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
场地的中间,搭起了一座木棚,木棚的中间放置了一张桌子,桌子的上面,放着两柄单筒望远镜,这是东印度公司从海外运送来的最为先进的单筒望远镜。
吴宗睿走上了木棚,廖文儒紧随其身后。
木棚下面,特谢拉行了军礼。
“大人,可以开始了吗。”
“可以了。”
特谢拉立正,再次行军礼,接着转身,走向了不远处的红夷大炮,这次的发射,由特谢拉、科雷亚和亨利三人亲自来操持,而科雷亚和亨利就站在红夷大炮的旁边。
吴宗睿拿起了桌上的单筒望远镜。
一边的廖文儒还在发呆。
“文儒,拿着望远镜,看看开花弹的威力如何。。。”
远处大约两里地的距离,有一座小木屋,距离小木屋约十米的距离,是一堆石头,石头的周边,放置了一些木板,厚度五公分到十公分不等。
站立在特谢拉和亨利身后的军士,举起了手中的红色小旗帜。
很快,两队军士分散开来,目光全部看向了前方的小木屋和石堆。
廖文儒有些发懵,他不是很明白,要说前面的小木屋和石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红夷大炮发射出去的实心弹,一样可以彻底摧毁小木屋和石堆,至于说石堆旁边放置的木板,怎么看都不会有太多的作用。
小红旗举起的时候,吴宗睿的神色变得肃穆起来。
“发射。。。”
“轰、轰。。。”
两声炮响,研制成功的开花弹,呼啸着朝着前方而去。
吴宗睿的手指有些发白,身体一动不动,手持单筒望远镜,看着前方。
小木屋被开花弹击中,瞬间炸开,变成了小块的木板,飞向了四周,被开花弹击中的石堆,则是变成了一块块的小石头,飞向了周遭的木板。
吴宗睿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
开花弹的确研制成功了,落地的时候爆炸,尽管从表面看上去,威力还不是特别大,和几百年的炮弹无法比较,但现如今的开花弹,已经能够在战斗之中,造成一般人无法想象的杀伤力,如果开花弹用到战斗之中,不仅能够取胜,还能够在关键时刻扭转战斗的进程。
“大人,开花弹爆炸了,请您到前方去检阅。”
吴宗睿点点头,放下手中的单筒望远镜,走下木棚。
军士将战马牵过来。
吴宗睿忽然想到了什么,扭头对着身边的廖文儒开口了。
“文儒,登莱新军的所有战马,都要再次训练,让战马习惯火炮的轰炸,能够在火炮巨大的轰炸声中保持镇定,这一点至关重要,务必马上开始训练。”
“大哥,我
第二百七十章 不一般的见识(1)
罗典召以莱州副将的身份,驻扎旅顺岛,全权负责处理一切事宜,牛犇以游击将军的身份,协助罗典召管理旅顺岛的一切事宜,他们率领五千军士驻扎旅顺岛,首要的任务有三个,第一是稳定旅顺岛的局面,安抚百姓,尽量减少因为尚可喜造反形成的巨大动荡,第二是做好全面的防御部署,坚决打退皇太极和后金鞑子的进攻,第三是详细甄别,找出留在旅顺岛的后金鞑子的奸细。
牛犇协助罗典召,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甄别奸细。
皮岛的惨重损失,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皇太极和后金鞑子安插的奸细,其实毛文龙被袁崇焕斩杀之后,后金就开始往皮岛安插奸细,将皮岛驻军的所有情况掌握的一清二楚,后来军士混入到皮岛驻军之中,不过是时机成熟,可以采取行动了。
旅顺岛决不能出现此等的情况。
罗典召和牛犇拥有很有利的局面,主要是登州新军有着极强的纪律性,绝不会骚扰百姓,只要军队稳定,与百姓的关系融洽,军民一心,后金和皇太极就没有任何的机会。
当然,驻扎旅顺岛的军士,军纪军规是特别强调的,任何人都不能够违背。
罗典召和牛犇率领的军士在旅顺岛驻扎下来之后,源源不断的商船前往旅顺岛,运送去粮食等急需的物资,这些物资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稳定旅顺岛的局面,同时,罗典召派遣部分的军士,前往金州等地侦查,将旅顺岛周边的局势,禀报给吴宗睿。
辽东,盛京。
尚可喜率领的两万多人的队伍,终于抵达。
皇太极出城三十里迎接,对于尚可喜大加赞誉,达变通权,知明运之倾危、识时势之向背等话语脱口而出,赏赐尚可喜大量的钱财,现场敕封尚可喜为总兵官,两千余水师军士,依旧归于尚可喜直接指挥,这份殊荣,让尚可喜惶恐,一路上忐忑不安的心思完全消失。
尚可喜归顺后金,还是带有一些资本的,近百艘大大小小的战船,水师官兵两千余人,两万多的百姓,其次就是粮草战马以及大量的军械。
水师是后金以及皇太极最为缺乏的,尚可喜的归顺,无异于雪中送炭。
