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对,官家英明,就是不顾家。”
皇帝很认真的点了点头:“其实这事好办,把他关到家里不让出门,就这么办。”
郭皇后问了:“那官家,这要关多久”
“有子如何”
“怕太久了吧。”郭皇后听皇帝这么一说,心中一算这要关一年,一位朝廷重臣关上一年这似乎有点过了。
皇帝摇了摇头:“不久,每三日派宫中御医诊脉,有喜脉就放他出来。李公、寇公两位还想去倭岛看看,这事也是大事。朝廷需要倭岛的利,这事也是大事。”
“官家圣明。”
一个时辰后。
潘秭灵还有刘安的亲娘,妹子刘静,在宫里沐浴更衣,喷上香水、戴上珠宝。
潘秭灵穿上她侯爵娘子的华服由最亲近的贴身侍女霜儿,以及新任高级侍婢阿苏法子陪着来到了宴会厅。
对于皇帝这个皇宫刘安已经鄙视过了,太小。
可这话潘秭灵那敢讲。
潘秭灵到了宴会厅之后,郭皇后示意潘秭灵坐在自己身旁,依礼这不是规矩,但既然是皇宫家宴,大宋是不讲那么多规矩的。
依次施礼后,给刘安亲娘安排的位置与贵妃平行,只是略往后移了半个桌位。刘安的妹子刘静陪在母亲身旁。
潘秭灵坐下之后,郭皇后一指潘秭灵身旁,只有约四尺四寸,大约就是一米三多一点的阿苏法子问:“这是你的婢女今年多大了”
阿苏法子知道这是大宋的皇宫,能坐在上首位置的只能是一个人,大宋的皇后。
比起她倭岛的倭王后而言,大宋的皇后便是这天下间最高贵的女人,比她的主人安平侯爵娘子更加的高贵。
阿苏法子立即出例跪伏于地,她已经被严格训练了半年,对大宋的礼节比起寻常小户人家的女儿还精通,出例、跪,却不代表她有资格能开口。
潘秭灵低声说道:“娘娘,这是倭阿苏家的嫡长女,今年十六。其妹妹阿苏秀为现阿苏家家主,阿苏家对官家与大宋忠心耿耿,其族中已经有七十多人在对不服王化的倭乱民战斗中战死,是有功之臣。”
“赏。”郭皇后虽然不是十分清楚倭岛的事情,只是潘秭灵讲了,她就要赏。
这是给潘家面子,更是给刘安面子。
一个赏字一般会赏什么,宫中都有定例,立即有太监拿来了丝绸、珍宝、金银等物。
这时,皇帝到,刘安跟着也进来了。
郭皇后又介绍一次潘秭灵的新婢女,皇帝点了点头:“赏,加赐阿苏家主为……”皇帝停下了,足足思考了一盏茶的功夫,重新开口:“文林县主。”
“谢官家赏,代家姐谢官家天恩。”阿苏法子这才伏在地上大礼谢恩。
赏完后皇帝问刘安:“安哥儿,如何”
“不好。”
刘安这话一
第四二一节 赵佑定亲
因为瞿越自古为中原的交趾郡。
所以大宋朝堂上,连地名都全部改了。
现在大宋朝堂上已经不再使用瞿越这个词,改用交趾,瞿越王被定义为交趾叛军。已经发了文书,着令广南两路转运使与占城护国公潘惟熙剿灭交趾叛军。
皇帝不想议朝事,刘安也不好再说。
不过,那座城,确实改名为安平城,这事刘安是想提一提,这个名字有点敏感,刘安也不喜欢这种虚名。
宴会开始约有一刻钟的时候,潘秭灵的亲娘,承安郡主到。
郭皇后亲自起身相迎,然后拉着承安郡主坐在自己另一边。
此时,今晚宴会的大戏才算正式上台。
郭皇后看了皇帝一眼,皇帝点了点头后,郭皇后放下了筷子:“官家前日提及安哥儿对朝堂有功,依礼当赏。但安哥儿这年龄还不满二十,都赐了其子一个爵位,这事其实不太好,悠悠众口,难免有人说闲话。”
刘安突然有一种古怪的感觉,今个难道要找自己麻烦
郭皇后看了刘安一眼,继续说道:“我提议,加封安哥儿之母刘杜氏为交趾郡夫人。这是小事,今天家宴,咱们妇人说说小话,安哥儿成亲有多久了”
刘安的亲娘刘杜氏赶紧出来:“回娘娘的话,马上就满两年了。”
“对呀。这都两年了,承安那边怕是也有说闲话,咱家六姑娘没问题吧。”
