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上善若无水
“那些信,烧掉吧。”
王霄看着前方黑黝黝的陵墓入口,轻轻的叹了口气。
旁边的于谦缓缓行礼“回来的路上就已经烧掉了。”
“有什么话想说就直接说,吞吞吐吐可不是你的性格。”
每次见到于谦,王霄心中总是有个念头,想要问问他老郭哪里去了。
于谦撩起官袍,神色郑重的向着王霄下跪叩首行大礼。
“微臣于谦,拜求太孙殿下废除殉葬事!”
殉葬,一个让人头皮发麻的词汇。
有权势的人死了,还要把活着的人一起带入地下。这种事情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殉葬制度起与夏商,绵延千年几乎历朝历代都有人殉之事发生。
漫长的岁月长河里,唯有汉,唐,宋这三个非异族统治的王朝没有发生过。
而夏商周秦南北元明清诸代都有发生过。
大明的殉葬制度起源于朱元璋。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按照古制与遗诏,将后宫之中没有生育过的嫔妃全都送入陵墓里面陪葬,数量高达四十六人。
而现在朱棣死了,他的后宫之中同样有着高达数十人的嫔妃要随同殉葬。还有一些被挑选出来的太监与宫女,为的是让他们下去继续服侍朱棣。
在王霄看来,这是惨无人道的罪行。可在这个世上的人看来,这却是古制。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制度。
骑乘在马背上的王霄看着不远处那哭嚎震天的送葬队伍,默然不语。
那些确定要殉葬的人都在送葬队伍之中,她们等会就要在不远处的房间里吊死,然后装棺送入长陵之中。
她们的哭泣哀嚎绝非是在悲痛朱棣之死,而是绝望到了极致。
王霄回忆起‘明史.英宗后记’上的记载。
明英宗朱祁镇重用宦官王振导致土木堡惨败,樊忠等一批忠心耿耿的名将葬身土木堡。
身为皇帝被瓦剌人俘虏,可谓是奇耻大辱。
回来之后又杀名臣于谦,通过夺门之变从弟弟手中抢走了皇位。
他这一辈子,可谓是坏皇帝的典型代表。
可就是因为朱祁镇晚年的时候下令废除了殉葬制度,史书上给他盖棺定论是“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因为废除了殉葬制度的功劳,之前的所有罪过全都能一笔勾销,美谥庙号为英宗。
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著曰英;明识大略曰英。
一件事情,点亮了一生。
王霄也想要废除殉葬制度,可这话不能由他自己提出来。毕竟他现在的身份还只是太孙,是没有这个资格做这件事情的。
这件事情,唯有皇帝才能做。
王霄的身边围满了朝廷重臣,军中大将。就连太子朱高炽都在不远处的马车上待着。
于谦下跪行大礼,说话的声音还那么大。四周众人想不关注都不行。
“这事,我不能擅权。你还是去求太子吧。”
王霄缓缓摇头,表示自己对此无能为力。
于谦猛然直起腰板瞪着王霄“太孙做不得,太子同样也做不到!他还没登基呢!”
与原著中急匆匆的登基不同,得知汉王与皇帝先后死去,军中大权全都落入王霄之手后,太子党们就安静的等待着大军护送朱棣的棺木返回顺天府。
先帝没下葬之前就登基,肯定于礼不合。
所以现在哪怕人人都知道朱高炽是下一任的皇帝,可他此时的真实身份还是太子。
不得不说,于谦的胆子是真够大的。敢当着太子的面说这种话,换个脾气不好的能当场就把他送进长陵去陪葬。
“微臣之前已经求过太子了,可太子不同意!”
难怪于谦气呼呼的对朱高炽表达不满,原来是求过了没能求下来。
“如果太子不同意,你找我也没用。”
王霄顺着话题缓缓的勾着于谦说话。
“太子做不到,太孙可以!”
于谦毫无顾忌的说着在旁人看来绝对是挑拨父子关系的话“先帝驾崩,新帝还未登基。先帝有遗诏,命太孙监国。也就是说,在新皇登基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一切天下大事小事皆由太孙定夺!殉葬与否,太孙可一言而定!”
