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那年那兔
一艘排水量近万吨的美军轻巡首先遭到攻击,先后被2枚250公斤高爆炸弹和1枚800公斤炸弹命中,在顽强地坚持了十几分钟后最终沉入大海,但它的沉没纯粹只是因为挡路而已。日军机群的真正目标始终都是那两艘美军仅存的航空母舰。
不过已经有过教训的美军对于航母的保护相当到位。尤其是对于相对难以防御的低空来敌,5艘战列舰担负起了屏障的作用,日军的轰炸机想要威胁到那两艘航母,首先必须过了战列舰那恐怖的防空炮火这一关。要知道美国的战列舰可是最为重视防空的。一艘战列舰上就有近百门高射炮啊!
此外。美军的战斗机群也对日军飞机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虽然f4f整体性能上远不如日本的重型零式战斗机,但是因为之前美国人就已经与特点类似的中国歼-1交过手。知道不能与这类机动性超强的机型狗斗,只能抓住其机体轻盈而难以高速俯冲的小缺陷,发挥f4f俯冲速度更快的相对优势,玩一击脱离战术,这样做也令美军飞机很少会与日机缠斗在一起,给了舰队防空炮火更大的发挥空间,两者之间形成了“1+1》2”的良好配合,也由此在日军机群面前形成了一道坚固屏障。与此同时,两艘美国航母并没忘了利用它们超高的航速尽快远离,这就进一步增大了日军飞机将其炸沉的难度......
然而面对这近乎不可能逾越的屏障,日本人骨子里的疯狂却被激发了出来,平时骄傲自矜的日军飞行员们就像他们昔日极为鄙视的陆军马粪那样高呼着“板载”驾机不要命地扑向了敌舰。拦在路上的2艘美军重巡和1艘美军轻巡多处中弹,没过多久便都沉没了,日军的机群终于以极大的代价冲到了美军主力舰的近前。
仅有800公斤的高爆炸弹虽然很难将装甲坚厚的战列舰炸沉,但挡在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身前的“北卡罗来纳”号在连续遭到4枚重磅高爆炸弹的洗礼后还是难以避免地丧失了战斗力,数十架日机飞越了它扑向正在极速远离的萨拉托加号航母。
而在此之前,数架丢掉了炸弹的日军轰炸机已经在发疯的飞行员驾驶下撞向了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美军的飞机与高炮虽然拼命开火,但还是有一架日机拖着滚滚浓烟一头撞上了这艘满载排水量接近4万吨的重型航母,当即破坏了飞行甲板,令其失去了起降飞机的能力,并对部分其他设施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而在日军机群终于打通鱼雷发射线路后,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已经注定无法幸免,虽然该舰舰长凭借其高超的驾驶技术先后躲过了11条鱼雷和4枚炸弹,萨拉托加号还是先后被3条鱼雷和5枚炸弹命中,于17分钟后沉入了硝烟弥漫的珊瑚海......
这个时候日军的攻击机群已经基本损失殆尽,最后的三十多名日军飞行员见到迅速靠近挡在突击者号航母前面的大批美军防空舰艇,自觉已经不可能再将敌人的最后一艘航母炸沉,干脆把心一横,本着“弄沉一艘是一艘”的想法发起了无差别的自杀性攻击,以同归于尽的方式又弄沉了2艘重巡洋舰,并令2艘美军轻巡洋舰受到重创。而日本飞行员的“玉碎攻击”更给美军士兵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在战斗中有数十名美军高射炮手发疯癫狂,他们有的跳海自杀、有的昏了头对战友开火扫射、还有些人干脆直接就晕了过去,而即使是那些承受住了压力的美军官兵,日后回忆起这次战斗的时候,也都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即使在列克星敦号航母还未沉没的时候,尼米兹也已经确认珊瑚海战役难以获胜,最多只能打个平手,而最后的结果也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很难说到底哪一方取得了胜利......(未完待续。。)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六百七十章 两败俱伤
