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往南,是兵。
兵如匪,就算不死家当也没有,一定会有人受伤,也会受到欺辱。
 
第三八八节 汴梁地震
收藏网址下次继续看:""。
李继隆很认真的这一份放在写有三字的小筐内,然后拿笔在正字上多划一笔。继续拿下一份。
“这是第一百六十六张,他们说,三个月前就说让他们去二号签地,可为何迟迟没动静。”
“这一张有趣了,是来自秦凤路的厢军在禁军新兵营受训,这个真是有趣。”李继隆站了起来:“我给你念念,这是错字,殴打的殴,不是偶遇的偶。闻,占城二等都教头回乡,营内多有乡亲,留营一日,十人出九人将其偶打,此等弱兵都能当都教头,我等却在此处每日挥棒。”
“谁呀!”刘安拿起纸片看了一眼:“白都教头,这么弱,十个人有九个都能痛揍他”
“看,这一营不服吧,这上面还说了,调他们说到三个月受训,第四月就上船,现在都六个月了,还没有排到船期,这来讨说法了。”
刘安气呼呼的将纸片扔回桌上:“这什么白都教头也太菜了。”
远在南海,正坐船前往琼崖执行押战俘收盐工作白海峰打了好几个喷嚏,他当时确实被打的很惨。
别看他个头大,臂力强。
秦凤、泾井、永兴军路的士兵,只要肉管够,盐不限,饭不限。比他猛的随便一个团也能挑出二十个来。
宋军在北宋末期的时候弱。
那是因为皇帝弱、朝廷弱,加上没有足够的军饷,没有粮草,盐一年一个人都保证不了三斤,而且士兵们的任务不是训练,而是干杂活。
到了高球时期,有这么一句话。
凡私家修造,砖瓦、泥土之类尽出军营。
说白了,军营的里兵变成了苦力,这样的兵那可能有战斗力。
现在不同,刘安让营中的士兵吃饱,而且吃好,还有钱分,这些家伙不会参与日常的劳作,每天的任务就是练,往死里练。
此时,已经慢慢的让宋军的战斗力往巅峰时期恢复。
刘安骂着白海峰,太丢脸。
李继隆呢,乐呵呵的每天看着这此纸片,然后分类,这是一种乐趣,非常大的乐趣。
就这样,又过去了几天。
突然,又一天刘安刚刚准备吃饭,却听到一声清脆的响声。
一只倒放在桌上,连续叠了三层
层的细口小瓷瓶倒了,紧接着,桌上一只玻璃杯的水面开始晃动。
刘安放下碗:“铁头,放炮。”
碗口粗的礼花弹,这一枚不求光影,只求响声够大。
一声巨响在天空中炸开。
紧接着,汴梁城城内,四周各大营连续不断的响炮射向天空,这是刘安早就下达过的动员令。
“地动!”李继隆也知道地震的事情,他原本还有些怀疑。
可此时,强烈的晃动开始,他竟然连站都站不稳。
李继隆一把拉住正准备往外走的刘安:“安哥儿,京师地动最可怕的不是房屋,是黄河。”
“知道了。”
半个时辰后,刘安已经到了汴梁城北。
耶律隆庆也到了,因为刘安告诉他,会让他看到真正的力量。
汴梁城北就是黄河,虽然已经派人排查过多次,但谁敢说地震不会引发黄河决堤呢。
黄河南北两岸,三十步一个人,每个人都背着几根纸筒响炮,一但发现自己巡查的位置出现决堤,便会立即放炮示警。
地震,刘安路过的村子有房屋倒了,村民们正在自救。
因为地震的强度不算大,所以倒下的都是土房与草房,有伤人但并不重。
突然,一声响炮冲天而起。
刘安与耶律隆庆正并马而行,却见他们三里远一处河堤处有人点起了烟堆,这代表着河堤开始渗水。
仅仅一盏茶的功夫,河堤开裂,水冲出了河堤。
