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悍明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青史尽成灰
黄宗羲愤然说道:“当世之乱,罪在一人,百姓之困,罪在百官。满朝文武,饱学之士。以黄某观之,和宦官阉人没有什么区别,宦官一刀切在身体上,就能侍奉皇帝,得到荣华。百官一刀切在了心里,从此之后,捧着孔孟之道,窃据朝堂,所行所为,无不是为了他们的私利……”
这一番振聋发聩的声音,像是雷鸣一般,在每个人的耳朵里响起,更在内心最深处响起。
范克勤被气得瘫软在地,于燧然想要反驳,却找不出词汇,唯有何腾蛟从卫兵手里抢来一把钢刀。
“老夫要手刃了这个逆臣贼子!”
一处大戏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候,王府门开,侍卫从两旁涌出,顾振华和朱慈烺几乎并肩走了出来。
朱慈烺脸色凝重,根本不知道在想什么,刚刚的话早有小太监一字不漏的抄录给他,朱慈烺的心中翻江倒海。
他闭着眼睛,长长出了一口气:“辽王,你以为该怎么处置?”
“哈哈哈,我朝从不以言获罪,微臣只知道真理越辩越明,诸位大人,你们有你们的道理,黄宗羲所讲也有人信服。那索性本王就给你们一个舞台,畅所欲言,好好辩论一番!”(未完待续。。)





悍明 第四百三十二章 硝烟的味道
“过瘾,真是过瘾!”
李济伯拍着大腿,哈哈大笑。
“王爷,几千年来,恐怕除了当年的稷下学宫,就没有人敢如此辩论了!”
吴凯杰摇头晃脑的说道:“就算是稷下学宫也没有这个魄力,别忘了咱们是当着皇上的面,直斥君过,这份勇气千古未有,痛快啊!”
他们得意的说着,可是目光落在了顾振华身上,却发现这位王爷似乎无动于衷,根本不在乎。
“王爷,您不会觉得骂的还不够狠吧?不少字就凭着黄宗羲的话,要是再过分,就直接拉着皇帝出来,动刀子了!”
顾振华把手中的茶碗放下,微微一笑:“说到底不过是猴戏一场,当不得真?”
李济伯的山羊胡来回晃动,气呼呼的说道:“这要是猴戏,老夫不知道什么能入王爷的法眼了!”
“哈哈哈,李先生,皇帝骂得再狠有什么用?本朝不也有一个海刚峰吗?修修补补,已经没有意思了,必须反思的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国家制度!看出一个人有病不难,但是要治好这个病,却不容易啊!”
李济伯和吴凯杰互相看了一眼,说实话他们以为顾振华放出了黄宗羲,就是为了攻击皇权,目的自然是取而代之,可是听顾振华话中的意思,全然不是如此,这可太让人费解了!
“王爷,从三皇五帝,一直以来,可都有皇帝啊。就如同天上的星辰一般,自然而然啊!”
“李先生,星辰也在不断变化。只是我们离得太远看不到而已!”顾振华道:“要是有心篡位,攻击大明皇帝就是了,何必将火力对准历代皇权呢!”
吴凯杰点点头:“王爷,您真有治病的药方吗?”。
“嗯,说到底就是权力制约而已,说起来从秦汉以来,朝廷之上一直都有制衡。就拿本朝来说。内外牵制,有内阁,有司礼监。有锦衣卫,有东厂,环环相扣。基本上消除了权臣的可能,就便是强如张居正。也不过是借助李太后和内廷的力量。说到底太后和太监都是皇权的变种而已。这个牵制的体系之中,唯有皇权落在了外面。有了一个可以一言定生死的最后裁决者,所谓的制衡都没有了价值。”
李济伯仔细听着,道:“没错,大明臣子争的不过是圣眷而已,有了这个加身,哪怕是一个小官也可以无往不利。朝廷的规矩频频遭到破坏,所谓法度不过是君王一人的心思而已!”
坐在末位的阎应元皱着眉头说道:“王爷。说起来朝臣们也并非皇帝的走卒,大明有多少铁骨铮铮的言官。就比如海瑞,直刺君过,更有人被打了板子,甚至丧命。天下这么大,不是君王一人能说了算,从来都是士大夫与君王共治天下!”
顾振华微微一笑:“朝三暮四,骗人的把戏而已。士人集团和皇权是对立的不假,但是又是一伙的。皇帝有不受拘束的特权,士绅也有特权。就好像宝塔一般,皇帝站在了最顶端,无拘无束,朝臣士人匍匐在皇帝脚下。在他们的身下,才是亿万百姓!士人言官的劝谏也不过是为了这个体系不崩溃,他们能继续享受特权而已!”
