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妃罪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微风拂面暖暖
凝视着盆中的自己,她轻轻地叹了口气。思绪回到了四年前……
那年春天,她十二岁,父亲刚刚升至兵部尚书一职。太后寿辰,父亲带着母亲和她第一次入宫。父亲是商人出生,饱受世家的同僚排挤;母亲当过绣娘,也被京中贵妇所嗤笑。但父母恩爱,又岂是那些貌合神离的夫妻可比的。
不过,她却是被父母给强行拽入宫的,因为人们总是喜欢盯着她的耳垂瞧来瞧去、指指点点,甚至还当面挑衅过她。她开始自卑,不愿再出门,也不愿再看到那鄙夷或是同情的目光。
那段时日,她让自己每一天都忙得踹不过气,她读书、练字、弹琴、刺绣、习武。她把内心的悲伤化成了书中的文字、跳动的乐音和那一根根穿梭于秀帕的丝线。同时,也化成了一把把锋利的剑,割裂着这无情的岁月。
受邀的大臣和家眷已在未时入宫,春天的气息和欢声笑语弥漫在御花园的各个角落。她不愿凑热闹,只静静地躲在很远的地方。可让她欣喜的是,这里有一棵古老的梨树。她轻嗅着梨花的清甜和泥土的芬芳,淡雅之气润入心田。一阵略强劲的风吹过,洁白的花雨漫天飞扬,落在树下人儿的肩上,宁静而安详。
可正当她陶醉其
第一章 隔窗相望
玄武大陆上的东明王朝土地肥沃、河流众多,乃富庶安康之国。京都丰城,更是一片锦绣、处处繁华。
每日巳时,在京城有名的鹤仙酒楼三楼雅间里,总会坐着一位白衣少年,半开着窗户,目不转睛地盯着外面的街道。
“公子,公子,他来了”,身边着灰袍的小厮激动地小声说到。
白衣少年并未说话,只是那清冷的目光突然间温柔了起来,为他的双眸平添了一份奇异的色彩。
少年的目光一直追随着街市中,那个端坐在棕色大马上的俊秀青年。三月的阳光温和地包围在他身
第九十一章 自行选择
江夫人压抑着内心的情绪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她浑身无力,躺在床上想小憩一会儿。可一闭上眼睛,暖暖那悲伤的神情就会钻入脑海,令她心疼不已。
她干脆起身,随手便拿起一块料子裁了起来。可一个恍神,那把拿在手上的小剪子就准确无误地刺到了自己的食指上,鲜血顿时如喷泉般冒了出来。江夫人赶紧找了块儿干净的布料,把受伤的手指给缠了起来。可很快,不断涌出的鲜血又迅速浸染了雪白的布料,本不愿惊动他人的江夫人只得吩咐在外值守的丫头,迅速地为她找来了止血的药粉。
往下流淌着的鲜血终于在止血药粉的阻止下偃旗息鼓,贴心的小丫鬟在为她包扎好了伤口之后,便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看着眼前已被鲜血染红的布料,江夫人心烦地一把把它扔在了一边,闷闷地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思考着。
她看得出来,这睿王爷对暖暖是在意的,而暖暖也一直深爱着他。可这两个人如此的别扭,都看不清自己的心。早知道当时就做主选个好婆家把暖暖给嫁了算了,就算暖暖会一直怨恨在心,但也总比现在的日子强上了许多,至少不必遭如此的罪过。
时间不知过了多久,忙完政事的江尚书一回房就看见了自家夫人愁眉苦脸地闭着眼睛。等他走近一看,发现夫人的手指居然被包扎了起来。他吓坏了,急忙拿起手指仔细地端详。而江夫人没好气儿的一掌拍下了他的手,坐在椅子上依旧不言不语。
“安安,你这是怎么了你说话呀!你别吓唬我,到底是遇上什么事儿了”江尚书很是担忧,安安的性格他最是了解,绝不会轻易如此。
江夫人心中一暖,看着急得满头大汗的江尚书,掏出手帕为他温柔地擦拭了起来,“之翔,我午后去了暖暖那里,
第九十三章 见面之礼
尚书府并不算大,再加上人口单薄,所以很多院子都是闲置起的。而江夫人为了更方便的照顾晴暖,把自个儿的院子放在了砚梨院的旁边,中间也就只隔了一小片竹林。
