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的苏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花静开
车子重新启动,继续沿山路蜿蜒前行。
太空军知道瞿兆迪跳江只是演戏,他其实还好好活着如果他真在敌方做卧底,怎可能会有“安全”一说并且曹方已明确说明,人类正面临共同的敌人--外星人,也就是说瞿兆迪正和外星人呆在一起还有什么“坏太空军大事”,“惩处”之类,又是什么意思越来越多的问题,沈韵很想一个个问清楚,但经曹方的一番安慰,彻底丢失了话头。
大概是接受了刚才的教训,曹方不再光用嘴说,而是朝着车里一块类似导航设备的小显示屏下令:“兰德二号,请播放复活者在最近几年里,制造的恐怖袭击活动。”
那块显示屏竟然有名字,叫兰德二号,看来它应该属于第二代ai机器人。难道太空军的军用科学技术,比地面军队发达
虽然很为瞿兆迪担心,但正如曹方所说,他那滑溜溜耍小伎俩的水平之高,恐怕连外星人也得甘拜下风,那就由得他去吧。想通这点,沈韵的心情放松许多,注意力也转到了兰德二号上。
曹方使用ai机器人,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毕竟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将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容。
奇就奇在,如此简陋的一辆吉普车上,竟然装载着这样先进的智能设备,看来车顶那架平平无奇的白锅天线,一定暗藏乾坤!
“复活者”也是个新名词,莫非他们就是外星人带着一连串疑问,沈韵专注地看向了显示屏。
 
49、战前准备
兰德二号控制的屏幕上,几组蚂蚁大小的数字在飞快变换。沈韵能认出最上面一组黄字,标注的是地坑直径,蓝字一组是地区毁坏程度,最下方的红字一组看得她冷汗涔涔,那是正不断升高的中子波辐射数据。
“难道这片田野,是敌人在地球上开辟出的中子弹试爆场”沈韵惊问。
曹方侧头看她一眼,眼中流露赞许,“好极了,看来无需我的指导,你就能读懂这些数值的含义。不过导致地坑出现的原因与中子弹试爆无关,是复活者们在地下建立的航天器反物质燃料基地发生爆炸,致使村庄被毁。”
“反物质燃料那股浓烟巨柱,是来自反物质”
那是极其恐怖的名词,单凭想象,沈韵已估算不出爆炸的威力。并且就她目前的知识水平而言,仅知道所有人类运载火箭,采用的都是液态氢或者复合固体燃料,又或者是二者的结合。代表地球上最先进航天技术的组织--美国nasa曾放出豪言壮语:预计有能力在2030年之后造出核聚变火箭,将美国科学家送上火星。
可这些外星敌人,莫非早就懂得了如何压缩等离子体流形成聚变能量,用核能推动飞行器穿梭于太空最糟糕的情况远不止于此,他们研究的可是反物质推进,操作不慎导致的爆炸,是不是足以摧毁整个地球
曹方的回答,证实了她的猜测,“核聚变在宇宙级推进器研究中,只能算小儿科了,那场爆炸来自敌方火箭推进器的反物质燃料湮灭,湮灭可能发生于不足2.5克的反氢原子,并引发连锁反应,引起了一个藏在地下的小型轻水堆泄露。兰德二号播放的,仅是灾难刚起时捕捉的影像,现在在那一带,辐射半径10公里内的生态环境都已遭到严重破坏,别说种粮,恐怕至少十年二十年内,都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
“那些全都不是科幻大片里的情节,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地球表面的灾难!”难以形容的恐惧,死死揪住了沈韵的心。
曹方神色严峻,加以证实:“不错,继核聚变与中子波后,那些家伙已经能将反物质作为推进器燃料,在宇宙中飞来飞去了,所以论宇宙飞船的航行速度,我们就算已经发展到地面人类难以想象的水平,与他们可能也不在同一数量级上。”
沈韵欲言又止。
