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一锦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叶辞雪
是以第一试角逐下来,只剩下了两支队伍。
一支,是吕秀才和那张姓学子等人组成的九人小队,显然是彼此早已熟知的友人。
另一支,则是天歌、赵禾嘉还有易廷益这个临时组成的高矮不一三人组。
“一局就筛掉百来号人,这法子还真是省事。”
见第一试不过的人自发后退,将赢出的两支队伍围在中间,整个场地霎时空旷起来,天歌不由嘀咕。
怪道这第一局最难了。
若是由最简单的题目开始,一场一场筛选下来,只怕耗时又耗力。
而且人一多,场面就很难控制。
如今开场便难,一场下来,很快就精简了人数。
参赛的人数变少,那么接下来再比,目标就更明确,也更容易把控局面了。
“第一试便决定去留,虽是为了省事难免残酷,但也算各凭本事。技不如人输了的,也算输得心服口服;至于那些想要藏拙不愿与人合作的,这些人先生更不愿意收。”
易廷益面上带笑,不知从哪里摸出一把鎏金边的小扇来,如今正拿在手中摇啊摇,随口附和着天歌的嘀咕。
天歌看他一眼。
这厮瞧上去倒是风度翩翩,但说话时这洋洋得意的样子,却让人想给他一拳。
然而天歌等不到这样的机会,因为第二试,马上就要开始。
因为徐淮只主持第一试,所以先前第一试结束后,他便带着所有的答卷进入了盼山堂。这次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个排牙外露,面相丑陋,且身材矮小瘦弱的人。
此人一出面,便有人窃窃私语,更有捂着嘴巴偷笑的。
“这人怎么长这样”
“这也太丑了吧!周夫子看着他讲课不怕晚上做噩梦”
“你这说的什么话,又不是媳妇儿要同床共枕,收个学生还看什么长相!”
“收学生是不用看长相,但当官可是看长相的呦!”
听着周围人的说笑声,天歌眉头蹙起。
那些人的话虽说刻薄,但却有一点没有说错。
在朝为官,是真的要看相貌的。
远的如写下“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便是因为相貌丑陋而屡试不第,最后干脆揭竿而起。
而近的,如庆和十二年,江西府曾有一名叫做郑通的学子,在乡试、州试、会试中连中三元,然而等到殿试的时候,却被革除了姓名。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当今圣上认为相由心生,郑通“面陋身曲则其心亦有损”,所以不予录用。
因为大周的官员代表整个国家。邦交之时,若有人认为大周无人,那整个大周都会沦为他国的笑柄,那时候丢的就是大周的脸面了。
郑通倒是没有像当年的黄巢一样,愤而起义。
但这件事在当时依旧引起不小的轰动,朝中乃至民间都掀起探讨是否应当以貌取人的热潮。
只是如今的大周皇帝,毕竟不是当年
第57话 残酷的第二试
听郑通介绍二试规则的时候,天歌不得不承认,此人虽面容有失,但声音却出奇的温润好听,一开口便让人如沐春风,甚至忘记他的长相。
而从他从容道来的样子,也能看出郑通本人对自己的在旁人眼中的样子,并不是很在意。
在经历殿试落第这样的打击之后,仍旧能对自己的外在不意不怨平心静气,光是这份通透和豁达就不简单。
随着郑通的介绍,周围的学子逐渐安静,周围也逐一摆起了棋盘、箭靶、算盘之类的东西。
第二场比赛,考的是君子六艺。
自东周至今,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便一直是官学学子必备的技能。但事实上,真正能精通六艺的人,如今唯有那些底蕴深厚的世家子弟。
然而对于京中朝臣而言,想要在身家显赫的达官显贵中混出名堂来,不仅仅要自身政绩卓越,更要六艺不俗,这样才能在人情往来上真正融入显贵的圈子中。
所以在盼山堂,对六艺的要求与平日的功课一样,都是夫子的考核项,任何一个都不容忽视。
今日因是入学测,所以在难度上又有降低。不需要学子六艺精通,只要通晓其中一样即可。
