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民国之铁血少帅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铁帅
如果连通各省的铁路能够修通的话,加上各省的公路,一旦湖广前线有事,我们的军队就能够迅速的调往前线。“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两百四十章:把控先手
“修筑这条铁路最大的好处就是调军,且不说防御,就说,我们本来就对西南、西北、乃至全国虎视眈眈,又岂有不预先布局的道理”冯庸说道。
“从政务方面来讲,无论是我们东南各省需要建设的各种各样的工厂,五一不需要各省资源的相互利用,就比如,山西购进的煤矿是各个省都需要的。
如果没有便捷的交通,光是到湖北就半个月,等分到各省不得好几个月呀!甚至都被湖北用完了,那其它省还建设啥?
而且江西的稀有金属也是各省急需的,何况我们的公路虽然建设快,但是没有合适的运输工具能够大批量的运输矿石这种重量级的物品,所以建设这样一个便捷的铁路交通网络是必要的。”
东南六省的地盘虽然比不上北方平地、草原辽阔无边,但是同样的交通条件也很落后。
而且东南丘陵密布,比起北方更不好建设铁路、公路,这使得建设难度很高,尽管如此,但我们还要迎难而上。
为了我们的士兵,就说此次东南大战,交通条件何其简陋,所以行军非常的困难,除了脚丫子就没更好的办法,后勤兵的压力更是繁重,靠人力畜力将大批物资翻山越岭,可想而知。
这次可以,那是因为我们每次动用的都是几个师的小部队,所以压力更没有那么重。
但是现在东南可用兵力数十万,每一次动作都不可能只是为了发动那种小级别的战役,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为了接下来的大战,我们必须无条件的支持这项措施,这不是请求,而是命令。”
大家都不傻,能做到政府高官的人又岂会连这点都看不明白,只是这让他们难以接收。
东南的情况相对整个是中国来说,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现在,到处都需要进行城市设施建设,就是资金充足,可也得有足够的技术人员、劳动力去建设吧!
没人敢打保票,毕竟,这可是贯穿整个东南所有县的铁路,开玩笑,要是那么简单就能解决,那当年的京张铁路也就不会困难重重了。
“少帅!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作为交通部长的徐名世当即表态。
“这个铁路网的耗费,就算走我们冯家的私账,也在所不惜,但是要加快速度!”
他的时间很紧,如果历史的车轮没有太大变动,那么今年11月份欧战必将结束,而在明年就会大张旗鼓的召开瓜分利益会议。
在这之前,他必须保证自己能够坐拥半个中国,而长江以北恰恰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因为那会让东南政府投入大量兵力,这不利于接下来的山东战略、以及台湾、香港、澳门战略。
尽管东南有五十万兵力,但是能用的仅仅三十五万,剩下的都需要镇守地盘,而这点兵力远远不够,想要在半年内拿下北方,无疑是痴人说梦。
光是段祺瑞那个参战军都不是好应付的,明着叫参战军,其实就是用来镇压国内的,不得不说这个老段,也是好手段,忽悠着小日本不得不拿出钱、武器装备来给他建军队。
当然这不是无偿的,自日俄战争那场惨胜,日本人看到了鲸吞我大华夏的曙光,试问就连列强之一的沙俄大帝国都拜倒在他们所谓的小矮子天皇底下,那他们所谓的支那又岂能阻挡大日本皇军的脚步。
呵呵!如果不是他们国内有一些稳健派在安抚激进派,恐怕这些自大的东亚小矮子就敢拿着他们那可怜的三八式步枪踏上征服华夏的道路了。
当然这里的可怜只是针对半自动、自动武器大量出现,而日本依旧坚持他们的单发步枪一直到二战。
其实说实话,所谓的三八步枪并不是像后世一些无脑文说的那样,枪口径小,杀伤威力小,只要不命中要害,较易医治。
其杀伤威力小主要由于膛线的缠度设计问题,该枪的弹丸弹道稳定性极好,就是上面大家说的”一穿一个眼”。
并且后面的国民党兵工署做过试验,证明6.5毫米子弹在近距离制动明显,杀伤力等于7.9毫米弹。
而在远距离弹道很稳,美军的资料也大量留下了6.5子弹进入人体后易于翻滚留下可怕创口的例子。
所以每一把能够进入世界单兵武器排名的步枪都不差,尽管有些方面也许比不了其它国家的步枪,但是某一方面还是有过人之处的。
