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唐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千年龙王l
李二就更加奇怪了,好像这一段时间云浩都在长安府大牢里面,跟侯家作对。似乎也没做什么别的事情,怎么就整出百十条人命?李二愈加的好奇起来!
“有事也得起来回话!来人,看坐!”李二很客气的给两个人座位。
“陛下,臣只是一时不察之罪。主犯尚未缉拿归案,还请陛下做主。”云浩没有起来,而是和孙思邈继续跪在地上。
“哦,还有主犯?到底是什么事情?”李二更加糊涂了。
“陛下可还曾记得牛痘疫苗的事情?”
“朕记得!那一次,朕封了你妙音真人的封号。”
“陛下!牛痘出了问题,长安城里已经有九十七名孩童死于非命。贫道罪责难逃,还请陛下降罪!”
云浩腮帮子都快啄穿了,搞技术的说话就是说不到点子上。看起来,靠老孙是不成了。这时候只能是自己光膀子上了!
“启禀陛下!数月前,牛痘的制造已经由云家转交给内府。也就是说,从内府接手之后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还请陛下详查!”
懒唐 第三百七十八章 都准备搞事情
“查!严查到底,这件事情已经突破了道德的底线。国朝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不管关系到谁一定追究到底。”李二很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一旦朝廷没有公信力,老百姓不再相信这个朝廷,那他的王朝距离垮台也不远了。前两天他刚刚说过,百姓为水社稷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隋末的乱局好像就在眼前,李二绝对不想再来一次。
赶到太极宫的长孙脸色已经发白,她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感觉脑袋一下子就晕了起来,呼吸也不由自主的变得急促起来。
“观音婢,这件事情你就不要插手了。这些日子你身体还没有康愈,操心的事情也实在是多了些。后宫里面的事情,吩咐下去让殷妃杨妃帮你协理就是了。”李二看到长孙脸色不好,不由得出声劝慰道。
“陛下!臣妾没事,只是这事情……!”
“这事情不管你的事情,都是下边人办事不力。皇后且不可自责,养好身子才是最要紧的。”
云浩撇了撇嘴,刚刚还说一查到底。现在关系到自己老婆,就开始放水。李二的脸变得还真他娘的快,不过没办法跟他讲王法是对自己的一种摧残。因为,王法就是他家的,他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陛下!请不要过分苛责太子!”
“太子?此事怎么会跟太子牵连在一起?”李二猛的转过头,脸上的表情说不出的严峻。
“前些时太子进宫,正巧碰到云家的人来交接疫苗的事情。太子也是一片孝心,想着帮臣妾分担一些事情。所以,就主动将差事揽了下来。”长孙有些无奈的说道。
李二哪里还不明白,说到底长孙还是疼爱自己的大儿子。李承乾在朝堂上日子并不好过,时常被弟弟李泰挤兑。李泰还非常得李二宠爱,又是李二与长孙所出。如果说大唐帝国可以有人在皇位上与李承乾竞争,也只能是李泰。长孙这是想给李承乾找个露脸的机会,疫苗的事情分明是他从云家手里要过来,给李承乾脸上贴金的政绩。
现在好了,那个败家子没把脸漏出来。倒先是把屁股露出来了!李承乾啊李承乾,你可真对得起你娘的一片苦心。
“传太子!”李二嘴里冷冷的说出了三个字,长孙的心一下子就沉到了谷底。这是大爆发的前兆,多年夫妻长孙太了解李二的性情。
“陛下!臣认为,现在首要是封锁消息,不让消息传扬出去为要。”因为事情出在长安府,苏勖有幸出席这种高级会议。前些天被云浩闹得灰头土脸,现在正是憋足了劲儿想表现一下的时候。
“蠢货!人人都有一张嘴,事情已经发生了快一个月,你怎么封锁。封住老百姓的嘴不让百姓说话,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李二的吼声,震得屋瓦嗡鸣!
云浩翻了翻白眼儿,李二现在正是烦心的时候,傻子才会冲上去胡出主意。苏勖的脑子一定是被驴踢了,也不知道秦王府十八学士,他是怎么混上去的。这个白痴!
