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风云录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三溪明兰
“陛下啊,还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说道江山社稷,周蕴倒是幽幽一叹,“太子监国,众卿尽心辅佐太子也就是了。”
于是皇帝席地而坐,一群大臣跪着的,在这里僵持。
陈执中等大臣心里都在叫苦,皇帝非要守孝三年,这等孝心写进史书也流传千古了,大臣还真不好说了,只好请安国侯、颖国公过来劝说。
李鸣唯深知皇帝的秉性,皇帝在那里憋坏呢,他哪里还肯劝说,李鸣唯感慨万千,“陛下有这份心意,老臣愿陪伴陛下结庐而居。”
颖国公……
颖国公沉默一会叹道,“老臣也愿意陪伴陛下。”
这老两位冷眼旁观,早看出来今早有人故意针对太子,皇帝要是应付不当,太子不是毁了声誉,就是晒得大病一场,皇帝心里这是憋着气呢。
文官总能说出来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一个孝字大于天,皇帝想要守孝,这没错吧?
你们这些大臣头疼去吧。
这些大臣都想撞墙了,这么样的大热天,皇帝还不走了,这老两位也跟着胡来,还陪着皇帝住下来了……都哭死吧……
大臣们没辙了,请示皇太后,请皇太后做主。
皇太后沉默一会儿,“皇帝有这份孝心,哀家也难劝说。”
皇太后还不管了,皇后也表示愿意留下来守孝。
这世上总有些聪明人,善于揣摩圣上的心意,王圭参知政事,相当于副相,王圭斟酌着用词,“朝中不可一日无君,太子幼小,担不起监国的重任,臣恳请代替陛下在此守灵,为陛下分忧,还请陛下以国事为重,及早回宫。”
皇帝终于略有所动,“卿说的有道理,只是爱卿参知政事,朝中离不开爱卿。”
王圭磕头,“礼部尚书吴良螭礼仪娴熟,忠心可嘉,先皇的丧事办得风光,可见吴大人才干非凡,若由吴大人在此结庐而居,陪伴先皇,陛下也可放心。”
周蕴抬眼看向吴良螭什么话也没说。
有第一个聪明的,第二个也来了,第三个也来了,吴良螭两条腿都颤了,他不想啊,他若留在这里,蚊虫叮咬,豺狼猛兽,这深山老林子里指不定钻出来什么,可眼前这样的局面由得着他吗?
他被人拿捏了,他不得不说出来太子做先行官,太子也没什么损失不是吗?
吴良螭哪里还能说什么了,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周蕴终于站起来,“吴大人有这份孝心,朕心甚慰。”
周蕴实在体贴,吩咐身边几个侍卫,“吴大人是文官,哪里会结庐,你几个在此地盖一间茅舍,作为吴大人的休憩之所。”
皇陵附近有驻扎的军队,不让吴良螭到那里,让他在山上结庐而居,好吧,守孝不就是在坟墓旁边么,人家吴大人有这个福气。
吴良螭只有发抖的份了,眼看皇帝起驾,滔滔的人马半个时辰之后就走光了。
皇帝回宫,先送皇太后回寝宫休息,太后不肯住在万春宫,不肯住在紫宸宫,只在西六宫选了寻常的宫殿,打发宫人下去了,太后问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儿子没让刘海传口谕,也不知他受了谁的指使。”
皇帝简略的一说,太后捂着心口,“这是想要害了青儿啊。”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刘海还畏罪自杀了。
周蕴开始诱骗小孩子,三说两说的,小青钰说了,“冯嫔说皇祖父最疼爱我了,我给皇祖父尽孝也是应该的。”
这话没错啊,谁能说这话错了,皇太后气得脸色都变了。(未完待续)
嫡女风云录 第三百零一章 有本启奏
龙德殿里灯火通明,陆禀跪在地上痛哭,哭着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先皇,囚禁了十几日,这回才见着了皇帝,陆大人瞪着一双通红的眼睛,“赵家包藏祸心,陛下要斩草除根啊,臣不能眼看着先帝的基业毁于一旦。”
好嘛,他这回还成了毁了先帝基业的昏君。
周蕴手里转着念珠,脸上冷冷淡淡的,“陆禀,你可知罪?”
