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画风总是不对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riverqueen
张致和看着他这个委屈求和的样子,不由得意兴阑珊,无心欺负避战之人,只是侧过身去不管不看。
沈中玉看到他这个样子,不由好笑,道:“我们要再炼一把剑。“
了尘闭了闭眼,压下心底的屈辱之感,内心一派悲凉,答道:“好,矿石尽有,请好好挑选。”
沈中玉道:“也好,拿出来就是了。”
“嗯。”了尘转身下去。
沈中玉看他走远了,才跟张致和说:“你要重炼沉璧,还差什么材料,一会儿好好挑挑,毕竟一国之教。”
”好。“张致和道,“我总觉得我们在讹他。”
“说对了,我们就是在讹他。”
“那先生为何不直接让他们带路往中福山?”
“撞进别人罗网里的事情做一次就好了,不要做第二次。”沈中玉眯着眼睛看着他,这想法太单纯正直了,就没有想过到时候一到中福山就被人包了饺子吗?还得好好调教,但若他再聪明些会不会就不听话呢?
张致和听到这个,想了想,却说了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道:”以道莅天下者,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鬼不伤人。“我们瞻前顾后,顾此失彼,完全是因为不执天下之势呀。
沈中玉在脑中马上压下了”他不够聪明“这个想法,悟性这是好到让人嫉妒,说了句:”你能想到这点,很不错。“
最后二人满载而归,从大江上溯,转道梁州。此地地名居然和外界上古九州划分有几分相似,看来是确有渊源。
自大江上溯,水为缥白,滔滔不断,山林之中猿声不绝,令人堕泪。二人乘一叶孤舟,也不用船夫艄公,而是号令水中妖鬼推船而上,沿途用上河鲜、山珍,和沿江挑夫换些薄酒,又有山间之清风与江上之明月相伴,谈玄论道,倒也过得好日子。
等到了梁州曲塘一带,江面就平缓开阔了很多。二人自江流集弃舟登岸。张致和整了整因为坐船太久而有些乱的衣服,沈中玉却伸了伸懒腰,道:“若我算得没错,真龙便在此处附近了。”
“既如此,那我们要如何寻找?”
“一个一个看,慢慢找吧。”沈中玉道,“我虽能占星禳斗卜了出来,但真龙未成之前都会龙潜于渊,并无异象表现在外,要找是难些。若不是这样,也轮不到我们来找,占星也就罢了,若是看龙脉,定国运,我还不如这里的人。”
二人在和紫霄宫几乎撕破脸之后,自然不会再去纠缠,想的就是换个皇帝。这里的修行是争龙定鼎,便按这里修行界的规矩走。二人当日在山顶占了一夜的星,初步确定了未来真龙所在位置,正在梁州一带。
一路来时,看了半日梁州风光,倒是水土丰美,物华天宝,不愧是天府之地,真龙诞生在此也不奇怪。只是人口多,要找人就难了。
两人找了个摇铃,换了身半新不旧、还带着几个补丁的月白道袍,装成个江湖游医。半年以来,穿街过巷,将大半个梁州走遍。因为二人医术高明,妙手回春,用药精当,倒是多了神医的名声。梁州刺史还在席上夸了两句,于是名声更大,也无人招惹了。
二人对此不由得相对苦笑,本不求名反而出名了,只是半年多以来,二人未见真龙,倒是见了好些将星相才,心里越发期待,大争之世,人才辈出。
在梁州内游走不定,这两人倒是在市井中添了许多传说。百姓最好传说,连说书先生也多了几篇新鲜文章说一说:”就说这沈张两位神医,有三样奇,三样怪!
第一怪:治得快,摸脉开方不过一刻,一剂见效,若是接骨复位,最迟不过半个时辰。拎着药方回去熬药,便是死人闻到了药味也要挣一挣。
第二怪:脾气怪:这两人最是高傲,看病起来不论贫富贵贱,见到人笑面,他也笑面;见到人脾气不好,他也就不理。就在先前,临县里张孝廉的儿子张少爷看着沈神医好看,竟敢去调戏,你们知道怎么着?!嘿!沈神医眼皮都不抬,看也不看;张神医正给人接骨了,手在骨头上一按一推就复位了,然后一转过身,一脚把那张少爷的腿踢断了!诶呀呀,只是一脚而已。
第三怪:吃得快,这两位早上收了诊金,晚上便去散财,散得多时没钱吃饭,只好去下脚店里套杯残酒儿喝。之前有个陈大善人见到了,便请来家里用饭。两人放开了吃,半个时辰内,一人吃了一头羊,一斗米!“
二人坐在酒楼最后,听着说书先生说自己的新鲜文章,不由大窘,张致和羞得低着头不敢看人,唯恐别人认出来了,饶是沈中玉脸皮厚也觉得脸上发烧,赶紧下去,连夜就逃,走走停停便到了梁州边境,正是羌汉混居之地,耳边也觉得清净许多。
这边境小县城叫做金边县,因为商贸流行,附近的人便说这里连路边都是镶金的,所以就叫做金边。实际上,不过是个繁华小镇罢了。
二人寻了处客店坐下,点了几道当地出名的小菜,又叫上酒。掌柜看着他们穿得俭朴,本还怀疑,张致和便从袖子里摸出一把铜钱,放在桌上。
掌柜见此,赶紧点头,转身就要去吩咐,却被沈中玉叫住了问:“掌柜,那是什么人?”