曹方看出她的犹豫,鼓励道:“你不是圣人,要你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就从平静的生活进入战争状态,面对的还是如此强悍的外星生物,我怎么能要求你如真正的军人那样,对所有听到和看到的事件都泰然处之呢不管有什么问题,你都放心大胆地问出来吧,我绝对不会嘲笑你,就算笑,也比你独自憋在心里要强。”
沈韵心目中的军人形象,素来是天马行空,不拘绳墨的,像曹方这样有着处处为人着想的细致,还真出乎她的意料。
不过此刻她无心研究曹方,既然得到了鼓励,就不妨大胆发问:“战争若是不可避免,凭我们地球人目前的军事水平,胜利的把握能有几成”
不知是对兰德二号显示的画面看得太多而麻木了,还是有尚未透露的杀手锏,从曹方脸上,看不出令人担忧的紧张,始终表现的是沙场老将的沉着冷静。沈
50、固态光子迷彩服
曹方在说什么他怎么知道,父亲给自己留下了一块手表沈韵转过头,茫然地望着正在开车的人。
曹方笑容不减地说:“关于你的事,我知道的比你以为的多得多呢。那东西是你十五岁时的生日礼物,当年还是我代沈将军向军委会申请,帮你准备的呢。现在不怕告诉你真话了,那不是寻常的,用来看时间的手表,而是一件太空军军装。”
“什么!”沈韵再度惊呼。
从西昌站出来这一路,几乎每一时刻,她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的震惊,而这一惊犹胜之前任何一次,就算曹方说得明白,她还是没法把一块圆圆的手表,与往身上套的制服联系在一起。
大概是她那迷茫的模样有点逗人,曹方轻笑两声,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解释道:“通俗的叫法是军服,官方的正式名称是固态光子迷彩服,穿上身后,不仅可以保护你进入绝对零度的环境,如果去外太空,还能衍化成抵抗辐射与黑洞引力的超级宇航服。”
“难怪爸爸临行前,悄悄叮嘱我要保护好这块手表,因为关键时刻它能救命……”
十五年前,沈允鸿送了女儿这件生日礼物。十五年后,沈韵才弄明白礼物的用途,并见到了曹方,这位当年准备礼物的人。沈韵一度认为命运是座迷宫,或许这一生她就只能困死其中,却料不到有一天,会在迷宫中发现一个出口。
但如她一直强调的,自己是无神论者,从来就不应该相信虚构的神话故事能变成现实,就像银河不是七仙女与董永相会的鹊桥,月亮里也没住着抱玉兔的嫦娥一样。
摄氏零下273.15度,又称为绝对零度,是热力学的最低温度,当粒子动能低到最低点时,粒子所形成的物质就会处于这一温度值。对地面人类来说,绝对零度是仅存于理论中的下限数值。
沈韵与曹方相处了几个小时,已没了初见他时的拘谨,一听到这种匪夷所思的说法,立即就表达了疑问:“绝对零度,难道不是一个人类还难以企及的概念吗”
“我能理解你的怀疑,”曹方回答,“但难以企及,仅是指地面科学界而已,在我们的地下新世界,所有粒子都以玻色子形态存在,于是那个世界相比你来的地方,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要想有效对付即将到来的敌人,最佳武器是光,唯有处于绝对零度环境下时,光才有可能液态或固态化。”
“这么说,你们是用光在地球下层建立了一座光世界这怎么可能再强的光也仅是一种能量,它不是物质,有怎样的媒介能让它固化”沈韵有点想笑了,曹方的话就像天方夜谭。然而她猛然打住,再也笑不出来。
曹方用眼角余光观察她,帮她说出悟到的道理:“对,波色-爱因斯坦凝聚。”
波色-爱因斯坦凝聚!
这是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八十年前提出的新物态,“凝聚”不是日常生活里的泛指,而是指处于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基态,从而形成了同一类物质。
当这一理论运用于光子,就有可能获得玻色凝聚态光,
51、远灯
想象着即将见到的光大陆的魔幻景色,沈韵这时就开始有点目眩神迷。
或许她正随曹方前往的中国太空军第一军团基地,不是大片在荒野中扎起的军绿色营房,而是一座从无边无际,又璀璨夺目的光海里升起的岛屿,本该枯燥的军旅生活,说不定在那儿也与众不同!
