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上善若无水
前两年安南叛乱,朝中有人提议干脆退出安南就是。那里除了能产些粮食也没什么好东西。每年还要花费二百多万两的驻军费用,太过浪费了。
王霄把提议的人扔到了太平洋上的小岛去,到那里给穿着草裙的土著人做教化。
他在朝廷上立下了一个规矩,胆敢言弃华夏自古以来不可分割领土的,全都名入汉奸录,以叛国论处。
这下好了,原本还准备上书建议放弃奴儿干都司的人全都回家把奏章给烧了。
对于安南的叛乱,王霄的应对方式就是直接出兵。
二十万大军蜂拥而下,带着大批火枪与药品补给,从安南的北边一路杀到了南边的尽头。
这一路上安南的叛乱分子几乎被斩尽杀绝,土地都被鲜血所浸泡。
而他们遗留下来的土地,则是迅速被那些立功将士们所占据。
从此之后,这片土地再也不会离开华夏的怀抱。
王霄的铁血震慑住了不少心怀不满的番邦,扶桑等国急急忙忙的派来使者向大皇帝送上礼物。生怕自己会成为下一个倒霉鬼。
国内分封的诸王都已经被迁移去了海外领。
澳洲大陆,印度大陆,南洋诸岛,甚至太平洋上的小岛都有去。
态度好的去印度,态度一般的去澳洲,态度消极的去南洋诸岛,态度激烈反对的那就去太平洋上的小岛钓鱼看日出日落吧。
现在大明文官的流放已经不是去琼州了,琼州现在都成了好地方。
流放地远在澳洲,还是满地鳄鱼,到处都是毒蛇毒蜘蛛的南澳。
更惨的就是和上面那位一样,去鸟不拉屎,甚至大明都极少有人知道的太平洋小岛去搞什么教化。一年到头都难得见到一艘船只经过的那种。
待在那种地方,真的会发疯。
大明就像是一个身体硬朗的壮汉,越来越强大。
不过这世上永远不会缺乏野心家,一股暗流在大明的繁华之下翻腾汹涌。
王霄在奉天殿内,为即将出发的第三批前往新大陆的探险队送行。
大明的新大陆探险队从吕宋出发,沿着太平洋逆流抵达美洲,与当地的印加帝国建立了联系。
当然了,初次见面的时候言语不通,自然不会有多么的友好。
只是当使用石质武器的印加武士与使用铁质武器,甚至还装备大量火铳火炮的明军进行友好交流之后,印加人就变的异常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比起直接灭绝了印加帝国的西班牙人来说,大明的探险队那就是天使降临人间了。
之后探险队带着印加帝国送给大皇帝的礼物,顺着太平洋暖流原路返航。
这次成功的抵达新大陆,让王霄极为高兴。
不但为率领船队的人封爵,还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厚赏了整个探险队。
紧接着就是第二次探险队。他们的规模更大,人数更多。因为要在当地建立桥头堡与据点。
此刻王霄送行的,是进行增援,运送物资,并且从当地收集玉米红薯辣椒等重要经济价值特产的第三探险队。
在这气氛热烈的时候,一名使者带来了战争的讯息。
“瓦剌大军来袭!”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七十九章 儒家的最后一搏
“瓦剌?”
龙椅上的王霄面露缅怀之色“这个名字,感觉已经很多年没听到了。”
自从永乐二十二年封狼居胥山之后,瓦剌部落真的已经是消失许久。
虽然锦衣卫在草原上的密探送来不少有关瓦剌在遥远的草原西方再次崛起的消息。但是他们距离太远了,王霄也没有出兵西域的念头。两边真的是多年未曾有过直接交流。
现在瓦剌人突然大军来犯,这事怎么看都透露着诡异。
在印度做了五年总督的于谦,一回来就进入了内阁,并且主管号称天官的吏部。
他上前行礼说“陛下,瓦剌人西去多年,此时突然犯边,这事很古怪啊。”
王霄悠然一笑,目光扫过大殿上众多的文臣“古怪是有的,不过也不必在意。既然他们敢来,那我们也敢埋。”
大殿内的武将们纷纷激动起来,一个个昂首挺胸的向着王霄拍胸脯,嗷嗷叫的要率兵去灭了瓦剌人。
王霄与之前小气的朱元璋,朱棣,朱高炽都不同。他出手非常大方,只要能立下功勋,那是绝对不吝啬于奖赏。
前两年平定安南叛乱,王霄一口气就封了三个侯爵,七个伯爵!