段祺瑞的参战军一开始就忽悠着列强给他装备新军队,而小日本生怕他们会去欧战,然后带着几十万精锐士兵回到中国,统一中国,这对于他们的支那战略很不利。
所以就主动说我帮你们组建参战军,更后面的‘西原借款’,段祺瑞更是拿走大批日元,但没有还,这也是老段的过人之处。
这支完全由日式装备武装的起来的参战军共有三个师,三个师人手一只三八式步枪,各师炮兵团辖9个4门制炮兵连,共编75毫米山野炮36门,参战军训练处还直辖有重炮两个营,装备有当时最先进的150毫米榴弹炮和105毫米加农炮,也全是日本造,就连用来挽炮的马匹也是从日本进口。
不单单这样,皖系分别于1917年11月和1918年7月两次大规模地与日本签订军械订购合同,前者总金额为日元1700余万,后者总金额为日元2364万。
就第二次军购数量就是三八式步枪85000支,子弹6750万发;三八式机枪198挺,子弹950万发,附零件6种;山炮162门,榴霰弹81000发,榴弹16200发,附零件15种;三八式野炮72门;军车180辆,零件6种,加上第一次足够把他的参战军武装起七八个师了,所以才能雄踞中国,这也是冯庸为什么不想先打北方的原因。
徐名世点了点头,表示答应,这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不管是谁,都必须为了东南的大战略服务,尽管修筑这条铁路很艰难,虽然武昌到长沙的铁路也有一点基础,但毕竟.....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两百四十一章:未雨绸缪
既然少帅说了,东南政府自然要做好准备,这是必须的,在东南政府,冯庸的吩咐等于圣旨,甚至比冯德麟的话还管用。
铁路的修建是为了等到开战的时候,长驱直入,一举拿下西北地区那些游离在政府控制之外的国土,甚至从西北出兵,影响中亚,控制外蒙古,彻底杜绝那种现在看起来不可能的分裂。
并且直接抵达外兴安岭,在东北之外,拿下西伯利亚高原最东部地区,因为冯庸知道一旦所谓的苏联共和体建立起来,一定会对中国伸出爪子。
或许近几年都没空,因为它忙着舔伤口,趁着列宁许下的那些承诺,但是,先占领那些地区,对民国来说,有着无法说明的好处。
“然后,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金钱,也要建设东南的基础教育体系,我们不要做只建设物质文明的单脚巨人,要物质与精神同时进步,懂?”冯庸郑重的说道。
对于冯庸重视教育这点,所有人都是深有体会,早在福建时期就了解了,福建所谓一县至少一所中等职业学校、高中,一乡镇至少一所初中、两所小学的教育体系也就是那个时候建立的。
光是福建基础教育体系的投入就是千万,要知道这还是各省有陆军小学、武备学堂的前提下,更何况,福建也没有实行这样的政策,完全免费,甚至提供两餐,可见其中花费每年至少一个亿。
不过少帅安排兴业集团联合其它商家设立一个基础教育基金,这个基金就是安排所有民族企业家捐款,并使用这批基金进行项目投资,利润用来做教育资金投入。
要知道光兴华集团就捐了五千万,其它资本家零零总总加起来捐了六、七千万,这一亿多的基金每年通过云庄能够产生的利润是很可观的,更何况还有政府的专项拨款,所以教育资金完全不是问题。
多亏了冯庸重生以来四处搜刮积攒的,其中兴华集团也为他产生了不少的利润,每年一亿分红,但这都被他用完了。
好在身处大西洋的冯盛不负重托,用冯庸给的资金和秘密‘武器’成功在美国打开局面,仅仅五月就向冯庸转了两亿美元的分红。
原本,冯庸以为至少在明年才会产生盈利,可是他低估了那些金点子,截至到六月,冯盛的两大集团一共向冯庸提供了十亿美金。
当然这还不到美国两家集团公司纯利润的三分之一,但是剩下那些资金被用来扩宽产业链,以及为冯庸购买各种各样的工厂、军舰。
冯庸继续说道:“继续原来的留学生机会,加大医科学生培养,原来我们在福建的留学生只是向德国输出,一方面是我们与德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欧洲正在战争,不好派留学生。
但是战争即将结束,所以加大力度,每年从的两千留学生名额变成五千,不单单是派往德国,英美法瑞丹西葡都可以,甚至俄、日。”
就在第二天,军事委员会也召开了相关会议,并不只是番号、制度、装备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冯庸发现,自己下属因为占据东南七省之后兴起的一股自傲之风,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表现,现在都还没全国呢?都骄傲自满了,到时候碰见日军、俄军怎么打?
