抱怨道。
“茂达,这算是什么事”
公子的发问,让吴才诧异的功夫,又听他继续说道。
“你说你吧,说什么不好,偏生替我作出,让我买下小浣,你瞧人家难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是强抢民女呢”
公子的抱怨让吴才先是一愣,随即说道。
“公子,你以为在下是强人所难,其实,我是想救她!”
“救她”
施奕文不解的看着吴才。
“公子,浣姑娘也是苦命人,父母早亡,育于姨夫家,公子看她那姨父又是什么样的人”
“自然是见利忘义之徒!”
想着陈义冠冕堂皇的卖女求荣的模样,施奕文的心里就是一阵反感。
“何止是见利忘义,根本就是蓄谋已久,公子,您想,但凡是好人家又岂会把孩子送去学曲可是陈义却打小就送浣姑娘去学曲,可谓是居心不良,大抵上,浣姑娘差不多也就是如扬州瘦马一般,被陈家养着,只待将来挣上一笔银钱。况且浣姑娘天生国色,要是公子不到松江,只恐怕等到及笄之年,往好了说是卖到梨园,往坏了说,甚至可能卖到青楼,其实两者都是以色娱人!到那时,浣姑娘只怕是生不如死啊!”
怎么会这样!
吴才的话让施奕文的心里掀起一阵波涛,他没有想到陈义居然无耻到如此地步,更没有想到在这看似太平盛世的表象之下,还有如此这样人吃人的一幕。
见公子一副惊诧状,吴才摇头叹道。
“所以,在下才会自做主张,在公子拒绝时,出言留下浣姑娘,毕竟公子宅心仁厚,是万万不会苛待浣姑娘的。毕竟,我也是有女儿的人。”
吴义长叹口气,神情显得有些低落,最后又苦笑道。
“说出来不怕公子笑话,当年在下也是差点铸成大错……哎,罢了,我最见不得这种事情。”
“茂达……”
心叹口气,施奕文
第81章 愤怒的宋仁杰(第一更,求推荐,求收藏)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趣阁]
最快更新!无广告!
家!
对于施奕文而言,家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
不过对于现在的这个家,他并不怎么满意,尤其是宋家最近的表现,让他觉得自己有必要从这里搬出去,毕竟这宅子是宋家送的。
当然,更重要的是,松江一行让施奕文突然阔绰了起来,毕竟,一趟松江就挣了几十万两银子。
不过“南京居、大不易”。
银子好挣,美宅难求。
虽说给牙行许了丰厚的佣金,但一时间想找到一处合适的房子却没那么容易,毕竟,虽说勋贵豪门的良宅不少,可没有几家到了卖宅子的地步,那怕就是家中的别业,那也不会轻易出售。
所以,虽然有搬家的念头,可也就只能等着。
不过既便是在家里,施奕文倒也没有闲着,而是一边在图书馆里翻看着各种纺织机械的书籍,研究着它们的原理,一边绘制纺纱机的图纸。
“……珍妮机的结构太简单,不行……”
不过从最一开始,施奕文就否定了珍妮机,它的结构太简单,只是在老纺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这样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多个竖直纱锭,功效一下子提高了数倍。
这种纺纱机,但凡是熟悉纺车的工匠都能轻易的复制出来。对于想要靠技术实现垄断的施奕文来说,自然不会选择这么简单的技术。
“结构要复杂一些……”
什么样的纺织结构更复杂
是后来发明的水利纺纱机吗
“就是它了……”
最后,在对早期的纺纱机进行充分的研究之后,施奕文选择了“骡机”,也就是“走绽纺织机”。尽管珍妮机是早的高效纺机,可是它纺出的纱细但牢度差。而后期出现的水力纺纱机纺出的纱粗而质地粗糙,再后是英国人克朗普顿将珍妮纺纱机与发明的水力纺纱机合二为一,因此被人称“骡机”,“骡机”既能纺粗纱,也能纺细纱,而且质量都很好。
施奕文选择它的原因,倒不是仅仅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因为它机械结构足够复杂。相比于几乎完全采用木制部件的珍妮机,骡机需要使用少量的金属加工部件。
“这些部件,如果用手工打造的话,应该不容易吧……”
瞧着图纸上的一些精巧的金属部件,施奕文自言自语道。
“要不然用机床加工呢就是不知道那里有没有机床,回头应该好好的巡视一下……”
尽管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但施奕文还从来没有仔细的巡视着空间,直到现在也就只是局限于图书馆周边。在他的印象中,在省图书馆附近似乎有一家规模不大的小工厂。
“回头可以去那里看看。”
不过,现在施奕文倒也不着急,毕竟,纺纱机的图纸还没有完全绘制出来。
就在施奕文在家里“闭关”的同时,在宋家的深宅内,听着主事带来的消息,宋仁杰惊愕的半晌都回不过神来。
“顾主事,你是说致远去一趟松江,就挣了不下六十万两”
即便是出身于富室豪门,在听到这个数的时候,宋其玉仍然是满面的震惊。
六十万!
真的不多,宋家每年从松江运出的布匹都不下二十万。
可问题是,致远只去了几天就凭着一个“飞梭”挣了不下六十万两的现银,这如何不让他惊讶。
当然更让他惊讶的并不仅仅只是那些影子,而是换来那么多银子的东西。
“只多不少,小的通过票行里问了一下,虽然票行没给一个准话,可却也透出来最少有六十万两。”
顾主事鞠着腰身说道。
他口中的票行,就是发行“会票”的票号,这种会票实际上就是甲地汇款、乙地兑现的票据,是个别商号兼营的业务,这些商号在各地之间常有钱款往来,因而顺道兼营白银的汇兑。几十万两银子的大宗汇兑到也常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