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大隋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南北朝后期时的军队,弓弩的装备数量大大提升,特别是北朝的军队,甚至弓箭的装备率达到百分之百这样的恐怖数字,几乎人手一张弓,甚至还有百分之二十的弩机装备率。大量的弓弩装备,以及车弩床弩的使用,加之战车的重新运用,轻骑兵的战术改变,使的重装骑兵受到的限制和威胁越来越多,使用的性价比不断下降。
新的杀伤武器的威力不断增长,给行动迟缓的具装甲骑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军事的发展吏上,当杀伤兵器的威力显著高于防护装备时,会有两种可能的反应。一种是继续设法加强装备防御,另一种则是干脆取消防御装备,以减轻负重,提高机动性。就如到了后世热火器时代,士兵们便干脆不再身穿铠甲,直接轻装上阵了。
到了后三国时代,周齐陈三分天下之时,各国便都开始普遍采取部份取消防护装备,即取消了了马甲的作法,战马不再披马甲,或仅保留一件马身甲。改成只有骑兵披甲的轻骑兵,以提高机动来规避对方的杀伤,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般来说,武器装备往往决定的战术的选择,而战术又会反过来影响武器装备的发展。五胡十六国时期重装骑兵的兴起,带来了南北朝时期杀伤兵器的发展,最终使得以机动性为主的战术渐取代了以冲击、防护能力为主的战术成为战场主流,而这一战术,又最终影响了以轻骑兵代替具装甲骑的历史趋势。”易风给一味迷信着重装骑兵的一伙人上了一堂生动的军事历史课。“更何况,随着大隋一统中原,战事不断减小,兵员不断裁撤,常备兵也都转成了闲时务农的府兵,而朝廷的主要敌人又是北方的突厥。突厥人则主要是轻骑兵为主,面对着这些来去如风的高机动轻骑兵,重装骑兵已经不再适合当今战争主流了。如果连敌人都追不上,摸不着,你就算再刀枪不动,可你打不到人一切又还有什么用呢?”
“更何况,养一个具装甲骑,都相当于五个轻骑兵了,这个成本可不低啊。”
秦琼等人听易风说完,感觉心中那不可战胜的铁甲骑兵的高大上形像轰然崩塌了。原来刀枪不入的重装骑兵,居然成了傻笨呆蠢的铁疙瘩,这简直让人难以接受啊。
“重装骑真的再无用武之地了吗?”尉迟敬德一边说一边回头看了眼那面已经穿上了重铠的骑士和战马,他们已经准备完毕,骑兵上马,提起长槊,开始调整队形。一千重骑兵分成了两个团,五百人一团。组成楔形阵,第一排二十人,第二排二十四人,每排依次递增直到最后一排的六十四人,总共十二排,全阵总数五百,最后一排缺四人,只有六十骑。
看着这些全黑的黑铁疙瘩,人马俱着黑甲,肃穆如山。真的很难想象,这些人居然已经处于被淘汰的边缘了。
“虽然主流上,重装骑兵已经不如轻骑兵更适合当今战场。但并非就说重骑兵就没用了,任何兵种,都有他的价值,关键还是看将领如何使用。配合好的战术,重骑兵在特定的战场上,依然拥有难以想象的战斗力。当然,这只能是特殊情况下。”易风虽然并不崇拜重装骑兵,但也不觉得重装骑兵就一无事处。事实上,历史上,隋末唐初,重装骑兵又兴起过一个**时代,杨广为位时,罗艺的幽州铁骑,就是一支多达五千人的重装铁骑。而唐太宗李世民,也曾有一支亲手建立的玄甲军,虽然数量不过千人,但战场上总能首当其冲,冲锋破阵,不知为李世民建立了多少功绩。
