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晨风天堂
交税的都是穷人,他们要交两份税,一份给自己的领主,一份给国家,所以叫二税户。辽国独立交税的人群所占的税收比例直接可以忽视不计。
辽国的另一份财政来源也是汉官教的,盐、铁、酒官营。
而盐、铁两项归各地,上京归上京,燕京归燕京,酒税则是全部上交财政的。
刘安带着一丝小兴奋的搓了搓手:“这事好,看来你们辽国完蛋了。”
耶律隆庆一点也不生气,很和气的说道:“你靠兵战,十年内与我大契丹只能是同归于尽。”
“上兵伐谋,这话兵书上写过吧。”
“写过,但你有谋,我也有。接下来五年时间,你先应付了女真人再说,长白山是女真人的圣山,你会放弃吗若不会,只有你死我活。”
&n
第四一七节 老渤海城
耶律隆庆问刘安的新铁弓卖不卖。
刘安没考虑就回答:
“卖,给你足够的数量让你去草原上打仗,至于羊毛你会不会涨价,你敢涨羊毛的价格,我就敢涨毛线、毛衣的价格。”
耶律隆庆给自己切了一大块肉,咬的满嘴流油,一边吃一边说:“无所谓,反正出钱的不是我,我只要收差价。”
耶律隆庆需要钱,没有钱就没有办法练兵,没办法养兵。
他要兵马,他要对付契丹的老贵族,他要一个新的契丹,一个可以对抗大宋的新契丹。
眼下大宋与契丹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但这个平衡不断的在往大宋这边倾斜,所以耶律隆庆只能剑走偏锋,正常的手段已经不足对抗这种倾斜。
刘安,一个强大的力量。
耶律隆庆认为强者是需要被尊重的,强者的力量是可以借用的。
刘安呢,咬着黑胡椒野猪排,眼睛转了转,然后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耶律兄,为了更方便我来武装你的部队,营口港给我留三个泊位怎么样。不是说要修运河嘛,我从营口给你一口气修上去。”
无耻,这就是趁火打劫。
可耶律隆庆能怎么样,只是带着一脸的微笑:“当然,留五个吧,三个太少了。”
营口港那里设计的泊位总共也不到二十个,这就等于把四分之一分给了刘安,刘安自然留意接受。
刘安又问了一句:“要我约束高丽军吗”
耶律隆庆听到这句话心口疼,真正是象被人插了一刀那么难受,什么时候大契丹竟然需要被别人的力量保护了。
可此时,他却不得不服软:“那么,依江为限,东丹东城以东我不管,但东丹东城以西高丽军不要过江。”
“好。”
刘安当着耶律隆庆的面写了公文,然后命令铁头直接安排人送到高丽开城。
当天下午,刘安和耶律隆庆所谓的旅猎归来,一份军械采购合同报备兵部、报备工部。丙一型钢弓十万副,价格送到幽州城每副一千三百五十文,送弓弦六根、备用弓身两对、木制护手一副、手套三副,箭三支。
刘安说成本三百文,可运输呢,税呢。
军械这种东西本身就是暴利产品。
当然,工部的人肯定不会多嘴,这种弓实际的量产成本只有一百六十文。
准工业化流水线生产,这种弓也就是贵在材料成本上,人工成本很低,除了弓身之后其余全是铸造件,然后用水力砂轮打磨一下,再送一卷麻线,以及两块木片就是所谓的木制护手,回家自己缠去吧。
几天后,耶律隆庆离开了汴梁。
而后,一直到二月十六这天皇帝才一副意犹未尽的神情带着满朝文武回到了汴梁城。
