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剑起天下潮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白夜呐

    鲁正礼这时才想起早先经历,忙问道“怪老头呢”

    绿衣笑容收敛,却未刻意流露出悲伤神色,甚至有些安慰的温柔道“仙人已去仙人界。”

    鲁正礼却无这番内敛心志,神色颓然道“死了吗”

    绿衣道“对王老前辈来说,是解脱。他在二十年前就已心死,这些年,只是在等你。他说鲁家皇室气数已尽,受先皇也就是鲁公子的父亲多年积薪才勉强延续。到了你这一代,难逆天意。所以他一直在等你,等到你从王朝的纷争中脱离,然后带你回蜀山。地牢中不知年岁,这一等,便是二十年。而鲁公子也错过了习武的最佳时期。所以王老前辈才不得不以他一身修为,为公子洗髓,重锻筋骨。以后的修行,就要公子在蜀山自行砥砺。”

    换了他人诉说此事,鲁正礼必然会打断他,并且要求对方直接告诉他结论,王不瑜是否真的死了。可是此时说话的是绿衣,所以他听得很认真。

    他问道“如此说来,怪老头是为我而死的。”

    绿衣道“算不得如此。王老前辈,是为他自己死的,他死得如愿。若非是你,他二十年前就死了。”

    鲁正礼本能的要钻牛角尖,可是他不想让绿衣反感,就不再谈论此事。只是,他的心中,忽然有些惆怅和感慨。他和王不瑜之间,没有多少交集,完全是因为他的母亲,才平白受了这些恩惠。

    他自幼不喜儒文,爱读佛经,他相信因果。只是他不知道,他是上一辈的果,还是与蜀山的因。

    这些纷纷扰扰,没有在他心中纠缠多久,纵然心绪万千,也不及眼前红颜。

    于是他又问道“那你呢到了蜀山以后,你和我一起留在蜀山吗我早有听说蜀山是剑道魁首,天下剑修圣地,你如此喜欢剑法,何不如与我一同在蜀山学剑。”

    绿衣却道“公子好意奴家心领,只是蜀山剑道,从不外传。此事难圆,有劳公子挂心。”

    鲁正礼脱口而出道“我娶了你,就不算外传。”

    轻薄言语,却是肺腑之言,鲁正礼赤子之心,坦然出言。绿衣听惯了这样的话,却头一次见到如此真挚的眼神。这些年何止是无波的古井,几乎已经是干涸的枯井,也涟起波澜。

    王不瑜和那位皇妃的故事,如何,不令女子向往。






第二十章 蜀山行路难(一)
    


    鲁正礼的殷切期盼并没有得到回应,绿衣的恍惚一闪而逝,她已如败草,余生不过飘零入土,再无奢念。

    所幸这个话题被恰到好处的打断,二人所在屋舍房门推开,稚子抱剑闯入。

    正是那名用茅草抽烂鲁正礼脸的孩子,抱着一把比他人还高的无鞘赤剑,推门而入。

    纵然未入剑道,鲁正礼也认出来,这是王不瑜的剑,脱口而出道“快放下,小心划伤自己。”

    稚子白他一眼,一副懒得搭理模样,走到绿衣身边,冷漠道“尾巴都清理干净了。”

    绿衣点头,表示回应,也暗示此事不要多言。

    鲁正礼却自来熟道“这是你儿子吗”

    稚子怒目而视,还未出口就被鲁正礼抢先道“没关系我不介意。”

    然后对孩子说“以后我就是你父亲了。你不用那么着急喊我爹,我也没当过爹,我们都要互相适应。”

    他露出自以为最慈祥和善的微笑,对孩子拱手施礼道“以后请多指教。”

    纵然绿衣早先再三嘱咐,孩子此刻也忍无可忍,抬手一巴掌拍在鲁正礼光头上。若是换做以前,这一巴掌就算没有轰碎头颅,至少也能将他打晕。但此时的鲁正礼已经历过洗髓易骨,肉身达到人王之境,稚子未运气的一掌,除了响声大点,也无甚影响。

    这一巴掌拍得鲁正礼头皮发痒,他伸手去挠,却感受到一种诡异的光滑,随之而来的是神色惊变。

    “我我头发呢”

    三日后。

    蜀山有蜀道,世曰行路难,难于上青天。

    鲁正礼未上过青天,不知其难,但是对于已具人王体魄的他来说,这一段路,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三日同行,总算能与绿衣好好说上几句,但是大多也只是说着蜀山和王不瑜的事。关于绿衣和稚童,他甚至问不出来一个名字,唯一知道的,是他们二人来自东海桃花岛,而那个稚童,也不是她的儿子。

    鲁正礼生于高处,首锢于皇室礼法,世间礼法反而对其无所侵染,以至于他生性豁达得诡异。对于不能当这孩子的爹一事,甚至有些失落。

    于是稚子对他的白眼,就更多了。

    也是同样的原因,让他对于因传功导致的脱发也无甚在意,毕竟他自幼好读佛经。在他眼里,高僧大能的庄严宝相同样让人向往。只是他心有绿衣,红尘不净,否则就此顺势出家,也未尝不可。

