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天下末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慕寒千雪
    一个时辰后……

    “吾等见过君侯!”

    高诚回身,看向书房内的伫立的得力麾下,点了下头。

    钟繇、樊陵、郭嘉、宋斌、李肃、尹奉、杜楷。

    段煨、傅燮、庞恭、华雄、段俚、段颐、段琼、李堪、梁兴、杨秋、马玩以及调任京兆都尉的第五雋。

    十余人,聚于一堂。

    “诸君,洛阳传来消息。天子……”

    高诚顿了一下,叹了口气,轻声:“崩了~”

    天子崩了

    在场的人,可谓是表情各异。

    樊陵、钟繇有些不敢置信,钟繇还好,在短暂震惊后,立即露出愁容。天子一崩,也就是说,这场大战的契机到了!

    反观樊陵,充满皱纹的面庞上,已经老泪纵横。若非此时场景不当,怕是已经哭出声来了。

    他樊陵数十年官途,世人皆言仰仗十二中常侍,可谁不晓得十二中常侍就是陛下的人。自己虽然并不死忠大汉,可听闻一路提拔自己的天子驾崩,还是忍不住傷心。

    而郭嘉则是神态不变,时至今日,杜畿的猜测,全都中了!

    段煨则是唉声叹气,其余诸将几乎都是一副欣喜的模样,跃跃欲试!

    他们都知道,天子一死,仗肯定会打起来。不打仗,他们这些从军之人,如何建功立业,如何加官拜爵。

    “陛下啊~”

    高诚一声嘶吼,面东跪拜,痛苦流涕!

    郭嘉一愣,随即也相随跪倒在地,高呼不断。其余人很快也明白了这其中意思,尽皆跪下,朝着东边,或是嘶吼,或是痛苦!

    即便是书房外的亲卫,也一一跪礼,延绵岀府!

    消息不胫而走,开始向整个长安城四方传递。

    哀悼三刻之后,高诚这才擦了下脸上的水渍,回过头来,看向众人,说道:“诸君,陛下龙体久安,却不想突遭天厄。以诚观来,必是那关东狗贼,欲以引战,谋害陛下!”

    “君侯,您下令吧,末将等随后恭令,诛杀弑君之贼!”

    早已安排好剧本的阎行,愤愤站岀,扯着嗓门向高诚请令。

    而后,郭嘉亦是出列,扬言:“君侯所言正是。吾等贤才立于朝堂,关东庸碌之辈不满吾等久矣。陛下在,这般宵小无起兵大义。而今,陛下崩天,其等必然举兵。由此可见,定是这帮宵小谋害陛下!”

    郭嘉一番强词夺理,可谓是合了一众将军的心思。

    当下,傅燮等将便齐声高喝:“还请君侯下令,吾等整兵顿甲,必诛谋逆之贼!”

    钟繇看着这书房里,一群人装腔作势,不禁嘴角一抽。但,不管怎么说,只要对自己等人有利,那它就是事实!

    “君侯,以繇观来,吾等还是先行布丧为要!”

    钟繇说完,高诚便看向钟繇,点下头,朝着群情激愤的诸位将军说道:“诸君,钟长史所言不差。关东宵小随时可诛,他们跑不掉。但是吾等,万万不可耽误了陛下大礼!”

    “钟长史,本将要为陛下守灵七日。为陛下布丧一事,便劳烦汝来操办了。”

    “君侯放心,繇定不负君侯所托!”

    “樊令君,陛下崩天一事,还需京兆府向关中百姓传达。”

    “诺!”

    “李肃,军务司这几日收集白布,打造白衣白帜,等候本将军令,随时下发诸部!”

    “诺!”

    “庞恭,宪兵司立即行动,陛下丧禁期间,不得任何人饮酒聚宴,不得嬉戏欢闹!”

    “诺!”

    “段司马,向全军所有将士、军吏、校督传达军令。整兵顿甲,随时等候发兵之令!”

    “诺!”

    “好了,诸位且下回去吧,陛下丧期内,所有禁令,本将就不多说了。还望诸君,莫要犯忌!”

    “吾等遵命!”