从舰艇和兵力的损失来看美军可以说是完败,一共沉了3艘重型航母、4艘重巡、1艘轻巡、5艘驱逐舰,另有2艘轻巡和1艘战列舰被炸成重伤,阵亡和失踪的美军官兵超过6000人。但另一方面,美军飞机的损失数量却远远小于敌人,全加起来也就87架,其中大部分都是那三艘沉没航母上没有起飞的战机,而由于己方的舰队就在下面、救援相对方便的缘故,美军飞行员死亡和失踪的人数加起来才45个,而日德飞机的损失则多达214架,超过200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阵亡、失踪或者被俘,考虑到舰载机飞行员的珍贵,这场战斗到底是谁赢了还真难说,或许称为两败俱伤更准确些。
尤其日军之前在珍珠港事变中已经损失了大量的优秀舰载机飞行员,新的王牌还未成长起来就再次蒙受巨大损失,这无疑令本来就开始缺乏合格舰载机飞行员的日本海军更加窘迫。或许唯一能让日本人稍感安慰的是,由于之前航母数量相对较少影响了人才储备,加之珍珠港事变中的损失太过惨重,美国人现在也同样很缺舰载机的飞行员(尽管因为业余飞行员数量惊人和飞行员培训机制优秀的关系,美国补上缺口的速度要比日本快得多。)......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尼米兹最终放弃了让空中的美军机群攻击日德舰队进行报复的想法,因为在空中战斗多时后它们携带的燃油已经消耗了一部分。舰队又仅剩一艘航母可供它们降落补给,根本忙不过来,如果再去执行攻击任务,那些飞机只会因为燃油耗尽而纷纷坠毁,还不如让它们趁着还有存油的时候飞往澳大利亚的机场,这样即使是那些航母没了的舰载机,也可以作为陆基飞机继续与敌人战斗下去,其中部分优秀的人才更是要召回国内担任教官,不能像炮灰一样浪费在战场上......
由于双方损失都十分惨重,日德联合舰队残余的舰载机数量已经仅能自保。而航母仅剩一艘的美国新太平洋舰队防空能力也大不如前。加之又有军舰需要维修,因此也选择了暂时退却。但这样一来,美军之前抢回的那些岛屿却暂时保住了,从战役目的上来看。还是盟军稍稍占了一点便宜......
除了日美两军。此役德国远东舰队虽然派出的飞机数量并不多。但表现却异常出色,令那些之前低估他们的人大跌眼镜。事实上若非是德国舰载机利用美军防空火力与舰载机群都被日军低空突防的两百余架飞机引走的机会、出人意料地以相当小的损失先后炸沉了两艘美国航母,珊瑚海战役的结局只怕会是另外一个样子。甚至整个太平洋战争都可能因此提前迎来转折点。
但是,需要依赖日军的掩护才能发挥实力,这个事实也暴露了远东舰队本身的实力不足,这直接刺激舰队司令魏格纳放下了自尊,作出了一个影响整个二战进程的重要决定......
出生于1875年9月16日的沃尔夫冈.魏格纳早在1894年就报名加入了德国海军,并很快与比他小一岁、同样也在1894年入伍的埃里希.雷德尔成为挚友,这时的两人都没有想到日后彼此会成为一对死敌。
1912年,在入伍的第十八年,魏格纳和雷德尔同时迎来了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魏格纳出任海军第一战列舰分舰队司令官施密特中将的首席参谋;同一时期,雷德尔则被分配到公海舰队最优秀的战术指挥官弗朗茨.冯.希佩尔中将麾下,担任第一侦察分舰队(战列巡洋舰分队)首席参谋。从这时起到1918年停战,六年中职业生涯的巨大反差直接造成了两人在战略思维上的巨大差异。
1915年,出于对公海舰队龟缩政策的不满,魏格纳开始撰写三份关于主动进攻、以积极果断的行动突入大西洋的研究报告,题目分别是“对我国海上形势的思考”(1915年6月)、“我们能改善现状吗?”(1915年7月12日)和“海军基地政策与舰队”(1915年8月)。这三份报告实际上就是他后来的代表作《世界大战中的海军战略》的核心内容。报告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赫尔戈兰湾基地在战术上的价值有限,德国必须依靠潜艇、攻击英国位于北海出口附近的封锁线,特别是位于该线路以北的主要商业航线,迫使大舰队将封锁力量投入到护航战斗当中,从而给公海舰队提供脱出囚笼的机会;随后,德国将利用快速战列巡洋舰部队作为基干,一举占领设得兰群岛,一劳永逸地破除英国封锁德国舰队的机会;最后,再在德国选定的有利海区与大舰队决战。
魏格纳报告的核心内容是与当时公海舰队奉行的保守战略相抵触的。海军大臣提尔皮茨上将立即指派两名参谋起草反驳性的论文,对魏格纳报告中的逻辑错误和漏洞进行攻击。不过希佩尔却对这三篇论文印象深刻,他写信给海军参谋长巴赫曼上将,建议他对这一思路进行进一步评估。