三个女人瞬间站在同一战线,刘安的亲娘想抱孙子,潘秭灵的亲娘也急,自己的女儿没动静,这话传多了不好听,会有人说自己的女儿肚子不争气。
刘安成为被批斗的对象。
刘安的娘拧着刘安的耳朵:“亲家母,都是我家安哥儿的错,是他不用心,整天到处乱跑,全是他的错。”
人家都主动认错了,这面子要给的。
承安郡主也说道:“还是六丫头贪玩,这事他们都有错。”
吃什么饭,刘安被足足批斗了两刻钟,其间刘安连一个字都没办法说,一边是亲娘,一边是岳母,一边是当朝皇后,自己能说什么,安心被骂就对了。
皇帝一边吃一边听一边笑,心情很是好。
突然,刘安一举手:“我错了。”
“知道错就对了,那怎么办呢”郭皇后笑问。
潘秭灵早就脸红的躲到一边了,刘安正在思考如何回答的时候,皇帝突然来了一句:“那么派宫中女官三人、宫女十七人,御医官三人,禁军五十人,再派宫中管事带十人入驻安哥儿府中,什么时候有喜脉了,才准安哥儿出门。”
郭皇后在旁补了一句:“官家,太严了吧,这入春总不能困在家中。”
“行,宽一点,旬日可出门,其余的时间在家中不得外出,每天只有午后两个时辰可以见客,其余时间也不得见客。”
皇帝倒没有把门关死,毕竟刘安还有公务要处理,每天两个时辰应该够了。
刘安准备说点什么,皇帝一指刘安:“不许说话,不许辩解,从今个你回家开始便封禁。”
刘安很不爽,可自己亲娘那要要打人的眼神,岳母那充满威胁的眼神之下,刘安只好施礼:“我听话。”
“这就对了。正好今天还有一件家事要说,人都在。”
郭皇后说道:“上次和安哥儿提及,佑哥儿的亲事,先定个亲。”
这事刘母知道,承安郡主也知道。
对于潘府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潘家十七姑娘嫁给佑哥儿,好事。
对于刘家来说这也是天大的好事,自家的小女儿刘静虽然是陪潘府七十姑娘一起出嫁,这便不是正妻,可也要看嫁的是谁。
佑哥儿,天下人早就在传
第四二二节 瞿越皇宫的木料
铁头难过的都哭了,一脸的悲伤。
刘安安慰铁头:“铁头,你也别自责,就是我说的,这是天意。走,去吃个火锅,这皇宫里真没什么好吃的,然后给我把占城那边的战利品清单找来,我看看有什么东西让商盟不要随便卖掉。”
“是。”
铁头依然很悲伤,刘安脸上是悲伤,可心里却很淡定。
铁头只是一个伪装品,真正值钱的东西自己肯定是亲自藏的,铁头藏的部分被找出来就是为了掩饰自己藏匿的其他东西。
刘安藏的全是极珍品,就是随便有一件就能顶上潘衮三十年的零花钱那种级别的。
比如,一对直径超过一点三厘米的红绿猫眼石。
这一对,依潘衮的零花钱来计算,值一百零几年的。
此时,在宫内。
已经过了三更,刘安的妹子刘静早就被安排去休息了。
刘安的娘、潘秭灵的娘以及郭皇后在已经就定亲的事情讨论完了流程,接下来就是皇宫给的赏赐,还有潘府、刘家出的嫁妆事宜。
承安郡主突然说道:“有个秘密,我怕是已经守了一年多,这事没敢告诉任何人。这事一但让人知道,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但此时我认为娘娘应该知道。”
都要成亲家了,承安郡主决定把秘密说出来。
郭皇后问:“什么秘密”
承安郡主说道:“安哥儿有能力控制女子何时怀上,何时怀不上,依我家六丫头说,安哥儿有手段甚至于能影响生男生女,这秘方就掌握我家六丫头手中,我只知皮毛。”
“什么”郭皇后惊的脸色微变。
只是生孩子,这事没什么。但这种能力对于高门大户而言,就有点厉害了。再说到皇宫内,这种能力可以被称之为恐怖,甚至会引发无数的流血事件。
有这么邪门吗
事实上,这是一个概率问题。
可放大宋这事一传就邪呼了,刘安给潘秭灵讲的是科学,酸碱度、体温、以及身体状态等等,只是能提高概率,天下没有绝对的事。
