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舞的传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高原风轻
‘阿爸、阿妈:
你们好!
又有好久没有给你们定信了,不知道二老在家里身体好不,家里的活累不如果太累,就不要干那么多了,多休息休息,够用够吃就可以了------
这个时候,阿爸你们的全县芦笙舞大赛应该已经过了吧,比赛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得了第一名我相信阿爸的水平,一定成绩不错。不过,就算是没有得到第一名,那也没有什么,毕竟全县那么多村寨,高手在民间啊,能够表现好自己,让大家快乐也就够了------
还有阿弟的学习情况怎么样啊,这马上以高考了,他可得要抓紧点------
今天,特意把这封挂号信寄到家里来,确实是有急事,亚金现在又是高三时期,我怕他好几个星期不回家,把事情给耽误了;另一方面,如果寄普通信件,也怕邮递员好久才到我们村里一次。所以,我才寄了挂号。
上一次,你们不是跟我说有关木根爷爷的事吗叫我在外面帮着找找,我通过我们外地的同学,还有各种报纸杂志等,这几个月,还真的有了消息-------’
一直看到这里,仰亚的心算是踏实下来,不是自己的儿子出什么事了,而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这时,仰亚才把信纸又放回信封里,拿着飞快地往家里赶紧。
“务妮,大小子来信了,大小子来信了。”
“嗯以前的信,不都是寄到二小子那里,再由他带回来吗这次怎么直接往家里寄了不会是有什么事情吧”
“开始,我也担心,我看了信了,老大没事,是一个好消息,木根爷爷有消息了。”
“什么木根爷爷有消息了”
仰亚迫不及待地又把信拿出来,当作务妮的面开始念起来。
“这还真是奇怪哈,这几十年没有消息的人,这一下子就找到了”
“是呀,原来,寅虎他们家都不知道怎么找,现在通过报纸、通过亚略他们这样的大学生信息交流,全国各地的信息,一下子就出来了。”
“哎,这还真的是一个好消息,不知道寅虎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得有多高兴啊。”
“那是肯定的,嗳,务妮,我看,得尽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银根爷爷他们。让他们也高兴高兴,然后我们再想办法去看看。看是不是真的是木根爷爷。”
原来亚略的信上说的,他们得到了寅虎给的信息后,就在报纸杂志的上面登了出来。同时,亚略也在他们学校的外地同学之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们,叫大家帮帮忙,看是否能找到木根爷爷。
结果,信息发出去以后,没过多久,就有人写信给亚略,说是他了解这样一个事实,那其中就有可能有他们说的木根爷爷。
那是一位中原地区、已经八十多岁的老红军爷爷,在报纸上看到亚略他们登的消息后,就给亚略写了回信。
在桂北的某个战场,当时死了好些人,而这其中,有一个人与亚略他们描述的十分相似,可能就有个人有存在。但是,由于时间久了,老红军爷爷也记不起叫什么名字了,是不是叫这样一个名字,他也记不起来了。
老红军爷爷也想去看看当年的‘老战友’。如果亚略他们愿意,可以去找他,他们再一起到桂北去看看,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们要找的人。
亚略接到了这封信,才把这个消息写信告诉阿爸。所以,才用了挂号加急。具体要不要过去找那位老红军爷爷,得由仰亚他们定。
仰亚是肯定要去找的,不要说银根爷爷他们那么迫切地想要找到自己的哥哥木根爷爷,就为了那把保存在自己家好几十年的老芦笙,也应该把木根爷爷找到,再把他‘接’回来。
“务妮,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去找银根爷爷他们,看寅虎他们是怎么想的,要不我们就一起去找找看,信上说的那个人是不是真正的木根爷爷。”
“那你快去吧。”
仰亚带上这封信,立马就去告知寅虎他们家。
银根爷爷得到了这个消息,听到说有了自己哥哥的消息,颤抖着手从仰亚的手中接过信,浑浊的老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哥,终于找到你了啊,终于找到你了,我们这就过去‘接’你回家,现在,马上!”
