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谋明天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风中的失落

    皮岛目前暂时没有太大的危险,因为后金以及皇太极缺乏强悍的水师,无法攻打皮岛,尽管皇太极很想拔掉皮岛这根钉子。

    如果登莱兵变的历史没有被改写,如果孔友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等人归顺了后金,那么皮岛很快被后金鞑子攻陷,因为孔友德等人归顺后金的时候,带去了大量的水师和火炮,而且带去了大明最为精锐的水师,所以皮岛能够轻易被拿下。

    吴宗睿还有时间彻底整治皮岛,不过难度巨大。

    最终,驻扎皮岛的情报人员,是吴宗睿亲自指定的,登州新军巡检牛犇。

    牛犇就是牛二,名字是吴宗睿给他起的,当年吴宗睿带领吴氏家族护卫剿灭土匪“武松”的时候,扮作货郎前往新龙里刺探情况的土匪牛二,被吴氏家族护卫擒获,牛二为护卫带路,完整提供了土匪的全面情况,让护卫彻底剿灭了土匪。

    牛犇后来进入安远县县衙,成为一名吏员。

    不过牛犇在县衙时间不长,自愿加入吴氏家族护卫队伍,最终成为登州新军的巡检。

    现在的牛犇,可不是以前的牛二了,有了一身的本事,

    牛犇曾经做过土匪,熟悉土匪的习性习惯,能够轻易混入皮岛,不引发他人的怀疑,可以说牛耕是前往皮岛潜伏的最佳人选。

    皮岛的军士,有海盗、罪犯、土匪,其组成非常的复杂,他们孤悬海外,生活在孤岛,凭着对后金鞑子的仇恨聚集在一起,当年毛文龙将他们捏成一个整体,毛文龙被斩杀之后,各方势力纷纷争夺权力,被朝廷派遣到皮岛担任总兵的黄文龙,根本无法稳控局面。

    崇祯二年底到崇祯五年,皮岛发生了大大小小十余此军士哗变,规模大小不等,每次都是因为权力的博弈,而登莱巡抚孙元化平复哗变的办法很可笑,就是给银子给粮食,没有一次是真正的平复了军士的哗变。

    在吴宗睿看来,皮岛的军士已经彻底失去战斗力,成为了一个毒瘤,不管谁去出任总兵,都不可能有很好的结局,历史上皮岛的明军,崇祯六年七月被彻底剿灭,而且是被孔友德率领的汉军前去剿灭的,并非是后金鞑子主力登上皮岛作战。

    所以吴宗睿已经做了一个很明确、或者说很残忍的决定,让皮岛驻扎的明军自生自灭,彻底铲除这个毒瘤之后,重新派遣军士驻扎皮岛。

    严格说起来,皮岛这个据点,在吴宗睿的眼里不是特别重要,实力逐渐增强的他,看到的不是皮岛,而是永宁和复州等地,明军驻守皮岛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吴宗睿的选择,是抓住合适的时机,占领永宁和复州等地,与后金鞑子抗衡。

    廖文儒带着牛犇,来到了巡抚衙门。

    将牛犇带进了厢房,廖文儒关上厢房的门,亲自守在外面。

    见到端坐的吴宗睿,牛犇单膝跪地行礼。

    “登州新军骑兵营巡检拜见大人。。。”

    “牛犇,起来吧,坐下说话。”

    牛犇小心的坐下,腰板挺得笔直。

    吴宗睿笑了。

    &n




第二百五十六章 坚决不退让
    官道上面扬起阵阵的灰尘,几匹骏马在官道上飞驰。

    时间到了六月,距离收获的季节已经不远了。

    “总兵大人,官道比以前顺畅好多了。。。”

    “总兵大人,距离登州府城已经不远了,您不用着急,最多还要两个时辰。。。”

    骏马的速度慢下来,为首之人脸色阴沉,一直没有开口说话。

    此人正是都督同知、莱州总兵杨御蕃。

    再次前往登州府城,杨御蕃自然是去找登莱巡抚吴宗睿。

    粮食尚未收获,莱州新军军士已经有四个月时间没有拿到军饷,军士的忍耐达到了极限,杨御蕃察觉到了危险,如果不能及时改变这种状况,这些跟随他拼死守卫莱州府城的军士,怕也是会闹事甚至是哗变的。

    当然,新军军士对于他杨御蕃不会有意见看法,毕竟杨御蕃在军中的威望不一般,不过军士已经将怨气对准了莱州知府卢发轩,一旦军士哗变或者闹事,首当其冲就是莱州知府衙门遭遇到冲击,愤怒的失去理智的军士,会做出什么事情来,杨御蕃根本不敢想象,真的发生攻击府衙的事情,他难辞其咎,怕也是要被押解到京城,进入大牢之中了。

    难道登莱之地会发生第二次的兵变吗。

    杨御蕃已经想不到很好的办法,越来越觉得后怕,尽管他一再的稳住军士,告诉军士还有最多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粮食就能够收获,到时候军士的饷银就可以兑现了。