虽然,东南军的军事实力很强,可以说冠绝全国,但是这并不是炫耀的资本,就现在而言,没有人能够自信到同时干倒所有敌对势力。
其中,段祺瑞那武装到牙齿的参战军,毫无疑问,并不逊色于他的东南陆军,再加上北洋政府后面隐藏着的那些人。
一旦东南军发兵,别说统一全国了,怕是跨过长江都会受到列强的攻击,特别是日本人,他们绝对不会同意让一个强大的统一的中国建立起来。
“我发现自从东南七省拿下之后,我们的部队已经升起一股‘老子天下第一’的傲气了,现在,更是狂妄到觉得自己能够打遍天下无敌手。
要知道,就是世界第一的陆军现在都被人家围殴,何况我们这种暂时连日本人都比不上的军队,不知道你们哪来的傲气?
远的不说,就说北洋军,你们不过打败了北洋军最菜的一股势力,就觉得无敌了,我告诉你们,那是因为其它势力没出手。
光是段祺瑞那个装备不逊色于我们的参战军就够我们喝一壶了,更别说还有东北的奉系,安心在关外经营的他们,论武器装备、人数都不逊色于我们,现在你们还在这自吹自擂。”
这是第一次冯庸用这么严厉的语气和这群部下说话,这让他们很紧张,回首最近,顿时一股冷气冲上脑海。
“不可否认,你们的确做得不错,短短一个月,拿下东南七省,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修养生息,暗中壮大,这一点我希望你们明白,而且下半年,我军一定有军事行动,我不希望你们任何一个人因为轻视对手导致失败,我希望在明年这个时候,能够在将军颁奖台上看见你们。”
打一棒给一个红枣,这是驭下的必备手段。
原本因为冯庸的训斥而低迷的军官士气,也因为那一句‘将军颁奖台’而重新振奋起来。
东南一战成就了福建陆军天下第一的威名,当然,现在的东南陆军也将这个荣誉接了过来。
可这能当真吗?无疑是捧杀,相较于其它军队,无论是桂系还是直系,他们的武器装备虽然比不上东南陆军,但是士兵久经沙场,具备良好战斗经验,这也让他们的心里素质以及反应能力远远超过其它部队,就这一点上,东南陆军需要向他们好好学习。
前一次的胜利中,带着一丝丝运气成分,因为那个时候,福建陆军在所有人眼中都是一团迷。
可现在呢?无论是东南陆军的火力,还是后勤保障都被其余军阀知晓,试问他们怎么还会再用原来的战略来对付东南陆军。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两百四十二章:扩军备战
远的不说,就说段祺瑞的参战军,已经装备了日本制造105mm榴弹炮,在威力上虽然稍逊东南陆军的德制105mm榴弹炮,但是也算得上中国战场上的重炮了,想要再打赢北洋皖系,无疑是难上加难。
所以大意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好不质疑的说,只要东南路骏稍微露出一点破绽,或者是受到一点挫折,那么,全国的军阀都会群起攻之。
这不是夸大,且不说东南占地辽阔,不比西北、西南、东北,要知道东南七省绝对是好地方,每一个省都是粮食大省,养活部队是肯定的。
加上现在东南实行的均田制,每一家每一户只要不懒,就绝对有饭吃有衣穿,在短时间内,就将民心收拢起来,假以时日,东南一万万百姓必将成为后备军。
如此,岂能不成为所有人心中的一根刺,这种势力如果说没有一统全国的希望,那还有谁呢?
哪一个军阀都想当皇帝,最不济也能维持一方土霸王的生活,若是轻易被东南一统,那他们的权利不都成空想了吗?