听到了如此惊世骇俗的言论,在场的几个人都傻掉了。
仔细想想,的确不无道理,可是怎么想来,都有些不舒服。吴凯杰最先打破了沉默,思忖着说道:“王爷,您说的士人集团,包不包括我们啊?”…
“包括,本王还想拿你的狗头祭旗呢!”
“啊!”
吴凯杰双腿发软,差点趴在了地上。
“王爷,卑职对您可是忠心耿耿,那个黄宗羲写书的时候,臣也是尽心竭力,您可不能……”
“成了,说正题吧!”顾振华道:“刚刚得到了情报,八位蒙古王公入京,和多尔衮密谋,以本王计算,鞑子和咱们的决战马上就要到了。本王有信心恢复旧都,可是仗打完了,国朝的制度该是如何呢?是回到大明原本的轨道,我们当一个忠臣,还是本王篡位登基,也做一朝的开国帝王?”
顾振华轻轻踱步,苦笑着说道:“还真不想让我的子孙也被这么欺负着!从现在就开始讨论,拿出一个真正可行的方案,跳出兴衰治乱的怪圈,真正让华夏能永远繁荣昌盛下去!”
当皇帝,这恐怕是所能想到的极限了!可是顾振华竟然想得更远,要开创千古盛事,这几位大员也都热血沸腾。
李济伯笑着说道:“王爷所谋者大,老朽虽然驽钝之人,也愿意为王爷竭尽心力!”
阎应元想了想问道:“王爷,你以为未来的朝廷,该是什么样的呢?”
“平等,法治!”
顾振华毫不犹豫的吐出了这四个字:“只有消除了特权,包括皇帝的特权,士人的特权,才能人人平等,才能激发万民的才智。严明法律,上至一国之主,下至普通百姓,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朝廷各部,分权制衡,互相配合。以内阁为核心,抽调封疆大吏组成内阁,遇事共同商议,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形成的决策皇帝也不能否决!”
几个人听到了这里,才明白顾振华为什么说刚刚的辩论只是一场猴戏!原来这位竟然要彻底扭转几千年理所当然的东西,骂骂皇帝算得了什么,连儒家宗法制度都要彻底抛弃,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吴凯杰忍不住问道:“王爷,内阁权柄如此之重,万一他们破坏法律又该如何?”
“那就是大家需要讨论的了!反正我们时间有的是。”
顾振华脸上突然带着一丝惫懒的笑容,说道:“在科学院的前面专门设一个讲坛,欢迎天下有识之士一同来辩论,不管说什么,哪怕就是骂本王,也绝不追究。我就不信,穷尽天下人的智慧,还没法找到一条合适的路子吗!”
大明朝的讲学辩论并不少,可是几乎都是学术性的,什么心学和理学之争,什么圣人有心无心,性善性恶一类的玄而又玄的东西。
读书人都是如醉如痴,偏偏这个国家真正的问题却没有人敢面对。顾振华的一道命令,彻底改变了态势。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聚集到了开封,有一门心思捍卫圣人之道的传统读书人,他们很快聚集在了范克勤等人的门下。
另外一方离经叛道的年轻人都聚集在了黄宗羲的周围,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派。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批官僚也参与其中,这主要是顾振华授意的,他们更多的从实务来谈种种弊端。
再有宋应星,汤若望,吴又可等人也频频登台,他们主要的任务是普及新知识,破解什么天人感应一类的胡说八道!
这个超级讲学活动也被称为中州讲坛,每天都有专们的报纸整理言论,向全国传播。前后竟然持续了二十年之久,彻底奠定了中华政体和法治的蓝图。甚至有西洋人介绍到了西方,掀起了他们的启蒙运动。
……
“大伴,满朝文武真如辽王所说,他们关心的并非是朕,而是关心他们自己啊!为了所谓圣人之言,他们能前赴后继。可是我大明危亡的时候,他们怎么不出来啊!是不是夷狄尊奉了圣道,也是他们的圣君了?”
戴莹满脸的愁容,说道:“主子所言甚是,只是那些士子攻讦圣上,老奴看着心碎,辽王就是背后的推手,老奴以为主子还是回京吧,那里安全一些……”
“哈哈哈,大伴,朕哪也不去。辽王说要让朕制约自己的权力,不做九五之尊。其实真正要忍住诱惑的是他自己,朕何必给他创造谋朝篡位的机会呢!”
