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芦笙舞的传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高原风轻

    有了这一伙人的‘瞎闹’,寨子里的人,一到晚上就都跑到这家人家去了,特别是年轻人。

    而仰亚他们的芦笙队也还在训练着。以前,他们训练的时候,还时不时的有那么一些老年中年的人过来看看,和他们吹吹牛。

    自从有了这个‘青年乐队’后,现在,基本上再没有什么人来芦笙场了。即使来的,也就是那几个六七十多岁的老人。就连村子里大家讨论的也都从原来仰亚他们的芦笙队转成了现在的什么青年乐队了。

    其他的几个村寨,特别是上一次就听说已经搞了乐队的那个村子,情况也是一样。

    上次婚礼时,明明确定下来要过来吹芦笙的,却被什么县城来的乐队给挤跑了。过后,他们也是向仰亚他们打听了这边的情况。然后,也把他们村子里的情况给仰亚说了。

    上次,听说他们村子里有乐队后,这个村子里的芦笙手就有事没事地想去接近他们,想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整的。

    这天晚上,这个芦笙手就有意识地装着‘无意’的来到他们训练的地方。

    这一伙人,倒是没有拆掉自己家的房子来闹,他们倒是找到了村子里的一家空房。

    这家空房,是一个青年人的叔家的,他叔已经是全家人都在外地打工去了,留下的本就是一座空房。也许是在外面时间长了吧,对于这些新事物出现,要更容易接受一些。所以,当他这个侄子对他说出想要他的房子来做自己乐队的训练房时,小叔没有任何犹豫的就在电话那头答应了。

    这个村寨里的一伙年轻人整的,又与仰亚他们村子里的一伙年轻人整的有所不同。他们整出来的,更像是一支乐队了。他们没有在房子上作太多的装饰和改造,而是买来了他们想要的什么架子鼓、吉它、电子琴等的,所以,整出来的声音还不算太吵。

    等这个芦笙手来到他们训练场地时,他们仍在专注地训练着。

    “哎,几个年轻人,整的还不错嘞。”

    听到声音,几个人才从自己陶醉的音乐中醒过神来。

    “啊,叔,是你呀,今天怎么有空到我们这里来了啊快,坐坐坐。”说着大家也停了下来,拿出凳子,让这个芦笙手坐下。

    “听说你们这里,最近搞得挺热闹的,今天正好从前面路过,所以,就进来看看。”

    “哎呀,我们这也没什么好看的,看到外面人家都是这么整的,我们几个也就随便玩玩。看在我




0180、落寞
    0180、落寞

    好长一时间了,来找仰亚他们吹芦笙的人越来越少。

    而找年轻人搞的什么‘乐队’的人,却越来越多。再加上,一天天在耳边听到乍到的都是年轻人的敲敲打打,这就更是让芦笙手们心里不是滋味。

    这其中,是有年轻人们来找过仰亚他们,说是可不可以要几个芦笙手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

    几个芦笙手,那算怎么回事

    难道,这个流传了几十上百年的本民族的芦笙,就要成为时下流行里微不足道的‘配角’

    各个村子里,也有一些老人嫌弃年轻人的什么乐队太过闹腾,还是芦笙好,又好听又优雅,而且还容易听懂。

    可是,这也只是一少部分老年人的想法。在大多数年轻人中,他们都觉得那是过了时的、已经没人喜欢了的旧玩意。所以,一时间兴起来的对于芦笙及芦笙舞的兴趣又这样慢慢地冷淡了下去。

    现在,不要说让人来吹芦笙了,就是听到芦笙,都会让人觉得连你整个人都是落后的,是跟不上形势的。

    而现在,只有仰亚的芦笙队,还在尴尬地坚持着。有时间,他们还会集中到村委会的空房子里吹一吹,练一练。可是,能引起的,也只是路人们的不屑一顾和交头接耳私下议论。

    仰亚他们不甘心就这样退出这个行列。

    难道这个,就真的一点用处都没有了吗,就这样慢慢地让它消失了吗

    这些本地的民族传统的东西就这么的比不了外面流行起来的东西了吗仰亚他们,打心里就有点不服气。更多的是一种不舍和惋惜。他们想找机会作最后一次拼搏。

    机会终于来了。

    这天,邻村的一个芦笙手家,就要有一堂喜事。他可不想去赶那些最时髦的现代流行,请什么乐队。再一个,也想用这样一个机会,再让芦笙队表演一次,也许通过他们芦笙队的表演,还是能有一定的效果的。

    因为好长一段时间以来,村里人还都是追着芦笙队看热闹,以请到芦笙队为荣的。难道现在,芦笙就真的一点竞争力也没有了吗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刚好这一天,就在这个村子里,另有一家也有一堂喜事。他们请的是年轻人们的乐队。这是不是可以在同一天、同一个场地里大家比比,在这样两种娱乐方式同时存在时,总有一些喜欢传统芦笙的人,会站在他们这一边,会为他们捧场的。