四周众人顿时一片哗然,谁也没想到于谦居然疯了,这种话他都敢说出来。
先不说法理上这种说辞究竟是对与不对,单单说王霄一旦真的用上了这份权利,那新皇登基之后会如何看待他?
父子兄弟,在皇位面前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于谦!”
之前一直坐在马车上听着的朱高炽坐不住了,由内侍掺扶着下了马车走过来。
“你疯了吗?在这胡言乱语个甚!”
于谦头也不回,就这么死死的看着王霄“求太孙赦免无辜之人!”
文武大臣们仿佛是看到了于谦的脑袋与他的身体分离。这人疯起来真是什么话都敢说,居然敢说殉葬的都是无辜之人!
王霄下马,向着朱高炽行礼。
“敢问太子殿下,可否取消殉葬之事?”
朱高炽看出来王霄有这方面的意思,苦着脸劝解“这都是祖宗定下来的规矩,岂可轻易更改。你若是真想改动,那等我死的时候随便你怎么样都行。”
按理说话题到了这个程度,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就可以结束了。那些宫人嫔妃们虽然可怜,可真正关心她们命运的又能有谁呢。
但是这里却是有一个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人。
史书上的于谦虽然胆色过人,可也没现在这样豪横到不要命的程度。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他看出来王霄是一个明君的坯子,而且本身并不反对取消殉葬制度,甚至还倾向于赞同他。
如果不赞成的话,开始的时候说上一句此事毋庸再议就可以直接结束话题了。
眼看着太子爷几句话的功夫就要把事情平息了,热血上头的于谦受不了了,直接飞速起身扑到了一旁看热闹的樊忠身边。
‘呛啷~’一声,樊忠的佩刀被于谦给拔了出来。
此时此刻,樊忠抱着于谦一起去死的心都有了。
他原本只是在一旁吃瓜看热闹,殉葬什么的和他们没多大关系。无论王霄如何选择,他都会表示支持。
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于谦这个天杀的混球居然毫无征兆的扑过来抢了他的佩刀。
当着这么多文武大臣的面被人抢走了佩刀,身为武将的樊忠感觉脸上火辣辣的脸皮都掉光了。
于谦在太子与太孙面前手持利刃,这下顿时就炸锅了。
四下里的武将们反应过来,纷纷拔刀挡在王霄和朱高炽的面前,而文臣们则是声竭力嘶的高喊护驾。
明初时候的文臣还是不错的,比起明末时候那些敌人还没来,就已经准备跪迎的大头巾来说,至少他们没有被吓的逃跑。
负责警戒的军士们纷纷向着这边跑过来,送葬的队伍也停下了脚步。
整个长陵外面一片混乱。哭喊声,叫骂声不绝于耳。
众多军将们几乎都挡在了王霄的面前,只有区区数人守护着朱高炽,还都是备倭兵的将领。
看到这一幕的文臣们,都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
自从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的真正文武双全,精通君子六艺的大儒死光之后。那些只会读书的大头巾们就开始宣扬文武对立。用尽办法贬低武将,丝毫不在意射与御排在书的前面。
王霄如此得到军方的拥护,眼看着又是一个好大喜功的文皇帝。好不容易从朱棣一朝熬出头的文官们,逐渐生出了别样心思。
于谦横刀在手,抬起来架在自己的脖子上,对着王霄怒吼。
“微臣死谏!!!”
所有人都知道于谦是王霄的心腹,所有人的目光也都落在了王霄的身上。
沉思片刻之后,王霄看向了恨不得生撕了于谦的樊忠“去把那些殉葬的宫妃带过来。”
众人惊讶,不理解王霄这是何意。
不大会的功夫,即将要殉葬的众多宫人与嫔妃就被带了过来跪满一地。
朱棣的妃子里有大有小,年老者已露华发,目光呆滞仿佛已经看破世间一切。
而年幼者,像是朝鲜送过来的婴宁长公主基本上还是个孩子,哭的双眼红肿声音嘶哑,跪坐都坐不稳当。
王霄的目光掠过安贵妃与朴妃的时候微微失神,这两个朝鲜美人哪怕此刻梨花带雨也是美艳绝伦。
“我问你们一件事情。”
王霄语气低沉,说话的速度缓慢“用心思考,然后用自己的本心来回答。切记,绝对不可违背自己的本心。”
顿了顿,王霄终于问了出来。
“你们,是心甘情愿为大行皇帝殉葬的吗?”