    可惜军士不傻,他们会算账,莱州新军军士种植的耕地不到两万亩,每亩粮食的收成不会超过二两白银,合计不到四万两的白银,分配给六千人,人均不足八两白银。

    一年到头依靠八两白银的军饷来维持生活,对于以前是雇佣军性质的莱州新军军士来说,是无法忍受的,莱州守备衙门的军士,每年的军饷都是十五两白银左右,对于比守备衙门军士地位高很多的莱州新军军士,居然是如此低的军饷。

    出现如今的局面,杨御蕃对吴宗睿的怨恨达到了极点。

    两次的弹劾奏折,悉数都送到京城去了,不过没有任何的反应,朝廷根本没有派人前来调查,也没有任何的回复。

    杨御蕃不相信,凭着他从一品都督同知的身份,弹劾一名正四品的文官,朝廷居然不理睬,难不成文官和武官的差距那么大吗。

    登州货运码头的繁荣,杨御蕃有所耳闻,最近一段时间,他听闻登莱巡抚衙门准备在莱州也修建货物码头,这让他的怒气瞬间爆发。

    这一次前往登州府城,杨御蕃就是去问罪的,他要亲自问问吴宗睿,是不是准备在莱州也修建货运码头,是不是准备对莱州新军另眼相看。

    。。。

    登州府城,南门。

    骏马朝着南门疾驰而去,愤怒的杨御蕃,根本没有慢下来的意思,南门前面不少的行人,吓得纷纷躲避,好多人脸上都没有了血色。

    守卫城门的军士躲避不急,杨御蕃倒是没有直接撞上去,拉住了缰绳,一鞭子甩过去。

    “啪。。。”

    军士的脸上瞬间出现一道醒目的血痕。

    被马鞭抽中脸部的军士,捂着脸痛苦的倒在了地上,其余三名守卫城门的军士准备上前理论,却看清楚了马背上军官的军服,畏惧的退下去。

    胸中的怒气发泄了一些,杨御蕃的感觉稍微好了一些,他看了看倒在地上的军士,神情冷漠,开口怒斥。

    “不长眼的东西,见到本都督还不知道退下,找死吗。。。”

    怒斥完毕,杨御蕃轻轻敲打马背,骑着马进入了府城,跟随的军官也进入了府城。

    打狗也要看主人,吴宗睿是登莱巡抚,衙门在登州府城,杨御蕃敲打了登州府城守卫城门的军士,也就是变相的教训和提醒吴宗睿。

    不管是从品阶,还是资历,杨御蕃都不惧吴宗睿。

    。。。

    进入会客室,看见吴宗睿冷冰冰的神情,杨御蕃知道,城门发生的事情,吴宗睿一定知道了,所以才会是这样的表情。

    “杨都督同知,不知道这次到巡抚衙门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吗。”

    “无事不登三宝殿,吴大人,我到巡抚衙门来,自然是有事情询问吴大人的。”

    “有什么事情请说,我很忙,事情很多。”

    杨御蕃的脸一下子有些白了,吴宗睿年级不大,却在他的面前说出这等话语,这不是羞辱又是什么。

    “吴、吴大人,你这话有些过分了吧。”

    “杨都督同知,若是觉得我有什么失察的地方,尽管向朝廷说就是,巡抚衙门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秋收时节马上要到了,我还要到各处去巡查,杨都督同知若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我就不奉陪了。”

    “且慢,我今日来,有两件事情询问吴大人。”

    “杨都督同知请说,我听着呢。”

    “第一件事情,听闻巡抚衙门准备在莱州也修建货运码头,让商船进入莱州,可有此事。”

    吴宗睿看着杨御蕃冷冷一笑。

    &nb



第二百五十七章 卢发轩的无畏
    翌日一大早,杨御蕃就离开了登州府城,回到莱州去了。

    带着愤怒的气息来到登州府城,带着暴怒的情绪离开登州府城,这就是杨御蕃的状态。

    杨御蕃没有在巡抚衙门的寅宾馆歇息,而是选择住宿在某家客栈,原来计划到货运码头和交易市场去看看的,最终也没有去。

    临走的时候,杨御蕃没有与任何人打招呼。

    杨御蕃的情况,引起了吴宗睿高度的重视。

    吴宗睿对杨御蕃这种类型的人,自认是有些了解的,作为军人,杨御蕃性格耿直,而且在莱州保卫战之后,功勋卓著的杨御蕃,升任从一品的都督同知,内心是有些傲气的,毕竟大明军队之中的将领,很少有人能够如此的勇猛。

    经历了生死之战,得到了肯定和赞誉,内心有了傲气,良好的自我感觉,肯定会让杨御蕃膨胀,这种膨胀,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就是一定程度的唯我独尊、颐指气使。

    如果说是有着不错的自控力,能够发现自身的状况不对,及时予以纠正,可以称之为完人,如果说不知道控制,任由性格脾气发展,就很有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吴宗睿对杨御蕃的分析,就是可能走极端。

