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做官需要恩威并施,仅仅依靠威严肯定不够,还需要施以恩典,吴宗睿就是最好的例子,全心全意的支持詹士龙,不长时间就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相信赵从荣等人能够明白其中意思。

    “吴大人,恭喜你了。”

    “瑞长谢谢大人的提携。”

    “坐下说话吧。”

    看着吴宗睿坐下,詹士龙再次开口了。

    “瑞长,到滁州出任知州,也是独自管理一方了,滁州乃是直隶州,紧靠着应天府,一举一动都受到关注,我想你一定能够很好的治理滁州。”

    “瑞长还请大人指点一二。”

    吴宗睿的态度,让詹士龙满意,点头之后跟着开口。

    “其实也没有什么,主要还是维持地方上的稳定,朝廷的塘报,你都看过了,北方不是很太平,后金鞑子还在京畿一带肆掠,好在孙大人主持大势,抵御后金鞑子,想来京畿一带恢复平静,不需要多长时间了,陕西一带流寇肆掠,同样让朝廷头疼,我以为,你到了滁州之后,主要还是关注民生的事宜,只要老百姓稳定了,地方上自然稳定了。”

    “谢谢大人教诲,瑞长记住了。”

    詹士龙轻轻叹了一口气。

    “瑞长,吏部的敕书已经到了,我不妨告知你,朝廷对你刚开始的决定,并非是滁州知州,而是准备将你调到京城的兵部,在我看来,能够到兵部去,对你还是好一些,也不知道为何,朝廷居然让你出任滁州知州。”

    “大人,瑞长能够出任滁州知州,已经很满足了。”

    “也罢,如此你到滁州之后,好好做事情,依我看,不长时间,你就可能掉到京城去。”

    离开厢房,吴宗睿回到官署,迅速收拾桌上的书,他没有什么需要移交的材料,春节之前手头所有的书都归档了,桌上的书不过是刑房司吏送来的书。

    仅仅几分钟时间,吴宗睿收拾完毕,站起身准备离开府衙了。

    按照敕书上面的要求,他需要在二月初赶赴滁州上任,还可以在家中歇息几天的时间。

    虽然是到滁州出任知州,距离南京城不是太远,不过每月就是休沐的时间能够回到南京城,与家人团聚,所以在家中歇息的这几天时间,还要考虑如何安排好家中的事宜。

    府丞赵从荣出现在官署门口的时候,吴宗睿已经准备离开了。

    “吴大人,恭喜了。”

    “不敢,下官在府衙这段时间,还要谢谢赵大人的关心照顾。”

    “说不上说不上,吴大人,府尹大人本想着在寅宾馆设下酒宴,为你庆贺的,不过时间方面颇为仓促,故而委托我来送行,这是府衙的一点心意。”

    赵从荣将一个锦袋放在了桌上。

    吴宗睿看了看桌上的锦袋,眼角跳动了一下。

    “谢谢府尹大人的关心,谢谢赵大人的关心。”

    “客气了,吴大人步步高升,他日可不要忘记我们这些同僚了。”

    赵从荣将锦袋放到




第一百二十六章 苦口婆心
    翌日一大早,陈灵雁便开始布置,吴宗睿前往滁州上任,需要携带哪些用品等等,每一项物品都要专门收拾,而且需要准备最好的。

    一直到午时,家中丫鬟和下人都在为这件事情忙碌,包括陈思宇都没有闲着,就连吴宗睿都觉得小题大做了,没有必要如此细致,不过他不会开口说什么,这都是陈灵雁的一颗心。

    吃饭之后,吴宗睿前往厢房而去,陈思宇跟着过来了。

    进入厢房,还没有等到陈思宇开口,吴宗睿就说话了。

    “是不是想着跟我到滁州去看看。”

    陈思宇连连点头。

    “是啊是啊,国子监开课还有一段时间,我想着到滁州去看看,距离也不是太远。”

    吴宗睿微微叹了一口气,他已经看出来了,陈思宇的心思压根就没有在学习上面,就算是在国子监读书,通过努力取得了监生的功名,乡试多半没有什么希望。

    吴宗睿身边缺人,但他不会让陈思宇跟着自己,陈思宇的性格里面,有一丝纨绔的迹象,如果不能够花费力气矫正,将来不会有多大的出息。

    “这次不急,我到滁州去赴任,情况也不是很熟悉,无法关照你,你跟着去也不可能在周遭游历,再说国子监开课也只有十来日的时间,你还是好好准备,国子监开学之际,会有相关的考试,这些日子,你在家里好好温习功课。”

