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仕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成吉思汗的多瑙河
于是,赵政策又邀请了京城里一批高等院校的校长们还有教委的一些领导开会,当然,赵政策是有的放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赵政策心里,中国的校长们是可敬的,因为他们不仅仅是校长,还是市长,区长,只不过上面多个引号罢了。人们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要求这些校长们事必躬亲。
而中国的校长们同时也是可怜的,他们各为校长,但能够用以办教育的的权力和精力,实在是太少了。
教育部高校司的王司长主持了会议。
会议一开始,王司长就带有一定的情绪说道:“各为校长,你们别尽说没权,没权的,你们说吧,你们要什么权?”
赵政策一听,心里那个火啊,台下坐的哪一个不是学术界的泰山北斗,桃李满天下,自己这个副部长都对这些校长们毕恭毕敬,什么时候轮到你这个小小的司长来作威作福了?
不过,赵政策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朝北方大学的老校长打了个眼色。
时至今日,赵政策做样功夫已经炉火纯青,不动声色于脸上。
老校长微微一愣,让赵政策有些急,干脆拿手指了指出言不逊的王司长,然后冲老校长竖起拇指,再比比自己,意思上是人家骂你老校长呢,这里有我给您撑腰,放着骂回去。
赵政策这个小动作,让台下的老校长们都忍俊不住。 不过,因为在谈事关他们切身利益的大事情,倒都没有笑出声来。
北方大学的老校长终于会意过来,猛地一拍桌子,颤巍巍地站了起来:“问题不能这么提出来,关键是教委应该怎样改变工作方式。你教委的任务是什么?教委中那么多司,局,处不是把学校当做一个社会运行体制中的**体,而是当做一个下属的单位。于是,很多具体的事情都要各司,局,处说了算,学校还能有多少自主权。”
“老校长,您别着急,慢慢说。”赵政策不等王司长回话,就适时插话进来“教委就是各个高等学府的服务机构,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您尽管批评,我们虚心接受。”
“教委要改革管理体制,首先必须转变职能。教委应该主管教育立法,教育政策的制定,抓教学设计,信息交流,要多检查,监督,而不是具体去管。学校有什么事情不要非得经过教委批准才行,这样,学校的管理就会活起来。”得到赵政策这个教育部副部长的支持,老校长腰杆也壮了起来,声音很是洪亮。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领会?”赵政策微微一笑,“教育部的各个部门最好少一点批准权,多一些监督权,高校能够有更多的精力,用到办教育上去?”
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台下的校长们纷纷点头称是。
再入仕途 第四百一十三章
第四百一十三章
什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育体制,赵政策也不知道。
但是,赵政策对高教体制的弊端已经开始进行思考,并作出一些判断。
起码有一条是肯定的,那就是:政府有多少部门,大学就应该相应有多少机构,这种状况当然不能全部算在学校的头上,而这的确限制阻碍了大学作为特殊的育人机构长足的发展。
教育有教育的特殊性,它不应该办成政府机关,也不应该办成经济实体。
对于精简机构来说,赵政策可谓经验丰富,小菜一碟。
可在教育部,赵政策只是副部长,不是部长,甚至连常务副部长都不是,上面还有头头呢,这也让赵政策有些头疼。即便在教育部这样的冷清部门里,赵政策同样有所顾虑。
这里不比地方,属于京城,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那可是要动天听的!
