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第一锦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叶辞雪

    谁曾想,就在李福准备拐弯的时候,身子却被后面跑来的人撞了一个趔趄。

    堪堪稳住身形,李福不由破口大骂:“哪个不长眼的撞老子”

    “哎呦!这




第51话 要哪个命根子?
    “你是说,李氏去找那个刘保人了”

    望着窗外芭蕉,易廷益看向前来回禀的方三。

    “不错。”方三点了点头,“是赵二小姐和那个孩子劝的。”

    “先前为了二两银子,宁肯撕破脸皮,如今倒是被两个孩子说动了。”

    易廷益啧声,这李氏还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不止如此,李氏关了云来居的门,说是母亲大丧期间,得守幡服丧,这几日暂不做生意,就连店里的伙计,还有他相公,都替她带着灵幡到清河村去了。

    反倒是那对夫妻,一个亲儿子一个亲儿媳,却还为了所谓的银钱,留着老母的尸身在村子里,一个守在云来居门口跟人为三文钱的茶水闹事,一个又拐进了青城赌坊。

    如今百姓们都说,那李家老太太生了个儿子,倒不如生个女儿,好歹还能指望着送终。”

    方三说完这些,易廷益皱皱眉,“这也不是李氏自己的主意吧”

    按照先前传来的消息,李氏在家的时候,连照顾瘫痪的老母都不会,现在又哪里会大张旗鼓的做这样的事情

    更何况,若是真有孝心,又为何不自己回去却让伙计和自己的相公去

    因为若是她离了青城,跟刘保人之间的恩怨就难解开了,而且等她回来的时候,鬼知道风往哪边吹

    所以这一切很明显是装给外人看的。

    而且必须装得还孝顺又大方。

    这完全不是李氏那种斤斤计较的小妇人能做出来的事。

    若是换做出手大方的赵二小姐,或许还有几分可能。

    “公子说的不错,这主意确实是赵二小姐出的。而且小的跟着那高翠花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件事。”方三道。

    “何事”

    “青城有一个有名的赌徒,叫孙三,据说逢赌必输,运气极差。而赵二小姐不知从哪里打听来的消息,买通了这个孙三——先前赵二小姐去接李氏,就是坐的孙三的马车——也正是他将李福骗进了青城赌坊,那李福却还以为自己占了便宜。”

    想到这里,孙三不由感慨,这赵二小姐还真会看人下菜。

    易廷益一笑,“因为足够了解,所以才能做到这一点。”

    了解李福嗜赌如命,所以才让孙三去勾搭他。

    了解孙三逢赌必输……嗯,了解孙三

    “看来赵二小姐并非是大门不出。”

    易廷益淡淡道。

    若真如传言所说,赵二小姐从来没有出过门,也就是这几日的时光,如何会做到对青城的人这么熟悉

    更何况让那孙三对她言听计从。

    买通一个人,不是有钱就行的。

    “去查查这个孙三,看他跟赵二小姐有什么关系。”

    方三应声是。

    易廷益点点头,吩咐道,“既如此,你便去吧。”

    方三领命,正待退下,却听屋外由远渐近传来脚步声。

    “易之”

    看着出现在眼前的人,易廷益有些诧异。

    不是让他跟着那个宋千去安阳了么

    算算日子,应当还得一日,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公子。”

    易之抱拳之后,先是看一眼方三。

    易廷益注意到,“不妨事,说吧。”

    “公子料事如神!那个宋千在路上加快了行程,刚一到安阳,接了母亲退完工之后,就采买了东西。但却没有回青城,反而往南行去了。我先开始跟他打听,他还不肯说,最后还是从他沿途打听路的人那,才知道他竟然是要去韩县。”

    易之赶路着急,此刻又一口气说完,嗓子都带了几分干哑。

    易廷益走到旁边的桌边,翻过倒扣的杯子,拿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易之一饮而尽。

    “辛苦了。”