    听见吴宗睿这样说,陈思宇有些沮丧的低下头。

    看见陈思宇这个样子,吴宗睿再次开口了。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来到南京也有月余的时间,期间到苏州等地游历,看到的全部都是繁华的情形,或许觉得家乡安远县不值一提了,不过我要告诉你,安享繁华需要付出,陈氏家族并非是官绅家族,无法让你在南京好好的生活,你若是依靠陈灵雁,行走在外面也无法抬头,将来你将家人接到了南京,如何的生活,你需要多想想,我想你还是好好读书,少去想南京和苏州等地的繁华。”

    陈思宇抬头看了看吴宗睿,脸上明显带着不服气的神情。

    吴宗睿再次的叹了一口气。

    “该说的我都说了,如何选择和思索就是你的事情了。”

    午时刚过,詹兆恒前来拜访了。

    国子监二月初才会开学,詹兆恒还有时间。

    “恭喜瑞长兄,今日我可是来讨酒喝的。”

    “说笑了,月如,倒是你需要收心了,眼看着乡试临近,你还要回到南昌府城去参加乡试,需要提前做好一切的准备。”

    “不说乡试的事情,乡试还有足够的时间,再说了,我就算是乡试高中,也不一定能够会试高中,我也想过了,若是乡试落地,就到滁州去做些事情,瑞长兄可否接纳啊。”

    吴宗睿笑了笑,他知道詹兆恒能够高中,而且和他一样,也是乡试会试接连高中,只不过詹兆恒是殿试三甲进士。

    “月如,我想你一定能够连战连捷,乡试、会试和殿试悉数高中,到了那个时候,我可不敢接纳你这个大才子。”

    詹兆恒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谢谢瑞长兄的鼓励,我一定会努力的,不过我可不敢和瑞长兄比较,父亲昨日还告诫我了,说瑞长兄就是我的榜样。”

    “不说那么多了,月如,我们出去走走看看,说来我到南京城的时间不长,这下子又要离开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回到南京。”

    “瑞长兄说笑了,下一步你就到京城去了,怎么还会回到南京来。”

    正月的南京,比不上腊月的热闹,稍显冷清,不过大街上的人还是不少。

    沿着大街慢慢闲逛的时候,詹兆恒脸上带着坏笑开口了。

    “瑞长兄,马上就要离开南京城了,是不是到秦淮河去看看,最近一段时间,秦淮河可热闹了,好多的读书人,大都是准备参加南直隶乡试的。”

    “怎么,詹大人允许你到秦淮河去看看了。”

    “这个,我要是跟着瑞长兄一道去,肯定没有问题的。”

    “如此就算了,南直隶各地的读书人,来到南京城,肯定是要到秦淮河去看看的,那些士绅家族的子弟,一掷千金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他们总以为,来到了南京,不去秦淮河转悠一圈,好像就不算是到南京来了,不过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若是每天都想着秦淮河的风花雪月,怎么应对即将到来的乡试啊。”

    詹兆恒的脸上出现了苦色。

    “瑞长兄,你就不要总是提乡试的事情了,我听着都害怕了。”

    吴宗睿扭头看着詹兆恒,面带微笑开口了。

    “月如,换做其他人,我压根不会说这些话,南直隶不少的读书人,形成了一种我都闹不懂的风气,以为在秦淮河的风花雪月,能够激发他们的才学,与青楼姑娘畅谈诗词,能够让他们变得更加雅,如此攒下了不小的名气,他日乡试高中,



第一百二十七章 故人来
    崇祯三年正月二十五日,吴宗睿离开南京城,前往滁州赴任。

    足足三辆马车,其中两辆马车上面拖的都是物品,包括棉絮、棉被和蚊帐等等,还有一系列的厨房用品,甚至有碗和勺子等东西,吴宗睿一再的说,州衙有专门的厨房,也应该准备了一应的厨房用品,不用带这些东西,可陈灵雁不听,一定让带上。

    最前面的马车上面,坐着徐佛和柳隐。

    来到吴家大半个月的时间,徐佛已经看出来了,柳隐眼睛里面全是吴宗睿,心思也完全在吴宗睿的身上,身为陈灵雁的贴身丫鬟,每天都能够见到吴宗睿,也能够关注到吴宗睿的言行,而且柳隐与陈灵雁之间的关系很好,陈灵雁也没有将柳隐嫁出去的想法。

    这让徐佛和柳隐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有趣。

    以前徐佛是柳隐的干娘,柳荫进入吴家之后,这一层的关系自然消除,徐佛随后进入吴家,她们之间不存在主仆的关系,也不存在干娘与女儿的关系,这次跟随吴宗睿到滁州赴任,两人的职责差不多,都是照顾生活起居。

    柳隐虽然只有十三岁,可已经是标准的美人胚子了,这等的姿色如果留在秦淮河,还不知道会迷死多少的男人。

    徐佛和柳隐之间,倒也是无话不说,通过观察,也通过数次的交谈,徐佛总算是安心了,她察觉到了,吴宗睿虽然年轻,但是与其他很多的男人不一样,有担当是其最大的优点,关心和尊重女性更是其不同于其他的男人,让吴宗睿显得凤毛麟角。