就在这个时候,第一侦察分舰队首席参谋雷德尔破天荒地对他的老战友提出了否定。雷德尔认为,夺取设得兰群岛的计划固然新鲜,却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德国海军在每一级别的军舰数量(包括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上都逊于英国海军,很难获得实施突袭所必需的相对兵力优势。同一年多格尔沙洲之战的结果已经证实:即使是在兵力大致对等的条件下,德国舰队也很难取得彻底的战术胜利,而潜艇本身并不能作为争夺制海权的工具。希佩尔接受了他的意见,最终德国公海舰队碌碌无为直到最终战败。(未完待续。。)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六百七十一章 魏格纳
ps:感谢书友“望云山人”的再次打赏,继续求推荐票^_^
战后魏格纳、雷德尔这样的中生代军官担当起重建德国海军的重任,在此期间魏格纳继续鼓吹着他的主动进攻、击敌要害理论,在雷德尔看来,这不仅是在百废俱兴的海军中制造混乱,而且对没有经历系统参谋教育的青年军官会起毒害作用。因此,当雷德尔在1922年7月被重新起用为海军教育总监后,立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魏格纳的影响“消毒”,两人的矛盾也因此进一步激化。
雷德尔属于老式的参谋军官,坚持原则、富于集体主义。和所有第二帝国时代总参谋部体制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一样,他推崇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精英,反对破坏秩序的行为。。魏格纳则恰恰相反,他行事张扬、风格锐利,似乎一直很难在智慧和行为方式之间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因此,当雷德尔的军阶超过魏格纳之后,前者马上开始利用个人地位和影响,公开压制魏格纳提出的战略理论,并在海军中孤立他的这位老朋友。
1923年3月1日,魏格纳晋升为海军少将,开始担任海军炮术总监,这一年他48岁。当时的德国海军只有4个中将职位,晋升中将的竟争异常激烈。而雷德尔在1925年已经升任波罗的海基地中将司令,在他的活动下,魏格纳在海军中逐渐成为了孤家寡人......
1926年,时任海军总司令岑克尔上将要求魏格纳退役,为年轻人腾出位置;后者孤立无援,只好表示认可。就这样,国家海军中最富才华的参谋军官在51岁的盛年就黯然退出了军旅。最终军衔为海军中将。在他退役后两年,1928年10月1日,52岁的雷德尔就任国家海军总司令,历史上魏格纳从此失去了对德国海军的影响力并郁郁而终......
但在这个时空,因为中德秘密合作的缘故。魏格纳的人生迎来了重大转机。远东舰队在小胡子的眼中是一把藏起来准备刺敌要害的匕首,他们的任务只有进攻,因此远东舰队的司令官必须是一位崇尚进攻的海军将领,同时远东舰队规模不小,因此司令官的能力与威望必须足以服众,再也没有比魏格纳更合适的人选了。而魏格纳与雷德尔势同水火。在小胡子看来,这对其领导雷德尔鞭长莫及的德国远东舰队反而是一件好事,对于任何一个独裁者来说,都并不希望下面太过抱团,在本土舰队中雷德尔的影响力太大,小胡子暂时还不能太过插手。但在天高皇帝远的远东,可就完全不同了。
由此,一度以为自己再无出头之日的沃尔夫冈.魏格纳重新获得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但就在他踌躇满志地来到中国上任之后不久,魏格纳就发现远东舰队的司令并不好当......
在魏格纳的计划中,新兴的航空母舰是德国规避海军基础薄弱的软肋、向强大的英美海军发起挑战的两大关键之一,因此在齐柏林号完工后他又多次致电柏林。请求在中国和本土建造更多的航母和与之配套的辅助舰艇,但由于空军司令戈林对于海军航空兵部队的敌视和阻挠,最终小胡子只同意请中国将一艘建造中的战列巡洋舰改装成航空母舰。
更令魏格纳苦恼的是,虽然在他的努力下,德国的飞机设计师与生产商已经根据最新的陆基fw190b战斗机设计出了舰载改型fw190d战斗机,并且由于在研制fw190a舰载战斗机的过程中吃透了舰载机的特殊要求,这款完全由德国人独立设计的fw190d战斗机从各方面来说都堪称是一款优秀的舰载机型,不再像当初根据bf109改出来的那样令人失望,但是由于戈林威胁德国的飞机生产商说,“哪家敢给海军造飞机。以后就别想再接到空军的订单!”,结果不但直至今日fw190d舰载战斗机仍未投入批量生产,他们甚至不敢通过中国特许生产来装备远东舰队......