刘安留守汴梁有功,加封八百户,预封刘安之子武节郎。
刘安还没儿子呢,这加封就是多拿一份钱的理由。
官是不能给升的,爵也是不能给加的。
刘安已经是侯爵,再加就是公爵。还不到二十岁公爵,这不可能,别说朝臣们不会答应,就是皇帝也不愿意。
不能加封,就直接给钱,这个刘安也喜欢。
又是一日朝会,刘安再一次站在角落里,这次倒不是刘安官职太低不能往前站,而是朝堂上已经吵成了一锅粥。
连王旦和向敏中都吵起来了。
站在角落的刘安心说,是不是应该给这些文官们发根棍,打一架不是更痛快。
就长白山一事,王旦提出的是怀柔后再教化。
向敏中提出的是军政一体,军管后安稳了再实施宋政。
寇准如老僧如定一般,双手插在袖子中抱着朝板,
第四一八节 好建议
石保吉只带了一百人的护卫,以及降军中十名渤海人武官,正在和老渤海城中的几个有身份的人谈判。
一万宋军精锐,对于已经被辽人控制了军备的渤海人而言,这是强敌。
见到杨延昭到,石保吉暂停了谈判,老渤海城的人回城,派人送来酒肉若干,以及一千民夫帮助宋军在城外扎营。
这也算是有诚意。
杨延昭见石保吉,依下属的身份行军礼。
石保吉受了这一礼后说道:“你眼光不错,还能想到来这里。”
“蒙大帅称赞,我受命驻守长白山,虽然兵力只有三万,但也要用心守好。收服渤海人才可保证我有足够的兵力应对女真一族。”
石保吉摆了摆:“别这么正经,这里没外人,坐下喝点酒暖暖身子。”
“谢石兄。”
既然石保吉不摆上司的架子,杨延昭也不矫情。
两人坐下烧了酒,石保吉说道:“刘安这小子疯了,派人秘密给我送信让我安排高丽兵打乌骨城,我暗中到乌骨城看了一眼,这城倒不难打。城中守军不足两千,民壮不过千。而且全是渤海人,我来这里就想让他们去说服一下,让那城直接降了。”
杨延昭接口说道:“他疯不疯我不知道,但长白山竟然能拿到手,我想不到。”
石保吉指了指脚下:“你懂这里吗”
“懂。我身边有干吏,好几人都给我细讲过这里。”
“说说。”
“此地汉末属高句丽,而后前燕得此地,后又被前秦占据,再次高句丽抢去。唐灭高句丽后此地归唐,后有渤海国,再渤海国被辽人所灭,此地为辽地,但渤海人义军不断,女真人也窥视此地,辽人有些应接不暇。”
石保吉点了点头,知道这些不算出色,这些都可以从书中查到。
杨延昭继续说:“军中有位老医官告诉我,长白山很长,但人可活动的区域不多,多为深山老林。而这一城,拥有长白山六成的药材产出,更是有长白三宝,我认为控制此城,便可稳收长白山一半的利。”
石保吉问:“另一半呢”
“难,女真人不会轻易臣服,而且我对女真了解不多,只是受安哥儿告戒,女真人野心勃勃让我全力防备。”
“恩,他说防备这事要信,他虽然疯了点,但这事上他靠谱。”石保吉相信刘安的推断,既然刘安说女真人不可信,那么石保吉就不会和女真人谈交情,只谈刀兵。
杨延昭又说道:“我出兵后,又六百里加急到,我来这里并非与渤海人交战,而是来征役。安哥儿的意思是,修河道,让长白山可以直接连通江口,并且建码头,这都需要人力,很快会有两船钱,数船布匹运到,这些可充当役夫的工钱。”
“好,有这事那么接下来就好谈了。渤海人也不想和咱们大宋交战,既然辽国把这片山卖给了咱们大宋,成为大宋的子民要比给辽人交税好些。”
话说到这里,石保吉推开帐篷往外一指:“但,规矩没定,今个要定规矩。”
“怎么定”
“打!”