不过总的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兵种,而是战术还有配合。没有好的战术,骑兵不一定打的过步兵,没有好的配合,骑兵可能被轻步兵给围死。
重装骑兵破阵能力天下无双,但得对方主要是步兵,还得是在一个大的战场上,才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而这次隋朝出动了三支重装骑兵,作战的目标却是突厥人,众所皆知,突厥人主力兵种是轻骑兵,而且战场又将是在边疆的那些适合骑兵的地带。重装骑兵能发挥作用的机会很少,轻骑兵来去如风,见机就上,知难就跑,重骑兵连上阵的机会都很难。
易风是没有兴趣再练一支重装骑兵了,不过看着那支在杨雄指挥下井然有序的宗团重骑,心里却在想着,也许自己可以想办法把这支兵给留下吞掉。要是能吞过来,不但省掉了训练的时间,还直接有全套的装备,留在手中,也可以算是一张王牌,关键的时候或许就有大作用。
想到这里,他便笑着对秦琼道:“你们既然喜欢具装甲骑,那这一路上可以多跟他们接近接近,熟悉熟悉,就算交个朋友。毕竟如今这一千重骑隶属于我的麾下,配属于我们东路军,将来或许还有机会一起上阵杀敌,现在多熟悉一二,也是好的。”
秦琼刚被易风一番话说的有些意兴阑珊,并不怎么心动了。
“如果你能从那边学到些重骑兵的真本事,我或许可以给你试着组建一百骑具装甲骑。”易风给秦琼不小诱惑,“并且,我或许会考虑为这支重骑设计打造一套钢板重甲,比现在的具装甲骑更轻但更坚固。”
这下秦琼终于是忍不住动摇了,“一百太少,怎么也得一个团啊。”
易风笑笑,“那得看你能学到多少真本事了,到时如果你能把一百重骑带好,增加到一个团五百骑也不是什么问题的。”
“一言为定。”秦琼脸上露出高兴的神色,提脚就往宗团重骑那边跑去加紧学习观摩去了。
重返大隋 第393章 雪夜一
二月的中原已经是冬天的尾巴,可在塞外北国,却还是天寒地冻,强劲的白毛风在漠北草原上恣意呼啸,你是一个狂怒的暴君在挥舞着皮鞭,鞭打着天地间的一切。±頂點說,..呼啸的狂风卷着大片的雪花漫天飞舞,一片片一团团一块块,时而缓,时而急,扬扬洒洒,毫无停歇。辽阔起伏的草原很快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凛冽的空气也似乎为之凝固,想要把一切生物冻成一个个冰疙瘩。
这已经是年后的不知第几场雪了,是所有人预料之外的雪,没人料到,今天的早春是如此的寒冷。
大雪给了染干的撤退计划很大阻碍,风大雪大,各部落集结的速度变的缓慢起来,而且如此大的雪,也很难在茫茫雪原上带着数万大致十几几十万人行动。不过大雪也让染干心存了一丝侥幸,如此大的雪,他不好撤退,而都蓝和达头的兵马只怕更不好行军吧。大雪纷飞,寒气逼人,他还可以暂时停下脚步,躲在过冬的营地里烤着火喝着马奶茶,而都蓝和达头的兵马这个时候在寒风里不得只能挨冻受饿进退不得了。不定,这些该死的家伙还会因此休兵撤退呢。尤其是对于从南面进攻而来的都蓝所部,他们更是要翻越辽阔的瀚海沙漠,这样的天气,这些人岂能翻越得了那个大漠?