掌柜看过去,见到是个衣衫褴褛的小叫花在街边讨饭,却是熟悉得很,便道:“那就是个叫花儿,叫做猿猴!”
“猿猴?”
“他姓袁,也不曾有个名字,便猿猴猿猴地叫着。”
“哦,我看着他倒是长得壮健,多大了?倒好雇来做事?”
“道长要做什么事了?竟要雇这样的无赖?”掌柜狐疑地看着他,还是说道:“那是个羌人的杂种了,所以长得高大,不过是十二三岁吧。”
“盖房子,他倒好用来搬砖头。”沈中玉笑道,“掌柜先忙,等忙完了,有空来喝一杯。“
“要的。”掌柜应了声,便催着人好好准备。
张致和在旁静静听着,等掌柜走了,便看着沈中玉,眼中带着疑问与隐约的欣喜,莫非找到了?
沈中玉含笑点了点头,道:“我们便在这住几年吧。”他又招了招手,把伙计招过来,道:”那乞儿我看着可怜,一会儿我们剩了的菜就散给他吧。“
“是。“那小二伶俐答道。
老祖画风总是不对 第二十九章
沈中玉跟掌柜打听了一下当地何处适合建个道观,道师兄弟漂泊多年,想要在此安家立户。
掌柜看他们二人虽看着年轻,但是眼神里也有几分沧桑,显然是见过世面的人,便道:“好说,好说,敢问两位要在哪里修观?北城贫贱,南城贵。”
沈中玉道:“我们都是行脚的道士,如何挑得起?便寻个空地好了。”
“也是。”掌柜道,“两位道长且安心住下,我让伙计去寻了牙人过来。“
“那便谢过了。”沈中玉在桌上拱手谢道。等掌柜离席,二人也起身看着小儿把半桌剩菜都散给了还在客店外的小叫花儿。
晚上就在这客店下脚,白日两人依旧穿街过巷,摇铃行医,依旧是药到病除,赞誉颇多。过不了几日,人们就排着队到客店外等着看病。
他们虽不强求诊金,但是富有富给,穷人也会放下些鸡蛋萝卜,半月以内倒也赚得不少。
牙人也在南城寻摸了一处适合的空地来带他们去看过。交付定金,签署契约,招人来平整土地,修建道观,观名就叫做三清。
过了一个月,不过三进的小道观就修成了。张致和和沈中玉依旧给人看病,只是从走街串户改成了在观内行医而已。人们看完病,出来就在三清上一炷香,添些香油钱,仿佛是再平常不过的野观了。
过了整整半年,日子总是平和。这日也是听到三声鸡啼,张致和刚从静中起来,出来开门扫地,就看到有个小叫花子在门外走来走去,张致和看到这人也是熟悉,便是那条潜龙,确实姓袁,也没有名字,只好唤作袁大,总在这附近讨饭,便笑道:“今日来得早了,且等等,厨房还没有生火。”
袁大小心翼翼地用比较干净的那根手指勾了勾张致和的衣服,看到张致和停下来看着他,才低声说道:“张道长,我听了王五那厮说了,说今晚要来抢你们。”他还记得,半年前,他找不到吃的,躲到这道观屋檐下躲风,半夜出诊的沈道长见到,就给了他一个大馒头吃,这恩德是断断不能忘的。
张致和见他这般义气,心里多了几分赞赏,道:“好,我谢过你了,你进来坐一坐吧。”
袁大左右看了看,道:“王五他还要叫人来踩点,我先走了。”
张致和看着他走了,转身却把观门关上,衣襟带风地走去了后院。后院里是一株枇杷树,正是绿叶成荫、亭亭如盖的时节,树下放着一张湘妃竹榻,榻上躺着个人。
榻上的人散着头发,大敞着衣襟,从胸到腹,一览无遗,幸好还穿了裤子,正闭着眼睛在打盹,若让儒家弟子看到,只怕就要义愤填膺地用拐杖敲他的小腿,骂他昼寝不肖了。
张致和看到,觉得心情都舒缓下来了,走过去,一掠看到他睡着之后因为安静而越发好看的脸,侧头要捞起放在旁边的小茶壶,然后手就被按住了。
沈中玉一手按着他,一手支起身,说道:“烦请倒杯茶。”说罢就张嘴等着。
张致和直接坐到他身边,把茶壶轻轻往他嘴里一放。沈中玉就着他的手喝了半壶茶,咂咂嘴,淡了些,不够甜,问道:“怎么了?”