不一会,晴暖就带着风澜清来到了父母的院子里。管事的嬷嬷看见来人是王爷和小姐,赶紧叫了个腿快的小丫头去禀报老爷夫人。那管事嬷嬷多少知道点儿风澜清的事情,万分小心地把他往主屋里迎去,就怕不知哪里惹得他不高兴而又连累了可怜的小姐。
不过风澜清已经习惯了江家人看着他像猫见着了老鼠的模样,也不生气,斯斯文文地在嬷嬷的带领下往主屋里走去。
看着走在前面的风澜清,晴暖知道他现在的斯文模样又是装出来的,也都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个人总是在她父母面前表现得温和谦逊,好似他原本就是这样的人。
而在里屋说着话儿的江尚书夫妇一听到下人的来报,赶紧疾步走了出来,恭敬地把风澜清迎进了主屋。
只见风澜清在进屋后,便直接往主位下首的位子走去。江尚书看着正欲往下坐的他,立马走到他跟前儿笑着说到:“王爷,请上座,请上座。”
“江尚书,我早就说过了,在这里的都是自家人,你和夫人是暖儿的父母,理应坐在主位之上的。”那声音十分有礼,丝毫不见王爷的架子。
“那不成,那不成,君臣有别,下官不敢。”江尚书被吓到了,连忙摆手说着。
“这里只有家人,没有君臣。”看着风澜清一再的坚持,江尚书只好带着夫人别扭地坐在了主位上。
虽说这个混蛋很会伪装,但他刚刚的那些话却让晴暖感到了一丝的温暖,仿佛他们真的就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在所有的人都落座后,风澜清首先打破了略带尴尬的气氛,也揭开了他此时过来的目的,“我和暖儿此次回来是准备小住几日的,大概会住到腊月三十,而我们在三十中午就必须回王府了,晚上还得去参加宫中的宴会。新岁之后,不仅还有皇家祭祀,各府的皇亲也要走动走动,所以很可能没有时间过来看望二老。因而,我们就提早回家和二老一起过一个团圆的新年。”
晴暖不可思议的看着他,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今日午时,他还只唤父母为江尚书和江夫人,而现在居然出现了“二老”两字,好似父母真的是他的长辈一样。
不仅如此,这个人考虑得还是挺周到的。她原以为今年过年就只有初二那天能按习俗回趟娘家,却不知他居然给了她一个这么大的惊喜。
其实,他现在带她回来是有违了规矩的,没有哪个夫家会允许媳妇儿在腊月的最后几日便跑回娘家待着的。她一直都以为他是准备在尚书府想着法儿的收拾她的,她完全没有料到他还会有如此的考虑。
她很早之前就开始担忧,家中唯有她一女,待出嫁之后父母定是寂寞清冷的。但现在却好,这人把这一点儿都考虑进去了,让她还能在除夕前和父母再住上几日。
晴暖脸上的笑容就这样不经意间的展露了出来,就像夏日苍穹上那颗最亮的繁星,闪耀着令人向往的银色光辉。
看着抿嘴浅笑的晴暖,风澜清的心
第九十四章 雪中悸动
风澜清和晴暖默默地走在回砚梨院的路上。今夜的风似乎有些大,刮在脸上如刀割一样。不知是不是父母的屋里太过暖和,晴暖觉着今夜特别的冷,那呼啸的寒风就这样一直往她的脖子里钻去,丝毫不知怜香惜玉。
走着走着,她忽然感到鼻尖一阵清凉。她抬手轻轻的抹了一下,居然全是凉凉的水。难道是下雨了她抬头向上望去,只见天空中洋洋洒洒的飘着一片片细小的白色碎屑。她心里一个惊诧,莫非是下雪了京城下雪了
风澜清看着眼前这个一直抬头望着天空的女人,淡淡地说了一句,“都十年了。”
“什么十年了”晴暖就那么自然的跟着问了起来。
“这场冬雪让京城整整的等待了十年,所以你才不敢确认这天空里飘洒着的是不是雪花。上一次京城下雪的时候你才六岁,当然会没什么印象了。”
晴暖被戳中了心中所想,脸上露出了些许的窘迫,他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此刻对他毫无防备的晴暖,心中很是欢喜。
