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37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星奕
尖啸的航空炸弹坠落,部分的航弹落入海水里,猛烈的爆炸激起告过船弦浪花。军舰在猛烈的轰炸左摇右摆,水中爆炸的炸弹在水的压力下撕裂了船体的侧面钢板,海水顺着缺口迅速的涌进军舰内部。日本海军的官兵在迅速的忙碌着,不顾生命危险,试图挽救己方的的军舰。
当然,轰炸行动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架猛禽轰炸机被高射机炮命中的尾部,浓烟从飞机的尾部冒出。渐渐失控的飞 机,在飞行员的引导,朝着龙壤号航母撞了过去,而他拉起了飞机座椅边的弹射器。
对于飞行员的生命,李卫东可是看的很珍贵,昨天与日军的空战让李卫东失去了一个中队的飞行员,他到现在还心疼不已。虽说那些英勇的飞行员成功的战功是值得骄傲的,但对于初步建立的空军指挥部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所以李卫东在战后严令,在除非必要的前提下,比如被俘、审讯、或泄露情报外,是不允许空军进行自杀殉国的。海南本地民众的识字率实在是太低了,好不容易在各地征集从军的知识青年就这么点。这也让李卫东非常的羡慕老蒋,作为国家的掌权者,他手底下有大批的文化青年,哪用像李卫东这样还要精打细算。也让李卫东打定注意这次的之后,一定要想办法从北方带回来一些学生。
或许是受到海风的影响,飞行员跳伞后,飞机的飞行轨迹稍微的偏移了一些。燃烧的飞机撞上了航母的指挥塔右侧,伴随着一声猛烈地爆炸,航母指挥塔被撞飞里一个缺口,玻璃碎渣倒出横飞一些躲避不及的军官被溅伤,桑田十四郎被警卫压在身下保护。
“射击!快射击!!”桑田十四郎灰头土脸的从地上爬了起来,走到指挥塔外面,大声的喊着。不少军舰上的陆军官兵,开始拿起自己的武器朝天空击了起来,可他们的火力对海南空军的造成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一些日军的军舰因受创严重,逐步开始倾斜开来,船上的官兵也只好弃船。护航的的雷电—1型空战格斗机开始降低飞行高度,使用机翼上的机炮向海面上的官兵进行俯冲扫射。一具具的日军尸体漂浮在海面上,海水被鲜血染成淡淡的红色。
战斗仍然在激烈的进行着,双方都在以命相搏。在后来海南军的飞行员早已顾不得李卫东之前的命令。两个时之后,轰炸机的航空弹药已经差不多投光后只好返航。整个海面上只留下了到处的飞机的残骸,漂浮的全是日军官兵的尸体,整支日军舰队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海南军的多名空军飞行员,连同他们的战机,一同损落宅这个海域。日军里的大型军舰除了雾岛号战列舰外基本全部沉没,被重点关注的龙壤号航母则是千疮百孔,失去了行动能力,再然后被海南空军炸沉。
整支日军舰队只留下了三两艘小型军舰,陆军方面也付出了惨重的损失,这次随船而来的127师团的陆军几乎全体覆没,他们与日本海军的军舰一起留在了海底。
李卫东早早的就来到空军指挥部,望着远方返航的飞机,脸露了一丝笑容。不过当看到所有飞机降落后的数量时,李卫东的笑容一下僵硬在脸上。
“报告将军!海南空军轰炸机编队,击沉日军龙壤号航母也多艘其他军舰,日军运兵船全部沉没!完成作战目标,我部伤亡十九架飞机。”轰炸编队的指挥官走到李卫东的身旁敬礼,大声的说道。
李卫东心情沉重的点了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
沉默了一阵子之后,李卫东缓缓的说到:“你们都是好样的!为你们感到骄傲!”
