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新龙里的变化也是明显的,守卫这里的军士达到了五千人,寻常人等无法靠近新龙里,就连安远县知县大人,包括赣州的知府大人,想要前往新龙里,也要得到允许,才有可能进去,地方上的耆老和甲长,因为熟悉,想要进入新龙里反而方便很多。

    任何的话语,说的人多了,众人也就相信了,没有人会去追根溯源,当那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所有人都会习惯性的接受。

    。






第九百一十六章 精确的部署
    


    卢发轩在南直隶以及南方开始为吴宗睿鼓与呼,北方的曾永忠和史可法等人,同样想到了这一点,他们都是读书人,对于正统和传承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京城已经被大顺军攻陷,皇上自缢身亡,大明朝廷不复存在,天下大乱之际,正是吴宗睿出头之时,不过如何让天下的读书人都心服口服,还是需要动一番脑筋的。

    山海关,大明兵部尚书陈新甲并未离开,其伤感的情绪也逐渐开始缓和,至于其携带的圣旨,已经交给了吴宗睿,这道圣旨本就是皇上给予吴宗睿的,留在身上也没有什么意义。

    几天时间以来,曾永忠在百忙之中,与陈新甲一同到距离山海关不远的前屯和高台堡去转悠了一圈,与其他人一样,陈新甲被前屯和高台堡的平静繁华震动,对于吴宗睿治理地方的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不断的询问曾永忠这样那样的问题。

    陈新甲是举人出身,以举人的功名出任大明的兵部尚书,这样的情形是非常少见的,这也说明陈新甲的确有一定的能力,而且做事情更加的实际,注重过程的同时,更加看重结果。

    北方大乱的时间很长了,自崇祯二年后金鞑子侵袭之后,几乎就没有怎么平静,农户和百姓遭遇天灾,衣不蔽体、食不裹腹,还要时时刻刻担心战斗厮杀的来临,河南、陕西和山西的很多地方,都是赤地千里,好多的村庄几乎就没有人了,农户要么成为流民,要么就加入到大顺军之中,想要平静活下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如此的大环境之下,以往人人见人怕的辽东,居然变成了另外的一番天地,这让陈新甲不得不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眼看着陈新甲陷入到沉思之中,态度出现了转变,曾永忠果断做出了决定,让陈新甲专程到山东去看看,看看山东的情形,或许会发生彻底的改变。

    曾永忠这样做,目的非常明显,大明朝廷已经不复存在,朝中的内阁大臣和六部尚书等高官,关键时刻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如果能够帮助吴宗睿吸纳这些人,不管今后安排他们做什么,都有利于巩固吴宗睿的统治地位。

    陈新甲乘坐漕船前往山东之后,曾永忠将目光对准了大明七省总督、领兵部尚书衔的洪承畴,其实洪承畴的影响力,远远大于陈新甲,而且洪承畴已经对吴宗睿表示了臣服,只不过在南京的时候,洪承畴遭遇到时任南京兵部尚书张国维和兵部右侍郎宋贤的讥讽,情绪有些消沉,来到辽东之后,几乎就呆在锦州,足不出户罢了。

    洪承畴来到山海关,已经是三月下旬。

    曾永忠亲自到城外去迎接洪承畴,让洪承畴异常的吃惊。

    两人并排朝着城内而去的时候,乔明俊正在城门口等候。

    “曾先生,洪大人,大人正在总兵府厢房等候二位。”

    曾永忠点点头,看着有些犹豫的洪承畴开口了。

    “洪大人,大人召见,肯定是有什么紧要的事情,您不妨与在下一道前往。。。”

    。。。

    看见今日厢房的曾永忠和洪承畴,吴宗睿微微的点头。

    “先生,洪大人,李自成派遣专人送来了信函,给我的条件很丰厚啊,只要登莱新军愿意归顺大顺军,我一个王爷的爵位是跑不掉的,而且李自成还愿意与我一道治理天下。。。”

    吴宗睿刚刚说完,曾永忠便忿忿的开口了。

    “李自成想的倒是美,一山不容二虎,他难道不明白其中道理吗,大顺军不过占领了北直隶的部分地方,占领了京城,李自成就真的以为自己是皇帝了,就以为天下人都归顺他吗,大人,属下觉得,必须要回复李自成,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要求李自成归顺我登莱新军,我登莱新军也可以给予他一定的承诺。。。”

    曾永忠说完,一直都在仔细听的洪承畴开口了。

    “大人,下官觉得曾先生的建议不妥,李自成要求登莱新军归顺,这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登莱新军大可不必理睬,不过彻底剿灭大顺军、斩杀李自成是必须的,李自成造反多年,征战南北,在地方上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表现特别的顽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登莱新军不能够给李自成任何的机会,必须要彻底剿灭。。。”

