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怎么想?」和硕疑惑的问道。
「人已经到了,便不能下手了。」王复重复了一遍,语气颇为郑重。
连和硕这等万户都知道守规矩了,这不是最大的成果又是什么?
「那肯定不能了,人都到了,这不入城,大家都可以当不知道,这入了城,那自然不能当不知道了,这我还是懂的。」和硕愣了愣,随
即解释了一番。
「和伯颜台吉的想法一样,我也不想让阿刺知院来撒马尔罕。」王复颇为确信的说道:「阿刺知院性孤高偏激若是到了撒马尔罕,指不定把这撒马尔罕这锅浑水,搅合成什么模样。」
「不如不来。」
此时的王复和也先之间,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所有人都在等待着老迈的也先一命呜呼,康国归康国公所有,若是阿刺知院来到了撒马尔罕,反而是搅的不得安宁。
阿刺知院来到了撒马尔罕,就会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平衡一旦被打破,康国的局面何去何从,便不可知了。
「眼下阿刺知院的两个儿子已经到了撒马尔罕,该如何是好?」伯颜帖木儿愣愣的问道。
王复看着伯颜帖木儿笑着说道:「晾着。」
「晾着?」伯颜帖木儿一脸疑惑。
王复颇为随意的说道:「当我们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就可以拿到咨政大院里去让咨政大臣们各抒己见,在经过了长时间的表达意见之后,干预这件事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我们只能表示可惜和无能为力了。」
「这……」伯颜帖木儿愣住了,作为草原人,他习惯了直来直去,这读书人的心,真的脏。
王复略微有些失神,当初在大明的时候,也是如此。
当朝廷不想做某件事的时候,就会部议、廷议、廷推,反反复复,就是讨论来讨论去,讨论半天,最后时机已过,只能徒叹可惜,遂作罢。
比如海贸事,当年内帑日益减少,稽戾王急在心里,让朝臣们讨论南下西洋,扯皮了两年没有结果,最后还是稽戾王下令让郭暄领八府巡抚,督办下西洋的船队,最后还是被毁掉了。
「那就晾着吧。」伯颜帖木儿不住的点头说道:「晾着好啊,自然有大皇帝去收拾他,当初让他跟着一起西进,阿刺知院不乐意,后来让他来撒马尔罕,又是百般推辞。」
「现在好了,大皇帝的京营过去收拾他,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伯颜帖木儿的话里多少带着些幸灾乐祸,在大多数情况下,叛徒要比敌人更加可恨。
伯颜帖木儿多少也知道大明皇帝要北伐的事儿,毕竟撒马尔罕和大明通商往来,消息还是能带到的。
说起来,大明要北伐这件事,阻力还是很大,毕竟有土木堡天变就在不久之前,所以大皇帝北伐也是好事多磨。
对于大明军眼下的实力,伯颜帖木儿心里有数,就凭阿刺知院,不是大明军的对手。
最了解的永远是你的敌人,大明那边百般顾虑,伯颜帖木儿反而觉得大明军必胜。
伯颜帖木儿也不是没有做过东归反攻大明的大梦,只是看到了大明军在轮台的边军实力,伯颜帖木儿也绝了那个念头,连边军都打不过,去跟皇帝的京营碰,那不是以卵击石是什么?