这一刻,天地间都仿佛为之安静下来。
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在众人的脸上不断盘旋变幻,那些之前满脸死意的宫人后妃们仿佛是突然间活了过来,面上满是对生命的渴望。
可她们也不明白王霄为什么会这么问,难道是在做试探?
若是回应的不好,说不定还会被严刑处置。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无人回话。
于谦急的要跳脚,正准备大喊的时候却是被樊忠抓住机会一把夺走了佩刀并且制服在地。
压抑的氛围中,一个清脆中带着哽咽的声音响起。
“我不想死。”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六十五章 过来啊
说话的人是朴妃,稚嫩的面容上满是倔强。
她还年轻,人生甚至都没有真正开始。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去殉葬而死,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
别人不敢说话是担心王霄是在试探,因为这是有先例的。
早在朱元璋死的时候,朱允炆就试探过他的后宫嫔妃是否愿意殉葬。有直言不愿者,都被残酷的凌迟处死。
可朴妃不怕。
不是她不怕死,而是无论如何都得死的话,为何不拼一下呢。死的凄惨与死的快乐并没有什么区别。
王霄缓缓点头,目光落在了她身边的安贵妃身上。
安贵妃大约二十余岁,正是人生最为美好的年华。感受到王霄的目光,再看看身边的小妹妹。安贵妃咬着牙捏着拳头叩首行礼“臣妾不愿意!”
有了人带头,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
所有的嫔妃与宫人全都表示自己不愿意为大行皇帝殉葬。
毫无疑问,在这个时代来说这就是丑闻了。
“她们这个样子下去的话,别说是伺候先帝了,不加害先帝就算是好的了!”
被樊忠押在地上的于谦奋力大喊。
王霄缓缓点头,转身看向了一旁的朱高炽。
太子爷看看围拢在王霄身边的众多军将,叹息摆手,转身向着马车走去“罢了,罢了。你想怎样就怎样吧。”
王霄拱手行礼,等到朱高炽的马车离开之后这才直起腰板。
“杨首辅?”
杨士奇当即出列行礼,不用王霄多说什么,他就把该说的都说了。
“太孙。先帝有遗旨命太孙监国。新帝未立之前,家国天下事无大小皆由太孙定夺!”
文武百官们都浮起了这么个心思,这还真是父凭子贵啊。
如果没有这位好太孙,太子殿下的皇位估计也拿不到手。那汉王不但更得宠,而且还手握兵权。太子能够上位,太孙是立下了大功的。
以这位太孙的实力手段乃至军权,直接顶替掉他老子自己上位也不是不可能。
王霄向着杨士奇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挥挥手让公报私仇暗中给了于谦几下的樊忠放开于谦“写旨吧。”
新皇帝还没有登基,老皇帝刚刚去世。
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间段里,奉命监国的王霄是可以发布旨意的。
甚至于,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在军队的支持下自己发布旨意任命自己做皇帝。
王霄发布的这道旨意很简单,没有那么多的废话。通篇的核心就是一句话。
从此之后,彻底废除殉葬制度!
从未想过能在死亡之前的最后一刻逃出生天,原本要殉葬的众人都是嚎啕大哭,对着王霄不停叩首感恩。
感觉自己人生大起大落都在今天的安贵妃颤抖着手想要去搀扶身边的朴妃,却是意外的察觉到,红着眼睛的朴妃正在默默的看着王霄远去的背影。
若有所思的安贵妃同样看向王霄,突然感觉那男人的背影犹如泰山般巍峨!
