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可耶律隆庆却是非常痛快的答应了。
事实上,就是铁头都在怀疑刘安会不会打猎。
就如何把一个文弱的探花郎训练成打猎的高手,刘安自己也清楚,想让自己打猎水平提高到耶律隆庆的水平,自己需要一辆猛士,还要加装金属风暴,这样在保证了速度的情况下,还能保证火力输出。
但,游猎只是一个借口。
这一点耶律隆庆也很清楚,所以出门的时候耶律隆庆穿的是袍服,而不是猎装。
出汴梁,往东。然后靠近黄河的地方还有些山丘,有保护的不错的林子,勉强算是山林地了。
刘安的骑术,依普通人来说,良好。依宋军骑兵的水平,需要往死里操练。
所以,刘安能保持着马匹小跑的状态还行,奔跑的时候刘安估计会从马上跳下来。耶律隆庆只当是出来踏春,一路只是让马随意的小跑着。
到了一个风景秀美之地,耶律隆庆说道:“宋之重臣,国之栋梁。”
刘安反问:“谁又干什么了”
耶律隆庆说道:“免农税,天下皆喜,宋之万民称赞宋皇开创万世之先河。我昨天派人去打听过了,发现这事还有隐情。”
“隐情”
“对,依人丁。每户标准实减三十亩田税,加一丁再减二十亩,加一女再减十亩,加一幼再减五亩。一户一般来说,依五口人计算,减九十五亩田税。这也合乎户减百亩的说法,但减了田税依然征收人丁税。若我没有计算错,大宋逃丁怕有一半吧。”
刘安没关心过这个,若不是耶律隆庆这么给自己说,自己都没想到。
看来向敏中把这次免农税利用的极好,借这个时机先把以前逃掉的丁税收回来,有丁就有役,这两项是没有免的。
同时,再加大力度清查田亩,超出部分没交税的,视为自愿放弃田地。
这个够狠。
而且再严查,佃户要登记为佃,士子、工匠都有依身份登记,谁替人顶免税的田亩,一但查出重罚。
田地荒芜,重罚。
田地瞒报、虚报产量,重罚。
田地原本是上田的,因为耕种不当降田级或是工坊毁田,重罚。
第四一四节 刘安的量产铁弓
弩箭射中了野猪的后腿,野猪群开始逃跑,耶律隆庆张弓搭箭,将刘安射中后腿的那只野猪脖子射穿。
刘安拍了拍手:“耶律兄好身好。”
“刘兄好手段。”耶律隆庆不是在损刘安,一个文士能在五十步射穿野猪的大腿,这便是工匠的力量。
“正好中午了,烤野猪如何”
“有酒吗”
“有。”
“那就扎营。”
很快,铁头带人与耶律隆庆的护卫就将一个简易的营地搭了起来,然后取水、生火,有人去在水边处理野猪。
刘安则拿着一只木盒放在耶律隆庆手边。
耶律隆庆问:“礼物”
“算是吧。”
耶律隆庆打开木盒,内有许多零件,全是铁制的。
“这是何物”
刘安没接话,而是拿起这些零件开始组装,全部的零件其实只有六个,分别是铁制的把手然后缠上了麻线,然后把手上多带了一个搭扣,把手两边有可以拼接的轻薄钢片,最后是钢片两端加上两个扣,扣上挂线。
契丹人用牛筋来制作弓弦。
大宋在拥有了棉花之后,有工匠研究出棉花、丝、麻加上一些鱼筋混合而成的一种线制弓弦。
这种弓弦有缺点,最多使用二百六十次,一般来说接近两百次就需要更换新弓弦。
但,成本低。
低到什么程度,制作一条牛筋弓弦需要一年时间。制作这个只需要一天,成本是一比几百的差距。
很快,一只类似古反曲弓,却是美式猎弓握手的钢弓便出现在刘安手中。
中式古弓没有箭搭,箭是搭在手指上的。
美式猎弓有箭搭,箭是搭在弓的把手上的。
刘安这一把还配了一个皮制的两指箭勾,系在手腕上,借两指勾住弓弦。
耶律隆庆看了之后大笑,这完全是刘安给他自己制作的弓,一切都是依照不懂弓的初学者方便而设计的,比如箭搭,比如专用指套,只有手指没力气的人才需要这东西。