    如今那柄本属于王不瑜的赤红长剑,自然交于鲁正礼手中。剑芒森然,却似从鲁正礼身上感受到了主人的气息,十分顺从。于是纵然宝剑无鞘,背在鲁正礼身后,也无不妥。

    他打算到了蜀山,再将这把剑交给蜀山之人。

    拥有过天下的人,对于宝物宝剑,实在没有过多的**。

    他自觉,余生所求,不过绿衣一人。

    于是他故意落后半步,想要窥瞧倩影。却不想无论如何放慢速度,绿衣始终保持在他身后一步的距离。

    无奈回头假意道“累了吗要不要就此歇息。”

    绿衣却深识人心,从鲁正礼稍有停顿的脚步,就知他意图。可是于她而言的女子礼,便是要退于男子半步。聪明的女人能辩心意,而如绿衣这样的女人,更能了他心意。

    所以这位货真价实的人王境女子,真就点头道“是有些乏了。”

    鲁正礼欣喜道“那我们在这里稍坐片刻再启程。”

    随行而来的稚童又对着鲁正礼翻了个白眼,看向绿衣时,却少年老成的露出无奈神情。

    蜀山有七峰,首峰为霄峰,取直入云霄之意。绿衣说,王不瑜就出自霄峰。

    而蜀道难之所以难,是因为各峰多是悬崖峭壁,常常行不多时便无路可走。徒以人力脚力,很多地方无法行进,除非是像那山猿挂壁而上。

    蜀山王氏,是当今天下用剑的第一世家,蜀山也是剑道第一圣地。传闻王氏先祖本不是蜀中人,早年御剑游江湖,见这蜀山七峰剑意凛然,如同天上仙人将七柄神剑没入人间。见山如剑,心有所感,终于突破圣人桎梏,跻身天人。

    王氏先祖自觉此乃自然天成的剑修宝地,才协同亲眷举祖迁移此地。

    说不得当真是风水洞天的福泽,自此以后,王氏后人,奇才频出。莫说总有天人强者从蜀山出世,便是动辄撼动山河国运的圣人强者,在蜀山,竟当以群论。

    所以,蜀山七峰,设立七剑。首峰霄峰为剑首,其人往往可成天人。而其他六峰六剑,大多也可成圣。

    而鲁正礼在酒楼所遇之人,蜀山王卓玉,号称剑胚,正是下一代七剑之首,霄峰的继承人。只是如今境界未至,在外游历。

    这些事,鲁正礼自然不知,他对江湖事的了解,仅限于蜀山剑道天下无敌这一层。

    三人在山间休息,也并非真的是体力不支,只是鲁正礼私心想要看看绿衣。恰逢行至难得的平坦处,顺势席地而坐。鲁正礼有话没话的找绿衣攀谈,三日的相处,他知道绿衣对自己身世身份守口如瓶,就不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其实他也不在乎,他只是想知道她的名字。

    所以发展到后来,话题深入浅出,鲁正礼问道“你今天鞋底什么花纹的”

    绿衣笑靥动人,却不言语。

    鲁正礼丝毫没有感受到冷落,反而沉溺在这样的笑容里,无法自拔。

    就在他快要流出口水之际,一声悠长厉啸,将他从美梦中惊醒。

    “那是什么”

    鲁正礼问道。

    “山魈。”

    绿衣答道。

    三人举目望去,就见一道黑影从山崖另一侧疯狂席卷而来,悬崖攀行如履平地,甚至可以说比常人平地奔跑还快。

    百丈距离眨眼而过,鲁正礼终于看清这头山魈,面似人脸却满是褶皱,双臂奇长,浑身黑色长毛覆盖,越是靠近,越是恐怖。

    鲁正礼何曾见过这等怪物,见此鬼脸急速靠近,本能就要后退,可就在他站起来那一刻,却不是转身逃跑,而是拔出身后赤剑迎了上去。





第二十一章 蜀山行路难(二)
    


