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大秦帝师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殷扬
李牧要的就是他这句话,道声领旨,道:“王上有旨,臣不敢不遵。 周先生,李牧以为以攻赵为宜。 ”
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赵国,秦王已经定下来的事,周冲却摇头道:“李将军所言要是在数月之前的话,必然对,现在就不对了。 我大秦地下一个目标不是赵国,是魏国。 ”
李牧剖析道:“魏国,文侯遗教之国,可是屡挫于秦,不得不迁都大梁,苟延残喘。 强秦要灭魏,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李牧仍有一事不明,攻赵,赵破则魏不存,秦又何必先魏呢?”
周冲在心里暗赞李牧独到的眼光,笑道:“最早,王上定下的是先赵后魏的策略,现在改成先魏再赵,李将军能想不到其中地原因吗?”
李牧何等精明之人,看着地图上的楚国,道:“难道是楚国?楚国两派打得难分难解,这都是周大人之功啊,为秦王消除了后顾之忧。 ”
周冲道声不敢,道:“李将军说笑了。 至于原因嘛,请恕周冲无礼,不能明言相告,周冲能告诉将军的是:留给赵国的时间不多了,同样地留给秦国的时间也不多了!”
李牧大摇其头道:“周大人的计策虽好,可是行不通。
请问周大人,要是燕赵开战,赵国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消耗在与燕国的战争中,等到赵国的大军齐集燕境,打得如火如荼,那时秦军快速东进,直下邯郸,我赵国不是转眼即破?”
他真厉害,一语道破周冲的用意。
这问题,赵王没有想过,李牧这一说,他也明白过来了,脸上变色,道:“是呀!都怪寡人糊涂,没想明此节就答应周先生灭燕。 这事,万万不可。 ”
郭开拿眼瞄周冲,只见周冲淡定自若,缓缓开口道:“李将军所言极是有理,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而是很有可能。
要知道,赵军集结于燕国边境,秦军快速东进,那么赵军从燕境千里驰援,等到赶到之时,必然是人困马乏,难有再战之力,秦军可一战而破。
“李将军,你想过没有,大秦为何要赵国去灭燕国呢?灭燕国对赵国可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之事,按理秦国是不会让赵国去做,而事实上却主动让赵国去做,这其中就没有原因吗?”
这话马上引起赵王,郭开,李牧的兴趣,赵王问道:“请问周先生,原因何在?”
周冲在心里暗笑:“这个借口正大光明,而又实在,不怕你不信。 ”





大秦帝师 第七章
第七章
周冲扫视了赵王三人一眼,道:“就两个字:放心!”
并没有长篇大论,就这两个字却具有异乎寻常的力量。
道理非常明白,无论秦国下一个目标是打魏国或是打楚国,总不能把一个拥有几十万精兵的赵国放在一边看戏吧,要是那样的话,不要说精明的秦王,就是赵王本人都觉得那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摆脱赵国威胁的最好办法就是给赵国找点事做,让赵国去打打仗,修修路这些事不是正好派上用场。
要赵国出兵,莫过于打燕国,周冲所有的言行都得到一个合情合理,而又实在的解释。
赵王和郭开点头称是。 赵王更是喜慰上脸,一个劲地道:“寡人得燕国必也!寡人得燕国必也!有了燕国,赵国就将复强!”
李牧可没有他那么乐观,不顾赵王在跟前,不住地踱来踱去,思索不已,屋里就听见他噔噔的脚步声。
稍抑兴奋之情,赵王问道:“李将军以为如何?”