他召来巫师,让他们日夜观察天象,让他们占卜祈祷,祈求长生天庇佑,祈祷暴风雪来的更猛烈一些。至于早春里的暴风雪。必然会给早已经饥饿的牛羊致命的打击,他已经顾不得了。他巴不得这场暴风雪来的更大些。好阻止都蓝和达头的进攻。至于受灾,那是以后考虑的问题了。只要能过了眼前这一关。到时就算真的受灾,他还可以去寻求大隋的援助,当今的中原天子,那可是他的岳父。
大雪已经下了两天,还没有停。不过染干还是觉得雪不够大,并不能完全阻止对方兵马的行军,他期盼长生天赐他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风雪。巫师们对于这位北方可汗的要求很郁闷,牧民们最担心的就是这种倒春寒,一场暴风雪不知道要让多少好不容易挨过漫漫长冬的牛羊冻死。让无数的牧民们一贫如洗,可可汗倒好,却还希望雪来的更大些。
让阿史那染干失望的是,连下两天大雪后,雪又开始了起来,但却又没有停,风很大,雪一阵阵的,只是又达不到他的期望。巫师们告诉染干。这几天都不会有大暴风雪,但是看云的样子,似乎在几天后,草原上可能会有一场大暴风雪。一场相当猛烈的暴风雪。
这个结果让染干彻底的坐立不安了。
要是现在就下暴风雪那就不用这么坐立不安了,直接在营地里等风雪过后再走,或者干脆不用走了。大暴风雪会把来犯的敌人收拾了。可现在一时只有雪,过几天却又有大风雪。这让他难以决定。留下,那么敌人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冒险杀过来。现在上路。那么他们可能会在半路上遭遇这场大暴风雪。
他犯愁了,骑虎难下。
几名部落的俟斤都向他请求,暂时留在营地等避过了这场大暴风雪再上路。这个时候上路,拖家带口赶着牛羊上路,半路上遭遇大风雪,到时将会有无数的牛羊乃至人口死亡。就算要走,也得挨过了大风雪再走。
染干犹豫不定,最终还是接受了俟斤们的请求,这个时候他就是坚持要走,也达不到最初的计划。有了这场几天后的大风雪,肯定会有很多部族选择留在营地,不肯应命前来。那么一来,跟随他一起撤退的人太少了。
凛冽的西风呼啸了一夜,清晨,风势稍弱,雪花依然开始飘落,天色晦暗,但比起前两天雪要的多。牛叫犬吠,染干的大营在纷纷扬扬的雪花中显得更加宁静了。战士和牧民们多数都还猫在帐篷里,在女人们温热的怀抱里。
此刻,就在突利可汗营地西南不过三百里处,却是另一番景象。都蓝可汗的弟弟特勤阿史那苏尼失带着儿子特勤那史那忠以及从弟特勤阿史那社力,此外还有从西域而来的达头可汗的侄子特勤阿史那俟利伐等在雪地里团聚一起,在他们的身后,是都蓝和达头两大势力派出来的三千精锐铁骑,清一色的附离银狼侍卫,全都是血统纯正的蓝突厥勇士。他们打着狼头战旗,身披连环索子甲,外罩狐裘,头戴牛角盔,足登毡靴。一人三骑,而且全都选用的白色战马,空鞍的马驮着干粮草料,人马都扎束的利利索索,在雪地里静静的站着,远远望去,倒像是一个被雪覆盖的土坡。
四位特勤聚在一起,在雪地上划着许多线条。
“两天后会有一场大暴风雪,我们现在离染干的营地还有三百里路。”都蓝的弟弟苏尼失拿着一根树枝在雪地上比划着,向其余三名特勤通报最新的情报。
苏尼失的儿子牛青的阿史那.忠担忧的道:“我听有经验的斥候两天后会是一场极大的暴风雪,我觉得咱们得提前找好避风地,扎起营寨,等这场暴风雪过后再追击染干。”
达头的侄子特勤阿史那俟利伐却摇头,“我不这样认为,恰恰相反,正因为这场暴风雪,我觉得我们更应当加快行军。”