苏勖讪讪的退了下去,脸色一阵青一阵红。皇帝这样当堂训斥人的时候可不多,一般都伴随着被训斥者政治生命的终结。或许回家要好好讨好一下老婆,让老婆进宫来给皇帝大舅子说说小话。
“此事交于大理寺处置,戴卿切记不管事情关系到谁,牵扯到谁都给朕一查到底。就算是牵连到太子,你也必需给我大唐百姓一个交代。事情关系到我大唐国本,你可知道?”李二的眼神落在戴胄的身上,作为全国最高司法衙门长官,戴胄查这件案子责无旁贷。
云浩决定将哑巴装到底,现在看起来事情没有云家什么事。已经交出去几个月,就算是最后一批疫苗也早已经用完。也不知道太子东宫里哪个蠢货要倒霉,于志宁还是褚遂良,估计不会是孔颖达吧!
李承乾见到李二的模样,跟猫见到老鼠没啥区别。战战兢兢的往李二面前一杵,身子弓得像只虾。
“承乾!你老老实实的说,疫苗的事情你交给谁办理。”李二看到李承乾,阴恻恻的说道。
云浩走出太极宫的时候,后脊背仍旧一阵阵的发凉。李二问李承乾的话里面带着冰碴子,恨不得能将人冻住。他也忘不掉,当李承乾口中说出杜荷的名字时,杜如晦几乎昏倒的场面。
反正事情出了,长安舆论沸沸扬扬。李二说给大唐臣民一个交代,就是不知道要拿自己的儿子出来交代,还是拿老杜的儿子出来交代。云浩觉得,杜家换一个长子的可能性很大。
夜深了,没办法回临潼。云浩只能在长安的府邸里面将就了一个晚上,一个晚上也没睡着觉。鼓捣出疫苗来不是自己的错,只是东宫的那些蠢货实在不知道这些东西的价值。过于浅薄的科学知识,早就了他们的平滑的大脑。满脑子都是孔孟之道,说起话来慷慨激昂。做起诗来风花雪月,可真要是做一件政务,他们比乡下老农好不到哪里去。
说到底,书院的规模还是小了。大唐这些年拓土千里,各行各业需要的人才车载斗量。而书院,每年只能毕业不到一千名学生。不是没人想来书院读书,而是因为书院没有足够的老师。合格人才这种事情和科学知识一样,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事情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完全是因为自己拔苗助长的结果。
回到临潼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商量怎样扩建书院。今年的毕业生择优挑出来一百人来,全都变成先生负责教授知识。从明年开始,书院将会全力扩招。有李二的权利和云家的财力,就不信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来。
因为事情没有结束,云浩就不能出城。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大街小巷已经贴满了告示。李二的行动够快,他在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隐瞒,而是向自己的臣民公布事情的经过。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进步。比起那些出了事情,只知道捂着盖着的官员强多了。
天还没亮,太极宫门前的广场就挤满了朝臣。今天是大朝会,非常特别的大朝会。那些四五品的小官儿都聚集在一起,小声“嗡”“嗡”的讨论着什么,就像是夏天厕所里面的苍蝇。
大佬们则都是座在自家马车里面,这种事情还是不要过多关心的好。反正自家孩子不会打这种疫苗,尤其是听说事情牵扯到李承乾和杜如晦之后。大家都默契的闭了嘴,一切扔给李二裁决就好。何必得罪那个人,今天的朝会大家只带来眼睛和耳朵,嘴……!扔家里了,没带来!
云浩的马车跟别人家的不一样,里面挤了好几个家伙。程咬金喝稀粥“吧唧”嘴的声音格外响亮!
“你小子这回怎么搞到太子头上去了,很得罪人的你知道不知道。”老程吃着白面窝头,窝头里正中间夹着一块里脊肉。另外一只手上,还拎着只炸鸡腿。如果不是要上朝,估计酒也免不了。
“我也不想啊!百十条人命啊,还都是孩子。看着那些小小的尸体,我还能说什么?不管是谁,这个马蜂窝都得捅上一捅。云家船小,可经不起这样的风浪。原以为只是内府,谁知道皇后娘娘将差事要去给了太子。太子又交给了老杜的儿子,这说是说不清楚了。老杜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我都没有退路!”云浩无奈的喝着粥,云家的马车很宽大,就好像是一间小房间一样。
牛进达,程咬金,还有多日不上朝的李神通都在这里享用自己的早餐。秦琼的身子似乎又不太好,今天告假没来。云浩让薛仁贵将炖好的人参鸽子汤给秦琼送去,这些老人多活一天就是自己的福分。别人不敢说,云浩要是倒霉。秦琼会拼死保着云家,现在来看马车里面的这些位也都会这样做。
“陛下说的不错,给孩子往身体里打的东西都弄出事情来。这已经突破了道德的底线,无论牵扯到谁都会一查到底。云小子如果不捅出来,背锅的只能是云家。也不知道老杜是怎么教儿子的,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也能做出来。”李神通钟爱的是小米粥,不管什么时候就是喜欢这一口。
“孩子是每家的希望,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大人身上,倒还好说。可受害的都是孩子,我家的小孙子也弄了牛痘。现在长安已经有谣言说,勋贵家的孩子是不种牛痘的。这种谣言发展下去,还不知道说出个什么花花来。老夫看,这一次陛下一定会出重手。你们说太子……!”