李牧仍是踱来踱去,不做回答。 周冲笑着代李牧回答,道:“王上有所不知,李将军心有一虑放心不下。 ”
“哦,李将军还有何事放心不下?”赵王好奇地问道。
周冲回答道:“李牧将军是想,此战与以往之战不同,是灭国之战,赵国的精锐必须尽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灭掉燕国,要不然等大秦腾出手来,后果难以预料。 ”
这话是点到为止,意思再明白不过了,那就是说要是秦国腾出手来,而赵国还没有灭掉燕国的话。 那么秦赵开战,赵国必灭。
赵王是个领悟能力很强的人,马上就明白周冲的意思了,道:“这倒是个问题,不过也好解决,依寡人看这灭燕一事还得有劳李将军了。 ”
听了他的话,周冲真想放声大笑。 周冲此行邯郸主要目的是游说赵王,要赵国不再反对秦国修路。 其次就是弄些铁回去做箭头,可以说这两个目地已经完成了。
至于疲弱赵国,要赵国与燕国开战,已经是意外收获了。 没想到,赵王真是个可人,居然要派李牧去攻打燕国,那可是再妙不过的事了。
只要燕赵开战,秦军就会快速东进。 直逼邯郸。 要是李牧在朝中的话,秦军面临的军事压力会非常大,李牧去了北边,和燕国交战,对于秦王来说那可是天大之喜啊。
要知道。 这一战赵国的精锐必然在北边,到时向西驰援,千里之遥,等赶到时必然是人困马乏。 纵然有李牧这样的名将,也难以与生力军似的秦军争锋了,破赵军就容易了许多。
不过,正如周冲所言,赵国破燕的时间非常有限,除了李牧无人能胜任,李牧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他去了。 说不定能赶在秦王动手之前灭了燕国,回师西线。
要是换个人,连这种可能性都没有,正是从这点考虑,周冲才有是言,赵王果然中计。
李牧不同意,道:“王上,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
赵王脸一沉。 道:“李将军。 除了你还有谁能为寡人办成这事?”
周冲不愿李牧受窘,代他开脱。 道:“王上有所不知,李将军是心有所忌。
李将军是顾虑要是他去了北边,西线怎么办?其实,这事很好办,李将军可以放心灭燕,王上可以另派一员良将去西边布防。 如此一来,贵国放心,敝国也放心,两得其利。 ”
要是西线不布防,李牧无论如何不愿去北边,所以周冲才给赵王出主意。
果然,赵王双手一拍,道:“好主意。 李将军,你以为西线谁去合适?”
对于周冲地主意,李牧倒也能接受,思索了一下,道:“司马尚有兵略,他去最合适。 ”
“那就司马尚去。 ”赵王依了李牧。
司马尚和李牧是搭挡,正是他两人合力,阻止了秦军东进,当反间成功之后,李牧和司马尚被杀,王翦才大破赵军。
其人也是一员良将,但是比起李牧来还是有差距,他在西线,所起的作用并不大,不用怕他。 再说了,只要李牧不在朝中,就是一大收获,周冲暗中高兴。
“谢王上!”李牧谢恩。
赵王左手拉着郭开,右手拉着李牧,道:“郭爱卿为寡人修路,李将军为寡人拓边,赵国何愁不强。 哈哈!”
郭开抓住时间拍马屁,道:“王上英明,武灵王霸业复起!臣有幸,得睹王上霸业,敢不尽心尽力!”还装作一副激动的样子。
等赵王笑过,李牧发表看法,道:“王上,依臣之见,路不可修。 修路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如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破燕。 ”
这倒是个好主意,赵王的心眼不免活了,道:“要是这样的话,倒不失为上上之策。 ”
郭开哪会把到嘴的肥肉丢掉,道:“王上,李将军所言固是有理,可那样的话也太不划算了。 修路虽是费钱财,可也是生财之路啊,不得不修。
王上,韩国曾派水工去秦国,行疲秦之计,秦王不仅没有治郑国之罪,还命郑国修渠,郑国渠一成,关中无凶岁,秦国更加富强,此事不远,还请王上明察。 ”
李牧马上反驳,道:“王上,要是一边修路,一边打仗,哪里去弄那么多地钱?还不如集中所有的力量做一件事。 ”
这倒是一桩难处,郭开却另有说词,道:“王上是大有为之君,要光复武灵王的霸业,路也要,燕国也要。 依臣看,路不仅要修,还要修到蓟城去。 ”蓟城,燕国都城。
赵王看着周冲,道:“周先生以为如何?”