    杨御蕃自忖有功,得到皇上和朝廷的赞许和重视,而且在登莱之地的某些事情上面,毫不客气的弹劾了吴宗睿,杨御蕃自认为出于公心,一心为了皇上和朝廷,一心为了登莱之地,而吴宗睿则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公报私仇,加之莱州新军军士对杨御蕃本人崇敬,没有丝毫的意见,军士的怨气全部集中在莱州府衙。

    如此情况之下,杨御蕃很有可能不管不顾甚至是暗地里支持莱州新军军士冲击府衙。

    有关莱州新军军士的情报,也源源不断汇集到吴宗睿手中。

    情报司对莱州新军军士的分析很中肯,情报司认为莱州新军军士短时间之内不会哗变,但是会闹事,发泄内心的怨气,且目标是对准莱州知府卢发轩的,而莱州总兵杨御蕃和莱州新军军士真正的目标是对准登莱巡抚衙门的,只是他们没有理由对着巡抚衙门发难。

    至于说登莱之地发生第二次兵变的状况,几乎不会出现,这是因为杨御蕃不同于孔友德等人,两人完全不一样,杨御蕃骨子里是忠于皇上和朝廷的,绝不会允许麾下的军士反叛皇上和朝廷。

    情报司最终分析,莱州知府卢发轩有危险,失去理智的军士若是冲击府衙,场面无法掌控,如果杨御蕃放任甚至是暗地里支持,则卢发轩很有可能被失去理智的军士攻击。

    要知道莱州新军信服和崇拜之人,只有杨御蕃,其余人他们压根不在乎。

    吴宗睿的分析和情报司的分析完全一样。

    官道上骏马疾驰,朝着莱州府城而去,这一次是登州新军游击将军刘宁,带着吴宗睿的亲笔信,前往莱州府城。

    抵达莱州府城,刘宁等人下马,他们没有身穿军服,清一色普通百姓的装扮,进入莱州府城的时候,也很是低调。

    马车在莱州府衙前面不远处停下,刘宁下了马车,对靠过来的军士低声说了几句话,这些军士马上散开,消失在府衙的四周。

    刘宁看了看府衙的四周,慢悠悠朝着府衙的大门走去。

    守卫府衙的军士,尽职尽责,他们不认识刘宁,仔细的盘问,尔后才进入府衙去禀报。

    。。。

    “刘将军,你什么时候到莱州的,怎么不早说啊。”

    “卢大人,大人命我前来,将亲笔信函送给卢大人。”

    卢发轩接过了信函,没有马上打开。

    “刘将军,长途奔袭辛苦了,到寅宾馆歇息,我安排寅宾馆备好酒宴,一会我陪着你好好喝一顿酒。。。”

    刘宁连忙站起身来,抱拳行礼。

    “多谢卢大人,大人有些话,命我一定要转告卢大人。”

    卢发轩倒是没有什么吃惊的神情,点点头。

    刘宁稍微停顿了一下才开口。

    “莱州新军军士,因为军饷和粮草的事宜,情绪很不稳定,且都督同知、莱州总兵杨御蕃,恐有推波助澜之嫌疑,莱州新军军士的怨气都是冲着莱州府衙和卢大人而来,这些军士很有可能冲击府衙,对卢大人不利,大人说了,卢大人一定要小心应对,若是发现情况有异常,迅速离开莱州府城,前往登州。。。”

    卢发轩脸上露出了微笑的神情。

    “刘将军,代我转告大人,谢谢大人的关心,我身为莱州知府,稳定地方是我的职责,莱州新军若是聚众闹事,府衙和我义不容辞,必须严厉训斥,告诫他们遵守朝廷律法,对大人和巡抚衙门负责,我是不会离开莱州府城的。。。”

    刘宁有些着急,脸都微微红了。

    “卢大人,大人很担忧莱州的局势,更担心卢大人的安危,现如今莱州新军军士的情绪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到时候他们真的冲击府衙,做出对大人不利的行为。。。”

    卢发轩摆摆手。

    “刘将军,大人与我情同手足,他的心情我明白,我会注意的,烦你转告大人,我一定



第二百五十九章 千钧一发
    七月,收获的季节,玉蜀黍、春小麦、早稻以及黄豆等等农作物,都可以收获了,唯有番薯还没有成熟。

    每年的这个季节,属于一年之中最为忙碌、也最为高兴的季节,农户需要收割田地里成熟的农作物,丰收的喜悦让他们彻底忘记了疲劳,官府同样要关注秋收的情况,这关系到田赋的收入,关系到官府诸多官吏的俸禄。

    登莱之地的农作物,长势都很好,看上去很是喜人。

    不过春小麦和早稻的产量都不是很高,特别是早稻,亩产能够达到一石五斛就很不错了,折合起来也就二百多斤,这还需要细心的照料,不遭受自然灾害,毕竟大明没有杂交水稻。

    玉蜀黍的产量应该是不错的,得益于各级官府春耕时节的严格要求,九成以上的玉蜀黍种植,都采取了育苗的技术。
1...96979899100...3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