耶律隆庆读过书,他知道黄河决堤有多可怕,所过之处人畜无生。
这时,一支兵马从北大营快速往这里奔来。
村里的百姓刚刚高喊黄河决堤,他们提着家里贵重的财物准备逃,往南边逃,可南边却来了一支兵马,百姓们吓的围成一团。
百姓们无所适从。
往北是决堤的黄河,死路一条。
往南,是兵。
兵如匪,就算不死家当也没有,一定会有人受伤,也会受到欺辱。
 
第三八九节 皇帝发檄文讨瞿越
耶律隆庆突然抽刀,这让刘安身边的护卫与耶律隆庆自己的护卫的心都猛的抽了一下。
可耶律隆庆的刀只抽了一半。
“唉!”耶律隆庆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刘安吓的后背都被汗打湿了,刚才那一瞬间他清楚的感觉到耶律要杀自己,而且是不顾一切的要杀自己。
耶律隆庆抬手一抱拳:“失礼了。”
“你,你要杀我”刘安的语气都是颤抖的。
耶律隆庆点了点头:“对,我杀你,以我一条命,还有我使节团所有人的命,换你刘安一条命。这力量,让我胆寒。”
耶律隆庆懂,正因为他懂,所以他才怕,所以他才想要杀刘安。
耶律隆庆又说道:“可我猛然间明白了,这力量已生,杀你未必能解决问题。以前我说过,若战场上相遇,我胜便不会杀你。可现在……”耶律隆庆摇了摇头,然后伸手拉转马头:“回城。”
刘安吞了一口唾沫,刚才是真正吓到他了。
耶律隆庆转过头说道:“相必你会有许多公务要办,办完后来带上好酒来找我。”说完后,耶律隆庆策马狂奔,他内心非常的压抑。
他感受到了刘安所说的力量,他也能看到这力量的强大。
但他明白,他死了,他的皇兄看不到。
他的母亲,也未必能够理解这种力量的可怕之处。
所以,他和刘安一命换一命,没结果。
耶律隆庆读过书,读过大量的汉文化书籍,他知道黄河若是决堤,以往都是逃,然后等水流缓了,再派人去修。
至于决堤时的死掉的人,毁掉的村庄什么的。
这是天命。
耶律隆庆想到刚才自己内心恐惧想要逃,面对天灾、面对天命,他怕了。
可刘安呢。
那冷漠的眼神,那嘴角的一丝笑容。
连天灾都敢对抗,连天命都不怕的男人,为什么
这力量,太可怕了。
京师大地震,整个汴梁连同周边二百里在一天半的忙乱之后,开始慢慢的恢复平静,许多村庄开始重新打土墙盖房子。
各县开始组织人力去修受损的河堤。
商人开始重新加固他们的大水车,还有整修工坊用水渠。
完成祭天的皇帝没有急着回汴梁,他正在感受商品贸易交流会的热闹,地震传来的震动他感觉到了。
寇准等重臣们自然也感觉到了。
京师大地震。
皇帝差一点就想回到嵩山山顶去写一篇罪已诏了。
寇准很淡定:“官家,刘安留守京师。”
皇帝依然很紧张,一天一夜没吃没喝,一次次的看着嵩山的山顶方向。
六百里加急在地震的第二天中午赶到。
“官家,汴梁城加急,是户部一位民司员外郎上报。城内房屋受损千余,城外房屋受损万余,黄河十九处决堤,其余河流共计九十一处河堤受损,两处桥梁受损。田地未损、仓库未损、道路未损、查京师及周边各县,死六人,皆有病弱老者,伤一千八百五十三人,皆轻伤。”
寇准念完自己都惊呆了。
那地震的力量他们在嵩山可以清楚的感觉到,连这里县内都有许多人受伤,房屋受损。
可作为地震中心的汴梁,只死了六个人,而且全是病弱老者。
就算当下统计不完整,寇准深信,死亡人数不会超过百人。
