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买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参见大总管

    再加上在一帮文举生的暗中撺掇下,是群情激奋,纷纷叫嚣着要治那群胆大包天的武举生的罪,绝对不能开这个头,应该把他们全部拉出充军,以儆效尤,不能乱了祖宗成法。

    可是紧接着,更加劲爆的消息传来,不是文举生们不罢休,而是那群武举生竟然不罢休,还嚷着要与一众文举生比试写词。

    这算什么相当于我不仅要打你,抢你特权,最后还要砸你饭碗。

    因为一众文举生们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己饱读圣贤书,能写出锦绣文章来,这其中,诗词更是翘楚。

    这要是被一众武举生比过的话,就相当于把他们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傲气给彻底踩碎,将尊严按在地上狠狠的摩擦啊,以后还怎么抬得起头来见人又怎么敢在武举生面前像从前一样放肆

    所以每个文举生气得大怒之下,都是摩拳擦掌,纷纷应战,打算狠狠的给这群胆大包天,不知死活的武蛮子一个教训看看,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叫做诗词歌赋,他们的圣贤书可不是白读的,敢在他们面前叫嚣,妈的,做梦,还是被他们老老实实的踩在脚底吧,哈哈。

    而且,一众文举生不仅摩拳擦掌,打算在晚上的词会比试上给他们眼中的武蛮子一个教训尝尝,还提前一步,进行舆论造势。

    一个个是可劲的鼓动偏向他们的百姓,对所有的武举生进行全方位的口诛笔伐,简直将所有武举生形容成祸国殃民的存在,仿佛大宋朝立国以来的所有灾祸,都是他们武举生引起的般。

    也不得不说,这么做,的确很有效果,毕竟这世上就两种政权嘛,一种是笔杆子,一种是枪杆子。

    虽然一位伟人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貌似要比笔杆子厉害一些,但那前提是要掌握枪杆子才行。

    而很可惜的是,武举生们并未掌握枪杆子,至于他们的对手那一群文举生,则很好的掌握了笔杆子。

    各种洋洋洒洒的文章写出来,全都是讨伐武举生的,简直比刀剑还犀利,武举生们赤手空拳,自然只能被动挨打,连个喘气的机会都没有,便被劈头盖脸的一顿痛批。

    不过转瞬之间,汴梁城内的舆论风向就是大变,几乎所有人在文举生笔杆子的操纵下,都在讨伐李小鱼他们这一群胆大包天的武举生,说他们是祸乱朝纲的妖孽,要他们向文举生老爷们赔罪,甚至以死谢罪。

    乃至于有些已经病入膏肓的百姓,都差点冲上门来,堵着他们武举生破口骂街。

    也幸好,这时,突然出了另一件事,稍稍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那就是时隔几十年的帽妖,竟然再次出现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此行,必不辱命
    汴梁城北的芙蓉园,乃是一处风景如画的胜地,占地极为广阔,院内遍栽各色鲜花,其中以芙蓉花为主,因为园中有一大片水池,而且是活水。

    能工巧匠们挖凿沟渠,巧夺天工的引汴河水入园,所以方眼望去,园内流水潺潺,姹紫嫣红,亭台楼阁,水榭廊梧,宛若人间盛景,流连忘返。

    这本来是一处私人的宅院,不过宅院主人的身份却极为神秘,没人知道他到底什么来历背景,竟然能在城北占据这样一座繁花似锦的宅院,想来必定不可小觑。

    而且,更令人诧异的是,他也不禁止别人进入芙蓉园,只要愿意,谁都可以进入芙蓉园赏玩,渐渐的,芙蓉园就仿佛从一座私人宅院,变成了一处公共宅院般,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百姓进入园中观赏。

    这其中,尤其以爱好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为最,最喜爱三三两两来在风景如画的芙蓉园里,召开所谓的诗会词会,以文会友。

    有时甚至连朝廷大员都会前往参加,常有不可多得的妙句佳作诞生,让得芙蓉园的名头是越发响亮,隐隐间成了汴梁城内无数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圣地,都希望在此展露自己的才华,顺便结交一些对自己以后仕途有帮助的达官显贵。

    而这,也有可能就是芙蓉园主人开放这处宅院的原因了,同样希望借此认识一些来园中赏玩观景,吟诗作赋的官场贵人。

    当然,不管是赏玩弄景也好,还是吟诗作赋也罢,按理说,都是文人墨客的事情,跟普通百姓不太沾边。

    毕竟普通百姓没那个闲暇,每天都要从事许多的劳作,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稍微有点空闲,能出来走一走,看一看。

    武举生就更是如此了,在众多文举生的心目中,武举生就是一帮大老粗而已,赏什么景啊,简直是牛嚼牡丹,暴殄天物。

    至于舞文弄墨的话,更是无稽之谈,一帮大字不识几个的家伙,也能写诗写词,别开玩笑了,趁早回家挑大粪去吧。

    可是,现实偏偏就是这么荒诞,明明跟武举生们没什么关系的芙蓉园,在今天,却吸引了所有武举生的目光,汴梁城内几乎所有的武举生,在这一刻,都是齐刷刷的朝着芙蓉园赶去,要见识,奇迹的诞生。