“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陛下,臣,”
陆大人的话还没说完,屁股上就挨了一脚,周蕴站起来踹人,“你这个蠢材……”
要讲骂人,周蕴一点也不逊色于先皇,陆禀一开始还觉得亲切,当听到刘海假传口谕,还要害了小太子,陆禀急了,瞪圆眼就要请命,周蕴一连踹了他好几脚,“赵家包藏祸心朕还会不知道?你以为朕逗着赵弘毅玩啊?朕在他身上下功夫,还不是为了找到幕后的人!”
周蕴气恨良久,“朕交给你个差事,礼部尚书吴良螭在皇陵守孝,你也过去吧,不要让野兽吃了他,不要让他发现了你,你跟着他三年,看看他暗中都和什么人来往了,这件事交给别人孤不能放心,只好交给陆大人了。”
陆禀听说先皇去世不吃不喝起来,想要跟随先帝去了,这片愚忠之心周蕴不会感动,他只觉得很可笑,他不能让陆禀死了,让翠墨守了寡,于是连打带拍,连拍带哄,陆禀终于知道他错了,他打乱了皇帝的布局,陆禀愧疚极了。一意要将功补过,
让他到深山老林子里待三年吧。
哄走了陆大人,周蕴揉揉额头,陆大人的忠心也难消受。
帝国走上了运行的轨迹,皇帝上早朝了,百官心里有几分期待,又有几分忐忑。皇帝监国七年。当太子的时候温良谦恭,做了皇帝仁孝无双,要不是众位大臣苦劝。皇帝就留在皇陵守灵了,皇帝忒有孝心了。
百官不敢揣摩了圣意,偷偷猜猜还是敢的,谁心里不打个小算盘。
陈执中憋了一口气。两场较量,皇帝占了上风。
看着高坐在宝座上的皇帝。陈大人跪下来,“臣有本启奏……”
陈大人滔滔不绝起来,指着江南的税赋开始说,一连串枯燥的数字。前后几年的对比,又开始旁征博引,先帝那时候往往不耐烦听下去。干脆就依了陈执中的建议,这招可是陈大人的拿手绝活。能把人说得昏昏欲睡。
皇帝似乎在认真倾听,等陈大人告一段落了,皇帝说了一句,“陈大人的奏章,朕一时难以领会,先交给户部讨论,有了结果再说给朕听。”
陈大人也不纠缠,“臣还有本奏……”
皇太子到了读书的年纪了,陈大人建议太子早些搬到东宫,皇太子大了,在皇太后跟前不免耽搁了学业,周蕴脸上看不出喜怒,等陈大人说完,周蕴询问道,“依陈大人之见,东宫太傅一职由何人担当?”
“大儒宋先生,墨泉书院的山长,此人博才多学……”
周蕴听他说完,“宋先生的大名朕仰慕已久了,听说此人不慕权贵,刚正不阿,不过此人从未出仕,朕以为他担任东宫太傅有些不妥,还是再议吧。”
陈执中极力的推荐,周蕴淡淡的笑了,“既然陈大人说的这么好,朕恩准宋世雄到皇家书院讲学,陈大人以为如何?”