一向刻板的她,竟止不住少女心泛滥,不过持续片刻,就赶紧逃出想入非非的思绪,回到了现实。
见曹方没察觉自己刚才跑神,沈韵放下心,又问:“听曹团长的说法,目前地下光城里的居民,全是驻扎的太空军以及科研人员对吗难道就没考虑从地面迁入部分平民”
曹方摇摇头说:“平民迁移,正是当前科联与太空军军委会共同面临的难题。建立光大陆的初衷,正是为当有一天,地面环境已不适合于人类居住时为他们提供一个避难所。但以六十亿世界人口论,要想组织起这样庞大的群体,把他们如候鸟一样从地面迁至地下,是何等的困难。别说他们难以舍弃世代居住的家园,就算迁移行动真正展开,这一过程里也将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以及来自敌人的威胁。用艰苦卓绝的战争来形容这项计划,毫不为过。正因为如此,要想说服各国领导人响应光大陆的迁移号召,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难题。”
沈韵沉默了。曹方所形容的难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光大陆虽然能成为避难所,但在地面世界尚未意识到灭顶之灾正悄然降临时,就不由分说地要求人们无条件进入地下,还是出门就得穿防护服的绝对零度环境,可能吗
曹方虽然为难,却没表现出沮丧,给沈韵的感觉是,他,或者太空军一定已经制定出组织这场大迁移的具体方案,方案是否能最终执行,才是他真正的忧虑。
静静地,沈韵将那块“手表”托在掌心,透明表盖上映出她疲惫的面容,眼中却难得地闪烁希望之光。如果在人类陷入危难时,帮他们迁入光大陆是父亲生前的心愿,她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帮他实现,这不仅仅是为了他,还是为了生命在地球上的延续。
她把手表,或者说是固态光军装伸出窗外,想对着初升的太阳查看指针,但因树荫浓郁,滤走了大部分阳光,以致表芯灰暗,看不出两支指针的动向。
“曹团长,还有一件事我不太明白,不知你可知道原因。”沈韵缩回手问。
“哦你但说无妨。只要是与光子服有关的问题,我基本都能解答。
于是沈韵就将在海森实验室里做实验的经过,向他讲述了一遍。
曹方听完挺兴奋,连连夸赞道:“不愧是将门才女,对待神秘现象,天生就具有探索精神!”
沈韵给夸得脸颊发烧,等他说上正题。
曹方说:“为了让光大陆适合全人类居住,我们从太阳光中提取出整套光谱样本,作为开发光大陆能量源的依据。当然光束的形成,还得靠高密度激光器的激发。军装盒子在内芯藏有低温保护装置,能保证盒子里的固态光物质不受常温影响,只要不对其进行触发,它就能一直伪装成一只炫酷的手表。内芯的合成既然靠的是太阳光光谱,要想让它发生变化,就只能对准阳光。无论你调节出多么强烈的人造光,都会与阳光的色谱存在差异,所以不起作用是正常的。将来万一大战爆发,光子服的阳光特性将形成天然的防御屏障,就像铠甲一样保护士
52、绝壁飞驰
沈韵昏昏沉沉地望向远方的灯光,见她情况略有好转,曹方又开始与她交谈,以帮她分散注意力。
“亮红灯的地方,原来是一间山洞实验室。一位曾为光大陆建设作出过杰出贡献的美国科学家,在那儿生活和工作了十几年。他死后,为了纪念他的丰功伟绩,就直接将他葬在了山洞里。红灯是纪念碑顶的长明灯,由大容量锂电池供电,再维持个几十年也没问题,不过想超过百年就难说了。”
“十几年前,在大凉山山洞实验室工作和生活的美国科学家那不正是父亲在这儿驻守的时期吗他与那位科学家,是不是认识”
曹方似乎不愿深入谈论这个话题,生硬地道一声“还有一大半路要赶,咱们抓紧时间上路吧”,就重新启动了吉普车。不过相比之前在山路上,他开得更稳了。
车内再次陷入无尽的黑暗,沈韵屏了呼吸,等实在憋不住时才喘上一口。等稍微有所适应,她才察觉吉普车正沿一个陡峭的坡道向下奔驰。