此外,魏格纳深知光有主力舰是不够的,因此希望能够委托中国的造船厂再建造一些诸如轻巡洋舰、驱逐舰之类的辅助舰。以便远东舰队的航母和战列舰可以受到足够严密的保护,但雷德尔却以海军部经费紧张为由不肯拨款,事实上若非小胡子对兴登堡级战列舰寄予厚望,他甚至连这笔款子也想扣下来......
结果,在这两方面的困扰下,德国远东舰队虽然有着世界上最好的舰载机飞行员和一流的海军官兵,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却一直只能给日军打下手,这显然是心高气傲的魏格纳无法忍受的。为此他不惜冒着得罪日本人的风险,巧妙地利用了一把在计划中负责主攻的日军机群,让德国舰载航空兵一战成名。可是这种小聪明只能玩一次,日本人纵然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也绝不可能再次上当,那么今后远东舰队该怎么办呢?
远东舰队就像是魏格纳的孩子一样,为了这个孩子能够茁壮成长,他可以抛弃一直以来的骄傲和自尊,在珊瑚海战役中确认了自己麾下的小伙子们确有超强的实力后,魏格纳终于下了最后的决心......
魏格纳的决定令德国海军上下一片哗然,雷德尔更是怒斥其为“叛徒”和“海军之耻”,因为魏格纳居然致电小胡子,请求将远东舰队归入空军建制,理由是“既然海军可以有航空兵,为什么空军不能有舰队呢?帝国空军强而海军弱,理应由海军来配合空军,而非相反,因此请求元首同意将航母编队划归空军旗下,以便和陆基航空兵更好地协同作战......”
之前一直想法设法卡远东舰队脖子的戈林立刻就乐开了花,他此前之所以一直和远东舰队过不去,并非是他自己跟魏格纳或者远东舰队有仇,而纯粹是因为其对空中力量病态的支配欲,不愿见到空军之外的空中力量出现所致,但是远东舰队归入空军建制后,这一切就不再是问题了......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六百七十二章 万国舰队(上)
而且戈林这人虽然没什么领导才能,人品也不咋样,但他却一向都很护犊子,而他在纳粹党内的地位又是极高,因此很快就如魏格纳预料的那样给予了远东舰队前所未有的支持。(百度搜索:看小说//
而雷德尔等传统的海军将领虽然极为不忿,但终究不敢与戈林这个小胡子的多年死党翻脸,只能坐视魏格纳成为了“第三帝国空军舰队部部长”,而德国海军远东舰队也就此更名为德国空军第一舰队......
不过客观地说,魏格纳投靠戈林虽然有损名誉,但“第一舰队”虽然名义上并入了空军,却由于都在远海作战的缘故,独立性其实相当强。而海军方面虽然对此十分愤怒,但是一来他们不敢得罪睚眦必报的戈林,二来魏格纳当初召入远东舰队的海军军官大多是遭到排挤不得志甚至已经和他一样被迫提前退役了的,所以纵使心中有些不满,也还不至于弃职而去,而普通士兵肯定是跟着他们的长官走。至于那些舰载机的飞行员们本来就大都是出身于空军,自然更不会有什么抵触,因此第一舰队并未在这次风波中伤筋动骨。
而加入空军建制后,第一舰队获得的好处之大就连魏格纳也感到惊讶,首先是经费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经过戈林的努力,小胡子同意将德国所有在远东的资产都交给第一舰队支配,现在战争已经白热化,造舰来不及了,但只要有钱,购买这条捷径却是可以走的......
由于优秀舰载机飞行员的连续大量损失,日本海军短时间内很难补足缺额。()同时随着珍珠港打捞起来的“企业”号与“大黄蜂”号这两艘美国航母的修复,日本海军拥有的航母总数增加到了创纪录的14艘之多,使得合格舰载机飞行员的缺口进一步放大。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海军最终同意将两艘航速较慢的老式航母赤城号与加贺号卖给德国人,一方面可以藉此获得一些资金和技术。另一方面也正好甩掉这两个累赘,以后另外那12艘高速航母(最大航速基本都有33节以上)就可以充分发挥出其机动性的优势了......