特别是精简管理机构,那可是要裁退一大批臃肿人员。而裁员,在部委里面,很让人忌讳,因为能进入各大部委,都有些特殊原因。
各个京城世家子弟,大多数都在部委里面混日子。因此,谁要裁员,谁就得罪了一大堆人。
凭借赵政策的背景,虽然不怕,可树敌太多,总不会是什么好事情。
因此,赵政策需要一个契机。
而这个时候,二号首长居然召见了赵政策,让赵政策意想不到。
二号首长的办公室里,赵政策毕恭毕敬地坐着,吟听首长的指示。
“政策同志,把你调到教育部门,心里有些想法吧。”二号首长微笑着。
“没有,没有。”赵政策赶紧回答说,这个时候,就算有再大的想法,也是无论如何不能承认的。
“你还年轻,应该在多个岗位上尝试尝试。”二号首长不动声色地看了赵政策一眼,缓缓说道,“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嘛。”
“是。”赵政策心中一凛,赶紧回答说。
“今天找你来,是有一个任务交给你。”二号首长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递给赵政策一份国内比较权威的杂志,“看看吧,关于留学生的事情。”
赵政策走马观花看完了,随即放下杂志,一声不响。
自从七八年以后,国门打开。于是,一批批青年知识分子漂洋过海,聚成一股股有人贬之,有人褒之的留学热潮。
种树原为结果,但相当一部分留学生逾期未归。一时之间,舆论纷纷扬扬,莫衷一是……
而这本国内的权威杂志上,发出了这样的信息:我国留学生学成后将有百分之八十滞留不归。
某个著名华裔学者更是提出警告:“中国在美留学生,倘若能够回来百分之十,不必大惊小怪。倘若能够回来百分之二十,可以举杯庆贺了!
一些留学生派出单位发现:派出者拖期年未归,惊呼“花了钱,赔了本”!国外有关资料表明:亚太地区一些国家的留学生回国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这已经成了第三世界国家一个普遍问题。
而国内小道消息更是不胫而走:我国再派留学生,将像苏联当年归返犹太移民一样,索取高额教育培养费。
西方记者的新闻也闻出了异味:估计中国留学生政策可能关闸……
“中国门,是开,还是关?”二号首长沉声说道,“一闸千钧,关系重大哪。”
“首长,我看这杂志有些耸人听闻,过于夸张。”赵政策略微一沉吟,就笑着说,“这上面的数据,是没有经过科学统计的,不客观!”
“嗯。”二号首长点了点头,“我也认为这个数据有待于核实。”
顿了顿,二号首长笑着说:“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吧,政策同志,我对你有信心。”
“首长,我一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赵政策大声回答说。
“这是我们国家的第五代留学生啊。”二号首长正色说道,“历史的回顾让人兴奋,现实的舆论令人担心哪。我每每看到这篇文章,就新潮难平。”
赵政策自然知道第五代留学生是指什么,指哪些人!
第一代留学生,毫无疑问,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严复跑到英国去学习皇家海军,秋瑾东渡日本求索救国之途。孙中山栖身美国,两度檀香山求学。殊途同归,第一代留学生接受了资产姐姐民主思想。
严复一部《天演论》唤醒了千千万万昏睡中的中国知识分子。秋瑾操刀反清,成就一代女侠。孙中山团结起一大批留学生,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这一代留学生,以睁眼看世界开始,以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未终结,历史功绩,表斌千秋。
第二代留学生,在“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的震撼中动身。以周恩来,蔡和森,朱德,陈毅,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留学生奔赴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故乡。以李立三,张闻天为代表的投向“赤光一线”的赤都。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的青年赴日留学。
这一代留学生的优秀分子,大都成为中国**的创始人和中国革命的领导者,为新民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创立与建设,谱写了与日月同辉的灿烂的篇章。
第三代留学生,以钱学森,钱三强,钱违长和华罗庚,茅以升,李四光等位代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让他们看到,一个愚昧,落后的祖国无力在世界争强。
新中国诞生后,这些在国外已负盛名,生活优裕的科学家,冲破重重阻拦,义无反顾回到祖国,为中华科技,教育,文化的腾飞尽了最大的力量,成为领导中国科技,教育事业的中坚。
第四代留学生,在国歌中奔向苏联,东欧,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原子弹,氢弹爆炸,火箭,卫星上天,核潜艇下水,无不凝聚着他们的汗水。
我国**的钢铁,石油,机械,防治,汽车和化工工业的发展,无不以他们为骨干,中国的现代经济,与第四代留学生的卓著贡献密切相连。
“首长,我想亲自去美国一趟,和留学生们当面聊一聊。”赵政策略微一沉吟,想到了一个办法,“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身兼考察和招聘两个职位。一是考察,二是为京城和黑乌市经济特区招聘人才。”
“政策同志,你的眼光还是有些狭隘啊。”二号首长先是一愣,随即微笑着说到,“替国家招聘人才就可以了,何必要提到黑乌市经济特区呢。”
“首长。”赵政策讪笑了一声,“我对黑乌市经济特区熟悉一些。”
顿了顿,赵政策说得更加直白了:“把拉回来的留学生人才放进黑乌市经济特区,我有把握,他们一定能创造出惊人的价值。”
赵政策的言外之意自然是,要是放到别的地方,那就有可能耽误人才!