“你的家乡青州,地处东明北部,冬季十分的寒冷,年年都会飘雪。而青州的雪景和京城的是完全不一样的,那里的每一座大山都似被披上了纯白的大衣,银装素裹,沉静清雅。”
晴暖微微诧异的看着风澜清,他居然去过她的家乡。她是从未回去过的,毕竟父亲早已被迫和家乡的亲族分了宗;而最心疼母亲的外祖母,也早在母亲离家之前就长眠于世,在家乡人眼中暴毙而亡的母亲,也就再也没有回到过曾经出生的地方。
晴暖突然生出了想去家乡看一看的心思,她想去看看父母生长的地方,想去感受一下边城更为自由的民风。
风澜清似看出了她心中所想,温和的说着,“若是你想去,等以后闲下来,我便带着你去。”
这是他第一次私下对她用了“我”这个称呼,晴暖的心无法控制的咚咚地跳得厉害。为了缓解心头这强烈的情绪,她强迫自己望着那一直在快乐飞舞的雪白晶莹。兴许是很少见过如此场景,她突然玩心大起。只见她抬头仰望着天空,轻轻地旋转着身子,缓缓摊开了双手,温柔地接住了那些不停飞舞着的仙灵,自由而欢乐。
看着如此真实的晴暖,风澜清也起了和她一起赏雪的兴致。他是皇子,有时也会被父皇派出京外办事。虽然京城鲜少下雪,但他在外地却也遇到过几次,因而他对此景象早已失去了兴趣。
可在今夜,当他看见那个平时总是不笑的女人在看到落雪之时如此的兴奋时,他就忽然很想和她一起看雪。她是那么的欢喜,他也要陪着她一起开心。
只见他迅速脱掉了外袍,铺在了平整的花园小径上,只着中衣的他就这样平躺在了上面。
晴暖愣愣地看着躺在外袍上的人,不知他是要做什么。而风澜清瞟了瞟这个又开始发呆的女人,真的很是无奈。他也不理她,就这样半眯着眼睛看向天空。
晴暖看着眼神迷离的风澜清,以为他突发了急症,立马转身准备去叫人。看着眼前的人儿瞬间消失,风澜清急忙叫住了她,没好气地说到:“王妃,你跑什么难道本王躺着都能把你吃了”
见风澜清说话铿锵有力,晴暖知道自己估计是会错意了,她只得强装着镇定,“方才看你的眼神涣散,我以为你是病了,心里着急正准备去叫人找大夫来。”
听着晴暖解释的话语,他一直冰封的内心就这样在如此寒冷的冬夜被瞬间的温
第九十五章 寂静雪夜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从最初的星星点点变成了片片鹅毛,洋洋洒洒地落在了温柔的大地上,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雪白的羊毛。屋内的一切都被烛光照得透亮,在这寂静的雪夜里更显温暖和安详。
夜已深了,可晴暖还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神情专注的看着书中的文字,那恬静而温和的模样,使天地之间都失了颜色。
她最初选择看书,是因为风澜清在洗漱之后,毫不客气的躺在了床上。她看着那已被他抢先攻占的床铺,只好选择坐在一旁的梳背椅上,随手拿起了一本放在旁边的书看了起来。本想着打发些时间,却是越看越入迷。书中的那些悲欢离合让她忘记了天地,忘记了还躺在床上自鸣得意的风澜清。她就这样如痴如醉的沉浸在书中不能自拔,恨不得时间再慢一点儿,好让她在蜡烛燃烧殆尽之前读完整个的故事。
而故意先霸占了床铺的风澜清,本意是想逗一逗晴暖,结果那个女人并没有理会他,而是望了一眼得意洋洋的他之后,径直的走到了一旁的椅子那儿坐了下去。他看着她在一旁装模作样的看书,他倒要看看她能忍耐多久。
不过,这床上的被子可真是好闻,全都带有淡淡的梨花清香。他真想就这样睡过去,懒得去理会那个看着书的矫情女人。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时间就在这样寂静无声的相处中慢慢的流失了。那个女人居然还是不发一语,他以为她是做做样子,却不想她是真的沉浸在了书本里去了。只见她一只手撑着可爱的小脑袋,一只手拈着书页轻轻的翻动。此刻的她真的很美,这样的美并不张杨艳丽,而是一种内敛的、文秀的美。就像那白净的梨花,虽不绚烂,也不争春,只是静静地立在一旁,却总能叫人默默的心喜。