    等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仰亚时,仰亚也觉得可以这样试一试。

    他也不相信,这芦笙在当地人心目中,就会一下子下降得这么厉害。同时,内心里也跟这个芦笙手想的一样,就是要在这样一个同时的‘舞台’上验证一下。到底还有没有喜欢芦笙队的人,有没有属于芦笙队的‘粉丝’。

    想了想,仰来答应了这个芦笙手,并且告诉他,还要多请几个芦笙队,要在当天,好好地吹一次,好好的表演一次。

    事情决定后,芦笙手们还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在各个村子里,只要有熟悉的人,都间接或者直接地告诉了大家——

    ‘天,寨子家有喜事,要有大型的芦笙唱堂表演。’

    同时,仰亚他们也作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提前把大芦笙队的人招集在一起重新对于他们那些表演过的节目又认真的排练了一遍。

    这一天马上就到了。

    这一天,一个寨子里有两堂喜事。这个,在以前也是有过的,大不了一家人就分成两伙,分别到不同的家里去随礼、去喝酒就可以了。帮忙的人,也看各自与两家办喜事的家里的亲疏远近而选择着去帮忙。这样,两家有喜事的也知道,遇到这种冲突的,各家之间也能理解。大家都尽力做到最好就行。

    可是,在今天,这两家一起有喜事却又有一点不同。那就是一家人请了现代的流行乐队,而另一家人却邀请了原来的传统芦笙队。这样一来,两家的喜事还在同一天开始,人们就开始议论了起来。开始都等着有好戏看了。

    这天,请了年轻乐队家的喜事是一对年轻人结婚,所以当然请的就是年轻人喜欢的乐队了。而另一家,是在给自己八十岁高龄的老父亲过高寿。所以,就以老人的爱好而定下了芦笙队的表演。

    结婚这一家,在头一天,都已经把当天所谓的舞台给搭起来了。红红绿绿、星星闪耀、喇叭高唱。

    而仰亚他们的芦笙队,也早早地来到了给老父亲做高寿的这家,在正堂里坐成了两排,芦笙慢慢地响了起来。好些熟悉的老曲子《恭喜》《拜寿》等了吹起来。

    做寿的老人,一早就穿上了新衣服,坐在堂前,迎接着来来往往的客人,开心地接受着亲人们对他的祝福。同时欣赏着仰亚他们芦笙队吹给他的《祝寿》等的曲子。模糊听到那熟悉的曲子和节奏,老人也跟着哼了起来。

    得到了今天‘老寿星’的首肯,仰亚他们心里也踏实多了。同时,也开始了他们的表演。一批批的来客,随着鞭炮声响,仰亚他们一次次地跟着主人一起到寨门到村口迎接。随着一次次的亲戚给老寿星祝寿拜寿,芦笙队也跟着跳起了拜寿的芦笙舞。

    而另一边,结婚的这家,从大清早把新娘接过来,就开始了他们的结婚仪式表演。和上次一样,什么婚礼仪式,什么拜堂敬祖宗等,都在他们设计好的那个舞台上进行着。

    这边,一些相关的迎接客人、接待客人等的传统仪式,都由着这家的阿爸阿妈操持着。好像和这边年轻人的婚礼也没什么联系,年轻就只管着自己玩得高兴就行。

    客人们交接完该有的礼节,多多少少也到这边来凑热闹。台上台下,主人客人高高兴兴的闹着、笑着。

    两家的晚宴,也基本上是在同一个时间开始,这也是传统习惯的作息时间。等远方的客人基本来到,等最亲近的舅爷、姑妈等来到以后,正席就要开始了。时间大概也就是下午的五点左右。

    两家都摆好了长长的宴席。

    两家长长的宴席差不多就要连在一起了。这也是村子里的习惯。凡是村子里有喜事,都要摆成长长的长桌宴。这一方面是由于长桌宴看起来热闹、壮观。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当地的吊脚木楼的限制。

    在红白喜事中,一户人家的吊脚木楼里是肯定接待不了这么多客人的。所以,就只能摆在寨子中的空地上,或者路边,而摆成了长长的宴席的形式,这就是长桌宴的来历。而这种长桌宴,由于人与人之间坐着的距离更近一些。所以,也会让人觉得,在长桌宴上,人与人之间会更亲近。

    两家差不多连接起来的长桌宴上,老人高寿这家,在主人的带领下,芦笙手跟在后面,一桌桌地给大家敬酒,感谢大家的到来,感谢大家来为自己家的老人祝寿。一杯杯酒一曲曲芦笙,一句句相互祝福的话,整个长桌宴上又多了几分亲近和温馨。

    而另一边,穿着婚礼服的新郎新娘也整整齐齐地走了过来,在家人的带领下,新郎带着新娘一桌桌地认识自家的亲戚,同时感谢大家的到来,感谢大家给予自己新婚的祝福。

    这边,乐队主持人拿着话筒,一步步跟着新郎新娘,一步步把那些祝福的话传到大音响里。是否好像要比祝寿这边要热闹得多。

    两家的客人也在相互看着,有那两边熟悉的,也有相互串过来的,喝一杯酒吃一夹菜,再相互说上几句话,其实也没有什么。整个的宴席过



0181、意外来客
    0181、意外来客

    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清晨的炊烟,傍晚的夕阳,那树那人那吊脚木楼,还有那层层的梯田。

