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曾永忠等人已经建议举行大吴朝廷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为朝廷和地方补充人才,但吴宗睿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对于武举人和武进士的科举考试,同样要加入文化方面的知识,今后文官原则上不得插手军队的事宜,每逢作战的时候,也不存在让文官领兵作战,武官自成一个系统,主要就是负责军队的各项事宜,包括作战、训练以及维持国家稳定等等。

    武官与文官的地位对等,绝不存在重文轻武的情况。

    军队是国家的柱石,绝不能轻废。

    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吴宗睿伸了伸懒腰,这段时间太辛苦了,事情也太多了,好在绝大部分的事情都落实下去了,跟踪督办的情况也不错。

    “皇上,曾大人和史大人求见。。。”

    高起潜轻声禀报的时候,吴宗睿看了看摆在旁边的吊钟。

    吊钟是亨利等人专门从西方带来的,火器局根据吊钟的原理进行了改进,将十二个时辰的文字全部放置到吊钟里面,这样就能够准确的看到时间了。

    “都快戌时二刻了,先生和宪之还有什么事情吗,好了,请他们进来吧。”

    曾永忠进入文华殿的时候,不经意的看了看摆在旁边的吊钟。

    “皇上,臣与史大人是专门来禀报任用官吏事宜的。。。”

    吴宗睿点点头,新王朝创立之后,官吏的任用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嗯,说说吧,朝中与地方的官吏,缺额还是不少,我近段时间听说了,不管是朝中的官吏,还是地方的官吏,都异常的忙碌,很少有时间休沐,看样子我们要确定官吏专门歇息的时间了,有张有弛才可行啊。。。”

    吴宗睿说话的时候,绝少自称为朕,这一点曾永忠等人也习惯了。

    “皇上,臣与史大人禀报官吏任用的事宜,牵涉到前朝内阁首辅陈演,李自成麾下的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还有张东涛将军提出了建议,认为李岩属于文武双全的人才,不需要留在军中,可到地方上去做事情。。。”

    曾永忠已经将奏折呈上来。

    高起潜小心的将奏折递给了吴宗睿。

    紫禁城的太监数量已经不多,虽然吴宗睿还没有裁撤十二监,但紫禁城的太监是绝对不能够干预朝政的,而且吴宗睿已经下旨,禁止自行阉割之人进入到皇宫之中,看样子,吴宗睿是打算彻底裁撤太监的。

    吴宗睿看了看高起潜。

    高起潜躬身行礼之后,退出了大殿。

    奏折不是很长,吴宗睿几分钟的时间就看完了,曾永忠等人的奏折,有事说事,没有什么废话,更没有什么恭维的话语。

    “先生,宪之,你们的意思是说,朝廷还是要任用陈演、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的,以展现海纳百川的气魄,这样做,会有更多的人拥护我吗。”

    曾永忠连忙行礼。

    “皇上说的是,当下朝廷和地方都需要人才,有不少人还在观望,更有一些明朝的遗老遗少,嘴里说着誓死效忠大明王朝的话语,这批人的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产生的影响很坏,臣故而建议,任用陈演、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以展现皇上和朝廷的气魄。。。”

    吴宗睿微微点头。

    “先生说得不错,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世上没有完人,就看朝廷怎么使用人才,你们提议任用陈演、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我认为可以,但是你们记住一点,除非是遇见了真正的贤能,我们可以屈膝去迎接,好比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孔明,其余时候,朝廷要以自身强大的力量吸引人才。”

    曾永忠和史可法同时看向了吴宗睿,他们显然还没有完全明白其中意思。

    吴宗睿倒是没有觉得奇怪,继续开口了。

    “我们提倡以民为本,强力推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其根本的意思,并非是想着彻底打压哪一个阶层、以抬高另外一个阶层,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让王朝强大和强盛,只要王朝真正的强盛起来,绝大部分的人才就会主动投奔朝廷,主动要求做事情。”

    “讲武堂学堂的任务很重,我本来打算亲自去授课,告诫朝中和地方的官吏,时刻都不能够忘记以民为本的理念,可惜南方还没有平定下来,先生,你是内阁首辅,宪之,你是吏部尚书,如何的用人是你们最为主要的职责,朝廷的治国理念,你们都是清楚的,所以你们要亲自前去讲武堂学堂授课,亲




第九百四十九章 各怀鬼胎
    朱聿键看着桌案上面的奏折,脸上显露出来郁闷的神情,虽然登基称帝了,可朝中大小的事宜,几乎都是郑芝龙等人决断,就连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黄道周,也无可奈何。

    朱聿键登基称帝之后,册封郑芝龙为平虏侯,郑鸿逵为定虏侯,郑芝豹为澄济伯,郑彩为永胜伯,这四人已郑芝龙为老大,郑鸿逵、郑芝豹和郑彩都是郑芝龙的兄弟,他们掌控福建境内所有的军队,朱聿键如果想着调动军队,必须得到郑芝龙的首肯。

