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第一锦鲤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叶辞雪
所以这些承诺,其实又何尝不是他的另一道护身符
这会儿,天歌忽然明白先前翟高卓说她和林神医一样,都不是绵软吃亏的性子,而是看起来像猫,却是暗藏额纹的虎是什么意思了。
“所以您请我师父来为老夫人诊病,他也跟您讨了一个条件”
天歌忽然有些好奇,自家师父的条件是什么。
&nb
第68话 府尹的抬举
【待修】
百花阁门口,搭了半条街的长棚。
棚下是整齐的两条长队,从百花阁门口的大树下一直延伸到另一条街,一搭眼都望不到边。
间或有一两个人想要见缝插队,当即被旁边巡守的衙役给提溜出来,“都搭着长棚给你挡日头了,还不守规矩!”说完,毫不客气地将那插队之人扔到了队尾去。
有了这一出,众人都老老实实排起队来。
队伍的最前头,徐芮、徐陵二人面前分别摆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已经配好的药香,逐一递给排到跟前的人。
这厢徐芮一边将手中药香递给眼前的老太太,一边解释道,“大娘,您回家之后将这香放进香囊中,随身佩戴或是挂在床头就行。”
“哎哎!好!好!”老太太颤颤巍巍的接过,然后拄着拐杖颤悠悠让开位子,因为旁边还有几条队伍,人来人往间不小心碰到,眼见那老太太就要摔倒,旁边的天歌连忙眼疾手快扶了一把,“您小心。”
老太太拍了拍胸口,“吓死我了。”
天歌笑了笑,将老太太扶到旁边远离队伍,基本没什么人的地方,这才松开手由着她自己往前走。
门口另一边大树下,放着一张桌子几把椅子。
围坐着府尹大人翟高卓,林回春,还有徐记的东家徐直,以及徐家三老爷徐横四人。
瞧着方才那一幕,三老爷徐横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道,“这位林花师看着倒是年轻。”
说着看了看旁边老神在在的徐直。
徐直半睁着眼睛望徐三爷一眼,“自古英雄出少年嘛。”
徐三爷碰了个软钉子,却又不忍心就这么闭嘴,“话虽这么说,但年轻人到底缺些稳重,先前芮丫头就拢不住,如今又来这么个小子,两人在一处,只怕做事愈没了规矩。”
听着徐三爷越说越离谱的话,徐直睨他一眼,“三弟慎言!林花师在百花阁别有花室,跟阿芮和众花师都不在一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怎得到了你这里,就变成两人做事没规矩了”
徐三爷拍了自己一嘴巴子,暗恨上面没个把门的。
“大哥,我方才那话不是这意思。”
徐三爷懊恼解释,“我的意思是说,芮丫头性子外向,不似那些拘在深闺里的姑娘,她掌着百花阁这么多年,是个有主意的。可我瞧着这位林花师也是个有主意的,这两人遇到一处,难免做出些不按常理的事情来。就譬如今儿个这施香,那可是百花阁所有工匠将手上的活儿全给停了,没日没夜才赶制出来的,光是用料就花了小半个库房。得亏没有什么稀罕材料,否则没个十天半个月的,哪里赶得出这么多来”
徐三爷一口气下去,才算是将方才那囫囵的话给说清了。
然而他的话刚落,旁边闭眼品茶的翟高卓开了口,“听徐三爷这意思,徐记本不愿意施香”
徐三爷没想到府尹大人会跟自己搭话,正受宠若惊准备开口,去听徐直已然答话,“翟大人误会了,徐记并没有这个意思。”
说着,徐直拿起桌上的茶壶,亲自给翟高卓杯中续上茶水,“施香一事,于民也好,于徐记也罢,都是好事一桩。徐记虽是商户,却非那一毛不拔的铁公鸡,也知百姓乃我等衣食父母,若没有他们的捧场,便没有如今的徐记。这么些年来,徐记也没能为城中百姓尽一份力,如今全仰仗大人您和林神医的仁慈,才了却徐某一桩心事,便是感激您二位还来不及呢。”
说话间,徐直也给林回春和自己倒上了茶水。如今这话说完,自然而然的拿起面前的茶盏,“徐某以茶代酒,敬二位一杯,徐某在这里代徐记,也代城中百姓谢过两位仁善。”
旁边的林神医望了徐三爷一眼,目光落在徐直身上,直愣愣道,“我可没什么仁善之心,我制这方子,全是看在我徒弟面上,跟你们徐家可没什么关系。”
这话一说,徐三爷愣了愣,奇道,“您徒弟是哪位”
“呶,就那边那个。”林神医回头指了指另一边树下的天歌,然后横了徐三爷一眼,“就是你先前说太年轻,太莽撞的那个。”
徐三爷一下子不知道怎么说了。
倒是旁边的翟高卓冲徐直笑了笑,拿起茶杯,对方才的小插曲置若惘闻,“本官也代城中百姓谢过徐记慷慨。”
饮罢,翟高卓道,“古人说商人重利,可本官如今见了徐记,才知道商亦有道,有德,有兼怀百姓之心,堪称商户表率。临安城的商户不少,杭州府的商户更多,但举目望去,能及得上徐记的,实在寥寥无几。”
“大人赞言,徐某愧不敢当。”徐直拱手谦让,受宠若惊。
翟高卓自任杭州府尹以来,清正廉明不收财货,所以一众想要跟他搭上话的商户,皆绞尽脑汁。但最终却什么法子也没想出来。
这人就像是一根啃不动的硬骨头,油盐不进。
而且许是因为读书人的酸腐傲气,再加上此人又是从上都调任而来,对商户多多少少有些偏见。
譬如当初翟秋云要参加徐记的香师选拔,据闻这位府尹大人就在家中生了好一通气。谁曾想,最后还是没拦住自家闺女儿。
但仔细论说起来,此人却又不是那种迂腐顽固不化之辈,譬如他虽对女儿做什么花师不满,但却从没有给徐记施压。
其实在徐直心中,本以为这位翟高卓多少会对徐记有些不满。但他却没有想到,今日一见,翟大人不计没有因翟秋云的事情怪罪,甚至还赞扬徐记堪称为商户表率!