安贵妃目光痴迷,突然感觉心悸发慌,忍不住的身子一抖就坐倒在地。
在极端的刺激下,她居然那啥了。
回到太子府里,孙若微与胡善祥和王霄讨论今天的事情的时候。
他毫不犹豫的表示“我今天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们。我不想等我哪天死了的时候,你们还要悲惨的去殉葬。”
虽然说以皇后的身份几乎不可能被选中去殉葬,可女人感性的时候哪里会在乎这些。这姐妹俩看向王霄的目光绝对是春水绵绵无绝期。
接下来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王霄拥着动情的姐妹俩回房开车去了。
因为车速过快,而且目的地不是幼儿园,所以后面的事情就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了。
第二天,神清气爽的王霄来到前朝大殿,与大臣们商讨新皇登基的事宜。
其实这事没什么好商量的。只要王霄不反对,那朱高炽登基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定下来日子和流程,后面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
永乐二十二年九月初七,朱高炽正式登基。
改元定次年为洪熙元年,立朱瞻基为太子。
登基之后朱高炽发布大赦令,赦免了被流放到奴儿干都司的那些建文旧臣,允许他们重返中原。
同时还推翻了许多之前的冤案,像是被朱棣诛十族的方孝孺案等等。
任命之前被朱棣关押的夏原吉和吴中为朝中重臣,逐渐疏远内阁三杨。
暂缓了郑和预定的海上远航,取消了茶马贸易等等。
新皇登基一连串的动作让朝臣们有些慌乱,尤其是那些依靠靖难之役起家的功勋们更是如此。
而等到朱高炽表示有意迁都回应天府的时候,这种不满达到了巅峰。
许多靖难功勋认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们主动联络起来然后去找王霄。
在朱棣的遗旨里是任命王霄监国的,也就是说让他掌握朝政大权。
可在朱高炽的登基大典之后,王霄别说是去监国处理朝政了,他就连朝会大殿都没再去过。整天都宅在东宫之中不出门。
如果不是王霄时不时的会去军营之中露个脸,那朝臣们都该怀疑王霄是被软禁起来。
在这些人看来,王霄被皇帝限制了权力肯定会心中不满。他们可以用王霄的名义来与新皇帝对抗。
只是,这些人来到东宫门外甚至就连大门都进不去。
守卫东宫的军士翻来覆去只有一句话“太子殿下说了,谁来拜访都不见。”
真的是谁都不见,就连于谦上门都不见。
王霄自然不是被软禁,也不是被朱高煦剥夺权力,他是自己交出去的。
他自己在绣春刀的世界里就做过皇帝,知道皇帝是一种天性就会怀疑一切的生物。
若是王霄真的一手掌握朝政大权,一手捏着全国精锐兵马。那他与朱高炽之间的冲突就将真正的不可避免。
朱棣刻意如此安排,算是一种报复也算是一种考验。
朱棣一向瞧不起太子朱高炽,认为他太过软弱毫无魄力可言。
王霄和朱高炽矛盾激化从而举兵谋位,这或许才是朱棣想要看到的。
朱棣认为自己是一代人杰,而王霄比起他来也差不了太多。他希望王霄能够早早的上位,而不是让那个毫无魄力可言的太子占据位置。
至于上位的过程,无关紧要。
大不了就是又一次的靖难之役,有什么大不了的。
正是因为看出来了这其中的弯弯绕,所以王霄才会主动将朝政大权交还给朱高炽。
朱高炽监国二十年,朝廷上下都是他的太子党。想要通过把持朝政来大权在握,那是痴心妄想。
王霄紧紧握在手中的,唯有军权。
整天宅在东宫里的王霄,当然不可能天天都是忙着填充孙若微姐妹的身心。
虽然他的身体素质很好,持久力很长。可天天这么整,他也受不了。
王霄大部分的时间除了与孙若微调情之外,更多的是用在学习知识上。
除了许愿人赠送的能力不会遗忘之外,其他的记忆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淡化。
王霄会在这个世界里待上很久,可他终究是会有离开的那一天。
漫长的时间,可不能都白白浪费掉。
上午的时候温习剑术,骑马,射箭。坚持不断的练习从而形成肌肉记忆。
下午的时候画画,读书,下棋,摆弄乐器。
皇宫之中有全天下最出色的老师,王霄可以从他们那里学来最好的知识。
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做到了极致,都会让人为之震撼。
就像是王霄曾经看过的一则新闻。某位小伙子在看了电影赌神之后苦练摇色子的技术。十多年后终于大成,来到澳门一出手就把赌场的人给吓坏了。
之后赌场花费数百上千万的薪水养着这位小伙子,什么都不用干,只要别把自己的技术拿出来用就行。
所有的本事,简单归纳起来就一句话。
“唯手熟尔。”
“上午的时候于谦又来了。”
饭桌上吃饭的时候,胡善祥在王霄的耳畔唠叨“听说是他上了个与草原部落开互市的奏章,皇上没同意。想来找你帮忙疏通。”
温习了一上午的剑术,满身大汗刚刚洗过澡的王霄听到这话放下了手中的象牙筷子。
“你对朝政的关心是不是太多了?”