陈执中的长子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极有才干,剩下几个儿子也有为官的天分,女婿冯惠宁领了盐道的差事,陈执中心里懊恼不已,他明面上抬举宋先生,实际上想要打压,墨泉书院这些年来名声大噪,许多年轻官员都出自宋先生门下,宋先生若做了东宫太傅,墨泉书院难以延续,皇太子还小,等太子成了气候,宋先生也行将槁木了。
文臣之争,着眼于传承。
没想到皇帝真个抬举了他,宋世雄若到太学讲学,往后的文坛哪还有他的立足之地。
肠子都要悔青了,陈执中看着皇帝,“宋先生若能到太学讲学,也是文坛幸事,东宫的教育很重要,老臣始终以为,宋先生知识渊博,为人高风亮节……”
周蕴听他说完,“朕会考虑的,待朕见过宋先生再说,东宫太傅关系重大。”
陈执中看了看皇帝一眼,“臣还有本奏……”
周蕴当太子时还担任太府寺判事,管着左藏库,掌管财货政令,以及库藏,出纳,贸易诸般事宜,说穿了就是管着先皇的私房钱,和皇商做买卖,如今他当皇帝了,日理万机,这些部门也该选贤能之人为官了。
周蕴听陈大人说完笑了,“朕昔年为太子,兼领了这些差事,皇考屡次夸赞,说朕办事用心,库府日渐丰盈,如今朕为天子,这些差事就交给太子好了。”
“太子幼小,如何当得起这样的重任?还望陛下三思。”
周蕴看着陈大人老神在在,“嘉和皇帝三岁登基,连天下都能治理,皇太子如何不能管理小小的太府寺?”
那能一样吗!?那不是死了皇帝爹,只好坐了那个位?!
陈执中恳切的说,“皇太子尚未开蒙,”
周蕴笑道,“嘉和皇帝三岁的时候也未曾开蒙,有忠心的臣子辅佐,成就了一代帝业,皇太子身边也会广选贤臣辅佐,皇太子做不了主,朕还能不指导他?”
皇帝手里的权利还想抢了去?周蕴哪里肯给出去,左藏库是他几年的心血。
陈大人又有本启奏了,这回的建议是关于刑部的,建议取消了暗云卫,与刑部合并了,滔滔不绝起来,这回有附议的大臣了,暗云卫是大夏朝独有的,朝臣心里都没有好感。
周蕴就把脸撂下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先皇把暗云卫交到朕手里,总有一些道理,这件事三年后再议吧。”
周蕴站起来,“退朝。”
陈执中满是皱纹的老脸一片平静。
周蕴下了朝去看皇太后,皇后正好也在,周蕴见了礼坐下来,太子又给父皇见礼,小脸蛋晒得爆了皮,头上身上全是热痱子。
周蕴打量着他的儿子,嫌弃的说道,“他怎么这么笨啊。”
皇太后当时就不愿意听了,玉沁白了他一眼,小青钰委屈的眼泪围着眼圈转。
周蕴冲小青钰招招手,“知道你象什么吗?你像了你母后养的那只鹦鹉,教它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句自己的话也不会说,你连阿黄都不如,阿黄还知道讨人欢喜呢。”
周青钰委屈的哭起来,“我比阿黄聪明,皇爷爷都说我聪明。”
哪有这么说自己儿子的,皇太后不禁为孙子抱不平,“有你父皇这么说话的吗?青儿快别哭了,你父皇这是疼你呢。”
周蕴看着母后笑了,“这小子都这么笨了,儿子少不得费费心,好好教教他,给他找了个差事,太府寺判寺,也算七品京官了,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担当起来。”
皇太后神情严肃起来,“这不是你一直担着的差事?”
“陈执中建议选贤臣接任太府寺,儿子一想啊,总不能让阿黄接任吧?干脆交给太子吧,他连先行官都抢着做,一个判寺也不在话下。”
“朝中的政事母后不能干预,你想让青儿挂个名,这些事也得有人管吧?”