“为何?半路上遭遇大暴风雪,咱们会损失巨大,被暴风雪埋葬。”阿史那忠道。
“不,事情不能这样看。实际上,两天后的暴风雪来临时,我们会在舒适的帐篷里躲避风雪的。”俟利伐自信满满。
几人不解的望向他。
“你们看。”俟利伐指着雪上临时画出的地图,“染干现在我们三百里外,但我们一人三马,就算风雪天减速,可最多两天,甚至只要一天半我们就能到达染干的营地。”
“可染干已经知道我们过来了,到时他们肯定已经窜向东方了,我们追不上他们的。”
“不,染干不会走。这么大的风雪,他们又是带着部族牧民家眷甚至是牛羊财产一起逃跑,这么大的雪,他们肯定要等暴风雪过后才会上路。这正是我们的大好机会,出其不意的靠近,直接端了染干的大营,然后我们可以舒适的在染干的大帐里躲避这场风雪,然后凯旋。”
俟利伐一番话让其余几人都是眼前一亮。
“值得冒一次险。”做这为支骑兵的主将,阿史那俟利伐最后拿定主意。
苏尼失三人最后也头同意,几人又简单商议一遍后,便各自起身回到队伍前。俟利伐跳上自己的雪白的战场,手一挥,三千骑兵便再次起动,在飘飘洒洒的飞雪中出发了。
俟利伐的目标明确,这次他们这支精锐前锋的目村就是染干。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对于一心要投奔隋朝的染干,达头和都蓝两大首领都无法容忍他。他们也知道染干正准备向东逃窜,内附隋朝,这是绝不允许的。俟利伐带三千精骑先行,就要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捣染干营地,一举擒获染干。虽然染干为北方可汗,为突厥汗国七部封国之一,可都蓝和达头都相信,只要能一举拿下染干,那么隶属于染干的那些部族,绝不会真的为了染干跟他们拼命。
风雪飘洒,俟利伐率三千骑兵在雪地里艰难的蹒跚了两天两夜,路难走,积雪厚,朔风如刀子般的割面,冰雪裹腿,若不是早有准备,一人带了三匹马,只怕这三百里路会让他们耕费更多的时间。那些平日矫健如飞的战马,在风雪里一路挣扎,一路上,短短两天行军,冻死许多战马。
幸好,路上早有准备,马一人备了三匹,也有足够的衣物御寒。出发之前,甚至特别装备了一批御寒神物:白酒。这种产自怀荒的白酒通过中原的商人,辗转销入突厥人之手,极为贵重。三斤一坛的白酒要换一匹马。这次出征的三千附离狼骑,每人就带了一坛白酒。在冻的麻木之时,喝上两口,全身又都活了过来。靠着意志与白酒还有足够的战马,他们成功的赶在暴风雪到来之前,到达了染干的大营附近。
在这茫茫冰天雪地里,染干的部下没有一个发现这支突然杀到的骑兵,染干从始至终没有接到任何的警报。
染干派往各部的信使陆续撤了回来,各部的首领们都已经得到染干的通知,暂停撤退迁移,待大暴风雪过去之后,再视具体情报做应对决定。如果因为暴风雪敌人撤回,那么他们也不急着东迁,可以等到暖和一些再走,或者干脆不用走了。如果暴风雪后敌人继续赶来,那么他们那时也立即继续上路。
正因为这个命令,使得各部族这些天都安心的撤回了游动警戒的哨探,在他们想来,暴风雪即将到来,这个时候敌人不可能会在雪原上行军,如果他们真那样做,那他们是在死找,暴风雪就会把他们埋葬于雪原上。大家都在忙着固定好帐篷,准备好烤火的牛粪,把牛羊圈加固,然后躺在帐篷中烤火睡觉去了。在这样的大风雪中他们得尽量避免出去,躲在帐篷中避风雪是最正确的选择。
重返大隋 第394章 雪夜二
(感谢yebaoyin的支持,谢谢!)