牛进达贼兮兮的看了外面一眼,脑袋探在前面小声说道。
“你是说陛下会趁机废太子?”老程的眼睛瞪得像铜铃。
“应该不会,陛下很重视正统。玄武门的事情,给后世子孙开了一个不好的头。陛下想要回归正统,就得身体力行才对。没见李道宗要改世子,都被陛下给拦了?只要太子没有谋反大罪,肯定不会动摇太子的地位。不过申斥,或者别的惩罚倒是有可能。”李神通是李家的长辈,他说出来的话很有说服力。
“嗯!”几个人点了点头,默默的继续吃早餐。
看着远处云家的马车,李泰放下了车帘。那里面坐着几个非人的存在,满朝廷的人都怕别人说结党。可这几位天不怕地不怕,公然在皇宫门口坐在马车里面密议。百骑司神出鬼没,李泰不相信自己的爹会不知道这件事情。
“魏王不必再看了!那些都是极得陛下信任的人,云浩八岁就在晋阳潜邸,可以说是陛下看着长起来的。淮南王是宗室,程知节牛进达,都是跟随了陛下多年的将领。他们这样公开密议,反而不会招来陛下的猜忌。如果是密议于私室,你试试?”岑文本眼皮都没睁开,就知道自己的学生想问什么。
“老师!这一次太子要倒霉,咱们是不是要下下药儿。听说太子将事情都推给了杜如晦的儿子,咱们是不是……!”李泰很兴奋的说道,这是一个让太子李承乾吃大亏的机会,千万不能就这样放过。
“不可!这一次殿下反而要替太子说话!”岑文本赶忙阻止道。
“替他说话?”李泰瞪大了眼睛,他现在开始怀疑老师精神是否正常。
“这种事情,只能让陛下会太子失望。想要扳倒太子不大可能,老夫还是那句话。想要扳倒太子,非谋逆大罪不可行!殿下这时候要表现出兄弟情谊来,尽力帮着太子开脱。这样陛下就会更加青睐殿下,太极宫那个位置。天下除了太子,也只有您最有资格做。没见吴王现在躲在封地里面,听说钻进大山里面寻仙去了。这就是在避嫌!”
“可太子怎么会谋反,那个位置就是他的。”李泰有些不解的说道。现在优势完全在李承乾一边,只要安静的等到老爹咽气,这个皇位就十拿九稳的到手。
“呵呵!殿下着急了不是,陛下春秋鼎盛。你说太子要等多少年呢?等!这种事情最是急人,这兔子急了还咬人。人急了,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殿下放心,等着就是了。”岑文本笑吟吟的说道。
“好,那就听老师的。”李泰无奈的道。他觉得这是一次好机会,昨天晚上那些幕僚们都是这么说的。
“殿下不甘心?这样的机会放过了,也的确是可惜。既然动不了太子,动动别人也是一样的。剪其羽翼,才能让最大削弱太子的势力。”看到李泰的样子,岑文本点了点头道。
“老师说的是杜荷?”
“不!不!不!杜荷死定了,不用咱们下手。得罪杜如晦没好处!太子犯下这样大的过失,责付西席也是应有之意。”
“老师的意思是说,孔颖达!”李泰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
懒唐 第三百七十九章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上朝的时候嘀嘀咕咕,下朝的时候所有人都表情古怪。一些御史甚至义愤填膺的在串联,要上一个联名的奏章弹劾戴胄。
云浩也觉得戴胄这一次做得太过分了,虽然当官儿这些年也算是知道官场玄机,可这一次也太玄了点儿。居然拎出东宫一个没根底的内侍来顶罪!也不知道戴胄是怎么想的,李二阴冷的眼神儿云浩看了都打哆嗦。这一次,戴胄会倒大霉。这几乎是所有人一致的观点!