周蕴笑道,“翰林院不是有年轻的庶吉士吗?儿子选两个教这笨小子读书,东宫那边闲着吧,让这笨小子住在龙德殿,把东边的偏殿腾出来,留给他办公。”
皇后和太后相互看一眼,眼睛里都有些惊喜。
若真让青钰一个人住在东宫,她们如何能放心了,太监趁机糊弄起来,好好的孩子都能给教坏了,太子就该住在东宫,这样的规矩太后也无能为力。
“你是说让青儿留在龙德殿?他不会打扰了你?还有,你,天子以日代年,再过几天你也除了孝,青儿留在你那里多有不便。”
周蕴笑道,“你儿子还想留在皇陵结庐而居呢,总要守足了三年孝,不让那些文官说嘴,笨小孩留在我那里也没什么不方便的。”
玉沁听了欣喜万分,期盼的看着太后
小青钰听了半晌,不大明白大人说的是什么,他只记得父皇叫他当个太府寺的官,他又不知道太府寺是做什么的,无知者无畏,小青钰见父皇还叫他笨小孩。
青钰委屈的扁着小嘴,“我不是笨小孩。”
周蕴敲敲他的头,“你这里不开窍呢,还敢说不笨了。”
周青钰小朋友倔强的劲头上来了,抱了猫问道,“我都会背诗了,阿黄可不会,我比阿黄聪明,我还会写字了呢。”
看着跟猫比聪明的儿子,周蕴无奈的一摊手,“他怎么这么笨啊。”
“你会背诗算什么,鹦鹉也会背诗,你会写字,人家阿黄还会画梅花呢。”
皇太后对这个儿子没办法,真是一点皇帝的样子也没有,皇帝和太子在这绊嘴,一句是一句的,太子童言稚语惹人发笑,皇帝也强不到哪去,还得太子让着他。
玉沁是周蕴逗着长大的,见惯了他的花样,他终于肯对小青钰用心了。(未完待续)
嫡女风云录 第三百零二章 深意
转眼间二十七日孝期已满,颖国公、安国侯接了传召到宫中赴宴,两位公侯平生吃过无数的酒宴,皇家的宴席也没少吃了,这回却又不同,皇帝在紫宸宫清凉殿宴请,清凉殿内花香浮动,缕空双层八宝银冰鉴散发着凉气,风轮旋转带来一室风凉。
颖国公、安国侯先来了,坐在这里等着。
过了一会周蕴带着太子过来了,周蕴穿着对领明黄镶边黑色大提花衣裤,头上戴着束髻黄金冠,小太子也是同样款式的短衣短裤,梳了两个朝天辫,好奇的看着两个老头子,老头子穿的严谨,见皇帝嘛,总不好穿家里的常服。
两位公、候连忙要跪下来磕头,周蕴上前一步扶住了,手上微微的带了劲,不让这两位拜下去,这就是实心实意的了,皇帝大多时候不过虚扶一把,嘴里说着和气罢了。
“私下相处,那些国礼都免了。”周蕴对小青钰笑道,“还不见过你外公。”
小太子看着李鸣唯拜下来,童音朗朗,“青儿见过外公。”
李鸣唯连忙避开一把抱起青钰,“折杀老臣了。”
看着玉雪可爱的小外孙,李鸣唯眼里含了泪,活了半辈子,那么些儿女,李侯爷这一抱还舍不得放下了,小太子有他一半骨血,如何不喜欢了。
皇帝看着颖国公幽幽叹口气,“我好歹在他身边长大的,我小时候他可没抱过我。”
颖国公干咳一声,李鸣唯身子一僵,看着酷似皇帝的小太子,想起了慎哥儿小时候奶声奶气的叫他爹爹。想让他抱着,李鸣唯秉承抱孙不抱子的古训,哪里肯轻易抱着了,当然也抱过几次好吧。
李鸣唯尴尬着老脸,“老臣、老臣惶恐。”
小太子又喊了声“方爷爷,青儿见过方爷爷。”