王复正色的说道:「本来定好了今岁三月继续西进,前往拔都萨莱,但是看起来好像无法成行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一直在兰宫里深入简出的也先,甚至都到天山去祭祀山川,祈求长生天庇佑,保佑这次西进的顺利。可是也先从天山回来之后,便出了事。
撒马尔罕闹起了大疫,甚至连大营的军士,都染病极多,这一下子便是人心惶惶,若非王复处置得当,指不定闹出多大的乱子来。
但是这大疫一起,军心动荡,人心惶惶,便不能成行了。
「不能成行就不能成行呗,今年不去,明年再去也就是了,拔都萨莱还能自己长腿跑了不成?」伯颜帖木儿倒是毫不在意的说道。
也就是也先心心念念的要西进,要去拔都萨莱,伯颜帖木儿觉得撒马尔罕挺
好的,经营好这片土地,康国小富即安便是。
也先这种心心念念的西进,其实说到底还是康国到底是大明的道统,还是胡元的道统,这个问题,说重要,对于某些人而言,非常的重要。说不重要,其实也不重要。对大多数的瓦刺人而言,也不重要。
也先以重塑大元荣光为己任,否则也不会在没有拿下宣府就急匆匆的从紫荆关入,在大明京师碰一鼻子灰了。
王复却颇为无奈的说道:「有些事就差那么一哆嗦,可是就是这一哆嗦,可能日后这样的机会,便不再有了。」
这次做了充足的准备,结果没去成,下次再想去,便有这般、那般的变化,最后不了了之。
伯颜帖木儿两手一摊说道:「那怎么办,军心动荡,军士们都惶恐不安,以为是长生天的警告,警告我们不要西进,现在说西进,这过去了,打了败仗,那不是更难受吗?不如不去。」
主要是这大疫起的时机,也先跑到天山祭祀山川,祈长生天庇佑,结果也先回来,撒马尔罕起了大疫,这军士们心里不打鼓才是怪事。
伯颜帖木儿甚至恶毒的猜想过,这是康国公王复给也先设下的圈套。
但是一想到王复平日的为人,伯颜帖木儿自己都摇头,否定了这个不切实际的猜测。
对于王复而言,康国上下黎民的安危,远比兰宫那个老头的威望更加重要。
「这次去不成,怕是再也去不成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王复颇为遗憾的说道:「当年大石在我微末之际,启用了我,这头等大事,便是西进,人无信则不立。」
对于王复而言,西进,是他履行当初在和林对也先的承诺,西进结束之后,就是兵戎相见,王复也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大丈夫居于天地之间,活的就是一个信字。
可是这大疫起,西进不得,王复自然遗憾。
和硕疑惑的说道:「我们这不是在撒马尔罕扎稳了脚跟吗?而且康国经营的这么好,康国公当居首功,到了撒马尔罕,也算我们西进了吧。」
西进了,但只西进了一点点,未竟全功这种事,自古就不出奇,在大多数的瓦刺人心目中,康国公已经践行了承诺。
「若是康国公觉得和大石说起来为难,我去说便是。」伯颜帖木儿还以为王复不知道该怎么跟也先交待,便大包大揽,揽下了差事。
伯颜帖木儿从康宫来到了兰宫,在寝宫的天井,找到了在晒太阳的也先,也先的身上盖着厚厚的毛毡,靠在躺椅上,失神的看着天空。
「大石,撒马尔罕出了疫病,闹到了大营里去,那边染病的人,人心惶惶,西进,怕是不行了。」伯颜帖木儿开门见山。
「你没来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也先的情绪还算稳定,只是有些落寞:「既然染了大疫自然不能轻易动兵,当年孙权孙十万,若不是军中起了大疫,也不能被张辽用八百骑羞辱,还是两次。」
也先虽然在兰宫深入简出,但是这么大的事儿他还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尤其是事涉西进,他更是重视,经过了反复的考量之后,也先也说服了自己,没有强行西进。
草原部族都是穷凶极恶的恶狼,一旦利益分配不均,或者无法在分得利益,那背叛,是顺理成章之事。
也先直勾勾的看着蔚蓝的天穹,咬牙切齿的说道:「伯颜啊,你说这是不是长生天的旨意?就是不让我到拔都萨莱继承汗位呢?」
伯颜赶忙劝慰道:「看大石说的哪里话,这疫病起的突然,也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等到明年再去,也是一样的。」
也先略显颓然的说道:「明年,还能去的成吗?你呀,你不懂,这做事全靠一股气,这
股气一旦卸了,再想起势,天方夜谭了。」
「伯颜啊,我老了,快死了。」
也先说的这股气,说的是事儿,也说的是人,他就靠着西进的这股气撑着,现在西进不得,那便要做打算了。
也先示意伯颜走近一些,才惆怅的说道:「博罗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多好一个孩子,在王咨政的教培下,有人主之风。」
「阿失帖木儿不争气,搞得离心离德,连个孩子都没生出来,混账东西,还把博罗的孩子给掐死了,我一死,他大约就没有命在了。」
「你过继来的那个孩子卜列革,尚且年幼,就让卜列革继承这大石之位,国事,还仰仗王咨政和伯颜了。」
也先在安排后事,之前康成志在撒马尔罕游说,也先从伯颜那过继了一个幼子,就是这个卜列革。
卜列革大名应该唤作梁惟明。
伯颜帖木儿给自己的四个儿子改了汉姓,也先不认,这么多年了,就是过继了过去,也是称其卜列革,而不是梁惟明。
也先说到这里,显然有些气急的说道:「你也是,你要是有些争强好胜的心,咱康国的事儿,还能事事依仗那王咨政吗?兄终弟及也算寻常,我走了,把位子交给你,这王位还是咱们家的,你呀。」
伯颜帖木儿摇头说道:「大石你是知道我的,我哪有那个本事。」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八百六十九章 就差临门一脚
伯颜帖木儿也不是一点野心也没有,他当然也曾奢望过大位,毕竟康国这片土地,虽然不如中原肥沃,可能做王,谁甘愿居于人下?
