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因为辽国势大,兵强。
耶律隆庆现在不敢强推大宋皇宫的正门了,但推开摘星阁正堂的门,他依然是有底气的。
更何况,他强住摘星阁最贵的院子也没交钱。
耶律隆庆到,身穿的是辽国亲王服。
耶律隆庆倒是很礼貌的一抱拳:“刘兄,我直话直话,就一句话,说完就走。”
刘安回了一礼:“耶律兄请讲。”
“我要那座银山,你开价吧。”
耶律隆庆的霸气依在,对大宋的余威依在,他进来让许多年龄大的掌柜都感觉到紧张。
刘安面带微笑:“一座银山罢了,何必耶律兄如此在意。”
耶律隆庆想了想,而后说道:“这是一个名正言顺教训倭人,并且为我大契丹先祖报仇的机会。一座银山,本王并不在意,但同倭人开战,本王很在意。”
刘安听的有点懵,起身走向耶律隆庆:“耶律兄,你们契丹人与倭人没仇吧。”
“有。”
“没听说过。”
“有。”耶律隆庆非常的肯定:“那一年,我大契丹先祖追随大将军赴高丽对倭作战,我大契丹战死一万多勇士。”
刘安自认,自己读过史,可怎么就把耶律隆庆说的这一段能和历史对上。
耶律隆庆继续说道:“我大契丹先祖,授予左金吾卫大将军,娶永乐公主,封松漠郡王。”
刘安无语了。
要说这一段还真的。
只不过封他们是不是大宋皇帝,是李隆基。
耶律隆庆又来了一句:“我不是和你争论,谁才是中原正统,但那银山是在倭岛吧。”
“在。”
“我要了,你开价吧。”
刘安反问:“你们没有精炼银的技术。”
“银矿石换钱,一切矿石都可以换钱。你们来炼,我要就是一个对倭开战的借口。不给,我就找借口和你开战。”
马马屁。
耶律隆庆这次逼的有点紧,刘安脑袋已经转不过来了。
那怕知道耶律隆庆的开战纯粹口头威胁,刘安也不能完全无视,因为他不怕,不代表朝堂上那些废物们不怕。
纵然三相不怕,也熬不过那么多胆小怕事的文官一起施压。
刘安向前一步盯着耶律隆庆,刘安心说既然你狮子大开口,那么我也来一个漫天要价。
只见刘安一字一句的说道:“行,一山换一山。”
“那座山”
“长白山!”
瞬间,整个摘星阁正堂安静如寂灭,大掌柜们连呼吸都停止了。
辽国从长白山一年能得到多少利益,多少税收呢
答案是负值。
这一点刘安不知道,在刘安心中,那就是一座宝山,财富值远远高于一个银山,那里是天然的药材宝库,更是植物学活字典。
更何况,南坡是人参种植纯妙地点。
&n
第三九九节 一山换一山
老掌柜已经有点小兴奋。
不说别的,仅药材一项,一年就是几十万贯的纯利。
年轻人继续问:“太公,我是不明白,倭岛的银山并非我大宋土地。而长白山我听闻是属于女真人与渤海国的,渤海国原本是辽的属国,却不是自有土地。”
年轻人的话说的很清楚。
刘安这位大宋的侯爷,耶律隆庆这位辽国的王爷,两个人拿不属于他们的土地在作了交换,而且还这么正式的要在祭天仪式上念出来。
这合适吗
年轻人一句话把所有人点醒了。
对呀。
长白山只是名义上辽国的土地,但并非辽国实际控制下的土地,倭岛银山也不是大宋实际控制的银山。
然后呢……
他们就这么作了交易。
而且还祭天了。
严格来讲,长白山至少还是名义上辽国的。可倭银山连名义都算不上,刘安就这么拿一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去交换了长白山。
这事,合理吗
那边,刘安与耶律隆庆念完了宋辽之间的契约,然后共饮了一杯酒,也完成了两人间的契约。
耶律隆庆大笑:“那,什么时间开始去接管银山呢。”
“我修书一封,三十天内调百艘大船,同时挖掘工具装足一足,以及粮食再一百船,同时修建码头的海上工具船五艘,就在我大宋武清军驻地,接你的人马登船,我建议,先调三千兵马银山周边要道。”