小太子还在李鸣唯怀里,就抱了拳冲颖国公拜了两下。颖国公眼圈微微的红了。连忙站起来笑道,“老臣不敢当了,太子万安。”
颖国公转身对皇帝说道。“老臣不敢当了太子的称呼。”
周蕴笑道,“我还叫过您伯父呢,您老忘了不曾?那时候到您家里,您可是给我吃足了苦头的。您还罚我蹲马步,还罚我帮您研磨呢。”
周蕴语音轻快。开始你呀我呀起来,一点皇帝架子都不摆。
颖国公心里明白,皇帝示好来了,他也就笑了。“老臣不知道陛下的身份,行动间有些放肆了,陛下小时候不同凡响。一看就是有大志向的。”
周蕴微微的叹息,“小时候一心想看看塞外的戈壁黄沙。如今坐困皇城,哪里也去不了,说起来我真羡慕二姐姐,二姐姐走出闺阁做了那些事,多少男人都羞死了,可惜二姐姐生了我的气,不大愿意搭理我了。”
李鸣唯赶紧接口,“她敢!老臣第一个饶不了她,颖国公也饶不了她。”
“上回二姐姐离开都城,我没工夫送她,让人送了一百两银子做盘缠,二姐姐嫌这点银子太少了吧,连她有了女儿都没告诉一声,这是帮我省银子呢。”
颖国公笑道,“孙女出生在密州,老臣也是一年后才知道的,陛下这话有些偏了。”
“二姐姐她不肯搭理我啊,沁儿想她姐姐了,我想等天凉了把姐夫调到都城,二哥一家也回来,子颖离得远,前两天我就发下公文,估计一个月左右也该回来了,颖国公一家也有七年没团聚了。”
颖国公眼圈有点微红,“难为陛下想着,老臣一家散在各处,若不是陛下费心,再难全家团聚在一处,说起来老臣的小孙孙也有八岁了,老臣还没见过呢。”
周蕴笑道,“我二姐姐使坏,小狸奴一泡尿都尿在我身上了。”
青钰从李鸣唯怀里挣下来,仰着小脸问道,“小狸奴回来吗?父皇让他回来吧?”
周蕴看他一眼笑道,“你姨母回来呢,小狸奴也回来。”
“我娘和我说过小狸奴,娘说小狸奴比我大。”
周青钰这孩子话多,一点也不认生,看着颖国公问道,“方爷爷,小狸奴不是你孙儿吗?你们为什么不住在一起?”
颖国公摸摸太子的小脸蛋呵呵的笑。
“我听说二哥有三个女儿,您老给二哥去封信,让二哥把女儿带回来,我也见一见。”
周青钰连忙问,“父皇的二哥是谁?我没听说过?”
“是你方爷爷的儿子,你姨夫的弟弟,到时候你就见到了。”
皇帝这些话说得亲切,颖国公笑道,“陛下恩典,老臣一家不敢不顾了规矩。”
“当了皇帝你们都和我生疏了,二姐姐密奏里也疏离的很,连她也和我公事公办起来,她还不如我姐夫呢,姐夫还是原来的样子。”周蕴又看着李鸣唯笑道,“小狸奴要回来了,尚父不许偏心,青儿也是你外孙子。”
周蕴这话说的刁钻,李鸣唯叹道,“太子国之重器,小狸奴哪里比得了。”
青钰仰着脸问,“什么叫果汁肿起?果汁会出泡沫吗?他们也说这句话。”
周蕴又问谨哥儿兄弟,“诚哥儿文章写的好,难为他这么大的孩子,不但压倒了谨哥儿,依我看敏哥儿也不如他,敏哥儿辞藻太华丽,诚哥儿条理分明,我听章锦恭说过,诚哥儿做事有板有眼,尚父把他们几个都接回去吧,谨哥儿也有十四了吧?尚父听我一句劝,不要给他安排通房丫头,也别太早成亲,谨哥儿媳妇找个好的,我让沁儿帮着留心。”
李鸣唯连忙答应了,周蕴派人管着他三个儿子,这份恩情比天还大了,他还没来得及说感谢的话,小青钰又抢着问,“父皇诚哥儿是谁?”