伯颜帖木儿当然有过做王的野望,哪怕是对大明俯首称臣,只要能撑着,他也是乐意的。
当王,里面绕不过一个问题,那就是管理。
无论是附属国、朝贡国、藩属国,大明都不会直接对康国进行管辖,大明对四方之地之外的事儿,大抵处于一种漠不关心,你求上门来,我顶多表达一个态度的状态之中。
伯颜帖木儿设想自己做了王之后,面对康国这个诸多部族混合、信仰宗教大锅乱炖、甚至连肤色都各有差异的地方,伯颜帖木儿那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比如这次的撒马尔罕大疫,疫病一起,伯颜帖木儿直接手足无措,急吼吼的赶到了康宫,询问王复应该如何处置。
王复立刻开始关闭所有的坊门,在没有康国公印的诏令之下,任何私越坊门之人,格杀勿论;无数的大栅栏放置在坊间,一个坊一个坊的清查;关闭了所有的商道关隘,禁止商贩往来,禁止百姓入城出城,组织民夫运送粮盐柴三物分发,仅仅一个月的时间,王复就将这场本来要命的大疫给解决的干干净净,再无后患。
这也是中原王朝历来处置大疫的办法,惠民药局只要确定为瘟疫,便会执行。
在政令执行的第二天,阿史那合霍的一个侄子,以为自己是康国公的亲戚,便可以目无法纪,强闯坊门,五城兵马司的校尉自然不敢管束,王复赶到后,当场将其格杀。
阿史那合霍的侄子到死都没想到,自己会死在姐夫的手里,而且还是姐夫亲自动的手。
消息传开后便再没有人违禁了。
伯颜帖木儿在大疫之后问自己能不能做到,答案是否定的,他也彻底绝了这份本就不重的野心,即便是此时也先提起此事,伯颜帖木儿心中也未起波澜。
这王位,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尤其是在康国。
要是篡来了就能坐稳了,伯颜帖木儿当然愿意试一试,哪怕给大明当狗也行。
但是篡来了,坐不稳,那不就成了司马代曹,贻笑千古吗?
篡位,那是需要实力的。
「你也跟着王复这么久了,他那些个手段,你不也看在眼里,你坐上了王位,看他不顺眼,处置他便是。」也先仍带着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训诫着伯颜帖木儿。
伯颜不想反驳,他不想激怒也先,也先老了,人越老耳越顺,就想听些顺耳的话。
办法可以学,可是那处事果决和为万民王的秉性,怎么学呢?
「眼下咱们康国虽然说立下了,可是这还是根基不稳不是?且先让康国公嚣张些时日,大营还在咱们手里,他还能折腾出什么花样来呢?」伯颜帖木儿这话的,就让也先非常满意。
也先把国事交给了王复的理由也是如此。
其实大营早就成了王复的形状了,伯颜帖木儿这个平章事、左翼诸鄂拓克,在军中的威望,不及王复的三分之一。
若是伯颜帖木儿和王复同时下令袭杀对方,这大营十二团营,十二个万户,至少也要有九个以上的万户要对伯颜帖木儿下手,剩下的三个只会按兵不动,观察局势。
草原部族本身就很松散,有奶便是娘,王复能给他们的利益,显然比伯颜能给的要多的多的多,该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这十二团营的万户是将领,他们的态度代表了台吉、特勤、鄂托克等贵族,那庶弁将更是完全的一边倒,完全倒向了王复了。
毕竟草原贵族们,哪里管底层人的死活?
现在大营的共识是,只要康国公不直
接下令冲进兰宫杀掉大石,康国公的任何军令都要无条件执行。
杀掉大石是犯上作乱,这无论到了哪里,都是被人所唾弃的,当然倭国除外,倭国那种下克上,层层架空的政治格局,整个天下都是独一份儿的。
若是康国公毒杀大石,大营军士会为大石报仇吗?