张致和把事情说了一回儿,沈中玉笑道:“这可好了,我本来还想着直接把它弄出来当小道士了。”
张致和道:“他不像是修道人。”
“自然不是。”沈中玉起来,伸了个懒腰道,”若把真龙教成小道士,那也太可笑了。“
“先生都会?”
“不会,我就教他认字,世上的人皇果位都该是自己修来的,谁说是人教的?”
张致和听到这个,想了想,道:“总觉得先生在推托。”
“听出来了也别说出来,不然我多不好意思。”
两人做好准备专心等晚上的事,却白等了一个晚上,发现并无人来。两人下了半夜的棋,张致和最后扔下棋子,说道:“快天亮了,我该去看看袁大在哪儿。”
沈中玉道:“去吧。”然后把沈弈找出来陪自己下棋,张致和看了沈奕一眼,这棋痴,看到棋就两眼发光。
张致和摸了摸手中的沉璧,最后还是用它削了一把木剑,也不是什么好木头,只是安梁时剩下来的一节松木。他拎着剑,看着外面天色,夹了把桐油伞再出去。
刚走了两条街,银色的如树杈一般的闪电划破了黎明前最为黑暗凄凉的夜空,一声雷鸣,暴雨倾盆如注,一下子就落下了。张致和虽然夹着伞,却并不撑伞,雨水落到他头顶自然而然就滑到两边去,身上更无一丝沾湿。
拐到一个巷子里,他就闻到了淡淡的血腥味,走到巷子尽头,正在此时,电光闪过,炸亮了这条幽幽暗暗的巷子。张致和一低头就看到地上有一个人,或者说一团烂肉在雨水里抽动,血水混着雨水一同冒出,本来殷烈的红最后变成了泛红的白。
张致和撑开伞,跪下来,遮住了冰凉的雨水,小心翼翼地摸了摸他的鼻息,还有气。他一把把人抱起来,用自己宽大的袍袖裹住,转身回去。
张致和刚好走到三清观时,一声鸡啼,天色大白,本来粗暴有力的倾盆大雨竟也变得缠绵起来,淅淅沥沥,柔媚多情。
他收起伞,刚要推门,就感觉到有人在看他,转身一看,眼尖看到有个人影在巷口闪过,知道是王五派来盯梢的,心里冷笑一声,不再理会,径直入去了。
沈中玉正在走廊上等着,看到张致和抱着个人回来,上前道:“这是袁大?”