“陛下,辽王有请!”周贺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说道:“鞑子动兵了,大战恐怕要来了!”

。,




悍明 第四百三十三章 倾国之力
京西大营,旗幡飘扬,八旗精锐分列四周,盔明甲亮,手中长枪如林。
多尔衮骑着白马,在范文程等人的陪同之下,缓缓走过,多尔衮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容。
“范学士,如今八旗的健儿全都改成了长枪,还加装了火铳,战力提升惊人。汉人文弱,怎么能敌得上生长在马背上的八旗子弟。”
“王爷说的是,顾振华投机取巧,所依仗的武器已经被识破了!两个月前,我朝巧匠制出了手榴弹二十枚,威力不俗。”
“手榴弹?就是底下人说的张手雷吗?”
“没错,安国军又不是神仙,他们哪有什么张手雷啊。无非是把开花弹做的小一点,一斤出头,身高臂长的勇士能投出去很远而已。微臣已经下令着手选拔勇士,专门投掷手榴弹。定然能把安国军打得屁滚尿流!”
“好,很好!”
多尔衮脸上全都是喜色,他自从被逼无奈放弃了山西之后,就只能掌控北直隶和山东两省,处境越发的险恶。
摆在鞑子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退回关外,重新当他们的野人,另外就是殊死一搏,击败安国军,闯出一片新天地。
就在不久之前,有一个人自称鳌拜的亲兵,一路要饭到了京城,找到了多尔衮的府邸。仔细一问,此人将鳌拜最后交代的话全都说了,要多尔衮撤回关外,重新在白山黑水之间。过渔猎的日子。
这么一条消息,多尔衮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面,足足三天时间。水米没沾。堂堂睿亲王当然不是傻瓜,他很清楚鳌拜和苏克萨哈的意思。从当下的局面来看,或许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可是多尔衮不断的问自己:你甘心吗?
中原花花世界,开创一朝基业,这是何等的诱惑,他能放弃吗?就算他想放弃。可是那些应经沉浸在了繁华之中的八旗子弟能放弃吗,到了关外,他们还能像祖先一样。恢复狼性吗!
饥一顿饱一顿,吃生肉,睡帐篷,茹毛饮血。一辈子都不洗澡!别说是其他人。就连多尔衮自问,他都没有那个勇气了!
拼!无论如何都要拼!多尔衮就像是一个赌徒一般,他要把所有老本都押上,胜负就看这一次了!
半年的时间,鞑子都在积极的备战。多尔衮zhidao自己的兵力不足,就向着蒙古各部求援,许以厚利,让他们出兵相助。
同时他又积极训练新兵。添置新装备。说起来多尔衮苦思冥想,也没有找到克制安国军的办法。他只能尽量的仿照安国军配置装备,用山寨货去打正版。
不过多尔衮还是zixin骑射无双的八旗子弟,只要拥有了同样的装备,绝对不会输给安国军的。
“王爷请看。”
顺着范文程的手指方向,一排十门大炮出现在了面前,在大炮的后面还站着几十个西洋人,为首的一位老者穿着镶金边的黑袍,胸前挂着一枚嵌满宝石和钻石的十字架。
看到了多尔衮,老者急忙向前,深深的鞠躬,嘴里叽里咕噜的说着。
“摄政王,这位从澳门来的葡萄牙传教士,名叫舍尔福。他曾是一位主教,正是他带着手下建造了这些火炮,他们祝愿大清陛下,能够势如破竹,取得宝贵的胜利!”
多尔衮听到了这里,顿时哈哈大笑:“嗯,还挺会说话的,你们为大清造了火炮,功劳很大,只是不zhidao威力如何啊?”
舍尔福等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然后说道:“尊贵的殿下,我们可以展示一下火炮的优良性能!”
多尔衮立刻答应,他们在一里之外布下了靶子,然后舍尔福亲自指挥瞄准,十门大炮接连开火,山摇地动的巨响。
只见远处掀起一阵阵的飞沙走石,靶子把炸得四分五裂,淹没了硝烟中。轰隆隆的巨响震得多尔衮耳膜生疼。不过他丝毫不在意,眼中全都是惊喜,简直就要疯了一般。
开花弹,开花弹!
这也是安国军制胜的法宝之一,没想到他也掌握了这种强悍的武器,实在是可喜可贺!
当然多尔衮还不清楚,他的炮和开花弹比起安国军数度改进的产品还差着一筹,他狂笑着说道:“几位西洋教士功劳甚大,要好haode奖赏,问问他们有什么要求,全都答应了!”