树下的桌边只坐着四个人,但徐直却知道,今日之后,翟高卓关于徐记的赞誉,将会传遍整个临安城乃至杭州府。
这是府尹大人给的体面。
“徐某谢过大人。”徐直这一声谢,发自肺腑。
但他也知道,这件事最大的功臣,只怕还数另一边那位年纪轻轻的花师。
……
……
朱大老爷站在街角,远远的望着徐记百花阁门口的那张桌子,惊得下巴都要掉下来。
“翟大人连我爹的生辰宴都不肯赏脸,怎么会跟徐直那老东西还有徐三爷那窝囊废同桌而坐!”
这事要让自家老爷子知道了还得了!
朱大老爷目光恨恨,一脚踹在身边伙计的屁股上,“去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伙计连爬带跑的去了,留下朱大老爷一个人在墙角目眦欲裂。
翟高卓此人一向自命清高,向来不肯跟商户为伍,便是朱家这些年来老爷子做寿年年请他,都不见他赏脸一次。
在临安府的商户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若府尹大人哪天跟商户同席而坐,那定然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难不成今儿个太阳真打西边出来了
朱大老爷抬头往天上瞅了瞅,被阳光刺得眼睛睁都睁不开,不由啐了一口道,“见鬼了真是!”
在他兀自骂咧间,那先前被踹去的伙计喘着气儿赶了回来,“大老爷。”
“快说,到底怎么回事”朱大老爷迫不及待。
究竟是什么事让府尹大人都变了性子。
“前面徐记在免费施香,每人都可领一包,说是翟大人从上都请来的神医给的方子,由徐记出钱出材料做的香粉。是专用来夏日消暑祛湿的药香,所以大家伙都抢着
第69话 不情之请与互相伤害
【待修】
一桌四人的目光皆被姬修齐的话所吸引,众人都想听听看,这位姬公子所谓的不情之底是什么。
就连门口另一侧一直关注着这边动静的天歌,也觉察到了这隐隐的变化,往这边看的时候也多了些。
姬修齐颔首,望着翟高卓和徐直,“祖父时常教我,纵为商户,也该有兼济天下为民谋福的仁心,所以施香这样的利民之事,姬家也想出一份力。暑天炎热,往后至三伏暑气更甚,但药香却会随时间渐散,所以姬家愿和徐家合作,下月和再后一个月的今日,再为百姓施香。期间所耗花银两,皆由姬家承担。”
桌边众人闻言,皆是微微愣怔。
其中林回春最先回神,心中暗诽:看吧,这就是钱多的好处!别人搭的台子,这边倒好,只要出点钱就借上秋风了。
不过腹诽归腹诽,林回春倒是觉得姬修齐像极了姬老爷子,这份敏锐的觉察力和当机立断的魄力,在同辈之中实数不易。
翟高卓亦是同样的想法。
姬家的确富庶,但往往越有钱的商户,对百姓就越发吝啬,而施香的事情,尤其是后面再连着施香两次,其花费可是不少,临安城这么多户人家,没有万两银子,一次是拿不下来的。
然而在他开口之前,旁边的徐直却先开了口。
“施香的事情,由府尹大人牵头,徐记承办,就算日后再施,也该是徐记继续履行,你这心意是好,但这银子皆由姬家来出,实在不够妥当。”
一听这话,旁边的徐三爷当即急了。
“大哥!您这话不能这么说,修齐贤侄这不是也是好心,为了临安城的百姓出一份力嘛!若是这银子不由姬家出,咱们徐家代劳了,如何能让百姓知道姬家的好”
最关键的,施香不是这么简单一句话的事情,那可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啊!