无论是这次得胜归还的飞行员,还是机场地面的工作人员,脸上却没有太多的笑容,连续的两次战斗,他们空军太多的大批的战友,成立的空军部队里的飞行员,总共阵亡差不多了三分之一。
短短的两天,那些原本熟悉的面孔再也看不到了。内心的沉闷死死压抑着心脏,让他们有种无法呼吸的感觉。但他们从不后悔,他们的民族正在受外来者的侵略,作为一个华人,他们有责任去守卫这个民族光荣。在上战场的前一刻,他们都已经写好了遗书,假设自己阵亡,就会被转交给家人。而他们也相信,他们的将军李卫东也会照顾好自己的家人。
这些总共阵亡的将士里,也有很多的是基因士兵。他们也有着独立的思想却没有家人,只有着系统编造的家庭背景。战死的他们可以说是彻底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也没有留下任何念想,这对他们也是一种残忍。
“电令前线阵地!命令立刻发动进攻,消灭海岸日军!”李卫东传令电讯员,心情不好的李卫东只好把怒火发泄在日军头上。
海岸的战斗随着李卫东的命令开始打响,士气如虹的海南官兵心里都憋着一股火。日军的昨夜的偷袭造成了他们很大的伤亡,相比空军的战绩,他们陆军却一直表现平平,不尽人意。所以这次他们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好好给表现一下。
陆军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小时,已经成为了孤军的日军登陆部队,对上海南的精兵强将,结果不言而喻。日军的残兵败将很快被彻底消灭,海南的官兵在打扫着战场。
阳光穿透黑色的烟云,新的一天又即将开始,海南迎来了新的时代!
【本章完】
梦回1937 第三十九章 北方战况
第三十九章 北方战况
自海湾战斗结束后,李卫东就一直关注着北方的战况。卢沟桥事变爆发至今已经了有一个多月了,日本侵略军向上海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进攻。
前面但是因为日军的来袭,导致李卫东无暇关注远方战局,只派出了守卫基地的教导团,经由陆路向上海驰援。这也是向蒋委员长做个表示,证明自己是愿意接受南京政府的领导的。
李卫东算来,这来来回回已经折腾了十多天,派出教导团也应该到达了上海。教导团的总人数是二千人,对与双方投入十几万军队来说,可能连个冒泡都没有。
不过,教导团作为李卫东手下担任守卫基地的部队,怎么可能没两把刷子。教导团里的士兵全是基因士兵构成,也都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大部分都是晋升过的基因士兵。作战素养高超,也是李卫东手中的秘密王牌部队。
李卫东只派出这点人也是没有办法,就算自己不考虑海南的防守问题,派出自己手中全部的部队。可这两三万人沿途要靠什么吃饭,那些各地的“土皇帝”们,能让他这么多人进入他们的防区吗?不害怕自己占了他们的老窝?
而据军事情报科的情报消息,首先是驻沪的日海军陆战队官兵中的两人,驱车闯入虹桥机场进行武装挑衅,随即被守军击毙。而两天后日军以此时为借口对上海发动了进攻。
连续十几天的进攻,驻上海的国民军队伤亡惨重,双方不断的在向上海加派援军。当时,远在海南的李卫东都接到了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调令,不过在自己答应援助了一批飞机之后就在没开口。 驻上海的国民军队第九集团军军部!
“轰……!!”地面微震,那是一颗炮弹在附近爆炸,一缕尘土洒落在地图上,指挥部参谋连忙用手拂去地图上面的尘土。
“军座,前线部队的伤亡很大,兄弟们都坚持已经不住了!”六十师师长沈光汉对着军长张治中说道。
“我知道。告诉兄弟们,在坚持一下,支援部队马上就到。”张治中安抚着手下,他其实也不知道援军到底什么时候能来,上面只是一个劲的让他们必须守住上海。他也知道上海失守的后果,所以也只能硬着头皮扛着。
不过日军的进攻强度很大,又有海上军舰支持,使得国民军队的士兵伤亡很大。十几天来,要不是南京政府就近调集附近的两个师的支援赶到,不然防线早就崩溃了。现在对面日军已经得到本部的支援,进攻更是疯狂。
面前的这个沈光汉他的六十师的防御阵地就是长江口地带,位于全阵线的左侧。近日起,日军多次在长江口进行登陆作战,攻击六十师阵地守军的左翼,遭到了守军的顽强抵抗。
但相对的,六十师的损失很大,大部分的士兵都是带伤战斗。医院里躺满了受伤的官兵,沈光汉的部队也实在承受不住了,所以来军部向张治中要援军。
战火纷飞,上海呈现了一片混乱。有能力的人都要么举家逃到外地,或者躲进洋人租借里。剩下的就是些平民,只能躲在家中等待最后的分晓。
“报告军座!外面来了一个团的士兵,他们说是奉命前来支援作战。”张治中正在指挥部研究防守策略,忽然听到手下的报告。顿时有些纳闷,按照各地援军的情况,不可能现在到达啊!
