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慕寒千雪

    郭嘉此际,俨然已成何苗坐上之宾。

    “车骑将军高义,此次吾等清君侧扶天子,有将军相助,易尔!”

    “哈哈哈哈~奉孝所言极是。苗早已看那些阉贼不爽了,数次请禀大将军,诛杀阉贼。可这大将军勾结袁家,把持朝权,竟与阉贼作解,欺凌陛下、百姓,着实可恶!”

    何苗怒气腾腾!

    是真的怒气腾腾!

    到了现在,何苗算是看清了这个兄长的面孔。自己领两万之兵,守御平津关及诸多山道。听起来名头很大,实权在握。

    结果呢,两万兵马,全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丁。军中怨气横生,惧高子明如同虎狼。

    这也就算了,新兵就新兵吧,反正只是防守。可惜,天不随人愿。

    两万大军,平津关内只有三千多人听自己的命令。其余各部曲,全是何进的人。

    何苗甚至能够想象到,一旦高子明大军攻破平津关。自己就算侥幸逃出来,也定然会被这些何进的人,给杀死在北芒山中。

    神不知,鬼不觉,




第266章 民心士气
    洛阳城内,不由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自光武中兴以来,大汉帝国迁都洛阳,何时受到过战乱的威胁。

    所有人都认为,强汉威震四方,根本不会有人自外威胁洛阳城。

    不比那些政变,再闹也不过是在内城之中打来打去。外郭居住的大量百姓,生活依旧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可眼下,锋燧连绵……

    城内没有动静,那就只能是外敌所迫。再联想到个吧月前,镇西将军与河东太守联合同举义兵,共清君侧,便是听些传闻的小乞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西凉兵杀来了!

    最底层的黔首自是不会逃走,他们在洛阳有自己的家业。再说了,远走他乡是需要钱财的,没有钱又如何重新安置家业

    西凉兵凶悍异常,好杀屠戮,并非谣言。只是,这些不明所以的老百姓,还是相信义兵。

    既是义兵,当不会乱来!

    何况,他们一群干巴巴的黔首,杀了有何益处又得不到钱财~

    反倒是大量的中小富户、豪强,纷纷出逃洛阳,以求避开这个即将爆发大战的京畿。

    即便是世家子弟,也有不少人出走,回到故乡。

    朱儁一身甲胄,带领着十几员将校,行走在街道之中。

    住户基本上都是紧闭门窗,不问外事。

    繁华的闹市,也清冷如斯,不见人影。

    抵进城门,便看到熙熙攘攘的大户人家,驾驭着拉满财货的马车,堵塞了城门。

    上了门楼。

    朱儁眺目远望,城外还没有任何动静,徐荣率领的兵马,也未抵达。不过,这城内,可真是糟糕透了!

    守御坚城,唯靠心气。

    拥必死之心,以洛阳百万之众,便是合天下之兵都不能破之。

    可没有这种必死之心,人多眼杂的洛阳,反而是最容易不攻自破的城池。

    “壮勇征召如何了”

    一名小校迟疑了一下,言道:“回征南将军,壮勇征召了仅五千余人!”

    朱儁没有一皱,回头凝视着这小校,斥问道:“怎么如此之少”

    “将军,不是卑职等人不尽职。而是,实在是毫无办法。城内但凡大户人家,皆有联系,来回推脱之下,一人都召不到。外郭的百姓,也是无人应召。卑职等未得军令,不敢强征啊!”

    小校几乎是带着崩溃的表情,来跟朱儁说道。那些世家大户,哪是他这等外将能招惹的招惹的起的,也肯定是洛阳本地人,跟那些世家早就同气连枝。

    朱儁叹了一口气,明白了,世家作扰。

    这天下,竟有如此之多奸贼,希冀天倾

    有那么一刻,朱儁很想派兵一个个去那些世家中征召丁壮。可想了一想后果,也只能放弃。

    一万五千兵,这可守不住诺大的洛阳城啊,连城头都布不满。

    若是放弃外郭,坚守内城,只怕陛下不肯!