“老戴这次算是完蛋了,看陛下的眼神儿就知道,这次陛下没打算糊弄过去。”老程叹了一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他跟戴胄的关系还算是不错,这一次也不知道为什么,老友居然会出这样的昏招儿。
“太子娶了侯君集的大闺女,戴胄的小儿子娶的是侯君集的二闺女。估摸着,老戴就是受了家中的影响。”牛进达同样摇头说道。
“应该不是这样,戴胄这样的人很难被家人左右。很可能是猜错了陛下的心思,也有保太子的想头在里面。”李神通依在靠背上,眼睛半睁半闭的说道。
“你小子心思最灵透,给几个老头子说说,戴胄到底是抽什么风儿。”老程看到云浩不说话,对着云浩吼道。
“小子在想昨天到底戴胄是怎么审案的!”
“审案?”三个老家伙大眼瞪小眼的对视了一下,好奇的问道。
“戴正卿一定是这样审的!派人抓来杜荷问话,杜荷说是下面人做的。戴正卿就抓来了那名内侍,内侍说牛痘是牛身上出的,应该找牛。
戴正卿抓来了牛,结果牛说因为吃的草不好。戴正卿抓来了草,结果草说因为他妈生了他,所以应该找他妈。
三审两审,戴正卿终于搞明白。原来是草他妈的罪过!可惜啊!草他妈找不到,只能由那内侍背锅。”
“噗……!哈哈哈!”老程刚刚灌进嘴里的一口茶立刻就喷出来,好在喷出来的时候及时扭过了头,没喷李神通一脸。
李神通笑得直咳嗦,脸色由红变紫,吓得云浩赶忙帮着老头梳理后背。可不敢学牛皋的下场,老家伙们都是大唐朝廷的宝贵财富。
“不要管老夫,真能笑死了也算是老夫善终。你小子,这话要是让陛下知道会气昏头的。”李神通摆了摆手,阻止云浩道。
“老戴应该不会倒霉,他在试探。他想知道,陛下说一查到底究竟是真的,还就是说说算了。随便拉个垫背的,咔嚓一下砍了头给百姓们解解气就好了。
现在陛下发回重审,戴胄也知道了陛下是真心要干掉一波人。老滑头啊!这一次不管是杜荷倒霉还是太子倒霉,谁也恨不到他的头上去。这种老狐狸,心里满是窟窿。你真当他会出昏招儿?”
听了云浩的话,老程老牛还有李神通纷纷点头。戴胄这种职业官僚,做事情讲究滴水不漏。想让他出昏招儿,简直比登天都难。能坐上大唐帝国最高司法衙门的头把交椅,岂是等闲之辈?
果然,戴胄回到大理寺加班加点儿。御史们串联的签名还没搞全,戴胄就将这桩天大的案子重新审理了一遍。除了挖出隐藏在幕后的保护伞杜荷,更加旗帜鲜明的将矛头指向了太子。按照他的说法,太子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
第二天的小朝会上,戴胄亲自将审理结果向大唐的核心人物们讲述了一遍。所有人都面面相觑,最后将目光集中在杜如晦的身上。谁都知道,皇帝不可能杀太子,但杜家的大公子杜荷可就难说了。
“朕说过,此事不管关系到什么人,必须一查到底。戴胄,可有漏报遗忘之人。”李二阴恻恻的说道。
大臣们是心里一凉,都是多年的老臣。很明白皇帝陛下的性格,他每次这样说话,一般都是要杀人的时候。
“启奏陛下!一十五名人犯现已看押起来,只等陛下圣裁之后,才能最后定罪。这是大理寺按照大唐律令拟出的条陈,一十五名人犯。一十三人应处绞,首犯杜荷,次犯内侍黄敬处大辟之刑,请陛下御览!”戴胄的声音丝毫不带一丁点儿敢情,将奏章双手捧过头顶。
赵江双手接过奏章,捧给李二观看。
“太子如何处置?”李二看了一眼条陈,眼睛一翻说道。
“太子地位尊贵,还请陛下亲自裁度!”戴胄脸上没有一丝一毫的表情,整个人就像是木头人一样。
“嗯!太子……!”李二沉吟了一下,就要发飙。很明显,李二心里面已经有了腹稿。就等着戴胄说这句话!
“父皇!儿臣有事奏报!”李二的话刚说了个开头,李泰忽然间站了出来。李二一愣,不知道李泰这个时候跳出来究竟要干嘛。
站在丹樨下面的李承乾脑门上冷汗涔涔,恶狠狠的瞪了一眼这个弟弟。这次是倒霉到家了,这小子这时候落井下石。只要老子缓过这一口气,一定整死你。
李泰沉稳的看着了一眼李承乾,居然还对李承乾笑了一下。
“青雀,有什么话说?”李二沉声道。他不喜欢说话被人打断,即便是他最疼爱的李泰也不行。
“父皇!大哥身为太子国之储君,每日里除了要研习政务。更要完成先生交给的课业,还得学习礼仪等等事物。诸事繁杂之下,偶有不查也是难免。儿臣请求父皇,不要过分苛责大哥。”李泰说完,居然一撩袍袖跪了下去。
“青雀儿,你先起来。”李二愣了一下,他开始还以为李泰是来落井下石。却不料想,李泰居然是为李承乾求情。李二有些感动,同样是兄弟。自己怎么遇不到这样的兄弟,李建成处心积虑的想弄死自己。李元吉好像跟自己不共戴天!