刘安把弓递给了耶律隆庆:“两石弓,我大宋的军方配置标准是一石弓,而这种弓可以让普通的使用一石弓的士兵使用两石弓。”
刘安这话一出口,耶律隆庆的笑容竟然凝固。
谁想刘安继续说道:“你们辽人制作一把好弓我听说短则需要一年,上上等名弓需要三年。而我这把弓,三天。”
大宋的翻砂工艺已经相当出色,弓把与两端的挂弦钩都是铸造件。只有弓身那轻薄的钢片是锻造件。
刘安没告诉耶律隆庆,这弓身其实是刘安想尝试制作马车的弹簧钢板,可惜马车减震还没有成功,却制作成了弓身。
一驾马车在高速行驶中,弹簧钢板受的力是很大的,依工匠们的想法,这东西怎么也要能跑足一万里,但遗憾的是,在控制成本的情况下,钢材配方最好的一副也只跑了三千里。
所以工匠们还在继续尝试。
但,就这能跑三千里的弹簧钢板的材料,制作弓身却能用。
一把弓拉合三千次不是问题,最高可以达到五百五百次。因为成本低,三千次之后换新弓也是可以的。
用一石弓的弓手去使用两石弓。
这个事有点可怕了。
耶律隆庆叫了自己身边一名护卫过来,这名护卫有开两石弓的实力。
“试试。记得把箭搭在这里。”耶律隆庆特意吩咐了箭搭的位置。
一位用弓超过二十年的优秀弓手,一把弓握在手里的瞬间就知道这弓的价值。
一把破弓。
最多就比寻常的辽军士兵用的弓能好一点。这样的弓怎么会让自家王爷感兴趣呢。
作为护卫,他想却不能开口。
他只能按要求来试一试这把弓。
 
第四一五节 燕云之苦
这还没完。
专用的上弦器,挂弓身,八石弩自带木架,四十五度吊射。
在箭飞出去的时候刘安对耶律隆庆说:“一万弩兵,配一万辅兵,两军对阵,我估算动作快一点,骑兵冲到阵前的时候至少可以射两箭,头一箭是预装好的,第二箭上弦需要十息,十息骑兵可以冲七十步。”
耶律隆庆侧头看了一眼刘安:“这东西,需要弩兵,一万女娃娃也能杀人。”
“恩,我试过,普通的女兵不可能在十息内完成上弦挂箭。”
耶律隆庆说的是意思是,刘安这种机械已经是杀器了,不需要专业训练的弓手,只要用上弦,按军官的命令调整角度,听命令按下机扣就行。
可刘安的回答让耶律隆庆无语。
大宋,一石弩是军方标配,至于弓,普通的士兵在官方的记录中是九、八、七斗三种弓,两石就是管制军械,八石机弩也就是刘安这身份敢带出来,换个人,就算是曹玮都要去枢密院解释一下,认个错。
宋军骑兵用的是弩,一石弩。
辽军的骑兵用的是弓,九斗弓。耶律隆庆曾经的属珊军中最精锐的一营用的是号称两石弓,实际就是一石七斗。
(注,辽军骑兵属珊军最精锐的骑射弓,大约相当于现代的七十五磅弓。很强。”
耶律隆庆突然笑了:“你在向我示威吗”
“不,真的示威的话,我用千门炮把面前的山抹平,你相信吗”
“信。”
耶律隆庆不怀疑,刘安的神威将军炮他没见过实物,但见识过威力,四门炮就让幽州的城墙少了一角,千门炮抹平一座土丘不要太容易。
刘安在脸上搓了搓:“说个事,你别翻脸。”
“翻脸,你说。”耶律隆庆内心升出了一种极不好的预感。
刘安说道:“我打算卖这种弓给你,让你可以装备部队,价格……”耶律隆庆打断了刘安:“别说好事,先说能让我翻脸的坏事。”
“行,我接到消息,你安排在国内城的兵马全灭,你的两万兵马,女真人号称十万,渤海人三万还是四万,全灭。”
耶律隆庆脸色变了几变,长长的吐了口气:“既然之前有约定,败了就败了。”
刘安试探着问了一句:“你不生气”
“生气不就代表我输不起,所以不能生气。”
没错,刘安与耶律隆庆以前有过约定,高丽那边的战争,辽国调派女真人为主力,辽国最多派两万士兵参与。而刘安这边,高丽兵为主力,刘安最多只能派一千宋兵。
现在,女真兵败了,还连累了两万辽军全挂。