    易廷益说完,让开地方示意易之自己倒,又沉吟道,“韩县穷苦,远远不及青城,他是韩县人吗”

    方三摇了摇头,“这个倒没听说过,若是韩县人,又怎么会来青城做工邻近的州府就可以了。而且据宋千的街坊邻居说,他打小就跟母亲住在青城,临走时也说是要接母亲回来住。”

    “那这就不对了。”易廷益眯了眯眼。

    五百两银子在手,做小本买卖也好,买地自种也罢,甚至再为人做工,青城明显都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而且临走说了要回来,如今却去韩县这样一个小破地方……

    怎么都说不通。

    为什么要选择韩县呢

    易廷益凝思,目光落在不远处桌上摊开的舆图上。

    那是整个大周的州府县分布图。

    一条条红色的线路,将各个地方连接起来,构成全然不同的路线图。

    其中一条红线,便贯穿了方才易之所说的韩县。

    易廷益走上前,手指放在韩县所在的地方。

    这里,虽穷苦,却是南下的必经之路。

    这个宋千,要南下了么

    一个小小的仙人把戏,就要逃这么远吗

    ……

    “因为远,所以更不能偷懒啊。”

    青城外的官道上,阿贵坐在马车上,催促前面赶车的车夫。

    &n



第52话 一个字
    “一百两银子”

    一声喝问惊飞了屋外树梢停憩的麻雀。

    随着扑棱翅膀的声音传来,屋内的声音化作警告。

    “李高氏,我虽一直出手帮你们,但若你们夫妇二人抬举不起来,那我也不会再枉费心思。”

    高翠花呜呼哀哉,眼角通红抹泪不住。

    “贺先生,我家汉子他如今被那些人拿住,若是没有这一百两银子,我们这下半辈子可就真过不下去了呐!”

    “他管不住自己的手,非要去赌坊,难不成还得我给他擦屁股”

    被称为贺先生的人分毫不为所动。

    李家无后又如何跟他有什么相干。

    若不是主家点名道姓,他哪里瞧得上跟这对夫妇打交道

    真是辱没了元氏在安阳的名声!

    “贺先生,如果连您都不帮我们,那就没人能帮我们了。”

    高翠花拉着贺先生的衣摆半跪下来,惊惶万分,“您也知道,我们如今手上可是一两银子都凑不起来,我家那汉子若是真被……真被断了命根子,那我,那我也不活了……”

    贺先生将高翠花的丑态看在眼里,冷笑着扯出自己的衣服抻平。

    “断了那东西正好。也让他长长记性,不然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至于死不死的,他可不相信高翠花这样的人敢去死。

    “您……您怎么能这么……不对,您这话是……您是说,是有人要害我们!”

    高翠花坐倒在地,愣怔一刻,霎时回过味来。

    “李园!肯定是李园!是她要害我们!那个贱人!连她亲大哥都不放过!”

    贺先生看着高翠花,一脸嗤笑。

    怪不得那些人会将孩子托付给李园,若是托付给李福高翠花这样的蠢货,指不定会教出什么样子——不,别说教了,将孩子卖了去赌钱倒很有可能。

    “贺先生,您也说了,这一切都是李园那贱人害的,既然如此,我家汉子就是蒙在鼓里的,还请您一定要救救他!”

    高翠花跪起身子,想要再去拉那人衣摆,却又怯怯缩回手。

    “您放心,您的这份恩情,我们一定记在心里,等到从李园那贱人手中夺回家财,我们夫妇肯定加倍奉还!一百五十两,不,两百两,三百两!三百两!我们一定还您三百两银子!”

    贺先生一听这话笑了。

    “李高氏,李家有多少家财,你心里真没数吗一个世世代代在清河村做长工的人家,就算是十代人不吃不喝,没日没夜的做工,可能赚的够那样一座云来居”

    “你……你这话,你这话什么意思”高翠花扑通一声瘫回地上。

    怎么可能明明是贺先生说的,那些钱都是李家的,都是她高翠花应该掌管在手里的,怎么可能会是假的呢

    现在又说不是她家的,是李园……

    不,不可能。

    赵家也是祖祖辈辈的长工,赵老太太就算是贵人家的大丫头,又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私房根本不可能!