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尚可喜是第一个主动归顺后金的,皇太极所拥有的汉军,全部都是被后金鞑子打败之后,无奈之下归顺和投降的。
这也难怪皇太极如此的高兴。
皇宫,大政殿。
皇太极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面的诸位贝勒大臣,内心之中有了不一般的满足感觉。
代善、多尔衮、多铎、济尔哈朗、豪格、岳托、阿济格、杜度、阿巴泰等人,全部坐在下首,这些人,可谓是后金最为精锐的所在了。
天命十一年,大明天启六年,皇太极继位,成为后金的大汗,不过这个时候,他的权力并不是特别的稳固,甚至有些虚,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留下了四大贝勒共同处理国政的制度,而其他的三个贝勒,分别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继大汗位的皇太极,不过是四贝勒。
经过数年努力,一直到天聪六年,也就是大明崇祯五年,皇太极才通过诸多的手段,废除了“四大贝勒,俱南面坐”的规矩,将权力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到了这个时候,四大贝勒之中的二贝勒阿敏,被皇太极囚禁,剥夺了一切的爵位,永世不得翻身,三贝勒莽古尔泰病亡,大贝勒代善急流勇退,主动承认了皇太极的绝对权力。
当然,皇太极很清楚,皇宫里面的斗争远没有结束,后金的八旗之中,皇太极亲自掌控的有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代善掌控的有正红旗和镶红旗,十四弟多尔衮掌控正白旗,十五弟多铎掌控镶白旗,表弟济尔哈朗掌控镶蓝旗。
这里面,除开代善,多尔衮与多铎两人为亲兄弟,掌控正白旗和镶白旗,权力不小,而八旗的旗主之中,唯有济尔哈朗是皇太极死忠的支持者。
八旗有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皇太极掌控的正黄旗、镶黄旗和正蓝旗,属于上三旗,其余的则属于下五旗,上三旗和下五旗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朝中的王公贵族,大都出自于上三旗,上三旗属于后金大汗亲近的奴才,下五旗之人,见到了上三旗之人,是要行礼的,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回避。
如果能够从下五旗进入到上三旗,被称之为抬旗,对于满人来说,是巨大的荣耀。
历史上大清的皇帝,也是通过不断抬高上三旗的地位,来掌控朝政,巩固自身的权力。
皇太极在巩固权力的过程之中,不仅仅要注意八旗的旗主,还要注意其他的王工贝勒,他很清楚,没有绝对的权力,就无法做事情。
继位大汗以来,皇太极推行了很多的政策,譬如说推行汉文化,丈量土地,将归公的耕地发放给农户耕种,效仿大明朝廷,建立起来朝廷,设立了满六部和汉六部等等,这些举措,使得后金的实力大幅度的增强。
对于汉人的态度,皇太极完全不同于其父亲努尔哈赤,皇太极规定,尽管汉人依旧是满人的奴隶,但满人不可随意的杀戮汉人,汉人也可以独立的耕种土地,同时,皇太极对于大明王朝的文武官员,极力的招募,轻易不愿意杀戮,而且,皇太极要求诸多的王工贝勒,取得作战胜利之后,一般情况下不准屠城。
第二百七十一章 不一般的见识(2)
皇太极脸色变化,所有人都能够看到,多尔衮和多铎选择了沉默,阿济格熟视无睹,依旧用手指着济尔哈朗,而且步步紧逼,眼看着就要动手了。
“够了,我请你们到大政殿来,是来商议事情的,不是来动手的。。。”
皇太极沉稳有力的声音,几乎要穿透整个的大殿。
上位者的气质,这一刻彰显无遗。
阿济格明显感觉到了,扭头看了看皇太极,嘴里依旧嘟嘟囔囔。
“臣弟就是觉得济尔哈朗瞎说,不服气,要是济尔哈朗还说善待汉人,我还要揍他。。。”
“阿济格,这么说,我善待尚可喜,你是不是也要揍我了。”
皇太极看着阿济格,冷冰冰的抛出这句话。
阿济格愣住了,他忘记了今天这场朝会的目的,就是商议如何善待尚可喜的事情,而且他更加不会忘记,两年前莽古尔泰也是在大政殿上面,拔出弯刀对峙皇太极,最终遭遇到严惩,被冠以“御前露刃”之罪名,革去其贝勒衔,郁郁而终的事情。
代善再次站起身来开口。
“大汗,阿济格莽撞,忘记了今日朝会需要商议的事情,还请大汗赎罪。”
代善的话语,让皇太极的怒气,犹如撞见了一团棉花,无处发泄。
这种感觉很不爽,可皇太极没有更好的办法。
“二哥,我不会怪罪阿济格,我只是提醒阿济格,今后的朝会,大家都要规规矩矩。”