耶律隆庆能说什么,输不起这个名声他不想背,但损失确实很大,那是他精心挑选的两万人,可以说至少有三千人将来会是新属珊军的底子。
刘安又补了一句:“为了怕你翻脸,我昨天夜里就派信使北上,要北防各镇、各军小心戒备,防止辽军南下。”
“唉!”耶律隆庆重重的叹了一口气:“不会有人南下的。我为何到汴梁来,因为中京要让幽州南院在三月前送布匹三十五万尺,丝绸两千担,食用精香料……”
说到香料的时候,耶律隆庆无奈的摇了摇头,很显然他不想说下去了。
刘安却追问:“多少”
“很多。”
“很多是多少”
“就是,十万斤。”
刘安惊呆了。
就算是大宋皇帝也不敢开口让某一路送香料十万斤,不说某一州,就是让占城送精香料十万斤,精香料指的是那些高价的,珍贵的香料。
在食物香料里,胡椒算、肉桂算、豆蔻算。
对于辽国来说,
第四一六节 这口锅背的
汉官们提出的全是对自己最有利的,将汉、唐的制度当中进行了挑选,将那些利于国家控制贵族的部分剔除,留下的全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
这事因为对辽国贵族们也有利,所以他们一起瞒着辽国皇帝。
等这事成为铁一般的事实之后,辽国大贵族们肯定不会说穿,皇帝或许发现了有问题,可也无力回天。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辽国的汉官们把辽国的体制搞成了看似汉唐,事实上是周朝时的状态。
耶律隆庆又说道:
“除此之外,还有庙。就说一个你知道的,你的兵马在这座庙拿到的战利品价值最低两百万贯,这庙在景州,叫观鸡寺。其有庄田三千亩,山林四百顷,果树九千,佃户过千。这仅一座不算大的寺庙。”
刘安知道这个寺,一群和尚竟然叫嚣着要灭宋军,结果被曹玮直接就平了。
战利品嘛,何止两百万贯。
这个寺庙的战利品商人收购价为五百万贯,还是刘安的老爹刘浪亲自去看过给定的收购价格。因为寺庙的秘密仓库里仅各种珍贵的香精油就值大几十万贯,丝绸拉了一百车。
耶律隆庆补了一句:“我大契丹让你汉人整的,平民皆为佃,就是在北边牧场之中,拥有自己羊群的普通牧民也是百不足一。”
每一百只羊,普通的牧民都平均不到一只,这也太离谱了吧。
看刘安一脸的怀疑,耶律隆庆又说道:“我给你算,诸王、公主、附马,仅他们这些人,都拥有军州,再加上北边的贵族,你们汉人在我大契丹的贵族,还有官员们,也有小军州。”
刘安懂军州,这就是大大小小的领主。
“知道为什么都过去快一百年了,渤海人却在不断的造反、造反、造反”
耶律隆庆把造反连说了三次。
刘安猜测道:“因为田地、牧场都被早期投靠你们的渤海人贵族占据,其余的渤海人全部都是农奴或是佃户。”
“对。那么,你知道燕云的税是多少吗”
“不知。”
“年四百万。”
燕云十六州一年才四百万贯,这数字在刘安听来,这个好可笑。
耶律隆庆解释了一句:“我大契丹在商税上,不怎么好。”
刘安问:“不对,我听说燕云的税很重。”
“不是税重,税很轻。重在加征,而且法令不明,小吏借机发财,富户比贫户更惨。我也是幽州战败之后才知道这些事情,以前只知征战。败了之后我想再战,深入了解了燕云政务之后,无力!”
一句无力道出了耶律隆庆的无奈。
耶律隆庆又说道:“我大契丹主要的税是来自二税户,看到你大宋改制,士绅一体纳粮的新规之后,羡慕也妒忌。”
二税户这个词刘安懂。
辽国的贵族是不交税的,他们算是大大小小的领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