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你们是什么人,胆敢攻击朝廷大军。。。”

    “哦,驻扎在府邸里面的是朝廷大军吗,我倒是没有想到啊




第一百二十三章 统筹规划
    正月初五,刘宁与春梅的婚礼举行,简单热闹。

    刘宁二十岁,春梅十六岁,两人成婚之后,搬进了中间的院落,有了一个单独的套间,陈灵雁安排春梅的妹妹跟随在身边照顾,这让春梅异常的感激,其实陈灵雁早就看出来了,春梅有意让妹妹也嫁给刘宁,自此两姊妹生活在一起,也能够相互照应。

    家中的事情,基本都是陈灵雁负责管理,吴宗睿没有干涉,几天时间过去,陈灵雁和玉环对徐佛的印象很不错,她们时常一起在后花园闲逛,陈灵雁有学问,徐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确能够说到一起去。

    春节休沐期间,吴宗睿难得清闲,基本都在家中陪着陈灵雁等人,一家人其乐融融。

    陈灵雁怀孕近两个月,妊娠反应开始出现,偶尔会呕吐,吴宗睿格外的小心,时刻提醒陈灵雁注意,也时刻告诉柳隐好好照顾。

    正月初六,辰时。

    厢房,罗典召带着一脸的倦意,将信函与檀木箱子放在了桌上。

    两天多时间的连续奔波,沿途还要时刻警戒,几乎都没有休息,平日训练的成果终于体现出来了,九百多里地,单人单马的情况之下,无人掉队,就连罗典召都感觉到吃惊。

    放在一年前,这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吴宗睿打开信函,仔细看起来,罗典召则是站立在一边。

    一刻钟时间之后,吴宗睿放下了信函,并没有打开檀木箱子。

    “罗典召,说说你们剿灭夏镇匪帮的情况,简洁一些。”

    “是,少爷,按照您的安排,正月初四子时,队长率领我们对夏镇匪帮展开了进攻,行动的过程很顺利,府邸里面的土匪全部被剿灭。。。。”

    “说说军官和军士是什么情况。”

    “军官和军士在后院休息,前院行动的时候,他们从后院撤离,队长安排我率领的一百名护卫兄弟守住了后门,杀死了土匪,抓住了三个军官和军士,他们说是驻守夏镇码头的守备衙门军士,还对我大声嚷嚷,队长当时有些紧张。。。。”

    吴宗睿微微点头。

    “知道了,你们先去吃饭,一会我给廖文儒写封信,你带回去,按照时间计算,廖文儒他们回到淮安府,大约在正月二十左右,你们辛苦一下,将信函送到南阳码头去,交给廖文儒,切记,你们路过夏镇的时候,务必万分的小心。”

    “少爷,属下知道了,准备吃过饭之后就离开,赶往南阳。”

    “也好,护卫的训练不可松懈,我这里还有几封文书,你带回去,交给廖文儒,跟随你来的十名护卫,乃是护卫队伍中的精锐,你们都要小心,要懂得保护自身的安全。”

    。。。

    罗典召离开之后,吴宗睿打开了檀木箱子。

    六颗夜明珠、几百片金叶子,折合相当于近四十万两白银,寻常人家如果有了这么多的钱财,可谓是真正的富贵之家了。

    算上檀木箱子里的财富,吴宗睿手中已经有了十颗夜明珠,制作精巧的金叶子也不少了。

    廖文儒将缴获的夜明珠和金叶子悉数送来,其意思是明确的。

    吴宗睿倒不是特别的在乎这些钱财,不过护卫未来的发展,离不开钱财的支撑,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护卫后勤的保障是最大的事情。

    将檀木箱子关上之后,吴宗睿走到了门口。

    刘宁等候在门口。

    吴宗睿看了看刘宁,笑着开口了。

    “刘宁,昨日才新婚,这几天也没有多少的事情,你好好歇息一番。”

    “少爷,我不用歇息,我知道您一定有事情,刚刚罗典召离开,我就在这里等着了。”

    “好吧,进来说话,将门关上。”

    刘宁没有坐下,站在一边,吴宗睿也没有坐下。

    “刘宁,我有一些想法,牵涉到你,想着问问你,你要考虑清楚。”

    “少爷,只要是您安排的事情,我一定做好。”

    盯着刘宁看了好一会,吴宗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你在我身边的时间不短了,陪着我的时间,比陈灵雁她们都要多,你虽然学识不多,但聪明,我不想你离开我的身边,昨天你大婚了,也让我安心了许多,我本来想着让你在家里好好歇息一段时间,陪陪春梅,现在看来,时间上不允许了。”

    “信义帮护卫队伍,具体情况你都知道,我想让你加入其中。”