    鲁正礼尊佛敬道,独疏儒术,听得“山魈”之名,尽知其形。

    书中所载,这是吃人的怪物。

    念及此处,鲁正礼非但不惧,更因绿衣在旁,只想着如何护她周全,生不出一丝退意。

    赤剑瑞玉本为单手剑,他双手持握,竖在身前,凝视飞速靠近的怪物。

    山魈的鬼脸似苦似笑,喜怒难明。猿臂几次舒展,就飞掠到三人所处的宽阔处,从高处跃起直落,宽大手掌紧握,冲着鲁正礼轰然砸下。

    鲁正礼没有丝毫作战经验,此刻手足无措,既不躲闪,也未摆开架势相扛。山魈双拳错开赤剑,精准无误的砸在鲁正礼胸口之上,将他深深砸入地面。

    此时有人欲要出手相救,却是平日里最看不惯鲁正礼的稚童,而绿衣,竟然侧身阻拦。

    稚童虽然身形停滞,却疑惑看向绿衣,目光中询问之意尤为明显。

    绿衣只是微笑摇头,稚童便知其心意,退回几步静静观战。

    鲁正礼被砸入地面,虽然声势浩大,却没有造成多严重的伤势。半步仙人以毕生功力为他洗髓,这具肉身,何止钢筋铁骨。

    他并未感到多少疼痛,只是觉得自己应该身受重伤,自欺欺人的面带苦色揉搓胸口,艰难的从深坑里爬起。

    以剑撑地,气喘吁吁地的躬着腰,仿佛光是站着就用尽全力。在场之人,除了他自己以外,别人都觉得他在演。

    唯一被他演技感染的观众,只有他自己。

    他觉得好痛,因为他相信自己好痛。

    此刻的他,认为自己的形象,一定无比悲壮,绿衣在他身后,即使看不见,他也能感受到她崇拜和心疼的神情。

    山魈似乎通了人性,看出鲁正礼眼神里的悲壮,很乐意成全他。于是又伸出长臂拉住鲁正礼的脚,在他还未反应过来时,就将他整个人如锄头掘地一般,在地上砸出一个新坑。

    鲁正礼只觉得光头哐当作响,强忍痛苦的表情都没做出来,就被山魈又一次举起,砸向另一头。

    山魈当真如同勤恳老农,以己为中心,以鲁正礼为锄,于它周身砸出一个个大洞。

    鲁正礼在如此连绵不断的头脑轰炸之下,竟然越发清醒。一开始的伤和痛都是他自以为的痛,时间一久,渐渐适应光头砸地的反馈,竟然已无甚知觉,意念终于通达。

    稚童见鲁正礼虽然被不断托举抽拽,表情却越来越祥和,恍若升天,也知其无事,干脆席地而坐,静观其变。

    绿衣亭亭玉立,自然不会像稚童一般无所顾忌,依旧恬静,站在原地,面露微笑的看着这一幕。

    三人晨间上山,行至此处,正当烈日悬空,已是中午。山魈拖着鲁正礼的脚,以其光头砸地,不知疲倦,在鲁正礼毫无反抗之下,就这样从中午砸到傍晚,直至落日西垂,黄昏降临。

    在被砸了一个时辰后,鲁正礼就不知时辰,神游天外。恍惚中,他隐隐觉得,是不是这一砸,就是一辈子。

    这个怪物不知道累吗

    所幸他也是个随和之人,怪物砸不死他,他也感觉不到痛苦,甚至诡异的觉得,在空中狂舞的感觉,有些惬意

    于是,慢慢的,他就

    睡着了。

    待到夜幕降临,鲁正礼舒舒服服的睡了个好觉,迷迷糊糊的伸出懒腰,正好是被山魈砸地之前,一伸手就撑在地面上。

    随之用力,就此从山魈大掌中挣脱出来。

    落地翻滚两圈,摇摇晃晃站起身来,一步踩空就要从悬崖上摔下,绿衣眼疾手快将其拉回,他才猛然惊醒,正视此时局面。

    山魈手中人甩空,第一反应以为鲁正礼被甩了出去,落下山崖。它这一下午砸人砸了整整三个时辰,也有些心不在焉,尤其是眼前一条状人影来回晃动,甚是助眠。所以手中脱力,它也吓了一跳。

    此时见到鲁正礼完好无损立在眼前,除了满脸土灰,也无异状,竟然开心的原地蹦跳,发出“咕咕”的声响。

    鲁正礼心性通达,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山魈传达的情绪,脱口道“魈兄,你在关心我”

    此怪似乎能通人言,竟然对着鲁正礼点了点头。

    虽然一见面就被砸了一下午,鲁正礼此时却开心的对绿衣道“它喜欢我,它在和我玩呢。”

    绿衣咯咯笑道“你觉得是就是吧。”

    鲁正礼正要作答,那熟悉的凌空之感再度袭来,这次山魈换了一只胳膊,提起鲁正礼另一只脚又要往地上砸去。

    绿衣及时出面对山魈道“山魈前辈,我等受王不瑜老前辈所托,有要事上山,请山魈前辈放行。”

    山魈十分人性化的用另一只手掌伸到绿衣面前晃了晃,又伸出三根手指,用力的推了两次。

    稚童不解道“这怪物什么意思,不肯放行我们就打上去。”

    绿衣微笑道“山魈前辈的意思是稍等片刻,再砸三下。”

    稚童嘟囔道“这还能商量”

    果见山魈说到做到,光头三次砸地之后,它将鲁正礼端端正正的立起,自己原地蹦跳着打转,嘴里发出“咕咕”的声音。
1...4344454647...9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