    “吾等且回吧,一旦有叛军消息,立即通禀于某!”

    “诺!”

    朱儁下了城头,一路直奔皇宫而去。

    必须得请陛下下诏,征募丁壮,不然这城难守!

    ……

    驻营于尸乡的朝廷大军,也不由得受到烽火所扰。

    连绵百里之遥,早有斥候发现了北芒山上,那些直入云霄的黑烟。

    消息扩散,大将军何进压都压不住。

    北芒山燃起烽火,那不用说,定然是平津关一带的防御失守了。

    叛军,或许已经杀到洛阳城下了。

    他们这些戍卫京畿的兵马,其中泰半都是本地人士,只有南北军五千余人,是自边军抽调而来。

    即便是大将军何进,也是心思不定。

    他比谁都害怕丢了洛阳……

    洛阳一丢,自己这位担任京畿防务重任的大将军何进,必然为世人所指。

    同样,自己也会失去所有的政治资本。

    天子刘宏的密诏,对于何进来说,犹如鸡肋。遵诏的话,那就



第267章 袭营(上)
    出了平津关,一路向南便是洛阳。不过,首先要渡过阳渠。

    阳渠环洛阳城东北两面而过,成为洛阳城的护城河。

    徐荣率领着五千精兵,并没有大摇大摆的径直走到洛阳城外。而是隐蔽在附近的山峦之中,避开朝廷斥候的侦查。

    一处山谷之中,几十顶帐篷,在枯树老山中隐现。

    “文师,怎么样”

    帐内,徐荣紧了紧身上的皮毡,手架在火盆之上烘烤揉搓。

    刚刚入帐的苏则,抖了身上飘雪,急忙来到火盆前取暖。一边饮着热水,一边说道:“嘿嘿,这回吾亲自前往,查探的差不多了。不过,难点就是咱们如何渡河啊阳渠虽然不宽,可也有八丈,沿途时有游骑侦查,避不开啊!”

    旁边的傅燮也点了点头,五千人渡河,肯定会被发现,到那时候,再好的计谋也是白搭啊!

    徐荣咧着干裂的嘴唇,笑着说道:“且看今夜雪势如何,若是依旧如眼下这般,今晚就可渡河!”

    “哦”苏则疑惑的看着徐荣,问道:“文良兄有何良策”

    “阳渠沿途,朝廷哨骑是怎样布置的”

    “嗯,五里一伍,另外每隔一里还竖有岗哨,岗哨中有两人,他们只负责观察和点锋燧!”

    “那吾等便扮作山中猎户,出山售货皮毛肉类,可以接近那些岗哨。到时候只需要控制三座岗哨,渡河不成问题。”

    苏则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才有些不确定的说道:“或许可行,不过要用洛阳人士,毕竟口音不同,习惯不一,很容易被看出破绽。”

    徐荣点了下头,说道:“这点文师不需担心,某可是专门朝何苗借了一曲兵马呢!”

    “如此,当可一试!”

    “稍后文师去安排一下,最好猎上一些新鲜活物,傍晚咱们就动手!”

    “好,没问题!”

    晌午一过,苏则就带着十来名猎户,来到徐荣面前。

    人人披头散发,唯有额间略用一条脏兮兮的布条揽住。身上的衣物,也多是皮毛。每人腰间别着猎刀,有两人领头的背上背着粗制的猎弓。

    这猎弓没有任何作用,也就是看着像那么回事。

    毕竟,猎弓也是弓,哪是短短时间就能做出来合格的!

    十几人都是洛阳人士,来自何苗的麾下。

    “别的某就不多说了,有朝廷兵马问你们,你们就说是猎户,久居山中,不知道外面打仗,所以来拿东西换些粮食、盐。”

    徐荣看着这十来人,再度开口安排说道:“切莫说漏了嘴,不然没人救的了你们,知道吗!”

    “将军放心,吾等定不负将军所望!”

    什长郑重一声,这一次可是个机会啊。成功了,绝对少不了自己的功劳!

    “好,且先下去休息吧,傍晚就看尔等的了!”

    “诺!”