现在看到有打仗的机会,军中将领们一个个都恨不得立马披挂上阵去用瓦剌人的人头换取自己的升官加爵。
王霄沉吟片刻,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决定。
“这一次,朕要御驾亲征。”
奉天殿内先是陷入了沉默,随即就是满堂喧嚣。
“不可~~~”
“陛下何必亲冒箭矢?”
“国不可无君,陛下不可轻动。”
“小小瓦剌何德何能,居然需要陛下亲征?”
“微臣愿为陛下分忧!”
“让俺去吧!”
“好!这才是真正的明君!”
最后一句是于谦说的,他的话一出,四周人顿时闭嘴,对他怒目而视。
“国有危难,君当亲历之。”于谦丝毫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看着王霄滔滔不绝的说话“陛下身为天子,守护大明乃是天赋之责。瓦剌人狼子野心,不过十年的时间就成了草原上的新霸主。若是不能灭了他们,日后必然成长为我大明北疆新的威胁。”
王霄的目光落在了徐滨的身上,两人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明初的锦衣卫实力强大,办事能力远超明末早就被驯化的后代。
文武百官乃至重要的士绅大户家里,都安插有大量密探。他们的身份从管家车夫到侍女侍妾都有。
王霄打压儒家已经十年之久,虽然表面上看着儒家好似已经被王霄给驯服。可实际上王霄非常清楚这些大头巾们的忍性与狠辣。从未放松过对这些人的监视。
早在瓦剌人出兵之前,王霄就已经知道了他们会过来。
因为这次瓦剌人来袭,就是大明关内的儒家大族与瓦剌人做的一笔交易。
他们的目的就是将顺天府附近的大明精锐兵马都抽调到关外去,然后这些积蓄忍耐了十年的儒家们就将奋起一搏!
再不搏就没机会了。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不断深化,随着人心思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往海外领,随着科举的不断淡化儒家影响,随着大明的生活越来越好,随着儒家不断势微。他们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
再这么下去,主张安分守己,让老百姓们都困在田地里的儒家就真的要走向消亡了。
如果说是汉唐时代那些能文能武的大儒们来做这件事情,绝对不可能轻易就被人察觉消息。
这种与谋朝篡位相差无几的大事,严守机密是第一要务。
可问题在于,此时大明的儒家子弟们,早已经没有了先辈们的风采。
他们偷偷摸摸的聚会商议,自认为是避开了耳目。可却不知道早就落在了一直都对他们重点监控的锦衣卫的眼睛里。
毫无意外的,这些人商议的整个计划都泄露了。
他们晚上开完会,第二天一早相关的消息就会送到王霄的案头上。
甚至于,他们派去出关与瓦剌人勾结的使者团队里就有锦衣卫的人。
王霄一直在寻找机会让儒家彻底退场,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足够好的理由。
现在儒家终于主动跳了出来,他并没有直接掐灭这件事情,而是顺水推舟的把事情给弄大。
甚至于亲自御驾亲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动手时机与空间。
身为主演,王霄非常乐于配合这些配角们演戏。只不过出场费非常昂贵就是。
“不用再说了。”王霄站起身来“我意已决。”
十年来的辉煌让王霄有了足够的威严压制一切不同的声音。
当他做出决断之后,再没人提出异议。
大殿上不少文官互相对视,目光之中都露出了惊喜之色。
他们的本意是调动京师周边的驻军外出,没想到王霄居然亲自出去了。这样一来成大事的机会就更大了。
驻防京师的三大营都被王霄带走,众多的国公国候们也都是一起出征。
整个京师都变的防务空虚起来。
也有人提出质疑,说对付不过几万人马的瓦剌人用不着如此兴师动众,只不过是被王霄否决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二十多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关杀入草原。
“陛下。”
土木堡的时候殉国的樊忠上前行礼“瓦剌人一直打打退退的,看着像是在引着咱们往草原深处走。”
时隔数年再次穿上甲胄的王霄缓缓点头“我知道,咱们追过去就是。”
樊忠有些犹豫“可追的太深,这二十多万人马的粮道就危险了。若是被瓦剌人截断,那顷刻间就是大祸。”
王霄笑了起来“你以为瓦剌人的后勤就比咱们的好?”