而魏格纳对这次交易也很满意,因为德国航母的定位是保护两艘超级战列舰以及在获胜后派出飞机追歼残敌,因此航母的最大航速并不需要太快,两艘航母分别为28节与31节的最大航速足够用了。而且这两艘都是重型航母,虽然设计与舰体都较为陈旧。但载机数与飞机出动率相较齐柏林号与斯特拉塞号具有明显的优势,这同样是魏格纳所需要的。
后来魏格纳还忽悠戈林说“空军在海上需要机场”,求他拨款建造“空军浮动机场”,也采用了类似的设计思路,即速度偏慢(但也在31节上下)但载机数和出动率不错的特殊重型航母,虽然这不符合航母的发展方向。但由于德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和陆基空中力量,它们在二战中后期还是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空军浮动机场”因为性能上要求较低,建造起来自然也相对容易,即使是德国这样一个造船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与美英日三国相比)的国家也能大量快速地建造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美英两国恐怖造舰能力的巨大优势......
至于舰载机的飞行员,魏格纳倒是不必担心。当初带到中国的飞行员与飞行学员的总数相较两艘航母的搭载能力就是大大超编的,而且投靠戈林后,戈胖子又立即从空军中抽调了不下500名经验丰富的优秀飞行员、机组和地勤人员借道当时还未与德国翻脸的苏联境内前往中国加入第一舰队,虽然他们还需培训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适应海上作战,但有人总比没人要好,而且这批飞行员中也有不少有志于海航的杰出人才,比如哈林豪森上校,魏格纳相信他们可以很快地完成从陆基空军到舰载航空兵的转变......
而舰载机方面,既然是自己人了,戈胖子自然是立刻就批准fw190d舰载战斗机开始批量生产。不过由于中国为了严守中立而要求德国军人限期离境,没准将来就会反目成仇,再加上现在战争已经如火如荼、中国飞机、特别是铝合金产能又还很有限,难以及时满足舰队的需要,因此魏格纳没有像当初打算的那样向中国采购。而选择让日本企业特许生产。
只是由于日本所产的发动机无论是性能还是质量都达不到要求,所以发动机还是选择从中国订购,虽然中国航空发动机本身的性能不如德国产品,但是配套的涡轮增压器却是世界上最好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一不足,再说即使是发动机本身,也总比日本货要强一些,毕竟中国的航空工业是德国手把手带起来的、而且至今仍有大量德国专家和技工在中国工作,而那百万捷克工人虽然闹过别扭,但是素质确实过硬,他们生产出来的零部件质量世界一流。而日本因为本身已经是工业国,必须考虑工人就业等问题,这些“歪门邪道”反而学不了(当然这并不是坏事)......
但工业国毕竟是工业国,哪怕日本只是一个民众依然贫穷的初级工业国,也具有远比中国强得多的技术研发能力,虽然那些合金材料与加工工艺而难以仿制,但是中国产品设计中的可取之处还是很快被日本的发动机专家借鉴,多少提升了一点日本航空发动机的设计水平。不过日本航空发动机水平的真正质变,还要等到德国人向其转让了那些关键的材料工艺之后,这方面光靠自己努力研究,是不可能迅速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如果可能的话,直接引进不失为一条捷径,历史上战后的日本就是这样做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 第六百七十三章 万国舰队(下)
&.推荐票^_^
虽然拥有4艘航母和2艘超级战列舰,但“德国空军第一舰队”想要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还必须配备大量的辅助舰,由于时间不等人,魏格纳暂时还是只能通过采购来应急。海军规模庞大的日本自然是首选,但是日本之前为了突袭的需要,主力舰的建造比例过高,导致现在他们自己的辅助舰也不够用,又能挤出多少艘卖给德国?
因此魏格纳只得同时向中国求购,中国海军的规模虽然远不如日本,但是中国作为一个陆权国家,对海军的依赖同样远不如日本,不太长的时间内海军实力下降不至于造成致命的后果,而辅助舰的建造速度又非常快,因此能够出售的现成舰艇反倒更多。
虽然有些担心轴心国取得二战的胜利,但是德国远东舰队获得独立作战的能力之后必然会启航回国支援欧洲战场,到时候日本在太平洋上的优势就会减小,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无疑是有利的。毕竟由于距离实在太远,即便德国在欧洲取得再大的优势也不致对中国构成重大威胁,只要日本这边不过分强大,就一切都没有问题。因此原则上中国高层并不反对出售海军舰艇给德国人,即使是一开始不愿意的海军官兵们,在中央许诺给他们建造更多更好的舰艇后也不再牢骚满腹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