谁又能愿意呢?所以,他们在战略上,将无条件对付东南陆军,那种默契简直就像是天生的。
冯庸说道:“东南一战,证明我军火力至上的战略思维很强大,但无法想象的是,在同一人数下,我军白刃战竟然被其它军队,乃至于粤军打得节节败退。
如果不是我特地加强部队基本火力,平均一个班一挺冲锋枪的话,恐怕早就溃败了,我们的士兵基本战斗素质远远逊色于北洋陆军,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我们的对手从来就不是国内军队,而是列强,就说日本,台湾、山东都在人家手里,就算我们拿不下山东,但是台湾是万万不能留给日本人。
不只是为了振奋国民,也是铲除威胁我福建的最大力量!并且澳门、香港这几个城市以及我东南所有租界都需要在欧战结束之前收回。”
第五师师长郭盛说道:“我师已经制订了加强计划,务必在未来三个月内,将部队战斗力再提高一番,保证绝不拖我东南陆军的后腿!”
自从南雄一战之后,五师俨然一副尖端主力师的做派,谁让人家是南雄的主力歼敌部队呢!
而他的作法恰恰是全体师级指战员的作法,当然这种训练方法最开始是从特种大队学得,特种大队叫做回炉重造。
冯庸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在他看来,怎么样去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是麾下指战员的责任,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的话,那要他们有何用?
“虽然我军有着五十万,甚至可以说是全国最大的军事力量,可这多吗?不多,远的不说,就说西南十五万滇军,三十万川军,还有西北青马、甘马,新疆盛世才等等,这些人记起来不下七十万,我军面对他们,兵力可以说捉襟见肘。
所以,必须扩军,而且不是那种芊芊细步,新兵训练恐怕来不及了,为了保持战斗力,我们将从各省武警总队分别抽出五千老兵,通十万训练好的新兵进行混编。
原本我打算就是建立几个骑兵旅,作为接下来大西北、以及内外蒙古的特殊作战部队,但是想了又想,觉得还是算了吧!一来,骑兵需要大批量战马,不好弄;二来,你们都了解欧战,现在欧洲战场有一种叫做坦克的东西,重机枪都打不破装甲,所以我觉得未来骑兵必定会被坦克所淘汰。”
以后的东南军将直面列强,英美法或许没有余力,但是占据朝鲜、垂涎东北的日本,虽然在远东地区投入军队,加入了所谓的联合国军,可他们也不是没有余力的。
要知道日本国内为了所谓的田中奏折,已经准备着二十五个常备师团的番号和框架,不过现在而言,没必要满员,徒增军费。
如果我军出手,这二十五个师团虽然不能全部投入战斗,但是我军至少要面对十个师的攻击,要知道他们可不是新兵,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兵呀!
至于苏俄,现在暂时内乱还没平息,不过白俄的力量在下半年必定会大幅度削弱,远东共和国或许会成为历史,所以不排除他们出手的可能。
尤其是苏俄红军经过列宁那一批主力卫队的扩编,加上缴获无数沙俄留下来的武器和物资,短时间聚集百万大军那是没有问题了。
列宁算是比较友好的,说是还我们国土,不过大家都知道,那只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如果你连兵都派不过去,何谈收服失地,苏俄里面也有大批强硬者,比如斯大林,他们可不是善茬!
在场没有人对冯庸这个计划提出异议,因为他们知道,这不是商量,而是命令,大事方面,少帅绝不允许有人插手,他的强硬是寻常人无法理解的!
“原定计划立刻实施,武警老兵与开战前训练的新兵进行融合训练,务必在八月底,融为一体,加上我军现有的师,一共十五个,今年下半年的战斗应该是够用的。在日常训练这方面,我不会插手,所以不管你们是派去缴匪,还是去越军那边帮忙也好,只要能够提高战斗力,随你们!”