“是你小舅舅呢。你这笨孩子这么些话。”
青钰又趴在李鸣唯腿上,伸手拽他的胡子,“外公你的胡子。”
李鸣唯护着胡须,青钰跑过去要拽颖国公的胡子,周蕴把他拽过来,“你拽外公的胡子,外公也会疼的。方爷爷一把美髯宝贝着呢。你还敢拽了。”
“我轻轻的摸一下,父皇,宫里的人都不长胡子。皇爷爷也不让我摸胡子。”
说起皇爷爷,小青钰有些难过,“我想皇爷爷了。”
方奎、李鸣唯连忙感叹,又说英宗皇帝。语气里都是怀念,周蕴淡淡的笑了。他父皇把两位一撸到底,两位心里还会没有惶恐怨怼?又打又拉,大臣也不是傻子。
那些话谁也不说了,都埋藏在心里。这篇算是翻过去了。
小太监过来弯了腰说道,“万岁爷,可要开席?”
周蕴点了头。“摆到清凉殿,这里凉快一些。”
一桌子素菜很见功夫。先上看果子,拿蒸面做出来蓬莱仙子,绣花高饤八果垒,乐仙干果子叉袋儿,缕金香药,拿杨梅、冬瓜、嫩笋、雕成的甜酸花梅球儿,清甜的蜜冬瓜鱼,微辣带甜的花姜,热菜少不了石锅豆腐,什锦香菇,油炸罗汉豆。
周蕴笑道,“没有美酒,还请尚父担待些,朕还要守孝三年。”
皇帝仁孝无双,这话不是说着玩的,朝廷每年初都要从河北搉场买契丹羊数万,养在皇家牧场定期宰杀,过了大半年还余下三万余头黄羊,皇帝留下一千头羊供皇太后食用,剩下的由太府寺的太仓局卖给民间,皇帝守孝,老百姓不必守着。
朝中的大臣也有劝过的,皇帝仁孝,哪里肯听了,连皇太后也不要这一千只黄羊,都还养在牧场,一只也未宰杀,这样一来太监宫女可就受苦惨了,皇帝桌上都没了肉,他们这些人还能吃着什么,连一干大臣都素着,想吃也得偷着吃。
皇帝哪里肯亏待了自己,一桌子的菜光看着就很养眼了。
吃的是黄米饭,又有红豆莲子,瞧着颜色就好,拿梅花雪糖拌了香甜可口,小太子吃了半碗还想吃,周蕴就不肯给了,这个不好消化,小孩子脾胃弱不好吃多了。
李鸣唯吃着心里暗暗感叹,皇帝真会生活啊。
梅花雪糖洁白如雪,这是太府寺下属的膳食局加工的,专供宫廷消费,太子前两年提拔了冯天意,经过精炼加工,雪糖比常用的霜糖好了许多,先皇很是欣喜。
小青钰吃完玩了一会,问李鸣唯稀奇古怪的问题,周蕴向方奎请教边疆事物,朝廷不买契丹的黄羊,不知契丹会有什么反应?
方奎心里一跳,皇帝做什么都有深意,一个守孝,居然是在试探契丹?
这般的深意,满朝大臣哪个能想得到呢,皇帝莫非想动刀兵?
“我朝没有养马之地,若契丹有意挑衅,我朝胜算不足,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若有意外战乱,我朝疲于应付。”
周蕴沉思着,“若兵将一体,武将不再受制于文官呢?”
方奎看着皇帝笑了,“高祖皇帝定下的国策,如何能轻易更改?”
“不能改了全部,小范围总可以吧?朕慢慢试着来吧。”
小太子听见了又跑过来,“父皇想改了什么?”
周蕴怕小鹦鹉学舌说出去,拎起他递给守在外面的太监,“太子该午睡了,送他睡觉去。”
周蕴细问边疆风貌,方奎说起来,也不过一刻,小青钰跑过来,“父皇,上回那个小太监又在檩子上面,皇爷爷说我看花了眼,真的,我又看见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