二号首长是什么人,洞若观火,一清二楚,微微一笑:“那也行,你看着办吧。”
“首长,还有个事情。”赵政策想了想,试探着说,“我们教委曾经在年初的时候颁布了一份红头文件,对留学生政策做了更严格的规定。”
“这个事情我也知道。”二号首长叹息了一声,“当时是有些欠妥的地方。”
“首长英明。”赵政策马上恭维了一声,并说出了自己的观点,“第一条规定,留学生在国外拿到博士学位以后,不准滞留,要读博士后,可以回国再读。而在我看来,在海外攻读博士后,是用别人的机器,铸造自己的利剑,有何不可?”
“用别人的机器,铸造自己的利剑?”二号首长念叨了一遍,随即笑着说,“这话很有意思,有深度,也有创意,政策同志的观点很鲜明嘛。”
“文件的第二条规定,要取消伴读制,就是说,留学生的伴侣不准出国伴读,因为两口子都出去了,还会再回来吗?”赵政策得到二号首长的鼓励,胆子更加大了,“伴读制,其实有双重人才效应。我们国家花了一笔钱,却有两个人受到教育,何乐而不为?”
“有些人担心留学生不回来了。”二号首长微微叹息了一声,“当今国际风云,人才的争夺是关键之一哪。”
“不回来就不回来嘛。”赵政策撇了撇嘴,“科学已经没有了国界,我们泱泱大国,气度非凡。再说,强扭的瓜不甜。”
二号首长的手指头在茶几上轻轻敲了半响,随即做出了决定:“这份文件是要废除,已经不适合形势的发展。”
赵政策大喜,随即眼珠子转了转,试探着说:“首长,这些日子我在北方大学等高等院校里做过一些调研,发现我们国家的高校体制问题比较多,特别是机构臃肿问题,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很多学术界的前辈都非常不满意。”
“你不是正在着手机构改革的事情吗?”二号首长看了赵政策一眼,“怎么,还有顾虑?”
“首长,我这不是想拿个尚方宝剑吗?”赵政策讪笑了两声,“精简机构改革,将会涉及到很多官员干部,我有些担心自己资历不够,难以服众!”
再入仕途 第四百一十四章
第四百一十四章
“你先写个报告上来,并把改革日程表排出来。”二号首长略微一沉吟,就很快答应了下来,“我会派一个小组专门协助你的这次改革。”
事实上,二号首长和赵政策都很清楚,教育体制已经病入膏肓,再不改革,只怕要毁于一旦了。
而赵政策有了二号首长授权的尚方宝剑,得罪人的事情可以避一避,自然是很满意这种结果。事情要做,可得罪人的事情还是让别人做比较好。
二号首长对留学生的事情非常关心,很快就派出了一个十二人工作组,让赵政策担任组长,远赴美国,进行考察。
而这一去,赵政策在美国整整呆了一个月,整个工作组成员,足迹走过美国二十二个州,六十六个城市,九十八所大学,召开会议四十九次,同七千多名留学生见了面。召开座谈会六十六次,参加人数七百五十二人,与四百四十八名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做了个别谈话。
赵政策颇为活跃,精神抖擞地穿梭于旧金山,洛杉矶,芝加哥,底特津,华盛顿和纽约之间,深入各个大学讲坛,图书馆,宿舍。
赵政策也完全放下了身份,经常睡在留学生宿舍的地板上,从深夜谈到天明,结识了众多的炎黄学子,获得了五彩缤纷的印象,然后加以严格的检索,归纳……
国内的某些舆论认为,公费生身受国禄,可望归国,而自费生有相当的自由度,不会回来啦,有些人甚至愤怒地指责这种现象为投敌叛国。
而赵政策在美国哈佛大学,见到了一个才貌出众的女孩,完全推翻了这种舆论。
这个女孩叫做陈碧君,她的父亲原来是哈佛大学医学博士,新中国成立时,他毅然回到祖国。文革当中,他被关进了牛棚。为此,直到七九年,陈碧君也还不能跨入国内的高等学府,不得已飞越太平洋,自费到美国求学。
临行前,卧于病榻的父亲把陈碧君叫到了床前,殷切地说:“学成之后,一定要回来,为祖国服务……”
三十岁的陈碧君非常漂亮可人,却一直未婚,她在美国攻读管理秘书学位,半工半读。
或许是和赵政策年龄相仿,谈得比较来的缘故,也或许是别的什么原因吧,漂亮的女孩谈到最后,居然流泪了:“我一定要回国的,我一定回去,一定!”