    ……

    众人离去后,书房间只剩下郭




第293章 刀兵将动
    洛阳京畿地区,董相国坐拥精兵三万,精骑五千。大将军何苗,手握五万郡国兵。平东将军盛珨、平南将军赵显,统帅着两万精锐北军将士。

    十万大军,这便是董相国的底气。

    何苗手底下兵,多是名义上归属其管辖。可实际上,有三万余人,是河东将领统帅。

    毕竟,这些年前守卫京畿的郡兵,多是被击溃后抓起来,当了俘虏。董卓大将徐荣更是早早开始整编降兵。

    至于两万北军,现在基本上唯董相国令是从。

    何苗也从未想过反抗,没必要。自己所需要的只是杀了何进,以及当上大将军而已。虽然权倾朝野的董卓,可自己也不差啊。

    现在,诺大的洛阳城内,谁不给自己几分面子

    自己没啥本事,能干到这一部不错啦,以后就要考虑怎么安享后半生了。

    就是眼前局势,看起来很是不妙啊!

    董卓有些慌了!

    探子传回来的讯息,实在太过触目惊心!

    董卓从来都没小看过关东士族,可现在还是低估了他们。

    汝南袁术,整合了袁家八成力量,顷刻间拉起五万披甲之士,屯兵鲁阳。而平舆尚集结了六万世家部曲,更有孙坚麾下一万善战之兵。

    光是袁术一人,就拉起了十二万兵马!

    这还不算。

    等待良久的臧洪、张邈、张超,现在又拉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牧刘岱、济北相鲍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以及曹操等。

    合兵近八万之士,已经在围攻泰山郡自称天子的张举。

    最恐怖的还是当属袁绍。

    袁绍一出手,冀州刺史王芬的势力瞬间被瓦解。其麾下众多党人,纷纷叛变。那些郡守、国相也唯袁家号令是从。

    八万之中,眨眼间就成了袁绍手底下的兵。只有张纯不甘如此,带着三四千骑兵,北上进入幽州代郡。

    至于王芬,刚刚传来消息,已经自尽了!

    北面加封为晋王、燕王的二位皇子还没有什么动静,但原河内太守张扬已经领河内、上党两郡之兵,与袁绍汇合。

    屯兵黎阳,又是不下十万之兵。

    董卓那叫一个头疼!

    这都是什么事!

    乃翁还没骂刘宏两句呢,这关东局势就糜烂如此!

    “相国,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把弑君的名头,按在关东诸雄的头上。吾等,决不能背这弑君之名!”

    “嗯,这件事就交由文忧汝来办!”

    “诺!”李儒应了下来,再次开口说道:“相国,陛下驾崩已有月余,吾等还是要早早扶辩皇子即位啊!”

    董卓一愣,不禁问道:“文忧,这辩皇子不是在幽州嘛,吾等如何扶之相隔千里,那刘辩焉敢回洛阳总不能遥而奉之!”

    “相国糊涂啊,谁说辩皇子在幽州。儒怎只知晓辩皇子和协皇子,都在宫内呢!”

    一句话,顿时让董卓恍然大悟!

    “文忧啊,即便如此,怕是没人会信啊!”

    “相国可别忘了,传国玺就在宫内。那刘辩、刘协没有传国玺,又如何与吾等所立天子比拟”

    “这倒也是,文忧真是广智之士啊,哈哈哈……好!”

    董卓很是欣喜,大义只要解决,打仗的事,一时也急不来。

    “报!”

    “启禀相国,不好啦!宫内两位皇子,中毒身亡了!”

    董卓刚刚倒进嘴里的一口茶,还没等咽下去,就一口气全喷了出来!

    “混账!尔等是怎么照看的啊”

    这一刀,猝不及防!

    董卓压着火气,看向身边的李儒!

    李儒无奈的叹了口气,说道:“相国,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了,莫要动气,伤了身体!”