    洪承畴说完,廖文儒也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洪大人所说的有道理,我登莱新军必须彻底剿灭大顺军,斩杀李自成,不仅仅是李自成,还有张献忠等流寇。。。”

    曾永忠的脸色微红,有些着急的开口了。

    “廖都督,曾大人,在下刚才只是沿用李自成的信函说事情,并非说放过李自成。。。”

    吴宗睿挥挥手。

    “诸位,我本来就没有打算放过李自成和大顺军,从京城获悉的情报得知,这几日,大顺军正在集结,看样子是准备征伐山海关了,既然李自成下定了决心,我们就成全他。”

    说话的时候,吴宗睿已经走到了桌案旁边,其余人也跟着走过去。

    桌案上面的地图,已经画满了标注。

    吴宗睿指着地图开口了。

    “征伐大顺军的部署,我都做出了安排。”

    “以廖文儒率领十万登莱新军将士,在山海关迎击李自成麾下的大顺军,这一场战斗,非常的关键,我料定,李自成至少率领四十万以上的军士前来征伐,他希望通过这场战斗,打败我登莱新军,彻底的占领山海关,消除京城的所有隐患。”

    “以刘宁率领的十万登莱新军将士,从天津卫出发,急行军赶赴京城,对京城发起进攻,务必在李自成离开京城的这段时间,彻底的占据京城,端掉李自成的老巢。”

    “以罗典明率领的五万登莱新军将士,在张东涛等人的协助之下,断绝李自成后撤的所有道路,我想李自成一旦遭遇到失败,在无法回到京城的情况之下,肯定会前往陕西。”

    “李自成想要回到陕西去,务必要取道顺义、昌平、延庆和保安州,进入山西,从山西回到陕西,我们登莱新军就在这一路上设伏,一点一点的敲掉他大顺军。”

    吴宗睿双手紧握,右手敲击桌案上面的地图。

    “我登莱新军三路大军,任何一路都不能够出现疏忽,否则就很有可能放跑李自成,留下巨大的隐患,北方各地凋零,百姓已经陷入崩溃之中,想要恢复平静,需要不少的时日,如果我们还要长时间的征伐,百姓无法承受,整个北方也无法承受。”

    “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大顺军的战斗力一般,只不过士气颇为高涨,这能够从一个方面提升他们的战斗力,不过大顺军的老毛病依旧存在,那就是能够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也就是说,大顺军的抗压能力不够,如果作战取得了胜利,他们能够一鼓作气,扩大战果,一旦遭遇到失败,他很有可能出现崩溃的局面。”

    “李自成能够率领大顺军一路攻破京城,已经是一代枭雄了,可惜的是,他没有注重大顺军的基础,或者说他不关注大顺军的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一次,我们要抓住李自成和大顺军这个致命的弱点,给予其毁灭性的打击。”

    。。。

    部署完毕,吴宗睿看向了廖文儒和洪承畴。

    “文儒,洪大人,你们可有不同的看法。”

    廖文儒摇摇头,表示没有什么可说的。

    洪承畴略微的思索了一下,缓缓的开口了。

    “大人的部署异常的精确,想必李自成和大顺军这一次是穷途末路了,下官有一个建议。”

    曾永忠和廖文儒同时看向了洪承畴,吴宗睿倒是没有怎么注意,眼睛还看着地图。

    洪承畴不以为意,继续开口了。

    “下官觉得,刘都督率领的十万登莱新军将士,从天津卫出发,发起对京城的进攻,可以把握好时机,那就是李自成离开京城,快要抵达山海关的时候,刘都督在这个时刻发起对京城的进攻,争取一举拿下京城,这样对于李自成来说,就是毁灭性的打击,试想一下,李自成丢失了京城,前方面临驻守山海关的十万登莱新军将士,后方有十万虎视眈眈的登莱新军将士,他将要失去所有的依靠,军心必定大乱。。。”

    廖文儒首先点头,曾永忠也跟着点头。

    吴宗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洪大人的建议很好,这个部署,我也考虑过,如此做有两种结局,其一是李自成和大顺军彻底乱了,这样我们就能够通过一次到两次的战斗,彻底剿灭大顺军,其二是李自成没有了任何的退路,破釜沉舟,与我驻守山海关的登莱新军决一死战,那么这场战斗,规模就不一般了,到时候刘宁率领的登莱新军将士,也要从京城出击,前后夹击围剿大顺军。”

    吴宗睿说完,廖文儒跟着开口了。

    “大人,属下觉得,不妨让李自成破釜沉舟,这样可以消除所有的隐患,若是京城的局势复杂,可令罗典明率领部分的登莱新军将士,驰援京城,领张东涛留守开封府城,稳定河南行省的局势。”

    吴宗睿笑着点点头。

    “那好,就如此部署,我们通过这一战,彻底稳定北方的局势。”