“怎么打”杨延昭不明白,既然老渤海城已经愿意被接管,那么还为什么要打。
石保吉回过头问杨延昭:“要看你有多大本事。”
“不懂。”
石保吉伸手往东一指东边:“从这里往东七百里有一城,老城,以前叫龙泉城。换个时间我不能也不敢让你去打龙泉城,但现在却可以。”
杨延昭依然没听懂,打七百里外一座城有什么战略价值。
&nb
第四一九节 夫人回来了
听完石保吉的建议后。
杨延昭想了想,立即写了一封信,自己去打仗可以,但真的别让朝堂上找自己麻烦,所以赶紧给刘安写了一封信,万一有什么麻烦,让刘安替自己解决这些麻烦。
石保吉乐呵呵笑着。
其实他也不怕,因为他的正妻来头也很大。
若依自己正妻娘家的辈份,潘老五见到他要叫一声姑丈的,因为他娶的是宋太祖的女儿,潘惟熙正妻的亲姑姑。
但,大宋是以男子家论辈份的,这事倒是让潘老五占了便宜。
杨延昭动作很快,立即开始准备,命令士兵修整马拉雪橇,给马喂豆子,精粮,带的粮草除了肉干就是豆子,一来保证士兵体力,二来保证马匹的体力。
然后带上三百门虎蹲,次日清晨就一路北上。
石保吉停止了和渤海人的谈判,没说杨延昭去打仗,只要这老渤海城外挂了一个告示。
征役夫。
壮男,修河可租用宋军工具,一天发五十个大钱。普通男丁一天领四十个大钱。壮女一天四十大钱,负责后勤与作饭的妇人一天可得三十个大钱。
营区摆有石锁,一百斤。
能单手甩过头顶的,就算是女子也能一天领五十个大钱,就这么简单的测试办法。
老渤海城的一些所谓的领头人有点急,他们开始不断的送出帖子请求见石保吉。
而石保吉却根本就不想见他们。
渤海人一年可以挣多少钱。
他们一年挣的折算是粮食,或许有几百斤,但折算成宋钱还没有谁能够超过一千钱,现在有力气的男人只要干够二十天,那么就会有一千钱的收入。
谁还去管领头人。
十天后。
当老渤海城的领头人想动一点歪脑筋的时候,杨延昭回来了。
三天两夜奔袭龙泉城,一天破城,一天休整,一天收集战利品,然后又花了四天时间回来。
一百颗人头。
龙泉城所有女真族老的人头。
石保吉这才不躲了,亲自来到老渤海城中。
“那么,现在可以继续咱们的谈判了。”石保吉说着,身边亲卫的刀已经架在老渤海城领头人的脖子上。
面对跪了一地的老渤海城领头人们,石保吉将象征城主的权杖扔给了杨延昭。
话说汴梁城。
刘安给官家亲自派的禁军,还有十名太监,二十名宫女给困在自己家里了。
这就是软禁。
想被解除软禁也不难,完成一个小任务即可。
这是皇帝、皇后、太后三人同时下的令。莫说没有人敢劝,寇准这些家伙还表示很支持,而且乐呵呵的送了不少补品到安平侯爵府。
这事要从三天前说起。
三天前,正当刘安准备去钓鱼。
老话说的好,春鲫夏鲤。
所以,刘安准备搞点鲫鱼然后再搞点豆腐,可就在刘安刚刚出门,码头上来人,潘秭灵回来了。
带着数船的珍宝,潘秭灵回来替自己的父亲潘惟熙来给皇帝献礼。
下船前,杨延瑛很紧张:“六姐,咱们把瞿越王后的头冠给融了,这拿什么献礼。”
潘秭灵早有准备,叫人拿出一个金冠摆上:“这就是。”
杨延瑛摇了摇头:“这不是,这是瞿越一个王子妃的。”
“谁见过真的,我说是就是。反正我不说这是谁的,只说瞿越皇宫里得到的,至于是谁的没关系,瞿越那小地方能有什么珍贵的宝贝,瞿越王后头冠破一点,烂一点,也是正常的。依我家夫君的作风,说一半,其余让朝堂上去猜。”
“猜”杨
第四二零节 刘安被软禁
皇宫后宫内,传话的人出去后郭皇后问皇帝:“官家,你说这安哥儿,长大了没”
“长的挺高。”皇帝比划了一个刘安的身高后又说道:“也挺有才的,虽说是文官,倒挺会打仗,而且办事我满意。”
“不是。”郭皇后摇了摇头。
“怎么不是”皇帝不太明白郭皇后的意思。
郭皇后继续说道:“我看没长大。”
“没长大”皇帝真糊涂了。
郭皇后说道:“钓鱼很重要吗潘家六姑娘与他可是有半年没见,没念想没放在心上还是说,他没长大”
郭皇后的灵魂三问让皇帝陷入了沉思。
过了好一会郭皇后才再说道:“官家,难道我说的不对。”
“不,不是不对,是太对了。这小子就是没长大,不顾家。”
猜你喜欢