    “哼,文忧且宽心,这点小事,本相国还撑的住!不过,现在怎么办



第294章 征伐之事
    “什么”

    董卓大吃一惊,万万没有想到李儒竟有如此想法,连忙摇头说道:“不可,不可!陛下崩天,传国玺乃天命予吾,吾焉能弃之”

    李儒没有惊讶,反倒是欣喜略过三分,相国舍不得传国玺,那就代表相国的雄心壮志还没有被京畿繁荣之地所糜烂。

    但是,眼下同样能打动高诚的也只有传国玺了。

    李儒现在可不知道,高诚现在心中也是着急入火,想要进兵京畿协助,又担心董卓误会。

    “相国,传国玺虽应天命,然此刻在吾等手中,当不得一兵一卒,于吾等更是无利。反倒不如,将其送给高子明,请其出兵相助。而后,吾等再散出消息,高子明手握传国玺,必然引得关东诸雄侧目!”

    “可是,文忧,那可是传国玺啊!”

    董卓还是舍不得,自古以来,得九鼎而天下定兮。自始皇帝一扫**,九鼎便不知下落,从而铸造传国玉玺。

    时至今日,传国玺已经完全代表了九鼎的权利象征。

    “相国!传国玺放在高子明那里,他也不敢称帝。只要吾等撑过这一次,日后收复京畿,休养数年,兵出关东,横扫天下之时,再向高子明索回传国玺,轻而易举!”

    “嗨,罢了,罢了!”

    董卓感叹一声,很不开心的离开了。

    殿内只留下李儒一人,望着这宽阔的大殿,独自作思。

    洛阳必须要放弃了!

    大军进入洛阳,才不过区区半年时间,就已经糜烂至斯。

    相国在天子死后,更是肆无忌惮,夜宿龙宫,日夜不理朝政。原本剽悍的河东将士们,也变得只会欺压百姓,克扣关卡,毫无军纪可言。

    照这样下去,不出三两年,河东军还有什么战斗力

    太安逸了……

    不妥!

    两日之后,董卓上朝,与朝内三公九卿商议之后,决定恭请贤德非凡的协皇子,登基称帝。

    诏书既下,董卓命人取来传国玺,在此朝议后所制诏书上,印了下去。

    传国玺印上,诏书也很快交给天使,岀往并州晋阳。

    当天夜晚,一队快骑,同样出了洛阳,向着长安方向疾驰!

    在这紧密的时刻里,天下各个群雄也都在互相联系,或是抱团取暖,或是簇拥而起。

    袁本初出自四世三公,虽是庶子,可比起那个一向自大的弟弟要好太多了。

    这一次能够兵不血刃的吞下王芬所部,靠的就是袁绍这长达十几年慢慢累积的威望。

    当年党锢最严重的时候,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韪,结交各地党人。为他们提供方便之所,藏匿之地。

    现今党人之首陈逸,更是与袁绍相交甚密。冀州泰半郡守、国相也多是与袁家牵连不断。

    再加上袁绍自长大后,就保持着威武雄厚、善待党人仕民、礼贤下士的姿态。

    由此,才会促成短短半月,几乎全掌冀州的局面。

    文有沮授、田丰、韩馥、陈逸、荀谌、陈琳、审配、许攸、李孚、陈震等人。

    武将就更多了,颜良、文丑、淳于琼、韩猛、蒋奇、蒋义渠、朱灵。这些人除了淳于琼外,都是袁家家将。

    而收编的冀州兵马中,大将更是云集,只不过尚且不为袁绍所倚信。其中就包括鞠义、张颌、高览、潘凤四员大将,还有张南、焦触、张顗、马延、晆元义、吕旷、吕翔等一群挂上名号的将领。

    那八万郡兵谈不上精锐,可也是正儿八经的大汉帝国郡国兵,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缺乏的仅仅是上阵杀敌的经验而已。

    再加上冀州高大四五百万的人口基数,还有数不尽的钱粮,袁绍半月之间,就成了全天下第二大诸侯。

    第一当然还是袁术,汝南一郡人口多达一百五十余万,再算上两淮间的郡国。袁术的实力,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

    当然,这些还都是潜



第295章 关东群雄
    众人散去后,帐内唯有田丰依旧伫立,没有出帐。

    袁绍愣了一下,问道:“元皓,可还有他事”

    “主公!”

    田丰躬身一礼,说道:“丰以为,此战布势为要,将兵为辅!”

    “元皓此言何意”

    袁绍没有听明白田丰的意思。

    “主公,丰的意思是,吾等当务之急应尽收冀州郡国,而非扬大兵于京畿!”

    “元皓细细道来!”
1...96979899100...12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