但在这一点上宽松,在赛制上的要求,就比平时更高——
此次比试依旧是采取自由分组制。
只是第一试最多十人一组,如今则是三人一组。这样算下来,第一试胜出的两队加起来共十二个人,正好可以分为四组。
但与第一试规则最大的不同在于,每组三名队员需要各领一艺,来代表本组参赛,且三人所选的项目所选不能重复。
四组中,若各组之间有人选择的类别一致——比如每组都各有一人选择了数科,那么同艺相较,这四位选择了数科的学子就需要进行比拼,从中选出优胜者;若出现落单——比如十二人中,只有一人选择数科,其他各组无人能应赛,那么便由场下学子与之相竞。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场下学子胜出,那么便可顶替场上输者参与第二试的资格,且该学子该局的个人成绩记为赢。
且比赛最终看的,不是个人的成绩,而是整组的成绩。
换言之,只有组内三位学子的个人成绩全部被记为赢,才能三人同时晋级第三试。若有一人输掉比赛,那就会全组淘汰。
也就是说,哪怕甲组中有两人是场下比拼之后获胜顶替上来的,这二人的成绩都记为赢,但该组剩下的一个人却在同艺相竞中,输给了乙组成员,那么二赢一输的甲组,也会全员淘汰。
明白了这一点,场上场下的学子们,都霎时沸腾起来。
场上的沸腾,在于第二试需要全员赢赛才能通过,一荣不会俱荣,但一损却会俱损。所以接下来队友的选择必须万分慎重,不仅要选最强的,还要选彼此所通科类不同的人。
场下人的沸腾,则在于会有再次回到场上的机会。哪怕这样的机会可能会因为队友的失败而破碎,但至少希望还在。
这么比较下来,天歌三人的表现就显得过于平静了。
因为那九个人中,没有人会来主动邀请全然不了解的他们加入队伍,而且就眼下的情况,他们显然也不需要再更换队友。
三个人,这么一路走来,还真是巧。
想到这里,天歌看一眼易廷益。
这小子先前主动上来搭讪,是不是因为知道第二试是需要三个人组队的
可就算如此,三人都胜出才能全员通过,他对自己和禾嘉这个孩子就这么放心
天歌才不相信。
多想无益,不如先解决当下的问题。
“你们准备选哪些”她开口问道。
“先看禾嘉选什么。”易廷益看向赵禾嘉。
虽说不是在易府长大,但在六艺上,易老爷子却并没有忽视对易家子孙的培养,所以易廷益有这样的底气,让二人先选。
赵禾嘉咬了咬嘴巴,权衡之下选择了对自己而言,稍微拿手一点的:“射科吧……”
易廷益闻言,略一沉吟道:“若是对上那个
第58话 运气?能力?还是使诈?
二人一看说话的人是吕秀才,不好再吵,但到底心中意气难平,只能互瞪一眼双双甩袖,等着吕秀才做决定。
吕秀才先是对着冯海一拜,这才道:“冯兄对吕某的看重,吕某不胜感激,然而我与张贤弟相交多年,向来一处行事,如今若是与冯兄组队,此举便是不义了。再者,吕某才疏学浅,也着实不愿拖了冯兄等人的后腿,所以还望冯兄见谅。”
朱赟一听,当即冲着冯海大笑:“听到了吗吕兄一点瞧不上你!还是趁早歇了这心思吧!”
看着不远处这番争吵,易廷益摇摇头。
“如此气度,定然过不了第二关。盼山堂招收的,不是应举的学子,而是要最终进入朝堂的官员。若是惯于刚愎自用或排除异己,这样的人日后必是国之蛀虫,而非国之良臣。”
“怪道要分组了。”天歌恍然。
最开始的分组,在考察能力的同时,又考验合作的意识。
而如今的重新分组,则是为了打破原有的和谐,看当出现利益冲突的时候,各人会如何选择。
“所以,从分组的时候,第二试就已经开始了”她问。
易廷益面露欣赏,“不错,从郑通说完规则的时候,第二试,就已经开始。”
君子六艺中的礼科,不在言语懂礼,而在行为上便已然知礼。
但前提是,他们要先通过郑通的考验,这样才有机会知道自己的言行也在考核之内。
……
六艺之比,按礼、乐、射、御、书、数的先后顺序进行。
随着惊锣声响起,郑通的声音传来:
“甲组刘云山,乙组徐靖,丁组赵禾嘉对赛礼科——
看着跟自己一较高下的人是个半大孩子,有人直接大笑出声:“小娃儿,听哥哥一句话,回家再读几年书,等字儿识全了,再出来参赛吧!哈哈哈哈!”