晚上,风一阵紧似一阵,呜呜的如同狼在哭咽,有经验的牧人都知道,这是大暴风雪来临的前兆。↖
就是在这个时候,俟斤利伐带着三千精骑悄无声息的在北风的掩护下来到了染干的大营外。
俟利伐留下了小部份战士照顾冻伤摔死的士兵,并看守备马,然后他率领其实部下就着白酒饱餐一顿后,一个个血液沸腾的骑上战马,向着风雪中的染干营地突袭而去。
外面是天寒地冰的冰雪世界,不过染干的营地里却是热气腾腾,大火盆烧的通红,一枝枝羊油灯吐着黑烟,发出明亮的光芒。
染干舒适的倚在软软的狼皮垫子上,面前的案上堆满了奶酒和各种肉食,一只烤的金黄的肥羊还冒着热气,滴着金黄的油脂。他喝的头红脑热,干脆敞开了怀,露出那满是黑色胸毛的胸脯。在他的面前,却坐着与这里格格不入的年青女子,乌发青黛,明眸亮目,红唇皓齿,穿着鲜艳的丝绸裙衫,梳着高高发髻的头顶上,插着百鸟朝凤的金步摇,还有犀角梳子。年轻而又美丽的女子是染干的妻子,他从大隋迎娶回来的中原公主,大隋安义公主。
中原来的金枝玉叶,与这充满着油烟黑烟,强烈汗臭、皮毛腥臊格格不入。
安义公主跪坐于帐中狼皮垫上,清秀的眉目不时蹇起,来到塞外漠北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可直到现在她都还是难以接受和习惯这里的一切。染干对她不可谓不好,染干娶她之前其实已经有了许多妻子。五个大的孩子也都成年。但染干从长安隆重的将她迎回草原后,立即就将她立为可贺敦。突厥人的可贺孰类似于中原的皇后、王妃。但却有干预军政的权利,权柄很大,能参与部族中的具体军政事务。另外在生活上,染干专门为她在汗庭旁边的小湖边修建了一座汉式的行宫,完全仿汉式宫殿修建,虽然规模不大,但也确实很用心。行宫里甚至全安排的是公主从中原带来的侍女奴婢,以及染干的汉人奴仆。平时染干还经常来带着这位中原公主妻子付出打猎游玩,用心呵护。如同掌上明珠,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哪怕他其实也知道,这位安义公主其实并非皇帝的女儿,也非皇帝的孙女,实际上不过是皇帝家族的旁枝里的宗女,赐予公主名号出嫁于他。但就算如此,他也完全满足了。不但因为安义公主年轻貌美,礼仪有加。有着突厥女子完全没有的那种美丽。更因为她是隋朝公主,这就代表着她是皇帝之女,自己也因此成了中原皇帝的女婿。
眼下都头和染干都想借机吞并他,他要撤往东方。就越发的需要借助中原岳父的帮助了。若是能得到皇帝的全力帮助,说不定他还能取代都蓝和达头,成为突厥汗国的大可汗呢。
染干也想过了。自从摄图继承大汗位之后,突厥内部就开始内讧不断。为了大可汗之位,争斗了多少年了。当年阿波与沙钵略战斗不休。后来沙钵略被打的逃往中原,依附隋朝,实际上突厥汗国的大可汗之位已经被阿波夺得,白道的汗庭不过是个流亡政府罢了。而原来给予阿波许多支持,几方联合起来才最终打败了沙钵略的阿波-达头这一多方联盟,却又在阿波击败沙钵略夺得大可汗之位后破裂了。阿波与达头又开始内讧不止,最终阿波败于达头,然后自沙钵略手里继承汗位的莫何可汗,也就是染干的父亲,在取得隋朝的支持后,看准了阿波和达头两败俱伤的时候,打着隋朝的旗号,突然出兵,将新败的阿波生擒,又将同样实力损伤不小的阿波赶回西域,重新夺回了汗国大可汗之位。
染干想到这里就不由的心里叹息,他的父亲是相当的厉害。他们这一支是开创汗国的伊利土门可汗四个儿子中的老大科罗的那支,沙钵略、莫何都是科罗的儿子,而都蓝和染干都是科罗的孙子。可惜他父亲虽然十分明英,如同当初土门的第二子,汗国的第三任大可汗木杆可汗一样的厉害,但可惜他运气太差了。击败阿波后,父亲莫何可汗西征达头,当时达头正与依附于东罗马帝国的阿尔瓦人,以及东罗马大战,并没有空迎战西征的莫何可汗。染干父亲一路高歌猛进,胜利不断,然后就正好碰到波斯军队攻打东波斯地区早归降于突厥汗国的白匈奴人开战。路过的莫何可汗接到了白匈奴人的求援信,便挥兵南下救援。结果莫何叶护可汗却在这场救援战斗中,中了波斯人的埋伏。埋伏叶护莫何可汗的正是后来波斯萨珊王朝的君主巴赫拉姆六世,此人是波斯名将,后来还曾以少胜多大败东罗马皇帝。而在开皇八年,巴赫拉姆.楚宾还只是波斯名将。