于是她小心翼翼地借冷光灯朝前看,等看清前方路况,禁不住又倒吸一口凉气,背脊紧贴着椅背才没惊叫出来。这次受惊与黑暗无关,不止是她,换做是任何人,恐怕也会陷入极度的恐慌。
原来这辆吉普车如绝世武林高手似的,正疾驰于悬崖绝壁上,走的不是类似盘山公路的环形路线,而是正以几乎垂直的角度向下飞奔。大概也只有曹方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军人,能征服这样陡峭的山路。
道路两边已不见树木,甚至连杂草都找不到一根,只有裸露在外的暗红色山岩,由近至远如妖魔般变幻着狰狞的面孔。
沈韵颤抖地观察,用直角形容这条山路有点夸张,但他们千真万确正沿超过60度角的坡道往一口深不见底的井里俯冲,所以给坐在副驾位上的人错觉,吉普车马上就要翻下山去。
她又窥视仪表盘,他们竟在以60公里的时速前行。她很想让曹方开慢点,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她不敢在这时打扰他。
曹方就这么若无其事地,又开了三个多小时。这段时间里两人没再说话,但两副截然不同的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曹方悠哉游哉,满脸正走在平地的坦然。沈韵如受惊的小猫,缩在座椅里不住发抖。她只能不时看曹方一眼,以从他的镇定里寻求安慰。
“我们现在,应该下去快三百公里了吧”
三个小时过去,沈韵终于忍不住开了口。可声音一出来她就觉得怪怪的,似乎说话的人不是自己。
曹方指着仪表盘上一个正不断变化的数字说:“目前是地下321千米,你再忍耐一下,大概还有半个小时就到了。”
“还有……半小时……”沈韵喉咙里“咕嘟”一响,咽了口唾沫。
反正已经说上了话,曹方也打破沉默,带着歉意解释:“你的心脏在这种环境中的承压能力如何,还没经过测试,所以我不敢随便打扰你。上次拉一位北大的老教授下来时,才走一半他就严重缺氧了,弄得我必须停车给他急救。万一专家出事,我的责任可就大了!”
他始终保持不紧不慢的语速,完全如置身事外之人,沈韵对他由衷地佩服。想想过去父亲也曾这样上上下下地奔波,心中更感慨万千。
剩下的半小时,并没沈韵以为的那样长。虽然两个人依然像沉淀在浓郁的墨团里,可渐渐地,车窗外开始有微弱的亮光出现。原来打从这一路段起,每隔一百米就高高地架起了一盏“路灯”,白色灯杆足有二十几米高,顶端安装三盏硕大
53、换装
“瞬移”这又是一个新鲜词,沈韵大感好奇。
曹方答道:“对,所有由光大陆的军工单位生产制造的飞行器,均已达到光速航行水平,可以在宇宙中任意穿梭。但地航与航天不同,地壳以下的地质层提供不了光速航行的条件,瞬移就成了地航飞船主要的航行方式。然而每一次瞬移,穿梭机尾部的发动系统都会散发大量热量,热量源于反物质氢燃料,初始启动时能达到超两千度的高温,但凡处于距穿梭机半径150米内的物体,都会在瞬间熔化。”
“反物质!”又一次,沈韵听到了这个名词,这次却来自于太空军的地航穿梭机!
“你……你不是说过,反物质推动是外星人掌握的技术,地球人目前还没法实现吗”她忧虑地问。
曹方的回答是:“光大陆的宇宙航天器确实尚未实现这项推进技术,但我们已经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反物质已经运用在了地航穿梭机上,这也是它们为何能摆脱燃料舱,拥有超小体积,并实现瞬移的原因。”
听完这番话,沈韵的心情突然变得说不出的复杂,一时间,她连自己都读不懂自己心中所想,并且再也找不到刚才的兴奋。为防引起曹方猜疑,她只好把关于反物质的话题暂放一边。
弄明白了停机坪面积巨大,吞吐量却小得可怜的原因,她又产生了新疑问,问道:“假如有一天,地面平民真的大举迁入,每一个防空洞都将面临人员的快速转运问题。穿梭机容量如此之小,不会造成大批移民滞留而引发骚乱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