周冲忙谦道:“王上,外臣不是赵人,不好置言。 ”
赵王向周冲施礼,道:“周先生言重了,不是赵人就不能为寡人出主意吗?周先生给寡人出的主意挺多,挺好,何不再决断一下。 ”
周冲很是不情愿地道:“既是王上再三垂询,周冲不敢不言。 其实,这路可以不修,劳民费财不说,生利之时还不知是什么时间,只不过让秦国更加放心罢了。 ”
“修路虽是苦一时,却利一世,修修修!”赵王忙不迭口地道。
秦国放心四字可是点睛之语,要是赵国不修路的话,秦国还有不认为赵国把钱用在军事上,秦国能放心吗?李牧,赵王还能有什么话说呢?路是不修也得修,修也得修了。




大秦帝师 第八章
第八章
“大人,怎么不走了?”一个虎贲卫士有点不解地问周冲。 周冲也是的,告别赵王,婉拒郭开相邀,没走出多远就停下来了,要虎贲卫士不好奇都不行。
周冲想也没有想,回答道:“等人。 ”
“等人?”虎贲卫士更奇了。
周冲为他释疑道:“等李牧将军。 ”
“等他干什么?”虎贲卫士奇上加奇,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话了。
周冲的回答更是奇了,道:“等他来请我喝酒啊。 ”
虎贲卫士忍住好笑,就要说这怎么可能,话还没有说出口,只见李牧带着两个兵士过来,冲周冲一抱拳,道:“周先生,李牧这里有礼了。 ”
周冲回礼道:“李将军,周冲有礼了。 ”
李牧松口气,道:“李牧还以为周先生已经去得远了,看来我是白担心了,两条腿可以少劳碌了。 ”
周冲笑着道:“这不是在等将军嘛,将军的酒还没有喝,我周冲能去哪呢!”
“好好好,周先生快人快语,这酒我请定了。 ”李牧欢畅地笑,道:“周先生用计如使渴人饮鸩酒,明知酒中有毒,还不得不饮。
高,高,委实高!李牧自诩用计一道不在他人之下,见识了周先生的计策,李牧要不服都不行,这酒喝起来才痛快!”
人们一向认为用计就是把假的做成真的,把真的弄成假的,就是弄个黑白不分,蒙骗人。 这话有理,但不全对,用计还有一种境界,就是把事挑明了。
让你知道他是在用计,你还不得不自个往上撞,这点在策士纵横越的战国时期特别明,苏秦张仪之辈不就是如此吗?
李牧心如明镜周冲给赵国挖了一个天大的坑,但由于强弱不成比例,主动权掌握在秦王手里,李牧是不得不往下跳。 周冲要赵国去灭燕国自救,其实和渴人饮鸩酒没有区别。
可是赵国还不能不依从,这计策不仅是高,还绝了。
周冲笑言:“李将军这话是赞我,还是损我?灭燕是赵国目前唯一能够自强地法子,舍此之外,请恕周冲愚昧,还想不到比这更好的法子。 ”
李牧点头赞同,道:“灭燕而强赵。 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法子,这计策要是早个十年八年,就不是鸩酒了,而是强国的不二良方,现在嘛。 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
不论这仗打得是好是坏,都遂了秦国的心愿,损耗了我赵国的实力。 ”
说到底,李牧还是不太愿意去打燕国。 可是在周冲“放心”二字的驱使下,不敢不依。
要是不去打燕国,不用想秦王马上就会对赵国用兵,去打燕国也许还不会招来秦王大军,赵国地强大还有一丝希望,他这是不得不为。
周冲不愿这位绝代名将太过悲观,安慰他道:“谋事在人,成人在天。 成与不成,这要看天意。 要是连谋都不谋,那么必然不能成事。
李将军尽人事而听天命就是了,又何必灰心。 ”
“对对对!还是周先生说得对,李牧尽心尽力就是了,后人不骂我李牧误国就满足了。 ”李牧拉着周冲的手,道:“周先生,请到舍下痛饮三杯。 怎么样?”
周冲说笑。 道:“李将军,贵府可有鸩酒?周冲是渴人。 要饮鸩酒。 ”
“说笑了,说笑了。 请!”李牧拉着周冲上了他的车,直去将军府。
到了李牧将军府,周冲肃然起敬。
不用说,这将军府是赵王赐予的,够大够气派,房屋也多,只有一样不多,那就是供奔走的下人太少了,府里只有二十多号兵士,三五个仆人,外加两个丫头。
李牧这位名震千古的绝代名将,府里居然只有这么一点人,实在是大出周冲意料,赞道:“将军精忠卫赵,清廉正直,周冲打从心里钦佩。 ”
“带兵的,习惯了饥餐渴饮之事,要是过得太悠哉,也不习惯。 ”李牧一口道出军人本色。 古往今来,名将不知凡己,能如李牧者能有几人呢?
周冲脱口赞道:“将军不忘危,居家如治军,真将军也!”