    骗子,肯定是骗子!这些钱肯定是李家的!是李老太太的!是她高翠花的!

    看着高翠花疯狗一般歇斯底里,贺先生摇了摇脑袋,弯下身子凑近她。

    “李高氏,你若真想拿走李园的钱财,成为云来居的老板娘,那就跟李福老老实实听话,别自己为是去搞什么幺蛾子。怀了我的计划,我不会给你们第二次机会。”

    贺先生的眼中闪过杀意,高翠花脊背一阵发凉。

    可是等她明白过来这话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忽然喜极而泣。

    相公有救了!

    ……

    云来居大门紧闭停业休息,却并不代表无人进出。

    此时,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后角门,从上缓缓下来一位遮脸的妇人和少女,身后还跟着一个婆子。

    正是李氏、赵云珠,还有孙嬷嬷。

    因为老母亡故,如今李氏对外称病。

    说是忧思过度,又被那对兄嫂气得卧病在床,这才让夫君赵海和店里伙计阿贵一道,往清河村去替自己行孝。

    实则是留下来解决和刘保人的矛盾,同时坐镇青城,以免李福夫妻生出什么事端来。

    此刻听到院中响动,天歌和赵禾嘉从楼上来下。

    “母亲,大姐。”

    赵禾嘉迎上前去,“事情怎么样了”

    “自然是迎刃而解咯。”

    赵云珠替李氏答罢,又品评,“那刘保人



第53话 第一试
    第二日一大早,天歌便和禾嘉到了盼山堂外。

    二人本以为来得已经够早,谁曾想等他们到的时候,盼山堂外已经排了很多学子等候入场,比报名那日看到的还多。

    “二姐……”

    纵然少年意气,可赵禾嘉看到这么多人,却还是不自觉的向天歌跟前靠了靠。

    天歌唇角弯起一笑,问他:“怎么,怕了这是”

    不说还好,这话一出,赵禾嘉转瞬站直了身子,“怎么会怕”

    “不怕就好。”天歌点点头,拍了拍禾嘉的肩膀,“去吧。”

    看着禾嘉的身影融入排队的人潮,天歌这才挤出重围,在对面的茶摊上找了个角落坐下。

    其实无怪乎禾嘉在看到这么多人后,会不自觉怯然。

    想当初江浙参加府试的学子也不算少,一眼望去乌泱泱人海,眼前周夫子的招生测试,竟然也不遑多让。

    由此可见周燮这个人在士子当中的影响力。

    彼时天歌并没有将青城的周夫子和帝师周燮联系起来,如今知道二人是同一个,便对此见怪不怪。

    上一世周燮回到朝中做大学士的时候,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云阳有易相,民间有学士。”

    这个学士,说的就是大学士周燮。

    云阳书院是上都最好的书院,但考中的却大多是高门大户的子弟,非寻常人家的学子所能肖想。

    反倒是周学士提倡降低官学束脩,让更多贫苦学子能够从乡间私塾进入州府官学的政策,使得很多民间学子受益匪浅。

    不过眼下这个时候,周夫子还没有声名远播到举国皆知。

    之所以吸引来这么多人,完全是因为受他指点过的学子,在当年的大考当中,都能位居前列。

    每一年应考的人很多,但取士的名额却总归有限,所以这样的诱惑,吸引了青城周围甚至安阳的不少学子前来。

    而当大家看到这样的场景,自然传道出去,周夫子的学识能力就更神乎其神了。

    这自然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新的问题。

    就比如眼下,告示上说的是一日测完,可是这么多人,到底能不能测完,天歌觉得还真难说。
1...1718192021...1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