舍尔福听到翻译的话之后,顿时喜上眉梢,他本来是想去安国军碰碰运气的。不过他得到了消息,安国军只是对技术感兴趣,而且学习能力超强,用不了多久,他们的本事都会被榨干,而他们热衷的传教事业却石沉大海,没有一丝消息!
了解了这些之后,舍尔福只能将赌注押在了北方的“野蛮人”身上!
“摄政王,他们想要在京城建造教堂,还想着让更多人皈依天主。”
“哈哈哈,这算什么要求,拨给他们二十万两银子,建一座顶大顶大的教堂。另外陛下年纪也不小了,正好是读书上进的时候。舍尔福先生学问精深,让陛下尊他为玛法,向舍尔福先生学习西学!”
西方传教士早就zhidao要想打开古老中国大门,必须走上层路线,如今能在京城建教堂,更让皇帝跟着他们学习,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幸福快要砸晕了他们。
舍尔福更是喜悦非常,看来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比起汤若望他们要精明一百倍!
范文程也看了看这些得意忘形的洋人,心中十分不屑,果然是蛮夷之辈,就连利用他们都没看出来。
“诸位,摄政王的天恩你们可不能辜负了,当下还是抓紧替大清制造火炮。造的越多,奖赏越多!”
“我们明白,一定全力以赴!”
看了火炮之后。多尔衮zixin心又膨胀起来,一路上谈笑风生,所有的满清贵胄都被感染了。
廉郡王瓦克达是代善的四子,在现存王公贝勒之中,地位也算是很高的了,他说道:“摄政王,我八旗子弟已然兵强马壮。武备齐全。如今南蛮子距离夏收还有一个月左右。抢在夏收之时用兵,南蛮子最为虚弱,臣以为一定能一举成功!”
多尔衮微微一笑。得意的说道:“好,懂得动脑筋了,这个时机bucuo,你们都要准备起来!”
刚刚回到了皇宫。宁完我急匆匆的跑来。笑着对多尔衮说道:“摄政王,喜事啊,刚刚天津来了急报,说是在海上发现了不少沉船,看情形是皮岛那边想要故技重施偷袭津门,结果遇到了风浪,全军覆没啊!”
“哈哈哈哈,原来老天爷都站在大清一边。顾振华,你还能玩什么花样!传旨。让各旗做好准备,不日南征!”
……
开封,府,参谋部。
自从四五月间,在外的各路大将能赶过来的,几乎全都到齐了。李旭,郭云龙,谢斌,岳破虏,周英杰,李过,高一功,黄得功,马进忠,金声恒,李万庆,李年……等等众人,把屋子都要挤爆了。
“王爷,卑职回来了!”
说话的正是邹通,他路途最远,是从皮岛东江镇回来的,身上还都是风尘。
“陆总兵听说王爷准备和鞑子,我们东江镇也不能落后,王爷有什么吩咐,只管说吧!”
顾振华微微笑道:“东江镇远隔大海,要想和大军一起作战是万万不能。不过你们奇兵突出,可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李总长,你看该怎么做呢?”
李济伯道:“王爷,陆总兵别看是女儿身,主意多,手段狠,我听说她在辽东安插了不少间谍,就让他们自行选择目标时机,我们离着这么远,可不能纸上谈兵啊!”
顾振华点点头:“没错,这场大战随你们发挥,另外再告诉陆总兵,要多用朝鲜和日本的兵,总之不心疼!”
邹通一脸得意,笑道:“王爷,不用您提醒了,陆总兵早就这么干了,她已经派出了两千多朝鲜兵,去迷惑鞑子,就等着看好戏吧!”
大家伙议论军情,越来越热乎,岳破虏的声音最响亮。
“诸位弟兄,薛老哥刚刚培育出第一批的战马,数量不多,但是高大雄壮,比起蒙古马的sudu快,冲劲足,我敢保一下子就冲垮鞑子!”
岳破虏这话bucuo,顾振华准备开始繁育战马的时候,本来是想去阿拉伯购买种马的,结果南洋的西方人一听价格合适,他们竟然偷偷卖了一些军马,经过繁衍之后,安国军第一批一千五百匹战马已经装备了骑兵,骑兵的战斗力骤然提升了一大截!
谢斌也不甘示弱,笑道:“老兄弟,骑兵是宝贝疙瘩儿,我看还是等到最后再出手吧,我们火铳兵也装备了三千杆米尼枪,全都饥渴难耐了!”