    村子里,偶尔也会有一家两家有喜事的时候叫仰亚他们吹吹芦笙。但是,更多的时候,芦笙也就是仰亚以及几个老年人茶余饭后聚在一起的和消遣罢了。

    年轻人们,慢慢地有出去打工的,也有打工一两年又回来的。他们的乐队,继续在村子里疯狂着。

    这是一个金色的秋天,梯田里,一层层的稻子已慢慢地变黄,加上梯田周围绿绿的山,旁边的木楼黛瓦,别说那沉甸甸的收成,仅仅看这秋天的金色,都是一道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景。

    那条通往村子的石台阶路上,有几个小小的人影,不紧不慢地向着上面的村寨走来,时不时地又走进梯田里,躬着腰,抬着头。

    他们是几个真正来看风景的人,每一个人的手上都拿着长枪短炮式的相机,在田野里聚精会神的拍着。

    走近一看,他们几个,还不是一般的游客,而是几个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外国人。

    这几年,慢慢地,也会有一些人到村寨里来,特别是在这金黄的秋收季节。他们来拍拍照,拍那些将要成熟的稻子,拍那些随山势起伏的梯田,也拍那些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当然,对于那些挽着头饰、穿着民族服装的女人,也是他们最想拍的对象。

    不过,对于‘旅游’这个词,在村子里,大家也才是刚刚听到,他们不觉得到他们寨子里来的人是来‘旅游’,只是来玩玩而已。

    而像今天这样,几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来到这里,还是第一次。所以,好些人看着,特别是孩子,都围了过去,也把他们当成‘风景’来看了。

    这可让这几个外国人更高兴了。他们转过镜头,对准了孩子和妇女,长枪短炮的,确确实实认认真真地拍了一遍。

    “嗨,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嗯想不到,几个外国人还会说中国话,只是不太标准而已。

    “嗨,你好!”

    几个调皮的男孩,就这样跟‘老外’对上话了。“把你拍的我们,给我们看看可以吗”

    “ok!”听懂了的老外,把他们手里的长枪短炮取了下来,俯下身子,打开镜头,凑到了几个孩子眼前。几个小脑袋争相着挤了过去。

    有了大胆的男孩走在前面,后面被照了相的妇女们也凑了过来。看着镜头里的自己。

    “你们,能把里面的像片洗给我们吗”几个妇女问到。

    “ok!当然可以。可是,不是现在,你们把地址留给我们,我们回去洗出像片了才能给你们寄回来。”

    几个会写字的小孩,就在老外们提供的本子上,歪歪斜斜地写上了自己的地址。

    就这样,几个老外与这伙人开始活洛了起来,拍完了梯田里的,又跟着来到了村子里,来到了吊脚木楼下面。他们又对着木楼,对着老人孩子拍了一通。

    天,已经慢慢地黑了下来,可是,他们好像还有点意犹未尽。

    “我们今天,可以住在你们这里吗”

    “住在这里”

    这可是大家第一次听到,以前有那些来过的中国人,拍完了都是要回去的。也没有谁说是还要在这里住下来。更何况几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所以,没有一个人敢答应下来。

    转来转去,大家就把几个人推荐给了仰亚。因为,在这个村子里,只有仰亚接触过外国人,因为他曾经出国演出过。

    能够被推荐到这样的家庭,对几个外国人来说,他们更是喜欢,因为有一个出过国的人来接待他们,相互之间肯定会有更多的话题。

    “嗨,你好,你叫仰亚吗”

    “你好!你们好,我叫仰亚,你们这是------”

    “啊,我们是来你们村寨里旅游的,你们这里特别漂亮。所以,我们想在你们这里住下来,明天再继续拍,他们都推荐我们来找你。今晚,我们几个住在你家,可以吗”

    “住在我家”

    “嗯哼!我们可以付给你们家一点钱也行。还有,能不能也给我们几个做一餐饭”

    “哎呀,这倒不是钱的问题,那你们就住一晚吧。不过,我们家条件也不是太好,你们能住得习惯吗吃的,也只能和我们家一起吃了。”

    “啊啊啊,没事,你们家住什么,我们就住什么,你们吃什么,我们就吃什么。我们正想着这样呢。”

    这样,仰亚答应几个外国人住在了他家里。

    进了家,不管你是什么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那都是客人。所以,仰亚还是尽最大的努力要把客人待好。虽然天已经快要黑了,仰亚还是赶到稻田里抓了好几条鱼回来。家里还有现成的鸡蛋。通过务妮的一手好厨艺,晚上,端上餐桌的,已经是一桌非常丰盛的晚餐了。

    “啊啊,这可是我们吃到的最好最香的饭菜了。谢谢你,女主人。”

    “不用谢,家里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菜了,虽然你们是从国外来,也只能和我们一起吃我们家最平常的饭菜了。”
1...101102103104105...12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