皇帝紧紧一握拳头猛的站了起来:“传朕的命令,二祭。朕要诏告天下,朕要写檄文声讨瞿越。下特旨,枢密院征讨瞿越,为我大宋万民讨一个公道,讨一个天理。”
檄文
有。
不但有,而且有很多,寇准都亲自写过两份呢,言辞一份缓和,一份激烈。
看皇
第三九零节 筑紫岛宋军第一营
杭州商盟嘴边还流着油呢。
巴蜀商盟通过各种手段已经打听到了,就是后入场的徽州商盟都挣足了钱。
那仅仅只是一个倭人的筑紫岛。
这里可是瞿越,一个祸害了大宋南部边境几十年的国,无论地域、人口、财富都是筑紫岛的几十倍。
皇帝不睡觉了,看过了重臣们写的檄文之后,一遍遍的改进着自己的祭天文书,还有对瞿越的檄文。
寇准陪着八大商盟,八个滚刀肉级别的老掌柜喝了半个晚上的茶。
离开之前,当着八大商盟的面下了一道命令。
那什么瞿越王子,从迎宾苑可以赶出来,扔进大牢了。
这便是朝廷的态度,将使节扔进牢里,代表着宣战。而且是不死不休的那一种宣战。
这消息传回汴梁。
刚刚完成了救灾任务的士兵们还没有恢复身体的疲惫,征讨瞿越的消息传回来,士兵们忘记了疲惫,纷纷打开军械仓库,把刀磨利了,把铠甲的皮绳紧紧,将给箭支涂上油,然后开始大规模订购鞋子。
终于,等了这么久,要打仗了。
打仗,事实上大宋的战争自从刘安穿越后手握实权的那天开始,就没有停止过。
倭筑紫岛。
在南筑紫岛有一处高大的堡垒,这里叫萨摩城,也就是后世的鹿儿岛。
作为倭岛的南大门,这里有着天然的良港,以及一处无风无浪的海湾,有无数的船长都上报过卫浩,这里与华亭新码头是一条直线,直东直西。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在同一个纬度上。
这里的渔业发达,不过却对于船长们来说,明州外海的渔已经很多了。
但,这里有一支不愿意听话的力量存在,让卫浩很不舒服。
七天,攻打了五次,只有一次攻进了堡垒。
卫浩的脸上表情很差,张环的脸色更是不好,那怕是倭兵攻城,那怕打的是阿苏家的旗号,但丢的却是他们的脸。
宋军主力从阿苏山来到了这里。
作为此时这天下守城、攻城战最厉害的军团,宋禁军主力当仁不让的第一,辽人、西州兵都让到了一旁。
宋军五千精锐攻城,值得观战。
同时也让倭兵见识一下,什么叫真正的强军。
随着太阳跳出地面,阳光洒向大地,一阵阵沉重的脚步声传到了围攻萨摩堡垒倭兵,还有守军的耳朵里。
曾经有人说,同一装备之下,那一个时代的军队最强。
几乎所有人都承认,秦军最强。
为什么
因为秦军的制度造就了秦军之强。
倭岛宋军执行的就是秦军的奖励标准,一切以军功论,而且军规极为严厉,训练量比起以前的大宋禁军高至少五倍,已经接近了各位将军亲兵的训练量的八成左右。
三千步兵,手持刀盾,身披铁甲。
黑色的甲,大红色的衣裤,还有大红色的披风。
这不是刘安的陌刀兵,而是驻阿苏山的筑紫军第一营。
迎着阳光,迈着整齐的脚步,左手持圆盾,右手将长刀斜刺于地面,军阵之中军旗招展。宋军的第一步前进就如重锤那样敲打在倭兵的心中。
举着阿苏山军旗的倭兵呆呆的看着平均身高六尺三寸,铁塔巨人一样的宋军,在他们心中,这就是神明的军团,强大,不可战胜。
倭兵之中强壮的士兵披上宋军的铁甲,连一次四百步障碍跑都无法完成,能跑过一半的人都可以被称为倭兵之中的优秀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