正在说话之间,方剑鸣和吴凯杰一前一后的走了进来,方剑鸣先把一份奏折放在了顾振华的面前。
“王爷,这是左都御史范克勤、兵部尚书何腾蛟、瞿式耜、大学士朱天麟、吏部侍郎吴贞毓、给事张孝起、李用楫,王化澄、万翱等人联名上的奏疏。中州讲坛有人提出了无君主张,他们请斩妖人。”
顾振华不置可否,对着吴凯杰说道:“你有什么消息,一起说吧!”
“王爷,根据大同边报,蒙古土默特,鄂尔多斯,科尔沁等部,一共三十万骑兵!”
说到这里,他也顿了一下:“王爷,只怕这次鞑子的总兵力会超过五十万,可谓是倾国之战啊!”(未完待续……)
ps:要打大仗了,构思了一下结构,今天只有一更了,抱歉……




悍明 第四百三十四章 兵来将挡
朱慈烺斜靠在龙椅上面,手里抓着一份塘报,眼神直勾勾的盯着窗户。
戴莹从外面走进来,顺着小皇帝的目光,只见窗户上有一只蜘蛛正在结网,他顿时就瞪圆了眼睛。
“你们这些奴婢都是干什么吃的,都不知道打扫吗!”
小太监慌忙跑进来,却绊在了门槛上,重重的摔在地上,鼻青脸肿。
“饭桶,都是一群饭桶,还不滚出去!”
戴莹抓起来抹布,就要去擦窗上的蛛网,朱慈烺突然摆摆手,说道:“大伴,那么小的虫子,织那么多的网子多不容易啊,还是留着吧!”
“哎,主子爷仁慈!”戴莹垂首站在了小皇帝的旁边。
朱慈烺将手里的塘报放在了案子上,叹了口气:“大伴,人家都说你和辽王交好,朕想问问你,辽王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戴莹扑通跪在了地上,泪水横流。
“陛下,割了一刀就不是人了,是因为有了主子,我们才像半个人。穿着紫蟒,吃着珍馐,这是大学士都没有的恩典,一切都是皇上给的。无论到了什么时候,老奴心里都只有皇上,只有陛下!若是主子疑心,只管处罚老奴就是了,就算是辽王,也不会替老奴说话的!”
朱慈烺听着掏心掏肺的话,眼圈也有些发红。虽然坐在龙椅的时间不长,可是从崇祯到弘光,朱慈烺算是看透了,文官不可信,武将不顶用。他们全都是私心作祟。要是连太监也不和他一个心思,自己这个皇帝还有什么滋味啊!
“大伴,你快起来吧,朕不过是随口一说。”
戴莹从地上爬起来,朱慈烺叹口气说道:“大伴。这是辽王送来的情报,鞑子和蒙古人勾结,起几十万的大军南下。在那边是范克勤等人的奏疏,异口同声的弹劾顾振华,说他鼓动中州讲坛,散播无君无父的妖妄之言。请求惩处罪魁!”
“生死关头,他们还争斗不休,让朕不免想起父皇当年的情景,难不成朕也要做亡国之君吗?”
朱慈烺说到了这里,将手里的奏本扔在了一边。痛苦的捂着脸。
“陛下,老奴本来没有资格置喙朝政,只是事到如今不得不说。在文臣的眼睛里,陛下不是最大的!”
“哦?他们不是说君父如天,说什么致君尧舜吗?”
“那都是骗人的鬼话,要真是心念着君父,他们就该一心一意为了朝廷,练兵积饷。省得安国军一家独大。靠着奏本就能对付得了顾振华,简直笑话一样?再说了顾振华对东林党,对马士英下手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群起反抗呢?说白了就是顾振华动了他们的命根子。孔孟之道废了,以利治天下,杨朱大兴,四民平等,以后士人就别想站在别人的头上。”
朱慈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大伴说得有理,孔孟比皇帝大。这帮人的私利又比孔孟大,父皇说文官皆可杀。诚不欺我!不过他们还算客气,可是辽王呢?直接和朕摊牌了。他领着朕去观看田庄的时候,就说过要朕答应限制特权。朕没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士人才能消失。现在中州讲坛所做的正是和顾振华所说一样,从今往后,朕不再是乾纲独断的九五至尊,这岂非是更加欺君!”
其实何止是朱慈烺进退两难,顾振华也是如此,他真有篡位夺权,自己当皇帝的想法。毕竟那个位置太诱人了,至于后世子孙能不能做的更好,会不会亡国灭种,正所谓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1...190191192193194...21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