李牧道声惭愧,邀请周冲坐下,要兵士治上酒席。 周冲一看,李牧的酒席是他赴过地宴席中最为简朴的,一壶酒,两碟肉,一碟小茶,还有一碗汤,如此而已。
想起当日与李园用餐,那种盛大的排场、琳琅满目的美味佳肴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要是在李园府里,这菜只能给狗吃,也许李园家的狗都比这吃得好。
周冲对李牧地敬意更增几分,道:“将军身居高位,威行军中,列国闻将军之名而丧胆,周冲万万没有想到,将军之宴是如此的简朴,将军之高节周冲佩服得五体投地。 ”
李牧摇头道:“周先生过奖了。 ”给周冲斟满酒,接着道:“这鹿脯和野兔都是李牧亲手打的,这小菜是内人种的,周先生高人,李牧也就不必俗气,弄个三桌五桌地。 ”
他这话可说到周冲心里去了,周冲在桌上轻击一下,赞道:“深获吾心!周冲赴宴多也,却未有如将军之宴这样快意者!”
李牧端起酒杯,道:“这第一杯酒,李牧敬周先生,谢周先生未置李牧于死地之德。
”在赵王面前,两人口舌争锋,李牧落于下风,要是周冲存心害他,只要乘胜追击,编造点事,再有郭开从中附和,准叫李牧吃不了兜着走,说不定都给打入大牢了。
这事,周冲并非没有想过,只是李牧这人太让他敬佩了,实在是不忍心让他蒙冤,才口中积德。 李牧说是说不过周冲,并不是他看不出周冲留了情,才有是言。
“将军言重了。 将军德操过人,周冲敬佩将军,哪能再坏将军性命呢?要谢,就谢将军高节!”周冲非常谦逊,一口喝干,赞道:“好酒!”
说实在的,李牧之酒不过是市井中的平常酒,又哪里好了,周冲之所以叫好,并不是酒好,而是与周冲喝酒的李牧人好。
酒量二两,与心仪之人喝酒,可以舍命!人好,酒也好,饮者心态也!
李牧喝干,连声称妙,道:“此酒虽平常,有周先生这样的妙人相饮,妙不可言!”再给周冲斟上,道:“请周先生饮了这杯,李牧有一个不情之请。 ”
周冲一口喝干,亮亮杯底,道:“将军有话尽管讲,只要周冲能够做到,周冲敢不尽力。 ”
李牧迟疑了一下,道:“李牧之请既是为公,也是为私,实在是难以启齿。 ”叹息一声。
周冲的好奇心倒给他提起来了,道:“将军但讲无妨。 ”
李牧看着周冲,虎目中流下了热泪,离座而起,整整衣衫,向周冲深施一礼,道:“周先生,李牧失礼了。 ”




大秦帝师 第九章
第九章
在周冲的好奇中,李牧接着道:“周先生,李牧是想请周先生救赵国一救。 ”
欲一统天下,必然要灭赵,要存赵其实也就是分裂天下,是历史犯罪,这罪名周冲可担待不起,更何况周冲很清楚这场统一战争的伟大意义,摇头道:“李将军之情可悯,然而这事非我周冲所能作主。
于将军而言,存赵是仁德之事,可是对于我周冲来说,灭赵才是仁德之事。
赵不灭则天下不会归一,天下不归一必然是征战不休,黎民死于战国,八百年之痛也,将军不会不知道吧。 ”
李牧这只不过是个铺垫,后面的话才是真正的用意,道:“李牧的意思是想请周先生出一善策,要赵国不受秦国的威胁。 ”
问计问到周冲这个敌国之人来了,既是李牧对周冲的信任,也是一种无奈,无奈的是赵国没有能人,不得不向敌国之人求教,英雄之痛莫过于此也!
周冲在心里长叹,道:“将军厚爱,周冲感激不已。 不过,依周冲之见,赵国是必灭,而且为时不远。 除非赵国出一雄主,起武灵王于地下。
然而,时势已易,即使武灵王复生,恐也难撄强秦之锋。 ”
李牧失望到极点,虎目中的热泪顺着脸颊直往下流,长叹一声,颓然坐下,一脸的灰败。
这位名将在战场上无往而不利,就是秦王手中的王牌将领王翦也占不到便宜,不能击破他的军队,按理说具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可贵品质,不该如此表现。
然而事实俱在,由不得周冲不信,周冲心里升起一个念头“男儿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伤心时!”