是有两套方子,这方子也很普通,是补药,也是增加身体碱性的药方。
只是其中有几味药材汴梁城买不到。
来自六谷的肉苁蓉、来自夏州的党参、来自占城的上沉香、来自占城的没药。
这药方潘秭灵视若珍宝,绝对不会让任何人知道,就是她亲信的霜儿也不知道,更何况其他人。
所有的药材都是潘秭灵找借口搞到的。
亲爹潘惟熙控制着占城,以刘安的影响力,潘秭灵想找到上党人参还有肉苁蓉不算什么难事。
承安郡主的话确实让皇后吓了一跳。
就是刘安的亲娘都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正如承安郡主之前想的那样,这件事情绝对是禁忌,一但传入后宫内不知道会生出多少事非来。
郭皇后沉思之后说道:“此事,谁也没听过,谁也不知道。若是安哥儿想让他人知道,这事也不会只是六丫头知道了。”
“是。娘娘说的对。”
再说刘安。
刘安还真就把这件事情当个事,这是科学,这是正经八百的技术。
刘安这会心思也不在这事上。
从铁头取来的清单,刘安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刘安拿笔写了一个条子:“铁头,回头把这个条子送去,问一问这些木料在那里。还有,拆的时候有没有详细记录。”
铁头双手接过一看,刘安要的竟然是瞿越皇宫。
这事对于刘安来说是一个意外。
刘安对铁头又吩咐道:“我是不能出家门,明天你送完信进宫,就说我这个作晚辈的请官家来家里小宴。”
“
第四二三节 那个刘家
刘承回答道:“这事早大半年前就说定了,只是时机不当所以压着给谁也没讲。订的潘家十七姑娘,选了一个同嫁的,刘家四姑娘。”
“刘家,那个刘家”张齐贤就想出来,汴梁城还有那个刘家够身份。
刘承没回答,只是拱了拱手后转身离开。
刘承走远,吕蒙正才淡淡的说了一句:“还能是那个,刘安的四妹。这事,应该反对一下。只要表个态度,至于反对的结果是什么不重要。”
寇准没接话,他已经打算保持沉默。
向敏中说道:“不是应该表个态度,而是应该反对,这事不行。”
张齐贤双那个厚棉袋中取了一只包子塞进嘴里,只当没听到。
向敏中又说道:“这事一定要反对,佑哥儿最多只能娶一个。”
“呵呵。”张齐贤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向敏中说的没错,这事确实有点离谱,重臣们都知道刘安与佑哥儿的关系有多近,赵佑娶了刘安的妻妹,又娶了刘安的亲妹子,这事现在看起来或许没什么。
将来呢
一个皇后、一个贵妃。
满朝的文官那个能容得下后台这么硬的一个家伙存在于朝堂之上。
寇准依然保持沉默。
向敏中没错,但是在寇准眼中作人有时候要圆滑一点,太过耿直不好,向敏中就是太真,太认真。
寇准已经预感到,这事王旦都未必支持向敏中。
王旦虽然耿直,但在关键的时候也有圆滑的一面,向敏中就是太简单。
果真,早朝开始没等皇帝开口,各人施礼完毕向敏中就站了出来,他不习惯叫自己的门生、故吏先出来当炮灰,有事他会自己上。
“官家,臣以为官家为佑哥儿选的亲事不好。”
一个开场白之后,连草稿都不用打,向敏中脱口而一千字的谏言。那意思就是,佑哥儿现在是王爵,定亲是没错的,但不能这么订。
可以选刘安的四妹,也可以选潘家十七姑娘。若想再加一人,可另选一家,但不能是这两个人一起。
至于理由……
提到理由的时候,毕士安站了出来:“向公,老夫以为一个亲王定亲,没那么多讲究,这是官家的家事,非朝事。”
毕士安不是出来反对的,他是来提醒向敏中的。
一句话,向敏中回过神来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