莫何与巴赫拉姆的意外相逢,使得只当了一年突厥汗国大可汗的莫何中流矢而亡,突厥的西征也不得戛然而止。突厥大可汗的位置最终又传给了沙钵略的儿子雍虞闾,即都蓝可汗。
有趣的是,伏击杀死莫何可汗的波斯名将巴赫拉姆,其后经历也十分传奇。当时不久后,波斯王朝内的霍尔密兹德四世被部下反叛,反叛者拥立其儿子继位,为库思洛二世。库思洛二世继位后,将其父亲施以盲刑,后来又将其处死。但巴赫拉姆楚宾并不承认二世的王位,他在开皇十年,也就是590年公开自立为王,也就是他伏击杀死莫何可汗后的第三年。巴赫拉姆自立为王后,自称巴赫拉姆六世。当时库思洛二世被迫逃往东罗马帝国,在莫里斯一世皇帝的出兵援助下,回国击败了巴赫拉姆楚宾,楚宾被流放刺杀,在位时间也只有一年多,和莫何的在位时间相当。
莫何的突然战死,成就了楚宾的威名,同时也让当时陷入与东罗马和阿尔瓦人战争中的达头可汗逃过一劫,更让本来因为懦弱而被其父沙钵略舍弃不得继汗位的雍虞闾得继大可汗位。
染干时常在想,如果不是因为父亲在位时间太短,最后继承父亲大可汗之位的定然是自己,而不是那个连自己父亲都不肯承认他继承权的雍虞闾。、
自己父亲当初继承大可汗之位,一继位,就立即从阿波手里夺回了大可汗之位,后来更是西征连捷,差点就重新将分裂的突厥一统。可是都蓝呢,继位之后做了什么?事实上,都蓝继位大可汗之后,不但没能征服分裂出去的西部突厥,甚至还让西突厥的势力越来越强。
据说这次都蓝与达头能达成联盟,真正的条件是都蓝将汗国大可汗之位让给了达头,都蓝退居东方可汗之位。
“这个该死的雍虞闾!”染干灌了一大口酒,然后痛骂了一句都蓝。
坐在他对面的安义公主皱了皱眉,不满的看了眼染干。来到草原这么久,对于突厥人的恩恩怨怨她也知道了不少。这些年突厥的内讧,其实都是在争夺大可汗之位。说是东西突厥分裂,但一直到现在,其实西突厥都只是指的汗国西部而已,并非真正的分裂成了一个汗国。汗国依然只是一个汗国,只是在沙钵略时期分裂成了两大集团,相互撕杀,争夺这个大可汗之位。
突厥汗国立国到现在,正统的大可汗传承了七代。初代伊利可汗土门,然后是他的三个儿子轮流为大可汗,兄终弟及,二代乙息记可汗科罗,三代木杆可汗燕都,四代佗钵可汗阿史那库头,五代沙钵略可汗摄图,六代莫何可汗处罗候,七代都蓝可汗雍虞闾。其间,佗钵死后,又曾立其子菴罗为可汗,但旋即将汗位转给摄图。沙钵略为大可汗时,阿波起兵,得诸部相助,击败摄图曾经短暂取得大可汗之位。
按安义公主所知道的突厥历史,最终土门可汗在位时,他立自己的长子科罗为东面可汗,当时突厥也就是一大一小两个可汗,小可汗东面可汗实际上又为汗国的储君。乙息记可汗的意思,就是第二可汗,而他另一个称号阿逸可汗则意为月可汗,亦即小可汗。
等到第三代大可汗木杆可汗在位时,做为号令全汗国的大可汗,他又在东面可汗之外,又增设北面可汗和西面可汗两个方面小可汗,正式创立了大小四部封国制度,而东部可汗为下一任大可汗的储君制也基本确立。当时木杆可汗威望直追初代大可汗土门,他开拓西域,征服高昌国,其后又联兵西魏,攻破吐谷浑,最后还联兵波斯,灭掉了当时西域最大的势力厌哒。这个厌哒,相当于如今的阿富汗大部。木杆西征灭掉厌哒后,留下弟弟密点室留守西域,封他为西面可汗。(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