胡善祥的确是有野心的女人,只是她的能力与她姐姐比起来差的太多。所以王霄是不会给她这方面出头的机会的。
坐在王霄身侧,已经晋升为太子妃的孙若微看到气氛有些凝重,急忙开口帮忙说话“妹妹她并非是有意干涉朝政,太子勿要责怪。”
王霄温润的笑着,拿起面前已经空了的碗递给低着头的胡善祥“盛饭。”
等到胡善祥添饭回来,一切都回到了正常。
王霄并不在乎食不言寝不语的训诫,吃饭的时候该聊就聊,一点都不在乎。
过了一会儿,胡善祥再次忍不住的开口“太子,我听说今天早上郑王又进宫了,中午的时候还留了吃午膳。”
王霄夹了一筷子雕刻漂亮的豆腐“他能在皇帝面前尽孝道,这是好事情。”
胡善祥有些急眼了,伸手拉着王霄的胳膊晃“太子爷!你是装傻还是真不明白?郑王就差在脑门子上刻上我要夺嫡四个大字了!”
朱瞻埈,朱高炽的次子。母为贤妃李氏,封郑王。
王霄这段时间的低调,让很多有野心的人都开始逐渐活跃起来。
‘啪!’
王霄放下筷子站起身来,目光平静的盯着胡善祥。
“看来你真的是太清闲了,得找些事情给你做。”
王霄附身就将胡善祥给抱了起来“等你有了孩子,估计就不会整天想这想那。今天下午不读书了,让几位老师都回去。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走到内室门前的时候,王霄转头看向傻眼了的孙若微“过来啊。”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六十六章 天予不取是罪过
“跟我斗,你们还嫩了点。”
作为一名车技出色的老司机,王霄表示别说是姐妹俩,就算是姐妹仨他都能轻松摆平。
“太子,你的腿怎么在发抖啊。”
密室内的徐滨见到王霄面色发白,双腿发软的走进来,当即就被吓到了。他还以为王霄是中毒什么的。
“我没事!”
王霄豪迈的用手扶着后腰直起身来“可能是中午吃坏了肚子,这点小事情不用在意。”
徐滨心说真要是吃坏了肚子,那从御膳房到采买食材的太监都得倒大霉。
虽然表面上王霄宅在东宫之中,好似对外界没有丝毫的关注。可实际上他对外面的监控从未有过一丝的放松。
自从流放关外的靖难遗孤都返回关内之后,徐滨他们就算是彻底的对王霄死心塌地了。
孙若微是太子妃,因为有了这层关系,这些靖难遗孤们都成了王霄的铁杆。
赵王朱高燧已经被发配去往遥远的山林之中就藩,他之前掌控的锦衣卫也就随之落入王霄的手中。
锦衣卫没给于谦,这家伙根本就不是搞秘谍的料,他被王霄打发去翰林院编书去了。
王霄把锦衣卫交在了徐滨的手中。
徐滨头脑灵活思维敏捷,是接手锦衣卫的最佳人选。
“这是与郑王来往过密的朝臣名单,没有六品以上的。”
徐滨递上来一张纸,上面写的是郑王逐渐活跃起来后,他拉拢的与主动靠拢过去的人员名单。
“虽然只是小人物,可都是些野心勃勃之辈。”王霄快速浏览一遍,随手将名单递了回去“留档,等事情结束之后再处置。识相的就送去海外宣扬教化,不识相的你看着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