“这些整天骑马到处流窜的家伙们,看着机动能力很强,可实际上他们的战略移动能力很差。”
看着大帐内众多不解什么的战略的军将,王霄为他们做解释“草原上的部落,看着骑马机动战术能力很强。可他们的身后必须要跟着自己的部落才行。因为他们的战略补给全部都是依靠部落的支持。”
“这些赶着牛车,带着帐篷的男女老幼们就是草原部落最大的软肋。没有他们提供粮草肉食羊奶,那些草原骑兵根本就没办法打仗。哪怕他们有马匹作为移动工具,可这些部落也绝对不会距离他们太远。最多不超过五百里。打掉了这些部落大本营,那草原骑兵就得完蛋。”
众多军将们顿时投来了敬佩的目光,成吨的香pi脱口而出。
“陛下文韬武略天下无双。草原骑兵骚扰中原千年时光,只有陛下洞穿了他们的虚实。”
王霄叹了口气“这份名声我可真不能认下来。这事其实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一位绝代名将发现了,当时他可是把匈奴人打的头破血流。屡次攻破匈奴人的后方大营,立下了不世功勋。”
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清清楚楚的指向了一位华夏兵家的巅峰英雄。
只是大帐里的军将们那都是老油条,没谁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大喊我知道是谁来出风头。
军将们都是一脸好奇宝宝的模样看着王霄“敢问陛下,不知这位大英雄是何人?”
所以说,当皇帝想不飘都不行。
身边的人都在竭尽全力的揣摩你的心思,抓住一切机会投你的所好。所有出风头的机会也都是毫不犹豫的就交给皇帝出风头。甚至没机会的时候,他们还会主动去创造机会。
坚守了十年本心的王霄叹了口气说“就是冠军侯。”
“哦~~~”
一群就差在脑门上刻着我是大老粗,我不读书什么都不懂的武将们当即恍然,连连说原来是冠军侯,果然还是陛下学识渊博。
对于这帮强行自黑的沙雕,王霄已经不想和他们浪费口水,挥挥手让所有人都出去。
人性啊人性,真是太让人无语了。
瓦剌人勾搭着大明三大营不停的向着西北方向移动,王霄这里也是非常配合的不断往前走。
等到补给线拉出超过两千里地之后,京师里那些早已经按难不住的人终于是动手了。
一支运送粮草辎重补给的运输队在出关后,半路上遭遇了瓦剌骑兵的袭击。
运输队损失惨重,几乎所有装着粮草辎重的大车都被瓦剌人焚毁。
消息传回京师,自然是要尽快再组建一批新的运输队把物资运过去。
可这个时候,从民夫调遣,车辆征集,到粮草拨付,物资清点等等所有方面都出了问题。
相关的衙门互相推脱踢皮球。
这个说我这里还没有准备好,那个说物资走水库房着火,短时间内弄不出来。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 x推荐你喜欢的小说 领现金红包!
总之就是一句话,想方设法的拖延物资起运的时间。
内阁三杨那是为官多年的老油条,当即就察觉到事情的不对劲。
以往这种事情也有,可都是单个事件。像是此刻这种各个衙门口都出问题的,还是第一次。
“此事你们怎么看?”
内阁三杨从永乐年间到洪熙年,再到王霄的宣德年间一直都是内阁大学士。他们先前同为太子党,现在同为保皇党。私下里聚会商议早已经习以为常。
儒家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瞒得过他们。今天聚集在一起喝酒,为的就是商议要如何应对。
“还用看什么。”杨荣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愤愤的说“这是想断了皇帝的补给,让那二十多万大军全都死在关外!”