“爷爷,亚略这说的,那位红军爷爷说的,还不一定就是自大爷爷呢。”
“不管是不是,我都要去看看。我现在就要去。”
“爷爷,你都这么大年纪了,我和仰亚老师我们去看就行了,如果真的是,我们就把他‘接’回来,你在家等着我们就行了。”
“不,我一定要亲自去看看,亲自把我哥哥接回家来。”
“爷爷,那万一不是呢”
“怎么可能不是,那一定就是我哥哥,就是你的大爷爷。仰亚,你就带我走吧,现在就走,现在就走。”
“爷爷,你看,仰亚老师也这老远来的,总要吃口饭再走吧。”
“啊!不用,仰亚我们到下面的小寨子里再吃,那样快点。仰亚,你别怪爷爷,我们还是早些走吧。这次,就对不起你了,下次来,一定好好地做一顿饭给你吃。”
看着银根爷爷急切地样子,仰亚知道,再也控制不了木根爷爷的情绪了,不带他走,也是不可能的了。
这样,仰亚来到这里,其实连寅虎的家都还没进,就又坐着寅虎的小马车匆匆赶了回来。
一路上,银要爷爷又叫仰亚把那封信拿出来给他看了好几次,又由于眼睛不好,他又叫仰亚念了好几遍。最后,把那封信紧紧地揣进了自己怀里。
他们来
0229、战友啊战友(2)
0229、战友啊战友(2)
桂北某县,与湘西南相邻。同时也是古代‘岭南’与‘中原’的分界点,更是岭南进入中原的主要隘口,真有点传说中‘兵家必争之地’的感觉。
古秦国某始皇帝,为了统一‘岭南’地区,在此处修建了一条连通长江和岭南珠江的古运河——灵渠。从此,让秦军南下岭南提供了方便,这才得以胜利的统治岭南地区。
从此以后,桂北这一小县,就成了岭南与中原地区的咽喉要地,也是各个历史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必争之地。
直到本世纪中叶,这里发生了一场大的战役。
从中原过来的老红军爷爷(当年的一个小红军)就是参加过这次大战役的一员。
在那个各地军阀混战,内忧外扰的近代中国,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各地人民流离失所、四处逃荒,老红军爷爷也是背井离乡、外出逃荒中的一员。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打听到有一支军队,这支军队以红色的五角星为标志,听说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队伍,也是穷人的队伍。
一开始,老红军爷爷也没想那么多,能够参军,就有一碗固定的饭吃。所以,他来到了这支队伍当中。慢慢的,他还真的了解到,这支队伍与其他的军队有很多的不同。
这支队伍中,确实有很多的穷苦百姓家的孩子,但也有不少的读过书的‘知识分子’。大家虽然穷,可是过得很快乐。他们不打自己人,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赶走那些入侵我国大地、蹂躏我国人民的外国侵略者。
可是,却就有那么一些人,有着外国侵略者不打,而专门对付这支戴有红五角星的穷人军队。
在一个叫‘井冈山’的地方,老红军的队伍打了很多的胜仗,也把当地土豪地主的田分给老百姓耕种。
老红军的队伍,好几次打败了敌人的围攻。就在第五次反围剿的斗争中,老红军的队伍被迫退出了根据地,一路上西迁移。
几经转折,来到了桂北。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这里发生了一场极其艰苦的战斗。
老红军的队伍,来到了河边,却不想,这里的所有桥梁和船只都早已经被敌人破坏。军队根本就过不了河,而且行军的人也多、东西也多,一时间都被堵在了河的南岸。
他们刚刚来到时,还没有被敌人发现,所以,他们从附近的老百姓家里借来渔船,想趁着天黑把军队都渡过去。
当地的老百姓听说是红军到来,要通过这一带的河流,所有的老百姓都自发的组织起来,把自己家里有的小木般都提供了出来,有的甚至把自己家的门板都拆了下来,做成木筏的形式,帮助红军队伍过河。
可是,这么多人,这么多军队里要用的东西,哪是几条小渔船就能渡得了的。一个晚上下来,渡过去的人还不到聚集在这个渡口人员的十分之一。
可是,这时,好像敌人已经得到了红军要在这里渡河西进的消息,所以,天刚刚亮,就有飞机从头上不停地飞过。各个地方也都报来消息,敌人已经从南北两边派出了多路人马正在向着红军这边包围过来,而且尾随着红军来的追兵,也在一步步的靠近。
头上飞机在轰鸣,并且不时地投下炸弹。这更让需要渡河的红军感到困难。好多战友都牺牲在了敌人的炮弹下面。
可是,除了渡河,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前有围堵,后有追兵。等到中午的时候,已经远远的能够听到敌人的枪炮声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即将暴发。
各个指挥员,已经把能够安排的队伍都安排到各个主要据点去对付一步步围过来的敌人了。而这边需要渡河的人却没有能够渡过去多少。
一颗炮弹落在了河中央,又有好几个战友倒下了,两条渔船也被炮弹炸出了窟窿,河水在慢慢地向船里灌。船也在慢慢地向下游飘去,几个过来帮忙的当地百姓,还死死地抓住船沿,试图用几个人的力量,把破船救回来。
又一颗炮弹落在了他们身边,一下子,人和船都消失在了巨浪里,飞向了天空。半天才又慢慢的飘落下来,落在河水上,河水马上变成了一滩红色。
另一条破般还在漂着,几个战士和老百姓又要冲进水里去抢。
“停下,谁也不要再做无畏的牺牲了,一条船救不了我们所有人,别又把我们的人给炸飞了。”
旁边,一个已经血肉模糊的指挥员大声喊着,制止了又要下水救船的人。
又一架敌机从远处的天空呼啸着朝这边冲来,还是刚才那位血肉模糊的指挥员一声大喊——
“卧倒!!!”