“恩,银山地图我要一份。”
“没问题,先固守银山,挖到足够多的银子之后,挣了钱再增加兵马去占金矿,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一步一步稳进是上上策。若倭王大举出兵,我会调派重兵攻打倭国,以保障兄可以稳守银山。但,出兵军费,要用银矿石来结算,我要的不多,八万兵马攻打,依战况,我最多要八百万石矿石,最少八十万石矿石。”
“好,一言为定。”
八百万石的矿石,依八石矿石出七两银来计算。也就是七百万两银子,这个价格耶律隆庆认为不贵。更何况,最低只是七十万两银子。
刘安给的价是实诚的价位。
刘安想的是,耶律隆庆这疯子要的不是银山,而是借机会跳出来在倭岛开辟地盘。
所以这家伙一定会象疯狗一样的咬死倭人。
而倭人也是疯狗。
当这两只疯狗互咬的时候,大举开战之时,就是自己千艘战舰突袭倭京之日。
耶律隆庆想的是,倭筑紫岛已经被刘安占了,但倭岛还有地盘,虽然辽军水师力量几乎等于零,可运输船这种还是可以慢慢的学习的。
宋辽在眼下不会轻易开战,刘安在倭得了巨利,证明倭是有利的。
借刘安的水师力量自己控制了倭岛,那么就等同于有了一块大契丹的飞地,对于大契丹现在不断衰弱的国力而言,如一针强心剂,可让大契丹再次强盛起来。
同时,反复无常的女真人,每天想着造反的渤海人,让刘安去应付吧。
耶律隆庆带着一份成功的喜悦往回走,准备写信回去组织人马去开发倭岛银山。
刘安却站在香案旁,语气很冷的来了一句:“各家的大掌柜,回去立个新规矩,就长白山开发写个章程,去吧。”
“是,候爷。”各大掌柜赶紧施礼。
刘安就在香案上提笔写了一条军令,调杨延昭带所部兵马北上,禁军三万兵马随后便到,着令杨延昭驻守东丹东城。
东丹东城原本是渤海国王城东边的一座小城,其三分之二都是山。
刘安与耶律隆庆约定的长白山,不是广义的长白山脉,仅指长白一段山脉,东丹东城就是长白山西边的山脉尽头的小城,驻守这里代表着宣告主权。
&
第四零零节 不道德之事
皇帝立即第三问:“辽人要打仗”
吕蒙正一点也不急,慢吞吞的说道:“也没有,天下太平,边疆安宁,西番派来的献礼使节团先派遣的人已经到了京兆,使团会在半个月内正式出发。党项人献礼的人已经到了,瞿越王子已经被押入大牢,各州府也很好。”
皇帝差一点就骂出口了。
天下太平,四海无危,边疆安宁,你给我说有大事,什么事有我亲自给上苍修剪一下祭天地的树林更重要,有什么比我向上天展示敬意更重要。
吕蒙正依然一本正经:“官家,请移步。”
“你……辛苦了,同往。”皇帝压着火气,心说一会没大事,我……心里悄悄骂你。
依礼,吕蒙正对于这种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先让其余两相亲自查阅,而不是自己来讲。因为讲肯定会带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不合规矩的,所以要让寇准与向敏中看原件。
寇准只扫了一眼,向敏中倒是仔细在看。
张齐贤看寇准只扫了一眼便不看了,很是好奇的过来一起看。
看到一半,张齐贤笑了:“安平侯这个不要脸的境界又高了好几层,佩服、佩服、佩服。我看,枢密院与中书给的授权,送去的时候太及时候,若没这个授权,他还干不出这样的事情来。”
不要脸
皇帝也好奇了,刘安什么时候有这个名声,这可是坏名声。
刘安这么好一个孩子,怎么会不要脸。
皇帝立即问:“何事”
吕蒙正不想说话,他的想法和张齐贤一样,刘安的无耻又升级了,寇准不想说,因为他若开口肯定叫好,这种事情他喜欢。