“是。”
“唉,不容易。”潜龙出渊,也是三灾九难。沈中玉说着,将袁大接过道,“我来吧,你去料理一下自己。”
“哦。”张致和手在身上一捋,就把衣服上沾着的雨水都吸了出来,捏成个水球,扔到走廊上放着的小鱼缸里,然后就跟着沈中玉走。
袁大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睡着的地儿软软绵绵的,睁开眼睛一看看到的不是天空或者屋檐下,而是布,吓了一大跳,手一摸,感觉到手掌下摸着的都是软绵暖和的布料,自己竟是睡在了床上,自从父母死后,他已是好久没有睡过床了。
他动了动,发现身上的伤都好了,本来以为要死了,谁知道竟没死成,这,这,他反应过来,不由得狂喜,恨不得又笑又跳来表示自己逃出生天的喜悦。
只是一动,他就全身乏力,肚子咕咕乱叫,竟是饿了。这时候,他听到脚步声从远处传来,心里腾腾地跳,想到是被人救了,又怕是被人卖了,赶紧躺了回去,紧紧地闭着眼。
来的正是沈中玉,看到他这样子,笑骂道:“你这小子才多大,就在我面前弄鬼。”
袁大听到这熟悉的声调,睁开眼看到是含笑的沈中玉,又惊又喜,话也说结巴了,道:“沈,沈道长。”
“这次谢过你告知我们,只是害得你也受伤了。幸好没事。”沈中玉一边说着,一边放下手中的一海碗白粥和一小碟盐,道:“你先吃这个,等好些了,再吃其他。”
“诶,好。”袁大看着那一大碗白花花还冒着蒸汽的粥,感觉口水都流出来了,哪里还想到别的,忙答道。
沈中玉眼尖,看到袁大嘴角的那一点亮晶晶的不明液体,忍笑着在桌上放下一条手帕子,然后走了。
沈中玉出去看到张致和在枇杷树下用新削的一把木剑走着一路剑法,剑法带起的风卷得满树的叶子都要被扯落了。
沈中玉一道灵符甩过去,护住枇杷树,在旁悠悠地欣赏着这剑光闪烁如千树梨花开,剑舞如游龙腾云。
人好,剑舞得也好,正是好风景。
张致和一转身看到在旁看着的沈中玉,也起了兴致,剑尖挑起放在一旁的之前那把松木剑,轻轻一甩就往沈中玉送去。
沈中玉接过,屈起手指在上一弹,竟发出了像真剑一样的铿然一声,在手中掂了掂,便跳入场中,也摆开了架势,闲来无事,便也比试一场好了。
老祖画风总是不对 第三十章
等袁大吃完了粥,感到身上都有了几分气力,一摸肚皮鼓鼓的,不由得有高兴地笑了,却是闲不住的人,便从床上爬起来,一出门外,看到外面景象就看呆了。
院中枇杷树亭亭如盖,树下两个人你来我往,剑光闪闪,正在比剑。初时还能看到两个道人,宽袍大袖,翩然若仙,似是两只矫健而清洁的白鹤,高高举起了有力的羽翼,展现着自己最美丽的风姿;本是两把木剑交击招架,却如金属一般铿铿然,如金玉落地之声。
渐渐的,二人越跳越高,越跳越远,一个跃起,直上天际;另一个人一步跨出,也紧跟而上;像山间的白猿,像云中仙鹤,渐渐看不清了,只看到两道白虹交缠着上升。
袁大惊愕地仰着头看着天空半天,也忘了低头,直到最后又看到人跳进院子里,才讶然一声地弯了弯脖子,疼得呲牙,竟是仰头久了脖子都硬了。
他看到回来的那两位正是这道观的主人,光着脚儿,拍了拍身上的灰就过去,唱了个肥喏,道:“谢过两位道长相救。”
张致和打了一架,感到十分痛快,看到袁大,笑道:“用不着,你来示警,我们十分感激,却连累你受伤了。”
沈中玉也上前笑着摸了摸他那因为治伤被剪光了的光头,说道:“想不想学这个?”
袁大听到这个,心里一阵狂跳,喜得结结巴巴道:“我,我,我能学这个?!”若学会了这个,谁还打得过我吗?嘿,这天下就是我的了。
“能呀,你出家当道士,我们就都教你。”
听到“出家“二字,袁大火热的内心稍稍降温了些,咽了口口水,道:”出家要做什么的?能娶老婆吗?能吃肉吗?“
沈中玉一个一个跟他解释道:“道门中戒律不少,至于娶妻吃肉不过是小节罢了。”然后他就将通用的戒律说了两三条,就看到袁大眼中尽是凄恻,便道:“怎么这个样子?”
袁大跪下叩头道:”谢过两位道长好意,只是我,我,我真不想出家。“他还想着学武之后能吃香喝辣、娶个绝美的婆娘了,与其到时犯戒,彼此伤心,不如一开头就算了。
沈中玉听到这个,叹了口气,道:“你既然不愿意,那就算了。”,又想了想,说:“你也大了,整日在街上游荡也不是法子。我这里还差个看门洒扫的童子,你可愿意?一个月五个大钱,每季一套新衣,如何?”