第九百一十七章 定鼎之战 1
    


    脸色铁青的李自成,狠狠的将手中的信函扔到地上,抬脚准备用力踩下去的时候,刘宗敏进入了房间。

    在刘宗敏的面前,李自成不会掩饰自身的情绪。

    “这个吴宗睿,太狂妄了,登莱新军有什么了不起,真以为我大顺军害怕他吗,以为我李自成害怕他吗,哼,这一次我要亲自领军,前往山海关,彻底剿灭山海关的登莱新军。。。”

    刘宗敏走过去,捡起了地上的信函,放在了桌案上面。

    “闯王,其实我早就预料到了,登莱新军不会臣服我大顺军的,按照您的要求,四十万大顺军将士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准备,随时都可以开拔。”

    李自成麾下的大顺军,总数超过百万人,不过最为精锐的作战部队,也就是老营的军士,不超过三十万人,加上各地归顺的明军军士,总数也就在四十万人左右,至于说其余的军士,用来守卫城池、维持秩序可行,真正用来作战只不过是炮灰。

    登莱新军是大顺军最为强悍的对手,也是大顺军稳定北方局势最大的隐患,所以这一次,刘宗敏集中了大顺军最为强悍的军士,准备对山海关发起进攻,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彻底打败驻守山海关的登莱新军。

    至于说山东驻守的登莱新军,李自成和刘宗敏倒不是特别的着急,只要大顺军打败了驻守山海关的登莱新军,局势就一定会出现重大的变化。

    李自成其实有些烦躁,十多年的征伐,终于率领大顺军攻破了大明京城,灭掉了大明王朝,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谓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不过后院起火,大顺军副总管张东涛在河南反了,投奔了登莱新军,这样陕西与山西等地的局势也变得扑朔迷离。

    京城是李自成打算登基称帝的地方,陕西是李自成的老巢,两处都不能够有丝毫的闪失,当初得知张东涛反叛的消息,李自成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陕西,他险些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回到陕西去,不过大顺军的主力全部集中在京城的周遭和北直隶,平定京城的局势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所以李自成才强忍内心的冲动。

    李自成内心还有一丝的幻想,那就是登莱新军能够归顺大顺军,这样北方的局势就能够完全稳定下来,若是登莱新军愿意归顺,李自成甚至可以原谅张东涛和李岩等人。

    这最后的一丝幻想破灭之后,李自成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种压力,就算是当年大顺军仅仅剩下十余骑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

    刘宗敏行动迅速,李自成还是满意的。

    “宗敏,你做的不错,不知道牛金星和宋献策准备的怎么样了,大军的粮草是不是筹集的差不多了。”

    刘宗敏没有开口回答,四十万大军出征,需要的粮草数量不菲,想要准备好充足的粮草,还是要耗费极大的精力,这段时间,牛金星和宋献策在京城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关押了大明朝廷归顺的不少官员,这些官员的家人拿出来大量的银子之后,官员才得以释放。

    前两天,刘宗敏听见牛金星和宋献策给闯王禀报,说筹集到的银两,已经超过三千万两,足以维持一段时间的开销了,当时闯王是很高兴的,认为牛金星和宋献策做的很不错。

    对着站在门口的亲兵挥挥手,李自成开口了。

    “让牛金星和宋献策到我这里来。。。”

    亲兵离开之后,刘宗敏犹豫了一下,看着李自成开口了。

    “闯王,您一直都在太岁坛署理政务,的确是不方便。。。”

    李自成看了看刘宗敏,摇了摇头,没有开口说话。

    刘宗敏有些泄气,他的说辞不行,远远比不上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有关登基称帝的事宜,牛金星和宋献策都劝不动闯王,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刘宗敏没有发现一个敏感的变化,以前牛金星和宋献策劝李自成登基称帝的时候,李自成都是开口明确反对,这一次没有开口反对,这是最大的变化。

    接近半个时辰过去,牛金星和宋献策来到了太岁坛。

    进入营房的时候,刘宗敏看着牛金星和宋献策微微的点头。

    还没有等到李自成开口,牛金星就抱拳开口了。

    “闯王,臣与宋兄已经筹集到四十万大军两个月的粮草,府库里面存有白银三千万两,臣还在努力的四处购买粮食,只不过京城的存粮不是很多了,不过闯王放心,臣会想办法从其他的地方购买粮食。。。”

    牛金星的禀报,让李自成非常高兴,他忽略了牛金星说到京城粮草不足的问题,这不是他考虑的问题,只要大军征伐的粮草足够就可以了。

    站起身来之后,李自成拿起了桌案上面的信函。

    “哼,登莱新军,我这就领兵灭掉你们。。。”

    牛金星抬头看向李自成,再次抱拳了。

    “怎么,牛金星,你还有什么事情吗。”
1...342343344345346...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