讲话要拿出证据来,你说凶手是康国公就是王复下的手吗?
伯颜帖木儿看着也先的精神还好,便开口说道:「大石,大明皇帝终于攒够了力气,打算北伐…」
「北伐?大皇帝要伐谁?」也先猛地坐直了身子瞪大了眼睛说道:「我都跑到撒马尔罕了,大皇帝也要伐我不成?
「还有没有天理了!他大明在土木堡折戟沉沙,死了二十余万,我们瓦刺人在京师城下、在集宁、在河套,死的人少了?」
伯颜帖木儿万万没想到也先会这般反应赶忙说道:「不是,是龙庭和林,阿刺知院跟大明官僚勾结,结果肉没吃到反而惹了一身腥,骑虎难下,大明要揍阿刺知院。」
「哦,北伐,对对,北伐自然要向北,我在撒马尔罕,在大明之西北,还好,还好。」也先又懒洋洋的靠在了椅背上,微眯着眼带着庆幸说道:「当初在龙庭,我就跟阿刺知院说,得赶紧走再晚就来不及了,大皇帝那个眦睚必报的劲儿,不跑就是等死。」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大皇帝南下平叛,给了咱们西进的契机,否则啊,大明那会儿即便是不北伐,阻拦咱们西进还是能够做到的。」
「幸好走得早,幸好走得早。」
伯颜这才继续说道:「阿刺知院派两个儿子到撒马尔罕求援来了,人已经到了。」
也先的语气明显带着怒气说道:「你既然得到了消息,还让他们活着到撒马尔罕?」
「是康国公的人保下的。」伯颜不待也先说话,急匆匆的说道:「康国公也不乐意阿刺知院来,这两人到了撒马尔罕,也是晾着,这求援的事儿扔到了咨政院去落锤去了。」
「咨政院乱糟糟的啥态度都有,一时半会儿弄不明白。」
咨政院什么模样,也先倒是知道,也先满是奇怪的说道:「直接杀了得了,还绕这么个弯儿,这王咨政也不嫌麻烦。」
伯颜想了想解释道:「康国公可能不想撕破脸吧,撕破脸就没什么任何回转的余地了。」
也先摆了摆手说道:「不不不,王咨政就是读书人的性子,不喜杀人,老是讲余地啊,讲进退啊,这便把事情办复杂了,你看吧,王咨政迟早毁在这优柔寡断之上。」
伯颜没搭话,王复要是优柔寡断,那天下还有心狠手辣之徒?
也先带着幸灾乐祸的语气说道:「这阿刺知院,当初我求着他来撒马尔罕,他不肯来,现在他求着要来没门,这王咨政都不要他。」
「他以为他是谁?王咨政能看得上他那点虾兵蟹将?」
也先很了解王复,王复心里装着一杆称,很擅长算计。
阿刺知院到了撒马尔罕所带来的危害和破坏,远比那些兵马带来的利益更大。
伯颜帖木儿在日暮时候,离开了兰宫的寝宫,和怯薛军万户和硕一道,去看了下阿失台吉。
「还没折腾够吗?」伯颜帖木儿听着这王子寝宫里的咆哮声,面露不耐的说道。
阿失台吉被关了起来,之后便一直没有再放出来过,本来是住在马厩里,最终也先实在是不忍心,送回了寝宫来。
「下半身站不起来,这精力自然没地方宣泄,只好撒泼了,吃饭还好,吃饱了就开始闹腾,这宫里的东西能砸的都给他砸了,索性就不补了。」和硕摇了摇头,他对阿失台吉一点好感
都没有。
和硕和也先长子博罗是安答,是换过信物的兄弟,博罗死于兵变之中,博罗的孩子被阿失台吉打杀。
和硕憎恶这个阿失台吉,恨不得杀了他,自然也不给阿失台吉什么好的待遇。
「直接杀了算了,大石也放弃他了。」伯颜帖木儿权衡了一下,对着和硕看似随意说道。
伯颜将自己的幼子过继给了也先,也先死后,无论是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这利益,最终都要归他伯颜,而这个阿失台吉就比较碍眼了,而且是个无人在乎的垃圾。
和硕非常理所当然的说道:「康国公说不杀,想来康国公有他的考量。」
「那算了。」伯颜帖木儿看似一点都不在意的说道。
伯颜当然知道王复下过令不让杀掉阿失台吉,他说要杀,康国公说要留,和硕选择留,这态度和立场、已经非常明显了。