袁大听到这个,对于沈中玉更是感激,心里对自己拒绝出家的事难免多了些愧疚,道:“好,好,沈道长,你对我太好了。”
“便算是你我有缘吧。”
袁大便在三清观内住下了,等长出头发后,穿了套半新不旧的道袍,倒有几分像是小道童。沈中玉又说他名字不够响亮,替他改了叫做袁达,他听了之后十分喜欢,说以后就要叫做袁达了。
因为袁达乃是个凡人,总要吃饭才能长大,本来一直辟谷的两人只好天天三顿饭不绝。张致和若不闭关,就一早起来到城外山下砍柴,顺便打两只野鸡野兔回去加菜。沈中玉厨艺甚佳,又有一个猫一样灵的好舌头,每日翻着花儿做菜。
袁达每次挑水进厨房,都看到他们一个人在劈柴,一个人在烧灶,还在说些人听不懂的话,其中一个人听得入了神,丢开火就回去闭关,另一个就接着去捅炉子;也有丢下一地木头,就出去舞剑的,坐在另一边的索性把火灭了,出去看他舞剑。
沈中玉冷眼看了袁达一阵,便挑剔他不认字,说话不雅,迫着每日有空就认字,也不教他念经,只是要他认三两千字。
张致和也给他摸了摸骨头,道根骨尚可,不要荒废了,既然不学剑,就学大枪吧,便给他削了根白蜡木做的长杆加上木削的枪头。
袁达看着这威武的大枪,心里高兴,拿过来想要舞一舞,刚一拎起,沉甸甸的险些被坠到地上去,两只手把它抱起来,道:“张师父,这怎么这么重?”
张致和听到这个称呼,感觉心中一动,知道是帝师之分,道:”你唤我什么?“
袁达这话一出,就觉后悔,低头不语。张致和见此,道:”这很好,我听了只觉无比欣慰。“
”诶?!张师父!“
“沈先生,也教过你。”
“诶,沈师父!”袁达一时觉得心满意足,道:“张师父,这好重。”
张致和一手拎过他手中的大枪,将自己用的那根一把戳在地上,道:“你去拎拎这个。”
袁达本来已经做好了准备,扎起了马步要去拔,谁知道一下子就拔了起来,不禁起来了,还往后一摔,连连嚷道:“你这个怎么的好轻?”
“是轻,等你练到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也能用这么轻的了。”
袁达看了看张致和,看着也是年轻,不过二十出头,自己只怕不过熬七八年的事,更是打定主意,好好苦熬几年。
坐在枇杷树下旁观教学的沈中玉听完张致和的话,扭头就暗笑,张致和现在估计有四十多了吧,还要是天生道体。这傻小子若真信,那就真是有趣了。
张致和说完,拎起大枪,舞了一路枪法,虎虎生风,然后摆了个姿势,道:”跟着学吧。“
袁达颇有几分天分,再加上这些日子吃得好,长了几分气力,跟着学也有似模似样,倒似是小猫扑蝶。
等袁达练够量了,张致和才吩咐他下去歇着。虽然身上一丝汗不曾有,但也觉得身子有些烦热,挤到沈中玉旁边坐下,靠在竹背的凉椅上,觉得浑身凉彻,心怀大畅。
沈中玉打了个响指,习习风来,消暑散热,道:“散了头发吧。”
“好。”张致和抽了簪子,散了头发,缕缕发丝贴着脸庞散下,果然觉得凉快很多。
沈中玉看他难得放松了,也就说些闲话,道:“刚才你是真把他徒弟养了?”
“没有,我把他当师侄。”
“那还不一样?”
“不一样,我教徒弟该是严得多吧。”
“是了,你也结丹了是该收徒。”
“不,我道行不足,如何能教人?”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张致和看了看沈中玉,想道,最起码要像沈先生这样旁征博引,出口成章。
沈中玉见他眼神奇怪,道:“看我作什么?我教你一个也够了,不想再收徒了。”提起收徒就伤心,上辈子那些欺师灭祖的逆徒!
张致和听到这个,脸上觉得发烧,却又些得意和窃喜,像灌了美酒的青蛙,低头把肚里的窃喜都憋回去,沈先生不收徒了,真好!
沈中玉看到他这样害羞的样子,忍不住又逗了逗他道:“你刚才教的是你们宗门的锻体功法?”
“是也不是,不过七八岁的小孩子就要观想,如何知道什么叫做意守丹田,就用内家抖大枪的方法来调整。最开头用的是比较重,到后来大枪轻如鸿毛,在手上却重若千钧的时候就算是学会了。等学会了,就能真正入门观想打坐、搬运内气了。”
沈中玉面对他这样直率地把这些都倒了出来,感到十分无奈,唉,这傻小子早晚会把自己宗门的底都兜出来了,到时候无家可归可怎么办?
这般过了五六年,城中日渐萧条,商旅渐渐少了,三清观的香火自然也稀少了。
袁达长大了,跟着张致和日日上山打猎,不缺肉吃,长得越发高大。因为身手彪悍,经过城中,和城里年轻人打架的时候,拔了个头筹,从此之后越发喜爱与人争斗打架,将沈张二人谈玄论道时灌进去的”致虚极,守静笃“忘了个干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