多尔衮和多铎的神色好了一些,尽管他们对阿济格也有些看不惯。
“既然你们认为我善待尚可喜有些问题,那我就给你们好好解释一番。”
“父亲以十三福铠甲发兵,经过了数年的打拼,让我后金降服和统一了蒙古部落,在辽东立足,现如今,除开我满八旗,还有蒙古的左营和右营,还有汉军,都是我后金的力量。”
“我满八旗经历了数年的发展,规模壮大了很多,可我满八旗拥有的兵力数量,你们都是心知肚明的,我们的总兵力不过十多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连我满八旗十四岁的男丁,五十岁的男人全部都算上了。”
“你们是不是以为,凭着我满八旗的十多万大军,就能够彻底荡平中原,就能够统一天下,你们真的以为大明的军队不堪一击吗。”
“就算是大明军队不堪一击,可是他们拥有雄厚的物力和财力,阵亡数万的军士,马上又能够招募更多的军士,源源不断,这些年我们在辽东进剿明军,获得了太多的胜利,剿灭大量的明军,关宁锦防线依旧有大量的明军军士驻守,可我们后金如何,我们的军士,阵亡之后,有那么多的男丁补充吗。”
“二哥、十四弟、十五弟,你们都是旗主,你们说说,若是兵力损失了,你们是不是能够马上补充起来兵源。”
代善、多尔衮和多铎同时摇头,这方面他们倒是不敢夸下海口。
“我身为大汗,决意承袭父志,入主中原取代大明朝廷,统一天下,不辜负父亲对我的期望,可我深知,想要入主中原,绝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大明朝廷延续数百年,实力雄厚,不客气的说,对于我后金,大明朝廷就是大象,尽管这头大象已经垂垂老矣,但威力还是巨大的。”
“我们想要彻底击溃大明朝廷,不仅仅是依靠我们满八旗,还要依靠蒙古左右营,还要依靠汉军,只有吸纳了各方面的力量,我们才能够不断壮大实力,才能够真正与大明朝廷一决高下,彻底击溃大明朝廷。”
“大凌河之战的教训,诸位忘记了吗,阿敏的教训,诸位忘记了吗。”
皇太极说到这里,大殿里面瞬间安静下来。
大凌河之战,祖大寿率领明军拼死抵抗,就算是身陷绝境也不愿意投降,耗费了后金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其原因就是阿敏曾经在北直隶私掠的时候,采取了一系列屠城的行径,甚至不放过那些已经投降的明军军士。
皇太极正是抓住这个原因,以阿敏丢失了北直隶滦州、永平、迁安、遵化四座城池的罪名,剥夺其所有的功名,终身囚禁。
皇太极扫视了一番大殿,神色愈发的严峻。
“我善待尚可喜,就是想着有更多大明将领前来投靠,多尔衮,多铎,你们瞧不起汉人,瞧不起汉人的将领,我不怪你们,可你们要知道,马光远、石廷柱、王世选、刘之源、金砺和李国翰等人,哪一个不是骁勇善战,多尔衮,马光远和石廷柱曾经跟随你作战,你不也说过他们拼死向前,有着我满人的勇猛吗。”
“汉人的智谋,我们更是不能够轻视,父亲同样重视这方面,要不然也不会时常听从范文程、宁完我和马国柱等人的建议了。”
“退一步说,能够招募更多大明的将领和军士,让他们冲锋陷阵,打败打垮更所的明军,也是为我们满八旗保存实力。”
“相比较来说,我摆出了姿态,招募归顺我后金的明军将领和军士,又算得了什么。”
“我倒是希望诸位,日后作战的时候,也能够善待投降和归顺的明军军官军士,不断壮大我后金的实力。”
。。。
皇太极说完之后,盯着众人,脸上没有丝毫的笑容。
依旧是代善站起身来开口。
“大汗的苦心,臣明白了,臣一定遵照大汗的要求,善待汉人。。。”
皇太极几乎没有看代善,只是微微点头,对于这位曾经成为准大汗继承人的二哥,皇太极一直都是防备的,如果不是代善一贯的低调,关键时刻的顺从,皇太极早
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聪明人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皇太极脸色铁青,看着跪在前面的兵部大臣。
旅顺岛再次被明军水师占领,这是皇太极刚刚获知的消息。
根据皇太极掌握的情报,皮岛驻扎的水师以及旅顺岛等地驻扎的水师,属于渤海湾一带明军战力最强的水师,至于说蓬莱驻扎的水师,空有其名,而大明最为强悍的水师,驻扎在福建沿海一带,属于归顺大明王朝的海防游击郑芝龙节制。
按说皮岛驻扎的明军水师被歼灭,驻扎在旅顺岛的明军水师归顺了后金,大明王朝无力派遣其他的水师占领旅顺岛和皮岛等地了。
想不到这么短的时间,居然有明军水师再次占据旅顺岛。
如此以来,皇太极苦心经营、破掉皮岛明军的举措,岂不是大打折扣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