    “你进入护卫队伍,并非是普通的军士,而是要倾力打造斥候队伍。”

    “斥候的作用,我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斥候是军队的眼睛,真正发挥出来作用,可以决定战斗的胜败,所以说,斥候的训练不同于一般军士的训练,要求严格很多。”

    “现如今是罗典召率领斥候,不过情况不是很好,让你去领导和训练斥候,绝非简单的事情,你加入护卫队伍之后,需要学习,掌握相关的知识,这样才能够胜任。”

    “军队最为主要的一点,就是忠心和服从指挥,这方面我是完全相信你的。”

    “你好好准备一下,正月二十之后,就到淮安府去。”

    吴宗睿刚刚说完,刘宁跟着开口。

    “少爷的安排,我绝对服从,可少爷身边也不能够无人服侍啊。”

    “这你就不用担心了,去做好准备,等候我的通知。”

    刘宁离开之后,吴宗睿再次陷入到沉思之中。

    不能说罗家兄弟不行,不过他们在军中的



第一百二十四章 调整
    正月十五刚过,刘宁离开了南京,赶赴淮安府城。

    尽管信义帮漕运船只尚未回到山阳县,不过吴宗睿已经不着急了,如果说漕运船只回转途中遭遇到进攻,他应该得到消息了,迄今为止尚无消息,那就是一切平安。

    按照时间计算,正月十五之前,信义帮船队应该过了夏镇码头。

    刘宁离开南京城,吴宗睿舍不得,春梅更是舍不得,不过为了建立起来一支强悍的斥候队伍,吴宗睿必须做出这样的选择。

    正月十九,官府休沐的最后一天,陈思宇回家了。

    腊月三十之前,陈思宇两次去了秦淮河,过了腊月三十,陈思宇就离开了南京,前往苏州和扬州一带游历,一直到正月十九回到南京。

    陈思宇出门游历耗费的银子,全部是吴宗睿拿出来的,从安远县来到南京城,陈思宇一共也就带了一百两银子,从腊月到正月十九,陈思宇用去的银子已经不止这个数目。

    正月二十,卯时,吴宗睿来到了官署。

    桌上摆着塘报,还有部分的文书,这是府衙的吏员整理出来放置在桌上的。

    崔云辉调到上元县出任正七品的县丞,已经上任一段时间,这让吴宗睿感觉到不大习惯了,以前断案的文书都是崔云辉帮忙整理和送来的,甚至很多的判词都是崔云辉起草的。

    刚刚打开塘报,刑房的司吏进来了。

    “大人,有人拜访您,正在寅宾馆等候。”

    “哦,是什么人。”

    “这,属下不是很清楚。”

    吴宗睿无奈的点头,站起身来,朝着寅宾馆的方向而去。

    刚刚到点卯的时间,就有人到府衙来拜访,而且是在寅宾馆,吴宗睿的确感觉到奇怪,这个时候能够进入府衙寅宾馆的,必定是官吏,思来想去,应该没有哪个官吏来拜访。

    寅宾馆在府衙的最前方,吴宗睿快步走过去。

    看见了寅宾馆外面的身影,吴宗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路廷兄,什么时候到南京来的,怎么不早点说一声啊。”

    卢发轩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瑞长兄,我已经调到南京吏部来了。”

    吴宗睿楞了一下,这才注意卢发轩身上的官服。

    “恭喜恭喜,原来路廷兄出任南京吏部的主事了。”

    “没有什么值得恭喜的,宪之兄调到京城的户部去了,也是户部的主事,要不是想到瑞长兄你在南京,我也。。。”

    卢发轩的话没有说完。

    从湖广黄州府辖下的正七品广济县知县,调整到南京吏部出任正六品的主事,一下子提拔了两级,的确算得上是提拔,但卢发轩肯定不会特别的高兴。

    南京的六部属于闲置的部门,甚至被称作是养老的部门,其中的兵部尚书有一定的权力,户部尚书在管辖钱财方面有一定的权力,其余的尚书几乎没有什么事情做,至于说六部里面的官吏,更是没有什么权力,终日无所事事,点卯就是混日子。

    无所事事就意味着俸禄的减少。

    知县虽然在品阶上面属于正七品,比不上正六品的南京吏部主事,可是在收入方面远远的强于主事,这里面的缘由所有人都明白。

    说的不客气一些,南京六部的官吏,几乎没有什么灰色的收入,基本都要靠自己,也就是那些遭遇到排挤或者是没有多少背景之人,才会到南京六部就任。

    稍微有一些背景,都可能出任京城都察院正七品的监察御史,虽说品阶一样,可身份是京官,要强上很多,譬如说史可法,调往京城的户部出任正六品的主事,那就是标准的提拔和重用,绝非卢发轩可以比拟的。