陈碧君这个女孩给了赵政策太多的感动。
也许,像陈碧君这样学业完成后决定立即回国的自费生目前尚少,申请到永久居留权的绿卡的人也许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留居美国。
但是一个华裔学者说:在美国硅谷,三分之一的工程师是华人,三分之二的主任工程师是华人。他们大都是美国的台湾留学生。
这种现象带来的是,台湾有了世界先进的电子工业。现代科学已经没有了国界。
一个又一个的留学生带给了赵政策太多的感动。
谭国兴,原香港中文大学的毕业生,后分别在伦敦理学院,纽约市立大学获得学位,专攻酒店经营管理,现在美国一家公司供职,待遇优厚。当他从美国当地报纸上看到祖国派人赴美招聘人才的消息后,立即给赵政策写了一封信。
“祖国对外开放,建了大批酒店但缺乏高级管理人才,不得不让洋人来管理。想到这里,我毛遂自荐。我有七年的管理经验,希望回国后担任合资酒店的中方总经理,或者帮助祖国培养酒店管理的人才。
万少红,斯坦福大学经济管理博士生,留学生联谊会主席,并被该校聘为副教授。为了祖国经济的振兴,他与许多自费留学生一道,决定为祖国在美国开设一家风险投资工资,并为此随同赵政策返回祖国。
而万少红回国后,经过赵政策的推荐,受到了国务院和各大部委等领导同志的普遍重视。
刘天科,旧金山州立大学半工半读毕业生,现在美国一家公司里担任执行经理。他见到赵政策后,说出的第一句话居然是:“为祖国效力,我分文工资不取,并且全力以赴,赤膊上阵。”
而另一个留学生薄厚差更是心情迫切,他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经营管理学位,已经在美国一家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听说了赵政策从祖国过来招聘人才,先后七次电话联系,见面之前,他在赵政策下榻的旅店等候了三个多小时。
“黑乌市经济特区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才,如果你同意,可以在今年回去试工三个月,具体报仇……”
薄厚差摆了摆手,打断了赵政策的话:“我决定夏天就去黑乌市经济特区,报仇我分文不取。熟悉业务之后,我愿意担任特区企业的驻美代表,为推荐特区的对外贸易奋斗一翻。”
在赵政策接触的三十位已经毕业或即将毕业的自费生当中,有十几位当即决定去黑乌市经济特区的工作。
“殷殷慈母愿,耿耿报国情。”很受感动的赵政策在工作笔记本上写道,“在祖国建设和对外开放中,他们将发挥特殊作用。”
美国的考察之行,给赵政策很深的感受,而给赵政策印象最深的是,留学生们的吃苦耐劳精神,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觉越发深厚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陈佳明亲自做饭招待赵政策。席间,赵政策得知陈佳明这是到美国后的第一次买菜做饭。为了节省时间用于学习,他几乎每天都在啃面包。
因为陈佳明是访问学者,学校每月为他提供八百美元,他几乎全用在资费进修英语和买书上。
赵政策注意到,陈佳明出国时带的那双皮凉鞋,仍然穿在脚上。一问,陈佳明果然没有买过新鞋。
“干嘛这么苦自己啊。”赵政策略微有些诧异。
要知道,这些留学生随便哪一个回国,到沿海地区都是顶尖的人才,待遇自然优厚,总不至于窘迫成这样。
“中国留学生差不多都这样。”陈佳明淡然说道,“公费生国家一般每月提供数百美元的生活费。同国内相比,钱是不少。但在美国求学,住宿费每月至少是两百美元。倘若精通英文,聘请个美国教师,一小时课程就得二十几美元。与我国不同,美国大学实行淘汰制,学校里没有铁饭碗。一个学期之中,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的参考络里说国外留学生们基本上都是在饭店里端盘子,做清洁工,并不是空穴来风哪。
要知道,公费留学生是得到了国家的帮助。公费留学生们也都知道,这是目前国家财力所能尽的最大的努力了。