“赶紧带他们长官进来!”张治中吩咐道。感叹着自己刚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有了一批士兵,前线的部队就可以减轻些压力了。
不一会儿,警卫带进来一个二十七八的年轻军官进来。来人长得浓眉大眼,标准的东方人面孔,看起来很精的一个人。他那风尘仆仆的脸,还有身上的的军方蒙着的灰尘,一看就是连续赶了很远的路前来的。
只见,他刚一进门,看见张治中肩上的将星肩章,就立即敬礼道:“海南教导团奉命前来报道,请将军下达作战命令!”
“你们是哪个部队派来的?一共来了多少人?”张治中问道,既然是援军,那么自己的部队也能歇口气了。在这样下去,他都不知道部队怎么再坚持下去。
经过询问,张治中明白了这支教导团是从哪里来的了。海南的军事政变他是听说过的,那其实也怪刘永旗压迫的太狠导致的。当时的他也并没有在意那个新上台的人物,一个穷乡僻壤的的方他也没有兴趣关注。
在前段时间,听说政府从那里得到了一批飞机,才真正的让他起了他的兴趣。可后来他这里和日本人掐了起来,事情就抛在脑后了,没工夫在去关注海南了。让他没想到的是,海南军政府居然都派部队到这里来了。
虽说海南的部队人数很少,但蚊子再小也是肉,有总比没有强。张治中也就安排教导团驻防长江口一带,那里的六十师二团伤亡太大,已经坚持不住了。
二团阵地被一阵炮火覆盖,硝烟弥漫。当炮火日军停息,二团团长王敬国从战壕里爬了出来,抖了抖身上的碎土。顶着钢盔,小心翼翼的探出脑袋观察外面。
只见,远处穿着土黄色军装的日军已经缓缓摸了上来。
“兄弟们!鬼子上来了!打!”随着二团的团长王敬国的命令,阵地上响起一阵杂乱的枪声。这其中有盒子炮、汉阳造、中正步枪杂七杂八的枪声响成一片。唯一的两挺机枪突突的喷吐着子弹,进行点射,受制于弹药限制,机枪手都不敢进行连射。
致命的子弹穿梭不息,大批的鬼子向他们的阵地涌了上来。稀疏的火线根本无法阻挠日军的脚步,不一会儿士兵双方就进入了白刃战。
惨烈的白刃战在阵地上爆发,国民军队士兵士兵手中的步枪加上刺刀略短与日军装备的三八式步枪,所以在拼刺刀方面处于下风。训练的程度的差异让他们只能以命相搏。
【本章完】
-----各位读者大大们,来点收藏呗!小奕的这本《梦回1937》刚签约不久,希望各位多多支持!看的过眼,你就来个收藏!非常感谢!-----
梦回1937 第四十章 淞沪会战
当海南教导团的士兵赶到指定的防御阵地,所见的是遍地都是国民军战士与日军的尸体,双方还在激烈的交战。
伤亡惨重的二团士兵屡次打退日军的疯狂的进攻,只剩下寥寥无几的士兵在进行反抗。
天蓝色的军服掺杂在日军黄色的军装里,如同暴风雨中的一叶扁舟,随时会被淹没。
国民军的第一道防线已经失守,冲锋的日本士兵距离第二道防线也不到一百米了。而驻守第二道防线的很多士兵,都已经准备冲去战壕与鬼子拼了。
团长王敬国的右臂缠着绷带,掉在脖子上,左手举着自己的手枪鼓励着手下士兵。看着那些冲进防线的日本鬼子,他知道自己今天就要在这里为国捐躯。
说到死亡,王敬国也谈不上害怕,从当年北伐之战的小兵开始到现在的团长位置,十几年来一共战斗过多少次连他都记不清了,这条命都是捡回来的。只是可惜了手下那些年轻的兄弟们。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后方响起了震天的喊声,几百名身穿墨绿色军装的士兵从后面冲了过来,随即加入战斗,岌岌可危的防线在他们的援助下变得稳固起来。
“兄弟们!我们的援兵到了!”看见从身后冲来的来的海南军士兵,陷入绝望的王敬国眼里重新燃起了希望,虽然不太明白这些援军为什么穿的使绿色军装,但他还是鼓励着手下士兵对日本鬼子进行反击。
“碰…!”突然一声沉闷的枪响,一颗子弹已经钻进了一个日军佐官的脑袋里,子弹那巨大的动能在他脑袋里产生,脑袋如同西瓜一样爆开爆开。
他手里那把指挥刀坠落在地上,在阳光下闪耀的指挥刀特别的吸引双方的狙击手。他或许不知道,那把被他擦的明亮的指挥刀,居然会给他带来死神的青睐。
“叮……!”海南军中的狙击手平静的拉开枪栓,退出里面炙热的弹壳,一颗新的子弹推入弹仓,等待着饮血夺命。