    一什人齐声应诺,这才散去。

    临近傍晚~

    一艘徐荣好不容易找到的破旧木舟,在十来名猎户的推动下,进入阳渠水中。

    小舟不大,正好可以容纳十几个人。泛着小舟,趁着雪势,一行人很快就有说有笑的越过阳渠。

    刚刚上了岸,一队骑兵迅速奔驰而来,围住这十来人。

    “尔等何人”

    领头的骑兵伍长,看起来表情很是严肃,盯着这十几个青壮,不怀好意的问道。

    “官,官,官长,小的,小的等人,乃是这河对岸山中的猎户。这,这刚……”

    什长颤颤巍巍的说着,似乎很是害怕这些汉兵。

    反倒是旁边一名看起来年岁更轻的小伙子,突兀站了出来,冲着这几个骑兵就吼道:“俺们是山中猎户,身上没钱!”

    话音刚落,骑兵伍长却是笑了,与身边袍泽说道:“哈哈,老李,去检查一下。”

    “诺!”

    老李还未动作,那小伙子突然抽出腰间别的猎刀,大声呵斥:“你们想干嘛”

    “哎呦喂,俺的老天爷啊!”什长装模作样的急忙揽下那小伙,猎刀夺过去之后,冲着那小伙就抽了几个耳光。

    转身朝骑兵伍长跪下叩首请罪:“官长,官长,这小辈不知礼数,第一次出山。还望官长饶命啊,饶命啊!”

    骑兵伍长冷哼一声,将抽出一半的佩刀,松了回去。

    老李狰狞着脸,手持环首刀,走到众人身后堆积的一些货物旁。



第268章 袭营(中)
    约莫半个时辰,一支火把,隔河凸现。

    早就守候在阳渠边的斥候,急忙将消息传了回去。

    徐荣得到消息后,立即调兵遣将,将散布在周围的五千将士,尽皆聚集在此处,一同前往河边。

    不明火执仗,不杂言乱语。

    对于这条军令,精锐的西凉军将士,完全可以做到。

    即便如此,数千人行进的动静,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一张张准备良久的木筏,放到水中,士卒依次踏上。

    还好夜黑无风,波浪不起。

    第一批士卒渡过河后,立即蹲伏隐蔽,等待着后续兵马的输送。

    渡河一直持续了两个时辰,这才将所有将士运送完毕。那些木筏,自然是不能任由水流冲走,一一绑在岸边。

    “何时了”

    徐荣望了一眼天色,问向身边亲卫。

    “回将军,当值子时。”

    “子时~”

    徐荣喃喃低语。

    旁边苏则言道:“文良兄,吾等要行进到何进大营,时间足够!”

    傅燮亦是点头应是,此时绝对是最佳时机。

    “嗯,不过,吾等要留下兵马,严防何进趁乱逃脱。此战,务必诛杀何进!”

    “那文良兄留下如何”

    傅燮看向苏则说道,苏则心知傅燮其意,点头应是。

    徐荣笑了一下,言道:“二位贤弟,可莫要误荣啊。还是文师留下吧,日后也好助镇西将军一臂之力!”

    苏则眉头一皱,有些不大明白徐荣的意思。这拿下何进脑袋的功劳,恐怕只比攻破洛阳差上一筹。

    噢,明白了。

    先前子明说道过,徐荣身居董卓阵营,颇受打压。唯独得董卓赏识,可偏偏一应大将,对徐荣都不会怎么样,董卓也不好背众而独行。

    唉~可惜了。

    与徐荣相处的日子里,苏则对徐荣是越来越佩服。若言军略,徐荣自然是比自己强,可最让人佩服的还是其自身。

    不饮酒,不宴乐,重军法,明森纪。

    更兼言出必行,赏罚分明,爱兵如子倒谈不上,可也绝对比大多数西凉将领好得多。

    仁礼智信义。

    古之良将,非如是也!

    “多谢文良兄,文良兄日后若有不济,尽可言之,则定不负兄!”

    “好了,文师,一千军士,可未必能逮着何进,汝可要努力啊,哈哈哈~”
1...8788899091...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