    朱聿键并不单纯,饱经磨砺的他,知道郑芝龙在福建独大,当初拥立他成为皇帝,如果没有郑芝龙的点头,根本不可能。

    不过朱聿键并不想做傀儡皇帝,他想着有一番作为,希望能够振兴大明王朝。

    朱聿键数次暗示黄道周,除了得到黄道周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什么都没有,当然,黄道周话语里面也透露出来另外的一层意思,那就是缓缓图之。

    黄道周进入大殿的时候,朱聿键脸色迅速恢复了正常。

    “黄大人,有什么事情吗。”

    黄道周的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

    “皇上,好消息,大好的消息啊。。。”

    朱聿键楞了一下,脸上也露出了期盼的神情。

    “黄大人不用着急,慢慢说就是了。”

    黄道周点点头,对着朱聿键抱拳开口了。

    “皇上,臣得到了准确的消息,平虏将军、湖广总兵左良玉,山西总兵刘泽清,凤阳总兵高杰,都率领麾下的大军,前往浙江的杭州,此外还有浙江总兵刘泽清,这四人统领的大军,总兵力超过三十万人啊。。。”

    黄道周的话语,让朱聿键的脸上露出了不一般的神采。

    “黄大人,这真的是好消息,朕高兴啊,这是老天保佑我大明啊。。。”

    朱聿键和黄道周都明白,如果没有外来军队的支援,那么福建境内,肯定是郑芝龙说了算,至于说大军出击征伐的事宜,压根不用提及,郑芝龙的目的是保住自身的利益,而军队是郑芝龙最大的依靠,怎么可能让其他人染指。

    可如果左良玉等人率领大军进入福州,情况就不一样了,三十多万军士,足以动摇郑芝龙在福建的地位,到了那个时候,朱聿键就真的有可能掌控天下,光复大明王朝了。

    不过高兴的情绪没有持续多长的时间,朱聿键的神色暗淡了。

    “黄大人,这左将军、高总兵、刘泽清总兵以及刘良佐总兵都远在杭州,朕相信他们都是我大明王朝的忠臣,可距离太远,他们未必肯进入福建啊。。。”

    黄道周不以为然的摇头。

    “皇上,臣愿意前往杭州,劝解左将军等人率领大军进入福建,听从皇上之调遣,臣以为,浙江依旧在皇上治下,乃是我大明之领地,可令浙江总兵刘泽清驻扎杭州,维持浙江之稳定,令左良玉、高杰与刘良佐领兵进入福建。。。”

    朱聿键也摇头了。

    “黄大人,不知道平虏侯对此事是怎么看的,若是平虏侯对此事由看法,左良玉等人也不一定能够进入福建啊。。。”

    朱聿键还没有说出他真正担忧的地方,数十万大军需要粮草,而且是大量的粮草,如果左良玉等人率领大军进入福建,得不到粮草的补充,军队很有可能就彻底乱了,到了那个时候,福建的局面很有可能无法收拾了,平虏侯郑芝龙富可敌国,能够拿出来大量的粮草,但人家绝对是不愿意的,好生生的统领着福建,突然又外人闯进来了,谁都不情愿。

    黄道周脸上,依旧是不以为然的神情。

    “皇上,臣以为,不必担心平虏侯的态度,这福建是我大明之天下,可不是平虏侯的地方,若是平虏侯不允许左良玉等人进入福建,那就让平虏侯调遣大军,听从皇上调遣,离开福建,首先前往湖广与四川等地征伐,光复我大明王朝。。。”

    朱聿键略微思考了一下,点了点头。

    “黄大人说的是,既然要光复我大明王朝,朕也就不必要有那么多的顾虑了,朕亲自去说服平虏侯,只是黄大人前往杭州,朕不放心,是不是派遣其他人前往杭州。。。”

    黄道周连忙对着朱聿键再次抱拳。

    “皇上,此事非臣莫属,臣一定让左良玉、高杰与刘良佐率领大军进入福建,臣只要皇上的圣旨。。。”

    朱聿键再次的点头,站起身来,走下御辇,来到了黄道周的面前。

    “黄大人,那就辛苦你了,朕这就下旨,等着你的好消息。”

    。。。

    福建,总兵府。

    郑芝龙的神色不是很好,看着郑鸿逵、郑芝豹和郑彩等人,没有开口说话。

    郑鸿逵看了看众人,满不在乎的开口了。

    “大哥,您有什么担心的,左良玉、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就算是全部到福建来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数十万大军,哪里可能携带那么多的粮草,再说了,他们在福建没有丝毫的根基,到时候还是要听从大哥的调遣。。。”

    郑芝龙鼻子里哼了一声。

    “四弟,你想的太简单了,皇上与黄道周大人商议,其目的就是想着逼迫我出兵,前往湖广要四川一带征伐,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一旦让左良玉等人进入福建,想着让他们离开就很难了