微微感应一下风向,狙击枪的枪口就冒出了一团火焰。旋转的子弹的巨大冲击力一下子又爆开了另一个日军低级军官的脑袋。
李卫东长期以来培养狙击手在战场上起到了巨大的威慑作用。那些狙击手如同冷酷的死神一样,在战场上收割着日军的生命。
日军军官不断的阵亡极大的打击了日军的士气,毕竟谁也不想莫名其妙的被对方狙击手爆头。
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南军援兵投入战场,日军的进攻再一次被打退。不过,看样子日军也不想让对手好过,后方的大炮对阵地进行炮击。
“炮袭、鬼子炮袭!快隐蔽!!”王敬国一边喊着,一边溜进了战壕里。
“趴下!”听见王团长的喊声,有个老兵一把就按倒身边的一个新兵,连同他一起滚入战壕。
“轰!”一颗炸弹落在了战壕的前沿,堆了他们一身散发着浓重硝烟味的泥土。
“轰…轰…轰……!”连续的炮击覆盖了这一阵地的范围,战士们蜷缩在战壕里,尽量的节约体力。因为他们明白,炮击过后就又会进跟着日本鬼子的下一轮进攻。
渐渐的,日军的炮火沉寂了下来。硝烟散去,穿着土黄色军装的日军有一次发动了进攻。
“起来,小鬼子上来了!操家伙干他娘的!”王敬国爬起身来,抖落帽子上的泥土,随手抓起一杆步枪喊到。
战火纷飞,双方你来我往的相互争夺阵地。海南军士兵的火力配置是十分强的,更别说这支李卫东的嫡系部队。轻重机枪交织而成的火力网,使进攻的日军寸步难行,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巨大的伤亡。
日本鬼子在丢下大量的尸体后,又缓缓退去。国民军六十师二团存活下来的士兵们终于可以歇一口气,纷纷靠在战壕上休息。
他们之中,绝大多数的士兵都在沉默着,身边并肩作战的战友永远的躺在了这里,没人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倒下,这些都淡化了他们再次击退敌人的喜悦。
日军二十四师团军部。
刚开始时,日军的第二十四师团长西村次郎看到己方的士兵一个冲锋就要突破国民军的第一道防线,嘴角不由得露出了微笑,好像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要知道,自己如果能突破国民军的防线,从而使大日本帝国攻陷上海。要是可以立到如此大功,肯定能得到天皇陛下和陆军部的青睐,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就要到了。
可是,忽然间进攻的皇军士兵就在对方猛烈的火力下,和在国民军战士的冲锋下溃败下来。进攻的再次失利,使西村次郎的脸色由晴转阴,气急败坏的他掏出自己的小手枪,将一名退下来的小鬼子少佐一枪崩了。
其余的日军军官看到连少佐都被愤怒的师团长枪毙了,各自都神情一禀。马上表示组织手下士兵重新准备开始发动冲锋。
西村次郎则抽出自己的指挥刀,亲自带着卫兵来到前线对冲锋的士兵进行督战,大量的小鬼子们又像潮水一般的往海南军的防线冲去。
可无论他怎么进攻,海南军的阵地依然如同无法撼动的磐石。阵地的前方铺满了大约有两千人具鬼子的尸体,地面上的鲜血汇集成小溪缓缓流淌。
而此时的李卫东却在时刻的关注着这里情况。坐在房间的李卫东心思却没有放在眼前的公务上,而是随着情报科的电报,飘到了千里之外的上海。
对于他派去的海南教导团,李卫东明白,那些士兵只能起到微弱的作用。虽然都是精锐士兵,可在双方已经投入差不多三十万人的战场上,根本不值一提。他为的就是争一口气,这一口民族反抗精神的志气。
天命基地的军工生产依旧在满负荷运转,各类的武器和军需、弹药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海湾战役中阵亡士兵的抚恤工作已经让海南军政府的官员们焦头烂额,而如今巨大的军备资金投入更是让官员们来李卫东这里抱怨多次。
北面的战争如火如荼的交火,日军与国民军还在激烈的互掐着。而在南边,菲律宾本土的反抗军得到李卫东的秘密支持,依然与美国人在北部山区玩躲猫猫。
【本章完】
梦回1937 第四十一章 建立造船厂