    因为,在这一天,有一位英雄,要为他们武举生正名,要代表他们武举生,挑战所有的文举生,比试诗词。

    如果能成功,不必多说,自然是会让他们武举生士气大振,可以狠狠的挫一挫那群目中无人自命清高的文举生的锐气,让得他们再也不敢在一众武举生面前那么猖狂了。

    虽然他们也知道这种几率很渺茫,毕竟武举生和文举生比试诗词,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太现实,可是,他们还是来了,无怨无悔,哪怕最后输了,沦为全城笑柄也在所不惜。

    包括一些江湖中的练武之人,都是不约而同的赶往城北的芙蓉园,要为李小鱼加油助威,力所能及的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至少,不让他在气势上输给那群文举生太多。

    这样做也不为别的,就是忍不下心中那口气,因为已经记不清有多久了,反正自从太祖建国,定下重文轻武的国策后,他们武举生便始终被文举生压着一头。

    别说是武举生,就是所有的练武之人也一样,被那些自命清高的念书人看不起,被他们骑在脖子上拉屎撒尿,低人一等。

    所以每个练武之人心中都憋着一口气,想找回场子,不说翻身做主,至少,希望能在群文举生面前抬起头来做人,不用再唯唯诺诺的忍受他们的冷嘲热讽着。

    可是,想法虽好,却一直难以实现,因为武举生们除了拳脚了得外,并没有什么别的本事,诗词歌赋这些的确不精通,要是精通的话也早就去考文举,化身为清流去了,那还用得着苦哈哈的跑来练武考武举。

    再加上此时的大宋朝又处处奉行以和为贵的原则,能不打仗尽量不打仗,可劲赔钱都行。

    所以让得他们的拳脚根本没什么用武之地,没了枪杆子的撑腰,自然只能被笔杆子吊着打了。

    因此所有的武举生们都希望有遭一日他们中能出现一位英雄,精通诗词,文武双全的英雄,能替他们出口气,以文举生的方式,狠狠的打一打他们的脸,挫挫他们的威风,让他们武举生也扬眉吐气一次,同时让所有人知道,他们武举生里面也是有能人的,并不比文举生弱上多少。

    可是等了许久,都没有这样一位英雄出现,所以,慢慢的,大家也都绝望了,彻底的心灰意冷了,有些甚至已经开始认命了,安于现状,觉得武举生就是要比文举生低上一等。

    因为在他们想来,如果真有人文武双全,不仅武功卓绝,还精通诗词歌赋的话,那肯定也是去考文举啊,哪里会浪费时间来考大家所不耻的武举,这不是傻吗

    可是万万没想到,就在今天,在几乎所有武举生自己都几乎绝望,不抱任何希望的情况下,竟然真出现了这样一位英雄,让得他们也震惊了,真的震惊了,比所有文举生都还要震惊的那种。

    每个人心中都喃喃想到,怎么可能,真的有人站出来代表他们武举生在诗词方面挑战那群文举生吗

    可是,怎么可能他疯了吗

    一瞬间,所有的武举生震惊过后,又是全都感觉难以置信,觉得这太疯狂,太不可思议了,怎么可能

    因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以一己之力,挑战所有文举生,这怎么看都觉得科幻,相当于天方夜谭一样,根本不可能。

    先不说此人是不是真的精通诗词歌赋,就是精通,就真的能胜过那群文举生了吗

    要知道那群文举生里面卧虎藏龙,有的是人才,其中不乏在各地赫赫有名的大才子,想要胜过他们,实在几率渺茫。

    所有的武举生都是首先不约而同的在心中否定了可能获胜的情况,并为不可能获胜找出了无数多的理由,而且每一条能很强大,都能说得通。

    可是,就算如此,几乎毫无希望,觉得根本不可能获胜,但他们还是来了,因为他们觉得,不管成功与否,也不管胜败如何,能在此时站出来,能在举国上下都重文轻武,鄙夷他们武举生的情况下站出来,代表他们挑战那群文举生,这就是英雄,值得他们尊敬,乃至钦佩的英雄。

    他奶奶的,管他呢,有人站出来,总比没人站出来好吧,而且,万一……万一出现奇迹了呢。

    这是此刻,所有武举生心中最朴实的想法,于是他们每个人,都走出了房门,来在街上,为他们心中的英雄加油鼓劲,为他加油助威,目送着他前去参战。

    ………………

    而李小鱼他们,就是在这一种情况下出门,在一路通往



第一百四十八章 未战先乱两党分
    芙蓉园里,一众文举生也早已到了,此刻一个个都是好整以暇的等在园中,谈笑风生着,好像根本没把李小鱼他们这一帮武举生放在心上般。

    也对,毕竟在他们看来,武举生也就拳脚了得,文采,呵呵,能认识字就不错了,还想闹哪样啊

    也不知道这帮武蛮子到底咋想的,竟然敢大言不惭的提出和他们比试诗词,真是不知死活啊。

    而这一众文举生里,隐隐是以金陵府大才子唐沐风为首,因为金陵自古以来就人杰地灵,文风浓厚,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又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