和硕是宫禁班直怯薛军的万户,若是和硕与王复一条心,伯颜帖木儿无论如何也不会接过去那个王位。
那不是能不能管好治下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命的问题了。
就算王复是真君子、大丈夫,想立功的怯薛军海了去了,伯颜害怕自己哪天晚上睡着了第二天便看不到自己的头皮了。
伯颜站在阿失台吉寝宫外,嗤笑了一句说道:「浪费粮食。」
「浪费女人。」和硕进行了补充说明。
阿失台吉无法重振雄风后,心理就有些扭曲,变着花样折磨那些女人,和硕总是从这寝宫里抬出女人面目全非的尸首来,和硕和王复沟通后,阿失台吉便再也得不到女人了。
「要不说咱们这位康国公是康国之福呢?都到这个份上了,阿失台吉居然还活得好好的,大石福薄啊,当年在大明京师城下,差那么临门一脚,今天,又是差那么临门一脚。」伯颜帖木儿感触良多的说道。
阿失台吉还活着,完全是王复的仁慈。
阿失台吉不是用来钳制伯颜帖木儿的棋子,对于这一点伯颜帖木儿有着非常清晰的认识。
以王复的手段,拿捏他伯颜,需要用到棋子这种巧妙的东西吗?王复只需一席话语,就把人给说的晕头转向,只会点头称是了。
「别进去了,里面跟个粪坑一样,康国公说容易外邪入体。」和硕站定,他是不打算进去,尤其是大疫之后,康国公传下了《预防卫生简易方》后,和硕格外注意卫生问题。
伯颜刚抬起的脚,在听到外邪入体四个字后,立刻停下了脚步,点头说道:「听这嚎叫声中气十足,应该无碍,不进去了。」
这次大疫,把伯颜给吓得不轻,他现在把《预防卫生简易方》放在枕边,日夜诵读,恨不得找个香案供起来。
这《预防卫生简易方》是广为刊发的书,在大明都能买得到,但是过去伯颜帖木儿从来没把这书当回事儿,经此大疫,伯颜终于知道了什么叫文明的力量。
伯颜帖木儿还想多活些日子,这苦日子刚过去,好日子自然要多享受几天。
「走,咱们去见见阿刺知院那俩儿子,康国公把他们晾在那里,不肯见他们,但是既然来了,总得见见。」伯颜帖木儿走了两步,转过头说道:「我跟康国公打过招呼的。」
伯颜没有撒谎,他的确和王复说了,远来是客,主人一个也不露面,不合适。
「你们就在那头儿说话。」伯颜帖木儿、和硕两个人坐在一个长案之前,在长案另一头儿,是阿刺知院的两个儿子。
这张长案,大约有两丈长。
就这伯颜都觉得离得有些近,特意强调这俩人就在那头说话,不要靠近。
伯颜是个很惜命的人。
「瓦刺祖庙,龙庭和林现在非常危险,已经到了倾覆的边缘,我们兄弟二人,带着书信长途跋涉至此,大石称病修养,康国公更是一言不发,这是为何般?再不答复,大明要把咱们祖坟给刨了!」阿刺知院的长子拍桌而起,大声的说着。
伯颜摇头说道:「刨就刨了呗,平时咱们自己也没少刨。」
这次轮到阿刺知院的两个儿子傻眼了。
龙庭和林那些华丽的坟墓,大多数都是胡元时候那些达官显贵们的坟头儿,里面的陪葬品,可是瓦刺人发财的法门,伯颜这一系往上数,也就是数到马哈木给大明当狗,才算是有了几分模样。
可是草原上的草头王,能有几分陪葬?
草原有密葬的习俗,别说大明找不到马哈木、脱欢的坟头,就连也先和伯颜帖木儿,也找不到他们爹和爷爷的坟头。
大明皇帝跑去挖祖坟就让大明皇帝挖,反正挖不到他们家头上便是。
朕就是亡国之君 第八百七十章 先上一道开胃菜
伯颜帖木儿用近乎于无赖的方式,驳回了阿刺知院两个儿子的诉求。
当初挖元裔贵人的坟头,那可是整个瓦刺部的专长,当年也是盛极一时,大明富硕之家又爱金石之物的不在少数,那么多的元贵人的坟都被刨了,也不缺大明皇帝去再刨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