一发炮弹就在他的身边爆炸。
等飞机的轰鸣声渐渐走远,所有人才从满身泥土中抬起头来。而刚才指挥员站着叫大家‘卧倒’的地方,已经是一个有一人多深的大坑。指挥员已经没有了人影。
可是,等不到人们对于指挥员的哀悼和悲痛,四面的枪声和飞机声又响了起来。
两个就在刚才指挥员倒下的坑边的战士,两人、四只眼睛已经血红,他俩抬起身边的一挺机枪,一个人在前面顶起支架,一个人在后面紧扣着机关,朝着天上飞过来的飞机,‘吐吐吐’的就是一阵连发,一道道火光直朝天上射去。
俯冲过来的飞机尾部冒烟了。
“机枪手,好样的,打着了,打着了,继续!!!”
两人听到喊声,又是一阵‘吐吐’。飞机屁股后面的烟越来越大,飞机飞得越来越低。终于朝着对面的一座山腰撞了过去。
一阵浓烟,飞机撞在了那个半山腰上。
“飞机被打落了!敌人飞机被打落了!”
好些人为这一次举动感到痛快,正想高喊几声。又一个指战员冲过来——
“还在高兴,还不赶快抓紧时间渡河!”
这一喊,大家才清醒过来,这还是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呢。
河边,百姓和战士们一起;或者说,早就已经分不清谁是兵、谁是百姓了,每个人身上都是水、都是血、都是泥。
天色已经渐渐地接近晚上,敌人的飞机也不是那么频繁了。
这时,当地百姓已经用本地的楠竹以及门板、木头等搭起了几座浮桥。正在让着所有的红军从上面渡过。深水区和容易被冲走的地方,已经跳下去了好几个人,他们死死的用自己的身体支撑起浮桥。有人被冲走了,旁边马上又挤上来几个人。有人被飞机炸着了,冲上来的人把被炸的人和桥一起抱在一起,他们都成了支撑浮桥的支柱。
从四处各个山头冲下来的敌人,已经进入了红军队伍;现在,就是一种无声的肉搏。
没有枪响,也没有了叫声,只有大刀、长矛和刺刀的人与人之间拼搏。
没有枪的百姓,拿来了自家的锄头和柴刀,还有棍棒。也加入了战斗当中,手上什么都没有的,河边有的是石头。比头还大的石头,一个个被他们举起来,向着对方砸去。砸到敌人的头上,又变成‘两个石头’向旁边滚去,再看看被砸中的敌人,身子上面已经没有人头了;一起滚走的,就是他们的人头。
红军战士和老百姓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虽然已经有好一些红军渡过了河,可是,不能渡过去的,还占大多数。还有就是河边倒下的,有敌人的尸体,也就同伴的尸体。
这一场战争,一直持续了五天五夜,四面的敌人上不来了,天上的飞机也没有了。可是,河边上,到处都是尸体,也不管是敌人的、还是战友的,还是当地老百姓的。就连那慢慢流走的河水都在‘流血’。
整个河里,也堵上了不少尸体,有的还在慢慢地向下游
0230、战友啊战友(3)
此章节?
0231、战友啊战友(4)
0231、战友啊战友(4)
听完了老红军爷爷的故事,大家基本上能够估计到,那位在战场上被炮弹炸断了脚的、会吹芦笙的、当年和红军在桂北打过仗的‘军人’,十有**就是寅虎的大爷爷、也就是银根爷爷的亲哥哥木根。
可是,要想真正找到木根爷爷,还有他现在到底在哪里,是死了还是活着;真的还要到当年的小红军、也就是现在的老红军爷爷和那两位‘敌人’抑或‘战友’分手的地方找起,也就是那个有着层层梯田的桂北壮族村寨,那位当年收留了他们的壮族大娘。
可是,这么多年,那位大娘肯定也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对于这件事,她会不会给她的后人留下点什么
第二天,仰亚、王波、寅虎等,跟着老红军爷爷一起,又坐了几个小时的车,才赶到当年的那个小寨。
可是小寨也变了,要不是有当地人给他们带路,恐怕连老红军都不一定能够找得到,也不知道眼前的的寨子,就是原来他曾经呆过的地方。
不过,村口,那棵当年他们在遇到大娘、停下来休息时的大树还在。老红军爷爷顺着大树的方向,搜寻着当年的记忆。
当年,大娘那个矮小的土房,已经变成了一栋三层楼的木房,有一半还是刚刚装修过的新木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