如果当年自己有这样的兄弟,或许也不至于闹到血流成河的地步。
“父皇!儿臣是大哥的弟弟,平日里青雀顽劣,也让大哥费了不少心思。大哥有今日之事,也有儿臣的原因在里面。儿臣恳请父皇从轻发落大哥,儿臣愿以身代之。”李泰居然跪着不起来。
“青雀起来吧,朕慎重处置你大哥也就是了。”李二怜爱的看着小儿子,差一点儿就走下丹樨亲自搀扶。
“青雀这几年读书修德有成,很是长进。加封魏王为扬州都督!岑文本教导有方,加封银青光禄大夫。”李二看到李泰欢喜的站到岑文本身边,心里立刻就明白这话是岑文本教的。还算不错,这岑文本还有些读书人的风骨。没有趁着太子倒霉的时候,教李泰落井下石。这还算是个有操守的人!
李泰谢恩之后站起身来,心里禁不住的激动。演了这出戏,自己的封地又往外扩了二百多里。看起来,以后这样的戏要多演才行。
“承乾!有青雀为你求情,朕免了你的罪。你去宗人府,领廷杖五十。回东宫自省,禁足一个月。其他人等,按照大理寺拟罪论处。明日在京四品以上官员,都去法场观看行刑,以儆效尤!”李二一连串儿的宣布了对李承乾的处罚!
“臣谢主隆恩!”李二刚刚说完,岑文本就站出来躬身谢恩。刚刚李二说话太急,岑文本没插上嘴。
看到岑文本,李二忽然间想起来。眼光一下子落到李承乾身边的孔颖达身上,李泰的老师教得好,李承乾的这个老师可不怎么样。越看孔颖达越不顺眼,好好的一个太子,居然让他教成这副德行。狗屁的宿儒!
“太子失德,太傅难辞其咎!着孔颖达出任岭南道大总管,去替朕将岭南治理好将功折罪!”李二也实在是厌烦了孔颖达,干脆直接将老先生支到了岭南。虽然官职大得吓人,可谁都知道岭南是个什么地方。就算在中原当个什么刺史,也不愿意去岭南当什么大总管。
孔颖达身子一颤,再过几年就是七十了。这把老骨头去岭南,活着回来的希望不大。身子摇晃了一下,还是苶呆呆行尸走肉一般走了出来。深深弯下自己的腰,“臣谢恩!”
岑文本站直了身子,重新回到了李泰身旁。两位老师谢恩,可谓结果完全不同。
“今天的事情就议到这里,退朝!”李二不愿意看到孔颖达的样子,看到事情处置完毕,一声令下当先走出了太极殿。
“噗通!”孔颖达眼前一黑,栽倒在地上。
“太傅!”李承乾赶忙一把抱住自己的老师……!
李泰和岑文本对视一眼,双双向殿门口走去。云浩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儒雅飘逸的岑文本,好像看到了一头怪物。这智商,这手腕儿,曹操如果活着,也就这样了吧!
看着两人走出了太极殿,云浩正要去看看孔颖达怎么样了。却看到杜如晦木雕泥塑一样的站着,乱糟糟的声音充耳不闻,手里的笏板捧得端端正正,就好像上朝时候一样。
无奈的摇了摇头,房谋杜断。如今杜如晦落了这么个下场,明天自己就要在法场上,亲眼看到自己的儿子被腰斩。想上前去劝劝,却又不知道怎么劝。杜荷的罪过的确是死罪,人家戴胄判得没错。
哎……!这就是过早为家族布局的下场,本以为让自己的儿子攀附上了太子,就能够保证杜家荣宠不衰。却没想到,出了这样的事情。
“走吧!”程咬金拉了拉云浩的袖子,两个人连着牛进达一起出了太极殿。
消息很快就以野火蔓延的方式传开了,整个长安都沸腾起来。皇帝这一次没忽悠百姓们,为了几个百姓的孩子,居然要干掉宰相的大公子。看起来,这个朝廷还是值得相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