厢房内的气氛有些凝重,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大了。
“那我等该如何应对?”杨溥的手有点抖。他们都知道这次的事情背后有很多大家族参与其中。而另外一边又是眼睛里面不容沙子的皇帝。这是要选边站,选错了那就是身死族灭的下场!
“有什么可应对的!”
气势十足的杨士奇重重的拍了桌子“我等深受皇恩,自然要以死报国。这帮乱臣贼子欲行大逆,我等要和他们斗到底!”
“说得好!”
杨溥和杨荣还没说话,厢房外面就传来了一声叫好。
房门被推开,原本应该是跟着皇帝去了塞外的于谦,却是让人惊异的出现在了门口。
于谦郑重其事的向着三人行礼“皇上说,朝中众臣都有可能叛乱,唯有内阁三杨不会。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都是老油条了,三杨看到于谦突然出现在这里,当即就明白这件事情其实皇帝那边早就知道了。
“原来如此。”杨士奇点头应声“陛下可是要我等捉拿叛逆?”
于谦拉了张椅子坐下,给自己倒了杯酒水“非也。陛下让三位大人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万千世界许愿系统 第八十章 瓮中之鳖
朝堂上那些动手的大臣们只是干活的棋子,真正的幕后之人是众多书香门第的大族。
这些靠着四书五经博出来荣华富贵的家族,无法忍受自己诗书传家的优势被王霄给毁了。
他们才是这件事情的真正幕后主使。
王霄的计划其实一点都不复杂。朝廷里的大臣可以随时拿下,但是幕后主使却不好抓。
既然如此,那就干脆让他们举事成功。到时候一个个的全都会跳出来。
一旦走上了台前,那这世上就没人能保得住他们。
只有清除掉儒家深入方方面面的阻碍发展的影响力,大明才能真正走上日不落的康庄大道。
这也算是王霄为这个时代的大明,所做的最大贡献。
“也先还是挺有本事的。”塞北草原上,两支规模庞大的军团隔着数里地对峙。仔细观察过瓦剌的兵马,王霄对也先的能力表示认同。
当年三峡口之战的时候,马哈木将瓦剌部落最精锐的一万人马交给也先,让他带着这些火种一路向西避免全军覆没的命运。
比起依靠十三副铠甲起家的辫子,也先的起点要高的多。
他带着上万精骑一路杀到了西边,花费十年的时间就横扫了西边草原上的众多部落,让瓦剌再次强大起来。
对于也先来说,无论是国仇还是家恨,大明都是他的毕生之敌。
只是大明太强大了,也先知道自己根本就没有丝毫击败大明的机会。
直到大明内部的人主动来联系他,给了他有生之年能够报仇雪恨的希望。
之前他一直想尽办法的把王霄向着西北方面引走,直到远离关内还被断绝了补给。
而此刻,则是他得到确切的消息说大明军中已经陷入缺粮危机,不得不南下返回关内。也先带着瓦剌主力一路追过来想要死死缠住王霄。
“英国公带着三千营去偷瓦剌人的大营,也不知道能不能成。”樊忠对于自己没能得到千里奔袭瓦剌人老营的机会很是遗憾。
这可是比肩霍去病曾经做过的壮举。
王霄抬起马鞭指着脚下的草地“知道为什么要把战场选在这里吗?”