天歌向那人望去,看到果然是前面冯海那组的人。
怪道吕秀才不愿与这两人同组,这样自大的队友只能拖后腿吧
台下天歌不屑,而台上的赵禾嘉则对着那刘云山弯身行礼,道:“刘兄此言差矣,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小子年岁不大,但求学于周夫子的心却与刘兄是一样的,为何不能参与呢”
说完这话,赵禾嘉不等刘云山接茬,又转身对着郑通一拜:“既然比赛已经开始,那我等便不耽搁时间了,请郑师兄出题。”
郑通看一眼想说话却只能闭嘴的刘云山,再看赵禾嘉,点点头,扬声出题。
这间隙,易廷益道:“你家这小子,年纪不大,学起郑通的样子来倒是老气横秋。”
天歌看着台上,“心向往之,自然习得这份宠辱不惊、不卑不亢。”
“郑通这人,虽然时常冷面,但看得出来,他对这孩子印象不错。”易廷益道。
天歌收回目光,看向易廷益:“易公子对郑通很了解”
“谈不上了解,只是对他的脾性略通一二罢了。”
这话说完,易廷益不再开口,拿起自己那把鎏金边的小扇,自顾的扇了起来。
六艺中,礼科分吉、凶、军、宾、嘉五礼。
军礼主征伐操演,不能轻易施展,而凶礼关涉生死忧患,更不能随意仿行,所以此次礼科之比共三问:
一问嘉礼,二问宾礼,三问吉礼。
天歌二人说话的间隙,嘉礼和宾礼的口答已然结束,但台上仍旧是三个人,最关键的一环,便在这最后的五礼之冠,吉礼上。
“吉礼,祭天神、地祇、人鬼。甲乙丁三组,现让你们各领一祭,以身施礼,你三人可有异议”郑通问道。
刘云山最为积极,早就迫不及待,是以率先道声“没有”,徐靖略一思索,点头附议,而赵禾嘉则是略一迟疑。
他正要开口,却被急不可耐的刘云山打断,“还想说什么别耽搁大家时间。”
说着,便率先上前,从托盘中拿起一牌。
徐靖看一眼赵禾嘉,见他眉头紧皱,也不再理会,自顾上前颔首抽牌。
二人抽完之后,最后一张牌子,仍旧倒扣在托盘之上。
“甲组刘云山,你是何
第59话 一箭
“如果到最后他还是觉得这道题不妥当,那么郑通会给他换题。”
易廷益双臂环胸,好整以暇。
“换题”
“不错,换题。”
看着那个一丝不苟进行祭地祇的孩子,易廷益道。
“不仅仅是他,若是他们三个都认为这题目有问题,那郑通会帮所有人换掉题目,重新抽取新题。”
只可惜,另外两位,没有一个人提出不妥。
运气不佳也好,粗心也罢。
不管怎样,对题目无异议的刘云山和徐靖,在这一局中,输得并不算可惜。
无异议这几个字,是他们自己说出来的,那么就该自己负责。
……
若在直接淘汰另外两人的时候,众人还会议论运气或是使诈。
可是当郑通如易廷益一般说明情况后,众人皆恍然大悟。
尤其是赵禾嘉行地祇礼的时候,更多人意识到,这个注意到题目问题的孩子,在亲身行礼的过程中,举止优雅毫无漏洞。
这孩子,是有真本事的。
不知过了多久,当赵禾嘉走到天歌跟前时,这一局的结果已经出来。
丁组赵禾嘉,礼科,胜。
也正是此时,众人才明白,第二试真正残酷的地方。
所谓一念佛,一念魔。
——只一局下来,场上一半的队伍都被淘汰。
唯剩下丙、丁两组。
而六艺,不过才竞一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