    所以诞生了数不清的文人墨客,各种大才子更是如同过江之鲫,多如牛毛。

    唐沐风,便是此时其中的佼佼者,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便中了金陵府的解元,声名远播,是这届科举中有望夺魁呼声最高的人选之一。

    “哈哈,沐风兄,你总算来了,我们可是恭候你多时了啊,此次有你出马,必定能轻松战胜那群武蛮子的。”

    “就是就是,谁不知道沐风兄你文采了得,有金陵第一才子的美誉,对付那群武蛮子,真是有些大材小用,杀鸡用牛刀了啊。”

    闻言,被其他文举生热情的恭维着,唐沐风也是不由有些小小的得意,不过为了保持自己身为文人的谦逊,还是赶忙拱手道。

    “诶,汉臣兄,闻达兄,你们这就过奖了啊,小弟也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当不得两位贤兄如此谬赞。”

    “哈哈,沐风兄,你可真是谦虚,反正有你在,咱们大可高枕无忧了啊。”

    “是啊,沐风兄,一会可别藏拙哦,一定要给那群武蛮子一个厉害瞧瞧,让他们知道,敢在我们文举生面前舞文弄墨,简直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的。”

    “没错,妄想骑在我们文举生头上拉屎撒尿,真是反了天了,这次词会比试一定要彻底把那群武蛮子给打趴下,再也抬不起头来,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帮什么货色。”

    “就是,一群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蛮子而已,莽夫罢了,还想跟我们比诗词,呵呵,天真。”

    唐沐风闻言,是摇着折扇,自信满满的说道。

    “哈哈,列位贤兄请放心,小弟我一定尽力而为,而且恐怕也用不着小弟出手吧,毕竟今天这芙蓉园里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有的是才华横溢之辈,你们说,在坐哪一位不是各地赫赫有名的大才子啊”

    “所以,咱们这里面随便拎出一人,都足以完胜那群武蛮子啊,大家说是吧。”

    听得唐沐风这样说,既吹嘘了自己,又抬高了众人,所有文举生都是颇为受用,喜笑颜开的连连点头道。

    “哈哈,沐风兄说的不错,咱们哪一个不是才华了得,从小就饱读诗书,这吟诗作赋,赋诗填词对咱们来说不过是家常便饭一样简单,信手拈来,那群武蛮子拿什么跟我们比”

    “就是,我看啊,根本不用把那群武蛮子放在心上,咱们直接趁此机会,召开一场属于咱们文举生的词会,以文会友怎么样”

    “好好好,我同意,此举甚妙啊,这芙蓉园里有荷叶牡丹,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的确是吟诗作赋的好地方啊,哈哈。”

    “没错没错,管那群武蛮子干什么,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懂什么诗词歌赋,这词会本就是咱们文举生的专利,咱们就在这芙蓉园里,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哈哈,说的太好了,此言甚得我心啊,不过吉房兄,你有一点说错了,什么叫无丝竹管弦之盛现在时间还早,咱们完全可以请一个清吟小班过来,浅唱低吟,将咱们写的词给唱出来,全城传唱,与民同乐,流传千古,不是更为美妙吗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两党之争如水火
    “李师师碧池!”

    “柳依依小三!”

    “碧池!”

    “小三!”

    “碧池!”

    “小三!”

    瞬间,李小鱼他们还没来得及跟这帮文举生开战,就见这群文举生是莫名其妙的先自己开始互掐了起来。

    是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破口大骂着,谁也不服谁,甚至到了最后,一个个都是撸胳膊挽袖子,红着眼准备开始干仗了。

    这一幕,自然也是让得所有赶来支持他们的围观百姓全都看傻了眼,一个个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到底怎么回事。

    说好的枪口一致对外呢,你们这是在闹哪样啊怎么就先自己就打起来了,神经病啊

    当然,这也很正常,因为李师师和柳依依,是此时汴梁城内最著名的两大歌星(歌姬),不仅国色天香,而且才华惊艳,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不输于人,颇有些巾帼不让须眉的味道。

    而且两人的性格截然相反,代表了两类不同的人群,自然也有着两类完全不同的粉丝。

    李师师为人高冷清淡,颇为冷艳,虽然在青楼以唱词为生,可对谁都不假以辞色,冷冰冰的,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样子。

    想听她唱词唱曲更是难若登天,不光是有钱就行,还必须要有才华,要得到她的认可才行。

    如何认可呢

    就是把你写的词让人送进去,拿给她看,如果她看了后,觉得还行,说声可,那你就能进去听她弹唱一曲。

    当然,前提还是要有钱才行,不可能白听。

    而如果你文采一般,写的狗屁不通的话,自然就是毫无希望,花费再多钱都难见佳人一面。

    这样一来,有好有坏,李师师自然是得罪了许多的官场贵人,以及城中富商,毕竟大爷我这么有钱有势,连听你个小妞唱曲都不行,你这是看不起我,没把我放在眼里啊
1...7778798081...24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