第九百五十章 各自妥协
    郑芝龙带着郑森前往皇宫,拜见皇上朱聿键。

    之所以带着郑森,郑芝龙也是有想法的,郑森是郑芝龙的大儿子,也是诸多的子女之中最有出息的,崇祯十一年,郑森就考中了生员,且是地位最高的廪膳生员,得到了朝廷的补助,而且郑森能文能武,出落的一表人才。

    皇上朱聿键对郑森的印象很好。

    虽然有了郑鸿逵的建议,不过郑芝龙还是比较担心的,毕竟朱聿键是一个有能力、有想法的皇上,对于这样的人,郑芝龙一方面防范,一方面也是敬佩的。

    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黄道周也在皇宫之中,还有两天的时间,黄道周就要出发前往杭州,去招募左良玉等人前往福建,圣旨已经下了。

    “臣拜见皇上。。。”

    朱聿键连忙挥手。

    “平虏侯,在朕的面前就不要多礼了,这是郑森吧,几日不见,更加的精神了。。。”

    郑森连忙给朱聿键行礼。

    朱聿键脸上带着笑容,走下了御辇,来到了郑森的面前。

    “平虏侯,朕可真的是羡慕你,有一个好儿子啊。。。”

    皇上赞誉郑森,郑芝龙自然是高兴的,脸上带着笑容,连忙对着朱聿键抱拳行礼。

    “犬子无能,都是皇上的赞誉,郑森,还不赶快拜谢皇上的赞誉。。。”

    郑森准备行礼的时候,朱聿键拉住了郑森的手。

    “不用多礼了,朕想好了,赐姓郑森朱姓,赐名成功,朕以为,我大明王朝一定能够成功的光复。。。”

    不仅仅是郑芝龙,就连黄道周的脸色都有些变化了,皇上的这个恩典可不一般了。

    郑森跪下了,对着朱聿键叩首行礼。

    “臣感谢皇上隆恩,一定竭尽全力报效朝廷,光复我大明王朝。。。”

    自此,郑成功如同一匹黑马,一跃成为隆武朝的重臣,得到了无数的关注。

    郑芝龙的脸上虽然带着笑容,但嘴角略微的抽搐。

    等到郑成功站立起来之后,郑芝龙对着朱聿键抱拳再次开口了。

    “皇上,臣听闻平虏将军、湖广总兵左良玉将军,江西总兵刘良佐将军,以及凤阳总兵高杰将军,齐聚浙江杭州,与浙江总兵刘泽清将军会合,其兵力达到了三十余万人,臣以为,这样的力量,应该为皇上所用,如此光复我大明王朝指日可待。。。”

    黄道周瞬间瞪大了眼睛,看着郑芝龙,刚刚他还和皇上商议,担心郑芝龙的态度,想不到郑芝龙主动上门来了,主动说及此事,难道皇上册封郑成功,感动了郑芝龙吗。

    这样的想法瞬间被黄道周否定了,虽然黄道周有些耿直和迂腐,但绝非蠢笨之人,他知道郑芝龙属于心狠手辣之人,曾经做过海盗头目,生性狡诈,轻易不会被感动。

    没有等到朱聿键开口,黄道周对着郑芝龙抱拳开口了。

    “平虏侯,本官受皇上委托,后日启程前往杭州,招募左良玉等人,为光复我大明王朝而竭尽全力,刚刚皇上要求臣将此事通禀平虏侯,看看平虏侯是什么态度,想不到平虏侯以大明天下为重,本官佩服之至啊。。。”

    郑芝龙对着黄道周摆摆手。

    “黄大人这话说的,我肯定是全力支持光复大明王朝的,我本来是大明王朝的臣子,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啊。。。”

    黄道周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平虏侯请受本官一拜。。。”

    郑芝龙接受了黄道周的一拜,接着也开口了。

    “黄大人一心为国,是我辈的榜样,黄大人也接受我的一拜。。。”

    看见郑芝龙与黄道周之间客客气气,相互钦佩,朱聿键是最为高兴的。

    “平虏侯,黄大人,今日是朕最为高兴的一天,来人啊,传御膳房,准备酒宴,朕要亲自给平虏侯与黄大人敬酒,成功,你也要参加啊。。。”

    祥和的气氛,没有维持多长的时间,朱聿键和黄道周都清楚,左良玉等部来到福建之后,粮草是最为关键的,左良玉等人不可能携带很多的粮草,如果没有郑芝龙的支持,他们压根无法在福建安身,如果军士因为缺粮而劫掠地方,那福建的局势就彻底乱了。

    趁着这祥和的气氛,黄道周主动提及了粮草的问题。

    “平虏侯,本官以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左良玉、高杰与刘良佐部,兵力超过二十万人,粮草消耗巨大,若是得不到平虏侯与地方的支持,不可能在福建安定下来,此事还要烦请平虏侯鼎力支持啊。。。”

    黄道周说的如此的直接,郑芝龙也没有拐弯抹角。
1...357358359360361...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