    卢发轩肯定是没有什么背景之人,得不到很好的举荐,所以才会被调整到南京的吏部。

    “瑞长兄,我还没有来得及恭喜你呢。”

    卢发轩的这句话,让吴宗睿的身体哆嗦了一下,一直以来,他都有些担心,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被调整,如果调整的地方依旧在南直隶还好说,调整到北方就惨了。

    后金鞑子还在北直隶一带肆虐,以身殉国的官吏数目也不少,官员调整的幅度不小。

    吴宗睿记忆里面的历史,皇太极亲率后金鞑子入关劫掠,攻破了不少城池,很多驻守城池的官吏都是宁死不屈,最终战死,如此空缺的职位自然出来了。

    崇祯时期官员的调整速度之快,远非几百年之后可以想象的,有的官员任职一两个月的时间就可能被调整,飞黄腾达的人不少,遭遇贬斥的人更多。

    吴宗睿担任应天府推官的时间不足半年,年龄也不大,可是其任职的履历呈奏到京城吏部的时候,会被认定为两个年头,完全符合调整的规矩。

    卢发轩调整到南京吏部,虽然没有什么职权,不过消息还是知道一些的,应该不会乱说。

    “路廷兄,你可不要忽悠我,我到应天府衙才多长的时间,怎么能够和你比较。”

    卢发轩看了看吴宗睿,咬咬牙开口了。

    “瑞长兄,我也就是知道一些消息,还不能够确定,我刚刚上任,昨日才到吏部去点卯。。。”

    吴宗睿挥挥手,跟着开口了。

    “我知道,只是想问问,路廷兄知晓一些什么传闻。”

    “这个,只是听说你即将出任知州,具体是什么地方,我真的不清楚。”

    南直隶辖下有滁州、徐州、和州与广德州四个州,其中滁州与和州紧靠着应天府,距离南京城都不是很远,滁州州城距离南京城一百三十里地左右,和州州城距离南京城一百四十五里地左右,广德州州城距离南京城三百五十里地,不过徐州就不同了,属于南直隶辖下最为偏远的地方,北面紧靠着山东,西面紧靠着



第一百二十五章 仕途之路
    回到官署,吴宗睿的怀里揣着吏部的敕书。

    五品以及五品以下的官员任命,是没有圣旨的,吏部下发敕书即可,不过吏部的敕书是皇上同意的,也算是皇上的圣旨,四品以及四品以上官员的任命,则需要皇上的圣旨了。

    坐下的时候,吴宗睿的脑子有些乱,还没有来得及调整好思绪。

    滁州属于直隶州,知州为正五品的品阶,比其他散州从五品的知州高半个品阶。

    滁州下辖滁州县、全椒县和来安县三个县,州衙在滁州县城。

    大明一朝,知州与知县的区别不是太大,其职权低于正四品的知府。

    如果用几百年之后的行政区划来衡量,明朝的府相当于地级市,明朝的县相当于县市,这都很好理解,明朝的州就有些特殊了,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比较的,一定要找寻,那就是某些地级市辖下的副厅级的开发区。

    从官员升迁的角度来看,正四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品阶,一旦成为正四品的官员,就算是进入了皇上的视野,得到提拔和重用的机会明显增多,不过明末官员的调整太过于频繁,这个原则慢慢被模糊了。

    官员升迁速度的快慢,还是要看自身所处的职位,金榜题名之后,如果进入了翰林院,那是不用说的,有着光明正大的前途,最终进入内阁也不稀奇,到地方出任知县或者推官,而后调到京城去,进入权力中枢,提拔的机会也很多,一直在地方任职,从知县一步步上升,恐怕一辈子熬出来,也就是正四品的知府。

    吴宗睿的情况有些特殊,殿试二甲进士,授官从六品应天府推官,接着到滁州出任正五品的知州,其品阶的升迁速度是惊人的,关键是年龄,只有十七岁。

    “吴大人,恭喜了,府尹大人请你过去。”

    “谢谢刘大人,我这就过去。”

    刘方胜脸上的笑容有些奇怪,颇有些皮笑肉不笑的滋味,吴宗睿倒是没有介意,应该说他能够出任正五品的滁州知州,有詹士龙举荐的功劳,也有贺逢圣在京城鼓吹的作用,还应该有胡应台和董其昌等人的默许。

    不到半年的时间,从应天府推官升迁为滁州知州,刘方胜等人肯定是嫉妒的。

    走到厢房外面的时候,吴宗睿整理了一下衣冠。

    不过一年时间,詹士龙已经牢牢掌控了应天府衙,赵从荣、刘方胜和蔡思杰等人,从刚开始的观望桀骜,到如今的服服帖帖,詹士龙的目的初步达到了。
1...4748495051...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