向敏中看没有说话,只好自己来讲。
作为一个非常实诚,非常本份的好官,向敏中思考片刻后组织了语言。
“官家,事情是这样的,倭本是一国,自唐时倭便与我中原为邻邦的关系。所以,倭岛之土地自然是倭之国土。然而,安平侯刘安却将倭本岛自出云以西,折算价格卖给了辽国。我大宋在这块土地上,一无驻军、二无衙门、三无人口,甚至连地图都没有。”
向敏中说到这里,皇帝一头雾水。
出云在那里,倭本岛是什么地方,自己没听说过啊。
向敏中继续在讲:“然,安平侯就把这一块完全不属于我大宋的地方,以相同面积折算,换取了辽国东丹东城以及辉南城,然后往东直线切开到海边的山脉。而且安平侯以枢密院授权下,已经调驻守北方的杨延昭将军北上,接管东丹东城,并且调两万禁军北上驻守。”
这地方皇帝懂。
皇帝站了起来:“你说的是长白山,就是高丽北边那座山,也是书中记载出人参的地方”
“对,正是。”
皇帝又问了:“那出云在何处”
“臣,不知。”向敏中也确实不知道,倭岛的地理对于大宋的重臣而言,几乎接近于零。
寇准站了出来:“臣知道。”
“何处”
“出云在倭岛银山以东可能几十里,或许百里的地方,这地名刘安提及过,说是风景极好。这份契约,说起来就是刘安把不属于大宋的倭岛银山,以及银山周边可能几百里的土地和辽国交换了长白山。”
皇帝听完很严肃的点了点头。
吕蒙正上前,准备说几句。他认为刘安这事办的不地道,抢占银山是一回事,这个可以找借口,找理由。
最重要是,完全可以以倭人作为代理人,大宋只是在背后。
这事,不算入侵,也不算大宋欺负倭人。
但,直接拿倭人的土地去换辽国的土地,这事就等同于把大宋摆到了明面上。将那块遮羞布直接就撕了。
 
第四零一节 能不能改史
看着皇帝离开。
屋内的重臣们都在想同一个事,那就是皇帝眼下连朝政都懒得管了,心中怕只有一件事会关心。
祭天之后就是封禅。
皇帝脑袋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就是封禅了。
看到皇帝上了马车往嵩山去,张齐贤突然放声大笑:“哈哈哈,你们这些老东西,不信可以派人回去看,刘安肯定正在自己写史呢。”
张齐贤猜对了一半。
刘安不会自己写史,却正在忽悠史官。
史官很强硬,拿着裁纸刀架在自己脖子上:“古有太史家,今有……”
“停,停。”刘安退后两步坐在地上:“别来这一套,我就问你一句话,玄武门之变是不是真实的历史,你确定史官记录的是绝对真实的,没渗水”
“这……”史官复姓南史,也是有名望的人。
他说的太史家,就是四兄弟是史官,被连砍了三个兄弟,刀架在老四脖子上,老四依然强硬要记录历史真相。
这便是史官的榜样。
南史公虽然让刘安给噎住,但很快冷静了下来:“温大雅所注起居注,依然留下了事实。你就算逼我写了假史,也会有人记录真史。”
刘安摆了摆手:“不,不,不对。我刘安就不在乎史书怎么写,反正青史留芳和遗臭万年没区别,都是一千年后有人知道。你可以写我刘安如何坏,比如三岁抢别的小孩子糖果,四岁给夫人门口扔泥巴,我不在乎。”
南史公不明白了:“那你何苦来找我。”
“我就一句话,要么我背锅,这事你把咱朝廷摘出来保一个清白。要么按我说的,我们应万千倭民之请求,除恶政,还倭民自由身。你想,倭民皆为奴,整个倭岛除了贵族与打手、狗腿子之外,就没有一个平的,全是奴隶,这多可恶。”
“当真”
“不信,随我去倭岛,你自己去问倭人。看看倭人以前是不是奴,问一问,自咱们大宋的人杀了筑紫岛的贵族之后,普通的倭民是不是生活更快乐了。你亲自去看,亲自去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