天气微凉,李卫东正带着张筱悠在街道上闲逛。最近因为战事繁忙,使他一直都在统帅部里,无暇顾及张筱悠的感受。所以今天特意推开公务,想与张筱悠温存片刻。
文昌城的街上纷闹无比,来来往往的行人接踵而至。托上一月军政府进行的剿匪行动的福,各地匪患相继清除,也使的本地的商业发展迅速。
而作为海南军政府的的行政地,文昌城的发展更是爆发式前进。特别是李卫东与那些大商行组建的军需工厂,吸收了大批的没有工作的平民,使的附近各地的民众像文昌聚集。
自从海南军在海口击退了日本鬼子的进攻后,伴随着胜利的消息传开,各地的民众也对政府强悍的军队充满了好奇。在他们眼里,海南军政府拥有着如此强大的军队,那么他们也就可以不用担心再经历战火摧残。
新成立的工厂,还在源源不断的生产着军需,军装,胶鞋,被服。就算是战斗结束,军需无法消耗,李卫东也从没下令停止制造。
或许绝大多数人不明白,李卫东为什么在击退日军之后,还在不断的制造军备物资,在军事上的资金投入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行政工作。
其实只有李卫东自己知道,这是有苦难言。先期日本人发动进攻,使的各地部队调动换装,同时也启动了数量庞大的预备役计划。
在战争期间,政府的资金投入也向军事方面倾斜。军事物质订单如同雪花一样飘飞,使的那些跟在李卫东身后的商人大发战争财。
然后,更多的商人加入了开设军备生产工厂的队列。据政府工作人员统计,战争期间,光海口与文昌两地就建立起了十一家工厂,除了他们无法生产的武器弹药以外,大到军用帐篷,小到鞋垫袜子应有尽有。
这些工厂建立之初,李卫东也是非常高兴了一阵子,军政府也号召了很多人走进了工厂。要知道,这些建立的大小作坊,可是为军政府解决了一大批的就业问题,经济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不过,战争一结束,所有的烦恼却全都一涌而至。
随着战争的结束,军费的投入也就大幅度缩减,向民用建设方面调集。可是随即而来的就是,因战争而繁荣的工厂得不到军队后勤部的军需订单。那些工厂都逐渐开始面临着商品无法销售的境地。
开工?卖不出去,赔钱!不开工?那更是赔钱!受制于日本海军的封锁,民用船只也根本无法将物资送往对岸广东。而海南内部民间的消费程度,又根本无法消化掉那么庞大的物资。
而如果工厂进行裁员,李卫东又是不会同意的,现在有很多的家庭都靠在工厂工作来养家糊口。军政府的信誉也刚刚建立起来,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可不能让军政府失信于民。
眼看着每天都亏本经营,那些商人们也都急了眼。天天来李卫东这里串门吐苦水,更有甚者居然希望让海南军找日军再打上一场。
而些也都让李卫东尝到了“瘸腿经济”苦果,今天李卫东也是特意出来避避风头。
天色昏暗,李卫东送张筱悠回到张府。已经自我放纵了一天,看到副官手里的一摞文件,拍一下自己脑门,哀叹一声,看来又要挑灯夜战啊。
不久,李卫东就接到天命基地内部的电话,这是李卫东提前拉的一条专线。
“造船工厂建好了?”李卫东惊喜的听见基地助手欣华的报告,都已经等了两个星期,造船工厂终于建好了。
对于造船工厂,李卫东可是一直都事怨念极深。不仅建造的费用巨大,而且建设时间缓慢无比,也是李卫东第一次遇到要花费这么久才建造成功的基地建筑。
而造船厂的建造成功,对海南军也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日军对海南岛的封锁,使的现在的海南军就像是困在一个小岛上一样,无法动弹。而有了造船厂,不仅可以打破日军的封锁线,更是让海南军拥有了向外进攻的能力。
“备车!去基地!”李卫东当即放下钢笔,吩咐副官准备车辆,连夜想基地驶去。不久,李卫东就风风火火的闯进了指挥大厅。
点开建设菜单,李卫东仔细查看着每一项图标的说明。不过,这些简易的说明并不能让对海军方面如同小白一样的李卫东明白。
“舰船的生产能力和速度怎样?”眼瞅了半天,李卫东还是没搞明白着军舰怎么建造,随即问身边的助手欣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