    这次跟随吴宗睿到滁州赴任,徐佛喜极而泣,好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能够与吴宗睿在滁州独处,对于女人意味着什么,徐佛当然明白。

    三辆马车的前面,是骑着乌珠穆沁马的吴宗睿,他没有携带一名下人。

    这是吴宗睿的无奈和悲哀,跟随在身边的人,务必忠心和灵活,以前的廖文儒和刘宁,各有优点,当然廖文儒最强,文武双全,可惜两人都进入信义帮的护卫队伍里面去了。

    府邸里面的其他下人,吴宗睿也仔细观察过,要么木讷,要么胆小,要么就是愚蠢,没有谁能够跟随在他的身边,如果勉强带在身边,恐怕成为累赘。

    这也让吴宗睿明白了,人才是可遇不可求的。

    正月二十六日,午时,马车来到滁州城门处。

    守卫城门的军士,压根不敢询问吴宗睿,恭恭敬敬看着马车进入城池。

    滁州城无法与南京城比较,不过城池也不小,城内还是颇为热闹的。

    马车直接抵达州衙。

    州衙的大门打开,诸多的官吏来到门口迎接。

    吴宗睿倒也没有客套,首先进入了州衙。

    州衙与县衙的格局基本一致,也是分为大堂、二堂和三堂,此外就是后院,吴宗睿居住的地方,自然就是后院了。

    马车是吴家的,马车夫同样是吴家的下人,他们在徐佛和柳隐的指挥之下,将马车上面所有的东西搬进了诸多的房屋里面。

    让徐佛和柳隐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后院的每一间房屋都收拾的干干净净,看不见一丝的灰尘,面积不大的后花园,也种下了不少的花草,虽然尚未开花,长势还不错。

    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后院全部收拾好了。

    准备的东西的确多了一些,譬如说厨房里面的用品,锅碗瓢盆其实都有,而且完全都是新的,明显是州衙的官吏准备好的,完全不需要从家中带来。

    有些用不着的东西重新装上了马车,徐佛专门修书一封,将滁州后院的情形告知陈灵雁,专门说明为何将部分的用品带回去。

    申时刚过,吴宗睿来到了后院。

    交接的仪式很简单,前任的知州年前就调走了,据说是调整到陕西布政使司去了,堂堂京畿直隶州的知州,调到陕西去任职,这样的调整不咋地。

    州衙大大小小的官吏一共三十七人,其中同知一人,判官一人,吏目一人,其余人全部都是吏员,。

    按说这样的官吏队伍足够精干了,不过吴宗睿还是觉得多了,毕竟滁州城内还有县衙,县衙也有不少的官吏,县内具体的事宜,一般情况下都是县衙处理,州衙相对要清闲一些。

    直隶州与散州的不同之处,是相对超脱,除开钱粮与疑难案件的办理,其余的事情大都可以推脱给县衙去办理,不必过多的介入。

    滁州设有卫所,其主要职能是协助南京京营拱卫南京城和南直隶,指挥权归于南京的兵部,州衙无权调动,州衙可以就滁州所辖三县的护卫事宜下达命令,譬如说守卫城门等事宜,这看上去有些矛盾,既然指挥权归于南京的兵部,州衙就无权调动一兵一卒,怎么给驻扎地方的卫所下达命令,怎么能够调动卫所的军士。

    说到底,南京的兵部,很多时候无暇顾及设立在各地的卫所,他们主要看重的还是驻守南京的两大京营,地方卫所多半时候放手让地方官府去管理了。

    其实谁都明白,地方卫所名存实亡,卫所的军士严重缺员,屯田制让卫所军士无法养活自身,绝大部分卫所的军士,一辈子都没有拿过刀枪,手中时刻拿着锄头种地,要是真的遇见战斗,这些卫所军士连炮灰都算不上。

    真正拿起刀枪作战的军士,基本由朝廷拿出来军饷,已经有一些雇佣军的味道了。

    如此情况之下,南京的兵部自然将卫所的管辖权交给地方官府了。

    接受了州衙的大印,到二堂坐了一会,与同知、判官和吏目简单交谈了,询问了户房、兵房、礼房和刑房的司吏一些话语,吴宗睿就回到后院了。

    出任滁州的知州,究竟该做些什么事情,该如何署理滁州的政务,吴宗睿脑子里面还没有具体的规划,可以说还有些模糊。

    &n



第一百二十八章 过去的事
    坐下之后,吴宗睿亲自给曾先生泡茶。

    “大人亲自泡茶,在下可不敢当啊。”

    “先生万万不要这样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瑞长能够有今日,离不开先生的教诲。”

    曾先生连连摆手。

    “上下有别,大人说的都是以往的事情了。”
1...4849505152...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