这算是冯庸给出的额外福利,这么紧的时间,要让他们突破自身原有的战斗力,或许那些个精锐师可以做到,但是新成立的那几个绝对不可能办到,所以非常时候行非常事。
“最迟明年,我们要拿下台湾,可台湾是日本人赖以生存的第二本土,所他们会轻易还给我们吗?当然不会,这就只能靠抢,人家怎么样抢过去的,我们就怎么样抢回来。
还有苏俄,他们的部队现在就一百多万了,这或许对于我们来说不够,但是在接下来一年内,他们扩军步伐绝对比我们快,因为阻止他们一统整个俄国最大的障碍,就是白俄残余,而现在白俄的远东共和国将彻底失败,这就不得不耐人寻味了。




民国之铁血少帅 第两百四十三章:海军大防
列宁虽然说还我们国土,但是鬼知道真的假的,要知道一旦开战,他们在远东的一百万部队都将蠢蠢欲动,就算换个政府,大灰熊贪婪的本性是没有变化的,所以接下来的部队还要进行抗寒训练,未雨绸缪总是对的。”
“是!”在这种大事面前,他们知道怠慢不得,所以为了自己能够活着回来,和老婆孩子团聚,他们一定会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
二战苏德两国的结局表明,只有强大的后备力量才是一决胜负的关键,在这方面,福建走在全国的前列,早在组建正规军的时候,地方预备役就已经上马了,直到现在,整个福建至少有三十到五十万预备役,。
接下来,无疑是怎么样将这种预备役体系推行到整个东南,这是最难的,不只是资金问题,更是民众问题,试问有谁会放弃农耕,前来参加劳什子军训?
无奈之下,东南军事委员会只能将这个作为命令,强制要求适龄男子参加,不参加者剥夺在东南的一切权利,这样才勉强将这预备役推行整个东南。
海军是东南军队其次重要的,相比于空军,它们显然更为突出重要性,毕竟陆军、海军是世界军队发展中的两极,缺一不可。
不过东南海军并不缺人才,光是全国第一的海军学院每年至少培养一千人,更别说以前的那些人了。
作为东南军事委员会海军总长的程越,更是不遗余力挖角,不管是从北洋政府挖人,还是从段祺瑞的浙江海军分队挖人,那都是用尽全力呀!
当然这个任命,还是因为冯庸找人找得很烦了,索性就把程越任命为海军司令了,年纪是小了些,才二十六。
但是整个东南军的将领平均年龄也差不多这样,人家好歹也是美国安那波利斯海军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再说了,年轻有年轻的好处,思想活跃,思维不会像那些‘老人家’一样固化。
冯庸是知道的,未来的海军不是巨舰大炮发展主流,而是航母流,只是现在还没有飞机能够达到那种承载鱼雷的程度,就是现在福建飞机制造厂特地加工完成的可以说世界上最好的轰炸机也只能带两枚二十五公斤的炸弹,所以喽!年轻更能接受新事物。
现在的东南海军,对于人才的要求远不如对军舰的要求。毕竟,东南乃至全国的条件限制了,就算福建造船厂在冯庸的支持下,相继兼并了两个欧美中兴造出厂,但是先天条件不足。
所以只能建设五千吨以下的军舰,那种重型军舰,只能看着干着急,冯庸已经决定向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国,订购一批战列舰,只不过不是现在,因为人家正激烈的进行欧战,哪里有空管你呀!
暂时只能等着给智利、西班牙下的两单四艘重型巡洋舰能够迅速完工,也好称称场面,不然去参加巴黎和会,总不能坐那些个巡洋舰去吧!
至于海军的发展道路,显然他心中已经有一个计划了,东南海军两个潜艇大队、两个鱼雷艇大队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德合作潜艇研制所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世界上本来最先进的潜艇就是德国的,只是苦于巨舰大炮思想,所以一直没得到很大重视,但是在福建就不一样啦,冯庸不仅重视,而且还能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使得新潜艇的研制工作越来越成功,福建自行研制的鲨鱼1型潜艇在性能上甚至不逊色于二战早期的德国潜艇,论世界潜艇最强,现在当属中国东南政府。
下午,东南军事委员会海军部。
“少帅,这是按照您的要求以及我军现在诉求进行仔细考虑后,制定的海军发展计划,当然这只是目前的。”
冯庸手上这本计划书,或许并不能称之为书,毕竟只有那么几页,称它为计划册更恰当,不过这只是简介,至于具体的数据之类的东西,在详细的方案报告中才有。
1...6566676869...2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