而自费留学生们就更加艰苦了,他们只能完全依靠打工赚钱来维持学业,白天拼命学习,晚上拼命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不存在节假日的。
“国内有些人认为我们在这里吃喝玩乐。”陈佳明苦笑着,“其实,这种艰苦,紧张的环境,在国内呆惯了的人是无法体会的。”
相对而言,因为二号首长特别要求,赵政策更为关系所谓的伴读问题。
在普斯顿大学里,赵政策见到了彭小刚和他的妻子陈小花,夫妻两很是热情招待了赵政策,并且一起聊了一个上午。
“谈谈祖国的建设吧!”
“谈谈祖国的改革吧。”
“谈吧,谈吧,别停下来,接着谈呀……”
一直不停地谈的赵政策偶尔也闪过一个念头:“应该说国内对他们的传闻,应该问问他们,你们不回祖国了吗?”但是赵政策怕伤了他们的心,有所顾虑,始终没有问。
陈小花原来是国内的一个编辑,她一方面支持彭小刚的血液,一方面已经在成人补习学校毕业,又开始攻读大学课程,学的是她在国内的老本行:信息传播学。
陈小花甚至略微有些羞涩地低声说道:“我想孩子,可是这学习的机会,太难得……”
而彭小刚说:“学成之后,立即回国。”
赵政策却是很清楚,国内一直存在一种舆论:博士后政策使留学生拖期不归。因为美国有规定,取得博士学位后再进行十八个月科研。
彭小刚则恰恰正在做博士后。
国内还有一种舆论,留学生要是带老婆,说是什么伴读,这还能回来吗?
而陈小花,正好是一个伴读者。
事实上,美国的移民法规定:外国留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留在美国做十八个月的博士后研究工作,不必经过派出国同意。赵政策认为这种研究可以使博士生增强**工作能力,拓宽知识,以便回国后适应国际高度竞争的局面,这也可以使留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重效应。
通过一个月的考察,赵政策也颇为这些第五代的留学生自豪,因为他们中间很多人成就非凡,甚至,可以用前途无量来形容。
再入仕途 第四百一十五章
第四百一十五章
第五代留学生中,成就究竟如何呢?
赵政策经过调研,越发自豪。
刘希腊,美国普顿大学研究生,八五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协会授予雷曼瑞斯科研奖,这是专门为在土木工程科研中有突出贡献者设立的。他已经在去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工作。
胡传闻,他在梅隆大学仅仅用了三年零三个月就获得了核动力工程学博士学位,创造该系历史记录,在毕业前一年就受聘到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工作。他已经决定,放弃在美国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国参加大型核电站的建设。
田匡宇,美国耶鲁大学物理系研究生,年方二十出头。他通过实验发现了一个新的负离子,受到知名教授李政道的称赞。
张新,自费留学生,在伯克莱分校获得经济学硕士,又在密西根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并被世界银行聘为助理研究员。他已经下定决心去黑乌市经济特区工作,利用在世界银行两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学识为祖国的对外开放服务。
路风声,斯坦福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的研究生,专门从事“重子”研究,已经发表沦为三十几篇,其中有三篇做出重大贡献。他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他准备完成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到他的母校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