“微臣不知。”
“因为这里不是瓦剌人的地盘。”
瓦剌人这十年都是在遥远的西边活动,而这边都是一些早就被大明打服了的,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小部落活动。
大明的情报系统虽然发达,可比起这些土生土长的土著来说依旧是差的多。
瓦剌人老营所在地的情报,是这些本地小部落报告来的。
樊忠问了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可是军中粮草不足。”
王霄侧身抬手遮着下巴,小声和他说话“告诉你一个秘密,朝廷里有人要谋反,所以山海关那边的粮草队不会来了。”
樊忠眼珠子都瞪出来了,傻傻的看着王霄。不明白如此重要的事情为何王霄一脸的无所谓。
挥手示意一旁的传令官让军阵前压,王霄悠然的解释“他们和瓦剌人勾结,这事早就知道了。他们以为断了山海关的运输就能卡死我们,真是想的太简单了。大明可不只是有山海关。”
三大营二十多万精锐兵马,还大规模列装了新式火铳。
这种彪悍的战斗力之下,除非瓦剌人全都是内库外穿的超人,否则他们死绝了也不可能正面打得赢。
唯一取胜的机会,只有将明军远远吸引离开关内,然后断绝机动能力差的明军粮草。
原本以瓦剌人的实力来说,他们是做不到的。
可这次有大明内部人士的协助,从表面上看居然成功了。
的确只是表面上。
王霄早早的就做了准备。两支不同的援军将会分别从大同与甘肃出发,携带大量补给物资与三大营回合。
这件事情做的极为机密,朝中上下根本就无人知晓。
王霄笑容玩味的说“也先认为自己是来缠着咱们的。可他不会知道,咱们的任务也是缠着他们。”
也先带来的兵马大约有四万来人。这在草原上已经是足以横行无忌的力量了。
可他们人多马多需要的补给也多。一旦后方老营被张辅的三千营给灭了,那这茫茫大草原上他们去哪儿找补给去?
马匹还能吃草,可人能吃草吗?
没了补给,瓦剌人只能是杀马充饥。可四万张嘴每天都要吃,有多少马够他们杀的。
没有了马匹,在这纵横万里的大草原上,他们根本就连活着走出去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还有数十万明军在一旁虎视眈眈。
也先接受了儒家的联盟建议率兵前来的时候,就已经注定回不去了。
这片草原上出现了非常诡异的一幕,交战的双方都是出工不出力互相拉扯,仿佛是都担心对方跑了而自己追之不及。
这种诡异的情况让也先心中警铃大作。
他的经验告诉他,明军没有急着南下反倒是和自己纠缠,这其中必有阴谋。
如果不是探马每天都会报告说明军大营并没有运输车队出入,他甚至都想带人跑路了。
现在也先已经是被看似唾手可得的胜利死死捆住,哪怕心头总觉得有问题,可巨大的胜利希望还是让他硬着头皮留了下来。
一直到了半个月之后,接连两条消息打垮了越来越不安,几乎是夜不能寐的也先。
第一条消息是明军大营出现了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车队,堆满了粮草的大车一眼望不到头,少说也有数百上千辆之多。
如果说这条消息让也先久久无语的话,那接下来第二条消息就把他彻底击倒了。
部落老营被明军骑兵突袭!
远在后方五百里之外的部落大营落入了明军的手里。所有的牛羊马匹,老弱妇孺,贵人头人乃至他也先的家眷全都失陷!
身躯强壮如牛的也先身躯晃了俩下,随即重重摔倒在地上。
此处南边距离长城大约有千里之遥,而距离西边瓦剌人的老巢则是超过了五千里地!
北边是苦寒之地,没什么部落也没补给。东边则是大明的辽东奴儿干都司,去那边同样也是死路一条。
后勤大营被攻破,瓦剌人只剩下了两条路可以走。
要么南下破关长城劫掠,获得补给后西返。
要么直接向西,赶在马匹被吃光前回到西方的老巢去。
长城如果是那么好破的,那草原上的牧民们早就在黄河边上饮马了。
缺乏攻城器械与相关经验的牧民们,估计在长城下撞个头破血流也没办法破关。
至于直接西返,现在的蒙古已经不是三百年前的蒙古了。
三百年前的蒙古人可以大规模横跨数千里作战,那是因为他们随身携带有大量的物资与众多的驮马。
基本上一个骑兵都会配备三匹以上背满了奶酪肉干草料的驮马。
可瓦剌人哪里有那个实力,能一人双骑的都很少。至于补给品最多只能支持六天的时间。
马匹不是汽车,只要有油就能开下去。
马匹实际上是一种很娇贵的生物,长距离的骑行对马匹的损伤很大。所以冷兵器时代骑兵的短途机动能力冠绝天下,可长途行军的话,有些时候甚至还没有步兵跑的快。
六天时间顶多跑出一千多里地,就连三分之一的路程都没到。
1...3536373839...7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