李牧志在存赵,而无计可存,还有比这更伤心的吗?
周冲实在是不愿看到这位名将就此失落,试探着道:“李将军何必伤怀,赵国无明君,李将军何必愚忠,秦王之贤明,天下共称。 将军何不另择明君。
若是将军入秦,周冲敢以身家性命担保,立得秦王重用,委以天下大事。 ”以李牧之才,要是投降秦王,秦王当然是重用有加。
李牧失望的双眼中厉芒一闪,周冲马上改口,道:“将军请恕周冲失言。 ”李牧眼里的厉芒方才退去。
他忠贞不二。 周冲居然要他弃赵而归秦,对他来说是人生莫大地侮辱,不是周冲怕他,是于心不忍,才改口。
“赵国必亡。 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事实。 ”周冲接着道:“不过,以周冲愚见,赵国也不是没有苟延残喘的可能。 ”
李牧双眼中放出光来,一下站起来。 看着周冲,道:“请问周先生,要如何才能延缓秦国进攻赵国?”
周冲心里一万个不愿给李牧出这个主意,又不能拒李牧之情,只能很不情愿地道:“这事在将军。 将军是赵国的柱石将军,以周冲之见,将军在则赵国存,将军若不在。
则赵国亡,如何区处,请将军斟酌。 ”历史上,李牧在则赵国存,李牧死则赵国亡,周冲这话是依据史实得出的结论。
对于这点,李牧倒是认同,道:“要是在战场上。 真刀真枪地厮杀。 李牧不惧任何人。 可是,明枪易躲。
暗箭难防,李牧怕的不是秦国名将如云,兵精粮足,而是怕朝中的小人,他们是防不甚防。 ”
这话诚为将者之痛也!古往今来,多少名将没有死在战场上,没有死在敌人的刀下,却死在自己人手里,最惨者莫过于冤死风波亭地岳飞了。
周冲点头道:“我明白了,将军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其实你是想要我周冲阻止大秦行反间计,反间你们的君臣关系。
将军于赵不可替代,可是在赵王眼里,将军只能是任用,不可信用,谁叫将军才能卓著,让无能的赵王不得不忌呢?才高者为人所忌,人之常情,为君王所忌者,悲情是也!”说到后来,已是感叹不已。
当年秦军攻赵,王翦在李牧手下没有讨到便宜,秦军无法前进,秦王不得已行反间计,让赵王撤换了李牧,秦军才得以长驱直入,直下邯郸。
这事,周冲是熟之极矣,让周冲想不到的是李牧对此居然有所防范,尽管如此,秦王还是得逞了,只能怨赵王太蠢。
李牧点头道:“兵者,诡道是也!间君间臣都是情理中事,李牧带兵之人,不会不明白这个理。
只是,李牧身为赵人,不得不尽力,才向周先生提出这个不情之请,请周先生玉成。 ”
战场上不能胜过李牧,只有把战场摆到赵王宫,要是答应李牧之请的话,无异于少了撒手锏,这事太大,周冲难以答应,负着双手踱来踱去,沉思起来。
周冲相信一个理,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不可战胜之人,只是你的方法不对,也就是有人说的“没有攻不下的堡垒,只有攻不下堡垒地人”。
李牧固然了得,但是周冲知道的文明太多,就是十个李牧也不可能想得到,后世的战略战术,奇兵谋战之道用上了,要战胜李牧未必就不可能,胸中豪气陡生,道:“我可以答应将军。

周冲居然同意了,这在李牧意料之外,吃惊地道:“周先生真的答应了?”
点点头,周冲不说话。
李牧再次确认后,才相信,道:“哎哟,周先生,你真是太让李牧意外了。 李牧自诩,当今之世,能在战场上击败李牧者,少之又少,周先生可是有妙计破我李牧?”
周冲能够答应他,已经给了他天大的面子,按理他是不该如此发问,只是他太好奇周冲会用什么办法对付他,象他这样地奇才,心气极高,居然有人有信心击败自己,想不知道就不在情理中了。
“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能否击败将军,周冲不敢妄言。 具体情形,根据战场情况而定。 ”周冲实言相告,道:“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要是将军答应,周冲担保反间计不行,要是将军不答应,反间计必行。 ”
李牧问道:“请问周先生,什么条件?”
1...4243444546...13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