一次施香花个万把两,再加上往后的两次一共三次,或许还有些闻风而来的人,总不能因为不是林安户籍就不给吧这些七七八八加起来,都到徐记一家店铺一年的营收了!
若是姬家能揽了后面两次的耗费,只由徐记来制香,那或许这次施香的本钱都可以赚回来也说不定。
这般一比较,再一想徐直竟然这般乱花钱,徐三爷就心疼的受不住。
过几年等徐芮出嫁了,往后这徐记可就是自家儿子的了,大哥这不是花自己的钱,是花他徐三儿子的钱呐!
徐三爷周身的肉都开始疼起来,说出的话也开始不着边际,“这等落名声的好事,咱们不能自个儿占着不放手,也该给别家一些机会不是否则传说出去,让别人说您专断专裁,也不好不是”
徐直听到徐三爷这话,不由皱眉。
“三弟这话可就过了,本心为民之事,哪里有这么多弯弯绕绕若你这么说,所有的善举都是为了所谓的名声既如此,那我倒是想看着各家都来争抢的好,这样灾时有人施粥,免了官府开仓;疫时有人施药,免了百姓病痛;贫时有人散财,免了国库空虚;便是如今风调雨顺的时候,也最好有人在徐记边上开一散汤的铺子,售些梅子汤绿豆汤这样的东西,好给众人解解暑。如此一来,这能早早达到天下大同的争名夺利,我还真像好好见见了。”
徐三爷被这话怼得哑口无言,嘴巴张了好几次,最后却一个字都没有说出来。
行吧,你有钱,你说了算呗。
“我说这话,并不是排挤的意思。”徐直看向姬修齐。
眼前的少年长身玉立,仪态天成,这些年来他每次带着女儿去姬家拜访老爷子的时候,都会见到这孩子一年一个样,说起来也算是他看着长大的。
也由此,他知道姬家虽宠这孩子,但却育之有道,在花钱的事情上,并不似其他富庶之家由着子孙乱来,而是极有规矩。
所以他担心的只有一点。
“临安人数不少,施香之事所费颇多。我知你姬家不缺这点银子,但如今掌家的还是你祖父,这事你最好同他商量着来。徐记虽然不足你家富庶,但为百姓做这点事情,还是可以力行的。你莫要多虑。”
是的,徐直所忧虑的,并不是姬家抢了风头。
当年姬老爷子来吊唁徐化,为徐家所做种种,他都看在眼里,也知道姬家为徐记都做了什么。而且这些年徐芮去姬家时受到阖府的关怀,也并非虚假,也正是因此,他从没有将姬家看成外人,对姬修齐也是长辈之心,所以替他周到顾虑。
人心非石,这一点,姬修齐自然也明白,抛开徐芮那个冰山不谈,徐直这个人姬修齐还是很有好感的,所以他诚恳的对着徐直行了一礼道:
“徐伯伯的关怀我明白,不过此次我南下,祖父曾给杭州府的隆昌钱庄都递了话,只要我不是胡作非为,最高可从钱庄支取五万银钱。姬家的隆昌钱庄的临安城也开了多年,赚了百姓的银子,这时候也该吐点出来了——我想这件事情,祖父定然不会怪我莽撞。”
姬修齐的话已经说到这份上,徐直的忧虑自然不再,遂点了点头道,“既如此,那不妨这样,往后两次的人工和制作皆由徐记来出,你只管着人准备材料便是。”
姬修齐闻言,忙不迭谢过徐直。
一旁的翟高卓听了这话,哪里还会再有别的意见这种为民造福的事情,他怎么会有不允的道理
站起身来,翟高卓向两人拱手,诚挚道:“既如此,那翟某便替临安全城百姓,谢过你们两家了!”
这一次,他是真的感激。
也因此,觉得熙熙攘攘为利往来的商户,好像并没有印象中那么面目可憎了。
徐三爷的肉又隐隐作痛起来了。
但到了这时候,饶是再惜财如他,也知道再煞风景说胡话就太过不知趣,遂只好闭口不言,兀自心疼起来。
门口的另一边,人群瞅见翟高卓这番举动,不由窃窃私语起来。
不过当即有人过去,将事情的缘由说个清楚,尤其是百姓们听到往后两月还会有施香的事情,登时群情激越,欢呼起来。
也不知是谁起的头,先开始还是一两句,后来众人竟是齐齐呼喊起来:
“青天府尹诸事为民!徐记隆昌商户有德!”
“青天府尹诸事为民!徐记隆昌商户有德!”
“……”
一时之间,响声震天,尤其是被百姓热切望着的翟高卓,心中更是澎湃激昂,好似回到了当初刚中状元,雄心壮志想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时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