&nbs
第九十六章 五个感动
当晴暖第二日醒来时,窗外已经大亮。她赶紧看了看床边,还好风澜清不在。她重重的松了口气,却也懊恼自己怎么就这般睡了过去,还一觉睡到了大天亮。她揉了揉还有点迷蒙的眼睛,毫不贪恋的起了身。
由于昨日是合衣睡下的,晴暖无奈地看了看身上已经皱巴巴的外衫,赶紧走到柜子旁,为自己换上了一件绣着纯白梨花的淡蓝色衣裙。除了白色和青色,她其实甚少着其它颜色的衣裙。但因为这几日在家,心情不错,所以她也想换一换平日的装扮,精心的打扮一下自己。
正当她在几尺高的大铜镜前美美地整理着自己的衣裙时,风澜清带着端着铜盆的月荷走了进来。只见风澜清一走进来就朝着晴暖十分不满地说到:“王妃还真是能睡,也不看看是什么时辰了,本王饿着肚子等了你好久,你却一直睡得像庄子上养的小肥猪,怎么叫也叫不醒。”
“你来叫过我”晴暖转身看着他惊奇地问着。
“你不信就问问月荷,看看本王是否进来叫过你。”风澜清指了指在一旁的月荷,继续愈加不满地说着:“人家月荷丫头是早就候在外面了,这倚红苑所有的人都起身了,就你最懒,一直赖着不起床。”
晴暖有点发窘,瞟了瞟在一旁准备为她梳洗的月荷,只见月荷微微的点了点头,表示风澜清说的都是事实。
晴暖看着窗外有点刺眼的光亮,脸上忽然有点儿发烫。她示意月荷赶紧为她梳洗,也不敢再去看风澜清那吃人的眼神儿。
不多时,尚书府的厨房就为他们端来了清香可口的早膳,月荷本想在这里伺候着小姐,但却被风澜清毫不客气的赶了出去。
现在这屋里就只剩下晴暖和风澜清两个人了。许是确实饿狠了,风澜清一坐下就为自己盛了满满地一碗鸡汁燕窝粥。正准备下筷,看见晴暖就这么愣愣地坐着,只好放下手中的美食,也快速地为她盛了一碗摆在了她的面前。
晴暖看着眼前热气腾腾的吃食,又是一愣。对此已经麻木的风澜清只得十分不开心地说着:“王妃,你能不能少发些呆,多做点儿事。你不尽妻子的职责为本王盛饭也就算了,但是本王亲自把饭放到了你的面前,你就不能说声感谢吗”
晴暖终于回过了神来,有点儿不知
第九十七章 再次沉沦
看着眼前这个表情真诚的女子,风澜清的火气一下子就被熄灭了。晴暖把桌上的吃食都往风澜清那边挪了挪,轻声地说到:“王爷,谢谢您等着我,您也饿坏了,今早就请多食一些。”
风澜清看着殷勤的晴暖,慢慢地坐了下来,胃口大开,仿佛桌上摆着的是人间难得的美味,恨不得一扫而空。
不一会儿,风澜清就已经让两碗燕窝粥见了底。晴暖赶紧起身,为他盛上了第三碗。只见她轻轻地把碗放回了风澜清的面前,悠悠地说着,“王爷,晴暖很感激您所做的一切,特别是对晴暖的父母,您细心地打听到了他们的喜好,让他们昨日非常的开心。看着他们开心,晴暖的心里也是高兴的。”
风澜清没料到她会突然开口说这些,忽然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只见他稳了稳心绪,不带感情地说着:“不必再说,他们养你长大,理应孝敬。”
闻此,晴暖的眼里忽然有些湿润,他居然用了“孝敬”这个词儿,他是真的把他们当成了长辈了吗她不敢再待下去,她只怕会听到更多让她感动的话语,她也怕眼泪会止不住的流下而被他笑话。她赶紧起身向屋外快步的走去,任风澜清在后面如何的叫她,她都没有再回过头。
风澜清就这样望着她莫名其妙地跑了出去,心想难道是自己又说错话惹她不开心了他边吃着早膳边思索着刚刚所说的每一个字,觉得并没有什么不妥的。他无奈的摇了摇头,等着吃完后再出去看看她。
而晴暖其实并没有走远,她只是带着一小罐的梨花花瓣来到了厨房里。当月荷带着风澜清和影凌赶到时,一笼刚刚用模具模好的梨花酥正被晴暖放进了滚烫的锅炉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